大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论文

2022-04-26

[摘要]文章从职业转换能力的概念构成及当前毕业生职业转换能力缺失的现状出发,提出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以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职业转换的基本规律,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和满意度。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论文 篇1:

职业化教育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初探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大学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相关活动的调研分析,提出在我国高校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需要建立系统完善的培养体系。培养体系包括四段式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阶段式考核扶持实践体系设置,注重工程实践和成果转化的产学研合作体系设置。通过科学的理论知识培养打造学生创新思维,结合校企协作的资金支持和实践条件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最后通过企业对接将有潜力的成果和计划付诸实现,构建了系统的培养体系,为高校职业化转型大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 培养体系 产学研合作 职业化转型

一、高校创新创业培养的背景

未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中,50%的高校将向职业化教育转型,作为职业教育的特色毕业生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优秀的工程意识。目前国内高校广泛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正是符合改革的理念,具有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正是职业教育下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使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意义。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转变思想,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同时毕业生也可以成为创造就业机会的群体,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当学生离开校园自主创业,将缓解今天的就业问题和就业压力。同时利用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的契机,也可以更好地提升高校的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在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储备,学生的培养过程将充分接触学校多专业教学资源。通过这个过程也将融合高校的教学资源,达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效果。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1.课程建设

经过研究和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适合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作为课程属性。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的目标是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公共选修课的依据,同时此类课程同样也是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在创新创业公共选修课的结构建设,利用创新思维的基础知识教育、相关创业的职业基础理论教育、根据不同兴趣和研究分专业针对性知识教育、创新和创业统一融合的四段式教育结构。同时辅助相关的实践课程和相应的项目资助,完善针对学生培养的体系性架构,丰富学生管理,经营,协调调度等方面的经验阅历,增强创新创业的能力。在授课方式上,采用教师,学生和企业主管三方面共同参与的形式。由高校教师负责理论部分讲授和经典案例分析,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为学生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邀请企业主管进入课堂,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点评,让学生对科学理论,自身想法,社会环境和企业需求的统一有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理论教学课堂为学生构建贴合实际具有指导意义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基础。

2.实践培养

高校的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不仅要设立公选课普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科学系统,完善强大的创新创业实践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理论先导之后,通过学校,省市,国家举办的各级创新创业大赛中,依托高校的专业优势和实践资源,让学生开展自主创新的实践。同时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为学生创业提供相关保障及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无论是创新还是创业都需要从社会需求和行业特点出发,结合自身的兴趣和想法,综合考虑相关环境条件,投身于项目和创立企业的过程中,通过锻炼掌握创新创业中的规律和方法,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在实践体系构建的方法上,为了避免出现一次性投入之后产生的浪费,针对学生的项目扶持应采取阶段性的资助方式,设立项目之初制定好相应的阶段考核目标。通过阶段式考核避免了学生项目易出现的半途而废的情况,同时对学生实践培养有了相应的激励措施。

3.产学院合作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点和价值实现方式,是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优秀的创业能力得到转化,对此我国高校由于体制问题并不具备相应的扶持能力。为了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价值最大化,高校需要利用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实现。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上建议采用双向选择的形式建立相关的合作关系,企业作为高校的长期校外培训实践基地,高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分批次到相应的企业岗位实习锻炼,掌握企业的运营规律,了解企业的文化精神,针对运营和技术环节发现问题展开研究。同时校企协议,企业可以优先选择优秀的学生签订相关协议,无论是就业还是创新创业的相关成果,都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在项目研发方面,需要高校教师作为主导,引领学生逐步熟悉环境,进行相关训练,然后针对企业的需求让学生独自展开研究,争取成果转化。在校企合作深层次延伸,可以通过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相关的实习实训,将企业一线专业人员引入学生的课程教学中,设立“双师型”培养模式,校内教师和校外导师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成绩的判定。在相关实践环节的内容设定上,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相关需要,设定相关的设计和实习题目,通过现场有挑战性和可开发性的题目,可以激发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为企业也可以做出相应的帮助。在成果转化方面,要设定合理合法的管理规定,高校、企业和学生有法可依,有据可行。在学生成果最终转化方面,效益需要合理分配,风险共担。经过多年的实验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在企业转化,不仅可以为企业、高校和学生创造相应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今天职业化教育高校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

三、案例分析

研究对象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1年入学本科生,利用上述的培养体系针对学生展开教育。理论教学采用兴趣小组的形式,在大一期间展开相关的课外兴趣小组,由相关老师进行授课培训。利用学校的实验实习场地,结合专业知识,针对新能源行业中的储能设备展开研究,设计了大容量蓄电池的控制设备。通过指导教师的引导和帮助,首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科技文献并在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论文参加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论文类第一名。同时鼓励学生进入企业锻炼实习,然后将自己的创新产品进行包装,形成完善的企业创业理念,参加国家挑战杯比赛,辽宁瑞枫新能源科技公司的企划项目,获得了二等奖。上述案例证明,本文所提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科学合理,适用于高校情况的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推广。

四、小结

在我国高校职业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建设的重点。社会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传统的就业方式已经很难解决就业压力。培养具有竞争力,可以独立创业的学生必将成为未来高校的发展方向。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并不能单单靠学生自身的热情和努力,需要学校设置相应成熟的培养体系,通过理论课程,实践体系,校企合作等一系列措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业能力。

(作者单位:沈阳工程学院)

作者:许傲然?张柳?高阳

大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论文 篇2:

以职业转换能力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摘要]文章从职业转换能力的概念构成及当前毕业生职业转换能力缺失的现状出发,提出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以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职业转换的基本规律,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和满意度。

[关键词]职业转换能力  就业能力  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付蕾(1978- ),女,山东邹县人,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管理;孙尧(1988- ),男,江苏盐城人,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為学生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1198)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焦点的今天,就业质量的好坏相较就业数量的多少已更多引起个体和社会的关注。2013年5月14日,习近平同志在天津考察时勉励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同时要求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增强学生职业转换能力。对于高校就业工作者而言,加强对职业转化能力的关注将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职业转换能力的概念和构成

职业转换的概念首先由美国学者Louis提出,她将其定义为“个体改变工作角色或者改变原来工作角色导向的过程”①。职业转换分为角色间转换和角色内转换两类,大学毕业生第一次参加工作面临的就是一种角色间转换。个体面对新旧职业在工作环境、任务结构、人际关系、文化氛围等各方面差异时,能够迅速转换、适应并胜任的一种综合性的积极力量就被称为职业转换能力。职业转换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它的构成包含诸多方面:

1.正常的自然力,即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对一个工作者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只有具备积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习惯、坚强的意志和完善的情商,才能在职业转换过程中走到最后。

2.扎实的专业能力。即在职业活动中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这是用人单位评价人才最主要的标准之一。所以,当个人面对职业转换时,扎实的专业能力不但会帮助其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更会使其在职业转换后迅速达到新工作的要求。

3.迅速的适应力。拥有扎实的专业能力是一个人的优势,但在“象牙塔”到“大熔炉”的转换过程中,物理环境、人际关系、核心任务、角色定位等都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是否能够迅速适应新环境直接决定了此次职业转换的成功与否。

4.出众的学习力。大学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在陌生领域里自学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终生学习习惯。通过持续性的学习,及时有效地更新自身知识储备,使个体始终紧随社会的发展速度,避免被日益激烈的竞争所淘汰。所以,对于将要转换职业的个体来说,掌握出众的学习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职业转换能力缺失现状

1.技能掌握欠缺。(1)专业能力不足。目前影响大学生职业转换能力的首要因素是其专业技能不足。许多大学生平常学习动力不足,敷衍了事,这直接导致他们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在工作中不能准确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短期内难以实现人职匹配。(2)实践能力不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偏重于理论教育,对实际操作重视不够,多数大学生只学不用,理论与实际脱节。再加上学生本身参加实践的自觉性不够,导致大学生实践能力普遍不强,这就致使毕业生在职业转换后业务熟悉期较长,不能高效率完成本职工作。(3)综合技能不全。基于个人及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用人单位更强调综合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但由于高校缺乏以社会需求为基准的导向性理念,致使其重专业课轻通识基础课。创造力、想象力、方法性、变通性等综合素养的培养也鲜少提及,学生眼界过于狭窄,综合技能不够全面,不能轻松应对职业转化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问题。

2.心理素质欠佳。(1)负面情绪增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毕业生的职场目标有时并不能如愿以偿,各种现实的打击往往会使他们放大就业困难。当职场中的多种压力超过个人承受度时,个体会采用最直接、最简便的应对方式,即以负面情绪和行为作消极对抗,多数大学生会产生自卑、逃避的心理,自我成就感下降,对自身的专业以及工作能力信心不足,直至弃职而去。(2)心理迷失。在初次职业转换过程中,一些大学生的主观期望与客观实际渐行渐远,心理迷失问题也越发严重。他们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缺乏正确的就业心态,过于理想化的择业标准则更容易使他们遇到挫折,由此而产生的心理迷失会对职业转换的顺利进行以及成就的取得产生阻碍。(3)心理依赖严重。我国大多数学生的求学都是在家庭和学校的悉心照料下进行,从校园到职场的转换成为毕业生一个重要的心理“断乳期”,很多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摆脱家庭和学校的影响,心理依赖现象严重。首先表现为生活上独立意识差,依靠家长;工作中完全依靠领导安排,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性质、范围没有足够的认识,不能承担起成人的职业角色。其次表现为对学生角色的依赖。不能及时转变多年来所养成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模式,经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学生角色来对待工作。过于严重的心理依赖让许多大学生不能以一个健康、独立、向上的心态面对职场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职业转换进程缓慢。

3.职业化进程缓慢。(1)人际关系紧张。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喜欢强调自身独立性,缺乏合作意识,不知如何处理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时常以学生时代人际关系的处置方式比拟职业生活中的关系,形成对人随便、不分场合的坏习惯。沟通不畅导致业绩不佳或人际关系紧张的情况屡见不鲜,进而严重影响毕业生的职业转换。(2)职业素养欠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从业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行为等诸多方面。如与同事交往要真诚宽容、诚实可信、公平竞争,在工作过程中应遵守时间、注意礼貌、善于倾听等。而当今的毕业生普遍缺乏良好的职业化工作习惯,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无论是行为还是观念都与职业化的要求相去甚远。(3)职业目标模糊。职业目标是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转换的风向标,但不少毕业生对职业目标这一概念却相当陌生。很多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职业目标模糊,不能够准确把握职业转换的机会。

三、以职业转换能力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各高校应当从教学计划、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管理等内容出发,对现有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总结和创新。关注学生的多元发展,通过学校教育着重开发学生的未来职业潜能,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未来职业的可能性,构建起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于一体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推进教育理念改革。要在教育培养过程中不断转换思维,结合社会发展,不断更新现有教育理念和培育模式,跳出象牙塔,将高等教育放在市场经济中,多听取市场的呼声,建立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队伍。

第二,優化课程设置体系。设置纵向深入与横向拓宽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建立多方向、立体化、网络化的课程结构。打破专业、学院、学科、校际间的界限,促进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和渗透,建立学科综合的课程体系,从更高更全的视野出发促进学科、社会和学生之间的协调和整合。同时,可以设置更加灵活多样化的选修课体系,提供新媒体授课平台,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这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更新教育教学形式。教师在课堂上应强调学生的主体身份,重引导轻说教,多双向交流少单向灌输,通过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自我反思、自我探究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结合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积极启发学生思考,增强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完善各项教学实践环节中学生的考核评价机制,改革现行考试制度,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较高的综合素质。

2.构筑大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从概念和构成上看还要依托于其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高校应当积极重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不断探索建立以“注重专业能力、强化实践能力、提升综合能力”为目标的能力培养体系。

第一,注重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专有人力资本的基础,更是大学生进行职业转换的必备条件。高校应当紧抓专业能力的培养,通过专业课教学和实践,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强化专业能力,并注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展示专业领域内的最新成果。对学生进行多方式、长时间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初步具备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技术和能力,为其今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强化实践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是造成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是有效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目前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的情况下,应增加各种实践课程的比重;建立实训基地、模拟实验室等类似于实际工作环境的实践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和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产学研合作、校企联合办学等形式,为学生创设实习机会,将高校育人与企业用人有机结合,缩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即学即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精神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在参与专业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与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使之与未来的职业发展更好地关联起来。

第三,提升综合能力。综合能力往往是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胜出的重要法宝,高校要加大投入,打造完整的第二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结合学科特点开展的科技竞赛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企业工作第一线,帮助学生通过专业实践锻炼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信息处理等综合能力,以顺利走入职场,更快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

3.倡导大学生职业化教育。第一,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体系。高校有责任推进职业指导工作规范化,从为学生个体生涯发展提供良好基础的角度出发,重新认真审视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活动,构建系统的、贯穿整个学校生活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体系。从学生入校开始,分年级分阶段地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和就业指导为主线,贯穿于大学教学生活的全过程。借助学习发展中心、职业规划咨询、讲座、授课等形式,指导学生充分认识学业与就业的关系,利用职业规划课程传授相应的职业生涯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应及时开展就业指导,讲解就业政策,传授就业技巧,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应当建立校友反馈服务平台,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后职业转换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另一方面可以聘请成功校友返校担任职业生涯规划导师,为在校生提供鲜活的经验和指导。

第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观和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在职业劳动市场综合化、多元化的走向日趋明显,职业流动的频率日趋频繁的大背景下,个体会经历多次“求职准备—职位选择—职业适应—职业稳定—职位结束”的职业转换。因此,高校应当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观,鼓励学生通过终身学习来提高实践能力,促进终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延续。这样可以帮助个体有效地适应新的职业环境,并在职业转换的过程中积极准备,把握机遇,不断开拓自己职业发展的新道路。

同时,学校还应当引导和鼓励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确立将个人成才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满足个体需求与国家需要相结合,达成人生理想与实现“中国梦”相结合的就业价值观,更好地适应当前就业市场的需要。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化心态。在大学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应当积极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建设,将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日常心理咨询等,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指导学生以自信、圆融、乐观的心态和坚强、果断、持之以恒的意志,面对求职以及职业转换中的失败和挫折,及早建立良好的职业化心态。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早已不再停留于理论上的探讨,而是走向了实际、动态的现实社会需要。今后我们会将研究结果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帮助学生具备完善的就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就业过程,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注释]

①刘新宇.大学生职业转换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11.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

[2]李刚,于建业.后金融危机时代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30).

[3]胡军.多措并举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3(13).

[4]李忠艳,汪永涛.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及培养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12).

[5]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5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467/201501/183327.html,2015-01-24.

[6]王久梅.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20).

[7]顾雪英.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付蕾 孙尧

大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论文 篇3:

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摘要]就业能力作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构成,在其职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地方工科院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着教育理念和方法滞后、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薄弱以及就业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地方工科院校要切实结合自身的特点,坚持人本、发展、实践和服务地方的原则,加大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力度,建立起一套集学校职业教育、企业实习实践、就业服务保障三位一体的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  毕业生  就业能力  培养体系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2013JGA190)和2012年度广西新世纪教改项目“基于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的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JGA177)的阶段性成果。

地方工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面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现实局面,不断提升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不仅能够满足社会科技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是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增强个人就业竞争优势的需要。对此,地方工科院校如何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贯穿到整个高等教育过程当中,构建一条完善的符合地方工科院校发展特点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是当前我国广大地方工科院校在其自身发展中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已无法适应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需要。地方工科院校与其他普通类型院校的区别在于对人才的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着重强调人才培养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地方工科院校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我国地方工科院校的发展现实来看,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尽管相对于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然而与时代的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远远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对学生的知识灌输,重理论轻实践,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缺乏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地方工科院校作为一种强调工程应用技术的教育类型,必须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且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实现由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向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社会发展培养具有时代特色和就业能力的工程应用型毕业生。

2.软硬件设施不足致使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受限。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高校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然而当前地方工科院校除了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相左之外,在师资的规格数量上也难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软件”上的不足不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相关的设施设备等硬件的建设上也存在很大不足。现有的设备利用率不高,实训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缓慢,无法跟上现代技术的发展,导致毕业生的个人实际能力与市场需求有很大的差距。不论是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实训基地、实训设备的构建,都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软硬件规划机制,紧密围绕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开展相关的软硬件建设。

3.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不健全制约了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当前,我国地方工科院校就业能力培养的形式化、表面化现象较为突出,缺乏完整的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就业教育三者相互脱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效果。同时,很多地方工科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或学校政策文件中,难以真正有效地执行。众所周知,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不仅仅体现在个人技能方面,更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表现。大部分地方工科院校将学生的技能训练作为就业能力培养的唯一途径,而忽略了大学生全面人格和素质的提升,难以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二、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原则

1.人本原则。人本原则是地方工科院校开展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首要遵守的原则,即强调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个人素质提升和未来发展需求为主线。学校开展的就业教育要不断提升学生的个人自我认知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理想和工作态度。在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通过穿插相关的课程,如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使学生明确个人发展方向。总之,地方工科院校在努力提升学生个人专业技能的基础之上,还要不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保障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2.发展原则。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要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展职业教育不断挖掘学生个人的发展潜力。根据职业发展理论所述,与个人的心理发展相类似,个人的职业发展同样要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并且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只有不断地完成相应阶段的任务,才会顺利地走向发展,否则会带来一定的职业发展障碍。因此,在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建立一套完整的、连贯的培训体系,努力做到职业教育的连贯和有机衔接,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积蓄能量。地方工科院校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努力提升毕业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掌握工程设计、生产等领域内的技术基础之上,向学生普及经济、法律、市场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竞争意识,能够懂得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内部运作方式以及所要遵循的市场法则。

3.实践原则。实践原则是针对地方工科院校自身特点而言的。与一般普通高校相比,地方工科院校由于自身地缘和学科特点的关系,主要为地方和行业发展输送技能应用型人才。一般而言,工科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较强,而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相对较弱,在就业过程中主要偏向于工程技术应用型行业。因此,地方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坚持实践原则,不断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毕业生的创新能力,使其掌握时代的最新科技,以促进个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4.地方原则。地方原则是地方院校办学定位中的主攻方向,地方工科院校要切实扛起服务地方发展的重任,为地方的工程建设和生产培养所需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当前,我国地方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主力军,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地方工程技术型人才的主要来源。面对着激烈的高校市场竞争,地方工科院校必须牢牢把握住服务地方的原则,以工程教育为办学的生命线,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三、构建地方工科院校的就业能力培养体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学校职业教育体系。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离不开学校所开展的职业教育,建立一套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建立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紧密围绕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化素养和职业能力,不断提升在校大学生的职业化意识,提前做好职业准备工作。具体而言,完善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1)入学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发展方向、自我调适和自我管理能力;(2)心理学课程: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健康的心理品格;(3)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课程:帮助大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形成良好的职业化精神;(4)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包括团队沟通协作能力、活动执行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5)职业准入培训课程:主要包括职业资格认证培训;(6)就业指导课程:主要包括职场礼仪和形象塑造、面试和谈判技巧、就业信息和政策等;(7)实习课程:主要包括职业精神和工作经验培养。

其次,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大学生个人就业能力的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将其贯穿于大学整个教育过程当中。以四年制的大学教育为例,职业生涯教育在不同的阶段开展不同的教育内容。大一阶段,主要是围绕“我是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大二阶段,主要围绕“我将要去何方”,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方向和职业理想。教育的重点在于开设与大学生职业发展相关的教育课程,不断提升其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大三阶段,主要是围绕对职业发展所做的准备,重点在于开展就业相关的实习和培训活动。大四阶段,主要开设一些与求职相关的课程,如就业政策、面试技巧、就业陷阱预防等,旨在培养毕业生职业信息筛选能力。

最后,以提高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根本,建立完备的实验教学体系。一是通过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作为工科院校的重要教学手段,能够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是加大实验教学设备的建设,引入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求职欲,让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方法,从而提高职业竞争力。

2.企业实习实践体系。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其实践能力上,这也是由工科院校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而毕业生实践能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参加企业实践活动所获得。在企业实习实践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突出实践体系对毕业生应用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培养,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积极探索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校企联合共建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载体。毕业生就业能力更多的是其综合素质的表现,不仅仅表现在毕业生的个人工作技能,同时还包含毕业生个人思想品德、团队沟通协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根据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所包含的各类要素,在实践体系的设计中融入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各项载体,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大众化、差异化和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科学构建与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内容层次相衔接的实践体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获得是循序渐进的,具有阶段性特点。因此,要在遵循大学生个人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成长过程的阶段性特点,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实习实践体系。

3.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学校内外各方面的保障和支持。因此,为了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要构建一个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为毕业生的就业保驾护航。

首先,专业化的师资保障体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师资保障。地方工科院校可以通过加大与外部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职业培训专家、高校知名职业教育学者、企业技术骨干等群体的合作,构建一支专兼职结构合理、知识匹配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同时,还要积极鼓励现有的职业指导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补给新的知识,拓宽职业指导视野,更新职业教育理念,使得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其次,组织保障体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即需要各教学院系、行政管理部门、教学服务单位等机构的配合。一是组织学校各方面的资源成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领导小组,负责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二是积极引导学校社团组织在大学生职业引领和职业教育中的作用,组织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就业创业座谈会等活动,提升大学生参与就业能力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为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持,开展就业帮扶活动、一对一指导、向用人单位推荐等工作,以实现毕业生的有效就业。

最后,经费保障体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离不开相应的经费支持,因此,地方工科院校要设立大学生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为了保障经费投入的连贯性,要将就业教育经费按照一定的投入标准进行制度化实施。在就业教育指导课程、师资引进、就业设施设备采购、就业网络建设、就业调查等方面要保持稳定的经费支出,同时还要加强经费的动态过程管理,保证经费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佟绍成,于自强,李昕.构建工科院校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3).

[2]李京友.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

[3]赵敏,何文玲,李晓玮.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

[4]黎平,黄厚南,黎奇.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09(11).

[5]邢文祥.大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等教育,2010(6).

[6]邓雪妍.提升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2(5).

[7]郭志钦.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基本思路[J].龙岩学院学报,2012(6).

[8]黎平.提高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6).

作者:谭璐

上一篇: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管理论文下一篇:旧有空调自动控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