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主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然而,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思考,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篇1:

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影响因素和评价研究

[摘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当前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入手,通过中西方多维比较,分析影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实践因素,探讨如何构建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 影响因素 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徐世浩,浙江工业大学教务处(浙江杭州 310014);林辉,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科研处(浙江杭州 310018)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是一种整体的社会结构性变动,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转换,同时也推动着政治、文化、行为规范、信仰等其他社会层面的结构转换。在这种社会转型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目标和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文素质教育备受关注。

一、现状和问题

在我国已经初步建成市场经济的现状下,个人收入水平与企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这一事实给大学生知识更新和才能锻炼注入了现实动力,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成才观在大学生中泛滥,求学观念由虚转实,表现出明显的实用和功利性倾向。大学生们往往将学习的精力、兴趣集中于应用型、实用性的学科上,疏于人文学科的学习。人文素质养成的长期性、潜在性,与当前大学生追求的实用性、短期性的矛盾冲突使人文素质教育出现滑坡现象。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形成包括知识、观念、信仰、情感、意志等综合因素在内的品质有着独特的作用。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国内一些高校在建立人文素质教育基地、设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但大部分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思想指导下,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没有把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产生了诸多问题:以思想政治教育代替人文素质教育;盲目设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课程设置的门类上、内容上、课时及目的上思路不清;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亟待提高;将人文素质教育变成文化知识的补充教育,只注重在课堂上进行人文科学知识传播,轻视在实践中进行人文素质的养成等等。这使人文素质教育失却了其在高等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因此,有必要摆正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分析其影响因素,推进高等教育全面改革的开展。

二、中美比较

中美两国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下,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不同的理念和建设基础,具体见表1。

从起源上看,自西方自文艺复兴起,历经18世纪以来的三次工业革命,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在西方各个主要大学已牢固树立。我国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虽历史悠久,但在天人合一的传统封建思想的禁锢下,人文素质教育几经波折,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呈现喷薄发展的景象。从目的上看,西方高校特别是美国,已将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进行了具体化和系统化,尤以美国哈佛大学的5项标准、普林斯顿大学的12项标准为典型,而国内当前在这个方面还处在探索过程中。从人文素质教育所处的地位上看,美国已经通过政府立法的形式来保障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在美国50个州里面,有22个州已经通过各种立法形式确定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同时,立法导致人文素质教育在投入方面的增大。而我国在这个方面当前只有一些零散的规章制度和意见,尚不能满足当前高校对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在途径和手段方面,西方社会已经形成了以家庭、学校和社会互相衔接、协调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各高校通过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并通过专门设立的主管人文素质教育的机构来保证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中的实施,而且手段日益多样化,而我国当前在这方面的途径和手段还比较单一。

三、影响因素

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受制于诸多因素。笔者根据不同维度的视角,将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社会因素与文化因素、制度因素和学术因素。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重叠但又互相独立,只有在明悉这些影响因素的内涵以及其对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影响程度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对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持续的深入研究。

1.外部因素

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必然受制于外部因素,包括社会大环境、文化背景和现实条件。从西方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不论是欧洲的文艺复兴还是工业革命,都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当代中国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特别是近年来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日益重视,加之深厚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影响,加快建设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之风尉然兴起。这些外部因素对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内部因素

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部因素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办学理念、学校制度、校园文化、网络环境、教师队伍、课程体系以及培养模式等等。在这些内部因素中,办学理念、学校制度、校园文化和网络环境构成了中观层面的因素,而教师队伍、课程体系以及培养模式等则构成了微观层面的因素。下面对这些因素进行具体的阐述和分析。

办学理念是决定一所高校办学成功与否的纲领,它对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样起着纲领性的作用。国内少有高校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到办学理念中,美英等国却早已将发展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到他们的纲领性文件中,如1987年英国颁布的《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白皮书,明确地把坚持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之一。

学校制度主要指的是发展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条例性文件和章程,如人文素质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激励措施、经费管理办法等,特别是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可以说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基础。它既可以包括激励措施、经费管理办法,也可以包括微观层面中的教师队伍、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培养模式等。

校园文化和网络环境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中观环境构成因素。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硬件、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如校园人文景观、学校标志性建筑等,软件建设如图书资料建设、社团建设等。这些软硬件的建立,为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现实土壤。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校园网络环境已经成为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良好空间,因为网络环境下人文素质教育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通过建立电子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网站等来增加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内容和实践机会。

与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更为密切的

在微观层面,也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主要包括教师队伍、课程体系以及培养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教师队伍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两课”的教师。虽然“两课”并不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全部,但至少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因此“两课”教师队伍建设必须稳定并持续发展。其次是人文学科的教师,这些教师可以开展人文专业辅修与选修、人文素质讲座和报告,还可以对理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文素质教育和研究。最后是理工类的教师,有必要适时地要求他们加强课堂的人文素质教育。当然,这三类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人格和品德随时可以感化学生,这也是一种相对有效的培养途径。

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建立三层多维立交的体系。“三层”指的是主课堂、辅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层面,“多维”指的是各相关课程的交叉。主课堂即那些进入教学计划、列入课程体系的课程。主要有,文学类课程:文学原理、中外文学作品、大学语文等;历史类课程:中国革命史、中国传统文化、科学技术史等;哲学类课程:马克思主义原理、中西方哲学史、中西方古代思想发展史、中国现当代政治理论、思想道德修养等;艺术类课程:艺术原理、中外艺术比较、艺术欣赏等;语言类课程:演讲与口才、写作、外国语言等。同时人文素质教育还应该包括主干课程:宗教学、美学、心理学、人类学、伦理学等。另有一些渗透性学科:专业学科发展史、科学家传记、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这些课程在各个学院可以以必修或者选修模块的形式进行,规定学生选择一定的课程,取得一定的学分。对这些课程进行评估,以保障其良性持续发展。辅课堂主要指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各种各类的人文讲座、沙龙活动、人文学术节、成立文艺社团等,通过建立健康向上的校园人文氛围以利于培养人文素质。

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是一种创新模式。从我校的实践和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实行弹性学制和主辅修学制,树立多种技能综合发展的大技能观,鼓励学生创造发明,同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这些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

3.实践因素

实践是地方本科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途径,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弥补传统课堂过分注重灌输的不足,从注重灌输转为强调渗透,使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贴近实际,最终把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实践环节将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各类资源整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户外拓展训练、各类学术竞赛等方式,实现了人文素质的提升。

四、指标体系的构建

结合我们对于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受多层次因素影响的研究和实践,并对各个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实际回收258份,回收率为86%),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之间的权重比例,形成了以下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既是地方本科院校自我评价的依据,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地方本科院校进行评估检验的指标。

(责任编辑:刘新才)

作者:徐世浩 林 辉

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篇2:

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讨

摘要: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主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然而,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思考,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人文素質教育;应用型人才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时代所需。近几年来,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转型发展成为了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方向。地方本科院校从学校自身条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最主要的职责,也是其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令人忧虑的是,对技术教育的快速转向和过分偏爱很可能忽视或削减人文素质教育,这必然对日渐式微的人文素质教育将会产生较大的冲击。而人文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对于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终极性的价值意义[1]。此时,更需要我们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人才培养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使学生形成较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和终生学习打好基础,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力,使学生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作精神、高度敬业精神,发展学生的理解力、成熟处事能力和迎接现代社会挑战的能力,以有助于实现学生所从事的职业目标,成为有知识和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3)能够使教师的学术功底更深、人文修养更高、教学方式更有效、教学质量更高。

总之,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重视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又有精湛的职业技能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也有利于教师的人文素养不断加强、教学能力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二、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问题

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必然更加重视技术教育和实践训练,注重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习得一技之长以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也是应该的,本无可厚非,但这并不是由此淡化人文素质教育和否定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的理由。然而,社会上出现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就是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的首要责任”的倾向,将“学生就业率的高低、就业质量的好差”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成功与否的标准。这种倾向或现象实际上就是把地方本科院校的本科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或就业培训”,高等教育只是“制器”而非“育人”,背离了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最基本职能。

2、现实问题

高校学生,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既“先天不足”,又“后天缺氧”。其主要原因:一是现阶段中学过早文理分科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弱化了人文精神;大学分专业过早过细又强化了这种状况。二是应试教育弱化了人文精神,出现了“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师理论讲解,轻学生实践训练;重考试分数,轻素质提高;重教育活动的秩序化和规范化,轻学生个性的张扬和道德品质的培养”的现象,其结果加剧了人文精神的流失,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养成和个性发展,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倾向和就业市场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实用性”的过度追求造成了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严重失调,出现了重眼前轻长远、重成才轻成人、重实用轻人文的倾向,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谋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致用[3]。高等教育不仅仅是通过专业技术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也不是单纯的职业教育,更不是简单的制器,而是育人。当前许多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打着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旗号,只重视专业技术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许多学生更是以功利心态取舍知识,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技能课的训练,而轻视和冷落人文课程,导致他们人文精神的缺失,致使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缺乏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4]。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学生人文知识相当贫乏,综合素质也相对欠缺,毕业后到社会上难以适应和生存,很难服务于社会,社会不认可,就业难度大,家长意见多。

3、师资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除他们自身的努力之外,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搞好人文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素质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然而,部分教师,特别是部分专业课教师人文精神单薄,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认为素质教育只是人文、社会学科专职教师的工作和职责。

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目前,高等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因此,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从高等教育理念层面来重新审视应用技术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5],其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彻底改变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作为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3]。人才培养具有内在的规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应立足长远,而不能只顾眼前,切忌急功近利,否则,只会损害人才的健康成长。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必须同时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既要突出技术性特征,培养学生的“生存之计”,又要预防工具人培养倾向;既要体现适应社会、服务企业的社会功能,又要体现个人价值和自由发展的个体功能[6]。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即便生存技能培训好了、生存问题解决了,也终究是“工具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并没有成功[1]。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人文教育,坚持人文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并重,二者同步推进。只有将“做事”的科学教育与“做人”人文教育完整地结合,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4]。

总之,教育既要以‘提高生命质量’和培育‘生存意义’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终极任务,又要以培养‘生存技能与职业技能’为教育的现实目的和社会任务。专业技术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都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是解决学生现实生存问题和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维度[1]。

2、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专业课程的教学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并且备受学生重视,同时,专业课教师也占学校教学人员的绝大多数,因此,专业课程教学是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是使人文素质教育得以持续、深化和提高的重要一环[7]。

(1)渗透性教育融入教育目标

渗透性是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文化育人不可能独立地进行,因此,若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人文素质教育效果将会更好。专业课程中蕴涵着许多潜在而十分宝贵的人文精神的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结合所教课程特点,深入挖掘和提炼其中的丰富的人文因素、渗透人文精神,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学在人文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这样,素质教育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人文和专业内容互相渗透,彼此融合,相辅相成。只有将两者融合,才能既保持专业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又能把以传授知识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育人体系上来;同时,专业课程教学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的动力;才能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优化课堂人文环境等等。

(2)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精神、独立探究与协作能力

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文化底蕴不深厚,对他们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导致一系列严重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学生既缺乏批判思维、创新精神,又缺乏独立探究与协作能力,这样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为此,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时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时,要利用科学家是如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和方法,来培养和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思维,特别是学会创新思维。第二,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与探讨,从而激发钻研的兴趣,产生最佳学习心态,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第三,要运用教学相长,与学生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人文环境。良好的课堂人文环境,有助于学生勤于思考、质疑问难、大胆发表意见、自由进行争辩,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彼此协作能力[7]。第四,寓人文素养于实践性教学环节。将专业实践教学与培养团队精神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素质。

总之,素质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就是把人文素质教育寓于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既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专业课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教师的良知和良心之所在。当然,人文精神不是生硬地加到专业课中去的,而是与专业内容融合在一起,浸润在专业知识中的,同时,它也使专业课更丰满,显得更富有生机和人性[7]。专业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育主阵地的优势,创新教学方法,根据专业课的特色,有意识地、巧妙地将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的各环节之中,使学生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既学到了专业知识,又培养了能力,更提高了人文素质。

3、多途径增强教师人文素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地方高校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增强个人的人格魅力,以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良好的师德风范,对大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4]。为此,必须引导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程体系和课堂人文环境,改进教学方法,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我,积极探索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规律和艺术。另外,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来提高自身的学术功底;加强哲学、文学、历史、艺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学习和研究,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教师之间要互相学习、借鉴,彼此交流、取长补短。

本文针对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探讨了在加强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步推进,使之与专业技术教育并驾齐驱,从而实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培养既有科学素质、又富有人文精神,既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切实达到教育培养人的目的,真正实现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人才培养与人文教育[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108-112.

[2]彭小平,李刚.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动因、对象与思考[J].职教通讯,2015(13):5-9.

[3]陈元福,徐美玲.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体系探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09,11(3):98-101.

[4]彭小平,李刚.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需加强的几个方面[J].东方教育,2014(22):5-7.

[5]张应强,蒋华林.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4(6):1-8.

[6]刘刚.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职业院校转型之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5(4):61-66.

[7]王义遒.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2):21-27.

作者:彭小平 李刚

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篇3:

关于新升本科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我国本科院校的数量大幅增加,许多新升本科院校在初期重视学科专业整合和建设,过分强调大学生的业务学习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容易造成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贫乏、社会适应能力低等现象。因而,新升本科院校要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资源配置,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使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教育教学实现有机结合。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 人文素质 人文教育 办学模式

[作者简介]崔东奇(1969- ),女,河南新乡人,新乡学院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河南 新乡 453003)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内容。要实现这一目标,人文素质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江泽民同志曾说过:“文化素质教育很重要,应当好好抓”,“对干部、群众和学生必须认真进行中国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和政治知识的教育,没有这些知识武装,人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难以确立起来的。”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特别是新升本科院校,更要高度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努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真正培养出能为国家繁荣富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新升本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十分强调专业教育,过分重视大学生的业务素质教育因而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特别是一些新升本科院校,在初期建设中,由于多种因素,过分注重学校的基本建设,把很大的精力投入到学科专业整合和建设上,花大力气大量引进学科专业建设的人才,而对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视则相对不够。在课程设置方面往往偏重于某一学科,人文课程则比较少,人文教育也相对薄弱,许多学生只了解自己的专业,对于文、史、哲、艺等人类文化的传统,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得比较少,由此造成了不少学生书本知识相对多而社会生活常识少;业务知识学得多而为人处世的道理懂得少;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但形象思维较差。有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强,但文字表达能力欠缺,甚至写不好一份条理清楚的实验报告、一篇完整的科研论文。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了新升本科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有待深入。素质教育是一种思想,但在实际操作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将素质教育当做一种教育模式,在实践中极易被人误解。一些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升本科院校在对待文化素质教育方面,不注重对现有课程和教学内容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加以渗透,只是依靠增加一些课程、多开展几次文艺活动。另外,对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关系的认识也容易混淆。素质与知识、能力之间固然是相辅相成、平行发展的关系,但专业素质并不等于包含素质的全部内涵,思想品德方面还主要依赖于教育。高等教育虽然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专业教育,但是也要处理好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新升本科院校往往容易强调专业教育,在对待文化素质教育方面,仅仅是专业课以外的补充,是少数教师的事。因此,从事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师受到重视的程度往往与专业课教师有很大的差距,容易产生自身价值难以实现的感觉。

2.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系有待理顺。专业教育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同时也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衡量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专业课程之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应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文素质培养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但目前一些新升本科院校在处理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系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很多专业课教师认为,专业课教学不同于文化素质课,忽视了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第二,很多学生把专业教学作为关注的焦点,重视专业学习,能够投入很大的精力,但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产生怀疑。第三,没有建立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造成在专业课中渗透的文化素质教育难以量化。许多大学特别是一些新升本科院校的教师大都承担着相当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工作量极其繁重,很难达到在专业课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

3.文化素质教育的载体有待加强。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师生的信念和追求产生重要影响。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开展,会对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巩固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成果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在一些新升本院校中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谓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被排斥在教学科研和基础建设之外,这妨碍了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形成。有些院校尽管也开展了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但往往注重的是形式;一些院校由于经费有限、管理难度较大,甚至连专业教学所必需的实践活动都难以保证,干脆让学生“散兵游勇”式地去搞社会调查。这样的社会实践是很难保证效果的。

二、深化新升本科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

1.加深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提出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文中强调:当代教育的任务可以概括为四个“学会”,即教育个体“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发展”,这基本涵盖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只有加深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才会避免将素质教育单纯地等同于专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不是在专业教学之外的附加课程,而是贯穿大学教育始终的一种教育思想。它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成为掌握专业技术的人才,而且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更要具备良好的行为方式。而这个任务绝非传统的专业教学所能达到的。对新升本院校来讲,要教育师生克服教师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谋生、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找工作的功利化倾向;要克服实用化的教育方针,不能什么专业热就开什么专业,什么人才热就培养什么人才,造成“招进来的人越来越多,培养的人才素质又在逐步下降”的现象;要克服大学教育片面化的倾向,重学科专业建设,尤其是重能够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专业建设,而忽略文化素质的教育。

2.加强对国内外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经验的学习。在美国,各大学都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一般被定义为主修和副修专业教育之外服务于学生的智能、情感和社会化等方面发展的教育。在教学要求上,各大学十分注重在坚持传统办学特长的基础上,普遍增加了有关社会学、历史、音乐、绘画等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内容,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比重,多方面开拓学生人文社会领域知识。如洛杉矶加州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原则就包括了普通知识、整合学习、公民教育、文化多样性、经典原著学习、智能教育等。波士顿学院根据自身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组织核心课程,包括艺术、历史、文学、写作、数学、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神学、多元文化等十个方面的课程,要求本科生必修或限制性选修。麻省理工学院最负盛名的工程学院,课程设置的重点之一就在于“发展个人的自信和思维的多面性,以为将来知识和职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学校为本科学生主动性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很多学生取得了本学位之外的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的学位。学院从1970年开始,与自然科学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合作,为一年级学生开设了综合课程,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课程的目标是为新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学习背景,它强调不同学科的融合,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综合课程由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两项必修的核心课程组成,人文科学知识是自然科学知识的补充。修完两项课程才达到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这些学校的做法虽然各异,但都是在保证有扎实的科学基础的前提下,改革课程体系,使之尽早面向实际,更好地面向课程交叉、动手实验、工程实践、团队工作、系统思考和创新设计等。

在我国,一些综合性大学也在始终积极探索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目标、原则、途径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华中理工大学鲜明地提出“华工在学”的口号,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从“游击战”纳入到“阵地战”。湖南大学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改革措施,积极举办大学生文化素质修养系列讲座,利用优越的人文教育场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人文素质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中南工业大学注重学科建设中的文理渗透、理工交叉,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丰富第二课堂,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建立了人文教育课体系,学生的人文素质大为提高。综合我国这些大学的实践经验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建立并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设置,开设人文社会学公共选修课,鼓励或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分的课程;举行相应的人文素质考试;举办大学生人文素质讲座,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等等。

3.优化资源配置,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优良的环境。高校的办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提供人文素质教育的能力。新升本科院校在这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因为他们多是合并升格,多个学校的学科专业将打乱并重新组合。这就使得学科专业能够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优化了资源配置,而且,新升本科院校在办学模式的建构上,更加注重探索实行产、学、研三结合,非常注重加强与企业、地方的合作,使高等教育走出校园,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密切,学生的视野也更加开阔。这不仅为新升本科院校的初期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优良的外部环境,促进了人文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4.进一步改革教育方法,使人文素质教育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当前新升本科院校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大多停留在知识层面上,是在进行概念性的介绍,或者是简单的说教;一些院校只是简单地追求开设人文学科的数目和在总课程中的比例,形式主义比较严重。因此,新升本科院校应当进一步改革和更新教育方法和教育思维,探讨如何以更加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当前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人文学科的课程,不仅使学生了解、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更要组织学生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把对人文知识的体验内化为人文精神。新升本科院校在人文教育渗透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将专业教育融汇到人文教育中来,两者整合构建,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新升本科院校人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徐辉.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革新之研究[J].上海高等教育,1997(2).

[2]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综合课程介绍[EB/OL].http://web.mit.edu/concourse,2000-05-26.

[3]刘献君.知识经济呼唤人文素质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高等教育研究,1999(2).

[4]蒋建湘,徐建军.注重行色,讲究实效,深入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5).

[5]刘欣.高等教育跨世纪的走向——由过分注重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8(2).

[6]刘伟清.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适应性教育[J].江苏高教,2001(2).

作者:崔东奇

上一篇:德育课教学实效性分析论文下一篇:课堂评价创新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