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主题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作者电影”理论视域下的罗贝尔·布列松电影研究

摘要:法国导演罗贝尔·布列松是世界电影巨匠之一,也是“作者电影”的杰出代表。布列松作品数量较少,一生只创作了14部电影。他的电影风格以简约、精炼著称,影片晦涩难懂、冷峻深刻,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性和神秘的色彩,极具特色的个人主义世界观,所以又成为世界电影史上最受冷落的电影大师。布列松是一个用摄影机写作的电影导演,他的电影是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的“摄影机—笔”电影美学的完美例证。他将自己的“电影书写(cinematography)”与传统的“电影(cinema)”概念相互区别,反对戏剧性的电影,捍卫电影艺术的纯粹性,真正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进行书写。他的“电影书写”理念涉及到电影理论的方方面面,在主题探析、影像风格、镜头语言、视听要素等领域极具个人主义风格,有着跨时代的意义。他致力于探索人性与灵魂的秘密,对电影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本文尝试从“作者电影”理论出发,借鉴电影叙述学的理念,结合电影文本细读的方式,并从布列松唯一一部《电影书写札记》的零碎文字中,探索他的电影艺术和他备受忽略的原因,深入挖掘其电影理念的意义。本文将从六个部分展开探讨罗贝尔·布列松的电影艺术。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分析,展现论文的基本结构,明确论文的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之处。第一章,介绍有关“作者电影”理论概念的产生、发展与传播,以及“作者电影”理论与布列松的关系,为研究布列松及其电影艺术做理论铺垫。第二章,梳理布列松生平与他的作者电影作品,从他碎片化的文字资料和电影作品中归纳出他的成长环境、创作经历和电影理论关系,努力呈现出作者风格的要素。第三章,立足于布列松电影的主题表达,探索布列松电影的宗教、救赎、自由、死亡、人性、金钱等母题的深刻意蕴与其电影作者的思想内涵。第四、五两章,结合布列松的影片,重点研究电影作者布列松电影的叙事特征与视听风格。深入探讨布列松的影像表达、叙事策略与镜头元素,展现布列松独特的影像风格。结论部分,将总结全文,并结合布列松电影书写理论的特色,探讨电影作者布列松电影艺术的现实意义。全文在“作者电影”理论视角关照下深入探讨布列松极具个人风格的电影理念与电影艺术特色。深挖一个冷静客观、简约深邃的电影大师,和他的电影艺术理念与实践的当下意义。

关键词:布列松;“作者电影”;“电影书写”;叙事特征;视听风格

学科专业:戏剧与影视学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论文的难点、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创新点

第一章 “作者电影”理论与罗贝尔·布列松

第一节 关于作者电影

一、“作者电影”理论概述

二、“作者电影”的传播及其身份认定原则

第二节 布列松与作者电影的关系

第二章 “电影作者”罗贝尔·布列松及其电影创作

第一节 布列松生平介绍

第二节 布列松电影作品

第三节 布列松的“电影书写”理论

一、“电影艺术”思想之“纯”

二、“电影艺术”表演之“纯”

第三章 布列松“作者电影”的主题表达

第一节 宗教主题:关于灵魂的洗涤

第二节 囚禁与自由:难以挣脱的枷锁和通往自由的奇异之旅

第三节 存在与死亡:“人”与人之外的生命演绎

第四节 金钱:罪恶的必然蔓延

第四章 布列松电影的叙事特征

第一节 电影书写的创新

第三节 纯艺术的重构:文学名著的改编

第四节 省略叙事:庄严与高尚的浓缩表达

第五节 布列松对“模特儿”的运用

第五章 布列松电影的视听风格

第一节 影像与声音的移植

一、音画平行关系处理

二、色彩的运用:彩色与黑白

第二节 真诚与简约的“画”风之美

第三节 抑制情感:用独白取代对白

第四节 特写镜头:细节与局部跳跃的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罗贝尔·布列松获奖资料

上一篇:化工技术实践教学论文提纲下一篇:课程标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