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专业安全素养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通过对卓越工程师教育理念和内涵的系统研究,根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构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平台+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产学研合作走出了一条地方高校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新路子,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焊接专业安全素养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焊接专业安全素养教育论文 篇1:

装备制造大类职业教育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价值性、着眼点和着力点

[摘要]《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对接“十四五”时期新形势,重点服务制造业强国建设、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等,以目录为引领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装备制造大类专业目录也随之调整,在价值导向上比以往更加强调适应性、衔接性和数字化。在装备制造大类职业教育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着眼点上要增强匹配性、提升适切性、注重超前性;并从对接区域产业链顶层布局和设置专业、融入新培养标准着力培养技能型人才、瞄准新技术方向引领技术转化与应用三方面着力,切实提升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有效性。

[关键词]装备制造大类;专业链;产业链;价值性;着眼点;着力点

[作者简介]邱福明(1982- ),男,江西赣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广西  柳州 545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专业群与产业链对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5YJC88005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远景目标和“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的新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实施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四方面下功夫,并在专栏4中重点列出了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八个方面的内容。职业教育作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一种重要教育类型,必须主动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做好专业建设,发挥好人才和技能支撑作用,适应产业发展需求。《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新版专业目录”)的颁布,正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全面对接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的有力体现,也是职业教育紧密对接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动回应。

一、装备制造大类新版专业目录对于专业链构建的价值性

新版专业目录的颁布,是职业教育战线面向新发展阶段顶层设计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一盘大棋’中的关键落子,对在新征程中奋进的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①。《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共有19个专业大类,748個专业,其中装备制造大类包含65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的8.7%。新版专业目录中,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总数358个(调整幅度61.1%),高等职业教育专科744个(调整幅度56.4%)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247个(调整幅度260%)。其中,装备制造大类专业数及占比分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30个,占8.4%;高等职业教育专科68个,占9.1%;高等职业教育本科28个,占11.3%。其对于专业链构建的价值性主要体现在:

1.在对专业链的价值定位上,以智能装备行业需求为导向,更加强调“适应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要紧贴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为产业升级服务,为产业技术创新与引领服务,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装备制造大类的专业建设,承载着制造强国的使命和重任。未来的装备制造业,必须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服务型制造。新版专业目录充分考虑到了多门类技术复加、叠加与融合发展,万物互联与智能化成为重要驱动要素。主动对接装备制造业聚焦价值链迈向高质量,加快职业岗位变化和人力资源规格上移的需求,培养优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增强职业教育对先进制造业发展趋势与变革特征的适应性。

2.在对专业链的贯通衔接上,以技术技能人才层次为主线,更加强调“衔接性”。装备制造类专业要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类型特色,深入推进专业改革创新,优化结构与布局,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新版专业目录充分考虑到了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明确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不同层次专业的各自定位。按照“中职强调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技术应用、运行维护服务等,高职专科强调针对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从事技术、工程技术工作,高职本科强调针对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工作等”②的原则和思路,紧贴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需求,力图做到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有序递进和科学衔接,破解过去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断头不衔接或衔接不紧密的问题,凸显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图和决心。例如,分别在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设置了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专业及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专业。

3.在对专业链的实施标准上,以智能装备行业前沿技术为引领,更加突出“数字化”。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李克强总理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要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吸引更多青年接受职业技能教育,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近年来,制造业“两化融合”趋势方兴未艾,紧接着人工智能、5G+制造、量子科技的发展速度超出预期,新技术、新业态、新优势的兴起和更迭周期快速缩短,对装备制造业的技术革新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众所周知,以数字化与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趋势明显,将在我国高质量发展中起到有力驱动作用。装备制造大类专业目录注重数字化发展趋势,设置了智能焊接技术、智能机电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智能光电制造技术、工业互联网工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一批面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专业,旨在瞄准装备制造业的前沿技术,注重数字定义制造流程和效能,力争实现智能制造技术体系向深度和广度并进,以此引领国家未来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的发展。

二、装备制造大类职业教育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着眼点

新的装备制造大类专业目录对相关职业院校的专业链构建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职业院校要学懂弄通新版专业目录对专业建设的导向性引领作用,检视学校在专业链建设上的不足,以主动应对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增强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的匹配性。我国目前的装备制造领域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从整体上看人才培养规模呈下降趋势,装备制造类紧缺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有些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专业培养的人才层次低难就业,结构也不合理,如铸造、锻压、热处理等关键基础制造、高端制造、绿色制造、定制化制造领域的人才培养还不足。究其原因,一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考虑到前沿技术需要的师资、实训设备投入等问题,不敢也不愿去对专业进行升级改造;二是部分职业院校升格时间短,对职业教育的核心要义领悟不深,素养、管理、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性不强,理念亟待更新。

2.提升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的适切性。当前,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革新和自主创新的支撑与驱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逐步带来了企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社会职业和岗位出现了分化、复合、撤销等现象。新版专业目录中高职专科装备制造大类新增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船舶智能焊接技术、飞行器数字化装配技术、航空装备表面处理技术等14个专业,合并(更名)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精密机械技术、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船舶机械工程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32个专业。调整后的专业目录对加快推动服务型制造、智能化制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职业院校尤其是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主的院校,作为支撑制造强国的生力军和骨干战场应该更好发挥作用,提升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的适切性。

3.注重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的超前性。“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高端装备、海洋装备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版专业目录中装备制造大类新增设的专业中,有针对未来汽车发展应用而新增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有反映传统制造升级的船舶智能焊接技术、飞行器数字化装配技术专业。装备制造的智能化是当前全球装备制造关注的热点,引领了装备制造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装备制造大类职业教育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着力点

面對新的装备制造大类专业目录,相关职业院校要积极主动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及时弄懂弄通新版专业目录的内在逻辑和期许,尤其是要聚焦以下四个方面:

1.对接区域产业链,顶层布局和设置专业。要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大前提下,结合区域和学校自身条件,尽快重新布局和调整设置专业,从结构和层次上画出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的图谱。一是在结构上对专业再布局和再设计。统筹所在区域产业布局,根据支柱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实际情况,制定学校面向区域的“产业—专业”对接表。从学校层面制定宏观调整方略,引导各二级学院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控制与逐步淘汰新版专业目录删减的专业,启动开设新版专业目录新设的专业。二是从层次上对专业着眼谋划。针对本次新版专业目录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一体化衔接设计的思路理念,强化与中职学校的对接,谋划高职本科专业,及早谋划构建学校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一体化衔接的专业体系。例如,针对汽车装备制造专业群,学校可与之前已合作或即将合作的中职学校对接,指导中职学校建设好汽车制造与检测、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三个专业,通过“撤、补、建、强”链原则优化布局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汽车造型与改装技术五大专业,在谋划申报高职本科专业方面,从汽车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三个专业展开。总之,通过在结构和层次上的调整与优化布局,形成与区域产业对接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中高职与本科有效衔接、特色鲜明、品牌纷呈的专业体系,构建面向“十四五”规划定位准确、有序发展的专业大格局。

2.融入新培养标准,着力培养技能型人才。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结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专业教学标准是职业院校开展教学的工作指南,是验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基准,更是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依据。随着职业教育新版专业目录的颁布,意味着新的人才培养标准和教学标准的到来。装备制造类职业院校或有装备制造类专业的职业院校应聚焦关键、突出重点,融入新培养标准,着力培养技能型人才。要紧扣新版专业目录的要求,全面实施标准内化工程,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出台《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工作指引》《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开展专业教学标准内涵解读与研讨活动,引导各二级学院各专业深入调研,主动挖掘与研究专业内涵,共同开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方面的课程标准、讲义和课程资源、实践基地,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的趋势,加快新兴领域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融入课程与教学。例如,针对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的趋势要求,结合装备制造未来智能化技术走向,“行校企”三方联合,将“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改造升级为“云物大智基础”通识课程,培养学生新时代创新思维能力、信息时代互联网思维能力、以问题导向的系统思维能力。课程以知识引导、思维导入、思维训练、知识及应用研讨、价值分析、学习成果转化为体例,开发讲义和课程资源。采用线上感知和线下体验的“双线轨道”教学模式,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一流、前卫的云物大智技术应用教学实践基地(体验馆),实现实训、科普、师资培养、科研、创新创作等功能的有机结合。通过领会、内化做好专业教学标准在学校的持续迭代更新和优化,更好地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3.瞄准新技术方向,引领技术转化与应用。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优势,瞄准新技术标准,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攻关,重点解决中小微企业的技术转化与应用问题。按照开放共享、互惠共赢的原则,集各方创新要素,政校行企紧密合作,依托国家和区域创新基地与平台,打造区域性协同创新“旗舰版”,发挥智库咨询、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技能传承等多功能。重点聚焦機器人及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工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轻量化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技术领域,组建“高端人才+学校科研团队+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开展工程机械声品质评价和改进研究与应用、汽车铝材轻量化的研究和应用等高端技术研发,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技术成果。聚焦机器人产业链中的本体及零部件、系统集成、信息系统、机器视觉等各环节,推动区域机器人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体到装备制造类专业,根据智能制造装备工程链中的核心技术领域构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形成包括机械工程技术、机电液控制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机电设备维修、电气控制、智能装备开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工业机器人应用、新材料应用十个技术领域课程组,各课程组教师既要负责该方向的关键技术突破,也要承担技术领域内课程模块的开发及实施,面对不同的专业开发不同的内容模块。依据装备制造智能化发展的需求,结合智能传感技术、工业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集数据采集、网络组建、设备管控、装备测控、生产管理、预防性维修等功能于一体的设备智能运维实践中心。打造面向校内外的智能制造服务中心,在专业群的终身育训教学培训资源基础上,充分汇聚行业专家、科研机构、供应商等多方资源,基于云端技术构建智能云端运营服务软平台,面向企业、社会开展线上线下专业服务与应用推广,为区域企业、职业院校以及国际化行动提供培训、技术、工程实施、设备运行维护、设备维修改造、精益生产等方面的服务。

4.引入新治理模式,全方位保障落地实施。职业院校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引领学校发展的总引擎,是一个需要系统思考与全方位推进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装备制造大类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调整,面向“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如何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需要引入新的治理模式,才能全方位保障落地实施。一是在装备制造大类相关专业群的建设上创新具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产教融合治理模式,构建行业、产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机制,优化完善建设学校理事会、产学院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搭建人才培养培训平台、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建立产业学院、职业教育集团和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运行制度,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践载体;实践“校中厂”“厂中校”“企业托管”“植入式工作站”和“企业订单班”等多种合作形式;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二是在装备制造大类相关专业群的管理上借助先进治理工具,实施本土化改革。系统方法是一种满足整体、统筹全局、把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起来的科学方法。职业教育“既有教育的共性,又有自身的个性。这种个性是这一层次、这一类型的教育区别于其他层次、其他类型教育的比较固定的特质”③。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体现为“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④,只有准确把握这一点,才能巩固和坚持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装备制造大类相关专业群的建设和管理要用系统思维,建立统筹发展机制。例如,通过引入ISO9000、全面质量管理(TQM)、目标管理、卓越绩效管理、专业认证等方法来激活专业群的内部治理。以卓越绩效模式来说,它是当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一种组织综合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工具),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绩效管理理念,从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测量分析改进、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等方面来展开,具有整体性和协同性特点。由此,把一个职业院校(组织)看成一个整体,采用集成化的管理框架,似乎更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注释]

①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新版专业目录奠基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建设[N].人民政协报,2021-03-31(10).

②陈子季.编好用好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  服务“十四五”高质量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7):7.

③杨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④陈子季.优化类型定位加快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2):7.

作者:邱福明

焊接专业安全素养教育论文 篇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通过对卓越工程师教育理念和内涵的系统研究,根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构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平台+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产学研合作走出了一条地方高校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新路子,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创新;实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为国民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开设有工科专业的高等学校1003所,在校本科生有371万人,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快速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工程实践能力薄弱、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不足、产学研合作不到位等,从而使得培养的技术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社会的现实需求。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而“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高等学校更新丁程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探索。

一、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历史成就和借鉴先进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契机,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密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根据1998年教育部专业设置方案在原洛阳工学院的铸造、锻压、焊接、模具和热处理(部分)专业基础上整合而成的,其历史可追溯到1959年原洛阳工学院成立的铸造、热处理专业。本专业2006年获河南省特色专业,2008年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并按一本招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学团队2010年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金属材料成形基础课程2010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专业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内访问学者进修基地、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材料摩擦学、河南省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等教学实践基地。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具有典型材料学科特征的机械类学科,其基础知识必需由机械学科和材料学科共同构架。1998年国家设置成立本专业后,其内涵和服务面向与以前发生了较大变化。多年来,为满足社会需求,培养面向企业一线、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在实践中逐渐凝练形成了“加强基础、强化实践、提高素质、突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提出了“平台+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专业厚基础的公共基础课和材料加工专业基础课大平台,灵活设置铸造、锻压、焊接和模具四个特色专业方向,并相应构建了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走出了一条地方高校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新路子,共累计向社会输送4800余名毕业生,已形成了一整套较完善的面向行业和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在全国机械行业和中原地区有较大影响,特别是依据行业地域优势所形成的“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在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中获得专家的高度评价,被作为典型事例在国内高校中推广、示范。

二、专业产学研合作特色及优势

1.专业产学研合作特色。在近五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构建多层次的校内外产学研合作平台,逐渐形成特定的办学环境,孕育、催生了产学研合作特色的成长。①加强校内外实习、科研基地建设,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专业不断加强校内外教学实习、科研基地建设,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将这些基地建成产学研合作的综合性平台。目前,专业的校内教学实习、科研基地主要有: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个校内实习基地等。专业还根据建设需要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需求,建设了布局合理、质量较高的校外实习基地18个。这些实习实践、科研基地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搭建起产学研合作大平台。②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以“加强基础、强化实践、提高素质、突出特色”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在实践中逐渐凝练形成了提出了“平台+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产学研合作走出了一条地方高校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新路子,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③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思想。2002年以来专业3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把“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培养特色”作为制订培养方案的重要指导思想,以“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环节,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统筹规划”为修订的基本原则之一。通过修订培养方案,合理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综合素质。④着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质量。专业利用与科研院所、厂矿企业长期合作的优势,引导学生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选题;长期坚持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科技人员作为教学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与合作单位一起组织实施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并共同进行考核、记录学分,有效地提高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近5年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结合生产实际和科研项目的比例均在90%以上。⑤以产学研合作为桥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在与科研院所、厂矿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下场实习、共同开发的方式开展青年教师工程化训练,使得本专业教师队伍中具有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不断升高,开展工程实践指导、同开展科研合作的水平大幅提高,逐渐形成了以教授、博士为中坚的老中青搭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教学团队。⑥“3公里工程教育圈”培养优势。洛阳市是我国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农机装备、轴承等大型通用部件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国家“一五”期间的165项重点建设工程中的7项落户洛阳。作为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新材料产业基地,洛阳市开展高等工程教育的区域优势显著。一是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密集,洛阳市是国家从“一五”时期就开始重点扶持的装备制造业科研、生产基地,经过近5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洛阳装备制造业积累了巨大的存量资产和生产能力,特别是在大型矿山成套设备、拖拉机、农用工程机械、轴承基础件等方面优势突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类产品前列。二是技术力量雄厚,洛阳拥有国家级科技开发机构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2个、国家行业技术检测和质量监督中心1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18个。三是装备制造业人才济济,在洛阳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培养了大量的高技术人才。

洛阳市在机械加工领域的行业、地域优势,每年吸引约百所学校数万名大学生到洛阳进行专业实习、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我国高校开展工程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地理位置上,中国一拖集团公司、中信重型机械公司、洛阳轴承集团公司、中船重工725研究所、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等一大批大型、特大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与河南科技大学距离均在3公里以内,形成了特色鲜明的“3公里工程教育圈”。多年来,专业与这些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已经构建起产学研合作工程教育平台,培养了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在此基础上,开展以“3+1”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核心的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优势更加明显、特色更加鲜明。因此,充分发挥洛阳开展工程教育行业、地域优势,对培养工程素养高、工程实践能力强、富有工程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

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制定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标准

根据教育部和工程院发布的“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的通用标准”和机械行业标准,结合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定位,制定的本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

1.知识方面。主要包括数学或逻辑学的基础知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或)前沿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

2.能力方面。主要包括终身学习的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具体工作的能力;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清晰思考和用各种方法准确表达的能力;对通用技术的应用能力;至少一种外语的应用能力;组织、管理与领导能力等。

3.素质方面。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人格,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工程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社会责任感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了解专业领域技术标准,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具备良好的国际实视野,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思路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具有典型材料学科特征的机械类专业。针对现代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以洛阳市“3公里工程教育圈”为依托,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提出了本专业“1+2+3+4”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思路,即:“1”是一条主线、一个核心,即以材料、工艺、设备为主线,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2”即两个阶段,三年的校内理论学习、一年的企业主导工程实践两个阶段,即“3+1”的人才培养模式;“3”指三个层次,采取工程认知、工程能力、工程创新三个层次的实践环节;“4”个贯通,实现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工程基本素养和工程基本能力的相互贯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依托洛阳“3公里工程教育圈”,构建“3+1”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3年的校内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与1年的企业工程实践教育,产学研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校内学习阶段,要在加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着力推动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在企业学习阶段主要是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同时,更加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成长,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四、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关键技术要素

1.组织管理。为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和工作部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校企协作组。各试点学院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试点专业教学组织的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①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协作组。成立由分管副校长、试点专业负责人、合作企业负责人、企业高级工程师等组成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协作组,负责制定联合培养方案和具体工程实践实施方案,落实企业工程实践教学环节。②成立各试点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小组。由各试点学院院长、企业负责人担任正、副组长,负责人企业资深工程师、相关教授等组成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试点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的制定及教学组织实施等具体工作。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师资队伍是关键。加大建设力度,尽快形成一支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达到教育部相关规定要求,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顺利实施。

2.质量保障。①机构保障。成立学校、学院层面的领导机构,统筹负责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试点工作,完成校内外各单位和部门的工作协调和质量监控。加强对各教学环节的指导、检查和协调工作。②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学校培养标准、专业标准、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实习大纲和质量监控体系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教学文件。③师资保障。学校出台相关政策,着力建立一支具有工程实践和扎实理论知识的教师队伍,聘请企业优秀工程师作为兼职教授和指导教师。逐步建立和完善与“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相符合的教师评聘与考核等师资政策。对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教师实施专项激励政策。④经费保障。加大教改经费支持力度,着力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相关的各项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学校列试点专业专项经费。设立专业培训基金,选派教师赴企业、国内高水平大学挂职锻炼和学习进修。质量工程、工程教育改革、特色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等经费可支持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和进修。加大实习经费支持力度,保证学生实习或企业挂岗实践需要。⑤基地保障。学校整合学科、科研、教学与产业资源,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以试点专业为主体,确定一批高水平企业作为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联合培养单位,成立联合培养体,建立培养基地,确保校企各项培养目标得到具体落实。

五、结语

通过对卓越工程师教育理念和内涵的系统研究,根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构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平台+特色”及“3+1”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一年在企业进行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使学生得到真实的工程环境的锻炼,直接培养了学生工程能力,使学生的工程素养和职业能力大大地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品质。制定了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产学研合作走出了一条地方高校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新路子,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唐勇奇.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以湖南工程学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例[J].教育探索,2010,(12).

[2]汪木兰以项目教学为载体制定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2).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5).

[4]朱高峰.工程教育的几个理念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1).

[5]赵晓闻,林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2).

[6]陈东.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钢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7]徐长山.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以石家庄铁道大学为例[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3).

[8]董海瑞,齐晓慧,陈欣.基于工程师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16).

[9]盛朝强,谢昭莉,柴毅.培养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初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3).

[10]朱雪莲,肖月,周子明.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若干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2011,(24).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SJGLX140);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SJGLX140);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SJGLX140)

作者简介:于华,河南宁陵人,河南科技大学材料成型机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教授;陈拂晓,河南孟津人,河南科技大学材料成型机控制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研究方向为高等工程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等;张柯柯,河南偃师人,河南科技大学材料成型机控制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主管学院本科教学、“卓越工程师”培养及师资培养等。

作者:于华,陈拂晓,张柯柯,邱然锋,石红信,郭俊卿

焊接专业安全素养教育论文 篇3:

关于提升技工院校办学质量的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珠海高级技校的讲话精神和人社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吹响了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号角,为推动技工院校健康快速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政策方向。因此,深化技工院校改革、提高办学质量是技工院校当前的首要任务。在全面提升办学质量的过程中,笔者把创新办学模式、调整专业设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管理体制作为突破口,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究。

一、更新人才观念,创新办学模式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珠海高级技校的讲话精神,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技工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更是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在此基础上,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积极推行“校企一体”、“技校+大学”等多元办学模式。“校企一体”应实现“四个一体”,即教室与实训车间一体、教师与师傅一体、学生与学徒一体、作业与作品一体。

技工院校应积极与大中型企业签订定向培训协议,联合办学,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过程共同监管,实现订单式培养。在“订单培养”基本形式的基础上,逐步将合作的形式和内容向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基地互建等方向扩展。加强合作机制,聘请学者、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理事会,鼓励委员会成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举办讲座、培训师资,以及参与学校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及技能比赛、考核评价等工作,实现校企互动、校企共融的要求。

积极与大学、高校联合,实行“高级工+大专”、“技师+大专”的双高人才培养模式,动员在校生积极参与,开办免费辅导班,增强学生的培训效果。

通过技工院校之间、校企之间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瞄准企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我国目前正处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时期,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技工院校,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思路,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不断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为此,技工院校应牢固树立为企业、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坚持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做到专业对接产业、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技工院校办学对接区域经济。

根据各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整体部署以及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技工院校应重点强化机械类(机械加工、机械维修、数控加工、模具、汽修、焊接加工)、电气技术类、信息技术类(动漫设计、广告设计、网络管理应用、软件工程)、经济管理类(会计、电子商务、物流)和现代商务类(文秘、英语)等重点专业的建设。并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增设市场需要的专业,逐步丰富专业类型,优化专业结构。

三、针对岗位特点,创新教学方式

技工院校学生的未来,将在企业的相应岗位上展开。为使学生走上岗位能够赢在起点,具有核心竞争力,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宗旨,以技能为本位,以实训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名牌重点专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的全方位创新。

1.工学结合、工学一体化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途径

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工学一体化”原则,创新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大实训比重,实践技能课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学时比例达到总学时的60%。每年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每年实行“工学结合”的学生达到在校生人数的40%以上。实行“工学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

2.规范“模块化”“一体化”教学

要确定更符合企业岗位特点的专业理论课和一体化课程能力层级模块,制订科学实用的教学计划。

创新教学方式,改变“教材+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全面推行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模块教学等符合技工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并尝试推行杜郎口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全校集体培训、逐级引导、全员参与、优秀创新课评选、每日最佳课堂评选等活动,保证教学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达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创新教育教学管理

创新考试制度,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结合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实际,构建以学分制等为标志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科学划定学分,建立和完善适合学分制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累计学分达到要求的,可提前毕业。企业职工在职培训采取灵活的弹性学制,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分阶段完成学业,累计学分达到要求的,可取得相应级别的技工院校毕业证书。学分制适应了技工院校由学制教育向高技能综合性培训机构转变的需要。

四、着眼职业素养,创新校园环境

技工院校应着力构建具有鲜明技工教育特色的校园环境、实训环境和教室环境。注重把工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实现优秀工业文化进校园、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

在班级管理中,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创“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班级设立董事会,班主任任董事长,班长任总经理,结合班级实际,制定班级管理办法,每月的量化考核分值相当于企业的“工资”,最终与个人的奖学金挂钩。

在实训车间深入推行“6S”管理模式,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质、安全”。广泛开展工件征集活动,在学校中营造出浓厚的企业氛围,以便讓学生尽早熟悉企业环境,培养过硬的职业素养,为将来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紧扣培养目标,创新师资培训

制定完善的师资培训与进修计划,定期组织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课教师的技能水平,每年安排专业教师参加不少于两个月的企业生产实践活动。

为实现“工学一体,德技双高”的目标,制订《优秀“双师型”教师奖励办法》《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实施办法》《教科研工作实施办法》《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奖励办法》等文件,不断创新师资培训方式,全力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技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在教学改革中培养教师

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对课程现状不断进行思考和再认知,可以使教师从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转换为课程开发、课程建设的主动参与者和实施者,成为研究型教师。

2.在企业实践中培养教师

要真正实现和企业的“对接”,教师必须有企业实践的历练。每年分批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实践,并实行严格考核,使专业教师确实学有所得。

3.在科研应用中培养教师

技工教育和企业技术应用密切相关,教师在所教专业技术的应用上有所研究、有所改革、有所创造,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4.在技术比武中培养教师

每年度的技工院校技术比武,可让教师在指导学生或自己参赛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5.推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产学研工作的重心放在针对企业的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方面。产学研的结合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将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于学生培养过程之中。

产学研结合是技工院校专业创新及建设的需要,是搞好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是确定人才培养规格、设计培养方案和确定教学内容的需要,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需要。学校应加强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教学和企业实践中广泛开展产学研,申请国家专利和科技成果,参与企业项目攻关和技术革新。

六、适应职能转变,创新管理体制

《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指导技工院校由注重学制教育向多元化技工教育培训转变,由注重技工院校教育功能向技工教育培训、技能水平评价和就业指导服务等综合性功能转变。”为适应职能的转变,借鉴企业管理模式,推行以“工作职责项目化、业绩考核指标化、岗位管理契约化”为标志的项目主管制改革,使岗位职责更清晰、工作目标更明确、管理层次更简单,且培养的技能人才更符合企业发展要求。

项目主管制,即在教学上设立教学质量、课程创新、师资水平提升、学生工作创新、校企一体化实训、产学研项目推进、技能竞赛创新、招生与就业协调等主管;在管理上设立重点项目调度协调、党务、校风校纪、班主任工作创新、班级企业化建设、招生协调、合作办学、校园环境建设与后勤服务提效、校企合作与企业培训、校园安全与综合治理、校企文化建设、学生文明行为监督等主管。项目主管是本工作项目的顶层责任人,通过编制工作项目责任合同书,制定任期核心指标。这种全新的岗位责任制,能促使主管抓好项目的建设和扁平化管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调动更多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使各项工作效能大大提高。

总之,技工院校应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继续坚持“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强力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力争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全面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努力开创技工教育事业新局面,为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高技能人才保障。

(作者单位:山东省兖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作者:季帅

上一篇:宏观调控政策信息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财务经济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