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17

摘要:幼儿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的规律,使幼儿的先天禀赋和后天教育影响相结合,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幼儿园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因此,幼儿期获得的最基本的素质培养,对人的一生的发展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幼儿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素质教育论文 篇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在幼儿素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今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生活理论在幼儿教育领域备受重视,而且已经成为指导幼儿素质教育的纲领性理论。教育生活理论从教育、社会、生活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密切关系。本文将重点分析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进一步分析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素质教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幼儿素质教育过程中融合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方法,旨在为提高幼儿素质教育水平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幼儿教育;素质教育;教学创新

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是建立在美国教育家杜威所提出的教育生活化、学校社会化基础之上的。虽然这一思想系统对陶行知影响深远,但是他并没有照搬原有理论,而是针对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客观取舍,实现了教育理念上的洋为中用。在幼儿素质教育的推进中,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有着前瞻性与指导性,对幼儿教育的创新与优化的有着积极的借鉴价值。

一、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概述

(一) 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观点,指出生活对教育的影响尤其深远,而教育反过来也会影响生活。在生活中能够发掘教育元素,通过教育则能够改变社会生活,两者有着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效果。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能够为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两者呈现出持续渐近特点,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出世如开蒙,落棺当毕业”。

(二) 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先生注重社会的教育作用,社会即学校观点的提出使教育挣脱了校园的局限性,融合更多社会的可用资源,进而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社会即学校能够丰富国家教育基础,为全民教育的推广创造良好条件。对于幼儿素质教育而言,社会即学校理论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 教学做合一

对于幼儿素质而言,“教学做合一”反映出教育本质,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以幼儿为主体,提高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促进幼儿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得到协调发展,改变了以往幼儿教育中侧重理论灌输、忽视知识能力应用的弊端,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二、 幼儿素质教育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应用途径

(一) 教育与生活相融合,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生活和教育本身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幼儿教育中,则需要关注生活对教育的启迪作用。结合生活教育理论,教师需要多方面引导幼儿接触生活,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成为有源之水,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源源不断提供可用资源。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在生活中发现、在发现中成长”的理论,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具有高度契合性。

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幼儿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融合生活教育理论后,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更加具象,有利于建立起幼儿生活和学习的有机联系。以幼儿环保教育为例,3-6岁的幼儿对环保概念的理解较为抽象,多数停留在不摘花、不踏草坪等浅表认识中,基于此,教师在设计教育主题时可以引入生活化内容,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组织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士”。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将一些不可回收垃圾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有利于将幼儿抽象的环保概念形象化,进而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将素质教育主体落实到具体活动中,才能真正发挥其引导和启发作用,使幼儿获得更丰富学习和认知体验。

(二) 通过生活化游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对游戏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幼儿教育纲要中明确提出将游戏作为拓展幼儿知识技能的基本途径。陶行知先生也曾在教育生活理论中重点强调了“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的观点,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创造力的提升,进而改变传统教育过程中幼儿处于被动地位、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问题,转变为幼儿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并通过亲身参与或者更完善的学习经验和学习体验。

例如在“欢迎来做客”的建构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积木、雪花片、各类小教具的材料投放,引导幼儿搭建起一个“新家”,并且邀请其他小伙伴来做客。游戲可以分为“搭建”和“做客”两个环节,在搭建环节,教师要给幼儿更多自我发挥的空间,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对“新家”的理解等完成自主设计,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幼儿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完成,教师要做课堂巡视,对幼儿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和点拨。在“新家”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对“新家”进行介绍,说一说自己的家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小伙伴来家里做客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经历,这一过程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三) 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幼儿生活能力

陶行知先生将束缚学习者思维和旧式教育比喻为“一只鸟笼”,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将学生“从鸟笼中解放出来”。随着幼儿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幼儿的教育主体地位更加明确,以幼儿发展为核心,结合生活化元素,才能为幼儿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尤其是在幼儿生活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这些必要因素的培养中,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性更强。

例如在培养幼儿防火安全意识和火场自救能力的“消防小卫士”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解相关防火、救火知识,同时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火灾救援演习,使幼儿对火灾成因、救火原理、消火栓的使用、灭火器的作用等有一定认识,掌握火场逃生自救的基本概念。这些内容是传统教育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通过生活化元素的发掘,有利于充分调动幼儿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实现素质教育成果的有效转化。

三、 结语

美国学者艾里克森指出:“促进幼儿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而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幼儿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思想,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只有融合生活元素,才能使幼儿素质有生气、接地气,在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幼儿素质教育将获得长足发展,而幼儿则能够成为素质教育的真正受益者,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创造更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 段静.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J].兰台世界,2015(28).

[2] 魏波.民主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核[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04).

[3] 赵燕青.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5).

作者简介:

蒋雯英,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淀山湖中心幼儿园。

作者:蒋雯英

幼儿素质教育论文 篇2:

幼儿素质教育浅谈

摘 要: 幼儿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的规律,使幼儿的先天禀赋和后天教育影响相结合,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幼儿园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因此,幼儿期获得的最基本的素质培养,对人的一生的发展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幼儿教育 幼儿发展 教师观念

当前世界的教育潮流是“向前延伸,向下扎根”,我国教育也不例外,除了终身教育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之外,幼儿早期教育不再满足于“看管式”模式,而是步步迈向素质教育新领域。素质教育讨论至今,已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不再是一种口号、一种赶“时髦”、一种具体具体的行动。

一、重视幼儿的发展

幼儿的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贯彻实施好素质教育,在幼儿的学前教育阶段就必须注重对幼儿全方位的培养,实施相应的教育对策和教育方法。

1.幼儿个性的培养

个性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每个孩子的个性都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背景之下,对不同的事情都会以一种自身独特的方式作出反应,而不是试图封锁、压制孩子个性的形成。

2.重视幼儿的兴趣爱好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说:“我们教书,并不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完事,最重要是引起學生读书的兴趣。”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如果教师自己对所教的课程感觉不到求知乐趣,便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当然,对待幼儿教育,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兴趣,不仅能激发幼儿内心的求知欲,而且能驱使幼儿主动地了解未知的事物并对之加以钻研,从而使眼界逐步拓宽。

3.注重对幼儿注意力的训练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都必须经过它才能进来。”这意味着,注意是学生(包括幼儿)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技能。没有注意,外界的一切信息都不会进入人们的脑海,当然也就不会产生感知、理解、记忆和想象等。由于幼儿的注意力不可能持久,幼儿教师就必须采取各种方法,注意内容的丰富多彩、形式的灵活多变,巧妙地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当前所进行的活动中,只有使幼儿热衷于此活动,才能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长此以往,他的注意力就逐渐地延长。

4.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为了适应新时代不断加快知识更新,终身学习成为必然趋势。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知识不断更新?这就要靠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因此,教师必须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灌输终生学习的理念,从而在幼儿长大成人以后就会根深蒂固地记入脑海,落实到行动中。

二、重视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

旧的儿童观把儿童当做被动的“接收器”,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只重视教师如何教而不注重幼儿如何学。现在我们要确立这样的观念,儿童是独立的人,要尊重他们;儿童是发展中的人,要想念他们;儿童是主观能动的人,要了解他们。从理论到实践,在教育活动中真正注意对幼儿进行观察了解,全面掌握幼儿的实际水平,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幼儿的素质。

幼儿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培养,对幼儿的品德教育,要贯穿在教师的言行中。无论大小事,教师都要身体力行做出表率,同时要掌握幼儿的身心特点,提高幼儿各方面的素质,不仅仅要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还要关心孩子知、情、意、行的发展,尤其是个性、品德的发展。向社会普及优生、优育、优教和优境知识,使科学育儿知识家喻户晓,创造一个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大环境。

三、家庭要配合幼儿园进行素质教育

树立面向全体幼儿发展观点的素质教育不仅对幼儿园教育来说是一场教育思想的革命,对家庭教育来说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焦点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传统教育评价是以考核知识定优劣的,是以驯服听话为尺度的。素质教育评价则是以幼儿的基本素质为本,包括身体、品德、知识、行为、态度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其评价是全面和客观的。注重素质教育的家庭,就应该注重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行为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生活的自理能力和对自然的应变能力的增长等。因此,家长不能沉浸于过去的“重智轻德”、“重知识轻能力”,而要树立“子女成才,家长有责”,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更要身体力行,充分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与自尊,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家里实施素质教育要有爱心、信心、细心、耐心、恒心,更要有决心。因为这“六心”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爱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信心是实施素质的力量源泉;细心则决定素质教育质量;耐心是保证素质教育持续进行的动力;恒心是决定素质教育成效的大小;决心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总而言之,今天的幼儿是21世纪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对于做有益于21世纪建设的人所需具备的基础素质,均在幼儿时期奠定一定的基础。幼儿就像一棵小树,要让他茁壮成长,不但要精心浇水,而且要有阳光、雨露,更要不断进行剪枝、修补,只有这样才能使小树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刘占兰,沈心燕,主编,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孙立春,著.素质教育新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4.

[3]史献平.教师信仰: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动力[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

作者:王帼典

幼儿素质教育论文 篇3:

浅谈“五心”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五心”指爱心、细心、耐心、童心、恒心。在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的“五心”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爱心是幼儿素质教育的基础;细心决定幼儿素质教育的质量;耐心是幼儿素质教育得以持续的保证;童心是幼儿素质教育得以进行的中介和桥梁;恒心决定幼儿素质教育成效的大小 。

[关键词]爱心;细心;耐心;童心;恒心

【中国分类法】:G61

幼儿教师是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第一开智者,是教幼儿如何做人的

先行者。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幼儿教师的“爱心、细心、耐心、童心、责任心”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一、爱心是幼儿素质教育的基础

爱是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思想感情的核心。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爱能让幼儿感到安全和满足。实践证明,一个充分享受到成人的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而师幼关系不同于亲子关系,没有天然的血缘亲情,教师只有付出真诚的爱,才能与孩子心灵相通。

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是理解和接受。一个幼儿教师如果没有爱心,对幼儿就会漠不关心,对孩子的态度就有可能粗暴、凶狠、甚至体罚幼儿,这不仅会使教师失去孩子的信任,更重要的是还会伤害幼儿的心灵。

爱是教育的先导,人类生活需要在爱的蕴育中充实和发展,儿童渴望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生命的本初让我们对爱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教师的职业需要我们用持之以恒的韧性把爱融化在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在学生的成功与成才过程中。给学生宽容伟大的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快乐生活的源泉,也是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动力。

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做“用心”的教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也是教书育人的真谛,更是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价值体现。爱心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体现,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教育阶段是每个孩子的启蒙教育时期,这时的幼儿处于思想意识初步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爱心教育对一个人今后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要爱漂亮的孩子,也爱长相一般甚至丑陋和有缺陷的孩子;不仅爱聪明的孩子,也爱发展速度缓慢甚至迟钝的孩子;不仅爱听话的孩子,也爱调皮的甚至有许多问题行为的孩子;不仅爱家庭背景富裕、社会地位高的孩子,也爱平民甚至家境贫寒的孩子。

二、细心决定幼儿素质教育的质量

幼儿教育是系统化的工程,它涉及智力开发、科学喂养、体质锻炼、心理素质和性格培养、美德熏陶等。它寓教育于生活中,养教结合;寓教育于游戏中,教在有心,学在无意。它是个性化的教育,其教育必须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孩子的个性。幼儿教育的这些特点要求要求我们必须细心关注孩子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抓住可施教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要细心关注孩子的言谈举止,了解孩子的潜能、特点,因材施教,使教育符合孩子的天性;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各方面发展是否平衡,对不足的方面强化训练,以培养和造就完美人才;要细心观察孩子对教学的反应,以了解教学的内容是否适时、适度、适量,使教育更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要细心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行为,防微杜渐,发现有不良的行为即以纠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耐心是幼儿素质教育得以持续的保证

耐心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是使教育工作卓有成效的一個起码条件。教育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能急于求成,这是最本质的教育理念。每一个孩子都经历过漫长的成长历程,从出生到蹒跚学步,从牙牙学语到踏入校门,他们一点一点地长高,一天一天地长大。在教育过程中,知识的传递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习惯的养成过程需要日积月累,思维的提升过程需要循环往复,这就注定了教育所具有的持久性。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由于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都未发育成熟,教育又以启蒙为主,即以开慧、健体、习性、养德为主,故幼儿对教学的反应不一定及时,教学的成效不会立竿见影。

四、童心是幼儿素质教育得以进行的中介和桥梁

童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的心灵世界的桥梁,是教师与幼儿连接感情的纽带。 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如果我用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动作去教育幼儿,势必使幼儿难以理解和接受。要做好一名教师首先要“童化”自己,以孩子的心态、从孩子的角度观察事物,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好动,走进童心世界。曾看过这样一则消息:一位教师领孩子在室外游戏,其中一个男孩不守规则跑到一边蹲下身在观察忙碌搬运的蚂蚁,结果被教师强行拖回,可怜的小蚂蚁也在劫难逃,丧命于教师足下,最终是不欢而散。而这个有着浓厚兴趣和强烈好奇心的孩子便理所当然地被视为不听话、不守纪律的坏孩子,其好奇心、想象力以及探索的欲望被无情地扼杀了,令人惋惜。如果这位教师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对此加以正确引导,和孩子们一起来观察讨论,那结果又会怎样?想必大家都能料到。可见具备一颗童心之重要。一位好的幼儿教师往往是幼儿的“忘年交”,是幼儿群体中的一分子,他们保持了一颗纯真的童心,积极参与孩子们的各种活动,和他们一起游戏、讲故事、说悄悄话。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中,教师就能够和幼儿之间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就会在幼儿内心引起“共鸣”,同时教师会在生活中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更加爱孩子。

幼儿教师在教育中要注意:不要求幼儿像大人,而是要求自己像幼儿,用幼儿的眼光去观察,用幼儿的思维方式去想问题,用幼儿的语言去表述,用幼儿的动作作示范。

五、恒心决定幼儿素质教育成效的大小

幼儿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它以开发智力、强壮体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美德为目的,以环境熏陶、潜移默化等为手段,寓教育于幼儿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因此教学时间较长,如幼儿智力的开发需要千百次花样百出的游戏活动的磨练;孩子的习性需要良好的行为举止的日积月累;孩子的养德需要无数寓情、寓理、寓美的艺术活动的熏陶,这些教学项目,没有恒心是完成不了的。半道施教、半途而废、一暴十寒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幼儿教师惟有持之以恒地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才会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幼儿素质教育离不开教师的爱心、信心、细心、耐心和恒心, “五心”之间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好比人的五官,缺了哪样都不行。每一位幼教人员都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这“五心”,为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发展空间,促使每个孩子在各方面健康和谐发展,这也正是素质教育对每位幼教工作者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作者:吴月霞

上一篇:古筝音乐艺术论文下一篇:计算机专业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