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改电子技术论文

2022-04-17

摘要:素质教育观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探索了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以电子竞赛作为推动力,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建立起“知识、能力、实践创新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新教改电子技术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教改电子技术论文 篇1:

新教改下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探讨

【摘 要】本文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目前教学改革环境下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了创新的完善策略,对强化构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创新教学实践体系,促进学生在科学、完备的教学指导下形成自主学习、综合设计、创新实践能力有积极有效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设计;教学实践

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电子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工科专业必修课程,体现了其兼具基础理论性与科学实践应用性的综合特点,因此在课程设计教学中我们只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综合全面与创新突出的完备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并形成善于动手、善于思考、自主设计、独立解决问题的综合学习素质。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国工科类教育专业在有限的实践经费投入中体现了重基础、轻实践,重书本、轻设计创新的落后教育观念,如果不加以重视及时整改,则会遗误学生终身的创新发展。

2.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般来讲,各个学校现行的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普遍设置在大二下半学期,当课程设计完成后便展开实习环节的训练,这两个教学内容分别由两位老师进行指导与教学。而分散的教学环节则导致了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内容与电工电子实习的基础内容存在一定的偏差,联系实践特点不强。课程设计的环节一般是依据设计题目拟定设计目标,并通过在试验箱上的连接操作与设計进行电力调试,不包含动手制版的过程,也无法对设计成果进行焊接调试。而在电工电子实习环节中,通常是教师将成品印刷电路板直接发给学生,学生按既定的设计电路图进行元器件的焊接,并最终通过调试验证设计成果,而没有对该电路各个模块功能进行细致的了解。也就是说制版电路设计过程与实际工程调试的实践过程被割裂开来,成为两个单独的教学系统,使学生无法将设计与实践紧密的相连,得不到有效的设计锻炼及依据设计自主实践、自主发现问题的系统性训练。另外教师的固有选题也使得学生的设计思维受到了题目固定的禁锢,无法依据发散的创造性思维独立完成设计与实践的过程,体现了现实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淡化实践创新的弊端。

3.新教改下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改革

3.1丰富课程设计手段与实验教学内容、促进课程设计与实习教学的融会贯通

丰富课程设计手段与实验教学内容,是构建多元化、立体式全方位教学体系的基础核心因此我们应从基础强化入手,使创新课程体系全面涵盖模拟、数字化电子技术教学内容,同时综合电路设计的专项训练,另外还应包括编程逻辑器件、CAD设计、EWB仿真、单片机等创新技术的实践教学,从而促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与科学创新性。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我们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色开展,例如在电子元器件教学内容中采用多媒体课件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实验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电子课程设计环节采用教师指导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电子产品实践制作环节采用以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主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等。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应科学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自主探究式教学、问题情境式教学等方法的融合,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设计与创新实践的积极性,注重课程设计与电工电子实习教学环节的优化整合、有序关联,从而良好的为学生构建集电子技术设计、元器件测量、计算机辅助应用设计、制版焊接技术应用、系统调试整合技术、完备设计报告总结等训练环节于一身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3.2科学编制教学大纲与电子课程设计指导书,促进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完善建立

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编制环节,我们应充分明确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定位,以新一轮教学改革为指导思想,注重实践教学、素质教育、创新教学,即突出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的培养,为学生制定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训练环节,促进课程结构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从而使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能充分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综合人才的需求。在信息化全面发展的时代我们还应用现代化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充分利用功能完备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学媒体开展仿真模拟教学、虚拟实验教学,并构建完备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题库,使之综合具备新颖、科学、灵活、综合、知识涵盖广泛、内容深刻的特点,从而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电子科学的热情。在课程设计指导书的编写上我们应充分注重学生参与的实践锻炼环节,令学生通过资料查询为他们提供自主设计、通过计算机软件开展仿真实践、搭接电力与调试等调研环节的现实依据,从而使他们在科学的指导之下开展工程设计与自主实践的综合锻炼。另外,为了整合优化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与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应有效促进电子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模式建立,从而保证学生CAD、电子技术、电工电子等实践环节在开放式管理下高效、紧凑、全面的开展,使他们在充分的实践锻炼之下实现电子技术综合实践素质的全面提升。

4.结语

总之,为了充分适应新教改体制的创新需求,我们只有深刻转变现有课程设计实践模式、切实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与实践效率,才能使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更具时代特色、更具实践创新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云仙.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1(4).

[2]郭林.而向能力的电子技术教学[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2).

作者:张波

新教改电子技术论文 篇2: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改中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摘要:素质教育观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探索了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以电子竞赛作为推动力,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建立起“知识、能力、实践创新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实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大赛

作者简介:张晓红(1969-),女,河南洛阳人,河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曲晓丽(1973-),女,河南洛阳人,河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河南 洛阳 471023)

一、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1世纪的中华民族要想实现经济的腾飞,必须拥有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电子信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涌现,电类专业大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把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摆在首位。

当今社会培养创新人才,体现在创新精神和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其具体体现在能用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极强的创造力以及敏锐的观察力等。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大学生创新意愿有待提升,创新实践能力较差。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较差;积累知识的能力较强,但是动手能力较差。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是工程意识薄弱,工程实践能力差等。

由此,需要我们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激发大学生创新意愿,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各类电子设计竞赛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既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又推进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地,创新教育应该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而培养创新思维应该落实到教育的每个环节之上。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河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为例,就如何将参加竞赛作为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这个基本的实践环节为基础,加强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进行探索与实践。

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改中创新实践教育的探索

1.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学生在经过“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之后,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到独立进行毕业设计,完成毕业论文过渡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电子技术方面某一专题独立地开展电路的设计、仿真及安装调试实验。

通过课程设计既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和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电子电路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素质。同时也通过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锻炼学生完成学术论文的能力,对其完成毕设论文以及今后的专业技术工作都是一个启蒙训练。[2]

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动手能力是评价课程设计的两个必要标准,也是培养创新素质的必要条件。因此重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通过其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2.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

传统教育观念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没有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结合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和动手能力相结合。体现在课程设计方面,首先在选择设计题目上,其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几年来我们在教学中选出了如抢答器、数字钟、交通灯控制器和数字频率计等题目,这些题目既覆盖了数字电路的基本内容,又贴近生活实际,而且有实用价值。但是几年下来,一直沿用这几个题目,让学生从其中几选一进行设计,逐渐不能引起学生新的兴趣和积极性,慢慢出现抄袭的现象。学生从选择设计方案,到最后显示结果,出现较大的局限性。例如,对于“交通灯”题目,大部分学生只会按照老师辅导时给出的提示,采用正向计时的形式,而很少去尝试真正的交通灯倒计时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案较为单一和雷同,很少自己真正动脑子进行设计和创新,而是局限于一个框架和定式思维。因此,课程设计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的题目,范围可以稍大一些。指导教师首先针对这些题目对学生进行集中辅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确定题目,对于每个题目都划分基本设计任务以及扩展环节。恰当的选题可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完成设计任务,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技能等方面有所收获。同时给学生留下很大的发挥空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另一方面,当前电子技术及IC技术迅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3]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也要紧跟技术前沿,改革以往传统的大量理论分析,增加当前典型芯片和典型电路的应用介绍。尽量做到设计内容新颖有趣,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涉及知识点多,且侧重模块化的设计分析方法。具体体现在:首先使学生能迅速识别典型电路,且能通过简单的试验或设计熟练掌握典型电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例如:对时基电路的设计,常见的分频电路,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构成,校时电路,具有第一抢答信号的鉴别和锁存功能的抢答器等等。其次还要将电子技术的新器件(如CPLD、FPGA等)和新技术(如EDA、电子电路软件仿真、虚拟仪器技术等)引入实践教学中,从而丰富实验内容和手段,同时配合理论课内容对课程设计内容体系进行更新和完善。近代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智能化,其核心是微型机的应用,因此本课程教学需将微机应用作为一个主要内容,使学生在实验室中不仅能接触到有关电子系统的硬件知识,同时也熟悉其软件设计。

以电子大赛项目为目标,把目前与电子技术相关的竞赛内容结合到课程设计环节,尽可能地开发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内容,同时进行相关的实训,培养学生兴趣,并鼓励学生开动思维,开发创新。

3.建立创新实验室

课程设计的内容涉及面广,前沿科技含量大,为满足课程设计对仪器设备及元器件的要求,因此需建立配套的实验设施,以保证实验的高水平。为此,电气学院专门成立了创新实验室,积极开展EDA和 SOPC技术应用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电子设计自动化的水平。同时也为学生进行电子设计方面的实训提供了硬件基础。

三、在教改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加强创新教育

1.创建电子爱好者学生小组

在实践的过程中必须引入创新教育的新理念。结合学科专业特色,鼓励大学生把个人特长、兴趣爱好和人生规划、职业规划结合起来,通过创新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意愿,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着眼培养任职能力强、长远发展后劲足的创新型人才队伍。[4]

创新不但需要具有丰富的书本知识,而且需要进行广泛的课外实践活动。为此,我们组织成立了电子爱好者学生小组。课程组教师分工组织并指导课外电子爱好者学生小组动手搭建电路,进行焊装训练。首先结合电子技术方面某一专题独立地开展电路的设计、安装与实验,通过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实训,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所学电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其解决实际电子电路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了解科学实验的程序和实施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善于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随着基本能力的提高,再逐个突破典型电路,结合电子大赛的相关题目进行训练,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组建一个大赛的培训团队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实践创新中来,课题组特意组建一个大赛的培训团队。教师分工组织指导学生参加课外电子兴趣小组、电子创意制作活动、机器人设计、全国建模竞赛、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等比赛活动。在参加这些全国性比赛前,必然要在全校开展多重选拔赛。扩大选拔赛的范围和受益面,对于培养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团队成员除了指导老师以外,还有前面比赛获奖的参赛学生,由这些学生负责新一批参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传帮带,从基础的电子元件到电子工艺制作,手把手地指导。新一批参赛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电子电路组建和制作技能以后,再由各指导老师开展比赛电路模块设计和综合电路系统设计的培训,与此同时,参赛学生在培训过程中可以互相切磋和交流,自我总结相关经验,并整理成册,作为大赛培训的资料积累。这样以高年级参加过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带低年级学生,把各个团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传承下去。

由于广大学生和老师的不懈努力,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电子设计制作大赛有多人获得一、二、三等奖。而课题组的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同心协力,扶持创新团队建设,以项目带团队,以团队带人才,形成团队内部人才培养的梯队,在教学改革、教学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四、结束语

通过改革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方法,改变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刺激学生学习电子技术课程的兴趣,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开拓学生视野,改变以往学生仅从理论知识上得到电子技术的认识,形成身临其境的感性认识。同时也促进学生勇于探索的学习风气,形成实践思维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能力、实践创新相统一”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贺付亮.“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2):32-33.

[2]张晓红,赵显红,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9,(9):116.

[3]侯素芳,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108-110.

[4]李健睿.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教育,2012,(12):54.

(责任编辑:刘辉)

作者:张晓红?曲晓丽?赵显红?杨敏捷

新教改电子技术论文 篇3:

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下中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策略解析

[摘           要]  主要以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下中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策略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发展困境,其次从规划教学内容,挑选合适的教材、内化教学课程,实现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教学模式、建设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下中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策略,进而推动中职学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满足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电子专业人才的需求,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    键   词]  新能源汽车;中职学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策略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发展困境

(一)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需求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创新上,我国出台了对应的鼓励政策,新能源汽车获取众多人民的支持。最近几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巨大进步,大多数的学校也制定了和汽车产业相关的教学标准。新能源汽车以及燃油汽车之间存在着诸多共同点,然而不同之处也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电子技术层面。因此要想紧跟社会发展趋势,保证新能源汽车长久发展,应该关注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中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面临的困境

新时期,即便大多数的学校意识到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的必要性,对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些许问题。其一是教育体系以及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现代化教育实践中,职业教育以及传统的教育之间存在显著区别。传统教育是教育历程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教育形式,把向社会传送知识当作教学理念,因此教师比较关注文字内容的讲解[1]。此种教学模式即便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印象,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影响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电子技术自身存在着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可能会由于教材内容的乏味对学习活动产生抵触情绪。其二是教学计划缺少明确性,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增强学生专业技能,保证学生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发展为技术型人才。但是现有的中职学校汽车电子技术教学活动中,依旧表现出教學理念的滞后性,尚未结合时代的发展明确教学方案,导致教学方案缺少明确性与针对性,不只是影响师生关系的发展,还增加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难度。其三是师资力量不够,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存在一定的操作性,学生应该拥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专业教师发挥自身的指导职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需求。可是目前部分中职学校存在师资力量不够充分的问题,能够胜任电子技术教学工作的教师少之又少,然而汽车结构相对复杂,较普通的电子电工要求更高,一些教师不能做好本职工作,阻碍学生学习和发展,影响电子专业技术教学的质量[2]。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下中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策略

(一)规划教学内容,挑选合适的教材

教师可以设计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网页,发挥平台的优势开展教学活动,划分课前准备、课程学习、课后巩固与知识拓展几个模块,课程学习涉及教学标准、教学进度和教学训练等项目,使得学生借助网络平台,掌握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初步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评价和预测[3]。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网页中输入关键字,自动跳转需求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学习提供便捷条件。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的能源汽车之间存在着相同之处,比如车身与车的悬挂系统;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的能源汽车显著的不同是马达的动力以及变速器,新能源汽车增加了电力驱动系统和动力分配系统。若仅仅是单纯的电能源汽车,尚未安装发动机以及变速器,直接通过电力驱动系统替换原有的装置,是不能称之为新能源汽车的。并且新能源汽车故障维修方面也和传统能源汽车的维修存在区别,所以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师要提前规划内容,挑选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材内容[4],以便更好地取得教学效果。

(二)内化教学课程,实现教学目标

第一个层面是组织学生初级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课程知识,还要接触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范畴,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知识理论、汽车结构造型和汽车维修等知识;第二个层面是强化学习,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后,引导学生学习电器设备和电力控制系统等技能,鼓励学生学习电力控制技巧和电池组装与拆卸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电子专业技能水平;第三个层面是巩固学习,以学生掌握之前学习的电子技术知识为前提,带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深层次研究新能源汽车的检查和维修以及故障判断要点,细致掌握新能源汽车各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实现电子技术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考核评价活动,以“空气质量传感器的检测”内容为例设计如下。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教学模式

在中职学校开展汽车电子技术教学活动期间,学生学习的知识比较多,涉及的方面也相对广泛,部分教材的内容中还包含汽车结构插图和配件图以及维修图等,若教师可灵活地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直观展现教材中重要的图片和文字,适当地加入生动性的视频与新能源汽车的网络文章,能够丰富教学资源,赋予课堂教学一定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可以把网络当作辅助工具,由于网络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工具需求,所以教师将网络当作教学资源,查询对应的课程资料,借助多种类型的教学网站,尤其是借助慕课网站进行教学活动(如下图),充分体现教学的大规模性、开放性,注重学生思维潜能的挖掘,不断加深学生对汽车专业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与时俱进地提升自我能力水平。通过直观的视频进行教学活动,充分模拟新能源汽车运作系统,收集电子技术专业知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感悟。

除此之外,汽车电子专业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上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模式,优化全部的教学手段,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局限性。针对理论知识掌握不佳但实践操作水平比较强的学生,教师要重点进行知识结构讲解,按照模块的形式加以教学。在教学期间,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面对较强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时,教师组织学生走进实训室了解实物,分析汽车的结构,保证学生深层次地挖掘知识本质。比如在学习电池发动机相关知识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走进实验平台中,参与实验演示过程,给学生阐述燃料电池发动机运作的原理,学生近距离观察所有的零部件。在理论性知识较强的讲解上,教师可在课堂中对知识结构进行分解,接下来组织学生走到实训室进行具体操作,在操作期间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与引导,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汽车零部件串并联的工作原理以及系统运作具体结构,提出对应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由此教师巧妙地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互相融合,一方面节约教学时间,另一方面增强教学质量。

(四)建设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强化学生综合能力

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下,中职院校应该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把市场当作导向,着眼于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类型比较多,包含混合動力车辆、天然气车辆与电动汽车车辆等,教师要组织学生合理地对关键部件进行拆卸和组装,发挥实训平台的优势,挖掘新能源汽车运作原理,安排学生全方位模拟新能源汽车的运作场景,适应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

三、结语

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下,各所学校都要高度重视电子专业人才的培养。随着汽车产业的广泛普及,燃油汽车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能源匮乏问题日益显著,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中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一个主要场所,要采取科学的手段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养,通过规划教学内容,挑选合适的教材,内化教学课程,实现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教学模式;建设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等方式,构建完整的电子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保证学生可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韦臻,覃运智,甘雨.面向新能源汽车和校企合作项目的中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105-107.

[2]罗杰,洪进,熊思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下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分析[J].青年时代,2019(6):127,145.

[3]何文静.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下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分析[J].汽车实用技术,2019(1):182-183.

[4]王飞,梅琼珍,尹少峰.新能源汽车产业下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改探讨[J].经济管理文摘,2019,736(22):73-74.

编辑 栗国花

作者:林秀琴

上一篇:图书馆网络环境论文下一篇:新改革公共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