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社会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研究 ——一种教育社会学的视角

摘要:布尔迪厄的人生经历就是一部法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史。时代环境、社会语境、教育经历、文化基础及社会思潮共同造就了布尔迪厄的教育社会学思想。他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法国高等教育问题,以实证研究撕开了法国高等教育已经“民主化”的幻象。二十世纪中期,法国高等教育的扩张性发展,赋予了普通大众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同时也突显出高等教育阶层流动功能的弱化甚至消失。高等教育不但未能成为推动底层学生向上流动的工具,反而成为复制现有社会结构的“交换器”。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是对二十世纪中期法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往大众化教育转型的反思与探索。他试图从经济基础、权力条件、家庭环境、自身精神结构等因素出发,寻找高等教育沦为社会再生产的途径与机制。现有的关于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研究呈现出零散的局面,逻辑性与体系性都嫌不足。本文将对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建构基础、核心要素、内容核心进行分析,对文化再生产的路径、分类功能及机制特征作出探讨,并对文化再生产理论体现的教育功能观进行推演,最后对其理论特征与理论贡献作出系统性的阐述。本文认为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建构基础包括三个方面,即社会背景、个人及教育经历、思想基础。为更好的分析研究这些基础,本文将尝试引入文学研究的两种重要形态,即社会历史批评和心理批评对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建构基础进行分析,探究其形成的社会时代根源,从社会环境及社会思潮维度厘清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基础;并依托布尔迪厄自身的教育经历,从传记式研究及心理研究的维度剖析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场域、惯习与资本是形塑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三大要素。目前学界对于这三大要素的研究呈现“各自为政”的条块分割式研究局面。本文将以行动作为理论统筹这三个概念,摆脱目前的散乱研究困境,回应教育场域的个体行动成因,并探究资本与惯习作用下的教育场域运行机制,形成惯习、资本、场域研究的整合机制及聚合效应。行动作为理论是建构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前提。在对行动作为理论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将对文化再生产理论展开研究。文化再生产理论认为高等教育不但不能起到整合社会、打破阶层藩篱的作用,反而固化了阶层现状,造成了社会结构的再生产。文化再生产理论的逻辑如下:教育是一种符号暴力行为,学校通过符号暴力进行支配阶级的文化再生产,而文化再生产最终导致社会再生产,这就是布尔迪厄所谓的高等教育场域的“社会炼金术”。论文首先从发生学角度对文化再生产理论的逻辑起点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内容展开深入分析,以把握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清晰观点。以此为基础,论文将对文化再生产的实质进行归纳与总结。在深入分析文化再生产理论内容的基础上,本文将探讨文化再生产的路径及分类功能,并对文化再生产机制的特征作出阐述。以上述研究内容为基点,本文将探讨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所折射出的高等教育功能观。高等教育功能观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点。高等教育功能观经历了唯正向功能观独尊→负向功能观出现→正负双向功能观齐发展这样的历史演变。本文梳理了互动论、功能论及冲突论教育社会学思想的概念差异及历史流变,并从理论的发展史角度审视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他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符号暴力是教育的本质属性,认定教育既具有实施符号暴力的工具作用,也具有掩饰社会再生产的美化作用。而在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问题上,布尔迪厄认为教育既不能助推底层人士的向上流动,也不能改变社会结构固化的现实,对于身处底层的人来说,教育的意义无足轻重,不过是文化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的工具而已。从根本上说,布尔迪厄认定在阶层流通问题上,先赋性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以高等教育为途径的获致性因素的影响微不足道。基于此,本文认为布尔迪厄秉持的是负向教育功能观。本文最后将对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理论特征及意义作出评价。作为享誉世界的社会学大家,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具有浓厚的批判性研究取向,同时打上了循环论与决定论色彩,他的理论既有学科超越性,又有文化研究的理论特征。在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理论贡献问题上,本文认为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揭示了教育系统与社会权力系统的互动循环机制;展示了社会结构与权力谱系下学校的社会选择功能,拓宽了教育社会学研究领域;而布尔迪厄的负向功能观研究取向丰富了高等教育功能观,并建构了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二元融合的关系主义教育社会学研究新范式,搭建起面向多学科的理论研究网络。

关键词:布尔迪厄;行动作为理论;教育功能观;文化再生产理论

学科专业:教育技术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建构基础

一、社会背景

二、个人及教育经历

三、思想基础

第二章 文化再生产理论的核心要素

一、教育背后的资本魅影

二、教育场域的博弈

三、惯习对教育的影响与制约

第三章 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内容分析

一、文化再生产理论的逻辑起点

二、文化再生产理论的核心内容

三、文化再生产的实质

第四章 文化再生产的路径、分类功能及特征

一、文化再生产的路径

二、文化再生产的分类功能

三、文化再生产机制的特征

第五章 文化再生产是一种冲突论教育功能观

一、教育功能观流派分析

二、文化再生产是一种冲突论教育功能观

第六章 文化再生产理论的理论特征及贡献

一、文化再生产理论的理论特征

二、文化再生产理论的理论贡献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上一篇:石油工程技术论文提纲下一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