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以某高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从学位论文的目标、学位论文的标准、学位论文的指导方式及考核办法等方面提出改革方案,以改革方案实施的实际数据为依据,从学位论文选题方向、完成过程、论文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对改革效果进行实证分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1: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及问题探讨

摘要:工程硕士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与工学硕士相比较,工程硕士的特点十分明显。本文从分析工程硕士的特点出发,结合工程硕士培养的现状,探讨了现阶段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工程硕士;特点;问题探讨

作者简介:龚玉玲(1973-),女,湖南怀化人,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湖南 长沙 410083)

我国于1984年开始工程类型硕士培养试点,20多年来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取得了持续的发展,已成为所有专业学位中培养单位最多、培养领域最广、招生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位教育类型。工程硕士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引起了人们对其培养质量的密切关注和担忧。因此,分析工程硕士教育的特点和探讨其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工程硕士教育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工程硕士教育的特点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与工学硕士相比较,工程硕士的特点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源主要是在职人员,与工学硕士生源区别甚大

工程硕士的招生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为企业、科研院所选择后备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的过程。因而工程硕士的生源大多来自于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并且绝大多数都是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与工学硕士的培养相差甚大。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是“在职学习,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职攻读学位。工程硕士一般本科毕业后工作多年,而且大多数已成立家庭,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在生活上压力都很大,各方面的事情都很多,因而工学矛盾十分突出。

2.培养具有明显的职业取向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所学习的知识除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主要是工程实践性能力和实用性的工程技能,重点培养的是学员的工程素质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实际能力。工程硕士教育培养的目的是使学员在回到工作单位后能够直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去,发挥出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教育主要是培养在一线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强烈的工程意识,重视工程应用,愿意到一线工作,具有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善于综合思维的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

3.按工程领域进行培养,强调知识、能力的有机结合

工程硕士教育是培养工程一線的实用性复合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复合性,这一思想体现在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在课程设置上,工程硕士教育突出“厚基础理论,博前沿知识,重实际应用”的特点,突破按照某一专业培养研究生的传统做法,既不按某个一级学科,更不是按某个二级学科设置课程,而是根据相应职业岗位对人才规格和口径的要求,按“学科群”或学科领域设置课程,使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适应性和较宽的知识面;在教学上注重实用性知识的传授,注重教学内容和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在学位论文上,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强调论文选题的实用性,强调论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硕士教育是以培养高层次、实用性、复合型人才为目的的研究生教育形式,主要是侧重工程应用,培养和提高学员的工程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在培养过程中仅靠课堂教学是很难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一般贯彻教学、生产实践和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针,采取双导师制,校企联合培养,课程教学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在职学习基础知识,然后回到工作单位在单位导师的带领下参与单位的工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边研究边做论文。这种培养模式使学员既学习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工程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

4.论文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工程硕士的论文要求与工学硕士相差甚大,在论文选题上强调论文选题的实用性,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显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强调论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硕士论文要求结合本单位的技术改造、技术攻关、技术引进,或者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二、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

工程硕士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十多年来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工程硕士教育自1997年批准设置和试办,1998年开始招生,十多年来,规模迅速壮大:培养单位从1997年的14所,增至2008年的218所;授权领域从34增至2008年的40个领域,录取人数从1997年的1525人增至2008年的59212人;在学人数也由1997年的920人增至2008年的200744人。[1]但是,随着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一些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师指导不到位,指导效率不高

导师指导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最大、最长远的环节。双导师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硕士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已影响到工程硕士的健康发展。

(1)导师指导的时间难以保证。“工程硕士最大的特点是不脱产学习,平时分散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学习和科研只能放在工作之余,因此学习时间非常有限,并且在校时间短,与老师见面的机会少,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完备的渠道了解学校和老师的情况。”[2]显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特殊性,致使工程硕士培养在导师指导问题上处于两难困境,即使导师认真负责,想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也难以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与导师交流,讨论。

(2)导师指导的积极性不高。“工程硕士培养刚开始时大多是来自于工程企业,且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导师倒是乐意指导。但是,随着工程硕士招生规模的迅速发展,入学新生专业知识水平、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等参差不齐,加上为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宏观监督与管理,采取了双盲抽查的论文质量检查方式,使得部分导师不太乐意指导工程硕士。”[3]

此外,“工程硕士的论文课题属于企业,不是导师的课题。加上不同学校考核的不同导向,使得一些学校方的导师对指导工程硕士生的积极性不高。”[4]工程硕士是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工学矛盾十分突出,工程硕士不能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加上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老师上课时,学生到课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导师指导的积极性。

(3)双导师制执行力度不高。工程硕士实行双导师制,导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工程硕士的导师队伍中,主要存在力量不足,年轻导师缺少工程背景,课程教学、导师指导中联系工程实践少。双导师制要求校内导师具有深厚理论基础、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较丰富指导经验,而企业导师则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强基础理论和一定指导能力,但实际上为工程硕士生配备的导师与此有一定差距。有学者认为:“由于大多数工科院校长期以来采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导致许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专业知识面窄,知识单一,统一性差。尤其是许多青年教师缺乏过程实践经验,由他们来讲课工程硕士很难接受。我们绝大多数的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因此缺乏与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工程硕士对话的基础与平台。”[5]

2.学生学习精力投入不足

对工程硕士培养中有亲身体验的工程硕士导师王进教授认为:“工程硕士采用集中授课方式,春季开始授课,春秋各一次。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大多数工程硕士很少出席教学环节,一般集中在课程结业考试的时候现身。”“工程硕士授课方式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6]

工程硕士的上课多安排在周末,这些学生平时工作忙,家务多,承受各方面的压力较大,而且他们认为交了较高的学费(每年一万,学制3年),就应该让他们及格。所以工程硕士迟到、早退、旷课时有发生。显然,大多数工程硕士的校内学习精力投入不足。

3.课程设置单一与课程教材内容滞后

课程设置与教材是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课程教学和教材是工程硕士更新知识,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员科学使用现代化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工程硕士都在岗位上工作了多年,他们有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解决工程问题的实际能力较强,对本领域的知识技术比较了解,但由于缺乏系统学习,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较差,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课程设置和教材对于工程硕士而言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但是 “在工程硕士的教学中,存在着‘课程设置整齐划一’与‘学生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专业课程教材内容落后于生产实际”。[7]

三、改革建议与措施

1.重视导师的指导

导师在整个工程硕士培養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直接教育者和管理者,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要明确校内导师和单位导师的职责,使其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充分发挥对工程硕士的作用,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其次,要优化导师知识结构,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工程硕士导师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地指导学生。

2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工程硕士研究生是工程硕士教育的消费者,也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必要条件。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相比,工程硕士具有明显的特点,是在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工作和学习的矛盾,时间比较紧张。因此,在工程硕士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和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

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制定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和选择教材内容时,要充分考虑专业课程设置的前沿性、实用性、针对性(不同专业方向按不同过程领域开设课程)。

参考文献:

[1]相关数据资料来源于: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网,(2009-06-22)[2010-2-10].http://www.meng.edu.cn/htmls/ztqk/basic.jsp?basic_number=00034.

[2]卢志芳,贺前华.完善管理 加强沟通 提高质量——工程硕士培养的措施及体会[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4):30.

[3]林建一,陆洪.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应对措施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S):109.

[4]吕淼华,许为民,姚善泾.生源·师资·论文选题——工程硕士培养中企校间易存异的三个主要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4):73.

[5]曾兴雯,史耀媛.保证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3,(10):56.

[6]王进.工程硕士授课方式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EB/OL].科学网博客,(2009-11-3)[2010-01-20].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7139.

[7]夏天娟,杜朝辉.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2009,(1):144.

(责任编辑:张中)

作者:龚玉玲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2: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索与实践

摘要:以某高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从学位论文的目标、学位论文的标准、学位论文的指导方式及考核办法等方面提出改革方案,以改革方案实施的实际数据为依据,从学位论文选题方向、完成过程、论文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对改革效果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教育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调整和转型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职业种类细化、技术含量要求逐步提高,社会在诸多专业领域对于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专业学位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的特征也在逐渐地为社会各界所认识,其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加。2009年开始,教育部决定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全日制培养,吸引优秀生源、实施全日制学习方式,并发放“双证”[1]。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培养实践部门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011年,某高校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情况开展的一项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之间的区别程度”问题,42.4%的学生认为没有什么区别,14.8%的学生认为有区别,其余的学生认为有一点差别。针对“为什么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之间没有什么区别”这一问题,调查结果(见表1)显示,“实践机会少(短)”和“实践(实验)类课程开设不足”是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缺少差异性的最突出的两个问题,其次是培养方式的类似与实际联系少等问题。

(二)文献综述

事实上,大量的高校都存在类似的问题。为此,众多研究者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常宝英[2]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从改革招生与考试制度和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两个方面提了改革思路。张丽霞[3]等在分析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教师素质、导师制度、实践基地等诸多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工程实践这一薄弱环节,李伟群[4]提出了拓宽与企业的合作层面、建立导师代表常驻制度、建立跟踪、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的措施。为了在知名高校培养出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复合式、应用型工程人才,康妮等[5]提出“厚基础理论、博前沿知识、重实际应用”的课程建设理念,和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发挥校企双导师和多学科导师组作用的论文工作指导思想。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也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报告。张津涛[6]分析了现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重视实践创新、完善管理机制等改革措施。朱丽华等[7]根据“三师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构建了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从教学团队、教师训练、教学方法等各个教学环节设计了监控机制。钟春玲等[8]以吉林建筑大学为例,从生源选拔、培养方案优化、师资优化、完善奖助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方式。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改革的探索

在借鉴国内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建筑工程学院的具体情况,针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培养,从学位论文的目标、学位论文的标准、学位论文的指导方式及考核办法等几个方位,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目标设定

首先,在论文选题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要直接来源于建筑与土木工程生产实际,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其次,在研究内容方面,要有涉及到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要有现实的第一手资料,要解决实际问题。第三,在研究成果方面,研究成果要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或经济效益,要通过学位论文的写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标准的设计

首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方面,应紧密围绕行业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实践问题,有明确的工程实践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其次,在学位论文的形式方面,给出了更加宽泛的选择空间,鼓励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以求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满足工程实际的需求。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方式的设计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在对研究生指导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独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培养工作;要尽可能地为研究生提供参与国家基金、省基金等纵向课题以及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的横向课题的机会;要积极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课题,收集第一手案例资料和科研数据,并通过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式,在实践中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考核办法的设计

首先,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考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还有实习的要求,以及综合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不同,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就课题研究的问题发表论文,但不作为学位授予的基本要求;第三,学位论文答辩成员中应有在相关工程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并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参加。

三、实证分析

(一)案例说明

笔者所在高校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至2014年共毕业硕士研究生494人,其中培养专业学位毕业研究生125人(见表2),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5%。授予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生中包含了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工程管理、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建筑技术、城市规划与设计等11个专业方向。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方向分析

笔者所在学院学位申请材料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基本来源于实际应用课题或者解决现实问题,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中能够综合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方法及科学技术解决实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完成过程分析

笔者所在学院对科学学位研究生申请学位要求发表一篇核心期刊论文,对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鼓励发表文章,但不作硬性要求。据目前的数据统计显示,有31.2%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结合试验数据或对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后的成果著成论文,发表在SCI、EI、一级等学术刊物上,取得了丰厚的科研业绩,得到了同行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

(四)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分析

从现有数据统计显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申请学位人数比例与科学学位研究生相比稍有逊色,但差距很小。从对专家反馈的学位论文评阅结果的数据统计显示,专业学位论文优良通过率平均值达到90%以上,表明通过两年半的学习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已经具有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研发能力。

(五)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效果分析

笔者所在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通过带领他们参与纵向和横向课题、参与调研、数据收集、实习、实验等各种方式,致力于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决策的能力,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表明,这些有益的探索有效促进了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四、结论

本文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借鉴既往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结合某高校建工学院的实际情况,从学位论文的目标、标准、指导方式及考核办法等几个方位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以该校建筑工程学院自2009年以来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改革的实际数据为依据,从学位论文选题方向、完成过程、论文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对改革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笔者所在学院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基本做到了不仅在培养方向、类别上的区分,同时也完全确保了培养质量。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对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征求意见的函[Z].教学司函[2009]2号.

[2]常宝英.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3(1):170-171.

[3]张丽霞,罗尧成.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思考[J].第三届国际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年度会议,2012.

[4]李伟群.有效落实工程实践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发展的生命线[J].科教文汇,2010,5:1-2.

作者:路琳琳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3:

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本文以解放军装备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为例,总结了多年探索实践的几点经验,指出了当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些共性和个性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军队院校;工程硕士;培养;探索 

实践任务,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并具有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行性,可以是工程策划、工程设计、技术改造或技术攻关等项目,有一定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在于充分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的形式要求也比较灵活,可以是工程设计、研究论文、专题报告等形式,表明作者具有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实践价值。在学生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加强过程管理,尤其提高学院导师与部队导师的沟通与联系,对学生阶段性成果进行评定和指导,确保论文质量。  (四)根据不同的组织形式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学院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共有两种组织形式。第一种形式是采取学员“进校不离岗”的方式,经考试被录取为我院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后,学生的各种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平时照常上班,第一年两个学期中,每个学期安排三到四个月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学院集中学习;第二种形式是采取学院与单位联合培养的形式,双方共同签订培养协议,学生经过考试被录取后,并不到学院上课,而是学院根据培养单位任务情况和学院教学安排,派教员到培养单位进行授课,一般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授课。第一种形式一般用于学生数量较少试验任务并不十分繁重的情况,学员进校后,按照学院内其他全日制研究生的管理要求,共同编班,集中管理。第二种形式一般用于学员数量较多,单位集中,并且试验任务相对较重的情况,这些学员的管理由双方成立联合管理小组来负责,联合管理小组共同管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教学、论文研究、学位论文答辩等工作进程,并监督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协商解决在联合培养过程中发生的种种问题。实践证明,成立联合管理小组的做法在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加强工程硕士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的水平直接决定学生的培养质量。在提高导师自身教学、科研和学术水平的基础上,装备学院注重加强导师队伍的整体建设,不断优化导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建设一支水平较高、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导师群体。尤其重视选拔具有丰富工程、试验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充实到工程硕士导师队伍中。队伍中有国家863、973专家3名,获育才金奖6名,育才银奖36名,全军优秀教师11名。目前在学院已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又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学术队伍。在部队已有导师60余名,主要是试验部队的总师和高级工程师。  另外,我们充分利用院内外各方面的优势,聘请有关院校、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全军武器试验研究论证部门、试验基地等单位的教授、专家讲课或举办高水平的专题技术讲座,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此项活动,得到学生的欢迎,使他们在了解学科前沿、开阔视野等方面受益匪浅。  三、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由于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直接面向用人单位,培养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受到了部队的普遍欢迎。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学院的工程硕士培养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招生规模偏小  由于目前部队对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推荐送学的比例还达不到要求,甚至有时出现小于培养计划的现象。学院的任务定位确定了在我军信息化装备建设、一体化军事训练中的战略地位,具备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扩大招生规模的客观条件,下一步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专门人员,深入部队,开展联合培养工作,积极开办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班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二)经费投入不足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行双导师制,部队导师和院校导师需要加强交流共同研究培养中的有关问题,这在无形当中增加了研究生培养的开支和消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部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上级主管部门应给予经费支持,以保证培养质量。  (三)论文评价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  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课题应紧密联系工程实际,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实际建设需求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内容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王红军】

作者:祝伟民 崔巍巍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开放教育论文下一篇: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