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2022-05-12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对2012~2017六年间724篇翻译硕士毕业论文进行了分析统计,从写作语言、写作方向、写作形式及理论运用四个方面进行了分类计量统计,分析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的现状,对比前人的研究成果,观察分析近六年出现的培养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在写作语言方面中文撰写占多数,口译发展任重道远,写作形式及理论运用趋同。

第一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生就业倾向及对策调查研究

摘要: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求职择业,了解其择业观念和就业困难,从而据此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调节和就业指导,是高校、政府应当充分重视并下大力气做好的工作。根据定量及定性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首先,硕士毕业生注意强化自身的学习态度、专业素养、科研能力、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并对就业质量保持适度关注,充分认知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了解就业形势,把握就业机会;其次,高校及政府有关部门既要在就业促进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力度,又要以人为本,引导硕士生自我定位;再次,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其做好自我调控、自我管理;最后,构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研究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科研实践与训练的机会,从而提升研究生的就业技能。

关键词:硕士毕业生;就业倾向;择业观念;就业困难;对策

一、引 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围绕其进行的研究也十分普遍。相对本科生的就业,硕士毕业生就业相关研究明显较少,而进行实际调研、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就更为少见。自研究生2009年扩招后,到2012年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而在200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总数仅为26万多人,十年间翻了一倍多。但是,从2009年到2011年,硕士生的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就业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求职择业,洞察并把握其就业倾向,从而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调节和就业指导,是高校、政府应当充分重视并下大力气做好的工作。

为此,笔者以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届硕士毕业生为例进行就业倾向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以下情况:(1)硕士研究生的择业观念存在什么问题?(2)硕士研究生面临的就业困难有哪些?(3)如何应对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念存在的问题以及其面临的就业困难?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2013年3月5日到3月15日,笔者在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届英语专业硕士毕业生中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在发放的45份问卷中,收回有效问卷32份。笔者又于2013年3月24日到3月30日对这32名毕业生进行了访谈。这32名参加者中,女生28人,男生4人;年龄最大35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25.5岁;工龄最长11年,最短0年,平均工龄0.8年;职业背景方面,24人本科毕业直接读研,8人工作后读研。本研究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实验方法,并运用Spss统计程序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一)客观题统计结果及分析

1.择业观念方面

笔者将问卷调查中的“想去城市”、“首选行业”、“希望岗位”、“工作要求”四项代表择业观念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题目为1-4,结果如表1-4所示。

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想去城市(题目1)统计如下:

其中排在对工作要求第一条的项目情况如表5所示。

排在对工作要求最后一条的项目情况如表6所示。

硕士研究生倾向于留在沿海中小城市,做出此选择的毕业生有25人,占到78.1%(这可能与鲁东大学位于烟台有很大关系)。

根据以上统计,研究生对工作的要求主要有:工作有成就感,有发展前途,收入高而且稳定,有住房。“工作有成就感,有发展前途”等表明,研究生较为关注就业质量,而非仅仅以收入高低来衡量就业机会。

然而,硕士研究生存在过高强调就业质量的现象。通过对“首选行业”和“希望岗位”的统计,以及此后的访谈获知,硕士毕业生对高校和教学科研岗位的选择比重最大,其次则是公务员,而对于中学、市场等行业和岗位却不多关注,包括对就业地点选择上,内陆中小城市也几乎无人问津,所以“高不成、低不就”对硕士研究生就业更为常见。

2.就业困难方面

笔者将问卷调查中的“信息渠道”、“专业前景”、“了解形势”三项能反映就业难度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题目为5-7,结果见表7-9。

获得就业信息方面,尽管40.6%的硕士毕业生能够利用多种信息渠道,此外的40.6%能够认为各地、学校和省教育厅就业网是有效的渠道,即大部分毕业生能够做到主动寻找就业信息,但仍能看到有18.8%的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单一,仅通过学校公告、招聘会等方式被动获取。

对专业前景的了解程度,仅有5人,即15.6%的硕士毕业生认为自己十分了解,并保持关注最新动态发展,而其余84.4%则了解一般,甚至仍存在根本不了解的情况。

对就业形势的了解情况中,有50%的硕士研究生认为“形势严峻,就业很难”,28.1%的硕士研究生认为就业较难,只有5人,即15.6%对“大部分人可以正常就业”有信心。硕士毕业生就业形势尽管日益严峻,却并未到绝大多数人无法就业的程度,虽然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增长很快,但社会的招聘需求却并未饱和。统计结果中绝大多数人(84.4%)对就业没有信心,认为就业困难,这一方面与前文“择业观念”调查中硕士生就业过高强调就业质量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通過上文对专业前景了解情况的统计也能看出,这与大多数硕士生对自己专业前景不了解、不能保持关注最新动态发展也有关。

3.学生、社会应采取应对措施方面

题目8:影响就业的自身缺点(1—语言表达能力不好,2—语言读写技能不强,3—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4—讲课能力不强,5—人际沟通能力不强,6—缺乏面试技巧和相关就业知识,7—缺乏吃苦耐劳精神,8—缺乏主动性和竞争意识,9—缺乏克服困难精神,10—实践能力低下,只会纸上谈兵,11—不能正视严酷的社会现实,就业期望值高,12—文凭不够高,不够硬,13—在专业、兴趣及薪酬方面不知如何取舍,14—其他),调查结果如表10所示。

影响硕士生就业的自身缺点方面,频率的统计较为分散,相对比较集中的有:缺乏面试技巧和相关就业知识(43.8%),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好(40.6%),讲课能力不强(37.5%),人际沟通能力不强(34.4%),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34%)等。本题的设置除了做調研所用之外,也意在使硕士毕业生审视自己,正视缺点。以上统计可见,毕业生虽然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缺点有所了解,却对选项7(缺乏吃苦耐劳精神)、9(缺乏克服困难精神)、10(实践能力低下,只会纸上谈兵)较少涉及,而此三项却正是目前大学生尤其是硕士生所存在的显著缺点。这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前文中对“择业观念”和“就业困难”的统计结果,硕士生期待就业质量,却缺乏就业信心。

题目9:影响硕士生就业的外在因素(外因1—国内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就业岗位不足,外因2—扩招造成应届毕业研究生达到历史新高,外因3—就业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突出,外因4—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外因5—就业政策的不利因素,外因6—招聘单位对非重点大学毕业生的歧视,外因7—父母社会关系的缺乏,外因8—其他),统计结果见表11。

影响硕士生就业的外在因素方面,出现频率最高、统计较为集中的三项是:扩招造成应届硕士毕业生达到历史新高(71.9%),招聘单位对非重点大学毕业生的歧视(65.6%),就业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突出(59.4%)。第一项确实存在,近年来硕士生连续扩招,然而另外两项的较高频率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被调查者带有主观偏见的看法。这样的问题确实存在,却未到对就业影响如此之大的程度。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应届硕士毕业生对就业形势了解不够充分。

(二)主观题统计结果分析

题目10:你是否比同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具有就业优势?你比他们具有哪些具体优势,请详述。

客观来讲,与本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相比,硕士毕业生在学历、科研能力、心理成熟度、社会经验等几个方面更具优势,然而相应的劣势就是年龄较大,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务实态度较弱等。尤其作为非211、985院校的硕士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难度更大,一方面用人单位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院校歧视现象,而另一方面,硕士生自身学习态度、专业素养、科研能力、业务水平也并不乐观。

对该题作出回答的硕士毕业生尽管大多数认为其比本科生“具备优势”,但所谓的“优势”,即前文中的“学历、科研能力、心理成熟度、社会经验”却不能充分在求职中产生促进作用,反而作出“不具备优势”的少数人的答案切中要害,篇幅虽小,却不乏客观、理性。

对本题的回答情况,与前文客观题目7“目前研究生就业形势的了解情况”的统计结果所体现出的硕士毕业生“绝大多数人(84.4%)对就业没有信心,认为就业困难”形成鲜明对比,却也印证了另一客观题“影响硕士生就业的自身缺点方面”统计结果的分析:硕士毕业生对自身优缺点审视程度不够,带有主观偏见,不能全面、客观、理性地审视自己,期待就业质量,却缺乏就业信心,而又一定程度上盲目乐观。

题目11:如果未能找到工作,你是否会选择自主创业?为什么?

选择“会自主创业”的人数较少,很容易理解,因为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自主创业。从选择“会自主创业”的几个回答来看,自主创业更多的是未能顺利就业后的无奈之选。

绝大多数人选择“不会”或“不确定”,原因有“对个人要求较高,风险太大,缺乏资金、经验、胆识,无经商头脑,太操劳、不稳定,未做好心理准备,不了解国家相应的支持政策”等等。诚然,的确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创业,但与前文客观题目4的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生对工作的要求主要有:工作有成就感,有发展前途,收入高而且稳定,有住房”遥相呼应,也再次折射出硕士毕业生在就业中寻求稳定、安逸的心态。而从另一个方面还能看出:学校对硕士生的创业指导、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及其扶持力度的教育都较为欠缺。

题目12:你希望学校完善哪些方面的就业指导工作?

通过学生回答反映出:高校对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十分欠缺。由于多年来研究生总体就业形势较好,高校对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无论在制度建设、岗位设置方面还是在实践经验方面都尚显不足,大多是照搬本科生就业指导的经验,没有形成针对硕士研究生特点的就业工作体系。

硕士研究生仍非常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与政策讲解,乃至创业指导,等等。

某些回答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许多高校对本科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不足。

三、对 策

通过对被试进行的问卷及访谈调查的统计结果进行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本文对“硕士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存在什么问题,面临的就业困难有哪些?”做出了回答。就“如何应对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念存在的问题以及其面临的就业困难?”这一问题,笔者根据以上定量及定性分析结果,首先对硕士毕业生的建议是:应当正视自身优缺点,客观、理性地审视自己,既不要悲观消极,又不能盲目乐观,要注意强化自身的学习态度、专业素养、科研能力、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应当对就业质量保持适度关注,而不要过度强调,并克服就业中寻求稳定、安逸的心态。充分认知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对其最新发展变化保持密切关注,了解并把握就业形势,从而把握就业机会。此外,高校及政府有关部门既要在就业信息提供、优秀人才推介、往届校友交流、见习实习机会,以及多样性、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又要基于学生秉赋、学习目的及学习需要各不相同的事实,以人为本,引导硕士生自我定位。导师和辅导员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真正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意愿,帮助其树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正确观念,尽量避免“随波逐流”和“逃避就业”式的读硕取向。同时,加强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其做好自我调控、自我管理,这不仅有助于硕士研究生明确学习目标、调整择业心态、寻找自身发展与社会环境的最佳结合点,而且对于促进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树立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研究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科研实践与训练的机会。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较为单一,大多强调理论建树,却忽视其他能力培养,束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必定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因此,亟待革新当前“知识型”、“应试型”、“被动型”的培养模式,坚持以参与为核心,充分调动研究生主动参与科研、实训活动。唯有在参与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形成高度的认同,才可能提高研究生个体的学习、研究与创新能力,从而提升研究生的就业技能。

当今硕士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就业倾向问题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尝试以问卷、访谈和Spss统计程序作为实证研究工具对硕士研究生就业倾向进行调研,初步获得了预期的效果,但仍有继续探索的广阔空间。在未来的调研中,笔者将进一步遴选研究对象,丰富研究方法,精炼研究思路,以期对硕士毕业生就业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廖湘阳.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3] 牛楠森.两年制硕士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6).

作者:李宁 刘媛媛

第二篇:英语翻译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现状研究

摘要:对2012~2017六年间724篇翻译硕士毕业论文进行了分析统计,从写作语言、写作方向、写作形式及理论运用四个方面进行了分类计量统计,分析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的现状,对比前人的研究成果,观察分析近六年出现的培养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在写作语言方面中文撰写占多数,口译发展任重道远,写作形式及理论运用趋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进一步改善翻译硕士专业的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现状;进展;建议

一、 引言

自2007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以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发展。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于2007年发布的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中規定MTI学位论文可采用项目、实验报告、研究论文三种形式,近年来学者提出了五种写作形式。2013年教指委发布的《培养方案》修订版,规定MTI学位论文可采用翻译实践报告、实验报告、研究论文、翻译实习报告四种形式,本项目组对2012至2017年翻译硕士毕业论文进行了收集整理,并通过对其写作语言、方向、形式及理论应用等方面的分析,展现MTI学位论文近六年取得的进步以及仍存在的问题,探讨其解决方案。

二、 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2012年到2017年翻译硕士毕业论文为基础,在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简称CNKI)数据库博硕士论文库内通过高级检索的方法,选取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I辑和社会科学II辑学科领域,检索全文字段为翻译硕士并含毕业论文的相关文章,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1月31日。至检索截止日,CNKI收录2012年到2017年相关翻译硕士毕业论文共937篇,剔除学位不符(如博士毕业论文),专业不符(如公共管理、英语语言文学等专业)及语言领域不符(如俄语、日语翻译硕士等专业)论文共213篇,最终符合小组研究课题的毕业论文共计724篇。其中2012年46篇,2013年149篇,2014年235篇,2015年47篇,2016年83篇,2017年164篇。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考察英语翻译硕士专业目前已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调查和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毕业论文的写作语言、写作方向、写作形式和理论应用。

三、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调查法、计量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调查法是指本文通过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教执委官网等信息源收集掌握了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和数据;计量统计法是指对整理后的毕业论文所涉及的写作语言、写作方法、写作形式以及理论应用等项目做表格化处理及统计;对比分析法即将本研究的结果与前人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已取得的进步与仍然存在的问题。

四、 研究结果

通过对724篇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的分类整理,对其写作语言、写作方向、写作形式及理论应用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研究结果。

(一) 写作语言

教指委于2013年12月26日发布的《培养方案》(修订版)中指出,“无论采用何种论文写作形式,学位论文都需用外语撰写”。本项目组收集到的724篇翻译硕士毕业论文中,中文论文共计595篇(占82%),英文论文共129篇(占18%)。由此可见,翻译硕士毕业论文更多采用中文撰写,这与教指委提出的培养方案不符。本项目组调查发现,在大多数学校对翻译硕士毕业论文写作语言的要求并不明确的情况下,学生多采用中文撰写,因为母语表达更清晰准确,同时也便于导师指导论文。这反映出翻译硕士专业目前发展现状与预期设想存在差异。翻译硕士作为一个新兴专业亟待不断发展进步。

(二) 写作方向

翻译有笔译、口译之分。在某种程度上,口译员比笔译员要求更高,所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高级口译人才比较困难。从学校来看,设立口译专业要求老师不仅需要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必须具有较强的从事本专业实践工作的能力。然而随着我国 MTI 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具有翻译硕士师资资格的教师出现严重缺口。本研究小组的调查数据显示,研究收集到的724篇翻译硕士毕业论文中,口译论文共计193篇(占26.7%),笔译论文共531篇(占73.3%),这一数量差异可在以上分析中得到一定解释。但从目前翻译市场需求来看,国内紧缺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商务口译、联络陪同口译,口译专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三) 写作形式

笔者参照翻译硕士学位论文五种写作形式,即重要岗位的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翻译调研报告及翻译研究论文,对收集到的论文进行整理归纳,有以下发现:

虽然有五种写作形式可供翻译硕士选择,但翻译硕士毕业论文写作形式具有较明显的趋同性。由表可知,翻译硕士毕业论文形式以翻译实践报告为主,即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非文学文体为主的实务翻译,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研究报告。其数量占总论文数量的77.20%。相较于首批MTI毕业生学位论文,翻译实践报告类型论文的占比大幅度提升。第一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15所试点高校的381篇MTI学位论文中,翻译实践报告类论文占总论文数量的33.9%。翻译实践报告占比的提高体现出MTI的培养目标逐步侧重于翻译实战练习和翻译操作能力的培养。

其次,翻译论文研究是指选择翻译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首批MTI毕业生学位论文中该形式论文共有252篇,占总论文数量的66.1%,是首批翻译硕士毕业论文中数量最多的论文形式。据本项目组统计,近六年翻译论文研究数量呈较明显下降趋势,占总论文数量的 18.65%,是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的第二大形式。翻译论文研究几乎沿袭翻译学术型硕士毕业论文的写作形式,并未很好体现翻译硕士的培养目标,虽然近年来数量有所下降,但却成为第二大选择形式。这一方面是翻译论文研究其操作难度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可能还受到高院校教学模式影响,还没有完全从学术型硕士成功转向应用型专硕。

2013年12月发行的《培养方案》修订版新增翻译实习报告这一写作形式,要求学生主要针对项目经理、项目译员和项目审校这三个重要翻译岗位,在导师的指导下进入翻译企业,进行为期3~6个月的顶岗实习并写出实习报告。但近六年来这一形式的论文数量仅占总数的0.83%。本项目小组调查发现2012年出版的《全国翻译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MTI毕业论文写作指南》(以下简称《写作指南》)中并未给出实习报告的写作参考模板。因此,笔者建议教指委提供或者相关指定系列教材应该给出实习报告的具体参照模板,从而使毕业论文的选择更多样化。

翻译实验报告是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实验报告。该写作形式比例最小,占0.28%。本项目组调查统计的724篇毕業论文中仅2篇采用翻译实验报告的形式,由此可见大家仍熟悉传统的思辨型的阐述方法,缺少提出假设并用数据验证假设的综合能力。因此本项目组建议翻译硕士在《写作指南》提供这类写作模板的情况下勇于选择翻译实验报告,做出尝试与创新。

整体来看,从2012~2017年,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的题目逐步明确体现该论文的写作形式,尤其是2016年,83篇毕业论文中有63篇论文(占比75.9%)直接在题目中明确指出其写作形式。而在2012年只有19.6%的毕业论文在题目中明确指出其写作形式。由此可见翻译硕士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形式的认识与区分更加清晰。

(四) 理论应用

笔者根据论文中理论运用方式将翻译硕士毕业论文分为四类,即题目类、目录类、参考文献类及无理论类。题目类即题目中指明论文所用指导理论,例如《从目的论看……的处理策略》,此类翻译硕士毕业论文共有104篇,占比 14.4%;目录类即目录包含论文所用理论,此类论文有256篇,占比35.4%;参考文献类即仅通过参考文献中的书籍、著作表明论文引用的相关理论,此类论文共有295篇,占比 40.7%;无理论类即论文在标题、目录以及参考文献中都没有显示应用任何理论,此类论文共有69篇,占比9.5%。通过数据,笔者得出参考文献类翻译硕士毕业论文占比最多,其次是目录类和题目类,无理论类论文占比最少。这表明,大部分翻译硕士毕业论文都有相关理论指导,翻译硕士普遍具有理论指导论文写作的意识,但是实际上仍有近一半论文并没有运用理论系统指导论文写作,仅通过参考文献零散引用理论。

据计量统计分析,笔者发现翻译硕士毕业论文中口译笔译应用理论各有侧重。其中,笔译论文中应用较多的翻译理论有:目的论、功能对等理论、文本类型理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归化异化理论、信达雅原则等。此外,翻译硕士毕业论文也常与其他学科的理论相结合。例如,与语言学中的顺应论、符号学、关联论、语境、主述位结构和会话含义结合;与文学中的体裁分析理论,生态学视角相结合;与美学结合等。口译论文中主要应用的理论是释意理论和图式理论。

在题目类和目录类中明确指出运用理论的翻译硕士毕业论文共有360篇,其中笔译有288篇,口译有72篇。在笔译相关论文中,目的论应用最多,占比31.9%;功能对等理论次之,占比31.3%;文本类型理论较多,占比12.2%。在口译相关论文中,释意理论应用最为广泛,占比48.6%。这反映出,翻译硕士在毕业论文中所选用的理论具有趋同性和集中性,多为国内外广泛研究和应用的理论。

五、 结语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笔者发现,随着MTI的不断发展,翻译硕士对毕业论文写作形式的认识与区分更加清晰。同时还有以下发现:1. 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用中文撰写的占多数,写作语言整体上与教指委的要求不符;2. 写作方向以笔译为主,口译专业发展任重道远,高级口译人才供不应求;3. 写作形式以翻译实践报告为主,具有趋同性;4. 理论指导论文写作的意识逐渐增强,但所用理论仍具有集中性、趋同性。针对以上现象,本项目组提出以下建议:(1)高校应在坚持指导性方案的同时,根据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和特色适当调整培养方案,体现各自办学优势和特色;(2)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行业教育资源,外聘来自企业、出版社等翻译行业中具有较高学识水平和丰富翻译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团队;(3)针对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的不同写作形式给出相应的参考模板,并建立优秀论文数据库,为翻译硕士创新论文写作形式提供参考与借鉴;(4)翻译硕士在注重翻译实际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应加强相关翻译理论的学习,以便更好地运用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7〕78号,2007-12-10.

[2]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2011年8月修订),2013-12-26.

[3]张璐.MTI人才培养的困境与现实路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103-105.

[4]穆雷,邹兵,杨冬敏.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参考模板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4):24-30.

[5]穆雷,邹兵.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调研与写作探索——以15所高校首批MTI毕业生学位论文为例[J].中国翻译,2011(5):40.

作者简介:

丁梦丽,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于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史红霞,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韩诗禹,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丁梦丽 于雨 史红霞 韩诗禹

第三篇: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摘 要:作为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写作对培养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界定学生实践能力内涵与结构的基础上,分析毕业论文写作环节与研究生实践能力要素之间的匹配关系,并结合毕业论文写作中暴露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短板,提出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毕业论文写作;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可见,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教育也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但是,目前多数高校往往较重视学生在校外的实习实践,而忽视毕业论文写作对于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实际上,毕业论文写作作为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不仅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而且还要求学生面向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内蕴着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就公共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培养而言,其应用性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但由于适合公共管理类学生实践的单位以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为主,而现实中这两类单位实际接纳学生实践的空间有限,导致学生的实践学分修读掺杂了不少水分。如果再不提高研究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上的实践能力,将严重影响公共管理类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本文将以S大学的公共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来探究如何基于毕业论文写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而言,文章将在界定学生实践能力内涵与结构的基础上,分析毕业论文写作环节与学生实践能力要素之间的匹配关系,并结合公共管理类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中暴露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短板,提出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路径。

一、学生实践能力的内涵与结构

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内涵,学者有“条件论”和“结果论”两种界定方法。“条件论”者将实践能力界定为“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1]。“结果论”者将实践能力视为“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体力、智力、社会结合力(分工与协作)和物力等的状态或结果”[2]。实际上,这两种界定并不矛盾,而是实践能力的“一体两面”。本文将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界定为:基于促进硕士研究生发展的培养目标,经由学校一定方式的培养,学生应用自身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在解决实践问题中展现出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实践活动结束时所达到的结果。学生实践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的。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能停留于抽象的定义上,还必须对学生实践能力结构进行解析,梳理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要素。傅维利等学者认为,学生实践能力由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和情境实践能力四个基本要素构成[3]。向兴华等学者进一步将实践能力的“四要素说”运用到全日制专硕实践能力结构的分析中,强调四种能力缺一不可,需要不同的培养环节来保障[4]。笔者认为,研究生实践能力也由这四个部分组成:实践动机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启动力量,是实践能力获得的前提,包括实践兴趣、实践成就动机和实践压力三个子要素;一般实践能力是学生参与实践的共性能力基础,包括情境感知、知识构建、信息交流、人际沟通、肢体运动;专项实践能力是学生在特定实践领域的核心素质,包括专项知识和专项技能两方面;情境实践能力是学生融入到具体实践情境中完成实践任务的关键能力要素,包括匹配分析力、策划力、执行力和应变力。因此,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设置不同的培养环节,有针对性地训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各个要素,而毕业论文正是一项蕴含多项实践能力要素训练的综合性、系统性的教学环节。

二、毕业论文写作环节与学生实践能力要素的匹配分析

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既是人才培养的过程环节,也是对人才培养结果的检验环节。一方面,通过写作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理论分析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写作检验学生在前期的课程修读等环节的学习成效,以反馈和完善人才培养的制度设计。正是基于畢业论文写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所有高校都对毕业论文管理有明确规定。S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中规定学生必须在第三学期末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并通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写出论文工作计划;至少用一年时间从事毕业论文工作,要求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时应在理论分析或实证分析方法、政策建议、指导实践等方面提出一定的新见解。一般来说,研究生毕业论文从准备开题到答辩,大约需要1.5年的时间。

论文写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科林·费希尔等学者的观点,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可以分成六个阶段:选择主题并设计课题;写一份重要文献的综述;阐述概念、概念性的框架和理论;收集并分析研究资料;解释研究资料并得出结论;形成观点并写出毕业论文(见图1)[5]。在毕业论文写作的不同环节,对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素方面的侧重程度是不同的。

在选题和研究设计阶段,需要激发学生的实践动机,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一个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好的实践导向选题,可以为后续环节的实践能力培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撰写文献综述阶段,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之后,梳理文献脉络,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可能的创新空间,主要考量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在概念界定与构建分析框架的阶段,需要学生对核心概念进行操作化,并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建构一个合适的分析框架,这离不开学生较强的情境感知、知识构建,以及信息交流能力。在资料收集阶段,学生须采用实证方法,如问卷或访谈、观察来获得一手资料。学生的人际沟通、信息交流,甚至肢体运动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所获资料质量的高低;同样,资料收集也需要学生掌握问卷设计、深入访谈等专业性的方法。在资料分析与论文撰写环节,不仅对学生恰当运用定量或定性分析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还需要学生了解本学科学位论文的写作范式,这些都需要学生充分调用其前期习得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尤其是在论文的最后部分,要提出解决实践问题的对策建议,需要学生将自己融入到所研究的具体实践情境中,发挥其匹配分析力、策划力、执行力和应变力的作用。

总之,随着毕业论文环节的不断推进,其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的层次越来越高的同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在不断升级。论文写作环节与学生实践能力要素之间的匹配大致可用图2表示。当然,这种匹配是相对的,不同实践能力要素与写作阶段的对应并不是僵硬的,也不是泾渭分明的。比如在文献综述和分析框架建构的两个阶段,同样也是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只不过其重要性还不太突出,而是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对文献综述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专项实践能力的好差也依赖于一般实践能力的强弱,两者区别但不割裂。

三、毕业论文写作中暴露的学生实践能力短板

当前多数高校对毕业论文写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重视不够。以下结合S大学公共管理学科近年来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情况来梳理其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学生的实践动机不强

很多学生忽视实践选题甚至论文写作本身的重要性,觉得自己毕业后不从事研究工作,没必要好好写论文,而是热衷于去校外基地或自己找单位实习。这种把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对立起来的想法,流“毒”甚广,导致一些教师也降低了对学生的写作要求。在选题环节,有些学生不愿意选择实践题,因为怕调研难,深入不下去,反而喜欢选一些大而空的题目。

(二)学生的一般实践能力参差不齐

一般实践能力贯穿学生个人成长的全过程,主要依靠中等和本科阶段的教育来培养获得。研究生阶段很少专门设置教学环节训练学生的一般实践能力,有需要的话也主要靠学生的自主训炼。但研究生的一般实践能力会影响到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发挥。比如作为一般实践能力之一的知识构建能力,即个体打破原有知识结构纳入新知,不断重构、完善自身的知识与经验体系能力,对于撰写一份合格的文献综述十分重要。但当下很多研究生阅读文章之后只会简单罗列,不能有效地对文章进行梳理形成脉络,即只会“数珍珠”,不会“串珍珠”。学生如果缺乏知识建构能力,即使知道很多专业知识,也始终无法对现有文献进行高质量的述评。

(三)学生的专项实践能力掌握不扎实

论文写作越是到了后面环节,对学生专项实践能力的要求就越高。然而,学生经常表现出一种“天真的无知”,让导师不得不怀疑相关课程修读的效果。比如在建构理论框架阶段,学生经常是列举两三个理论作为文章的理论基础,却解释不清楚为什么这个理論适用于该文,以及将怎样运用该理论,导致理论与实践“两张皮”;在问卷设计环节,有些学生没有掌握好“问题设置应服务于研究目标”的基本原则,导致所设计的问卷看似很丰满,但真到写论文时却发现漏了关键变量;又如在资料分析环节,有些学生僵硬地套用某一定量模型却不清楚该模型使用的前提与边界。

(四)学生的情境实践能力较弱

多数学生论文最后所提的对策建议,总是像“空中楼阁”一样“不接地气”,纯属“喊口号”,缺乏可行性。比较常见的“口号式”对策有:应增加政府投入、应完善相关法律、应创新相关体制机制等。由于没有细化出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只是一些“老调重弹”,导致这些对策建议无法给读者任何信息增量,更不指望其能够解决实践情境中的问题。

四、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路径

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利用毕业论文写作这一最后的育人环节来提升和夯实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呢?关键是要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来精准化地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要素。

(一)更新毕业论文的理念,激发实践选题的动机

首先,高校的教学管理者、导师以及学生都应摒弃“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相对立”的观点。诚如中山大学刘军强教授所言:“说理写作背后是一套复杂的思维能力:敏锐的观察和提问能力、资料搜集与消化能力、抽丝剥茧的分析与论证能力、化无形为有形的整合能力、以读者为中心的共情和沟通能力。这些能力对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的竞争力有很强的外溢效果。”[6]对于公共管理类硕士研究生而言,调研本身就是一种实践能力,因为会开展调查研究是很多公共管理岗位的必备技能。其次,应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实践动机。如学校应创设虚拟或现实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实践环境中探索学习,从而激发实践参与的兴趣,为论文选题提供更多的实践意涵;在毕业论文的开题答辩环节,应加强对论文选题的实践性审核,优化评审标准,对实践选题给予加权鼓励。

(二)前置毕业论文写作基本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一般实践能力

等到毕业论文写作了才发现学生的一般实践能力不足,再让导师进行碎片化的“恶补”,事倍功半。因此,可通过共享导师组和自学互助组等方式来磨练学生的一般实践能力。设置共享导师组,针对学生一般实践能力弱的共性问题,轮流组织几场讲座或训练,避免“自家孩子自家抱”“自扫门前雪”的培养状态,也节省了教师的时间精力;仅听教师讲不够,还需要不断地训练,同学之间还可以组建自学互助组,通过交流读书心得、组织演讲与辩论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一般实践能力。

(三)强化论文写作专业方法的指导,提升学生的专项实践能力

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要求把论文写作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S大学也开设了这样的课,对学生在论文写作专业知识与技能上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另外,还要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性管理,包括选题、研究设计拟定、文献综述撰写、核心概念操作化、问卷设计、统计分析等,夯实导师的指导。导师作为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应落实落细指导责任,严格按照每个阶段的写作要求来指导学生,切实提升学生的专项实践能力。学院和学校层面应拟定导师培养研究生质量的评价考核制度,科学评价并有效激励在研究生论文指导、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方面表现良好的导师。

(四)增强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实践水平,间接提升学生的情境实践能力

公共管理类学科要找到足够多的校外实践基地供全部研究生开展系统实习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建设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调研基地供教师轮流实践,却相对可行。学校要对合作组织给予在调查研究、社会服务方面的支持,以吸引更多的机构主动积极建设调研基地。学校可派出优秀的教师到合作单位挂职锻炼,联合开展项目研究,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保持理论思考,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提升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自己的实践水平提升之后,方能对学生毕业论文给予更加到位的指导,尤其是在论文的对策建议部分,指点研究生融入到所研究的实践情境中,提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刘磊,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J].教育科学,2005(2).

[2]孙智昌.论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其培养[J].教育研究,2016(2).

[3]傅维利,刘磊.个体实践能力要素构成的质性研究及其教育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

[4]向兴华,李晴虹,刘捷.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结构的质性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3).

[5][英]科林·费希尔.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与写作[M].徐海乐,钱萌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4.

[6]刘军强.写作是一门手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8.

作者:邱梦华

上一篇:中国市政工程论文下一篇:建筑装饰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