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研究论文

2022-05-1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硕士研究生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与硕士研究生培养基本环节之间所形成的组合样式及运行方式,具有自适应性、多样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我国现行硕士生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方案千人一面、培养管理僵化、指导形式单一、淘汰机制缺位等问题。需在培养目标重新定位、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健全研究生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第一篇:硕士研究生研究论文

高校硕士研究生学风建设治理研究

[摘 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管理模式与实际扩招人数不相匹配,研究生学风现状不容乐观。学风的内涵包括办学过程中教师的治学精神、教学风范和工作态度,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精神面貌,班级学习风气、院系学术气氛、学校管理水平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培养目标的差异也就决定着研究生学风建设不同于本科生学风建设,研究生学风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的关键,也是保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学风建设;建议和对策

一、引言

高校硕士研究生近十年录取人数从2003年的79.7万激增到2013年的176万,增长率高达121%,录取人数也净增31.9万。然而,在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皆双双走高的情况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管理模式却与实际扩招人数不相匹配,研究生学风现状不容乐观。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对研究生学风培养以及教学改革都有明确的发展计划。其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坚决反对不良学风,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为此,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开展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学风的内涵包括办学过程中教师的治学精神、教学风范和工作态度,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精神面貌,班级学习风气、院系学术气氛、学校管理水平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吕明,2009)。

相较于本科生教育而言,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差异也就决定着研究生学风建设不同于本科生学风建设,研究生学风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的关键,也是保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研究生学风建设模式很多方面都是沿用本科生的学风建设模式,在此背景之下,对于硕士研究生学风建设模式创新和治理运用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高校硕士研究生学风建设问题。

第一,当前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高校硕士研究生学风建设采取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方式统计、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究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之间在学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现矛盾同一性与特殊性。

第二,从宏观的国家背景环境,中观的校园平台、院系和学术梯队文化建设以及微观的研究生个人成才目标这三个层次与角度来研究影响当前研究生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以此来构建研究生学风建设的理论框架,研究学风建设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的内在逻辑。

第三,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与方式的不同,将研究生学风建设区分成科学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两大类,进一步细化针对不同培养目标下研究生学风建设的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学者对高校硕士研究生学风建设问题主要从高校硕士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意义和价值、高校硕士研究生学风建设的现状以及优化高校硕士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措施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学风,是一个大学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内在动力,是最根本的因素,是学校的真正灵魂和生命线。没有一流的学风,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成果、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也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郝贵生,2013)。加强学风建设,是大学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韩延明,2006)。建设优良学风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推动力(金文斌,2013)。

目前高校硕士研究生学风中存在世俗化、低俗化、庸俗化倾向,具体表现为:(1)学术诚信缺失,抄袭剽窃现象时有发生;(2)研究生严谨求实、勤学慎思的精神不足,低水平重复研究与学术泡沫化现象普遍存在;(3)一些研究生纪律松弛、疏于学业,学习没有明确目标,在纷繁的竞争中滋长了妒忌和消极应对心态等;(4)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实践能力不强,眼高手低现象普遍存在;(5)学术浮躁,急于求成心态普遍存在。这与学生缺乏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缺乏正确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缺乏求真务实及崇尚科学的求学精神、没有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个性化的成才指导密切相关。

关于研究生学风建设的研究呈现出覆盖面广、内容全面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视角分析:(1)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参与性非常重要,已有的研究已经深入学生心理、态度、价值观层面,并进行了模式探讨(刘亚琴等,2009)。可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研究生对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思想认识(曹国永,2013)。(2)从转变教师的学风抓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学风不改变,学生的学风转变就无从谈起。我国大学教师的学术伦理水平整体上偏低,有相当比例的大学教师的学术价值观基本上处于一种模糊或错位的状态,这可以说是目前一些大学频发学术不端事件、学术创新力不足的深层原因(罗志敏,2011)。现有研究认为教师应该从师德师风、个人修养及专业认知角度,辅导员应该从思想态度、班级管理等角度进行学风管理(黄毅军,2009)。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应该不断创新工作手段和工作方法,通过构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加强辅导员微博建设、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的学风引导、突出辅导员微博与校园文化的联动、加强校园与校际微博群联动机制建设、建立评估与激励机制等促进高校学风的稳步发展(姜琨,2012)。(3)加大对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监督管理。秦韶华(2008)认为从学校管理入手,从强化外在动力系统向内在动力系统的转化、德育工作强化内在学习动力系统、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三方面入手,提高学风建设成效。(4)余会春(2010)提出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进行学风建设。大学学风的文化要素主要是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构成的。学风文化属性的增强是通过大学精神文化的激活、制度文化的推行和行为文化的实践而实现的,这三者的内在联系共同推动着优良学风的建设(钟凯雄,2013)。(5)秦韶华(2012)认为矩陣式组织结构具有目标单一、功能综合、高效扁平的优点,学风建设可大胆尝试采用项目矩阵式组织结构,完善规章制度,划分职责权限,以提高组织管理水平。(6)赵洪章(2011)提出加强对奖励机制的研究并与时俱进地予以创新,对营造良好环境、提高教育和管理实效很有意义。(7)着力推进特色公寓文化建设。随着高校后勤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公寓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把公寓文化视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来建设,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强化高校公寓管理特有的文化育人功能,是高校公寓管理创新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必然要求(黄军伟,2011)。白春玲等(2010)认为宿舍是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寝室的学习风气对于成员学习行为具有引导、激励和示范作用(瞿明勇,2010)。

三、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治理研究的建议和对策

针对高校硕士研究生学风中存在世俗化、低俗化等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区分科学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两大类,将研究生学风建设更加精准化,这样可以使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与现实性。其次,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次与角度来对研究生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影响研究生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进行理论上的逻辑演绎。研究更加突出从实际出发、从现状入手、从宏观与微观相互作用的角度着眼,更加全面、精准、规范地对研究生学风建设进行研究与分析。具体见下表。

[ 参 考 文 献 ]

[1] 吕明,杨胜强,白薇.弘扬诚信 端正学风是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的基石[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11-13.

[2] 郝贵生.“一流大學”首先要有“一流学风”[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64-67.

[3] 韩延明.学风建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3):19-24.

[4] 金文斌.加强教风学风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3(11):59-60.

[5] 曹国永.多措并举大力推进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9-11.

[6] 刘亚琴,陈明,丁勤德.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及激励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8):158-159.

[7] 张方圆.从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谈高校学风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1):43-44.

[8] 罗志敏.大学教师学术伦理水平的实证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69-75.

[9] 黄毅军.专业教师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58-60.

[10] 姜琨,张继东,乔静芝.基于辅导员微博的高校学风引领机制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33-34.

[11] 秦韶华.高校管理与大学生主动向学的内在动力系统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8(8):61-62.

[12] 余会春.大学文化之于学风培育的影响路径探究——兼论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学风建设[J].吉首大学学报,2010(3):159-161.

[13] 钟凯雄.优良学风的建构:大学文化管理的旨归与路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29-33,159.

[14] 秦韶华.基于矩阵式组织结构视角的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12(2):94-97.

[15] 赵洪章.对创新大学生奖励机制的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2011(1):169-171.

[16] 黄军伟.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形成长效工作机制[J].高校理论战线,2011(12):34-37.

[17] 白春玲,樊顺厚,刘军利,范贺方.非参数秩检验在宿舍因素对学风影响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6):1124-1128.

[18] 瞿明勇.高校寝室文化的功能分析及整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57-59.

[责任编辑:覃侣冰]

作者:杨航 蔡建国

第二篇: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与硕士研究生培养基本环节之间所形成的组合样式及运行方式,具有自适应性、多样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我国现行硕士生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方案千人一面、培养管理僵化、指导形式单一、淘汰机制缺位等问题。需在培养目标重新定位、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健全研究生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作者简介:王碧云(1967-),男,湖北汉川人,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研究;杜琼(1968-),女,重庆人,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与管理。(湖北武汉 430072)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一般项目“提升中国大学创新力的研究”(项目编号:07JA880030)的研究成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也飞速发展。但是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社会发展需求的多样化,研究生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必然要求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中指出:“改进研究生培养体制和模式,就是要不断探索和发现在新的社会形态下适合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要求和培养不同规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研究生的需要,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从而形成符合国情、有利于研究生全面素质提高、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的、与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和模式。”[1]

一、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涵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与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与研究生培养基本环节之间所形成的组合样式及运行方式,它是研究生培养特性的一种简约性概括,它表达的是参与研究生培养的主体要素就“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和“怎样培养研究生”两个基本问题在研究生培养诸环节中的解决方式。[2]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即是指根据硕士成长规律和社会与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与硕士研究生培养基本环节之间所形成的组合样式及运行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是由许多环节、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包括培养目标、招生及学制、课程设置、科学研究、导师指导和培养考核等,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系统,因而研究生培养模式实际上是培养过程的一种简化、抽象和类比表示。

由图1可以看出,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由社会需求、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质量评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范式。社会需求是其输入因素,是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教育的集中反映,研究生培养目标是社会需求的具体反映,决定着培养过程的诸环节,质量评价以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否满足社会需求为基准,以满足学生、家长、社会需要为最终目的。

二、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

社会需求是多样化的且在不断变化中的,为满足社会需求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就必须相应地发生变化。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为目的,必须充分反映社会需求,遵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研究生培养模式必须以培养合格人才为出发点,因而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培养目标的社会适应性。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受制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科技发展的需求,必须符合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的需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取决于社会为其发展提供的条件,同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因而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社会需求,以满足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加以调整,才能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二,研究生培养模式以一定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研究生教育中的两个主体——研究生培养者“教育者”和研究生“受教育者”的理念影响着研究生培养的顺利进行。教育者在“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和受教育者在“成为什么样的研究生”方面,都会有着自己的理念,两者的理念趋同,才能使培养方案、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的要求内在地统一起来,从而有利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实施。

第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当今国际研究生教育已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培养单位、经费来源、考核评价等方面。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正经历着从单一化向多样化模式的转变,这正是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受教育者个人的需要和研究生培养模式自身发展多样化要求的必然结果。

第四,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可操作性。研究生教育具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研究生培养模式既然被称为某种标准样式,就必然具备某种程度的系统性和范型性。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发展成熟起来的,因而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对应一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必然有其对应的一种或多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不是对既有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扬弃”,是在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为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形势,对某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造”或对多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综合运用。[3]

三、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对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经济的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终身教育理念的兴起和形成及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深入人心,知识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的教育观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与此相比,我国的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具体到研究生培养模式上,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方面。

1.研究生培养目标相对单一,有待细分与完善

我国教育发展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打着鲜明的“苏联”烙印。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的教育思想涌入国门,但只限于研究层面,政策调整相对滞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作为一种服务贸易,也实行对外开放,接受和应对挑战。但相对经济的国际化步伐而言,中国教育对于经济发展需求的反应还不灵敏。

就硕士培养目标而言,有据可依的是198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学位条例》中规定硕士学位标准为“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4]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在从事高深的科学理论研究以及为高校提供合格师资。

但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呈现由“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的特征,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必然要求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人才不应再是一个模式、一张面孔。硕士研究生作为“本—硕—博”这一高层次人才链条的中间环节,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即同时具有为博士生教育提供合格生源及为社会提供实用人才的双重功能,尤其面对当前学术研究领域专门人才和高校师资的培养取向日渐向博士层次倾斜的新形势下,硕士生教育既应提高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质量,为博士生教育提供合格生源;又应适度发展应用型研究生教育,为社会提供实用人才,全面履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功能。

2.培养方案千人一面,不利于研究生个性化培养

在我国,有着研究生培养“本科化”的倾向。学术型研究生占90%以上,专业性研究生不到一成。同一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趋同,未能体现细分培养的要求,结果是研究生既未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又缺乏应有的科研训练,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方面,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还很不成熟,在招生方式、课程设置、导师组成、论文要求等方面都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雷同,是带着“学术化”影子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招生方式上,学术型人才的选拔与专业学位人才的选拔,都是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指标,不够突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够重视面试成绩的权重;课程设置上,两类学位教育的侧重点不明晰,都是以系统上课为主,课程教学特色不鲜明;导师组成来源上,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基本都来自学术性学位的导师,不同类型研究生导师自身知识结构优势区别不大,基本上都是以学术水平为特长;论文要求上,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要求不够明确。

3.研究生培养管理较僵化,开放度不够

目前我国硕士生培养,就培养类型而言,主要有定向培养、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等形式;就入学方式而言,主要有全国统一考试、免试推荐、单独考试等形式;就学习形式而言,主要有脱产研究生(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等形式。对于研究生培养的管理,管理部门注重招生计划的制定和入学选拔,而对培养过程的关注不够,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严禁宽出的培养机制,对研究生评价考核机制不完善,学生入学等于进了保险箱,毕业要求整齐划一,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就可毕业获得学位,导致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质量有差异,深受社会诟病。

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研究生培养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痕迹,缺乏对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和正确认识,使研究生等同于本科生,对全日制研究生管理过于僵化、封闭、统一,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过于粗放,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学习考试流于形式,走过场。管理部门致力于源头的管理,没有建立打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校之间、院系之间学分转移的通道,壁垒森严,从而导致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没有自主权,积极性不能得到发挥。

管理僵化还表现在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导师和研究生缺乏自主权。学位课程中公共课、专业必修课所占比例过大,选修课所占比例过小。某些学校实行的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改革,人为树起了学科专业之间的“藩篱”,不利于跨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

4.研究生指导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研究生教育普遍实行导师负责制, 部分理工科院校学术团队采用项目组制,但尚处于尝试阶段,未成气候和主流。单一导师负责制在研究生规模不大,培养目标相对单一的时期曾起过积极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度增大,研究生的扩招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单一导师负责制的弊端开始显现。学生大有一考定终身、从一而终的感受。学生没有重新选择导师的机会,如果学生兴趣发生转移,就会因为单一导师制而扼杀刚刚产生的兴趣。某些学校实行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使得研究生导师额外承担了过多的学生管理如奖学金、助研金评定、就业指导等事务性工作,由于近些年研究生连年扩招,导师指导的人数也随之增加,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考评机制导致研究生导师科研任务繁重,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和时间很少,更别说指导研究了。另外,许多研究生导师门户之见较深,加上机制僵化,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5.研究生淘汰机制缺位,不利于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动力

研究生评价机制不健全,零淘汰或低淘汰率不利于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行严进宽出,只要被录取,一般都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在培养过程中基本上没有淘汰。首先,从课程教学来说,多数课程的学习任务很轻松,除外语课需要组织考试外,其他学位课程结束时一般只需提交一篇论文了事。两年制改革后,中期筛选只是选优不罚劣,因而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压力不大。

四、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研究生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养成教育。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研究生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一种设计和安排,是实现研究生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必要监控的重要依据。

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要借鉴国际经验,不断探索和发现在新的社会形态下适合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和培养不同规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研究生的需要,积极开展模式创新,从而形成符合国情,有利于研究生全面素质提高、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的,与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培养。

1.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实现由学术型为主向学术型和应用型并重的转变

当研究生教育走进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追求和研究的重要性又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在研究生教育的内在学术取向上。价值自由将必然作为基本价值规范得到重视。研究生教育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研究生培养必须满足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学历教育的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实现目标的重新定位和分层定位。这也是研究生教育扩招后生源多元化面临的新形势,求学目的与价值观的不同要求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尊重个性,尽可能给予受教育者更多的自主权利。[5]

根据我国硕士研究生数量增长较快的现状,应重新界定硕士生阶段的性质和任务,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应各居其位,各得其所,对硕士研究生按照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培养模式进行分类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学术研究后备人才为主要目的,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培养和学术潜力发掘;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注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进一步增强其在就业和工作中的竞争力,着重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6]

2.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

前已述及,我国现阶段硕士研究生招生过分重视分数,忽略了对学生学术背景和科研能力的考查。正如杨振宁指出的,以分取人的教育机制,对特殊人才是一种压抑,它“虽然能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却失去了我们的爱因斯坦”。[7]

今后应建立一套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前提,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人格、合作精神以及非智力因素等综合因素为参考,以突出能力和创新潜能为核心的研究生入学考评制度。将考察考生在大学时的成绩及表现考察及统一考试结合起来,逐步增加推荐保送生的比例。录取工作也可以由教授委员会来承担。重视面试,注重考察考生的学术潜力和综合素质,以便录取最优的学生。

招生过程中,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选拔方式应该有所不同。对于“学术型”硕士学位应该着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科研素养和综合素质。而对于“专业型”硕士学位则应该考察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筛选研究生时,培养单位应该将权利“下放”,给导师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作用不可替代,其与研究生的交流也最多、对研究生的影响最大。所以,招生时应该更多地听取导师的意见。毕竟导师是本专业的“权威”。只有这样,才能选拔出有潜力的研究生。

3.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实行差异化培养

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研究生教育价值取向单一,教育模式单一,培养方案整齐划一,注重经典式的纯学术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相对忽视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要切实改变培养方案缺乏个性、千人一面的现象,不仅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学科、专业应有不同的课程模块和学术论文的要求,而且同一学校、同一学科、专业也可以有多套方案提供学生选择。比如以理论研究、学术论文为导向或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不同培养方案;以课题切入、成果发表为主或以课程学习、拓宽知识为主的不同培养方案等,努力构建各种方案多重组合,相互转换衔接的通道网络。

培养方案个性化的前提是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行,并以完善的课程设置作保障。

硕士研究生培养重视研究生学习生涯上的自我选择与就业的自我规划,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学术倾向和基础能力等紧密结合;注重基础课程教育,在培养计划中开设了许多基础理论课程,以求巩固学生的知识结构,来为其下一个阶段更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在课程设置上,应更加强调文理渗透和选修课的重要性,增大选修课的比例,还可增设跨学科课程,鼓励研究生和其它院系乃至其它高校的教师一起进行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和跨学科研究。

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呆板教学形式。灵活运用教授主讲(Lecture)研究生班研讨会(Seminar)和导师指导下的科研实践(Research Practice)等多种教学形式,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4.严格导师选拔,实施导师指导方式的改革

完善研究生导师选拔机制,实行导师能上能下制度。导师选拔时应强调学历与科研能力并重。为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培养需要,可在企事业单位聘请第二导师,指导研究生的社会实践。

改变传统的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学徒式导师指导方式,实行主副导师指导制或集体指导制。导师组成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司其责,各尽其职。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者”关系,而不是“师徒”关系。

应加强导师指导的约束机制。一是通过导师指导小组指导的形式对导师的指导进行约束。由指导委员会通过定期举行会议的形式对学生的科研进展进行检查,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二是通过专门制定指导手册的形式对指导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双方各自的权利和责任进行规定。[8]

5.加强研究训练,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研究生科学研究训练应贯穿于研究生培养过程始终。研究生导师应尽早尽多向研究生提供参加课题研究的机会。研究生教育应注重教研产一体化,密切大学与企业界的联系。开拓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拓宽研究生科研实践经费来源渠道。

应鼓励举办或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随时掌握学科最新动态,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

6.建立健全研究生评估机制,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动力

在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应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改革考核模式,完善中期考核制度。真正将制度落实到实处,发挥其检验、监督、激励的作用。

除了完善中期考核制度以外,学业结束时的考核也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推行淘汰学制有助于调动研究生的积极主动性。

严格研究生考核评价,需采取配套的弹性学制,以利于研究生更好地支配时间,可以多参加导师的课题和研究,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研究生评价中,除了考核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外,在培养学生时,也要完善其人格特点。不但要有学术能力,还要有学术道德;不但要成为高级人才,还要有高尚的品格;不但要有科研素质,还要有坚韧的意志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将成为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未来夺取世界知识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支撑力量。大力发展与完善研究生教育,改革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适应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及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对于实现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6).

[2]秦惠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3]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29/info1429.htm,2010-2-2.

[5]张亚丽.21世纪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元化的必要性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8,(3).

[6]周谷平,张亮.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7]杨振宁,宁平治,等.杨振宁演讲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169.

[8]杨颉,陈学飞.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与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02.

(责任编辑:张中)

作者:王碧云 杜 琼 张维佳

第三篇:硕士研究生全面质量管理研究

摘要:针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的差距,系统分析了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主要因素提出了系统化的改革措施,包括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硕士研究生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和硕士研究生全员质量管理措施。

关键词:培养质量;全面质量管理;全要素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员质量管理

一、引言

我国自1999年开始大学大规模扩招以来,本科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目前研究生教育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精英教育”[1]。然而,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2],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研究生管理问题、师资问题、培养质量问题、实践问题等。其中,培养质量问题可归结为其他诸多问题导致的结果,是最为重要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工作的质量,在这一背景之下,研究并提出系统化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需要“全过程”质量控制,需要“全体”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这正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二、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了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首要的工作就是找出影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以便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措施。为此,本文采用头脑风暴、文献检索、归纳总结等方法分别从人(导师、研究生)、机(机制)、料(培养内容)、法(培养方法)、环(环境)、测(测量系统)六个维度提炼得到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集,如表1所示。

经归纳总结,影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原因如下。

1.标准不合理。这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主要原因。大多数高校硕士研究生毕业标准定得不合理,通常仅课程成绩、1篇低级别的期刊论文和1篇大论文即可毕业,这样的标准存在两个主要问题,其一是该标准根本不能客观反映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而实际上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其二是标准定得过低。毕业标准不合理,就会带来导向上的问题,目前我们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大多数将进入企业工作,仅以论文作为评价标准,必然导致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远离实践,有可能被用人单位视为“书呆子”。毕业标准过低带来的后果是它会无形中使研究生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压力、动力以及研究生导师培养的积极性、压力、动力都大大降低。如果一个研究生经过三年的深造,仅仅学习了几门课程、发表了几篇论文,而没有从其他方面获得提升,那么他将是一件“低档产品”,如果将这件“低档产品”放入市场不但影响学校声誉,而且可能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失。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措施是改革硕士研究生毕业标准,建立一套科学量化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培养过程粗放。现代质量管理理论过程质量决定产品质量[3]。按照这一理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质量将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我国当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大体可分为课程学习、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社会实践、发表期刊论文、撰写毕业论文、毕业答辩几个环节[4]。各个培养环节的执行时间因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甚至不同的导师而波动较大,每个环节的控制标准并不明晰,导致整个培养过程比较粗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硕士研究生全过程质量控制。

3.意识薄弱。作为培养主体的研究生导师积极性不够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培养客体的研究生主动学习和研究的意识薄弱是影响其培养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意识薄弱是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造成的,受经济大潮的影响,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经济利益轻学术价值、重文凭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必然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严重下滑。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硕士研究生全员质量管理。

三、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为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首要工作是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科学量化。传统的以论文、课程成绩作为衡量标准,不仅不能反映出研究生综合能力,而且标准偏低,导向单一,不利于为市场培养综合能力强的研究生。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法、统计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研究方法归纳总结得到如表2所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高校或学院可根据硕士研究生综合得分进行综合排名并依据一定的标准给硕士研究生定级(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作为研究生寻找工作或考取博士研究生的重要参考,同时作为评价硕士研究生导师的重要指标。

四、硕士研究生全过程培养质量控制

由于过程质量决定培养质量,为切实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必要引入过程控制方法。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归纳总结出其全过程培养流程图,如图1所示。通过此流程图,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研究生秘书等可以直观地看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环节,避免培养过程中的疏漏。另外,与流程图配套的是流程说明,流程说明是对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具体说明,它使各个环节具有可操作性。流程说明主要包括责任人、时间或时间范围、组织者、审核者、操作程序、控制标准等内容。以开题报告环节为例,其流程说明如下:①时间:第3~4学期,尽量在第3学期完成;②负责人:导师、研究生;③组织者: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或学术带头人,由研究生秘书指定;④评审者:评审专家组(高级职称、研究方向相关的教师4名及以上,不含研究生导师);⑤操作程序:S1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经与导师商议,初步确定研究题目;S2研究生查阅相关文献后,再与导师商议,若研究题目可行则确定研究题目,否则返S1;S3研究生撰写开题报告;S4导师按表3所示的标准审核开题报告;S5若导师审核通过,则由研究生向研究生必书提出开题申请,否则需修改完善开题报告后返S4;S6研究生秘书指定开题的组织者;S7由组织者按要求组织评审专家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开报报告会:①研究生准备开题报告PPT,②陈述开题报告主要内容,③评审专家对开题报告按表3所示的标准进行审核并给出评审结论;S8若评审结论为通过,则进入下一培养环节;若评审结论为修改后通过,则由研究生按照修改意见修改开题告后交组织者审核,审核通过进入下一阶段;若评审结论为不通过,则重新选题或重新撰写开题报告,返S4。

五、硕士研究生全员质量管理

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是主体与客体之间一系列交互过程的集合,只有每一个培养环节严格保证培养质量,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才是过硬的。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管理是全员的事情,因此研究生教育应该是培养主体、客体共同的责任。研究生培养过程需要院校领导、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秘书、专业教师、研究生等每个角色各司其职,才能有效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1)院校领导。院校领导担负的责任其实很重要,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需要院校领导来创建(包括软、硬件资源的投入),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能促进研究生及其导师具有更大的积极性和动力,对于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2)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起着导和引的作用,是直接与研究生交互次数最多,交互时间最长的角色,导师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行为,导师的把控能力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应当按照研究生培养流程中规定的控制标准行事,这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3)研究生秘书。研究生秘书在整个培养流程中起着纽带或者组织者的作用,他通过各个环节的把控,将各个培养主体、客体有机联系起来。(4)专业教师。专业教师不仅仅担负着给研究生讲课的任务,其行为举止对研究生的行为影响其实是很大的。(5)研究生。研究生作为培养客体,应当适当给自己一些压力和动力,培养学习和研究的主动性,积极与导师联系、交流,积极参与导师的各类课题,从科学研究中提升综合能力。以上各主体、客体都肩负着一定的职责,可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证是全员质量管理的过程,任何一个角色没有圆满履行其职责,研究生的质量就会打上一定的折扣。如何保证各个主体、客体认真履行其应有的职责也是一个重要的讨论话题,笔者认为除了呼吁大家自觉履行职责外,还应当建立必要的奖罚措施,与控制标准相结合,对认真按控制标准履行职责的主体、客体给予相应的奖励,反之则给予相应的处罚。

六、结语

21世纪是与时俱进的时代,中国正在迅速崛起,国家建设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研究生作为市场急需的高端人才,其培养质量的确保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因此如何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从全要素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控制、全员质量管理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硕士研究生改革措施。改革是艰辛的、痛苦的、甚至会遇到重重阻力,但为了国家的发展,高校必须对现有的不合理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法、过程进行改革。我们相信,通过全面改善不合理的因素,我们一定能为祖国输出一批批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源升,杨波,陈仕平.论研究生教育质量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4):4-8.

[2]王孙禺,袁本涛,赵伟.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综合调研报告[J].创新研究生教育,2007,(9):32-34.

[3]罗国勋.质量管理与可靠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处[Z].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2012.

基金项目: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2012YJ04)

作者简介:沈玲(1980-),女,辽宁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安全工程;曾强(1975-),男,四川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工业工程。

作者:沈玲,曾强

上一篇:信息安全导论论文下一篇:网络科学导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