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中国古建筑论文

2022-04-27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虽然从战乱和动荡的年代中走来,仍留下了许多负载着中华文明的建筑与文物。而在社会飞速发展的现代,城市与乡村都时刻面临着适应时代的建设和规划,如何协调古建筑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其既能在城市与乡村的建设规划中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又能留有一席之地,是当代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少数民族地区中国古建筑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少数民族地区中国古建筑论文 篇1: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摘要】传统技艺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大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力度,对放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民族气质与造物技术思想等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主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进行阐述,分析传承特点与传承机制及保护方式,希望对传统核心技术的高效保留起到积极参照作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传承;保护

传统手工技艺有艺术性与技巧性等特征,是工匠心智与洞察力及技巧等要素的高度契合。手工制作涉及冶炼与纺织及彩扎等各领域,在满足生产与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产生。传统技艺之所以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虽然被机械化工业生产逐步取代,但传统技艺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推动我国非遗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因此,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值得深入研究。

一、传统技艺的传承分析

(一)传承特征

传统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类别,其传承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功利性。任何传统技艺的形式与流通,必然会受到当时社会背景与生产生活需求的影响。传统技艺的传承方式,深受家族结构与生存策略的影响,通常采取家族内部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技艺。传承人从小受生长环境的耳濡目染,对传统技艺的体系了解与操作要点掌握更加全面[1]。在后续传统技艺需求逐步扩大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影响下,传统技艺的传承逐步涌现了招收与雇佣徒弟等方式,师徒与家族传承方式并存,但为了防止技艺泄露,以提高技艺的核心竞争力与利益最大化,均采取了严格的保密管理机制,因此传统技艺传承的功利性特征逐步突出。二是封闭性。在传统技艺的传承历史中,普遍存在传男不传女与父传子及师传徒、传本姓不传外姓等传承的封闭性特点。采取了传承方式与封建社会的男权地位高等文化背景不无关系,从家族利益入手,有显著的家族式封闭性与性别差异等特点。但布依族蜡染技艺的传承,家族内部传女不传男且传内不传外。家庭外部传承相对广泛,可以是其他家族或整个石头寨、整个布依族,蜡染教育渗透中小学校,实现了布依族文化的系统性弘扬与传承。三是程式性。传统技艺在长时间的实践操作中,拥有整套程式化与规范性及标准化的体系,操作要点与先后顺序及注意事项等要求准则相对固定,逐步成为当地社会的共同认同与技艺制造规范。四是融合性。大众的生活需求与审美水平逐步提升,传统技艺的工艺方法也不能停滞不前,需借鉴专业性与地域性及阶段性等制造领域的新研究结果,同时融合其他民族与周边地区的技艺特点及法则,实现传统技艺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相互交织性的发展。

(二)传承机制

纵观传统技艺传承人的学艺方式与经历,其中主要以师徒相承与父子相繼的传承机制为主。受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家庭传承的方式更为自然,在长时间的熏陶中,对传统技艺中的天人合一等哲学理想理解更为透彻,可以更快速的上手。但随着技艺的不断进步,社会需求的增大,为实现利益最大化与推动技艺的融合发展等需要,逐步展开了师徒相承的传承机制。两种传承机制相互依存,可培育更多数量的精英工匠,共同推动传统技艺体系的传承发展。一是家族传承机制。工之子恒为工的说法流传至今,将我国传统技艺的家族传承特点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家族传承是指对有直系血缘关系的后辈传授传统技艺,以血缘关系为传统技艺传承的纽带,可确保技艺传承的高效性、稳定性及持续性。大部分的继承者,都采取家族传承的学艺方式,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在漫长的学艺生涯与实践总结中,逐步成为杰出的民间艺人。甚至不乏有无文字记载的传统技艺,通过口传心授与亲手操作及实践巩固,逐步通晓技艺全程。子从父艺可全面继承世代相传的家族技艺,这也将中国从古至今的民主和谐与血统传承及父为子纲等父子关系充分呈现。父子二人相互依存,互为精神向导,共同承担传承家庭技艺的使命,在协作中父子关系逐步升华,最终演变为传承使命的理想父子关系。二是师徒传承机制。家族传承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师徒传承主要以契约关系为纽带,在学艺的生涯中,学习功法与技法,更看重徒弟的天赋与态度等素养。从“三年徒弟与三年奴隶”的说法入手分析,表示师徒传承的目的性更强,通过拜师学艺,成为半专业或专业的手工技艺人。但徒弟招收不会主观随意,首先需具备地缘关系与人缘关系,多是通过熟人介绍引荐而来。其次是徒弟的天资与人品及态度等素养,必须达到师傅的标准要求,为培养与传承工匠精神,徒弟的品行与思想端正是重要前提。师徒传承的形式,也分为雇佣学徒制与学徒制两种形式,学徒制的起源更早,徒弟在拜师后,需熟记与严格遵守师训及祖训,贯彻执行工匠行业的教条规范,把尊重师傅与学会感恩,作为工匠行业的道德准则。传统技艺在长时间的应用实践与传承发展中,积累丰富了工匠智慧与技术经验,在实践操作中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并逐渐积累了独特的制作技巧,并深谙相关禁忌与意义。徒弟在拜师后,师傅根据徒弟的悟性与品行等素养的考察结果,通过言传身教与口传心授等方式,逐渐向徒弟传授技巧与技艺,使得徒弟逐步掌握技艺的操作要领与注意事项等。相对于雇佣学徒制,学徒制的影响力更强。雇佣学徒制由于关系存续时间短,技艺学习相对半专业,技艺传承上不如学徒制。但无论哪种传承方式,都存在传统技艺传承不易的问题,与学习人少与学不精等因素有关,甚至有的学徒经过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摸清门道,因此对徒弟悟性与天资等素养的要求更高,技艺传授的门槛高,致使学习技艺的徒弟人数更少,也体现出了传统技艺的神秘感与境界性。

二、传统技艺的保护方式

(一)名录式保护

随着《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颁布,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申报与评审等工作陆续展开,构建了国家与省市及县级的四级名录体系。以收入名录的方式,摸清保护对象的家底,有的放矢的展开非遗的保护工作,间接放大目录入选项目的影响力与表现力。随着各项非遗保护政策与决策的逐步完善,非遗的保护体系更加成熟。

(二)传承者保护

随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逐步传承发展,第一批与第二批等代表性的传承人被记入名录,也相继获得了第一批国家级传承人与第二批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传承人及全国技术能手或民族地区名师等荣誉称号。通过传承人保护的方式,实现了传统技艺的有效传承保护及发展。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可参与国家级文物修缮与技艺模型国内外参展等活动,向国内外传播传统技艺的文化魅力。传承人开办的传统技艺传习班,带领学徒实践,传承人的数量逐渐增多,为传统技艺的广泛传承保护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政府对入选或未入选名录的传承人,加大了持续的培训教育力度,也是政府保护传统技艺的重要方式。民间技艺家协会与民族宗教事务局及文联等部门加强协作,开展了各种传承人高级研修班等活动,由艺术研究专家与民间文艺家及文化和旅游部非遗项目专家等主体进行知识技能的培训,授课内容体系逐步完善,让传承人接受了更为系统性的知识构建与职业素养培育。

(三)資料性保护

资料性保护方式,是指系统性的征集实物或收集文献资料,以录像与摄影及文字等多种信息载体的方式,将相关信息与资料收入到档案与数据库内。资料整理与录入系统,是各种非遗项目载入名录的基本工作。传统技艺的历史文化与科技内涵丰富,涉及到宗教与民俗等文化,展开资料性的保护显得尤为关键。社区博物馆与非遗保护中心及文化馆等场所,积极充当传统技艺资料性保护的角色。各种民俗工艺馆与博物馆等场所对外开放,通过游客起到了传统技艺宣传与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等作用,切实发挥了传统技艺参与现代社会文化建设与提高大众审美水平等作用价值。

(四)修缮性保护

非遗文物项目采取修缮性的保护方式,修缮性保护的对象多样化,如木构建筑等物质载体,在实践中分为简单修缮、一般修缮及重点修缮等工作等级,对少数民族地区等的古建筑群展开不同等级的改造与修复整改等工作,通过修缮等工艺还原古建筑群的真实面貌,切实发挥古建筑群的传统文化传播等作用。各种文物保护单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也被国务院收入在名录内,负责对当地的古建筑群进行修缮。为促使修缮工程顺利展开,采取了省优秀文物保护工程奖项等激励措施。但古建筑群的修缮工作复杂繁琐,需国家文物局认真审定设计方案,并坚持采取修旧如旧与就地取材等维修原则。如皇都侗寨经过全面修缮后,成为与国家3A级景区。

(五)整体性保护

一是传统技艺是动静态、有无形、物质与非物质有机整合的体系,应当采取整体性的保护方式,不能忽视动态而注重静态等倾向化保护。二是传统技艺是涉及丰富非遗内容的庞大体系,需展开系统性与综合性的保护[2]。传统技艺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等文化内涵密切结合,与当地的礼仪及庆典等活动,共同构成了典型的文化空间,并与其他附属技艺融合发展,从以往的个体自由创作,逐步向有现代意义的规范性与程式性的集体智慧表达过渡,社会性与时代性等特征越发突出。如水南腐竹的非遗技艺项目,吉水县地理条件优越,黄豆产出质量高,夯实了腐竹行业的发展基础。水南腐竹是北宋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豆与水、人与艺的结合体,在全国范围内被广为赞誉。水南牌腐竹的制作,选用优质的黄豆原料,经过除壳扬尘与清水浸泡及磨浆细嫩等手工艺精制而成。纯绿色产品的口感香脆且有益健康,受到了大众的青睐,因此是食谱首选佳肴,也是食谱文化保护之王。腐竹的制成难度较大,对原材料与山泉水及手艺人的勤劳淳朴、传统老手艺密切关联。手艺的过程复杂,涉及选豆与煮浆及晾晒等工艺,需花费大半天的功夫,大部分年轻人不愿吃苦,对祖辈传承下来的老手艺不感兴趣,促使水南腐竹传统技艺处于发展边缘的状态。当地政府与相关部门需加强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工作,了解传统技艺发展困境后,采取政策扶持等惠民措施,拓展传统技艺的发展路径,促使传统技艺重新大放光彩。唯有对传统技艺采取整体性的保护措施,才能达到理想的保护效果。从传统技艺的整体性保护入手分析,技艺的传承保护在不脱离技艺本身的同时,应当与其他同类传统技艺协同发展进步。如采取现代化企业发展模式,利用当地龙头企业的带动,实现当地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高效利用,鼓励扩大生产,发挥第一与第二及第三等产业的联动经营,发展立足传统技艺,注入各种科技含量,实现产业效益与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传统技艺的工艺品,是象征与认同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性载体,是维系民族感情的媒介,更是增进文化认同的纽带。因此,应当将传统技艺作为整体进行非遗名目的申报。不同国家对近似传统技艺的非遗申报,也充分表达了传统技艺跨地域与跨族群的发展意义,更利于发挥整体性保护的意象及作用价值。

(六)活态性保护

活态性与整体性保护密切关联,整体性保护体现在静态与活态的综合保护方面。活态保护是指介入性保护,对保护对象的还原过程进行全程性与全面性的保护。从文化生态学入手分析,保护传统技艺需加强对其文化生态要素改变的关注,从动态的视角审视新环境下的发展现状。任何技艺都应当有完整的保护计划,如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需制定区域生态性的保护计划,将技艺的物质与非物质蹲好动静态看作整体进行传承保护。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被列入非遗项目后,传统技艺的功能与内容随之拓展,从以往的建筑本身,逐步向文化认同与集体记忆等综合要素协同组成的文化空间过渡。生产性活动与当地的文化艺术及政治经济等领域发展密切关联,实现了传统社会结构与文化心理结构等体系的深入整合。

(七)需求性保护

传统手工艺品的产生,始终与生活及社会的需求相关联。文化产品的发展市场与利益空间逐渐被压缩,传统技艺的发展空间与手艺人的生存空间随之被挤压,甚至出现了手工艺无从传承等现象,不利于传统技艺的振兴发展。传统技艺的保护困境,体现在濒危与衰减及变异、消失等方面,大部分的传统技艺已经发展到了暮年,与传统技艺脱离现实社会及大众需求等因素影响有关[3]。传统技艺的文化逐渐发生变化,传承的内容与功用及受众、环境等随之变动,加上传承保护方式的内在缺陷,加剧了传统技艺的退化。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主要通过采取以既定样式传承历史文化与技艺融合创新发展的两种模式为主。创新是传统技艺现代化发展的必经路径,但在创新中的核心要素不能更改,非核心要素可以通过替代更新等措施改变,实现传统技艺与新工艺的整合。加强对特殊技艺与核心技艺及辅助技艺等技艺关系的处理,不能放弃精益求精等工匠精神,可以利用现代机械取代普通技艺,保留核心技艺,利用现代工具提高制作效率,在手工艺品的美观度等方面加强创新,以满足当下社会对文化产品的需求。

三、总结

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传承保护发展,需逐步向资源节约与大众生活需求及现代文化理念、经济生态模式等领域的发展靠拢。完善非遗技艺传承保护的体系,采取多元化的传承保护策略弥补其内在缺陷。在融合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出现现代工具喧宾夺主等问题,加强对核心技艺的保留,以不断放大传统技艺的程式化等优势特征,切实发挥传统技艺的文化交流传播等作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范圣玺,邓碧波. 设计创新视角下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J]. 设计艺术研究,2020(2):4-8.

[2]张卫红.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3):106+108.

[3]吴师彦. 新媒体视野下非遗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研究[J]. 智库时代,2019(50):286-287.

作者简介:罗健(1964-),男,福建永安,群文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群文工作。

作者:罗健

少数民族地区中国古建筑论文 篇2:

探讨中国城市与乡村建设规划中的古建筑处理方式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虽然从战乱和动荡的年代中走来,仍留下了许多负载着中华文明的建筑与文物。而在社会飞速发展的现代,城市与乡村都时刻面临着适应时代的建设和规划,如何协调古建筑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其既能在城市与乡村的建设规划中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又能留有一席之地,是当代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现代城市建设中古建筑修缮的探讨

我国是世界文化大国,历史遗留建筑颇多,1982年我国出台《文物保护法》,其中明确规定:“对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建筑和革命文物在修缮时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我国对于文物修缮方面的重视就可见一斑。

以北京菊儿胡同的改造为例,菊儿胡同是北京市第一个危房改造试点工程,由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设计,在原有的危旧房基础上改建,此次改造是对传统四合院的“有机更新”,是既适应于北京老城原有的肌理,又适合于现代人居住的新场所,充分因地制宜,保留原有植物,整个设计围绕老树来做,人居环境优雅安静。

吴良镛曾提出,四合院需要按旧城的原有肌理加以维修,如果属于必须全部拆除的危房,新修也应当与原有的城市肌理取得协调。菊儿胡同属于危房重建一类。他指出,国际上对历史文化名城大拆大改差不多没有成功的范例,而小改小修可使旧城常改常新,城市的传统也得以传承。

修缮永远先于重建,重视文化传承,在“一杆到底”的覆盖式的城市和乡村建设规划中显得弥足珍贵,是发展中注重保护,在前进中不忘根本,才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坚强后盾。

2.少数民族地区的古建筑保护

少数民族地区古建筑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大多是由当地居民自主设计和建造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或政治、文化、军事等古用房。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古建筑如何能保护自身的传统文化特色并协调融入发展进程是一个首要问题。

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古建筑保护途径的前提是了解古建筑之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价值,其一是古建筑具备使用性,除了提供居住场所外,不同地区的建筑都有特定的功能,比如徽州马头墙具有防火防盗功能。其二是古建筑中的每个组成部分,比如家族宗祠、牌坊等,通常是当地人心理、伦理、宗教、审美等精神生活的需要。其三是具备历史文化价值,是研究历史文化、不同发展阶段中不同的建筑风格的重要依据。其四是古建筑作为优秀的文化产物,是历史的艺术缩影,它们的历史价值决定了其必然具备旅游价值。

综上所述,在保少数民族地区古建筑的保护中,我们应探究一条可以使古建筑融入建设中的保护途径。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郎德上寨古建筑保护为例,受旅游城镇化的影响,郎德上寨重视本地古建筑古文物的旅游价值,在实地调查中显示出的发展境况,也反映出当地在发展旅游业后不仅本村寨文化没有消退,而且以其原生态的良好保持而更加受到游客的青睐。郎德上寨外部受到黔东南州快速城镇化背景的影响,内部又受到本地居民观念意识和生活习惯改变的影响,通过树立保护观念、资源置换等手段,郎德上寨以铜鼓坪为中心的村寨布局以及选房基、上大梁等建房习俗都得到了完整的保护,同时在旅游业的发展中,鼓藏节等传统的苗族节庆仪式得到了展示的舞台,这激发了人民的民族文化自豪感,给了古建筑保护一个温和的土壤。

3.旅游小镇的打造

作为国家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体,一部分乡镇村落在地域文脉的延续和基础设施的改造上还存在着一些困难。旅游小镇是区域文化和经济的中心,文化传承是重中之重,应是一个包含多种内容的系统文化工程。

中国旅游小镇PPP模式的落地运用是乡村建设规划中一个正在受到广泛关注的路径,将创意模式、金融模式和运营模式三合一,文化、商业、农业、旅游、生态、金融、政府七个要素区域化联动发展,配合丰富落地业态资源统一经营,连锁运营,如民宿酒店、康养产业、旅游店铺礼品、生态产品、国学相关产业等等,实现资源共享。例如湖南素有“中部第一县”美誉的长沙县。拥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大量实力雄厚的企业,随着国家在旅游发展战略上的提速,长沙县金井镇的龙头企业湘丰茶叶集团挖掘和整合了本地区的各类资源,以茶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他们的PPP项目包含三个方面的投资:新型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两型产业园基础设施的建设。PPP模式充分的调动起了内部的需求和外部环境。金井镇的“茶乡小镇”在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同时还在开发金井镇的新型城镇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采用PPP模式,吸引外部资金,和政府投资一起进行建设,有了交通、酒店、娱乐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才得以形成完整的生态旅游产业链和成熟的接待能力。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作者简介:司雨清,女,籍贯:辽宁大连,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作者:司雨清

少数民族地区中国古建筑论文 篇3:

灵山县苏村古建筑雕刻艺术的价值探析

【摘要】广西灵山县苏村传统民居建筑群中的各类雕刻精品比比皆是,题材丰富,雕刻手法多样,且注重造型美与文化蕴意的结合,造就了其不但有着典型的传统建筑雕刻装饰特点,更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体现了苏村人历来注重传统宗教文化、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思考,是当代专家学者研究传统民居建筑及其文化内涵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关键词】苏村;建筑雕刻;艺术特征;文化价值

灵山县苏村古建筑以其规模宏大被称为“灵山第一村场”,苏村不但建筑规模宏大,且多数建筑结构是以大型木架为支撑的砖木或木石结构,尤其以云浮大理石见长,在苏村的建筑中随处可见,这种独特的建筑用材为苏村的装饰艺术提供了良好的表现空间。雕刻者以木、石为材料,多种雕刻手法综合运用,创作出一大批雕刻艺术品作为建筑的装饰,这些蕴含人文内涵和文化积淀的雕刻艺术品,不仅丰富了明清时期岭南建筑文化的样式和内容,还为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装饰图案,对明清时期民居装饰风格发掘和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一、苏村古建筑群的基本概况

(一)地理环境

灵山县苏村古建筑群位于308省道旁,离灵山行政中心东部30公里,距石塘镇政府所在地约2公里。整个村落地形起伏平缓,村周围零星分布着玲珑秀气的土丘,与古村落的池塘古树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古建筑群的选址颇具匠心,利用周围的山形,精心布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理念。村民将古建筑前面的溪涧垒塞为池塘,以池塘前的大片平整的良田为大的前台,视野十分开阔,因其是在平缓的丘陵上建造的村落,所以在村后植上大片荔枝林做后靠,古建筑群在古树与四面丘陵环抱的映衬下显得古朴而优雅娴静。

(二)规模布局

苏村古建筑群现保存共计15个,占地约69万平方米,主要是苏、刘等家族的物业,但统称为苏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清初康熙年间,规模宏伟壮观,主要由7个院落组成,即中宪大夫鹤亭刘公祠(祠堂,即荫祉堂)、长房司马第、二房大夫第、二房鹾尹第、三房司训第、四房二伊第和五房贡元第。总体布局以大夫第为中心,左边为司马第,右边为鹾尹第,后面为司训第,构成倒“品”字形格局。其厅堂、内宅,尤其是花厅,画栋雕梁,装饰华丽,气象万千。

二、苏村建筑雕刻艺术概括

苏村古建筑群的雕刻艺术装饰十分丰富,每个院落都有自己的装饰雕刻,据统计现保存较为完好的共有200多件,琳琅满目,古朴典雅。具体可分为石雕、木雕等,而石板、木板(條)上的雕刻,多为立体造型,设计精美,构思独特。技法上采用了传统的圆雕、浅浮雕、高浮雕、漏雕、平面阴线刻等多种手法,创作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立体画。在内容上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福禄寿、盛世吉祥、五谷丰登等具有吉祥、安康生活意义的题材。人物题材方面包含有仙童、寿星、学士、官人等;动物类题材有传统典型的龙凤、狮、虎、鹤、鱼、龟、麒麟、鸟、凤蝶等;植物类的有四君子梅兰竹菊、桃李、牡丹、荷花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荔枝等;人文景观类有亭台楼阁、歌舞升平的景象等;而梁、榫构架和内外屋雕刻的则是云龙虎纹等;青石柱及镶嵌在走廊、通道上的石块则是人物活动的场景、吉祥的花鸟虫鱼等图案的浮雕。

三、苏村古建筑雕刻艺术的多重价值

苏村古建筑雕刻艺术不仅有着中原、岭南民居装饰雕刻的传统特征,还有着自己的特色,是岭南民间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造型工整、雕刻手法丰富、色彩纯朴、题材多样等方面的审美价值,体现了儒、道等方面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具有深厚的挖掘与探讨价值。

(一)审美价值

苏村古建筑雕刻艺术具有强烈的装饰味,无论是在造型、构图、工艺、色彩还是在题材选取上,都有着自己显著的、独特的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

1.造型工整,结构严谨

古建筑的雕刻艺术品需要塑造者具有精湛的造型能力与审美能力,以刀为笔,运用夸张、隐喻等手法,根据装饰位置的需要“因地制宜”。在确保单个雕刻作品精致生动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与古建筑其他雕刻作品的和谐统一。如在石马巷中的石马就是用夸张的手法在整块大理石上凿出憨厚的形态,在整个石马的塑造中没有一点多余的线条与其他装饰,这就需要雕刻者具有高超的技艺与造型能力。再如司马第里的雕刻作品,其中一幅是广泛流传在中国传统建筑的“望日麒麟”石雕,一头麒麟龙头鹿身牛尾,鳞甲遍体,一手持莲花的肥硕神仙坐于其背上,彩带飘逸,行走于天空中,左上方一轮辉炎的太阳掩映在祥云之中,悠然自在。在神仙的刻画中,造型比例协调、美观,用浮雕的雕刻方法去表现神仙光着上身,用简约的线来表现神仙的裤子。而麒麟与祥云的表现则是综合运用了浮雕、透雕、线雕等手法,将祥云及麒麟鳞甲、鬃毛、眼珠、牙齿等刻画得栩栩如生。这种通过一疏一密、一简一繁的用线、面表现形式形成了强烈的画面变化对比,增强了画面的节奏感,使整个画面更加凸显神仙悠然自得的形态。

2.刀法简洁,表现力强

浮雕和圆雕通常是用在砖、石、木质上的雕刻手法,它是依靠形象的起伏造成浮凸的立体效果,通过不同层次的雕刻使得想要的主要图案凸出,其他图案向后推移,主次关系明朗,让人一目了然。古建筑装饰的雕刻工艺无论是在石刻上还是木刻上,雕刻手法都很丰富,大多数在实际运用时为多种刻法综合运用,或是浮雕加圆雕,或是浮雕加线刻。

苏村古建筑雕刻作品多具有刀法简洁、表现力强的特点,综合运用了传统雕刻的各种工艺,如浅浮雕、圆雕、深浮雕、透雕、线刻等。精湛的雕琢工艺提升了苏村古建筑雕刻的艺术价值,也将苏村传统建筑由单居住的功能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可居可赏的境界。如“荫祉堂”正前六幅栏板石雕就尤为精彩,栏板平面剔底,以半圆线框统一每一幅构图尺寸,栏板中间刻出三个阳刻“寿”字的云拱以利通风的寻杖。寻杖、云拱、栏板、小华版和地伏都有出榫,与望柱共同形成卓越卯嵌的稳固整体。正面六幅栏板中由右至左,用秦朝的“商山四皓”故事情节创作而成,其中刻有“圣人亭”的一幅图中,三个人物居中(人物头像已遭破坏),用柔和的线条勾画,人物右边运用深浮雕粗放的线条、块面去表现亭台与公园的太湖石门,并在石门上面写上“花林”,在石门上方用凹线雕刻上几枝柳树叶。而在画面的左边的“圣人厅”则是精雕细琢,技法上包括了传统浅浮雕、深浮雕、透雕等,不仅把建筑的门板刻画得很细致,连门板上的装饰物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多种雕法的综合运用,使整个画面主次分明、对比强烈。

3.色彩纯朴

朱熹认为“大抵圣人之言,本身平易,平易之中其旨无穷”,主张平淡自然的美学思想。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主张对色彩要素朴,反对绚丽灿烂与错金镂彩。庄周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五色乱目”“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竞美”,体现了朴素的道家精神。

苏村古建筑的雕刻艺术作品中无不反映了程朱理学与老庄自然、朴素的美学思想。石雕尤为突出,在现存的雕刻图案中很少或基本没有用到色彩加以装饰,几乎都是保持了石砖原有的灰色调。荫祉堂里无论是栏板人物场景、栏板后面的动植物刻画,还是里面的柱础、漏窗的石刻作品都保持着大理石原有的灰调子材料质感,充分利用了雕刻材料的质地自然之美,使它们与古建筑本身的青砖、青瓦以及周围的古树、丘陵固有的色彩在层次变化中呈现浑然一体的灰调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思想。

4.题材丰富

在苏村雕刻艺术中,题材广泛应用是一大特色。人物类的多数是从儒释道三教中提取的仙童、学士或是圣贤等形象;动物类有传说中的龙、凤等,也有生活中常见的狮、龟鱼、蜜蜂、蝴蝶等;植物类有传统文人喜好的“岁寒三友”松竹梅,有生活中常见的牡丹、荷花、菊花、梅花,也有海中的珊瑚、佛教圣物菩提树、灵芝以及富有地方特色的荔枝等。丰富的雕刻题材,既为雕刻师提供了创作、表现空间,又表达了苏村人民平淡而不平庸的生活品质,寄托了他们对安全、安逸、多子多福幸福生活的珍惜与向往。

(二)文化价值

苏村古建筑雕刻艺术,是当时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结晶,同时也是苏村人民的意愿反映,还是当时文人、艺人、商人等各个阶层共同参与创造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社会现象,体现了苏村劳动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文化、民间民俗等多重文化的思考与取向。

1.儒、道文化

苏村的先辈是从河北保定迁居今广东南海市高明区榴边村,明末兄弟俩来到灵山经商而落户苏村。在其家族中不乏游历宦海之辈,清代康熙后期苏村刘仕俭的五子十四孙中,有知府1人,知州2人,盐场大使、盐运司各1人,这些为官之辈无不熟读四书五经,道、儒文化底蕴深厚。因而苏村的建筑文化不可避免地被打上老庄文化思想的烙印。在儒家思想中“仁”“礼”是其奉行的核心内容,也是当时苏村人所遵循的道德标准,是影响苏村古建筑装饰雕刻艺术的重要思想。在苏村古建筑雕刻艺术的题材里,有大量体现“中庸”“忠”“孝”“节”“义”的题材。如司训第“女花厅”用整块大理石雕凿的巨型金鱼缸,正面以传统故事“孟母择邻”、民间传说“腾龙引鲤”做主图案,表达女主人恪尽职守相夫教子之责,以助郎儿能在科场一展所学,博取“锦绣前程”“平步青云”的深情祝福。

2.宗教文化

中国的宗教文化具有包容性与丰富性,在漫长历史中,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始宗教文化是构成中国宗教文化的主要内容,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无不影响着老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中国封建社会当中,宗教文化往往是统治者为统治服务的重要工具,在明朝就实行“三教合一”的政策,这一政策与老百姓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在苏村装饰雕刻艺术作品中运用了大量本土宗教和体现佛教文化的题材,如“(姜)太公骑麟”“麻姑拜兽”“福禄寿三星”“八仙过海”长纹样、“万”字符号、八吉祥、莲花纹样等,反映了苏村人有着追求福禄、富贵、多子、吉祥、长生不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地方民间文化

苏村因其地理位置特殊,有着其丰富、独特的地方民间文化,如“跳岭头”“七月十四”“五月五”“四月八”等传统节日文化。使用当地的民间民俗文化是苏村古建筑雕刻艺术的一大特色。如“荫祉堂”头座二厅,前轩两条方石柱半空上架酸枝木矩料三步轩梁,仰面中门梁雕饰直接使用了当地“荔枝”为题材的浮雕,“荔枝”即为“来子”,以荔枝谐音借代,这是灵山一带民间一直相传的习俗。在人的传统观念中,人多力量大,既表达了苏村人期盼家族日益庞大、多子多福、香火永继的美好愿望,也是灵山的地方特色,植根人心的传统文化的艺术形象,体现的是苏村人对“人丁兴旺”“生生不息”等质朴的幸福生活向往。

(三)社会价值

1.教化作用

苏村建筑雕刻艺术是美术的范畴,美术的教化作用有时比单纯文字的教化更为有效果。张彦远言:“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特别是在当时老百姓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苏村的古建筑雕刻不仅仅有装饰美化的作用,还具有教化族人的功能。如用鲤鱼造型隐喻着“鲤化龙”“跃龙门”告诫后人要勤奋、要奋斗,不能安于现状。如二尹第的龟鹤、青鹿雕饰等向后人隐喻着要保持庄老的思想,健康的平常心态,才能延年益寿。

2.優秀传统美德传承的载体

儒家信仰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苏村的雕刻艺术的很多作品中,很多体现“中庸”“忠”“孝”“节”“义”的传统儒家思想题材,如“(姜)太公骑麟”“麻姑拜兽”“福禄寿三星”“八仙过海”等,这就成为传承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

结语

灵山县苏村古建筑独特的雕刻艺术特征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受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审美观以及当地的民间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苏村的雕刻艺术以其丰富的题材和内容、精湛的雕刻工艺、纯朴的色彩式样、生动传神的造型语言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它们历经几个世纪的社会变迁与风雨的侵蚀后仍栩栩如生地呈现于今人,成为专家学者研究传统民居建筑的宝贵的财富与资源。

参考文献:

[1]陈秀南.灵山县苏村刘氏祖宅雕饰的民俗事象.灵山文献.

[2]廖恒.广西灵山县古建测绘分析[J].山西建筑,2007.

[3]中共钦州市委宣传部.民间风情[J].民间风情,2008.

[4]高山,徐百佳.论徽州古建筑雕刻艺术“图形遗产”的价值[J].江淮论坛,2009.

[5]罗小平.析五音与五脏关系研究[J].山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

[6]乐爱国.道教生态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黄国存.广西灵山大芦村建筑群特征及其审美意识探微[J].传承,2016.

作者:黄国存

上一篇: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论文下一篇:纪录片促进地方农业旅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