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公共管理论文

2022-04-19

伴随《义务教育法》的改革与实施,在法律层面上我国基础教育实现了公平,其中,不少“希望工程”、“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让不少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其依然存在基础教育发展落后、生态限制发展的问题,从大范围来看,东西部在公共教育预算上存在2到3倍的差距,加上地域的生态特点,基础教育存在不均衡、不平等的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族地区公共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民族地区公共管理论文 篇1:

试论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的多元主体体系

〔摘要〕 多元主体参与是现代公共危机管理的必然要求。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中多元主体参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带来的各种损失;有利于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自救和互救能力;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不足和失效。文章分析了多元主体参与的依据和现状,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多元参与主体进行了探索,最后梳理了多元主体参与危机管理要注意的四大关系。〔关键词〕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多元主体

〔作者简介〕石正义,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1;

邓 朴,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四川成都 610054。

随着近几年来应对危机实践经验的增加,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正在不断探索完善。实践证明,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离不开各类国家机关、各种社会组织和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通力合作。不少专家学者也在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问题上达成共识,普遍主张构建政府主导、多种主体参与的机制。但在现实中,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单一,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尚不健全。因此,构建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多元主体分工协作、权责共担的机制,对于整合全社会力量、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多元主体参与在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带来的各种损失,最快地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的公共危机,因其地处偏远、物资匮乏等各方面的因素,往往造成更大的损失。多元主体的参与,有利于发挥各种社会力量,运用整体合力,把损失降低到最小,尽快地实现危机后的恢复和重建。单靠政府一方的力量会受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财力、物力和人力的约束。

其次,有利于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自救和互救能力,降低政府和国家的压力。危机管理多元主体的参与,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自身的力量发挥出来,他们或是组织和帮助人们开展自救,或是提供一些互救的平台和渠道,或是直接给予物质、精神和各方面的支援。这样的救助体系和帮扶,使危机中的人们不但能感受到政府和国家的存在,而且能体会到社会本身的巨大力量。

再次,有利于弥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不足和失效。政府不足和失效是指当危机发生时, 政府在短期内所能提供的公共资源有限、空间分配密度有限,而导致对某些危机事件无法采取及时和有效的应急措施而造成损失。〔1〕实践证明,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仅靠政府的力量应对危机事件要付出极高的公共财政成本,在现实中无法做到。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充分利用多种社会力量,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如同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模式,两者需要相互结合和互为补充一样,社会多元主体对危机管理的介入,也弥补了民族地区政府的不足。

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中多元主体参与的依据与现状

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中多元主体参与的依据, 是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的特殊性,是基于当今社会力量日益成熟的现实基础,也是基于现代社会治理模式转变的理论基奠。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危机既有一般性突发事件的特点,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一是复杂性。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既包括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夹杂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及其他社会问题, 甚至还有国际关系问题等。其二是隐蔽性。历史、文化、民族的隔阂,使不少地方政府、社会媒体和公众很难了解各少数民族动态尤其是危机的动态,从而使得民族地区危机具有隐蔽性。其三是变异性和扩散性。由于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和偶然因素的介入,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的性质和内容极易发生嬗变。其四是暴力因素和国际性因素突出。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民族地区危机管理要吸收多种社会力量,形成危机应对的合力,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地区的公共危机。

社会力量日益成熟和社会组织的健全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现实基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组织迅速增加,社会力量日益成熟。各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专职的志愿者队伍等越来越多,他们在社会各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大的公共危机面前表现尤为突出。另外全球化和国际化也使国际社会的力量开始在我国危机管理中活跃。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因其民族、落后等原因,在危机爆发时更容易得到广大社会力量的支持。

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是多元主体参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现代社会治理模式的治理主体和权力中心由单一政府向多元主体转化。传统治理模式认为政府机构是惟一的权力中心。而现代治理模式认为,尽管政府机构在整个社会中依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不再是惟一的主体和权力中心。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只要其行使的权力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就都可以成为在各个不同层面上的权力中心。也就是说治理的主体除了政府之外,还包括了政府之外的市场和第三部门,它们之间也由之前的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变为相互补充协作以及相互监督约束的关系。这种治理模式体现在危机管理方面,就是多元主体参与,相互配合共同应对危机。

当前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中的多元主体参与还处于较低的层面。长期以来政府已经习惯于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 社会力量一直比较弱,很难与政府平等对话, 所以在危机治理中社会力量的发挥一直不尽如人意,集中表现在: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危机管理的法律欠缺,社会力量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确认;危机管理的组织单一,主要依靠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的力量,没有对社会力量给予应有的组织确认;参与危机管理的多元主体在发展中受阻,在资金、人力和规划上政府没有积极支持。另外,由于社会多元主体大多是出于人道主义、奉献精神等进行支援的,自身没有行政权力,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没有相应的协调和沟通机制,导致配合不佳,损害了整体合力。

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多元主体体系的构成

就目前的社会结构和发展状况来看,可能参与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有以下八类:

第一类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自治政府及其危机管理部门、组织。政府组织的特征在于代表利益的公共性和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威性。政府必须以公共目标作为其指向来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否则政府就丧失了其合法性。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管理,保护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整个地区的公共安全, 属于政府的经济社会服务与管理职能范畴,是政府的基本职能。目前,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普遍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危机管理常设综合机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办公室,该组织分设于民族地区的自治区(省)、地区(自治州、盟、较大的市) 行政两级系统。在横向的职能方面,有相应的决策、政策法规、信息管理、预警、执行监督、宣传培训、应急服务等不同职责的部门体系。

第二类是各种社会事业单位团体。事业单位是计划体制的产物,几乎涉及社会所有领域,有的甚至还行使着国家“公权”。我国的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很多单位都是事业单位。〔2〕相对于其他部门,它们有着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更多贡献的是智力和技术方面。例如,成立公共危机管理智囊团,运用大学、研究机构和咨询机构等事业组织的力量,往往能突破思维定势,发挥专业所长,为政府和社会带来新视角、新观点,从而使政府的危机管理政策更加科学合理。

第三类是各种企业组织。这一类是非公共部门中的盈利组织,西方的一些学者称之为私人部门。从我国的现状来看,企业组织并非都是纯私人的组织。由于所有制和产权的不同,我国的企业有国有、私营、股份、外资等多种类别和形式,不能一概而论。但它们共同的特征在于赢利性,这是与其他组织不同的根本点。随着现代社会融合度的提高,社会出现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不少企业往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真诚地回报社会和广大消费者,积极提升企业自身的社会价值。不少企业设立、捐助相关基金,用于危机解决方案和技术的科研攻关,投放公益广告、捐助产品及一些优惠措施。企业固然会有一定的投入,但是从长远利益来讲,更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追求双赢。所以,在不排除长远上追求利润的前提下,企业组织也是现代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参与主体之一。

第四类是各种非盈利组织。非盈利部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而出现的,人们越来越有愿望和能力组织起来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恰恰是政府和企业在提供公共服务时难以顾及和不易解决的,例如关注弱势群体、自愿捐助和志愿服务、环境保护以及行业自律等方面。在我国,非盈利部门主要有各种人民团体、社会团体、群众性组织、中介组织和各种行业协会等。非盈利组织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危机治理中已日益构成了一股非常重要的社会力量,它们通过独立自治与志愿参与的机制,实现着多种形式的救援,共同致力于改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生活。与政府部门相比,非盈利组织具有贴近民众、行动灵活、敢于创新等优势,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五类是广大志愿者队伍。志愿者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广大的志愿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当出现危机事件时,志愿人员组成的队伍能提供大量受过训练的专门人员来处理危机。我国近年来,涌现出了许多志愿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组成一定的组织,服务于公共危机事件处理。相对而言,志愿者采取行动的主动性强,参与主体的范围广,运作模式体现创新性,最能反映社会自身的力量。

第六类是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地区“精英”。少数民族干部长期扎根于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对本民族、本地区的情况非常了解,对本民族可能发生的危机及应对危机的措施十分清楚。离开了他们去按照一般模式治理民族地区的危机,可能事倍功半。另外,要调动当地民族的“ 精英 ”,他们是民族地区生产生活中的能手,往往具有某方面特长而在群众中具有很高的威望,同时他们在识别与应对本民族的危机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加上他们自身的号召力,将他们吸收到危机管理队伍中来,委以重任,会使应急管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七类是爱国宗教人士及团体。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其中伊斯兰教、佛教等是信奉人数较多的宗教。1982 年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恢复建立各级宗教团体、宗教协会近千个。多年来,爱国宗教人士在维护边疆稳定、解决许多社会安全型危机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凡是爱国的宗教人士和团体,都应该纳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体系中去。〔3〕

第八类是国际组织和国际人士。重大的公共危机要求全球共同应对,这种合作将一国的危机纳入世界范围之内,通过整合各参与主体的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各种资源而实现共同目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争取到的公共危机国际参与主体主要包括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社团组织、企业组织以及个人等,在一般情况下,这些主体参与一国或一个地区危机治理的过程也就是实现其利益的过程,其中不乏带有政治、宗教或其他意图,当然也有一些超脱国家利益之上的高层次合作治理。在现有的国际关系体系中,民族地区公共危机合作治理的主要方式是国际援助。

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参与要处理好四大关系

参与主体的增多并不仅仅是量上的增加,更要有质的突破。多元主体参与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也会产生一些沟通、协调方面的问题,关键是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主导,要理顺政府间内部组织的协作关系。公共危机管理是各级政府、各个政府部门的共同责任。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不少应急组织和职能部门都是刚建立不久,存在着不少协作上的问题。从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出发,有必要重新整合各级政府和不同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职能和相互关系,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管理的原则,构建起一个责任明确、统一指挥、分工合作的协作关系。〔4〕在纵向关系上,应该明确中央和省级层面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应急管理政策规划,建立预警和信息报告制度,“因为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文明和善治政府的一个显著标志。”〔5〕对地方应急管理提供指导和帮助,直接处置全国或全省范围的重大突发事件,组建常设的综合性应急协调机构;在地方层面,应当明确地方政府负有直接处置本地突发事件的责任,并赋予其统一实施应急处置的权限;在遇到无法应对的危机时,可以请求上级政府直接管理。在横向关系上,应当以综合应急机构为中心,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各职能机关对于彼此的职责、计划、工作流程要熟知,特别是彼此的抢险救灾计划、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要十分了解,这样才能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预警、信息、响应、处置、善后等职能部门要形成一个协同合作的网络体系。

第二,要处理好政府和社会事业单位、企业单位、非盈利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的关系。首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应该加快其职能转变,为事业单位、企业单位、非盈利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的成长提供更为优越的发展空间和资源条件。充分发挥现有的共青团、妇联、工会、红十字会等社会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政策引导、经费资助、规范指导等多种途径加大对社会组织积极扶持,使社会应急力量得到发展壮大,成为政府应急力量的重要补充。其次,规范和引导多元社会力量参与政府危机管理过程。现行体制中,紧迫的问题是要在制度上强化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民族地区政府公共事务治理的实际影响力,在实施和操作层面探索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危机管理过程中与民族地区政府合作的具体方案。此外, 为了避免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参与过程中发生“异化”的可能,务必要在参与和控制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6〕无论如何,当危机发生时,政府才是主要的管理者、运筹者、执法者,为了保证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参与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与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行为保持协调, 必须建立相应的控制和监督机制,把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参与行为规范在法制的轨道之内。

第三,要处理好公共危机管理中社会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要重视非政府组织这种社会力量。“非政府组织能比政府更为灵活积极地反映不同主场社会成员的需要。”〔7〕当然,在社会力量之间首先要相互配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相互帮助。就目标而言,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最终追求是一致的,因此他们是密切合作、并肩战斗的关系;同时,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相对于政府部门而言,社会组织和个人整体意识、专业化管理和自律规范等方面都不够健全。走专业化道路,具有明确的服务宗旨、清晰的工作计划、科学的领导系统、理性的决策系统、规范的筹资方式和资金管理模式、有力的监督机构等等,是各种社会力量发展的共识。所以,他们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同路人。同时,各种社会力量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一部分在同类组织发展中因管理有方、制度健全、运行良好、社会知名度高而得到较好的发展,另一部分则渐渐淡出公共危机的治理领域,走向解散或没落。

第四,要注意民族力量、宗教力量和国际力量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整合。民族、宗教和国际因素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中更为集中和明显。因此,在这些地区公共危机管理上,有效利用民族、宗教和国际力量是提升危机处理能力的重要路径之一。首先,要善于利用各民族自身的智慧。边疆居住着五十多个民族的群众,各民族的文化、历史经历各不相同,各民族危机意识及应对危机的方法、策略也各有不同。边疆各民族在亲和大自然、适应大自然以及与大自然长期的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存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危机应对经验与方法。如新疆各民族在应对沙尘暴过程中就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们将固沙能力强的植物在沙地上编织成一种类似方块的图形,每一个方块大约一平方米,这样沙土就牢牢地被固定住了。因此,在构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体系时,应该高度重视各民族传统智慧,发掘和利用各民族文化中的这些积极因素。其二,目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发挥爱国宗教人士和宗教团体作用方面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尊重和保护宗教界人士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权利, 关键是要坚持把宗教界人士和团体的力量引导至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去。公共危机影响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正常生活,也受到宗教界人士和团体的关注,他们愿意和地方政府一道,利用自身优势,共同抵御公共危机。其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国际性合作有待加强。胡锦涛同志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8〕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许多危机事件国际化的现实,迫使我们的政府逐步转变观念,从被动到主动地和国际开展广泛的合作,这对于迅速高效地处理危机事件作用很大。各级政府应该尽可能地建立同国际社会有效的联系与沟通渠道;要积极争取国际性、地区性的组织在资金、人员、技术、教育和培训、以及道义上的支持,加强与各国在危机管理研究方面的交流,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加强与各国及国际组织间在危机管理方面的合作互助、资源共享;加强在环境保护、打击恐怖主义、金融犯罪、毒品、地区安全方面的合作,从源头上消除、遏制危机。

〔参考文献〕

〔1〕石路,蒋云根.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2〕李俊清.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

〔3〕杨安华.民族地区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机制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5,(8).

〔4〕曹现强,赵宁.危机管理中多元参与主体的权责机制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4,(7).

〔5〕何光英.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信息缺位和失语原因探析〔J〕.天府新论,2010,(4).

〔6〕赵成根.国外大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

〔7〕赵敏.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现实困境及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8〕胡长青.胡锦涛同志建设和谐世界主张的国际视野〔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3).

(责任编辑:石本惠)

作者:石正义 邓 朴

民族地区公共管理论文 篇2:

公共管理视角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公平发展对策研究

伴随《义务教育法》的改革与实施,在法律层面上我国基础教育实现了公平,其中,不少“希望工程”、“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让不少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其依然存在基础教育发展落后、生态限制发展的问题,从大范围来看,东西部在公共教育预算上存在2到3倍的差距,加上地域的生态特点,基础教育存在不均衡、不平等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从公共管理视角,谈谈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对策。

一、引言  

教育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早在十八世纪,卢梭就对教育与民族进步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研究:“只有人民不因为缺乏知识而显得相对落后,那么国家才能维持进步与发展。”因此,国家要给予人民正当的教育,党在十九大里也反复强调了“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可见,教育的对国家进步以及民族繁荣的重要作用。如今,我国已经获得了提供教育公平的机遇,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让教育公平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能。基础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担负着提高国民素养的主要人物,虽然,我国已经在法律上严格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但是我国地理资源差距大、人口多,基础教育的公平实施依然存在地域差别,“非均衡发展”现象依然存在,为此应该基于国家中长期发展考虑,从公共管理视角去探讨、研究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公平问题,这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教育公平与公共管理

(一)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指的是通过法律规定来给予公民同等的受教育权利,通过政策协调、充分调配资源等多种手段为人们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从而让受教育者在社会中能够保持相对均衡。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国家来制定有关于基础教育的政策法规,以此实现地区与地区、学校与学校、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各级各类学校或者教育机构要在教学活动中给予每个学生均衡的发展机会,从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来看,“硬件”包括教育经费、教学设备等;“软件”包括学校教师、书籍资源等。当前,我国在法律法规的设置上已经实现了均衡,但是在实施上却面临很多现实问题,保障教育的公平发展不是指平均主义,而是采用“缩小差距”的方法实现相对公平,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要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尤其是少数民族区域。

(二)公共管理

近年来,国家一直推行一系列教育政策,缩小地区教育差距,如“两免一补”,即免去书杂费,并补助生活费,用一系列政策保障基础教育能够实现相对均衡的发展,是为集体利益而采取的方案,这些方案能够体现公共政策的惠民性,据《少数民族地区调查研究》中显示相关公共政策的实施有效推进了教育公平。公共管理制定的政策有如下特点:1.价值相关性,其直接关系着社会价值的分配,很多公共政策的实施都有一定的价值、利益相关性;2.合法性,公共政策在制定过程中不仅经过了相关法律程序与立法机关的批准,还经过了授权部门的认可,具有合法性。3.权威性,公共政策的实施对象主要是组织,而不是个人,政府做出的决策具有权威性。

三、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公平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落后

虽然我国针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公平提出了多项政策,但是部分民族地区依然存在基础教育观念落后的问题:1.领导认识不足,一些领导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认识浮于表面,认为抓不抓无所谓,更加重视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忽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2.部分群众重视不足,一些地区在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就不再让孩子上学,这些现象在信息闭塞、发展落后的地区尤为严重。

(二)教育条件局限

部分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受到教育条件局限,比如,一些藏族自治州,存在教师没编、工资低的现象,很多老师没有发展动力,一旦有机会就去发达省份教学,师资流失严重,且在班级里一个老师要负责的学生人数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标准,老师身兼数职的现象比较严重,再加上音体美教师的匮乏,学生难以得到全面发展。此外,学校住宿条件较差,设备匮乏、教室紧缺、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管理指导薄弱

在基础教育管理上,部分民族地区管理欠缺有效指导,管理办法薄弱,一般我国的基础教育用“地方负责”的方法,由中央给出宏观指导,但是地方州政府在管理上有欠缺重视的现象,只是笼统的实施标准,不重视教育,甚至教育经费没用在教育里,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民族地区学校发展。

四、公共管理视角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公平发展对策 

(一)做好公共服务,推进教育公平

公共服务的目的在于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而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所以,政府应该重视公共服务水平,在制定教育方针时要用科学的决策来推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在提出重大教育決策前,要充分考虑到群众的意见,在《纲要》里明确教育公平的理念。当前我国存在地域差异大的现象,所以无法真正做到教育公平,出现了教育非均衡性发展的现象,因此,在落实政策时要考虑到地方经济水平的差异,做到适度政策倾斜,让效果差的地区加大执行力度,保障基础教育的效果均衡。

(二)提高基础教育执行效率

一系列惠教育政策的实施缺失推进了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解决了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在新的时期,政策也应该适当调整,注重政策的实施质量与结构,提高政策效益,树立科学发展观。比如,过去更注重数量,如今就要注重质量,将视角从看到多少贫困生受到教育,转向贫困生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提高基础教育的执行效率。对此,政府要不断深入研究,提高政策的制定、执行水平,让教育政策不仅兼顾到各级各类地区,还要关注不同层次、群体的教育,尤其是弱势群体、少数民族、困难地区等,提高教育政策的应用价值。

(三)做好“基础教育”的督导

政策是要经过一系列程序才能实施的,过去在政策实践时,存在重执行轻评估的现象,很多政策在落实上效果不佳,主要是存在行之有效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导致政策的落实受到影响,在当前的教育政策评估上存在标准笼统、方法简单、对象单一、可信度低的缺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估效果,所以为了增强评估的可信度,应该因地制宜的调整教育策略,比如对于少数民族、地处偏远、自然恶劣等地区,采用有利于这类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如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等惠民政策。此外,还可以由政府部门来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由政治权利介入其中解决问题,越是落后的地区,越要加大国家权利的监管、参与力度,保障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是一件功在现在、惠及千秋的事业,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尤为主要,很多民族都经历了氏族到社会主义的阶段,推进教育资源平等、教育公平能够加快民族发展,我国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政策也推动了全民教育的展开,取得了显著成就。人们能够明显感受到政策在调整、孩子有学上、学校更漂亮了,但是在地域教育上,发达地区与欠发达民族地区还存在明显的教育差距,因此,在今天依然要加大公共政策力度,普及兴师重教的观念,保障少数民族教育的均衡发展。(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冶娟

民族地区公共管理论文 篇3:

对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探讨

摘 要:民族地区出现突发公共事件的概率非常高,这会对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和生命造成威胁。基于此,本文从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并根据该特征给出了加强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措施,民族地区的政府部门需要提高对应急管理的认识,加强法制建设和网络建设,还可以创建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以此来保障民族地区群众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关键词:民族地区 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管理

一、引言

应急管理就是指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为了将突发事件的损害降到最低,对突发事件的起因、经过以及结果进行分析,充分利用社会多方的资源,对突发事件采取一定的预警、控制以及处理措施。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出现的突发公共事件越来越多,但是,政府对于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因此,对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二、突发公共事件概述

我国政府颁布的文件中指出,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会对群众、财产造成损失,会破坏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和谐,危害到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发公共事件有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的突发公共事件,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影响的范围以及可控性都不同,政府部门采取的应急管理措施也不同。因此,要想做好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就要明确突发公共事件的形式。

《国家应急预案》中指出,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其一,自然灾害类,主要是指地震灾害、森林或者草原火灾、水旱灾害以及气象灾害等;其二,事故灾难类,主要是指交通运输事故、企业中出现的安全事故以及公共设施事故等;其三,公共卫生类,主要是指食品安全事故、传染病疫情以及动物疫情等;其四,社会安全类,主要是指群体性事件、涉外突发事件以及恐怖袭击事件等。另外,按照发生原因进行分类,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第一,自然因素导致的天灾,比如地震或者洪水等;第二,人为因素导致的社会冲突,比如恐怖袭击或者群体性事件等;第三,自然灾害导致的认为事件,比如飞机失事或者火车相撞事故等。

三、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

1.隐蔽性。我国民族地区居住着很多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的语言都不相同,使用的文字高达上百种,而我国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中,只有极少数才会懂得这些语言和文字,这对政府管辖民族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语言障碍是政府不能融入到民族地区的群众之中,也就不能及时了解民族地区存在的危机。同时,民族地区复杂的生活环境、宽广的地域范围,以及少数民族特有的生活习惯,都加大了民族地区群众和政府人员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隐蔽性。

2.复杂性。随着我国边境地区的不断开放,边境群众和境外居民的交流渐渐增多,尤其是宗教交流,在我国边境地区,宗教认同问题、民族认同问题以及国家认同问题非常严重,这对边境民族地区的安全和稳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宗教信仰,而且少数民族对于自身的宗教信仰非常重视,一旦不同民族之间或者群众和政府人员之间发生了宗教冲突,很容易引发多种矛盾的集合,提高了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复杂性,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很可能会出现民族危机。

3.国际性。我国民族地区占据着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而且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处于我国边疆,边疆特殊的地理環境以及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提高了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国际性。其他国家不断利用宗教渗透到我国民族地区中,比如,达赖集团对我国西藏地区的渗透、伊朗以及沙特阿拉伯等国对我国穆斯林聚集地区的渗透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法分子的渗透途径越来越多,渗透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为我国的民族团结稳定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四、加强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措施

1.提高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就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的应急管理工作状况来说,工作的重点是预防或者应对自然灾害事件,但是通过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民族地区的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是社会安全类,这种突发公共事件的破坏性以及隐蔽性都更强,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比如,由民族宗教因素、失业问题以及贫困问题等导致的突发公共事件。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社会文化非常多样,宗教成分也比较复杂,所以应急工作具有比较高的要求,一旦应急工作没有将突发公共事件处理妥当,不仅会影响到我国政府的形象,还会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凝聚力。因此,在这种发展形势下,我国政府以及民族地区的居民需要提高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处理好民族地区的突发公共事件。

2.加强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对民族地区的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不仅可以维护民族地区群众的基本权益,还会促进公平、安全以及法制社会的发展。有些民族地区同时居住着很多个民族,各个民族之间很容易发生纠纷,国家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规范来解决这些民族纠纷,避免民族之间出现摩擦,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随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人们的法律意识也渐渐加强,但是,在我国西北部偏远的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群众在语言、风俗习惯遗迹社会文化等方面,和我国中东部地区有很多的不同,而且,该地区的群众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人们的法律意识比较单薄。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会忽略掉法律的约束,在进行个人行为或者问题的思考等方面,容易受到别人的蛊惑。

3.加强应急管理的网络建设。我国的政府部门在进行行政管理时采用的制度是层级制,在该制度下,相关信息时纵向沿着层级传递的,对于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的传递也是如此。当民族地区出现突发公共事件之后,有关部门需要向当地的政府部门报告相关的状况,然后当地的政府部门会向上一级报告,指导信息传递给中央政府;中央政府的指令以及决策会按照相反的方向传递。这种制度的实施很有可能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信息传递的迟缓或者失真,从而导致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出现问题。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应急管理的网络建设,基于互联网传播信息的有效性和实时性,将突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准确且及时地传达给上级部门,确保上级部门的正确决策。

4.创建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我国政府部门可以在民族地区开设一个专门用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机构,避免各层级的审批事件过长,错过处理事件的最佳时机。因此,民族地区的政府部门可以从实际的状况入手,选拨应急管理方面比较优秀的人才组成专门的应急管理队伍,从而组成应急管理机构,就行政组织而言,该机构要独立于其他部门,由政府领导直接管辖。一旦出现了突发公共事件,该机构具备独立的应对权利,可以要求其他部门进行配合。另外,在日常的工作中,应急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定期进行模拟训练,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应对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分析可得,通过对对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探讨可知,我国政府部门要加强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各个民族的团结,保障社会的稳定,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希望本文可以为相关人员进行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晓燕.关于高海拔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12,03:128-132.

[2]张鑫,辛田.关于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应急管理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09:206-208.

[3]何颖.西部民族地区民族宗教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0,06:173-177.

作者简介:乌伊罕,女。籍贯:内蒙古赤峰市。学历: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现有职称:中级。研究方向:民族地区公共行政管理。

作者:乌伊罕

上一篇:文书工作档案管理论文下一篇:证券市场收益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