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贸易经济分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农”领域对“复合型、应用型、创新性”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与高等农业院校有效供给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此,以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特色专业为例,探讨了农业高等院校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运行和绩效,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外贸易经济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外贸易经济分析论文 篇1:

经济学专业介绍

本期我们介绍与数学息息相关的一个专业:经济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专门人才,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2.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3.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

4.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

5.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 经济学

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

实践教学

包括社会调查、毕业实习,一般安排12周。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

就业方向

方向一:经济预测、分析人员;

方向二:对外贸易人员;

方向三:市场营销人员;

方向四:其他。

作者:京 英

中外贸易经济分析论文 篇2:

高等农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农”领域对“复合型、应用型、创新性”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与高等农业院校有效供给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此,以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特色专业为例,探讨了农业高等院校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运行和绩效,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特色专业;创新

作者简介:刘辉(1974-),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许慧(1979-),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助理研究员。(湖南 长沙 410128)

特色专业建设问题是当前高等学校专业建设工作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格局中,高等农业院校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加强本科专业建设,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择优选择和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点,引导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办出特色。[2]为此,笔者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建设的实际,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和体现数理分析的特色,为“三农”行业及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竞争力和高等农业院校特色的创新教育活动。

一、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

经济学专业创办于1994年9月,于2009年6月通过评审被确定为湖南省特色专业,形成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三个大的专业方向。三年来,专业教师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中心,扎实有效地展开了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

1.着力科学研究与专业教学结合,突显数理经济分析特色

经济学专业建设立足于当前经济热点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突出以“三农”问题为研究对象,将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经济理论与实践统一,着力农村一线调查和数据获取,培养学生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数量分析的能力。如在进行“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研究中,特别强调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社会调查能力,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的方式:第一阶段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堂讨论,使学生明白粮食安全的公共产品属性,一般商品波动和农产品波动的共性与个性;第二阶段引导学生在学院资料室和学校电子图书馆查找中外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动态,把握当前研究的成就和不足之处,探寻我们在进行“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研究中的突破点;第三阶段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问卷的预调查发现和修正设计中与实际不符合的地方,通过团队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探讨确定调查问卷;第四阶段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带领学生从事农村的一线调查,让学生掌握农民和农村干部对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认知、预期和建议,使学生具备对基层经济现象的强感性认知;第五阶段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采集和描述性统计,并与数量经济学团队密切协作,使学生掌握Eviews的软件使用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计量实证的回归分析;第六阶段引导学生对“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理性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和专题论文,并通过课堂讨论,提升报告和论文的内涵和深度,争取在专业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第七阶段将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形成简洁和可操作的对策建议,为调查地区和相关政府决策机构提供参考,切实服务于基层和整个社会。

2.着力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培养数理经济分析思维

为把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实现培养学生数理经济思维这一核心目标和特色,经济学系对专业教学计划和激励机制进行了改革和修订。一是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设社会调查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二是改变数量经济学单一上机实习模块,将上机实习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书本练习和模拟问题的设计,使学生了解计量软件及操作的基本性能,对思考问题进行模拟设计;其次对自己设计的模块进行社会调查和数据采集,掌握数据的采用方法,学会处理数据和对数据基本特征的把握;第三是再回到实验室,将模拟模块付诸实践,做好数理经济学的分析。三是改革激励机制,引导数理经济分析思维创新。经济学专业为体现自己的特色,重点对通过英语六级和考取研究生的学生给予奖励,特别对学生发表的数理经济方面论文,利用模型解决“三农”、企业和政府实际问题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等给予相应的资助。

3.着力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结合,强化数理经济分析技能

经济学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之一是训练学生将一般知识和数理经济分析技能有效结合,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和综合型人才。为此经济学专业在两年的实施中着力于理论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学生数理经济分析的综合技能。具体而言:一是精炼教学团队,增加提高学生数理经济分析技能的新课程。根据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组建了由教授领衔,副教授和博士为骨干的教学团队,形成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三个特色领域,促进了专业基础课、主干课的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为强化学生的数理经济基础性技能,新设置了行为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经济数学课程。二是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专业教材编写和研究,探索经济学专业特色的经济学系列教材。目前组织和撰写了本科生、研究生用宏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等体现数理分析特色的专业教材。三是依托创新实验班,大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和数理经济分析技能。创新实验班的培养计划更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环节的课时,专门设置了创新实践课程,设计了包括社会责任培养、专业素质培养、团队精神培养、求职和考研指导等内容的创新实践方案;实行导师制,引导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开设了导师与学生互动的创新实验班讨论、创新理论与方法等创新类课程,组织了学生假期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性数量模型设计与应用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四是开辟实习教学基地,创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平台。近两年以来,经济学专业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新开辟了“望城工业园示范区”的实习基地和“湖南御邦大宗农产品交易所”基地。利用这些实习基地,集中组织学生进行以理论经济热点、产业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特色为主题的专业实习和统计计量分析,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认识、理性分析和数理经济分析的技能,确保学生实习任务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顺利完成。

二、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绩效

1.经济学专业平台建设逐步提高,研究特色与成绩显著

经济学省级特色专业确定以后,结合经济学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学院领导深谋远虑,精心规划和指导,采取多项积极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经济学科与专业建设。通过不懈努力,目前专业已逐渐形成了以学科负责人、博士生导师为核心,优秀青年教师为骨干的专业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团队领衔人在科研、教学等方面充分发挥了领军作用。三年来,专业教师的研究主要沿着理论经济、应用经济和数量经济学三个专业领域展开,在高层次论文发表,高级别课题申报和高等级成果奖励获取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成绩,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12项,横向课题2项;年在研项目科研经费60万元以上。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CSSCI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项,校级奖3项。

2.经济学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效明显

经济学省级特色专业对经济学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规划思路清晰,措施有力,管理规范、工作扎实,目前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年来,在过级及证书方面:2006级经济学创新班全部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和省计算机等级考试,有16人通过英语国家六级考试,通过率为53.3%,其中500分以上的有7人;1名学生通过雅思考试,3名学生获得证券从业资格证,4名学生获得银行从业资格证,7名学生获得普通话二级甲等以上证书。07级创新班四级和计算机省二级通过率为100%,六级通过人数为26人,通过率为86.7%;9人获得机动车辆驾驶证,12人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6人获得普通话等级认证,1人获得证券从业资格证,1人获得银行从业资格证。08级经济创新班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27人,六级一次性通过17人,并有7名学生的分数在550分以上;计算机省二级通过率100%,其中还有6名学生通过了计算机国家二级。09级创新班,目前湖南省计算机二级过级率为80.95%,英语四级过级率超过80%。

在保研、考研和公务员方面:2006级经济学专业共有14人考取了西南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学校研究生,其中1人被英国利兹大学录取,3名学生进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2007级经济学专业共有9人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学大学、湖南大学等学校研究生。

在科研与创新方面:2006级有6名学生参与导师省社科基金、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研究,有7名学生主持或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有3名学生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创新实践活动有8名学生被评为“优秀”;2007级目前有多名学生在《当代经济》等杂志共发表了4篇论文,在 《郑州日报》等新闻媒体发表了10篇报道,主持校团委创新课题6项,教务处创新课题1项;2009级主持校团委创新课题2项,教务处创新课题1项,省级创新课题1项。

3.重视目标管理和过程,专业教学研究成果丰富

本着“既重视目标管理,又重视过程管理”的思路,结合评估指标体系和学院的实际情况,修订规范教学管理文件,通过教务处的学生评教系统及教学督导相结合的方法,健全了质量监控体系,加强了教学管理体系、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建设。[3]2009-2011年,经济学特色专业取得校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立项5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立项2项,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省级创新实验项目2项。获得湖南省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湖南农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获湖南农业大学优秀教材奖2项;主编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6本,研究生“西方经济学”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也按质按量顺利完成。

4.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和服务地方经济突出

基于学校特色和本专业建设需要,我们在社会服务工作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成果显著:一是主持研究了多项与“三农”问题相关的科研课题。近年来,专业教师围绕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粮食安全体制政策、现代农业建设、湖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获得了大量富有积极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为决策者制定湖南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二是积极创建产学研基地建设。如在怀化等地区开展农科教相结合研究与实践,在醴陵市进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建设,为湘大集团唐人神肉制品有限公司策划,创建了新型的企业运作模式等,为当地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2011年又先后在长沙、浏阳、望城、宁乡等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有力地保障了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三是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科技三下乡”服务、“双百”工程建设。将农业、农村经济管理知识与技术传送到千家万户的农户手中,为指导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引领市场经济下农户经济和农业专业化组织的发展出谋划策。

三、进一步推进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建议

1.加强经济学专业平台建设,精炼教学团队

继续加强现有经济学专业平台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加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引进与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4]加强科研方向的凝练,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重大项目及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横向项目的立项,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激励教师发表高水平的论文,提高CSSCI、EI等的收录数和引用率;通过学科平台的建设和专业教学团队的精炼,带动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实现经济学特色专业办学能力、办学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学特色专业的全面、可持续、健康发展。

2.加强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优化精品课程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了解经济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树立扎根基层、奉献自我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培育其专业责任感,鼓励教师将科研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深入基层和企业生产一线,指导学生开展学术型实践调查和研究,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对经济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以科研促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加大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的建设力度,实施“精品、优秀课程建设工程”,以精品课程、优秀课程为核心建设课程群。

3.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丰富多样的探究性实践

本科阶段适宜开展的研究型学习活动有:专业研讨课、实验室科研探究课、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等,目前已开设了专业研讨课、大学生科研训练实践。下阶段拟依托农业经济管理省部共建特色实验室和我院优势师资力量,开设实验室科研探究性课程,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获得技能的增长和知识的构建,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目的。

4.继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充实专业师资队伍力量

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人才是学科发展和建设的支柱。应积极培养青年教师加入核心教学科研团队,继续鼓励青年教师攻博,给予青年教师多种培训进修机会,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环节管理悉心指导等,帮助更多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使青年教师群体成为专业建设有力的后备军。同时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多方面充实和增强学科的学术力量,提高专业整体师资队伍水平。

参考文献:

[1]熊远光.区域经济视角下的广西高校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12):149-151.

[2]杨颖育.四川师范大学国家级英语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10,(11):37-38.

[3]张廷海,张庆亮.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及其绩效评价[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2):24-27.

[4]张启昌,孙广仁,等.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构想[J].中国林业教育,2010,(11):19-22.

(责任编辑:刘辉)

作者:刘辉 许慧

中外贸易经济分析论文 篇3:

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探析

摘要: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实现学生理论素养培养与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的兼容、兼得,以此应对人才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应科学、合理地设置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推动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整合。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的总体要求是:按照“理论精、深,操作专、熟,应用突出”的原则,合理设置课程种类、合理确定课程结构,实现课程体系的结构优化、内容先进与应用性突出。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的总体思路是:遵从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以学生理论素养培养与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兼容、兼得为目的,按照“总体结构优化设置—实践课程设置—理论课程设置”的次序,优化设置课程体系。以xx学院为例,探讨如何实施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龚三乐(1972-),男,湖南双峰人,广西财经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广西南宁530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经济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熟练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经济管理与经济理论研究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然而,国内现期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普遍离预期目标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于理论知识培养“浅尝辄止”、学生“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另一方面实际工作技能培养“聊胜于无”、学生常常“拔剑四顾心茫然”。由此导致学生“左右不是”、“上下不是”,就业困难重重,用人单位也反映招聘的员工“高低不成”。由此可见,努力提高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由于人才培养以专业课程的教授与学习为途径、载体,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方向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方向,因此,现在首要的问题是应科学、合理地设置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推动课程体系的优化,以此满足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市场的需要。

一、现有的经济学专业课程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目前,国内对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问题的研究,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国外经验借鉴

西方国家的经济学学科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由此带动其专业教育具有先进的理念、做法。目前我国既有的研究主要在以下两个层面上:一方面通过考察国外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刘辉煌、李峰峰,2005;桑乃泉、王健,2005)另一方面通过国内外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比较,从中得出对我国的有益启示。(王晓青,2008)

2.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

学者们普遍认为,经济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与时俱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学人才需求的变动来进行。于春荣(2006)提出:应根据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与时俱进能力、适应和超越时代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体系。熊红星(2001)提出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五条原则:明确专业方向、专业课程模块化、强化技能训练、切实贯彻专业选修制度、完善课程体系等。李舟(2006)认为,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应单纯地以“学科型”为主,应兼顾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即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以市场的认可为依据来设置课程。李桃(2009)认为,创业教育的开展是破解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题、调整教育目标的必然选择。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应树立战略性创业教育理念,将经济学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3.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色研究

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有利于人才特色的培养。例如,李伯兴(2008)认为,课程体系设置应考虑人才基本素质和知识体系结构,在设置课程体系过程中体现“交叉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体现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特色。

总体而言,目前有关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均认为应改变目前片面重视、强调理论学习的做法,根据市场的需要以加强实际技能的培养为中心。由此容易导致一个误区的出现:一方面课程体系设置中理论学习部分被不断弱化,另一方面对于实际技能的理解与相关专业如会计、金融、贸易等技能等同,从而在课程设置、技能培养上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存在趋同性。实际上,经济学专业特性决定其任何时候的理论学习都应予以重视,理论功底越深厚越好,同时,专业实际操作技能主要应理解为建立在理论功底基础之上,从事经济管理(宏观与微观)、经济分析与研究工作方面的技能,理论学习与实际技能培养紧密相关、相辅相成,不可分离。这要求专业人才培养应实现二者的并重。

二、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的总体要求和思路

如上所述,经济学专业培养的最终目标,应是实现学生理论素养培养与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的兼容、兼得,以此解决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不良现状。这是优化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

1.总体要求

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的总体要求是按照“理论精、深,操作专、熟,应用突出”的原则,合理设置课程种类、合理确定课程结构,实现课程体系的结构优化、内容先进与应用性突出。结构优化、内容先进、应用性突出构成课程体系优化的基本要求。

(1)结构优化。这是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的首要要求,以此实现“理论精深”与“操作专、熟”兼得。首先,这要求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总体结构的优化。目前,国内高校对于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关注力度不一,随着定位的不同,从研究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至教学型高校,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分配呈现一个递增趋势。如表1所示,研究型大学(如北京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如上海财经大学)往往注重于对经济学本科专业学生的经济理论素养的培养,而教学型大学则更加关注实践教学。因此,各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定位,合理分配经济学本科专业的理论、实践教学学分与学时,使其能很好地合乎学校的要求、学生的要求以及社会的要求。其次,这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使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设置均高低分明、层次有序,以此实现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内部结构的优化。

备注:北京大学的实践、实验教学课程部分是选修课程,因而学分位于一个区间内。

(2)内容先进。优化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也要求课程内容应足够先进,实现学生的“理论精深”与“操作专、熟”。应尽量追赶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尽量吸收、应用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此提高课程设置的与时俱进性,为学生提供适应社会最新需要的经济学理论、实际工作技能。

(3)实用性突出。结构优化、内容先进的课程体系,同时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课程的设置应该实用,不应超出经济学本科教育层次,课程所最终培养的知识、技能也应是学生日常工作所急需的,是实用且先进的知识、技能。这样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减轻学生负担。

2.优化思路

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设想的总体思路是:遵从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以学生理论素养培养与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兼容、兼得为目的,按照“总体结构优化设置—实践课程设置—理论课程设置”的次序,优化设置课程体系。

这里值得关注的是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的次序。第一步,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需要确定理论、实践课程的合理结构,这是课程体系优化的首要要求,是实现学生“理论素养培养与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二者的兼容、兼得”的最基本保障;第二步,按照专业具体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种类,有的放矢、无缝对接,有针对性地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出相应的各项操作技能;第三步,基于实践课程的设置种类,实现无缝对接,有针对性地设置理论教学课程,为技能培养提供理论基础铺垫。同时,在实践、理论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均应随时注意努力去满足“结构优化、内容先进与应用性突出”的要求。

三、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以xx学院为例

xx学院是2005年成立的地方性财经类本科院校,目前定位为教学型大学。该校经济学专业于同期建立,学生培养目标为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下面以该校经济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应用上述优化思路,来探讨如何实施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

1.课程总体结构优化设置

每个学校都应根据自己的定位、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来合理确定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表1中的xx学院,就是根据自身的教学型大学、应用性大学的定位,根据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加大对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力度,使实践教学学时超过其他学校,较好地体现了“实现理论素养培养与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二者兼容、兼得的培养目的”的要求。事实证明,该校所培养出来的经济学专业学生一直得到了社会的较高评价。

2.实践课程优化设置

经济学本科专业学生所需具备的实际操作技能,主要指从事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理论研究方面的技能。概括而言,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经济学本科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知识并熟悉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能从事基本的经济管理理论研究;具备良好的经济学思维,能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有理、有力的分析并提出一定的政策、措施建议;具备较高的经济应用写作能力;娴熟运用计算机工具、外语工具,为经济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服务。

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具备上述基本技能的经济学本科专业学生经济管理理论研究、实际工作技能的主要途径。应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与条件的限制,围绕提高学生上述专业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目的,着眼于理论的实践印证、着眼于拓展应用领域、着眼于实际工作之需,调整与改进实践课程的设置,推动实践课程体系的完善。这要求在优化设置实践课程体系时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先进实用原则。实践教学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培养学生的经济管理研究、工作技能,因而,实践课程的设立应以为学生提供先进、实用的技能培养为第一要务。一方面,要坚持所设置课程与社会最新技能需要的培养相适应;另一方面,要坚持所设置课程是真正为学生工作技能培养所急需。

(2)系统性原则。即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操作技能培养为目的,围绕着学生所需各项技能进行设置。

(3)与教学资源、力量匹配的原则。实践课程的教学,需要具备相当资格的教学人员、足够数量的教学资源,课程的设置不能脱离开这些基础条件进行,否则不仅会导致有限资源的低效使用,也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

笔者考察了xx高校2009级经济学本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如表2所示,实践、实验课程的设置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实用性突出。课程都是针对经济管理研究、工作实践所必需熟练掌握的理论课程而设立,所培养的技能都是实际工作所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能真正为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提供很好的锻练机会。第二,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例如,经济仿真实验课程的设置,是努力追赶实验经济学、经济学研究方法发展新潮流的尝试。第三,系统性明显。涵盖宏观经济、中观产业、微观企业各领域经济管理实践所涉及到的各项技能的培养,如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验针对宏观经济管理技能,农业、工业经济分析综合实验针对产业经济管理技能,会计模拟实习、ERP沙盘对抗实习、证券投资模拟实验针对企业管理技能。此外,针对从事经济管理实践工作所需的其他各项技能,如计量分析技能、社会调查技能、写作技能,也分别设置计量经济学综合实验、学年论文、社会调查等实验课程予以培养。第四,实现与教学资源、力量的协调。例如,将经济应用写作技能、经济写作技能的培养融合到学年论文实验课程之中,将统计分析技能与计量分析技能的培养融合到计量经济学综合实验课程之中,一些理论课程如经济法因与经济管理实践相关度不高而没有设立相应的实验课程。如此,可以节约、整合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力量的有效使用。上述特点,表明xx高校的实践课程体系设置较好地满足了“结构优化、内容先进、应用性突出”的优化要求。

3.理论课程优化设置

对于理论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应根据现有经济学学科发展的特点、趋势,遵循“提升理论深度”和“服务实践课程”的原则,优化组合、合理安排,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进行调整与改进,以此优化课程体系。基于“提升理论深度”和“服务实践课程”的原则,调整与改进课程体系设置的要点,一是强调与实践课程体系的对接,二是突出理论课程开设的层次性,适当增加较高层次理论课程的开设,三是突出方法论课程的开设,促进对于研究方法、工具的掌握。表2列出xx学院经济学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考察上述课程设置,表明其较好地体现了上述要求。第一,理论课程的开设,基本目的是为实践课程提供理论基础。每一类理论课程,都具有对应的实践、实验课。例如,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能够为宏观经济分析实验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论基础。第二,理论课程体系的层次性比较明显。例如,从会计学到中级财务会计、从经济应用写作到经济写作、从统计学到计量经济学,均体现了理论层次的递升。第三,吸取以往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的不足,强调对于有关方法论课程的设置,设置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学分析方法导论等课程。上述分析表明,xx学院经济学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在努力体现“结构优化、内容先进、应用性突出”的优化目标要求。

上述从课程体系总体结构到实践课程体系再到理论课程体系,均表明xx学院在努力实现“理论精、深,操作专、熟,应用突出”的经济学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目标。而且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学校的发展、专业培养目标的改变,未来xx学院还在不断改变上述课程体系的设置,如计划设置“中级宏观与微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以此进一步优化该专业课程体系。

四、总结

笔者针对经济学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问题进行了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这是解决目前经济学专业理论培养深度不够、经济管理与理论研究实际技能培养不足、人才质量与市场需求不相协调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也具有推广意义,能为其他类似理论学习要求较高、实践应用指向不突出的专业的课程设置优化提供启示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李舟.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6,(5).

[2]刘辉煌,李峰峰.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

[3]桑乃泉,王健.经济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的中外比较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6).

[4]王晓青.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的中日比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8,(1).

[5]熊红星.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8).

[6]于春荣.关于普通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长春大学学报,2006,(5).

(责任编辑:李海静)

作者:龚三乐

上一篇:新形势下煤炭经济论文下一篇:汽运企业经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