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棉纺织品贸易研究论文

2022-04-21

近代世界国际货币战争频发,而清王朝统治的中国在其中一再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使中国利益遭到巨大流失。参与这类“国际货币战争”的并不仅仅是人们通常认为的白银,黄金、鸦片以及清末破旧的货币制度都是“搅局者”。白银换黄金——跨洲大套汇16世纪后叶和17世纪,伴随着贸易的发展,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中外棉纺织品贸易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外棉纺织品贸易研究论文 篇1:

历史解释的整体性思考

随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推行,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成为历史教师关注的焦点。关键能力是什么?如何培养?有何现实诉求?这些都是亟待探讨的实践问题。笔者认为,内化的历史思维和外化的表达能力是学生关键能力的要义。作为一种态度、能力和方法,历史解释将是阐释这种要义的手段。本文以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走向整体世界》为例,尝试探讨历史解释的整体性,期望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

一、历史解释的表层困惑

如果想要对历史事实作出充分的解释,就必须对事实是如何发生的历史作出说明。历史解释承担了回放历史的功能,它所能涵盖的整体性画面将直接影响历史呈现的完整程度。历史解释的表层表现为史实描述,涉及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它们的共同要素构成了历史事实的基本现象和直接观感;历史解释的深层表现为思维方式,“历史解释是使历史现象变得明白易懂的说理方式”,因此强调“历史解释的分层思路就是追求思维的开阔性和深刻性。从就单个历史现象进行就事论事的思考,到探索多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是为思维的开阔性;从单纯描述历史现象的内容到探讨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为思维的深刻性”[1]。如果单就历史事实的描述,却不做思维方式的渗透,那么历史解释是丧失灵魂的躯干。关于《全球航路的开辟》一课中,单个的航海事实描述是具体而全面的。的确,一幅全球航线开辟的平面图已经展开,可是缺乏深刻的立体感。史实的描述只是历史解释的表象,在表象中寻求深刻,无异于缘木求鱼。

二、历史解释的逻辑思考

在历史解释中,跳跃的历史思维之于静止的历史表象有何关联?“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2]据此,如果思想进程一直与历史过程同在,那么历史思维就从未游离于表象描述之外。由此,便形成了历史解释的逻辑思考:

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新航路的开辟,我们在探究动因的时候,很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将目光聚焦在欧洲,形成了所谓审视的出发点,即“欧洲中心论”。在欧洲更广泛的视野内寻求该历史现象发生的内在动因,然后有诸如“民族”、“宗教”和“社会”的优越论;“技术”、“经济”和“文化”的决定论等等。总之,“西方的兴起”早就在上帝的预设之中。近代以来,欧洲固然是重要的部分,但并不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早在新航路之前,欧亚陆地上已经出现了以伊斯兰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一个庞然大物——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他们横亘在东西方贸易的要道,享受着国际商业贸易带来的繁荣,也吸收了东西方的“营养”,自成体系也好,传播东西文化也罢,至少,欧洲并非唯一中心。就是在新航路开辟百年之前,东方也赫然存在着以中国为中心的海上朝贡贸易体系。即使这三个中心体系之和也不足以审视世界的全部,因为它们是割裂的存在。这些部分的拼块乃是整幅画面必不可少的画境,但是,它們每一个、甚至合起来都不能显示整体画面,因为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而且塑造着这些部分的本身。故此,作为一种历史思维,系统性的整体视野应该被纳入到历史解释的全局。

2.横向联系 & 纵向发展

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人们往往进行着看似毫不相关的活动。这种历史的平行现象是否有横向联系?葡、西早期血腥的殖民扩张背后是“银本位”的渴求。大致在明王朝时期,中国在世界瓷器、丝绸甚至是茶叶市场都拥有绝对的优势。仰仗着私营手工工场的雇佣劳动关系,中国商品在生产效率上获得了绝对的低廉劳动成本,外加上大运河或海上丝绸之路的运输成本节约,欧洲难以望其项背。那么,作为商业上的交换,中国的需求是什么?答案就是“白银”。白银主要是跨大西洋以及经由欧洲跨印度洋向东流动,但也从日本和美洲跨太平洋向西流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非洲的黑人都深深地烙上了白银的血印。奇怪的是,最终吸纳了大量白银的中国却没有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这种横向联系的历史思维应该被视为历史解释的拓展。

再来看看同一空间的不同时间。历史的垂直现象是一个纵向发展的过程,思考该现象的意义在于使历史解释更纵深。白银流动的第一站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还处在封建窠臼的葡、西两国,对于黄金白银的追求异常热切,早在马可波罗游记的传说中已经沉醉于东方的富丽堂皇,也在宗教热忱的驱动下强烈参与了“十字军东征”。新航路开辟之后,对黄金白银的追求竟成了葡、西两国的梦魇,大量白银的到来造就的是封建领主们的骄奢淫逸;意想不到的通货膨胀也伴随而来,货币贬值、价格上涨、投机活跃,是为“价格革命”;价格搅动下的传统经济关系,使得依赖土地出租的封建领主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脱颖而出,后来,辐射到整个欧洲,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体制濒于解体,是为“商业革命”。

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构成了历史事实的整体。历史解释并非追求全部事实,而是要追求整体结构。

3.直线 VS 周期

年鉴学派对于“长时段”特别敏感。“长时段”,“是一种缓慢地流逝、有时候接近静止的时间”运动。[3]人们常将历史看作是有方向、直线发展的“进步观”。但连续性不一定是直线,中间可能包含着加速、减慢和暂时稳定的各种时期。在1500年以前,亚洲财富的吸引力早就导致了12世纪以后欧洲十字军东征西亚的活动以及15世纪欧洲人在南亚和东亚的探险。欧洲在“长时段”里不遗余力地向东进取,时而激进直捣黄龙、时而缓慢旁推测敲、时而寂静如一潭死水,终于在“三角”贸易中达到了赤裸裸的目的。如果可以描绘,新航路的开辟显然是一条带着躁动目的的、连续的、非直线的线条的终端。在历史解释中,强调目标靶向、连续不断和非线性的历史思维,是理解和阐述历史现象之间联系的必要逻辑。

存在一种可能,即将某一历史现象放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中时段”内,即周期,并加以考察、定义和解释。考察的意义在于了解变化和确定趋势,定义的目的是为描述现象和触及根源,解释的意图是使历史现象灵动和证据确凿。这种在时间度量内作出的历史解释只对周期内有意义,诸如人口消长、价格升降、生产增减等等。周期变化是区间内整体性的表现,是不完全、但非常突出的历史思维的反映。新航路开辟之后的一段时间度量内(大概100年),即周期,导致了世界性的“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最终成就了“西方兴起”的条件。欧洲人对美洲的残酷殖民和掠夺,并利用非洲的奴隶劳动力,获取了大量的白银,作为唯一的支付手段,用于交换亚洲的香料、丝绸、棉纺织品和其他可供消费的实用品。实际上,这样一来美洲的经济作物为欧洲节省了农业用地;亚洲的棉纺织品为欧洲节省了牧场;非洲的奴隶为欧洲节省了劳动力。欧洲利用自己的中心位置,成功地支配了世界资源,从此“西方兴起”。周期性的动态平衡是一个区间整体,在区间内作历史解释才具有历史意义。

三、历史解释的整体性及其延伸

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变化万千。历史解释旨在帮助学生化繁杂为简单、以不变应万变,在无序中寻秩序、于杂乱无章中顺理成章。历史解释的整体性提供了切入历史的逻辑思维,这在《中外历史纲要·下·走向整体世界》中,俯拾皆是。历史不会戛然而止,关于历史解釋的整体性,还必须作出延伸的部分,即对现在的理解和未来的猜测。

1.欧洲中心论

新航路的开辟确实发端于欧洲,殖民扩张后,西方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荷、英、法争霸后,日不落帝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在世界泛滥;西方的自信油然而生,所谓“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论调不绝于耳,似乎世界要停滞了。其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世界历史肯定存在一个或者多个中心。但由于历史发展不平衡,中心从来就不会只有一个,也不会固定在一个地区”[4]。

2.中美关系

新航路的开辟确实成功地在全球推行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地中海沿岸的资本主义萌芽,最后在大西洋东岸成长为参天大树,并荫庇全球。再后来美国继承了资本主义的衣钵,挥舞着霸权、兜售着人权,到处耀武扬威着自己的“自卑感”和“自闭症”。什么“先发制人”、“全球打击”,冠冕堂皇地卖弄自己的“痴人说梦”和“歇斯底里”。世界多元化多样性,从来都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多行不义必自毙。

3.新冠病毒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航路的开辟确实引起了全球“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人口和动物在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欧洲人将天花、麻疹、水痘和流感等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有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和原有社会体制的解体。新近,新冠病毒虽最早发现于中国,但并非发源于中国。面对着全球气候暖化、环境污染、病毒横行的挑战,人类已同住地球村,同呼吸共命运,必须摒弃前嫌携手应对。全球化治理模式下,一小撮人的利益和各为其政的做法将被历史唾弃。

四、历史解释的整体性视野及学生关键能力涵养

历史学科因得天独厚的人文属性而肩负着不可规避的责任意识,单就塑造一个灵魂的气质而言,除去春风化雨般的叨叨絮絮之外,还应提供一套可供操作的技术性思维方式,即揣着“历史解释”的逻辑尺度,从容丈量着人的价值和尊严。学生成长的烦恼是粗鄙的视野引发的连锁反应,狭隘意味着孤僻,僵化重蹈着固执,“整体性的视野”必然荡涤着历史的尘埃,还一个明净的自我。历史解释蕴含着价值的判断,在取舍之间考验着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通过独立思辨、逻辑推理、语言表达或文字创作等,潜移默化地自塑着人格和创新能力。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即关键能力。在历史课堂上达成这一愿景的一般途径是,通过提供史料以创设情境,激发好奇心从而形成想象力。然而,历史解释的整体性视野提供了另一种同样触及想象力的途径——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逻辑(自然法则、公知常识、人性弱点等等)建构历史模型。坐而论道或许凭空想象,纸上谈兵可能毫无根据,清谈玄空似乎虚无缥缈,然而这些并不妨碍人们天马行空、运筹帷幄、思索宇宙,缺乏想象力是悲哀的。如果学生完成了多角度的历史推理进程,必然生成多样的历史感悟,然后再做试错的反证或试对的实证,就会形成整体性的认知能力,于创新能力的拓展大有裨益。历史解释的整体性视野与学生关键能力涵养互相渗透、殊途同归。

历史解释核心素养,从学生关键能力的角度来说,是一个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培养问题;从对于历史的态度而言,是一个基于史料的现象描述的中肯、温婉的情绪问题;从历史的研究方法出发,是一个直面历史事实、开阔视野的归纳或演绎的手段问题。本文从学生的关键能力出发,发掘历史解释中思维的部分,提出了历史解释的整体性,并结合当下作出延伸,试图在历史的学习中提示学生关注“历史解释不仅是为了获得过去的历史真相,更重要的是为了人的现在和未来”[5]。

【注释】

[1]黄牧航、张庆海:《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分类分层测评标准例析》,《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9年第15期,第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22页。

[3](法)布罗代尔著,顾良译:《长时段:历史和社会科学》,见布氏论文集《资本主义论丛》,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第182页。

[4]晏绍祥、张岩:《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的主线与设计》,《历史教学》2020年第3期,第7页。

[5]刘道梁:《历史意识:走向学科深处的课程变革》,《中学历史教学》2020年第1期,第26页。

作者:林丽萍

中外棉纺织品贸易研究论文 篇2:

清末货币战争新说

近代世界国际货币战争频发,而清王朝统治的中国在其中一再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使中国利益遭到巨大流失。参与这类“国际货币战争”的并不仅仅是人们通常认为的白银,黄金、鸦片以及清末破旧的货币制度都是“搅局者”。

白银换黄金——跨洲大套汇

16世纪后叶和17世纪,伴随着贸易的发展,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许多历史学家“把中国描写成吸引全世界白银的唧筒”。实际上,伴随着白银内流,同时中国还有大量黄金外流,而内流的白银也并不都是用来买丝茶等中国土产,也有很多是用来换中国黄金的。

明清时期,中国是富藏黄金的大国。全汉升先生曾经指出:“经过长期的累积,到了明代,中国民间的存金,可能已经达到一个庞大的数字。举例来说,在正德五年(1510) ,刘瑾籍没家产中,共有黄金12057800两。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在十六、七世纪,西班牙自美洲输入黄金的总额,约只等于刘瑾私有黄金的百分之三十九。事实上,除刘瑾以外,明代还有不少富人蓄藏黄金。如果再加上这许多人藏金的数字,民间存金的数额当然更大”。至清代,虽然中国已有大量黄金外流,但是嘉庆三年(1798),仅权臣和籍没家产中就有黄金10650万两(折银),约占和家货币资产(金+银+钱+洋圆)的85%。

相比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中国黄金因富有而价低。在16世纪初,中国的金与银比价是1:6,而欧洲为1:12,波斯为1:10,印度为1:8。到16世纪末,广东的金与银比价为1:5.5或1:7,而西班牙为1:12.5或1:14,“这表明中国白银的价格是西班牙的两倍。”因为相对便宜,白银换取中国黄金再运往国外成了有利可图的行当,明清时期中国黄金因此而大量流出。

1609年,一位曾在菲律宾、澳门等处担任财政、行政工作的西班牙人,曾向新西班牙政府建议,准许白银自由运往菲律宾,其条件为以其中一半购买中国货物,一半购买中国黄金。他根据多年经验认为“以白银交换中国黄金,运往新西班牙或西班牙出售,可获利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或百分之八十”。

至18世纪,西方经济学之父亚当 "斯密曾指出,在中国及印度市场上,“纯银与纯金的比率仅为十比一,最多是十二比一,而在欧洲则是十四或十五比一”,到中国以银换金运至欧洲大有赚头;因此“开往印度大部分的欧洲船只所装载的货物中,白银一般是最有价值的物品之一”。英国东印度公司对18世纪初来华的“伊顿号”船员私人贸易有这样的规定:投资款中4/7必须用白银“在中国购入黄金运返”。 雍正十年(1732)英国商船“康普顿号”总购中国货价值共82850两银,各类货品依次为黄金(44889两银)、白铜(23027两银)、白糖(4773两银),还有冰糖、樟脑等,黄金占总值一半以上;乾隆二年(1737)“诺曼顿号”总购中国货价值共121152两银,各类货品依次为茶叶(76989两银)、黄金(25561两银)、瓷器(8097两银)、布(3790两银),还有西米和各种织物等。1729年“林恩号”船长在广州私人贸易价值共计3744镑,其中黄金为2500镑,茶叶等货物1244镑。购买中国黄金,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公司贸易及职员私人贸易的重要内容。

当时跨洋贸易的帆船航海时底舱需要有比重大又不怕水渍的压舱货(没有则需要用很多石块),来华贸易的西方帆船压舱货多为白银,返程时压舱货则是黄金和瓷器,西方制瓷业发展后则多为黄金。至近世后期,金与银比价高达1:35,中国黄金继续大量外流,据笔者计算,自1895年至1936年这42年中国黄金累计外流量约合银6.43亿关两。

欧洲人用白银换中国黄金的行为,究竟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历史证明,自从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以后,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约盛行了一百年,黄金最终成为了世界霸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此兴起。

西方货币史学家把西方主要国家确立金本位制的一个主要原因归结于1849年加利福利亚金矿的发现。但是英国早在1816年就已确立金本位制,当时并没有大金矿的发现,可以说正是来自东方的黄金帮助英国改行金本位制,从而英国在世界货币战争中进一步占据制高点,而这正是建立在中国等东方国家黄金净损失基础上的。

黄金大量流出中国,从长远来讲是中国利益的巨大损失。清代中国虽然富藏黄金,却丧失了占据世界货币战争制高点的机遇。

鸦片换白银——货币战争的新形式

18世纪20年代以后,饮茶之风在欧洲大盛,茶叶很快取代丝绸成为中国输欧的主要商品。18世纪欧洲各国对华海上贸易中茶叶约占75~80%,而他们购买茶叶主要以白银支付。此期间,中国对欧洲贸易顺差约白银1.2~1.3亿两,绝大部分是欧洲诸国购茶之用。

19世纪初,中国紫花土布(外商称作“南京布”)在南洋、英、美、法等国十分流行,成为仅次于茶丝的重要出口商品,而英商自认为是王牌货物的毛织品在中国却“非常难卖”,常常被迫忍痛亏本抛售(当时英国运来中国的商品以棉花和毛织品为大宗)。英商曾经多次将本国的棉纺织品运到中国来试销,但是都因成本太高,售价太贵,卖不出去。在正当的中英贸易方面,中国一直处于有利的出超地位,英国每年要支付数以百万两银计的贸易差额。这种贸易上的不平衡,违背了英国扩大海外市场进行殖民掠夺的初衷。

因此,在英国政府支持下,英国东印度公司采取了三角贸易的方式,在英国殖民地印度大量生产鸦片,用英国的棉毛纺织品等运往印度,换取鸦片,然后再运往中国,从中国进口茶叶和丝绸。鸦片贸易很快扭转了英国的贸易差额。数据显示,1750年到1839年,鸦片在中国的销售量直线上升。18世纪60年代以前,每年不过 200箱(每箱 100斤),1786年已超过2000箱,1790年又突破4000箱。19世纪20年代以后,鸦片在中国的年销量恶性膨胀,到了鸦片战争前夕,已达 35000多箱,价值近2000万元,大大超过了当时中国丝茶的出口总值。

英国通过贩卖鸦片从中国所得白银,不仅抵偿了它进口大量中国茶叶丝绸等所造成的贸易差额,而且还使中国白银大量流往印度和英国。根据英属印度海关的统计,中国对印度的白银出超在1814~1815年度已达 130万两左右,而到了1833~1834至1838~1839这几年年均出超达428万两,1838~39年度则超过600万两。加上中国对欧美或亚洲其他地区的白银出超,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每年的白银流出量估计有1000万两左右。

罪恶的鸦片贸易摧残了中国人的身心,而白银外流则导致了更严重的后果。白银大量外流所产生的灾难则波及中国社会各阶级。约占当时社会白银货币量20~25%的白银流往国外,加剧了中国的银贵钱贱程度。这就使得“劳作收入皆以钱计,交纳赋税皆以银计”的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成为直接受害者;那些卖货收钱,纳税缴银的中小商人和地主等也深受其害。大量白银外流也使得清政府国库存银日渐减少,财政危机日重。

银元和纸币——点向破旧币制的“一阳指”

清代的货币制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清政府对铜钱的铸造有严格的规定,制钱的规格有法定标准,而白银用作政府的收支和商业上的大宗交易的通货,却没有按照货币管理的原则来管理。

清政府对银锭、银块的铸造采取放任态度,银的成色和单位重量可以随时随地而异。实际流通的“宝银”种类繁多,银两的称量标准及成色,换算更为复杂。称银两的标准秤叫作“平”,但是这种作为标准的“平”本身却是五光十色:清政府征收各项租税用的叫“库平”,征收漕粮折银用的是“漕平”,海关征收进出口税用的是“关平”,对外贸易用“广平”(又称司马平),市场交易用“公砝平”(或公法平),各地的库平、漕平、“公砝平”(或公法平)等亦各不相同,全国各种“平”有上百种之多,令人头晕目眩。

这些平色繁杂的银两,折算起来非常麻烦,这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却为官吏敲诈百姓提供了一种借口,为钱商盘剥客户提供了一种手段。因银两平色不同,各地均设有专营铸造宝银的银炉(或称炉房,清代有官营和民营之分),设有专门鉴定宝银成色和重量的公估局。每个地方的银炉要将外地流通进来的宝银回炉重铸成当地的宝银,经当地公估局批定后才能在当地流通。经过银炉的铸造和公估局的批定,使得在当地市场交易时白银可按锭数授受,不必每次都经过秤量和成色鉴定,为地方市场的交易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是这些宝银如果流到其它地方去,又得回炉重铸,这样仍然给较大范围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便。

因为各地银两平色繁杂,即使是专门从事银钱业者,也需花很大功夫去记忆和辨别它们,所以银钱业流传着一些平码歌和口诀等。例如,过去山西票号就有这样一首口诀:

天津化宝松江京,纹银出在广朝城,上海豆规诚别致,公估纹银西安行,

票色重贵足纹厚,云南票锭莫忘情,川白锭出成都省,荆沙老银沙市倾,

二四估宝属武汉,桂梧化银记分明,常纹周在湘潭县,长沙用项银出名,……

银钱业者只有牢记这些口诀等,才能在金融界混口饭。

相比中国所铸元宝等形状不一,成色和平砝千差万别,外国银元重量和成色都有一定标准,制作也精美,使用方便,因此它们很快受到人们的欢迎。随着清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也逐渐增多。它们的种类先后有几十种,其中重要者有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洋、香港英属银元和日本龙洋等。

银元虽然成色较低,都要含较大份量的铅,但它们对白银的作价却被越抬越高。有人计算,中国白银兑换外国银元要吃亏11%以上。洋商本来是用银元来买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等等,后来见到银元价格被抬高,就运来大量低成色的银元用以来“买”中国白银,运回去铸成更多的银元再行运到中国,辗转往复,获利丰厚。日本商人则干脆把铸造银元的炉子、模具和铅放到船上,开到中国沿海,就近铸造银元换中国宝银,再铸再换,利润非常大。

早在道光、咸丰年间,林则徐等就曾经一再向清政府提议自铸银元,但都遭到当权的守旧势力反对,被拒而不用。中国因清政府货币制度的落后又白白损失了数以亿万两计的铸币利润。笔者曾经请教过清代金融史专家张国辉先生,为什么清政府在初期不把铸造铜钱的制度推广到铸造银钱或银元上来?老先生沉思良久,最后说只能用“守旧”来解释。

由于外国银元的流通越来越广,对中国金融的损害越来越大,清政府不能再漠视了,终于在1887年批准两广总督张之洞的提议,在广东设造币厂用机器铸造银元。广东造的银元每枚重七钱二分,与当时在中国广泛流通的墨西哥银元相仿,因其背面铸有蟠龙纹,俗称“龙洋”。清政府下令所有捐税钱粮的征收等均得使用这种银币。民间交易也将其与墨西哥银元同样看待,所以它的流通较为顺利。它是中国正式铸造新式银币的开端。

不过,这时候英商麦加利银行、汇丰银行、德商德华银行、法商东方汇理银行等已经纷纷把在华发行纸币作为它们吸收中国资金、扩张金融势力的一个新手段,外钞在中国流通量不断增大。到19世纪80年代时,仅汇丰银行在厦门一地发行的钞票就有六、七十万,正如近代一洋务官僚所感叹的那样:外国银行“以数寸花纹之券,抵盈千累万之金”。随着中外贸易网的扩大,外钞不仅广泛流通于中国沿海口岸市场上,而且已经深入到汉口等内地城市,到19世纪90年代,外钞已成为中国通货种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清代外国银元和外商银行纸币可谓点向清政府破旧币制的“一阳指”,它们的广泛发行,加重了外国资本对中国人民财富的掠夺程度,也暴露了清政府币制的破漏及守旧。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与中国洋务运动的失败,其原因学者们已作了多种探讨,现在我们还可以从两国近代货币制度比较研究方面寻找新的说服力强的解释。

作者:陈争平

中外棉纺织品贸易研究论文 篇3:

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高考历史的有效复习

一、有效复习概述

“有效复习”大体上可以理解为“有效的复习”,指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理解复习内容,从而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高考备考任务重、时间紧,而本校学生学科知识基础较弱,知识迁移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拓展能力有待提升。但高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水平。

二、当前学生复习“明清史”存在的问题

以“明清史”复习为例,学生在认识“明清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对“明清”这一概念的时间定位不准确,将1840年以后至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也认为是“明清”概念的范畴。“明清”习惯上是明朝(1368—1644年)和清朝前期(1616—1840年)的合称。

误区二:对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认识不合史实,误认为当时中国经济落后于世界。

误区三:在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上,认为当时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将中外的贸易往来误解为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三、提高复习效率的策略

笔者以“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1368—1840年)”一课为例,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课前备课

备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了解学生对本时段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以习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也会通过师生的交谈进行了解。“先练后学”的模式较适合学生的认识逻辑。一是学生往往更能在错误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二是学生能够在错误中找准复习重点。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他们更愿意接受自己切实不懂的知识,而不太能从心底里接受老师告知的重点内容。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精选练习,面向高考,直击重点,能拓展、延伸,尽可能与知识点很好地融会贯通。

(二)课中教学

导入,采用开门见山的形式。解读“明清”概念,明确明清史涉及的时间范畴。历史概念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运用历史概念,是学生学习历史过程的重要内容,是其理性认识历史的起点,也是历史思维活动的‘发祥地’”,历史概念解读的精准性、简洁性会影响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历史概念本身的抽象性会加大学生对其的理解难度,教师在解读时既要简要概括其含义,也要用具体的案例进行深入解读。

考纲考点解读,教师讲授。考纲方面,主要是将2017年与2018年的高考考綱进行对比,留意异同。考点方面,主要是罗列近五年来全国新课标卷历史高考明清史考点分布,从中找出高考考向,确定复习的重难点。

史学回顾,以学生操作为主。要求以时间为序,按专题形式,罗列本阶段知识点。这作为课前作业,教师批阅,对出现的共性问题,课堂中点评,而个性问题要一一进行面批。

史学研讨,教师设计情境,师生共同研讨。首先,认识明清疆域变迁,了解明清史发展脉络,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利用材料,理解清朝在边疆的经略对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意义。其次,从全球史观角度来认识明清史,从而理解当时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德国历史学家贡德·佛兰克在研究经济全球化时将中国置于亚洲的重心,把亚洲置于全球经济的中心,在他的著作中有这样一组数据“从1493年到1800年世界白银产量的85%和黄金产量的70%来自拉丁美洲”“美洲白银18世纪的产量约为74 000吨,其中有52 000吨运抵欧洲,其中40%约为20 000吨运往亚洲。另外留在美洲本土的白银约有3 000吨横渡太平洋经马尼拉运抵中国”。引用数据,拓展学生对明清史的认识,加以教材结论“从18世纪中期起,英国向中国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来深化理解:从经济总量上看,明清时期的中国仍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当时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最后,将中西文明进行对比,理解教材结论“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史学迁移,讲练结合。本环节笔者设置了一道开放题,回应课题:“明清时期的中国是‘辉煌’还是‘迟滞’?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史论结合)”。史论结合,就要求学生调动自己所学,辩证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主要引导学生进行阶段特征总结。本课的阶段特征,笔者主要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四个角度进行分析。

(三)课后辅导

课后辅导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面向班级,主要方式是精练精讲。选择题与主观题并重。题目精选,在100多题的模拟题及真题中挑选出12道选择题和1道主观题。教师要出好一份题,必须做好10份以上的题目,才能更好地优中选优。选择题批改使用机改,生成数据分析,提高讲评的针对性。主观题批改要留意共性及个性问题,比如审题、表述、时空观念等,对于运用史实错误的学生要清晰指明其失误之处,帮助其纠正、梳理知识点。二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面批,主要分为几个类型,知识理解型、解题技巧型、审题失误型等。

高考备考工作为常规工作,年年高考,年年备考,在备考道路上我们任重道远,不断探索,不断更新理念,在新课改背景下,在核心素养指导下,我们该大胆尝试,立足考情、学情,努力优化备考方式,营造良好备考气氛,提高备考效率。

参考文献:

[1]严明贵.概念教学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价值刍议[J].历史教学问题,2016(5).

[2][德]贡德·佛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M].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01:8.

编辑 赵飞飞

作者:黄文娟

上一篇:工商行政执法研究探讨论文下一篇:类分裂的代码混淆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