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育艺术论文

2022-04-16

深秋的北京,香山红遍,层林尽染,枫红似火,银杏如金。在这如画卷般明丽的景致中,第三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颁奖大会暨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第五届年会及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第32届年会于2008年11月1日~2日,在北京80中学隆重召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课堂教育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课堂教育艺术论文 篇1:

学校品牌之核心要素

“你希望把自己的子女送进怎样的学校学习?”7月30日,在一个600多人的QQ群里讨论了这样一个话题。在活跃的氛围中,答案层出不穷。最终,话题由此转换到了——这些学校哪里吸引了你们,它们都具有怎样的特点?从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所既能吸引家长,又能够让学生生命得到成长的学校就是一所优质的品牌校园。是学校的什么吸引了家长、学生,追根溯源,那便是学校品牌的要素。

学校品牌有哪些要素?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学校品牌是由办学理念、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师资队伍、管理制度、教育研究等要素相互交织,彼此渗透、融合、孕育而成。学校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就像大雁“人”字形飞行一样,重点凸显某一要素,其余要素有序地紧跟其后。

理念,学校品牌的灵魂

学校品牌有其特定的理念识别系统。理念是指导办学者如何办学的一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就其构成来说,它表现为三个基本方面:教育哲学、办学宗旨、发展目标。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恰如人一样,没有了灵魂,徒有躯壳,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没有了办学理念的学校,也不知道自己是谁,特色在哪里,个性在哪里,要发展成什么样子。而办学理念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教育哲学可以回答“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质和功能是什么?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如何?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个性鲜明的学校品牌,他们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比如成都七中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北京人大附中的“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们披荆斩棘,一路走来,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自己的“主心骨”——有灵魂的办学理念。

一所学校要想脱颖而出,成为品牌学校,就必须要有自己清晰鲜明的办学理念。但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不能只是一面辉煌的旗帜,或一句响亮的口号,它应该充分渗透到学校各个部门乃至每个师生的行为中去,成为共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体系,从而提高整个学校及全体师生的素质,为学校树立品牌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堂,学校品牌的核心

一所学校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也决定着这所学校能不能成为一所品牌学校。由此可见,课堂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决定着学校品牌的形成和发展。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哈三中)是很多学校梦寐以求的学校品牌,因为一踏进这所学校,可不是某些普通学校的宣传语所讲的那样“一只脚踏进了大学校门”,而是“两只脚踏进了大学校门”。这所学校的升学率在2000年以后均为100%,重点大学录取率为90%左右……究其缘由,它成功的秘诀其实也不太复杂,不过是抓住了学校品牌发展的核心——课堂教学而已。

在近年来的新课程改革中,哈三中为培养个性化创新人才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除了大力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外,还格外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探索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独创了加强班、学科特长班、智能开发班等多层次教学方式。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成为教学的主人,自觉学习、自主学习、自由学习。

这个例子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课堂成就学校品牌的重要程度。回过头来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和学校,尽管如今教育的途径大大增加,但以课堂为基地的教学,仍然是教育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只有优质的课堂教学,才可以成就一所品牌学校,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学校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的。

如何打造优质课堂?如何让课堂成为学校品牌创建与发展的源动力?我想我们的学校至少要注重管理导向,提高课堂建设的激励性;要强调科研推动,提高课堂建设的操作性;要关注整体追求,提高课堂建设的系统性。

文化,学校品牌的根基

学校是一个传授文化的地方,一个延续和创造文化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怎么可以没有文化呢?有了高品位的文化,有了洋溢着文化气息的校园和教师,才能形成一种优雅的精神氛围,使得学校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学校有了一流的文化,也就有了品位,有了追求,有了品牌。

文化是学校的“根”,有无自己的文化及文化品位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学校有没有学校品牌的关键。纵观那些声名赫奕的学校品牌,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从我国的北大、清华至国外的哈佛、剑桥,从长沙中学这样的“四大名校”至上海的育才、建平中学,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这些富有品位的学校文化,成就了这些学校品牌的辉煌。学校文化包括学校全体成员的精神特质、道德情操、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文化、制度文化等内容,它的层面丰富、构成复杂,但对学校发展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全面性的作用。

那些学校品牌成功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文化构建是现代学校发展的根本策略。学校文化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是师生发展的肥沃土壤,是潜在的隐性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愉悦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彰显特色,让孩子们在丰富的文化滋润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夯实思想基础,培养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人,是众多学校品牌追求的永恒。

有一句经典的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一个孩子意识到你在教育他的时候,教育就已经失败了。因此,最好的教育,是环境的教育,是氛围的教育,让学生浸润在书香余韵的文化氛围中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讲,学校品牌的建设,不单是健全制度、完善设施等,而是实实在在地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

如何让文化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呢?学校品牌文化的建设,需要挖掘文化内涵,形成一种精神文化。可以是在传承历史中超越,可以是在反思实践中建构,可以是在借鉴经验中创新,可以是在验证理想中生成,可以是在放大亮点中彰显,还可以是在革除弊端中发展。通过课题引领、专家指导、校本教研、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特色教学等优势项目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把文化内涵发展的重点放在学校核心特色的构建和核心精神的培养上,成为一种能动的精神力量,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理想。

除了精神文化建设,学校品牌构建其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还包括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物质文化。

管理,学校品牌的保障

打开网络搜索引擎,输入“学校管理”这几个字,在零点几秒内,可以搜寻到上百万篇相关的文章,而粗略视其内容,你会发现:从中央到地方,从校长到家长,从教师到学生,都在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着教育管理工作。

在众多的论述中,一个品牌学校的校长的观点很有意思。他认为,治大国若烹小鲜,任何事情深入了,都是一门学问。学校管理也是如此,在具体的学校管理中,由于耐力、眼力和功力不同,其内涵着实有着天壤之别,而正是这些差别,造成了学校品牌和普通学校的差别。

学校品牌管理强调把品牌作为学校经营战略的核心内容。不管是重点名校还是薄弱学校,或者是刚刚创办甚至是准备创办的一所学校,学校管理层都应该有强烈的品牌管理意识,用品牌的尺度考量学校的一切工作,打造品牌,经营品牌,维护品牌。

在汶川大地震以前,四川安县桑枣中学默默无闻,在大地震后,人们才发现,大浪淘沙,烈火炼金,这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品牌校园。在那样一场惨烈的大地震中,全校师生无一人伤亡,人们在谈论这个奇迹的时候,或许会忽略一个事实——校长叶志平对学校进行了周密的安全管理工作。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大致领略到桑枣中学的管理风采——他们实实在在地去做了,将管理落到了实处。而这也是它成为品牌学校的关键所在。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有效的管理是推动学校品牌和谐发展的重要推手。学校管理,其核心是人本管理,它定位在对“人”这一生命群体的关注,是对人价值取向的思考,是对人生命的终极关怀,是对人身安全的呵护!所以,管理是学校品牌应该必备的保障。

同时, 学校管理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强大助推器,是实现学校品牌梦想不可或缺的生产力,也是学校发展的呼唤,是学校师生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它包括了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常规管理、精细化管理……

在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学校管理不能仅仅满足于经验层面的滚动、实践层面的滞留和固有经验的承继。面对新的管理内涵、新的时代精神和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学校要想谋求新的发展,就要在学校管理上寻求新的生长点。

团队,学校品牌的能量

德国科学家叔本华曾说过:“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这充分说明了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是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作为一所学校,要想打造优质学校品牌,做大、做强学校,必须依靠教师集体的智慧,倾力打造和谐的教育团队。

一些学校品牌,其学校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可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的成功崛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校长及领导班子的领头下,带着一个优秀的,有高度竞争力、战斗力的教师团队,并通过一系列的有效机制,保证团队的高效率运转,从而使这个团队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为学校品牌建设提供充足的能量。

作为一校之长,应该特别注重团队力量的和谐发展,始终坚信要成就一所好学校,一定要着力打造一个团结协作、凝心聚力的教育团队,即管理团队、教学团队和教辅团队。根据管理学中的“木桶定律”,每个团队内、团队之间只有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能扬长避短,发挥出最大效益。学校上下团结协作,凝心聚力,发挥众人的智慧、集体的合力,共同发展学校品牌建设。

21世纪的较量是知识和资本力量的较量,更是团队力量的较量。在学校中,加强教职工的归属感、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学校品牌建设的必然趋势。因此,要想打造学校品牌,增强学校团队的战斗力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教研,学校品牌的关键

一个学校发展成功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强调和推进教师教研无疑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甚至可以说是它成功的关键所在。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学校品牌的动力和方法,它能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发展。

教师素质提高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教研,对自己所从事的日常工作抱着一种研究的态度和心理,仔细、认真、严谨地探讨事实背后的真相,才能提高自己对于实践活动的驾驭能力和调控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另外,教研可以让办学者认清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在管理层面上更好地引领和规划学校的发展,这也是促进学校发展强大的一个重要途径。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近年来一直坚持走教研、科研兴校之路并取得了累累硕果:孙建军校长被评为无锡市第三批教科研带头人,出版了两部专著,发表论文无数;刘丹老师荣获2006年全国语文课堂教育艺术观摩赛一等奖……其实,还有很多老师在这所学校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实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愿望,而这一切要归功于这所品牌学校实行的“科研兴校”战略。

很多品牌学校都坚持“教研促教,教研兴师,教研强校”的发展战略,本着“重实际、讲实用、求实效”的原则,采取一系列强而有力的教育科研措施,更新了教师教育科研观念,增强了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提升了教师的科研素质和水平,稳步构建了学校教育科研体系,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科研特色。所以,教研、科研乃兴校之本,要想打造学校品牌,必须重视、强化和提升教师教研的水平。

从以上阐述中,不难看出,学校品牌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为公众所认可,具有特定文化底蕴和识别符号的一种无形资产。从内涵看,品牌是学校内在的品质,表现为学校人文精神、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积淀而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从形式看,品牌是学校建立社会信誉的过程;从社会的角度看,品牌主要表现为对学校的认同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从学校本身看,品牌则是为社会和培养对象提供的并为其所接受的教育服务的独特性、优质性和高层次性,是一所学校的形象标签。总之,品牌是学校文化的载体,是学校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是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特色、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等综合实力的表现。

因此,在学校品牌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要特别注意:学校品牌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发展品位和发展潜能的主要依存。

作者:谢达波

语文课堂教育艺术论文 篇2:

第三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颁奖大会暨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第五届年会及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第32届年会纪实

深秋的北京,香山红遍,层林尽染,枫红似火,银杏如金。在这如画卷般明丽的景致中,第三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颁奖大会暨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第五届年会及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第32届年会于2008年11月1日~2日,在北京80中学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叶圣陶研究会、《语文世界》杂志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语文学习》编辑部、《语文月刊》编辑部联合举办,《语文世界》杂志社和北京80中学具体承办。会议的目的在于弘扬教育教学优秀传统,贯彻教育教学新理念,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培养新型语文教师,进而推动语文教育健康发展。

开幕式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会长、原教育部总督学、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原国家语委主任柳斌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长、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著名语言学家、《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主编李行健代表大会组委会致开幕词,北京80中学校长、特级教师田树林女士致欢迎词。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会长钱梦龙,朝阳区教委主任藤国清,北京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叶圣陶研究会理事、《语文世界》杂志社总编王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主编张吉武,《语文学习》编辑部主任何勇等专家学者。

温儒敏教授和钱梦龙老师在大会上分别就语文课程改革、阅读教学等问题做了专题报告。他们的报告高屋建瓴、理论朴实、内涵丰富、深入浅出,不仅充实了一线语文教师的理论认知,更为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

“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是由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叶圣陶研究会、《语文世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语文月刊》共同发起的一项常年举办的盛大活动。活动的目的在于交流新课改的经验,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每届活动分为“教育科研能力展示大赛”和“语文课堂教学能力展示大赛”两个阶段进行。三届赛事的成功举办,在推举语文教学新人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次大会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1位教师,分为初、高中两个组,参加了“语文课堂教学能力展示大赛”。参赛教师素质高,教艺精湛。他们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巧妙灵活的教学设计,使与会教师深受启发,大开了眼界。赛后,北京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苏立康女士、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赵大鹏先生分别对初中、高中的参赛选手进行了点评。他们的评价犀利中肯、意见字字珠玑,让与会教师在此次活动中获得了更大收获。

本次会议也是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及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共襄盛举的一次联合行动。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和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是在全国语文界具有广泛影响、拥有众多会员、成果颇为丰硕的学术团体。在几十年的学术活动中,它们团结和组织了全国各地区的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为促进语文课程改革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在本次会议上,两个组织强强联合,组成了一个新的组织——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艺术分会(待申报)。在11月1日晚召开的理事会议上举手表决,全票通过了钱梦龙先生担任该分会的理事长。

闭幕式上,组委会主任王晨女士宣布了“语文课堂教学能力展示大赛”的获奖名单。获得一等奖的是:初中组,安徽马鞍山十六中曹文静、陕西西安高新一中李志龙、广东广州二中黄穗远、河南南阳十三中陈峰、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李爽。高中组,吉林长春二中王丹、山东济北中学薛善忠、山西阳泉一中张一鹏、浙江温州四中余伟、北京80中贾小林、湖北荆州中学王丰松。获得二等奖的是:初中组。湖南长沙六中陈爱民、北京80中刘爽、河北保定育德中学刘卫东、云南红河州开远五中郝飞虎、贵州双口县三中姜露;高中组,海南省海南中学陈嫱、北京56中陶红艳、江苏扬州中学于扬、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钟群、黑龙江哈尔滨一中陈双。

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中学语文界的广大朋友们,大家共聚一堂,实践探讨,交流学习,有力地促进了语文教学的长足发展。大会的成功召开,对于全国语文课程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燕子)

语文课堂教育艺术论文 篇3:

让快乐充满语文课堂

语文是一片充满情感的天空,课堂中充满了快乐的因子。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地实施“愉快教育”能激发这些快乐因素,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要做好“愉快教育”工作,掌握“愉快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的“愉快”情感修养至关重要。

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时代精神、有创造才能、有个性的人才,实施“愉快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其核心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实施愉快教育的重要前提在于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愉悦。新颖奇特的东西,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愉悦,引起他们定向探究的兴趣。但是讲究新颖奇特,也不是越新奇越好。心理学证明,太熟悉的东西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完全陌生的东西,因与主体原有的经验联系不上,也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认为教学方法的新颖性,还在于要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体验到由于认识了未知的东西而感到高兴与满足,使学生对教育内容始终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

教育内容的适宜性主要指教育信息在各层次、各方面的配置与构建的合理性。通常情况下,当学生从外界得到的信息与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和期望之间,出现分歧与矛盾时,就形成了好奇心,并产生解决矛盾和自发探索的学习活动。教学信息的优化表现在难易适度,多少适宜,虚实结合,情理相融等方面。确定教学内容的适宜性,要求教师应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作宏观审视,精心梳理,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使学生爱学、乐学。

教学过程是充满美感的过程,学生主体通过对这一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美感形成的把握,从而使定势的情感和理想具有特定的内容。这个过程主要来自外部的刺激,直接作用与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是他们处于一种极其自由和谐状态而达到教育效果。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每一种能力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主体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从而建立良好的心理定向,这就是教育内容与方法审美性的功能。

教学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个课教学内容本身就是科学,其知识结构是一种科学体系。在学科知识体系教学上,我们应强调学习规律性的知识。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加以选择提炼,使纷繁复杂的内容简约化、精要化,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较多的内容。从信息论角度说,只有当教学的有用信息达到一定的密度,学生才能越学情趣越高,效果越好。另一方面,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其能力,需要遵循和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

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毫无疑问,学生是这种特殊认识活动的主体。愉快教育的功能就是从根本上让主体的活动得到空前的激发。教师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按“最近发展区”的方向,有目的、有系统地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认知时间。还要积极开发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蕴含和潜力,通过点拨使每个学生能自觉地进行学习和探究活动。愉快教育讲究寓教于乐。“乐”从何来,“乐”只能从学生主体的自我活动、自我实践的内在体验中来,从学生自主学习成功的欢乐中来,所以愉快教育更多的是提倡自主活动式教育。在这方面许多教师作了较多的探索,涌现出较多的模式。如以学生自学为主,师生共同探讨的“自学探索法”;以自学为主线,通过归纳与比较,掌握学习规律的“对比练习法”;指导学生动手、动脑进行实践操作的“实践操作法”;运用电教媒体的“形象教学法”等等,都较好体现了愉快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原则,使学生主体得到激发,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教育艺术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遵循教育规律,以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将知识与审美融合起来,使学生在愉悦中进行学习的精湛的教育技能技巧。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讲究教育艺术,不只限于部分艺术学科,而是指教育教学的一切领域。具体说,就是提倡多种教育艺术的优美配合,如语言艺术、演示艺术、体态艺术、文学艺术、问题艺术等等。教育艺术的美感体验不是低层次的趣味,而是一种逐步深化的高尚的陶冶心灵、推动理性的精神愉悦。实施教育艺术美,不只要求教师技巧美,还包括学生学习美。当然学生的学习美是在教师指导下得以实现的。因而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审美性学习。学生的审美性学习,从理论上讲有三个层次,即“求知欲、自我实现欲、审美欲”。三个层次中,审美欲是最高层次。若在教学中学生实现了审美欲,其求知欲也会得到更好发展,自我实现欲也会表现出来。因为审美就是自我本质力量的投射和发现,审美就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去创造美,真正实现自我价值。教育艺术化的关键就是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进入审美欲层次,从而变“苦学”为“乐学”,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实现学习上质的转变。

当代情感教育认为,教育是适应人的向善、向美的需要,让人的情感在伦理亲情、审美快乐、认识兴趣、理想憧憬等方面获得满足。因而教师要有目的地制造一些满足方式,帮助儿童在追求“完满”、“超越”中获得满足,形成情感上的、并指向一定目的的“定势倾向”。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控自己的情感指向,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满足,引导学生完成“定势倾向”,以较快达到教育目的。教师应注重建立“情绪潮”,是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气氛,并浓化信息的感情色彩,不要把知识讲成冷冰冰的真理。要以情激情,以情引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实现知情统一的和谐优化。故教育教学还应考虑情感结构过程,就像把一堂课比作一曲动人乐章,要力求“起调”引人入胜,“主旋律”扣人心弦,“终曲”乐兴未尽,以提高学生学习情绪。教师除要保持自己热烈高涨的情绪外,还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要依循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内容内在联系,层层设疑,处处设优,环环紧扣,以时时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使学生保持高涨的情绪投入学习。让我们在语文课堂中播撒愉快的种子,不知不觉中让孩子接受知识,受到教育!

作者:刘明浩

上一篇:广告教育理念分析论文下一篇:语文课堂小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