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教育部2005年新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完善了学生申诉的具体制度,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但也存在受理范围过窄的不足。本文以教育契约精神和相关法规为依据,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申诉制度的受理范围作了进一步拓展,列举了涵括学生政治、教育、人身、财产、社会实践等权种在内的受理范围。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论文 篇1:

简论高校学生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的辩证统一关系

摘 要:如何处理好“严格管理”和“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是当前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者在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严格管理是高等学校实现办学目标的内在要求和有效手段。“人文关怀”则必须以“严格管理”为前提,在“严格管理”的过程中辅之以“人文关怀”,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 严格管理 人文关怀 辩证关系

近年来,随着“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理念和“学生需求是第一信号、学生发展是第一目标、学生成长成才是第一标准”的服务理念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明显增强。然而作为以人为主要对象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如何在“严格管理”学生中发扬人文精神,真正体现“人文关怀”,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从制度和机制层面上确保“以学生为本”工作理念的贯彻和落实,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是高等学校按照宪法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调整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保证高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条件。可是,在实际教育、管理和服务过程中,无论是作为管理对象的学生,还是作为管理者的学生工作者,对“严格管理”和“人文关怀”涵义的理解和把握,都或多或少存在偏差,导致学生工作者在“严格管理”和“人文关怀”之间处于两难境地。

从管理对象来看,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数是“80后”、“90后”出生的,个性显得更加张扬,不会事事惟命是从,同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又是独生子女。由于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部分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对抗”、“自私”、“依赖”等偏执甚至偏狂的不良心理。这些不良心理反映在对待学校的严格管理的态度上,一方面,不能正确理解学校依法依规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的意义,认为严格管理制约了他们个性的发展,损害了他们“民主自由”权利,阻碍了他们学习、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而只要人文关怀,不愿接受管理,对学校的严格管理表现出强烈不满,对学生工作者的严格管理过程产生强烈的逆反和对抗心理,动辄以所谓“维权”把自己放在学校的对立面。另一方面,则是对学校的严格管理采取消极抵抗的策略,你管你的,我干我的,奉行我行我素;对学校的严格管理漠然置之,或者轻描淡写,敷衍了事,即使违纪违规,受到处理,也泰然处之,行若无事,对学校的严格管理抱无所谓的态度。

从管理者来看,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部分学生工作者却陷入了严格管理学生的误区。这种误区常常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重管理,轻引导”。重视表面上的服从,满足于“管住学生”,以维护学校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在工作中,管理者自觉不自觉地将学生视为管理客体、对象,对学生随意发号施令和管、卡、压,管理过于严格,有时近乎苛求,在管理工作中缺乏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二是“不敢管,管不了,不想管”的现象严重。近年来,由于对“严格管理”和“人文关怀”的理解存在差异,个别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争吵、拉扯、甚至动手相向的事件频频见诸媒体,出现教育管理者“自危”的现象,他们担心严格管理,导致学生出现过激言行,行为走向极端,甚至对簿公堂。从而出现个别管理者对学生“不敢管”或“管不了”的情况。于是,他们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违纪现象置之不管,放任自流,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世态度。有的教育管理者则认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举止等方面是小事,不用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否则就会压抑学生个性。所以,只要学习好了其他方面就不必太苛刻。

上述情况表明,由于少数学生和管理者不能深刻理解“严格管理”的涵义,不明确严格管理学生的目的和意义,把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对立起来。假使我们不能正确处理“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势必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高校学生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的涵义界定及其特点

1.严格管理。主要是指对学生的管理,原国家教委7号令对其作出了明确定义,即是“指对学生入学到毕业在校阶段的管理,是对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的规范。”2005年9月实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条指出:高等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依法治校,从严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由此,我们可以将对学生的严格管理界定为:一是指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制定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规章制度、标准和规范;二是指要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严格贯彻执行这些管理规章制度、标准和规范,以此来规范学生学习、生活和日常行为。严格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学校工作整体的协调、高效、有序,实现培养目标。因此,高校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党和政府为了保证国家的教育方针得以顺利贯彻执行,维护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以及教育培养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就要制定教育法律法规对高校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则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学生严格管理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在严格管理学生的过程中,确立正确的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办事,自觉按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条例、政策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2)具有权威性。所谓“权威是一种被视为合法的权力或社会控制”。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权威性,一方面,表现为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是国家高等教育意志的体现,而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是教育法律法规赋予学生管理者的权利,具有工作运作程序的规范化,高于个人意志;另一方面,表现为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应得到高校各级管理者和所有学生的自觉服从,不容侵犯,学校管理者和学生都要按规章制度办事,做到令行禁止,“依法治校,从严管理”才能表现出来。(3)具有强制性。法理学上一般将强制性规范称为“强行性规范”、“强制性规定”,指行为主体“必须”作为或不作为的规则。其立脚点在于公共利益。而高校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的立足点则是学校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的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规章制度,使用控制、监督、惩罚等强制性手段,使学生以某种固定的行为模式去完成学业的管理方式。因此,对于学校的管理要求,学生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其侧重点在于抑制部分学生消极的、被动的方面,以保证其接受健康的教育,实现健康的发展。此外,高校学生管理还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它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在校阶段的学习、生活、行为的整个过程。

2.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一句话,就是对人的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关心人、爱护人和尊重人。它体现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就是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内在需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脉搏,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以理解、关心、帮助、服务学生为出发点,并根据学生的差异,对他们进行个性化的引导和服务,维护大学生的根本利益。由于它与“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理念一致,因此,高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具有以下特点。(1)人文关怀对象的广泛性和普及性,即是指所有高校学生关怀关心的对象。学生工作者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表现好的学生,而且对各方面表现差、自律性不强的学生要施予更多的人文关怀。(2)人文关怀事项的针对性。即是指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生活、纪律、情感、心理素质以及在校期间的言谈、行为、举止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运用教育管理者本身所具备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把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直接联系起来,进行关怀和疏导。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遵章守纪的主动性和自觉性。(3)人文关怀方法的引导性。即是指人文关怀不是教育管理者简单生硬的直接灌输和空洞的说教,而是在工作中以学生为本,营造自由、民主、宽容的氛围,因势利导、开放互动、达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和以身正人的目的。(4)人文关怀时空的灵活性。即是指人文关怀不受时间、空间和其它条件的束缚,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现实要求,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地随时随地开展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从而避免教育管理工作教条化、理想化、形式化和简单化的弊端。

从以上严格管理和人文关怀的特点来看,严格管理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人文关怀则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那么,正确处理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则是有效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

三、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辩证统一关系分析

严格管理和人文关怀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实现教育培养目标,提高学生教育和管理质量中缺一不可。

1.实施严格管理和人文关怀是紧密联系的。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是高等学校实现办学目标的有效手段和内在要求,其目的是保证学校整体工作的协调、高效、有序。通过严格管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给学生提供安定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如果离开严格管理,离开规章制度的约束,学校就会象一盘散沙,处于无序状态,会使大学生放任自流,势必影响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高校必须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使学生在规范下更好地发展自己。而实施人文关怀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手段。因为要强调严格管理,必将使一些学生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需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用激励、感召、启发的方法,实施人文关怀手段来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促使学生认知、理解高校严格管理的必要性,从而把在严格管理过程中的强制行为变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将规章制度与大学生发展需求之间的距离调节到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此实现管理效能的最大化,取得“1+1>2”的管理效果。可见,严格管理所追求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局面与管理上保持思想活跃所要实现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两者是紧密联系的。

2.严格管理和人文关怀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严格管理并非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规章制度,而是指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强调人文关怀,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要采取说理教育、情感陶冶、行为养成、榜样示范、环境熏陶等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可见,严格管理和人文关怀的目标相同,前者强调制度与管理,后者强调人性与关怀,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如果离开严格管理去谈人文关怀,就会导致集体主义观念的弱化,个人主义的发展与泛滥,势必削弱管理的政策性和权威性;如果离开人文关怀而一味强调严格管理,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禁锢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独立意识、自主意识、民主意识的发展。那种把严格管理和人文关怀对立起来、割裂开来,或只进行严格管理,不施行人文关怀;或只施行人文关怀,不进行严格管理的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其效果必然是不好的。因此,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所要实现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目标是相同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正如有论者所指出那样,“大学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贯穿于各方面及其始终。”这段话则说明了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之间的辩证关系。

3.实施“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管理理念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选择。在建设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的过程中,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如果仅仅强调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达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想的管理效果。因此,既“严格管理”,又在其过程中进行“人文关怀”,才能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内在约束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保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和谐,从而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总之,无论是严格管理,还是人文关怀,都需要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作为教育管理者,要提高政策水平,加强人文素质修养;另一方面,作为学生,要认识到严格管理对自己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要提高合作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更大地发挥“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靳润奇,池卫东,王冬梅.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

2.杜晓莉.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新西部,2008(8)

3.载维·米勒等.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4.张文显主编.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

5.孙辉.人文关怀与实践概念[N].光明日报,2002.12.26

6.杨建祥.“严格管理+人文关怀”:企业管理理念创新[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0)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四川达州 635000)(责编:吕尚)

作者:冯 进

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论文 篇2:

论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受理范围的拓展

[摘要]教育部2005年新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完善了学生申诉的具体制度,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但也存在受理范围过窄的不足。本文以教育契约精神和相关法规为依据,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申诉制度的受理范围作了进一步拓展,列举了涵括学生政治、教育、人身、财产、社会实践等权种在内的受理范围。

[关键词]申诉制度 受理范围 高校学生 权种类型

[作者简介]章清,浙江树人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教授;杜志宏,浙江树人大学讲师(浙江杭州310015)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课题“学生申诉制度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20051118。

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受理范围,指高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申诉案件的主管权限和界限。这是解决学生申诉制度管辖权的基础性问题。我们认为,界定学生申诉制度的受理范围共涉及到三个问题:其一,界定学生申诉制度的受理范围主要应当考虑哪些因素?其二,如何评判现行立法中关于学生申诉制度中受理范围的架构?其三,宽窄适中的学生申诉制度受理范围应当如何界定?

一、影响学生申诉制度受理范围的主要因素

探讨学生申诉制度的受理范围,既不应局限于现行立法的范围,走单纯的注释法学路子;也不能就受理范围探讨受理范围,在方法论上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应当先从分析学生申诉制度的制度属性、设立学生申诉制度的立法意趣等影响学生申诉制度受理范围界定的主要因素入手,研究更为本源性的问题,做到先“知其所以然”而后再“知其然”。我们认为,在界定学生申诉制度的受理范围时,应综合考虑如下因素:

1.学生申诉制度的属性。学生申诉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学生权益救济制度,而非单纯的学生处分救济制度。因此,其受理范围应当从系统地梳理学生权益的侵害类型入手,而不应仅限于违规违纪处分这样一种学生权益侵害类型。学生权益的侵害类型取决于校生法律关系的性质以及校生之间的权利义务配置状况。尽管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但不外乎两种:民事关系和行政关系。学生在未进校门之前,即根据高校招生简章填报志愿直至被所报考的院校录取,此时与学校之间是一种两个民事主体间可能的订立平等教育契约的关系,因为这种关系是根据双方的合意在平等基础上形成的,由此而产生被录取或不被录取的权利义务关系。一旦进入学校开始了学习生活,学校就有权对其作为内部成员来进行管理,以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这个过程既涉及到管理学生的学习事项,又涉及到管理学生与校方有关的生活事项。因此,所产生的法律关系既有行政法律关系,又有民事法律关系。涉及到管理学生学习事项的关系为行政法律关系,由此而产生关于学籍、学位管理的权利义务关系;涉及到管理学生在校生活事项的关系则应视为民事法律关系,形成了校生之间关于平等契约的权利义务关系。所以,学生不仅依法享有基于高等教育性质、由法律所规定的高等教育基本权利,而且还享有基于教育契约关系所产生的契约性权利。相应的,其权益可能受到侵犯的范围也不仅包括受教育权这项行政权利,而且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等基于教育契约产生的民事权利。

2.学生申诉制度的立法意旨。2005年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确立的学生申诉制度,是一种根据高校教学管理自身性质而设计的学生权益救济制度。因为,在高等教育中,高校教学管理的基本价值目标与学生接受的教育目标具有根本上的一致性,因而对于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完全可以通过高校及相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相互尊重和沟通为基础的申诉程序的展开,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高校的自治权,及时公正地解决和处理在教学管理中发生的冲突和纠纷,培养高校和学生双方面的纠纷化解能力。所以该制度具有救济途径简捷、花费成本较低、工作效率较高、凸现高校教育管理特点等优点。探寻其立法意旨,大致有三:一是通过设置内部救济渠道,给高校一个检视自身行为的机会,及时纠正那些程序不当、证据不足、依据不确、定性不准或处分失当的行为,进而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二是贯彻依法管理、重在教育的原则,寓教育于正当的处理程序中,维持正确合理的决定,达到以审理申诉促教育的目的,形成民主管理的氛围;三是通过这种成本低、效率高的非诉讼机制,发挥校生双方的主动参与精神,彰显教育的人文关怀,达到息诉止讼、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目的。因而从立法意旨看,其受理范围应当尽可能宽泛,不宜仅限定于违规违纪处分。

3.权益救济制度的运行成本。相对于诉讼制度而言,申诉制度具有运行成本低的优点。但为昭示对学生权益保护的慎重,《规定》确立的学生申诉制度设计了从受理、审查直至作出决定的申诉处理委员会运作程序,需要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和学生等各方代表参与,因而也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在界定其受理范围时,不宜过于宽泛,对于像学生对某门功课的考分评定有异议等对学生权益影响轻微的情形,不加甄别就予以纳入,则会陷入琐务处理的泥淖,影响申诉制度实效的发挥。

4.受理范围的可操作性和无遗漏性。在确定学生申诉制度的受理范围时,既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对归纳实践中的常见情形,要规定得明确、具体,易于操作;又要兼顾到无遗漏性,其所包括的原则性条款,要能防止发生遗漏情形。

此外,还要统筹考虑高校性质等因素。如果是民办高校,校生关系的教育契约性质显得尤为突出,因而其民事权益纠纷发生的概率也会明显高于行政权益纠纷,其受理范围的界定也应作相应的调适。

二、现行学生申诉制度受理范围的优劣评判

2005年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0条规定:“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有异议的申诉。”该规定补正了1990年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关于申诉受理范围缺失的不足,解决了制度运行的基础性问题。但如结合前述因素对现行立法进行评判和检视,我们认为,该规定仍有以下三处值得商榷。

1.立法模式不当。关于案件受理范围,在立法技术上有三种方式:概括式、列举式和混合式。概括式的特点是简单、全面,不致于发生遗漏,但这种方式过于笼统,使受理不易把握。列举式的特点是具体、明确,便于操作,但又难免会因列举不全而导致遗漏。而采取列举与概括并举的混合式则能发挥各自优点,避免两种方式的不足。而考察该条规定的立法技术,我们发现其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模式。有列举但遗漏了重要的情形,列举了取消入学资格和退学处理两种情形,却忽略了不予颁发毕业证书、不授予学位等对受教育权有相当影响的情形;有概括但忽视了影响学生权益的大多数情形,只提及违规违纪处分,忽略了奖励、组建社团等学生享有的广泛权利。它也不属于混合式,因为“违规、违纪处分”这样的概括语并不能涵括退学处理与取消入学资格。所以,这种立法模式定位上的模糊,必然造成受理范围界定上的混乱,无法解决可操作性和无遗漏性的问题。

2.受理标准不一。在案件的受理范围中,往往隐含着案件的受理标准,以使抽象的法条具有具体适用性。但该条规定确立的受理标准存在不一致的问题。“取消入学资格”和“退学处理”是从“果”的角度界定学生申诉制度,其隐含的受理标准为:只有对学生的学籍和受教育权造成实质性损害的决定才可以提起申诉。而“违规、违纪处分”则是从“因”的角度来界定学生申诉制度的,其隐含的受理标准是:只要因为违规违纪受到高校的任何处分,均可以提起申诉。显然,此二者不仅受理标准不一致,对学生权益影响的程度也不成比例,而且各自所界定的受理范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会导致对学生申诉制度立法意旨的理解混乱。

3.受理范围偏窄。如前所述,学生申诉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学生权益救济制度,而非单纯的学生处分救济制度。因此,确定其受理范围应当从系统梳理学生权益的侵害类型入手,而不应仅限于违规违纪处分这一种学生权益侵害类型。在校方可能导致学生权益受损的情形中,违规违纪只是其中的一种。从学生享有的权益类型来看,第53条规定的违规违纪处分可能涉及的也主要是受教育权和人身权,并没有涉及到财产权、政治权、社会实践权等权种。这种对制度属性位阶上的偏低定位,在客观上束缚了受理范围的拓展。

三、宽窄适中的学生申诉制度受理范围

基于以上考虑,在立法模式上,我们主张既要相对明确地列举校内申诉案件的常见多发类型,又要确定一个明确规范的受理原则作为兜底条款,防止发生遗漏情形。我们认为,只要是学生在高校接受教育过程中,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均可以提起申诉。当然,对于学生合法权益影响较小、显著性轻微的情形,考虑到申诉制度的运行成本,不宜纳入受理范围。这就是作为兜底条款的申诉制度受理原则。

探讨“知其所以然”和评判“现在怎么样”这两个层面,其目的在于解决“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因此,需要沿着系统梳理学生权益类型的思路,结合《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法规关于学生权利的规定,列举相对明确的受理范围。

学生权利指学生作为高等学校和教育契约的主体所享有的资格、利益、能力或主张,而其他人,包括学校在内对此负有不得随意侵犯和剥夺的义务。从涉及的权利类型看,具体包括以下五大类:

1.政治性权利。指参加学校和学生日常政治性事务管理、服务的权利。具体包括:(1)组建社团权。在学校内组织社团是高校学生基于宪法结社权而产生的一项权利。高校学生出于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兴趣与发挥特长、促进相互交流、应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等目的,可以在经过校方批准后,组织各种学生社团,如学生会、文学社、法律援助协会等。这些社团都是学生的自治性组织,有自身活动章程和规则,但必须接受学校的指导和管理。在对校方不予批准其申请或监管的行为有异议的,学生可以提起申诉申请。(2)民主管理权。高等学校是由投资者、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四方联合缔结的契约共同体。在这一共同体中,学生和其他三方主体一样,既是校园秩序的制定者,又是秩序的共同维护者与服从者。高校的这种自主管理性质,决定了应当赋予学生参加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学生享有对学校规章制度制定、修改与废止的动议权、建议权、参与讨论权、表决权,也有权对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及其改革提出建议。在学校剥夺他们这些权利的情况下,学生有权提起申诉。(3)竞任干部权。竞选、担任学生自治性管理组织(如班级、学生会等)的领导职务,是学生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而在干部的遴选中,校方担负着指导和审批的权利。对于竞选情况有异议或被校方无故撤销学生干部职务的情形,应当赋予学生提起申诉的权利。

2.教育性权利。这是依据教育契约的约定,学生在高校中享有的基本权利。依照相关法规,教育性权利具体包括以下子权利类型:(1)学籍权。这是基于高等教育的性质,学生应该获得的本体性权利,也是学生在高等学校学习和生活等一切权利的基础。学籍权始于获取入学资格,终于毕业或者开除学籍。依法律关系原理分析,学生取得高等学校入学资格即意味着学生与高校建立了特定的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的基础是双向与自愿的,即学生自愿选择报考某高校,而高校也自愿选择报考该校的学生,这一法律关系体现了自由行使权利的对称性与合意性。既然缔结这一法律关系是学生与学校双向的合意,那么终止这一法律关系也就应该是双向性的。对单方解除法律关系的行为应设定严格的法律及学校章程限制,例如《规定》第54条规定的七种情形。因此,对于高校取消其入学资格、勒令其退学或者开除其学籍的行为,学生应当可以提起申诉。(2)专业自主选择权。这是《规定》第18条赋予学生的权利。该条规定,学生可以按照学校的规定申请转换专业,如果学校对其申请不予批准,学生可以提起申诉。学生在其所报考的专业志愿被校方擅自调整后,也可以提起申诉请求。(3)获取公正评价权。这是指学生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目前,学校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一般通过考试打分的方式进行。考试分数是对学生学业评价的依据,也是学生之间实现公平竞争的途径。考虑到运行成本,我们不主张将学生对分数的异议纳入申诉的受理范围。但我们认为,学生可以就取消考试资格的问题提起申诉。因为,考试作为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权的一项主要活动,不应被任意剥夺,否则将使学生无法进入学业评价机制,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此外,公正评价权还直接影响奖学金的获得。凡是符合规定条件的,都可以申请奖学金,这是学生的一项附随性权利。对于符合规定条件而未予发放奖学金的,学生有权提起申诉。(4)获得良好教育权。这是基于高等教育关系,学生所应获得的一项契约性权利。对学生而言,在尽了支付学费义务后,相应地享有了获取良好教育和增进知识的权利。它所强调的不仅是教育的量,更注重教育的质。在学校未能向学生提供良好教育时,如出现教学计划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图书资料和实验条件匮乏、教师教学不负责任等情形时,学生有权向学校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建议,有权要求学校调换任课教师,有权要求学校改善教学条件等。学校对这些要求不落实的,学生可以提起申诉。与之相关的,学生还享有参与授课、讲座、课堂讨论、观摩、实验、实习等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以及使用教学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教育资源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阻碍学生参加这些活动或使用这些资源。(5)获取学历、学位证书权。获得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是学生的一项重要权利。“两证”是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后得到体面工作与获得社会认可的招牌,是他们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因此,理应赋予他们对学校不予颁发毕业证书和不授予学位决定的申诉权。(6)违规违纪处分申诉权。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作出处分决定,例如对于作弊学生作出的处分决定。对此不服的,学生可以直接依照《规定》第60条规定提起申诉。

3.人身性权利。指学生依法享有的、与其自身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一种民事权利,是学生根据民事法律的规定而享有的一系列人身权利。包括:(1)人格权。即享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2)健康权。即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健康均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3)隐私权。学生对于个人生活秘密和个人生活自由,有禁止受到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4)荣誉权。指学生对于自己的荣誉称号不受他人非法剥夺的权利。如果学生认为学校或教师侵犯其人身权,如对于在教学管理中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在公开场合侮辱学生人格、随意剥夺学生荣誉称号、散布学生个人隐私等情形,均可以提起申诉。

4.财产性权利。指直接影响到学生财产状况增加或者减少的一些权利。具体包括:(1)收费、摊派申诉权。依照高等教育法和教育契约之规定,学生应向学校缴纳学费。学生按规定向学校缴纳学费时,有权要求学费价格的制定和审批部门对学费项目的构成和计算依据进行解释和说明。如属物价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和审批的学费价格,有权要求这些部门举行学费价格听证;如属学校自行制定的收费项目,则由学校向学生说明收费理由、计算依据、开支用途等情况。没有法律、政策依据的收费和摊派,即属于乱收费和乱摊派行为,对此,学生可以提起申诉申请。(2)罚没财物申诉权。对于学校依据《图书借阅制度》、《宿区管理制度》等内部管理规定,对学生一些违规行为作出罚款或者没收财物的决定,学生可以提起申诉。(3)强迫交易申诉权。学生对于高校强迫其购买非必需教学物品,或者强行要求其接受有偿服务的行为,也可以提起申诉。(4)申请贷(助)学金发放权。国家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立贷学金属于一种特殊形式的贷款,一定期限内必须归还,归还的形式可以是现金支付,也可以到边远、贫困地区服务一定期限的劳务方式来归还。助学金属于勤工助学金性质,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勤工俭学活动获得相应的报酬。对于符合上述条件却没有及时发放贷(助)学金的行为,学生可以提起申诉。

5.社会实践性权利。《规定》46条规定:“学校应当鼓励、支持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帮助。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用工单位的管理制度,履行勤工助学活动的有关协议。”因此,学生在享有社会实践权、勤工助学权的同时,还担负着遵守法规纪律的义务。如果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的过程中,发生违法违纪行为,学校可以作出相应处分。学生对上述处分享有抗辩、申诉等救济权利。

参考文献:

[1]袁曙宏,方世荣,黎军.行政法律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2]杨解君.行政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佟柔.中国民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0.

[4]郭兰英.高等学校学生权利研究[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6).

(责任编辑:袁海军)

作者:章 清 杜志宏

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论文 篇3:

浅谈发挥高等学校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摘要:高等学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群体,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学生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高等学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实践锻炼和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在关键时刻、重大活动中的骨干带头作用。组织大学生党员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服务工作。选拔他们参与学生班级、学生社团及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教育管理工作,发挥他们在培养联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扩大他们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达到发展一个党员,带动一批学生的效果”。为了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学生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发挥高等学校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做好学生工作的需要。高等学校学生的行为、思想、风气既有超前性、创新性和先导性等优点,又有偏激、随意、散漫等缺点。在高等学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能够管理好学生,如何保持学生的优点、克服其缺点,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发挥高等学校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党员不仅与广大同学的生活、日常管理结合在一起,而且学生党员本身就是参与者和组织者。通过高等学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可以有效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2.发挥高等学校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大学生党员在校时间最长为3年或4年,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带头作用和骨干作用结合在一起,不仅会对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产生人才培养的整体效应,带动更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专门人才、高级人才的快速成长,而且在他们走出校门后,还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各行各业改革发展的先锋、生力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前进注入新的活力和推动力。

二、学生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从学生党员个人来说,部分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不纯,只是把入党当作增加自己就业竞争、评奖评优的砝码,当作今后人生道路上的铺路石。在入党前,他们表现很好,一旦入党,就原形毕露。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却在思想上没有真正入党。在组织上入党后,他们就放松学习,放松自我约束,表现不出学生党员应有的先进性,未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2.部分学生党员的政治素质不高。目前,我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学生党员没有经历过复杂的政治斗争,因此,部分党员进行政治理論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够,政治意识淡薄,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认识,导致理想信念模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不牢,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不是出自内心深处的原动力,而是被动或应付,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3.部分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具体表现在:有些学生党员虽然能够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但不能很好地联系其他同学,团结和带领他们共同进步;有的学生党员责任心不强,不愿为同学服务;有些学生在入党前积极要求进步,工作主动,学习努力,一旦入了党,就以为进入了“保险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的学生党员成绩下滑,不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活动,在班级中根本起不到先进示范作用;还有部分学生党员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和责任感,对周围的不良现象漠然视之,置若罔闻。

4.重入党前的发展,轻入党后的教育。在入党前,学生支部对发展对象进行层层教育和重重考察,如参加马列主义班、党校培训、党章学习小组等,但入党后就认为任务完成了,忽略了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导致了部分党员“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随之不再成为其追求目标,一些思想上的深层次问题也就暴露出来了,思想上麻痹,行动上松散,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甚至出现一些违法违纪现象,大大损害了党在学生中的形象。

三、对策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学校应从自身和学生党员的实际出发,制定学生党员正规的培训、学习制度,针对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不断地改进形式,充实内容,开展“双学”活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学生党员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的开拓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永葆党员本色,自觉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建立监督和约束机制。要加强监督和约束机制的建立,把学生党员置身于群众的监督和自我约束之下,通过设立各院系的“党员示范岗”,让党员在学生中亮出自己的风采,使广大同学和教师知道哪一位学生是党员,既在学生中树立起学生党员的形象,也时刻提醒学生党员要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在德、智、体等各方面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为党的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实施量化考核。通过对学生党员进行量化考核,对提高党员的积极性,尤其是党员的责任意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使学生党员获得坚实的群众基础。量化考核表的内容包括:党员理论学习、参加院系活动、公益活动、为同学服务、联系普通同学、反映同学关注的问题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对于考核合格的学生党员要加以表扬和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党员要及时批评教育;对于行为恶劣,经再三教育而不改正者,劝其退党;对于考核不合格的预备党员将采取延长转正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对于有违反法纪行为的学生党员,党组织依照党章党规,进行教育处理。

参考文献:

[1]贺练军.对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213-214.

[2]焦可法,武志云,邱莉.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J].实践,2010,(4):43-44.

[3]张发斌.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4):90-92.

[4]张远建.浅析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6):42.

[5]曾琦,张榜生,范逸萍.新时期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79-180.

[6]王新.论高校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9):43,46.

[7]董爱霞.谈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J].职业技术,2005,(7):78.

作者简介:韦思明(1971-),男,博士后,副教授,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医学教育及研究工作。

作者:韦思明

上一篇:混合学习现代远程教育论文下一篇:师资队伍民族基础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