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现代远程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随着混合学习的快速发展,SPOC以其完备的教学环节和结构设计显示了在混合学习领域的巨大潜力。探索运用首要教学原则相关理论设计基于爱课程SPOC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前期准备、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SPOC混合学习活动、混合学习评价”四个核心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混合学习现代远程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混合学习现代远程教育论文 篇1:

混合学习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为了解混合学习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现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CNKI的相关论文进行了文献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学习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稳定期;混合学习主要在高校应用,并且在计算机学科的应用相对较多;混合学习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的研究内容在“应用模式”、 “应用策略”方面涉及较多,在“应用效果”方面研究较少。

关键词:混合学习;学校教育;应用模式;应用策略;内容分析

● 引言

随着数字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资源从过去的简单课件、精品课程,发展为网络公开课、MOOC,到现在处于热潮的微课程,这些新型学习资源使得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混合学习逐渐深入到学习者的学习、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师生和专家学者对混合式学习展开了积极的应用实践,并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果。那么,目前混合学习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如何?混合学习在哪个教育阶段、哪个学科应用得比较多?关于混合学习的研究范畴主要有哪些?这些都是有待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近十年的相关论文进行了内容分析和文献研究,以期了解目前我国混合学习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 研究方法及研究样本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对CNKI近十年的相关论文进行研究,笔者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样本来源,在CNKI中输入“篇名”为“混合学习”并且“应用”、或者“篇名”为“混合式学习”并且“应用”、或者“篇名”为“Blended Learning”并且“应用”、或者“篇名”为“B-learing”并且“应用”作为检索条件,选择来源类别为“全部期刊”进行检索。截止到2014年6月30日,共检索到151篇文献,剔除不相关的26篇文章,将剩余的125篇能够明确确定与学校教育相关的文献作为研究样本。

● 数据处理及分析

1.混合学习应用研究的发展概况

截止到2014年6月30日,混合学习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数量如图1所示。由图1看出,混合学习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根据图1的数据,笔者将混合学习应用研究的发展大概分成三个阶段:萌芽期、发展期、稳定期。

(1)萌芽期(2005—2006年)

在这个时期,混合学习的应用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学者、教师等把混合学习试探性地应用于教学中,对其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方面的应用进行论述,指出混合学习将对我国教育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这个阶段的混合学习在教育中的应用更多偏向于理论的初步探讨。

(2)发展期(2007—2010年)

在这个时期,混合学习的应用研究处于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及教师关注混合学习,探究混合学习的起源、内涵和模式等。很多教师对课堂教学从设计、开发、实施到评价等过程进行混合教学实践研究,试图探索出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这个阶段的研究表现出混合学习理论渐趋成熟。

(3)稳定期(2011—2013年)

在这个阶段,研究者更关注混合学习环境的构建、混合学习课程的建设、混合学习在教学中的模式和方法等几大主题。[1]所以,这个时期混合学习的应用已经在实践中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2.混合学习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应用情况

为了分析混合学习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应用情况,笔者将教育阶段划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学和高等教育,然后对125篇文章进行归类、统计,可得出如图2所示的数据。

由图2可以看出,混合学习在教育阶段的应用中,应用于高等教育阶段的论文数量为116篇,占92.8%;应用于中学教育的论文数量为8篇,占6.4%,小学教育的比例是0.8%。

分析其原因可知,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者本身是最主要的因素。一方面,在混合学习中,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强,他们会更自觉、更有目的地进行网络学习。而且,大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大,需要在网络上填补、扩展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另外,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这为开展混合学习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条件。

另一方面,从2003年开始,我国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各高校开始建设各类网络课程,高校教师将网络课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随着近些年网络公开课、MOOC、微课等事物的兴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教师以及教育管理人员为教学设计、开发大量的教学视频。所以,高校教育在混合学习的应用相比于其他的教育领域更具优越性。

3.混合学习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情况

为了解混合学习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情况,笔者将能够明确确定所属学科的116篇文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作为类目表进行归类,可得出图3的数据。

由图3可知,在不同学科的应用中,混合学习应用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的论文数量有51篇,约占43.97%;应用于语言学学科的论文数量为22篇,约占18.97%;应用于教育学学科的论文约占12.93%。

与其他学科相比,混合学习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多。因为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相关,并具备在线学习的硬件设施,所以,其教学过程既保持传统教学的特点,又反映信息技术的优势。[2]而且,很多学习网站提供了丰富的与Flash、Photoshop、3D等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使师生能够充分地开展混合学习。另外,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在全国高校的应用比较广泛,这就为混合学习在计算机学科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研究群体。

笔者查阅其余的文献,发现混合学习也应用于教育学、艺术学等学科。这些学科主要都是教育技术应用的传统优势学科,而且在网络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所以运用混合学习相对容易。

4.混合学习应用研究的内容特征分析

为了解混合学习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笔者将研究内容的类目表划分为“应用模式”、“应用策略”、“应用效果”和“其他”四个维度,然后对这125篇相关论文进行归类、统计。

分析相关文献,可以总结出混合学习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的几个基本特征:

(1)混合学习的应用模式呈现多样化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应用模式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黄荣怀教授提出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过程,主要由课程导入、活动组织、学习支持和教学评价这四个关键教学环节所组成。[3]第二,余胜泉教授总结的混合教学的过程模式,主要有建构性学习环境设计、课堂教学、在线教学和发展性教学评价四个环节。[4]第三,Purnima Valiathan提出的技能驱动型模式、态度驱动型模式、能力驱动型模式。[5]其中,黄荣怀教授、余胜泉教授提出的应用模式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来提出的,注重学习资源、环境的选择和设计,也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而且,表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点,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观察者、引导者,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成为知识的建构者。而Purnima Valiathan提出的应用模式是主要从学习者的角度来提出的,侧重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的使用,并强调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

(2)混合学习的应用策略具有实践性

总结文献中所提出的策略,可以看出这些策略强调了以下几点:第一,应注重混合学习环境、资源的建设。构建的混合学习环境既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媒体,具有稳定的学习支持服务,也具有监控管理功能,还要实现师生之间及时的交流反馈功能。第二,学习方式要多样化,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课堂学习、在线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有机组合使得学生可以进行协作学习、探究学习、角色扮演等多种学习活动,通过与教师、同伴之间充分的合作、探究,学生能促进学习的生成。第三,学习评价采取多元化方式。混合学习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如在线学习时长,参与实践的情况,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的情况等。另外,还可以采用网上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3)混合学习的应用效果相对较好

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经过混合学习,“58%的学生认为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而且,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让“73%的学生认为混合式学习能从多个角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7]”。另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协作学习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混合学习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81.4%以上的学生对网络平台中的某些功能模块的使用不是很满意[8]”,说明平台在使用上仍存在一些问题。而且,“38.8%的学生认为混合学习会给他们带来一些负担”[9],主要原因是学习者经常要花费很多时间在网上查找资料或使用搜索引擎等。另外,有的学习者在学习时缺少自控力,经常上网聊天、娱乐等,网络也缺少监督管理机制,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 结语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不断发展,网络教育资源由专题学习网站、教学平台与资源、电子书包逐渐转变为视频公开课、慕课、微课等新事物,而现时的学习者主要通过学校教育、网络教育和在线学习三种模式进行学习。所以,对混合学习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能为以后开展混合学习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俞显,张文兰.混合学习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7).

[2]汪材印,张家喜.混合式学习理念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5).

[3]黄荣怀,周跃良,等.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育,2005(10).

[5]Barnum C, Paarmann W.Bringing introduction to the teacher:A blended learning model[J]T.H.E Journal,30(2),56-64.(2002).

[6][8][9]高卓.混合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4).

[7]徐红.基于C-class和E-class的B-learning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2(4).

作者:陈秋利 林雯 田园

混合学习现代远程教育论文 篇2:

SPOC环境下幼师生混合学习模式设计与实践

摘 要:随着混合学习的快速发展,SPOC以其完备的教学环节和结构设计显示了在混合学习领域的巨大潜力。探索运用首要教学原则相关理论设计基于爱课程 SPOC 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前期准备、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SPOC混合学习活动、混合学习评价”四个核心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以“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设计了应用案例进行实践研究,以期为学校深入建设和应用SPOC提供借鉴。

关键词:幼师生;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首要教学原则;SPOC

一、混合学习模式的产生

在线学习的蓬勃发展使混合学习越来越受重视,美国Learning Circuits 将混合学习定义为在线学习和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它使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2016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对近期趋势的预测中就提到,混合式学习日益普及,学生们更多地使用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互混合的方式开展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生活。[1]无独有偶,2016新媒体联盟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中国)也在短期趋势中提到,线上学习与线下面对面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法,在学校中的应用将会不断增加。混合式学习正因其灵活、易于操作、集多媒体与科技于一身的特性而广受欢迎。[2]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出现于2013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多·福克斯教授提出,其名称中“Small”是指学生规模较小,控制在几十人到几百人;“Private”是指学生学习本课程有一定的限定条件,满足要求者才能被纳入课程。SPOC是目前国内外高校普遍采用的混合学习新模式,它将MOOC和传统面授课堂教学结合,以其完备的教学环节和结构设计,有效降低了混合学习的难度,显示了其在混合学习领域的巨大潜力。[3]

SPOC课程资源以多媒体产品为主,其优质的课程资源不仅仅是制作上乘、外观吸引人,更重要的在于是否真的具备教学功能,是否按照用户学习的要求加以设计。实施“首要教学原则”将有助于确保SPOC课程资源的教学效能。[4]

二、“首要教学原则”的基本内涵

“首要教学原则”是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教授M. David Merrill在对众多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型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于2002年提出的一组说明性原则,其内容得到了绝大多数教学设计理论的肯定,并有实证研究的支持。[5]“首要教学原则”认为,教学应该以任务为中心,使学习者处于四个明显的学习阶段中,即:(1)激活已有经验;(2)展示知识技能;(3)应用知识技能;(4)将知识技能整合到实际生活中。[6]如图1所示,为 “首要教学原则”的概念框架。

(一)“以任务为中心”是首要教学原则最重要的观点

首要教学原则认为,只有当学习者介入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才能促进学习。因此,设定一个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且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性的任务至关重要,该任务应当是完整的而不是零碎的片段。

“以任务为中心”克服了传统教学中脱离具体情境的技能学习带来的缺陷,让学习者介入或承担一个货真价实的任务,而不是停留在操作和活动的层面。学习者必须循序渐进,通过对任务包含的问题序列层层推进,最终完成复杂的任务,使学习得以促进。Van Merrienboer于1997年提出的“四成分教学设计模型”( Four-Component 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 4C/ID)对首要教学原则“以任务为中心”的观点给予了基于实践研究的强有力支持。[7]

(二)“激活、展示、应用、整合”四要素构成了首要教学原则学习循环圈

任何有效的教学过程都与“激活、展示、应用、整合”这四项活动的重复循环密切相关。

1.在激活阶段,激活原有经验,鼓励学习者将其作为组织新知识的基础,可以帮助学习者聚焦于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从而使教学成效落在实处。[8]

2.在展示阶段,充分展示学习内容,注意展示内容与学习目标相一致,同时,向学习者提供适当的学习指导,恰当地使用教学媒体,使学习得到有效促进。

3.在应用阶段,要求学习者运用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且该应用与学习目标相匹配,随着学习不断进展,相应的学习支持逐渐减少,最终使学习者具备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4.在整合阶段,使学习者有机会实际展示其知识技能,鼓励学习者将新知识技能融会贯通到日常生活中去,并能够对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进行反思、质疑和辨析,这样,学习将得以促进。[4]

三、基于SPOC的混合学习模式设计

根据首要教学原则,在综合分析国内外高校SPOC混合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幼师生专业必修课“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依托“爱课程”资源共享平台,设计了SPOC 混合学习模式,如图2所示。

(一)前期准备

这一阶段需要对混合学习活动相关各要素进行前期分析,以保证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需求分析主要关注职业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这是形成现实生活中典型性任务的关键;学习者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的年龄和专业信息,对SPOC 平台的熟练程度、混合学习态度等;混合学习环境是混合学习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学习环境分析主要关注SPOC学习平台、课堂学习环境及其它辅助性信息化工具。

前期准备是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的前提,只有充分把握前期分析的要点,才能设计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

(二)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

学习资源是混合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了混合学习能否有效进行。根据首要教学原则“以任务为中心”的观点,只有当学习者介入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学习才能得以促进。因此,学习资源的设计与组织要与真实任务密切相关,要将学习内容任务化、模块化,每个模块展示一个完整的任务,且该任务应与学习者要学习的知识点高度相关,同时,学习资源安排要有序,使学习者能够从较简单的问题着手,循序渐进,最終解决复杂的任务。SPOC 平台上模块化任务的学习资源包括微视频、课件、相关文献、讨论和测试题等,也可将电子书、仿真实验等作为拓展性资源。

(三)SPOC混合学习活动设计

混合学习活动的设计重点在于将“激活、展示、应用、整合”学习循环圈融入到SPOC混合学习活动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中。

1.课前环节。学生以线上自学为主,所提供的线上学习资源包括完整任务展示、自主学习单、微视频和课前任务布置等。这一阶段主要是激活学生已有知识技能,展示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技能,以及让学生尝试对新知识技能进行初步应用。

2.课中环节。以线下课堂的师生互动为主,主要形式包括课前任务成果展示、师生讨论答疑、课前任务作品修正和扩展性任务初探等。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进行深度应用,同时,通过扩展任务培养学生基本的知识技能,整合能力。

3.课后环节。以线上互动为主,学生可以将完成的扩展性任务提交,师生交流讨论,总结反思所学内容。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对扩展性任务有更加深入的领悟,培养学生对知识技能进行深度整合的能力。

(四)混合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评价方式始终无法摆脱终结性评价的局限,难以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在SPOC混合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更为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线上可以借助在线平台内设的学习分析技术,获得学生视频学习进度、论坛活跃度、内嵌小测试成绩等数据;线下课堂则对学生的成果汇报和课堂表现做出评价。线上线下的综合评价,实际上也就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

学习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对混合学习各环节会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从而有利于学习内容与目标的调整以及学习方法的改进。

四、“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

(一)前期准备

“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幼师生的专业必修课,主要培养学生信息技术与学前教育教学相结合的能力。本研究选取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某班共30人进行学习实践,该班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其中,80% 拥有电脑,具备在线学习交流的条件。学生由于在专科学习阶段养成了依赖习惯,其自学意识和能力偏低,对课程重视度不够。

(二)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

综合学前教育职业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形成5大模块,对应5个真实的任务情景,如表1所示。

设计具体的课程资源时,应针对每一个任务进行知识点划分,形成相应的微视频、课件及其参考文档,同时,加入学习指南、自主学习单和论坛等帮助学生自学的支架,并加入测试题进行及时反馈。上述功能都可以在爱课程平台上方便地实现。

(三)SPOC混合学习活动设计

以“课件制作有讲究”这一模块为例,利用爱课程在线学习平台,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将线上线下学习优势互补,实现SPOC混合学习活动设计。

1.课前自学。课前要求学生在线上自学“课件制作有讲究”模块相关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主要分为任务导学、重点知识和扩展知识三个部分。

在任务导学阶段,创设一个真实的任务情景:王老师制作的一个幼儿园课件,上课效果不好,不知道如何修改。接下来提供自主学习单,要求学生完成相应任务,对课件进行分析和初步修改。在重点知识阶段,通过微视频和测试题将课件修改的主要知识技能进行梳理,具体包括逻辑、板式、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指明课件修改的具体路径,并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在扩展知识阶段,向学生推送优秀课件案例、课件制作教程等相关资源,同时,开放课程学习论坛,为学生深入探索课件制作提供帮助。

课前自学的目的主要就是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激活”“展示”和“初步应用”。

2.课中研讨。进入线下课堂阶段。

首先,要求学生展示自学后的课件修改作品,介绍自己的思路和具体操作;其次,组织学生进行研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问题研究的深度,在讨论中深化对课件制作的理解,也可以针对课前线上测试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统一反馈,让学生对课件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这就实现了学生知识技能的“深度应用”;最后,教师可以视具体情况给出更高难度的任务,例如“同课异构”课件制作的探索,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迁移,也就是实现“初步整合”。

3.课后提升。课后,学生要继续完成教师提出的“初步整合”任务。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线上师生或者同学之间的交流研讨来实现,同时,学生还要完成对本模块任务的总结和反思。反思的内容包括扩展作业经验分享、学习过程中自身存在的问题等,这实际上也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深度整合”的重要手段。

(四)混合学习评价

在模块学习中,借助爱课程平台内设的学习分析技术,通过分析视频学习轨迹,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学生在本模块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是“版面设计”;通过分析学生在线时间、在线发言活跃度,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结果显示接近70% 的学生表现非常活跃,大大高于传统课堂;通过内嵌测试题,可以及时给予学生学习反馈,同时,高效统计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作业互评机制,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评价他人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自身课件制作技能也在提高。

而线下课堂评价则侧重于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作品互评以及学生课堂状态的评价。“课件制作有讲究”模块通过这种混合学习评价,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出了学生的学习成效,与未开展混合学习的班级比较,学生成绩明显提高,技能掌握情况也更好。

五、实践总结

SPOC混合学习模式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使教师变成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习资源的制作者和提供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辅助者。[9]对于学生来讲,面临的主要挑战是需尽快摆脱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影响,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注重自身学习主动性、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锻炼。

通过实践,基于SPOC的幼师生“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学习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为了更好地发挥该教学模式的优势,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与总结,完善SPOC混合学习模式的各个环节,从而为更多的实践者积累经验、提供指导,以便有效地促进学习者学习。

参考文献:

[1] 杨霞,杨成.高等教育未来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教育技术,2016(12):31-37.

[2] 胡小勇,吉豪婵.拥抱混合式学习,从容应对“互联网 + ”[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5):4-9.

[3] 陆霞.基于SPOC的幼师生混合学习模式探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42-43.

[4] 刘润英.首要教学原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5] 刘小晶,张剑平,杜卫锋.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82-89.

[6] 郎新蕾.网络课程设计的改进策略研究——以梅瑞尔“首要教学原理”为视角[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7] 冯锐.论整体性教学设计的设计观[J].远程教育杂志,2009(5):19-22.

[8] M.DavidMerrill,盛群力,马兰.首要教学原理[J].遠程教育杂志,2003(4):20-27.

[9] 黄薇薇.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外语教师的角色定位[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73-74.

作者:陆霞

混合学习现代远程教育论文 篇3:

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网络学历教育模式探究

摘 要 本文以混合学习原理为指导,在分析成人网络学历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网络学历教育模式,以期提高成人网络学历教育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 混合学习原理;网络学历教育;教育模式

科技迅速发展,知识总量激增,导致社会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职业结构等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要求从业人员有较强的职业应变能力和更高的知识结构,而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于是网络学历教育成为成人继续学习,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来看,网络学历教育属于教与学分离的远距离学习模式,是在虚拟环境下的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由于成人学习的特点,往往在这种完全自学的状态下很难坚持学习,非常需要一定的学习组织、督促机制与学习支持服务等帮助。因此,针对当前的网络学历教育现状,如何建立以地方学习中心为主的有效学习支持服务模式,提高网络学历教育的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网络教育研究所关注的热点。

1 网络学历教育

网络学历教育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主办院校丰富的教育资源优势,按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待学生完成学业后,由学校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的一种非面授教育活动,通常分为基础网络教育、高等网络教育、网络职业认证培训、企业E-learning、网络教育服务5类,具有资源利用最大化、学习行为自主化、学习形式交互化、教学形式个性化、教学管理自动化等特点。网络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大趋势,为了解决教育资源的匮乏,实现资源的共享,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把发展网络教育作为重要的战略决策,制定专门的计划,并组织实施。网络教育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和发展方向,也已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知识管理方式。

目前,我国网络学历教育的教学和辅导由现代远程教育各试点高校负责,主要为学习者提供教材、电子课件、视频讲座等远程学习资料,并为学习者提供远程的电子作业批改、辅导与测试以及论文指导等学习支持[1];校外学习中心作为辅助机构,主要负责招生宣传报名、协助学籍管理、考务工作等日常工作。

目前的网络学历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由于它是以自主学习为主,学习者与教师、同学是分离的,没有教室,更没有课堂氛围,远距离地学习交流,容易导致学习者缺乏一种集体归属感,影响学习效果[2];且要求学习者要始终保持持久的、旺盛的学习动力,对于有繁重工作任务、有家庭拖累的成人来说,这会成为他们学习中较大的困难[3];加之网络学习内容丰富,主要依赖学习者的自学,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分心,自制力或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学习者容易迷失方向,如果没有教师适当、适时的指导,学习者很难完成学习目标,甚至背离网络学习原来的目标,出现学习低绩效现象[4]。最后,师生间信息反馈的时间较长,校外学习中心作为主办院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目前仅承担报名填表、收取学费、发教材、通知考试、组织考试等工作,组织学生学习的方式单一,不能很好地起到学习的组织者和检查者的作用。

2 混合学习原理

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学习的思想将是对建构主义认识深化、对信息传播技术(ICT)教育应用认识深化、对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认识深化和对教学设计认识深化[5]。混合学习形式上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的混合,但其更深层次是包括了基于不同教学理论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的教学模式的混合;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混合;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不同学习环境的混合;不同教学媒体的混合、课堂讲授与虚拟社区的混合等[6]。混合学习是在网络学习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理念,混合学习是试图寻找既能发挥网络学习的优势,又能获得最高的效率而投入最低的学习方式。

混合学习理论的要义在于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理论的融合,多样教学媒体的综合,多种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在线学习和面对面教学的优势。它不再是片面地强调网络学习环境的应用而忽视课堂教学,不再是片面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是片面地强调建构主义理论而忽视其他学习理论的指导作用,不再是片面地强调网上资源的利用而忽视音像媒体和其他传统媒体的利用,它使学习成为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一种能起到1+1>2效果的学习理论。

3 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网络学历教育模式

笔者认为,以混合学习理论为指导,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和网络学历教育的规律,重点发挥校外学习中心的学习组织作用,通过校外学习中心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活动,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建立起来,充分发挥校外学习中心在主办学校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纽带作用,将有利于网络学历教育质量的提高。模式设计如图1所示。

3.1 前期分析

1)分析学习者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多样性,需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析,获取有效数据,在此基础上设定教学目标,采取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活动,最终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的效能。主要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学习的外在需求、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等进行分析,为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提供支持。

2)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在进行新的学习时,他已有的知识、技能、情感水平和心理发展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受到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学习者既表现出一些共性,也表现出多样化的个性特征,因此,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起点能力、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进行分析。

3)分析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分析学习目标和要求,根据学习者学习需求、学习者特征等,为学习者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

3.2 实施

在混合学习原理指导下的网络学历教育学习模式实现3个层面的混合:首先是纸质学习资源和网络学习资源的有效混合;其次是学习方式的混合,学习者可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也可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还可通过实时交流工具和E-mail等向教师需求同步或异步的学习辅导和支持;最后是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与网络学习评价方式的结合。

1)下达学习任务。学习资源主要由主办院校提供,校外学习中心根据学习目标,为学习者选择符合学习者学习特征和学习需求的学习资源,主要有纸质资料、课件、视频等学习资源,并为学习者制定学习计划。下达学习任务时,告知学习者学习的内容,建议学生采用何种学习方式,说明通过学习后,应该能做到什么,并规定该行为应达到的程度或标准。

2)学习过程。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教学视频点播、课件学习的同时,还可定期参加由校外学习中心组织的小组学习活动。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可通过小组讨论学习模式,围绕某一主题内容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讨论;通过提出问题来得到同学或教师的帮助,通过回答问题来培养自己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的提问和解答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学习者也可通过竞争、协同等协作学习方式,针对同一学习内容进行交流与合作,以达到对学习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最后,学习者还可通过同步或异步交流工具,向教师或同学寻求学习帮助,以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主办院校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对学习资源的评价,对校外学习中心工作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学习过程档案袋评价、平时作业、测试、登录学习平台学习时间和学习情况等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地调整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对主办院校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包括对教师教学准备的评价和教学具体实施的评价;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可用性、技术性、信息呈现方式、科学性等方面对学习资源进行评价;对校外学习中心工作的评价则包括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评价、学习支持服务的评价、教学督导与协调工作的评价等。

4 总结

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网络学历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了校外学习中心在主办院校和学生之间的纽带作用,既有利于克服传统网络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也利于避免单纯的远程教育中师生分离所带来的种种问题。通过校外学习中心,将主办院校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地组织起来,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很好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多种方式的学习路径和灵活自主的学习模式,可很好地解决网络学历教育中教与学的分离问题,把学生的学习有效地组织起来,建立真实有效的学习过程,以达到提高与完善网络学历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立恒.应用混合学习原理改革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11):19.

[2]张建伟,孙燕青.当代教育与技术译丛:教育技术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1.

[3]吴琼.浅谈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本质功能的缺失[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6-7.

[4]章国英.基于Web网络教学的教师行为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7(21):34-36.

[5]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6]Singh H. Building Effective Blended Learning Program[J].Issu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3,43(6):51-54.

作者:朱瑾 范莹 普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