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民族基础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教育方面,尤其是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取得历史性的进步。但受欠发达区情的制约,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事业在长足发展的同时,仍旧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未来仍需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探索符合内蒙古实际的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的发展路径。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师资队伍民族基础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资队伍民族基础教育论文 篇1:

辽宁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几个问题

摘 要:当前辽宁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对辽宁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的经费问题、师资问题、双语教学问题及民族文化传承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的路径与对策如下:多管齐下,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健全机制,保证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完善课程设置,加强民族语文教材建设;规范制度,注重民族文化传承,突出民族团结教育。

关键词: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辽宁省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地位与价值,认清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确定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方向与路径,促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完善,对于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及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辽宁省民族自治地区多,有8个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大,有664.3万人。因此,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在辽宁省教育发展中是重中之重。

一、辽宁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经费问题

近年来,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加大,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辽宁省政府从1996年开始设立民族教育专项经费,截至2013年底累计达到7 000多万元。同时,凡是有少数民族教育任务的各市、县也都设立了民族教育专项经费,如阜新市设立民族教育专项经费40万元,阜蒙县设立民族教育专项经费101万元。全省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得到相应改善。

但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依然面临着严重的经费不足问题,制约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硬件条件相对落后。民族地区中小学占地面积普遍高于城镇其他地区,但是校舍及教室建筑面积均低于城镇其他地区,相关的美术、音乐、体育教学用具及实验器材料与城镇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民族地区中小学更是罕见。第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图书资料严重缺乏。阅读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充分的优质的课外阅读影响着老师的教学水平及方法,也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及长远发展。但是,目前民族地区中小学藏书量普遍未达到教育部规定人均水平,而且图书陈旧老化的情况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老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

充足的教育经费是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前提条件。首先,中央和地方要共同加大对教育的整体投入,并在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上做好均衡,特别要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方面做好均衡,以专项经费形式下拨,确保有限的教育经费能够投入到最需要的地区,从而对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由于民族学校存在生源少、办学成本高的特点,建议在各项财政支出中优先保障民族教育,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将义务教育阶段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人均财政拨款标准提高到普通学校的2倍。其次,多管齐下解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经费不足问题。在现行的财政政策及分配体系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完全依赖中央及地方财政拨款。应广开渠道共筹教育经费,建立地区之间的帮扶机制,引导经济发达的城镇地区学校对民族地区中小学进行多种形式的援助与支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事业,为民间资本开拓更宽的投资领域,也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寻找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再次,设立教育基金,由专门机构将社会上闲散的有意投资教育事业的资金筹集起来解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逐步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

二、辽宁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师资问题

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在整体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辽宁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师资问题表现为:第一,由于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的原因,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优秀的师范类毕业生缺乏吸引力,已经就职的年轻教师也不愿意在民族地区扎根发展,中青年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导致优秀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第二,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都极其不合理,特别是“双语”教师严重缺乏。第三,硬件设施落后,现代化教学手段缺乏,导致教学方法保守陈旧。加上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训经费偏低,教师参加学习交流培训机会少,教育教学创新进展缓慢,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提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对策如下:第一,保证数量。改革现有的教师编制及岗位设置体系,促进优秀师资资源的均衡流动。现行相关政策只对教师编制及岗位进行了一般性规定,而对具体的标准及动态的管理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在落实政策过程中遭遇具体政策缺失的困境。应该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编办和人社部门配合,针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具体特点和困难,建立可操作性强的、有利于民族地区教师引进的政策机制。第二,提高质量。民族地区教师的工资水平应该略高于所在省份城镇地区的教师工资水平,另外,住房问题、子女教育、职称晋升等问题也应该有相应的政策倾斜。只有待遇水平提高了,才能吸引足够数量的优秀教师愿意长期在民族地区从教,并充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广大教师能够潜心教书育人。第三,健全机制。建立帮扶支援机制,创造教师学校交流培训机会。国家应该鼓励城镇地区,特别是经济社会文化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展开对口援助,鼓励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到民族地区开展支教工作,并给予职称评比、津贴发放等相关的政策支持。同时,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教师培训机制也要建立健全,可以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传统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全面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辽宁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双语教学问题

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民族语文教学是民族教育的核心工作。“我们国家的区域自治法规定,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有权利用自己的语言授课,传授自己的文化,这是区域法规定的。但实际上我们国家这50年来,主要的还是传播国家主义的东西,地方性的知识几乎被淹没掉。”[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人口呈现出流动性加大、趋向分散化、与汉族聚居等特点,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困难。首先,在教育体系上,民族语文教学弱化。以满语为例,全国有一半以上的满族人口居住在辽宁省,开展满语教学,保护满族语言文字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民族语言在高考及未来就业中需求不大,学生学习民族语言动力不足,给满语教学工作带来障碍,导致能够熟练掌握满语的人越来越少。其次,在教材教辅资料上,民族语教材及资料建设发展缓慢。辽宁省有2个蒙古族自治县、12个蒙古族乡镇、5个蒙古族满族混合乡,蒙语文教学需求迫切。但是至今蒙语文教材内容的贫乏、教辅资料的短缺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高中课本的内容仍然是关于像那达慕大会这样的基本蒙古族传统文化知识的简单介绍,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蒙语的教学。再次,在课程设置上,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双语教学不能顺利有效地衔接。比如有的满族自治县小学阶段开设满语教学,中学未开设满语文课程;有的蒙古族自治县则是双语教学课程在初高中阶段不能衔接,这样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的民族语言学习以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的传承。

加强双语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完善各阶段课程设置,实现教学衔接。建议加强学前民族语言教育工作,普及2到3年的学前双语教育,为入学打下良好的民族语言学习基础。小学初中高中的民族语文课程要设置明确,内容翔实,并进行教学评估,保证教育要落到实处。其次,加强民族语文教材建设,在教育经费预算及投入中充分考虑到民族语文教材建设,对教材的编撰工作要给予人财物支持,不断提高教材的质量水平,打造具有辽宁省少数民族特色的系列双语教材。再次,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双语教师除了具备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外,他们还具有多元民族文化素养,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及习俗习惯,这些也是民族教育本身所要求的。各民族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教师,可以与师范院校合作进行定向培养,课程设置以国家课程为主、以地方课程为辅;也可以通过对现有民族语言教师的强化培训和进修,使师资队伍与教学需要相匹配。

四、辽宁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

“民族创造了文化,但民族亦由文化而融成。”[2]民族文化的价值不可估量,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民族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提高少数民族同胞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民族教育更是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是激发少数民族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但是在目前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民族文化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由于民族地区存在着民族成分众多、民族文化多样、宗教信仰各异、传统习俗不一等特点,使民族文化的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文化教育传播,具有特殊性与艰巨性。

民族文化教育与传承不只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特色,更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本质。因此,为保障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充分实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必须避免随意化、随机化,而要制度化、规范化。首先,政策要重视。民族教育主管部门应把民族文化知识考试纳入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毕业考试中,明确民族文化教育的应有地位,提高学校与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民族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组织民族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定期对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教师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提高民族文化教育的质量。其次,师资要优质。由于民族教育的特殊要求,具有多元文化素质、尊重民族文化特质、掌握民族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方法,是对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教师的必然要求。承担民族文化教育的教师要掌握不同民族的历史、宗教、民俗、艺术;掌握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民族教育的特殊方法与技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教育理念。再次,制度要规范。在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民族文化教育课程要跟数学语文一样纳入到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中,课时要予以保证,并制定相应的考试办法与要求。同时,民族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督察机制,对民族文化教育进行定期的指导、检查、评估和督导,对于优秀的民族文化教育成果要进行表彰,激励学校和教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后,民族团结教育要突出。促进民族团结是民族教育的首要之义。民族教育通过提高少数民族同胞的文化水平,从而增强少数民族同胞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实现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目标。现在,高校普遍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相关的课程与讲座,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也涉及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在中小学特别是民族地区中小学要把民族团结教育渗透在德育、历史、语文等课程中,并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实现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牢固树立民族团结信念。

参考文献:

[1]滕星,张诗亚.多元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发展[EB/OL].(2005-04-

06)[2014-11-14].http://learning.soho.com/20050406/n

225043796.shtml.

[2]钱穆.民族与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作者:王艳秋

师资队伍民族基础教育论文 篇2:

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和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挑战及应对策略

摘 要: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教育方面,尤其是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取得历史性的进步。但受欠发达区情的制约,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事业在长足发展的同时,仍旧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未来仍需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探索符合内蒙古实际的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的发展路径。本文首先将从历史发展维度出发,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梳理和实证研究的角度展示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成果。其次会从政府扶持、政策制定、教育部门协同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分析自治区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最后根据现实挑战提出有关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的思考。

关键词: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少数民族地区

一、引言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东南西与8省市毗邻,北部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自国家颁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位列西部十二省份之一。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居住有55个民族,其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汉族、蒙族。

内蒙古自治区自1947年建区以来,社会经济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同时内蒙古的教育获得极大发展。在自治区成立之前,内蒙古地区教育事业十分落后,文盲、半文盲率高达90%以上。建区初始,全区只有小学3769所(包括教学点),在校生仅21.43万人。普通中学21所,在校生4300人,中等技术学校3所,在校生455人,中等师范学校5所,在校生1223人,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仅有7319人。当时,全区没有一所高等学校,民族教育也极其落后,只有民族小学377所,在校生仅为2.26万人;民族中学4所,在校生仅为524人。在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30年,位列全国第9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9.01年。在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共有研究生培养机构10个,普通高等学校53所,高中阶段教育536所,在校生229853人,其中普通高中289所,在校生69116人。在义务教育类别,小学共有2423所,在校生198507人,普通初中693所,在校生219748人。少数民族学校共计918所,包括299所小学,123所初中和59所高中。少数民族招生共计281790人。蒙古族的民族教育在全国范围内也有领先地位,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少数民族平均受教育年限,蒙古族位列第二,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25年,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所占比例均高于人口比例,少数民族每万人口拥有大中专生比例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事业在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取得丰硕的发展成果。但是,我们仍需关注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事业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首先,内蒙古自治区虽然经济发展在西部省份中位列前茅,但是与东部发达省份仍有较大差距,经济发展的差距也表现在教育财政支出和教育投资上。内蒙古自治区的基础教育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其次,自治区内教育发展也存在不平衡。内蒙古东部和西部地区,城乡之间以及性别之间的基础教育和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存在差异。另外,受地理条件影响,学校地理分布不均衡,基础教育在某些地区无法实现就近入学。最后,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的民族基础教育存在投入不足,生源萎缩,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影响了民族基础教育的长足发展。

本文将集中从统计数据和实证研究的角度展示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维度。同时也会从政府扶持、政策制定、教育部门协同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分析针对自治区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的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二、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发展回顾

内蒙古自治區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生产总值为18632.6亿元,居全国第16名,按可比价格算,较2015年增长7.2%。而内蒙古自治区1978年GDP仅有58.04亿元。

自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政治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取得瞩目成就。2016年底,在西部十二省份中,内蒙古GDP排在第四位;在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位列第二。但是如果将人均GDP作为指标,内蒙古自治区则位列西部省份第一位,并与第二位有较大差距(见表1)。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惠及社会成员的人均收入。从表2中可以看书,内蒙古自治区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位列西部十二省份中的第一位。在2016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974.9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达到11609元。在消费支出中,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支出达到人均1971.8元,占全年人均消费的11.12%,略低于全国水平2033.5元;农村居民则在文教娱乐上花费514元,高于全国平均445.5元,占总消费的8%。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的教育事业也取得长足进步,2017年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826所(不含社会培训机构和成人中小学),在校学生372万人。按学段分,有幼儿园3845所,在园幼儿64万人;小学1658所,在校生132.5万人;初中683所,在校生61.8万人;普通高中293所,在校生43.5万人;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学校248所,在校生19.2万人。各类高校57所,其中本科院校19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44.8万人,在学研究生2.6万人(博士研究生1558人)。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有教职工近38.3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8.1万人。专任教师中,学前教育阶段4.2万人,义务教育阶段15.7万人,高中教育阶段4.9万人,普通高校2.6万人。

同时,具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民族教育发展成果显著,目前,蒙古族聚居地区已基本普及了学前蒙汉“双语”教育。独立设置的民族中小学校占全区总数的17.51%。全区24所普通高校开设了104个蒙汉双语授课专业和民族预科班,占全区在校大学生总数的9.65%。开展“民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了“民族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工程”,强化蒙古语授课大学生培养和就业创业工作指导,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教育财政支出量可以间接反映出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支持力度。自改革幵放来,在国家提出明确目标的教育投资环境下,少数民族自治区,包括内蒙地区不断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绝对量呈上升趋势。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教育支出为153.57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16.05%。在少数民族自治区范围内,内蒙古地区对教育的财政支出仅次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于其它三个少数民族地区。

不过,如果将人均教育支出纳入比较范围内(表4),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内蒙古地区在西部十二省份中并不占优,位于中间水平,并在五少数民族地区中仅高于广西而低于其他三个自治区。2016年西部地区的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表5),均超过80%。内蒙古地区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的89.4%,事业收入提供了8.38%的教育经费,均处于西部地区的中间水平。如果进而再与东部地区省份相比,内蒙古地区财政对教育的支出还有较大差距,反映出内蒙古地区教育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对于东部发达省份,以民族地区为主的内蒙古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教育发展水平也有巨大的落差。以每十万人口平均在校生为例(表6),内蒙古地区各级教育的在校生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低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

随着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提速,基础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如此情势与特定背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将具体讨论内蒙古自治区的基础教育和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状况。

三、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发展

我国的基础教育即九年义务教育是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承担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一项基础教育。习主席曾强调,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型、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在内蒙古地区,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的基础教育得到了全面发展和加强,从根本上改变了基础教育及其落后的状况。1990年,全区100个旗县如期完成了普及初等教育的历史任务,并开始逐步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1998年,内蒙古自治区开始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在建区之初,全区仅有小学3000余所,初级中学10余所,而到20世纪末时,已建成小学1万3千余所,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也已达2000余所。

不过,进入21世纪后,因生源不断减少,再加之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对各级各类学校不断进行优化合并,中等教育学校数和初级教育学校数都在缓慢下降。按照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关于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意见》,各地区分阶段有步骤地对全区生源不足、规模偏小、效益较差的中小学进行撤并,尤其是农村牧区民族中小学,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有效配置,优化教育资源布局。不过学前教育学校数稳步上升,使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2017年底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8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42个百分点。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同时,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全区民办幼儿园占65%以上。

师资力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至20世纪末,教师数尤其是专任教师数快速增长,各级各类学校的专任教师数较建区之初增长百倍。

师资力量的不断增强也影响学生享受教学资源的情况,如表10所示,建区以来的各级各类学校生师比在不断下降。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10年后,尽管因为学校数量下降,专任教师数也在缓慢下降,但是并没有影响学生享受教学资源,相反,生师比仍旧在进一步降低,说明教学资源仍在不断优化,学生可以享受更多教师资源。内蒙古自治区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印发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年)》,积极落实集中连片地区教师生活补贴、组织实施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同时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推进教师、校长培训。

总之,在建区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义务教育发展步伐快速,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得到有效巩固。2017年,全区共有93个旗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认定,通过率处于全国中上水平、在西部省区处于领先水平。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71%,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四、民族基础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关系着民族的稳定和团结。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生存条件差异,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相对落后和缓慢。为此,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努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通过帮扶和支教等多种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内蒙古自治区自成立起,就十分重视民族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明确指出要推广蒙文报刊和书籍,研究蒙古历史,在蒙古族学校普及蒙文教材以发展蒙古文化。因此少数民族学校,包括少數民族语言文字授课学校的数量快速增加。内蒙古自治区广泛动员,积极采取多种办学形式,使民族学校的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建区之初的不到千家,迅速增长。根据1998年底自治区教委统计,全区有少数民族中小学2888所,其中普通中学336所,职业中学48所,小学2504所;全区中小学在校少数民族学783221人,其中学习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生387148人,学习使用蒙古语文的学生占蒙古族学生的比例:小学为51.8%,初中为51.7%,高中为54.6%。蒙语授课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高中70.82%,初中74.43%,小学90.36%。全区有98所民族幼儿园,学习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幼儿9342人。全区有科所中师、中专学校设民族班, 在校少数民族学生19122人,其中蒙语授课学生4987人。有13所普通高校30多个专业设蒙语授课专业或民族班,在校少数民族学生达10598人,其中蒙语授课学生3880人;在校少数民族博士、硕士研究生372人,其中蒙语授课博士、硕士研究生78人。至此,从幼儿教育到博士生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较完整合理的内蒙古民族教育体系结构基本建成(胡春梅,1993-17)。

内蒙古自治区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师资队伍和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十分重视,注重开发和编纂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形成了具有内蒙古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师资队伍和教材体系。同时注重对民族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全区民族中小学,高中师资学历合格率普遍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不断发展,师资专业结构也不断完善。

进入新世纪后,通过调整布局结构、重组资源,提高了民族教育的办学水平。优化重组教育资源,撤并了一部分规模偏小,效益偏低的民族中小学,通过撤点并校,民族中小学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全区民族中小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同时,生源减少,民族基础教育吸引力下降和因撤并产生的新辍学现象,至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学校数已降至共计882所,包括小学315所,普通初中127所,普通高中56所,职业高中22所,幼儿园362所。少数民族招生数也在持续缓慢下降。基础教育中,2015年普通初中招生数为55524人,较之2014人下降7.92%。同时专任教师人数也下降,如少数民族小学专任教师数在2015年为11488人,降幅达到6.65%。

相较于普通基础教育,民族基础教育要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民族教育的区内不平衡较之普通基础教育要更加明显,城市优于农村牧区,农区优于牧区,东部区优于西部区,没有实现区内民族教育均衡发展。另外,尽管自治区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工程为契机,加大了民族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了民族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但是因为民族基础教育学校一般处于边远地区,办学条件艰苦,民族教育投入仍旧远远不足。因生源萎缩,以学生数为基础拨付的公用经费无法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因此更应该引起注意和获得更多资源倾斜。

五、新时代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首先,内蒙古自治区的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与经济发达地区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内蒙古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仍保留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靠高投入,高耗能所得。这使得内蒙古对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依赖性强,自主性降低。经济发展的薄弱也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对于科技的需求越不迫切,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影响了教育的积极性。因为基础教育的财政制度设计,地方政府对教育投资的责任增加,基础教育的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县级、乡级)提供,上级政府(中央,省级)更多负责统筹监管,这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使教育投入更加依赖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政府财政支付能力。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公平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在内蒙古基础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学生择校自由度不高、学校平均学生数量较大,影响学生享受教学资源。通过数据分析,内蒙古地区中小学生源与学校比例都不及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学生的择校自由度收到了制约,而且小升初的难度较大。城乡二元结构虽然加速了城市发展但却制约了农村牧区发展,扩大了城乡差距。“教育应该是城市先于农村发展,并且城市可以相对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这种有偏差的城市优先理念也就此形成,有偏差的理念导致政策的倾斜,城乡办学一条件、师资条件和教育成果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其次,在区内也存在教育不公平的现象,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不平衡,以及国家自治区政府补贴的不平衡等,使得区内的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平。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看,已经通过认定的旗县(市区)中,部分旗县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比例、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使用仍有不达标情况,还有的学校生均用房面积、生均运动场馆面积不达标。

再次,内蒙古自治区面积广阔,人口密度低,尤其是少数民族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学生就学存在着交通和资源分布不均的困难。而随着撤乡并镇等行政制度的改革,乡镇数量的减少,学校的数量进一步减少,学校的服务半径进一步加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规划建设了乡、村中心学校,然而这样分布特殊性导致了学生上学交通不便,在有些地区甚至达到50-100公里。这一政策的实施,一方面促进了少数民族教育的公平,如教学教育资源的集中,升级,优质师资的集中等。但同时也使学生离家时间提早,住宿生幼龄化,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上学距离远也增加了接受教育的额外成本,导致学生的流失。产生了新的辍学现象。

另外,内蒙古的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仍然面临教育投入不足,师资质量亟待提高的难题。民族中小学的生源流失严重,已成为内蒙古地区整个民族教育的潜在危机。蒙语授课学生被选择的机会与汉语型学生无异,甚至比汉语型学生机会更少,因此部分家长不再将孩子送入民族学校,也就致使民族学校的生源流失,当前全区各地区蒙古族学生不念蒙文念汉文的现象十分突出,据调查,近年来我区通辽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等地区的蒙古族孩子入蒙授小学的比例仅在左右,其余的生源都流入汉校。民族中小学在校生数逐年减少,学习蒙文蒙语的青少年逐年减少。在初中毕业后,蒙语授课高中入学率偏低。在民族基础教育生源减少的同时,民族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也突显短板。近年来,虽然一些新毕业的大学生不斷输送到农村牧区教师队伍中去,使少数民族基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原有的老教师总体上学历都比较低,实际教学能力水平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思想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对新课程改革理念方法知之甚少,加之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教学设备落后,使他们难以适应“素质教育”“三语教育”,以及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人口密疏程度不均,尤其是农村和牧区人口分布极为分散。区内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均衡。因此,下面为应对这些挑战,进一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和民族基础教育又快又好发展,提出一些思考。

首先,要解决教育经费问题,还应配合以经济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当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同时保证对教育的投入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内蒙古自治区虽然在经济发展上展现出良好表现,但是教育投资占其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却在逐年下降。因此基础教育财政供给的相对量不足应该通过政府财政协调进行改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按照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提高教育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为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进一步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推进各级政府教育事权与财力相互匹配,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统筹城乡、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投入保障。扩大教师资源。采取“绿色通道”引进优秀教师、招录优秀毕業生任教、编制内调剂使用教师等方式,增加教师数量,提高教师能力。着重强调教育的均衡发展,突出“公平”理念,逐渐平衡地区间、城乡间的基础教育发展。那么如何做到地区间和城乡间教育均衡发展呢?首先应均衡师资力量发展,适当调整增加农村牧区教师编制,并采取鼓励措施,鼓励有资质的教师到薄弱学校和地区任教。同时适度提高教师,尤其是农村牧区教师待遇,保证农村牧区教师的基本生活水平。其次均衡办学条件,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缩小地区间、城乡间基础教育发展差距。在推行标准化建设的同时考虑到当地实际,突出当地办学的特色和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基础教育的多元发展。

最后内蒙古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民族基础教育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基础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教育方针和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坚持“优先重点”发展民族基础教育,推行“两主一公”办学模式,不断推动民族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当前民族基础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生源的不断减少。因此应着重增强民族教育吸引力,抑制蒙语授课学生流失问题。首先应提高民族基础教育的“双语”教学质量和水平,鼓励蒙古族学生在蒙语授课学校学习和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积极学习普通话和汉语文。其次,加强民族基础教育师资力量培训,提升师资水平。为民族基础教育教师提供培训,建立教师培训激励机制。除了提高教学质量本身,同时还应为蒙语授课学生提供更多的未来教育选择,争取国家对内蒙古民族教育给予更多优惠,力争在国家部署院校和内地重点高校扩大民族预科生招生比例以及在国家重点院校开办民族班。在不断拓宽未来教育机会的同时,在自治区范围内的高等院校也要积极调整学科结构,拓宽蒙语授课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崔鑫.内蒙古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

〔2〕胡春梅.内蒙古民族教育50年[J].中国民族教育,1999,(03):16-18.

〔3〕胡利平.对内蒙古基础教育布局调整政策的分析与思考——兼论民族教育公平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06):9-12.

〔4〕内蒙古统计年鉴—2017[M].内蒙古那牛股自治区统计局,2017.

〔5〕中国统计年鉴—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6〕乌仁塔娜.剖析内蒙古民族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内蒙古教育,2011,(05):13-16.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作者:张书琬

师资队伍民族基础教育论文 篇3:

西藏地区小学教师信念调查

教师信念是教师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调查了220名西藏地区小学教师的信念状况,分别从学生管理信念、课程信念、评价信念和学生学习信念四个维度以及教师信念总分五个方面研究了西藏小学教师的教育信念。结果表明:西藏地区小学教师信念普遍比较开放,符合新课程信念;此外,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引言

研究教师教育信念是教师研究的新领域,对教师信念的研究始于对教师内在思维的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教学工作的复杂性逐渐增加,认知领域的研究也得到深入发展,再加上研究教学所用范式的转变,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从研究教师的外在行为转变为研究教师的内在思维。在研究转向中,“教师信念”是一个颇受关注的主题。

“教师信念”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极为常见的名词,教师信念是教师在教学情境与教学进程中,对教学工作、教师角色、课程、学生、学习等相关因素所持有且信以为真的观点,其范围涵盖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与生活经验,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从而指引着教师的思考与行为。比起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教师所持有的信念更能影响其教学行为,教学行为是教师信念在教学中的反映,这是近年来许多研究者的普遍观点。

纵览以往的研究发现,多数关于教师信念的研究都是基于以下三个基本假设:一是教师信念既影响知觉也影响着判断,因而也影响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和教学行为;二是信念在“教师学教书”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改进教学实践和教师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了解教师的信念。教师的综合素质影响着教育的质量,教师信念作为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目前国内关于教师信念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人将与教育信念近似的术语混乱应用,主要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功进行理论上或实证上的研究,且研究多集中于教学信念层面,而对教学以外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教师个人生存层面的研究较少涉及,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信念的研究更是处于“边缘”状态。而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奠基工程,更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先决条件。因此,对于民族地区教师信念的研究迫在眉睫。

二、研究过程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共抽取220名西藏地区小学教师,发放问卷2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样本为205人,有效率为93%,被试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西藏地区小学教师情况表

本问卷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现场测试,团体施测,统一指导语,问卷当场回收。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采用量表出自吕国光的《教师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教师信念量表(TBI)包括38个项目,包括教师的学生管理信念(分量表1)、教师的课程信念(分量表2)、教师的评价信念(分量表3)、教师的学生学习信念(分量表4)4个分量表,分量表1包括12题(第1~12题),分量表2包括8题(第13~20题),分量表3包括12题(第21~32题),分量表4包括6题(第33-38题),其中1、3、7、8、9、11、12、14、15、16、18、25、28、30、31、32、33、34、35、36、38题为反向记分。该问卷采用六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被试的教师信念越开放,越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该问卷的四个维度分别又分为“传统”和“开放”两个取向,传统取向强调限制、规范、保守、教师中心,开放取向强调自由、发展、开放、学生中心[2]。

表2 西藏地区小学教师信念调查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教师信念的学生管理信念维度上,得分小于维度总分一半的只有3人,仅占总人数的1.5%,得分大于维度总分一半的有202人,占总人数的98.5%。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被调查教师都对学生管理信念持开放态度,同意问卷中所倡导的信念,认为教育不能通过体罚、身体伤害、强制灌输已有观念、过于强调老师的地位等方式来进行,而是应该从爱护和尊重学生的角度来进行学生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与学生平等相处,这也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信念。

在教师的课程信念维度上,所有被调查教师得分都大于维度总分一半,共205人,占总人数的100%。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所有被调查教师持较开放的课程信念,他们认为培养学习的主动性比单纯教授知识更加重要,教师不应该完全主导教学课程,而是根据学生的特质自主选择合适的教材、设计合理的课程安排,且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信念一致。

在教师评价信念维度上,所有被调查的教师得分都大于维度总分的一半,这说明所有的教师都有着开放的评价信念,即认为对学生的评价不应只单纯凭借纸笔测验的成绩,而是应该从成绩、技能、情意、动机等不同的方面来综合评价,给学生一个公平合理的评价,此外,不同特质的学生应该给予不同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发挥特长,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该数据完全支持了新课程的理念。

在教师的学生学习信念维度上,得分小于维度总分一半的有40人,占总人数的19.5%,得分大于维度总分一半的有165人,占总人数的80.5%,可见多数教师持有开放的学生学习信念,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他们会主动学习,学生也不应该单纯地接受,而是有选择、有自主性地进行学习,学生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信念基本一致。

从教师信念总分的得分情况来看,所有教师的总分均超过了教师信念总分的一半,这表明所有参与调查的教师都持有较开放的教师信念,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信念是一致的,都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一个知识的引导者,教学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让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成长为一个“复读机”。

四、原因分析

(一)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视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并且注重民族地区的师资培养。2008年,国家教育部制定了“专注西部地区师资培训计划”,自治区教育厅在“十五”期间也启动了“十百千工程”,再加上发达省份的对口支援等一系列政策,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教师在教师信念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倾向于更加开放式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学生为中心。

(二)西藏地区小学教师普遍年轻化

本次研究中调查对象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52.7%,可见西藏地区小学教师的主体还是比较年轻的。对于年轻教师来说,由于年轻教师从事教学的时间较短,其对教学内容的思考、擅长的教学法、喜好或偏好的教学方式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比较小,他们在大学里接受了最先进的思想,不像有些老教师,他们有的甚至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就走上了教师岗位,延续着老一辈教师的教育方法,刻板教条;相反,年轻人对新理念接受得更快,而且他们也是刚从学生的身份走过来,对学生有着感同身受的理解,并且有着容易和学生沟通交流的年龄优势,他们更加能够尊重学生的意见,用各种新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积极性。此外,西藏地区小学教师的学历都在大专以上,其中,本科学历的教师人数就占到了64.9%,较高的学历水平也是西藏地区小学教师教育信念较开放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五、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我们的调查,西藏地区小学教师的信念整体水平较开放,但一些教师的信念水平仍有待提高,因此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要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等,避免学历合格而教学水平低和教学信念封闭的现象出现。第二西藏地区地域广阔,需要更好的教师资源,因此要加大师范生培养的力度,为基础教育提供优质师资,满足西藏各地师资的需要,使西藏地区的基础教育更加完善。第三,建立县城骨干教师与乡镇学校教师交流机制,鼓励骨干教师到条件较为艰苦的学校任教,并给予优惠政策,比如优先评聘、工作调动等相应激励机制,将开放、先进的教育信念深入各个地区。

(二)利用西藏教育资源,增加教学内容的适切性

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内容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如唐卡绘画、民歌等。通过学习有文化特色的课程,让学生更贴近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当地实际情况与学生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将民族的和世界的联系起来,让西藏成为一个更加开放、先进的地区,让西藏的小学教育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三)对西藏农牧区学校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

本次调查教师所在的学校主要分布在市、县和乡镇,位于村的学校也很少,农牧区的学校几乎没有涉及到,西藏地广人稀,散布着大量的农牧区域,而农牧区正是教育薄弱的地区,广大的农牧区也急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教师急需提高专业知识和技巧,教学内容除了包含基本教育内容之外,还应与农牧区的生活相联系,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作者:王润惠 马慧芳 管芳 马海林

上一篇: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论文下一篇:中学教师教育模式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