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视角下研究生教育论文

2022-04-30

读研本应该是部分甚至是少部分高校毕业生的正常选择,但综合分析高校毕业生读研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读研是为了,躲避就业压力、受高校和家长的影响和对社会需求认识的片面性。文章立足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分析读研的直接成本、机会成本以及心理成本,物质收益和非物质收益,以及就业风险,收益风险以及无形风险,建议高校、家长、毕业生慎重、理性进行考研选择。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机会成本视角下研究生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机会成本视角下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1: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作,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出发,并结合实践和案例佐证,提出了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

为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2009年初,教育部部署增加5万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大量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并实行全日制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诞生,有效诠释了应用型、实践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与当前社会需求有效链接的内在契合性。教育部还规定各单位以2009年学术型为基数,按5%—10%的比例减少学术型招生数,调减部分用于增加专业学位招生。此举反映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型,即硕士层次的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

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中却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报考认同度不高,招考吸引力不够,优质生源不足,导师主动性不强,这些阻碍了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良性发展[1]。基于此,天津大学研究生院组织部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代表座谈,并有针对性地发放涉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中面临的各类问题的调查问卷270份。通过汇总问卷并做出翔实的归因分析,提出了优化招考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招考宣传力度

招考工作系研究生教育的入口,是宣传周知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良好契机。生源质量优劣,直接影射到后续的培养质量高低,关系到社会认可度的高低,也会影响到下一年度招生和宣传效果。目前,社会各相关方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同度并不高。一方面,部分学生对该类型认识非常模糊、浅显,导致其就读动机不高;另一方面,教育部文件宣传力度仍显不够,落实和执行“过于计划性”,所采取措施与预定社会认可度难以协调匹配。

面对上述种种困难,在招考工作中加强宣传,提升认同度是有意义的,也是迫切的。调查问卷中有学生建议:在本科阶段的职业规划指导课上,学校可介绍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实现从考生萌生考研想法至录取的整个招考阶段中宣传周知。有鉴于此:一是研究生报考前进行旗帜鲜明地宣传发动,招生单位需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优惠政策、专业(领域)及招生计划数突出显示出来,并将各专业(领域)招生计划较往年的增长情况详细说明,显要标识出招生单位培养特色理念和举措;二是通过研究生招生现场咨询会、招考信息网络平台、微信平台等方式,招生单位将象征考研竞争激烈程度的“考录比”予以发布,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机会成本低,胜出率高;三是大力宣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总体规划、展望和布局,介绍国外专业学位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显著优势,重点将国内在近七年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亮点以及国家积极发展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新动态展示出来;四是招生单位积极做好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引导和组织发动工作,吸引更多优秀本科毕业生以推荐免试形式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此项工作的“马太效应”会很显著,有助于增加报考吸引力。问卷中的“您认为如何保障全日制专业硕士的生源质量”一题,有学生反馈:为2010年启动“推荐免试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一重大举措点赞,有学生称之为扭转“2009年招收生源全部为调剂生”的“尚方宝剑”。

推进专业学位教育的宣传工作还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由政府、招生单位、考生及关心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齐力宣传,向工业界、企业界及各类行业协会大力推介和宣传专业学位教育,提升其社会认可度,并对推进专业学位教育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进行合理定位[2]。

二、强化招考细节管理

研究生招考细节管理(或精细化管理),指在研究生招生管理活动中实现管理活动的精确化、标准化、细致化和人性化。唯有精细化才能管理到位,提高效能。因此,精细化管理已被各类招考录取工作中密集运用。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作面临着诸多需探索、挖掘和创新之处,为有效兼顾招考的“质量”与“公平”,以隐性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品牌价值”,招考管理层次从低级向高级、管理方式从粗放到精细,细化为一个个不可再分或不必再分的基本单元,并确保各单元间的有机衔接。

实现研究生招考工作标准化为着力点,复试环节中引入体现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导向面试是其重要突破口。招生单位依照教育部及省级招委的指导精神、程序原则、纪律规范、监督复议和实施方案(细则),结合招考的比例、分项内容及分值分布,为体现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导向面试提供了思想准备和理论支撑;同时,多数高校的研究生招生组织管理工作已下移至二级学院、系所甚至学科的趋势,学院(系、所)可结合自身特色、学科特点,聘请来自于企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领域的需求方、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者等参与到面试中,大胆尝试推出实验、小组报告、学术能力测试等多样考核方式(见表一),制定出细化测评要素,量化为具体的测评指标体系或评测量表,以减少面试环节评分的主观随意性。

除复试环节的改革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考工作还应承续原有“单证”专业学位教育之精华,发挥好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评价作用,紧密跟踪和对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美国GRE考试和中国GCT考试均是成功的范例,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初试科目设置、内容范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体现出考核评价内容从单一的理论知识考核扩展到知识应用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思维力等。考核评价过程中,考生倘若通过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资格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考生可在1—2年的有效期内向招生单位多次提交专业复试申请。当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每一环节须充分论证、慎之又慎,只有充分孕育出改革“大环境”,通盘考虑招考的各节点之承续连接,方可试点先行并分步骤推广实施。

三、构建多元化资助体系与就业保障平台

多元化资助体系和就业保障平台的构建既是保障研究生基本生活、职业发展需要,又是促进他们在“生活无忧”和“就业有门路”的状态下潜心学习和科研,自觉承担起知识创新生产和职业发展的必备基础。除国家政策性规定的保障措施外,招生单位构建起多元化资助体系和就业保障平台,有助于引导考生积极报考,同时也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体系正常运行的前提[3]。问卷中“您认为目前全日制专业硕士报考热情度不高的原因和后顾之忧有哪些”,超80%的调查者坦陈:目前高校在学费、奖学金、资助政策、继续学业深造方面受到不公正待遇;近90%被调查者提及尚需社会认可和检验,对就业前景持观望态度。这无疑向招生单位提出了建立多元化的资助体系,积极搭建就业保障平台的强烈诉求,以解除报考的后顾之忧。

多样化的资助体系,可有效促进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开放式互动,形成长效的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鉴于其主要生源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尚无工作收入和其他固定收入来源,解决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是首要面对的。尤为可喜的是,2011年底国家发布了将全日制专业学位正常纳入国家财政拨款行列的政策,这无异于将会吸引更多考生报考,也能彻底改变为数不少的高校中以“专”养“学”经费配置之怪现状。同时,国家也逐步规范收费标准,并研究调整专业学位教育中增加专业实践、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费用,各高校也在积极构建有利于激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学习动力的奖助学金体系。天津大学2009年招收494名首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时,在学费、奖助学金方面都给予了人性化、前瞻性考虑,将这些学生与学术型研究生一齐纳入到现行奖学金体系中,且与学术型研究生执行相同标准。该做法使他们在入校之初就有平等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2009年12月,天津大学承办了全国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并就全日制专业学位奖助体系工作做了典型发言。

从社会用人单位角度考虑,基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有效规避风险偏好,用人单位更为倾向于招收培养模式相对成熟的学术型硕士生。当前,相关主管部门应协调制订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相对应的、无歧视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明确学历认定、工资待遇等就业派遣政策和职场评价标准。培养单位通过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学生企业实习、校企科研合作、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在招生、培养和学位论文等环节提前与用人单位建立内在密切联系,有效促动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理想、顺畅就业。一方面,加强了专业学位与行业、职业的相互联系。从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看,较大规模地向“以实践为方向的领域的职业性的学位专业”转移则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在直接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职业训练专业[4]。同时,强力推进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相衔接,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渐成为社会信誉度高、用人单位欢迎的教育类型。如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相同行业进行任职资格考试时给予减免参加考试的年限。另一方面,国家也在政策上对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较多的企业,给予如减税、专项经费支持、科技计划帮扶等政策倾斜,鼓励优秀企业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中来,建立良性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和人才输送储备机制。

四、健全体系化兼具特色的培养体系

(一)突显专业学位的对学术性价值取向

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曾对高等教育下过这样的定义:高等教育不是普通教育,而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由此不难发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顺应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必然会成为未来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流。专业人员所获得的自由教育绝不能只是他们接受技术训练之前的教育,而必须与技术训练同时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须牢牢把握住与学术型学位具有相同的教育基础[5],两者对学术性价值取向具有内在一致性,探究和创新则是贯穿专业实践活动的一条主线。因此,培养高层次职业人才与实现建设研究型大学是相辅相成的。通过探索“可流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通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的合理转换机制,对有志于进一步从事学术研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一定规模内允许免试或申请攻读博士学位。

(二)强化实践属性和特色

实践性是专业学位最基本的属性[6],实践能力培养必然是专业学位培养之特色,应贯穿培养的始终。突出实践性,既是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内在规定。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由于实践的组织和实施方式表现为专业实践,因此,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应把研究生培养成为胜任专业工作的实践者[7]。

1.严把生源入口关。有意识侧重考察“创新实践、创新应用”的潜质,将专业学位对应职业领域认识和兴趣度、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纳入到考察范围,为后续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在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规划中突出实践专长。招生单位可要求提交考生本科阶段的实践报告,如实习情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否实质参加过一些科技创新竞赛或实验实习项目等;考察其对相应职业的了解程度、兴趣、职业发展的初步规划设想;在外语测试环节,有意识侧重测试其相应规范、标准的外文专门术语的掌握程度等。复试过程则应从现代工程师能力需求和全面质量管理视角出发,重视各节点中考生专业知识、动手操作技能、实习实践报告、职业能力倾向的反馈,全面评价其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系统观点、评估和决策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商务与管理能力的考核。

2.充分发挥实践基地作用。实践基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专业实践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保障,各教学指导委员会已将其纳入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中。实践基地不仅为学校提供开展专业实践的广阔平台,为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提供培养条件;也是嫁接企业、学生、导师三方共同成长的优化路径,可增强企业的人才意识和培养优秀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实现多赢局面。

3.建设实践指导力强的导师队伍。在提高导师实践指导力方面,一是将优秀教学案例和教材编写、行业服务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践、服务成果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8]。二是制定一系列校外导师薪酬、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引导导师深入业界,真正体会业界最关心、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促进理论的实践化与实践的理论化。

参考文献:

[1]秦发兰等.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

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4).

[2]李雪林.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学科类别结构失衡现象严重

[N].文汇报,2011-01-17.

[3]任欣荣,肖凤翔,张立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

作问题之归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5).

[4][美]伯顿·克拉克;王承绪译.探索的场所——现代大学

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29.

[5][美]布鲁贝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

江教育出版社,2001:14.

[6]邹碧金,陈子辰.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J].高等

教育研究,2000,(5).

[7]刘国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性及其强化策略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2).

[8]孙也刚,唐继卫,朱瑞.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路

径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9).

作者:张立迁 靖永坤

机会成本视角下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2:

人力资本投资视角探析高校毕业生的考研决策

读研本应该是部分甚至是少部分高校毕业生的正常选择,但综合分析高校毕业生读研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读研是为了,躲避就业压力、受高校和家长的影响和对社会需求认识的片面性。文章立足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分析读研的直接成本、机会成本以及心理成本,物质收益和非物质收益,以及就业风险,收益风险以及无形风险,建议高校、家长、毕业生慎重、理性进行考研选择。

人力资本投资高校毕业生考研决策

2012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约为151万名,应届毕业生数量680万左右,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占毕业生数量的几乎22%,这是继2010年考研热之后的又一高峰。应该说,一个国家一定数量的研究生教育对其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但是,研究生教育属于人力资本投资,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任何一种投资都要有一定的成本投入,也要求最大化的收益,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而读研风险的加大,收益的减少,使高校毕业生必须理性进行考研的决策。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选择读研的原因

1.毕业生个人更高的学业志向

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研究和教育人才的,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需要一批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才。而在高校毕业生中,有一部分这样的学生,立志通过接受研究生教育,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未来从事科学研究或教育行业的,而自身的性格、学习能力和科研精神也是适合研究生学习的。

2.躲避就业压力盲目选择考研

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滞后性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大,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另外,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增加,比之以前,考研变的相对容易。因此,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虽然不是真心喜欢或者适合读研,迫于就业形势的严峻,不得已选择读研,寄希望于读研之后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在选择考研的过程中,不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而选择什么学校容易考,什么专业容易通过,这种为躲避就业压力而盲目选择考研的高校学生,增加了其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风险

3.高校和家长的直接影响

第一,高校的影响。

高校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率直接影响到未来高校招生的生源数量和质量,另外,高校就业率的好坏也影响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力度,因此,高校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尤其重视其毕业生就业率。而根据我国一些相关的教育政策,考研人数也算在就业率中,这样,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相对弱的情况下,大力提倡考研,有些学校甚至设立“考研基地”,从学生大一入学,就过渡宣传就业的严峻性,考研的重要性,甚至在大四时为考研学生开“绿灯”,可以不上课、不实习,对考研学生从选学校、报专业、考研学习方法等进行专门辅导,使学生专心备战考研。在这种考研硝烟弥漫的环境氛围的影响下,原本不想考研的学生也会改变想法。

第二,家长的影响。

中国高校学生的读书成本主要是父母承担,因此,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父母的意见直接影响、甚至左右着孩子的选择,考研也不例外。而父母的文化教育背景、思维方式、职业环境以及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以及经济承受能力在孩子是否读研的选择上影响重大。一般而言,如果父母有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甚至举债,但当他们认定考研收益更大的情况下,在他们强烈建议下,孩子一般必然选择考研。另外,就我国南北而言,南方的商业氛围相对浓厚一些,而北方大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仕途观念更强一些,因此,在对待考研的选择上,北方父母较之南方父母,认为更重要一些,可能这也是在一些高校,比如象北京师范大学,其研究生数量中,山东、河南学生占有很大比例的原因之一。

4.社会需求的影响

一方面,虽然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理性化,学历不再是唯一重要的标准,能力化需求更加突出,但是,当求职者能力相当达的情况下,学历就成为又一重要衡量因素。另一方面,在行政、事业、企业我国几大主要就业领域中,除部分企业外,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高学历人群的聚集领域,一些大学毕业难以进入行政、事业单位的,面对市场需求,必然通过考研这种曲线救国的途径进入行政、事业单位。

但以上原因是否是高校毕业生选择考研的必然因素,我们从个人人力资本投资视角进行分析。

二、人力资本投资视角分析读研

(一)读研的个人投资成本

读研的教育成本是指高校毕业生考验过程中和读研过程中耗费的资源的价值,它既包括有形的货币支出,称为显性成本;也包括因资源用于读研所造成的价值损失,称为间接成本或机会成本;还包括读研过程中承受的学习压力、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等心理成本。

1.个人显性成本

个人显性成本考研费用和读研费用。考研费用包括考研购买书籍和辅导材料的费用,参加考研辅导班的支出,报名费,参加复试的交通、食宿费用等方面。读研费用主要有学费、教材费、住宿费、生活费以及其他与学习有关的支出。据调查,按照自费读研,考研、三年读研的总费用约6万元。

2.个人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主要包括读研期间必须放弃大学毕业直接从业所获得的收益、读研的时间成本。所放弃的物质收益,按照目前的工资标准,大学毕业生平均每月2000元工资计算,三年的工资收入是7.2万元。时间成本除三年时间物质收益,还包括所放弃的精神收益主要有三年工作中累积的工作经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心理成熟度。实践证明,对读研个人投资影响最大的不是显性成本,而是机会成本。

3.心理成本

考研和读研过程是对个人内心一定的历练,特别是考研过程,从学校、专业的选择,学习方法、技巧,都不在有学校和老师一条龙式的辅导和服务,全靠自己选择,摸索,考研的心理压力某种程度看比高考更加痛苦。读研過程中,在理论学习,平常论文写作、特别是毕业论文(设计)上也投入更多的情感,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另外,读研期间对未来的就业、职业发展、工作环境都有很大的期望性,但如果未来择业不如预期好,其心理打击也更大。

(二)读研的收益分析

任何一种投资,其目的都在于收益。读研的个人收益,是指由于读研这种投资而对个体产生的增量收入。读研的投资收益主要包括:

1.物质收益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微观研究者贝克尔的观点一个人的收益与其受教育程度是正相关关系。读研由于所学知识的专业更深入和学历的提高,以我國目前的价值衡量标准,无疑会增加读研者的物质收益,具体包括:

第一,读研者未来货币收入的增加。读研者因为接受研究生教育,其所获得终身工资性报酬一定会增加。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的人事工资制度中,工资的高低与学历直接挂钩,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知识分子的待遇将逐步得到改善。

第二,读研过程中,读研者自身能力的提高,对于其职务晋升以及技术职称评定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比如以往的职称制度中,研究生毕业进入高校工作,工作满三年可直接聘为讲师职称;而类组织中的晋升政策也向高学历者倾斜。

第三,读研者未来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经过几年的研究生学习,读研者对于职业的选择和适应能力也更强,更能理性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接受工作的流动性,适应新技术、新理念的更新和变化。

第四,读研者较强的理财收益。个人投资理财的角度看,对个人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正确的投入和合理的消费,也属一种效益的增加。读研者能更合理的安排个人支出,更理性的进行消费,使每项支出的更具有效益性,并能根据市场动向,将自己有限的资金进行投资,以获得预期的收益,这也相当于增加了收入。

2.非货币收益

人力资本投资不仅仅追求货币收益,还应包括非货币收益,即个人由于读研而产生的无法用经济加以衡量和量化的收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识收益和精神收益。一方面,研究生的学习氛围和要求,使之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较之本科阶段会更专业化,理论深度化,必将带来更高的学识收益这还只是短期收益,从长期看,通过读研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使读研者终生收益;另外,因为读研使其知识理论水平更专业化和深度化,对社会、人生、世界等的理解力会更加深透,因而其知识领域、精神世界会变的更为丰富,相对于低学历者,会追求更多的精神满足。

第二,提高个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水平。通过读研这种更高等教育,个人会更加平衡自己的内心世界,可以减少和控制一些比如赌博、酗酒、精神分裂等一些心理不健康状况的发生;另外,通过读研未来就业会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对个人的身体健康以及运动锻炼带来更大的好处。

第三,社会资源的丰富。人际关系理论认为,在当今世界,一个人的人脉线对其事业的成功有重要影响,而读研过程中,较之本科阶段,接触到的同学、老师,甚至是与社会的联系都有很大的不同,无疑会使其社会资源更加丰富。

第四,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生活质量。在目前中国社会,学历文凭依然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通过读研,其社会地位主要较之大学毕业会有所提高,个人得到一定的心理满足;另外,读研者选择的配偶也会相对比较优秀,因此可以提高家庭幸福指数,为未来子女的健康和教育也创造更好的家庭环境。

第五,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通过读研,能使个人树立更加正确的判断标准,提高个人的政治信仰水平、法制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三)读研的投资风险分析

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是指投入一定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进行人力资本开发,但未来投资者的收益不能补偿其投资成本的现象。经济学成本收益理论认为,任何一种为了收益的投资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读研这种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也不例外。

1.择业风险

一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不确定性,可能读研时是很好就业的专业,研究生毕业时可能未必是市场需求的专业了,这样研究生就可能遭遇失业的风险;即使是市场需求的专业,但由于高校研究生不断扩招,同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竞争激烈程度加具,因此择业风险就会增加。二是研究生所学专业和职业不匹配的风险概率也因就业形势的严峻而加大,也就是说花几年时间所学的专业在未来的工作中并未用到,从研究生就业主渠道之一高校来看,现在高校招辅导员也至少是硕士研究生学历,而有些专业性强的数理专业可能因其辅导员工作而根本没有用武之地,这既是择业风险,也是教育向下替代、或人才高消费的风险了。

2.收益风险

读研的收益风险一是绝对的收益风险,就是因为不能及时就业、或者专业与职业不匹配的人才高消费使读研者未来预期的物质收益包括薪酬、福利、工作时间、工作环境都有一定的风险性;二是相对的收益风险,就是研究生毕业之后从事工作的收益和那些没有读研而是大学毕业进入工作领域一定累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人脉关系的同学对比形成的风险,这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有人称读研可能如同“鸡肋”;三是读研的边际收益递减风险,按照经济学和教育学观点,义务教育阶段是低成本,高收益,处于边际收益递增阶段,之后,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成本投入增多,而收益相比增加的不多,处于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阶段。

3.无形风险

读研的无形风险,是指读研者及周围人群会从读研的社会评价、未来职业评价、未来收益等方面来进行无形收益评价,但随着高校研究生扩招,社会对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社会评价无大的差别,甚至称有些高校是“一流本科生、二流硕士生、三流博士生”的评价,对读研者来说无异是低评价,高风险;如果读研者没有好的工作机会和高的薪酬回报,周围人群会质疑读研者读研的意义,这对读研者的心理也形成挑战,带来风险。

三、高校、家长、个人对于读研的理性分析和选择

读研是有收益的,但也是有一定的成本投入和风险性的,对高校、家长、个人而言,都要清醒的认识到,读研有风险,建议要理性,决定要慎重。

1.高校的适度引导

高校作为思想的引导者,要帮助学生分析当前的教育形势和就业形势,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性格、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特点,在考研和就业等诸多两难选择中给学生最适度的引导。

2.家长的合理分析

作为家长,不能盲目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者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断定考研的益处,而应该理性分析孩子的个体差异,当前的就业形势,不左右孩子的意愿,只给最合理的建议,让已有高等教育的孩子自己决定。

3.个人能力、偏好的理性分析

对于个体而言,智商是没有高低之分的,但个人的禀赋也就是最适合个体从事的学业、事业是不同的,因此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受个体差异性影响,一样的投资,投在不同的个体身上,最终的收益是由很大不同的,因此,在考研热的今天,高校毕业生一定要清醒分析,对个人定位和能力作理性分析,来决定自己是否适合读研,读研之后是否能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增加未来收益。

因此,对待考研,高校、家长应该还原其本位,高校不能单纯为提高就业率过渡鼓励学生考研,家长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盲目强迫孩子考研,高校毕业生更应该理性权衡,结合自己的个体差异性以及未来的职业理想做出正确的决策,因为,一旦考研决策不理性,就会使读研的风险性增加,影响到自身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娄成武.史万兵,教育经济与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2010年内地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630万创历史新高[EB/OL].新华网,2010-06-10.

[3][美]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蒋斌,张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BrentKreider.Optimalwagetaxationwhenhumancap-italandemploymentareendogenous[J].EconomicIn-quiry,2008,46(4).

作者:黄利梅

机会成本视角下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3:

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摘要:后现代主义已成为一种国际化的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对当前研究生的冲击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但后现代主义特有的一些基本观点也为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提高研究生质量、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造精神等提供了全新视角。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研究生教育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逐年扩大,研究生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目标追求日趋多元化,在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思潮的碰撞下,研究生的价值观念、文化态度和行为模式日益受到流行于社会和高校校园的不同文化影响。在各种文化的冲击下,研究生也会自觉地以自己的方式审视社会以及周围的人和事,同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后现代主义(Post-modemism)起源于20世纪中后期的西方国家,并很快风靡全世界,成为一种国际化的文化思潮。其作为一种社会氛围和文化精神,渗入了一贯以社会文明先导著称的高校校园文化精神当中,它对当代大学生(包含研究生)产生的巨大冲击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本文辨证地看待这一问题,认为对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可以加以控制,而后现代主义推崇的一些积极思想可为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拓展新的视野,对高等教育转型时期高校的教育者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重构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研究生群体文化建设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及其特征

后现代主义起初是一种以抛弃普遍性、背离和批判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发展到指在文学、艺术、哲学、教育学甚至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具有类似倾向的思潮。后现代主义崇尚多元化,强调差异性,推崇平等对话,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越来越多的社会文化现象被吸附到它那里,形成了巨大的思想文化景观。正如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Fredric Jameson(美)说:“这个既源于美国又已经扩散到世界各地的后现代文化现象……笼罩着世界上的所有文化”。这种文化倾向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崇尚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强调对事情的多元化理解,反对一种思想统领另一种思想,提倡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异己,提倡去中心、解构主体性,希望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后现代主义的去中心和解构主体性反映在教育领域包括学科的去中心和教育权威的解构。但它强调的解构和去中心是积极的分解和拆分,同时这种分解和拆分一般是建立在重建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同时它也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一面。

2.强调差异性

后现代主义肯定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怀疑普遍性,强调不确定性和人在认识世界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是相对的,强调要以怀疑的态度看待知识的有效性,反对通过一次学习掌握普遍性的知识,反对单一的方法和单一的理念、倡导从传统的同一性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对任何一种前提和假设产生怀疑,驱使人们尽可能从广阔的视野和多样的视角中重新审视过去,并以开放的思维面对新问题、新态势。这种思想有利于推动科学的发展。众所周知,历史上很多重大科学成果的发现都是在不断的怀疑和否定中发展起来的。

3.推崇平等对话

在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下,人们强调主体对客体的利用、控制和占有,而忽视各自尤其是客体一方的特殊性,双方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而后现代主义认为人与人是平等的而不是对立的,人与人之间不分主次,竞争不是基本法则,合作才是基础,和谐才是根本。每个人都应该给与尊重和理解,它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民主的对话,这种对话并不表现为一种态势压倒另一种态势或者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改变双方的观点最终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它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对话和文化及思想的交流。

二、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对当前研究生的影响

1.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后现代主义怀疑一切的精神和否定思维定式必将加剧反权威意识,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可以引发研究生的求异思维,是学术上创新意识的源泉。在新世纪,知识经济蓬勃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更多地表现为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竞争。创新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速度,更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作为社会和高校校园里最具创新能力的群体之一——研究生在此方面必然受到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的积极影响,并在研究生的科研和学术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2.有利于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得以排解

要透视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下研究生的种种行为,就要切实从当前研究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探索和思考。在市场经济、社会价值观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冲击之下,经受比本科生更长时间的高等教育并付出大量成本的研究生成为社会最关注的群体,但却面临着生存、就业、渴求成功带来的种种困惑。他们会感到焦虑、迷茫,并怀疑这个社会,而成人的意识又促使他们刻意掩盖这种失重状况。正是在这种状态之下,后现代主义文化成为研究生追求自我排解、自我解压,进而满足其心理需求的一种文化形态。积极地看,如对这种文化倾向进行积极的引导,是有利于排解研究生心理压力的。

3.研究生叛逆意识增强

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对研究生也存在负面的影响,其怀疑一切的精神和否定思维定式,则易引发研究生的逆反心理和叛逆意识,其外在表现就是表现出高度自我、玩世不恭或干脆反其道而行之。比如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对学校的管理模式和课程的设置等提出质疑,不服从组织管理,甚至公然抵制和违反社会与学校的相关规范、秩序。这种叛逆意识还会促使研究生反价值、反理性、反文学行为的出现,而网络的广泛普及使这种具有叛逆意识的研究生宣泄自己压抑的欲望得以实现。

4.个人主义增强、社会责任感萎缩

受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的影响,个人主义成为研究生潜意识的选择,在权衡机会成本、兴趣爱好和个人需求及发展方向之后,很多研究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个体化的活动当中。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认同“享受孤独,追求物质利益和实现自我幸福”。部分研究生对除和自身利益相关之外的事情表现出无所谓和漠不关心的态度,不愿意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对班级和学校的公共活动不太关心,社会参与度降低、社会信任度下降、社会责任感萎缩,他们虽然也认同一些传统的观念但是却并不愿意为此而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很大程度上是在社会工业化之后并进入信息技术革命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它不是作为高校主体文化的替代而出现的,而是特定时期对主体文化的丰富和补充,与主体文化存在着趋同、矛盾、对抗等多种关系,就总体而言,后现代主义文化呈现出创新性和时代性等特点。对其负面影响我们要积极关注研究生群体中出现的新现象、新特点,特别是研究生群体的思想意识、言语行为和价值观念的新变化并做出良性引导,把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的负面影响视为一次机遇,并以当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采取扬弃的态度兼收并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研究生群体文化氛围,为研究生教育服务。

1.积极调整研究生教育定位,创新研究生教育观念、探索研究生教育的新方法

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强调的正是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改革中我们应强调反思批判,调整研究生教育定位;承认个体差异,创新研究生教育观念;提倡多元思维,探索研究生教育的新方法。目前各个学校的确都存在着很多监管、控制和规范对研究生的身心健康起着良好的培养和教育作用,但也不能否认部分管理阻碍了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育行为中,应尽可能地减少对研究生不必要的控制,而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中,应以促进研究生发展和其创新意识的培养为目标,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需要,坚决反对忽视学生个人意愿的强制性的教育措施和手段,同时还应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方式去发挥个体的主体性,从而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2.推崇平等对话,构建新型和谐的研究生人际关系

后现代主义推崇平等对话,目的是倡导不同观察者和认识者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培养人们“倾听他人”、“学习他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的美德。研究生在生活和对知识的学习及追求中,会经常与其他研究生甚至老师或学校的管理者发生意见或观点上的分歧,后现代主义文化主张人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和管理者应融入学生中,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应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和理解,注重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教育和管理中应当消解教师和管理者的绝对权威,建立起一种平等对话的新型关系。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知识的传输方式已发生很大的改变,教师已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后现代主义将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理解为一种相互作用的交往关系,而交往追求的应是相互理解,应把师生关系塑造成为一种共生关系。当然,这里也并不否认教师和管理者在教育及管理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和管理者是“平等中的首席”。

3.积极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作用,建设和谐健康向上的研究生群体文化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教育永远不能偏离传承人类文明、发扬优秀传统、改进精神世界的轨道。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环境中,更需要坚定地承担起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我们的研究生群体文化建设要始终不渝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当前研究生,引导他们把实现国家强大、民族振兴和个人的长远发展有效结合,建设和谐健康向上的研究生群体文化。在研究生群体文化建设上要积极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的宣传作用,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对中西方各种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兼收并用。同时我们的研究生群体文化要实现真正的超越还应强化其社会化的功能,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不断充实和完善校园文化的内涵,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建设一个多层次、多元化、开放性的校园文化格局,勇于承担其弘扬、传播和促进中国及世界先进文化发展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鲁满新.高校校园亚文化与研究生群体文化关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

[2] 刘淑华.反思与超越: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高校组织文化景观[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3] 谢延龙.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教育管理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4,(4).

[4] 詹明信,陈清侨,等(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1997.

[5] 丛峰.高校校园文化与核心竞争力[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

[6] 陈红桂.后现代语境中重思马克思哲学方法——兼评后现代方法及晚期马克思主义对之的“接合”[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6).

[7] 史蒂文·康纳,严忠志(译).后现代主义文化:当代理论导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8] 李社教.对话与交往: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师生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作者:刘彬

上一篇:经济生活节目与生活教育学论文下一篇:市场经济框架税收制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