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

2022-09-11

公民教育的基础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诸多共同点, 能够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以公民视角展开各类社会问题的分析, 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具有时代性特点。纵观当前大学生思想现状而言, 多存在着社会责任感不足的问题, 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公民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需要将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相互融合, 使社会责任感能够成为学生的一种信念与情感, 真正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文章将结合公民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相关内容展开论述, 对实践指导的方式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社会责任感淡薄、自我教育缺失等问题, 其个性特点突出, 集体意识不足[1]。大学生公民意识较差, 存在着“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问题, 在做出各类选择前, 比较关注个人的利益。在公德意识方面, 则少数大学生道德情感意识淡薄, 缺乏责任担当意识。

(二)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主要受到学生因素、教学因素及社会影响等影响, 需要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原因且予以改善。

1. 学生自身因素

社会责任是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 其本质上是自律的, 是道德主体性的高度体现[2]。学生自身对社会、国家的关注程度, 爱国主义思想情感以及其价值观等, 均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前很多大学生为独生子女, 受到家人的关怀备至, 更易于产生自我意识, 影响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2. 校园教学因素

学校的教育环境、课堂教学的方式等, 也是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重要因素[3]。当前很多高校存在着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 比较重视智育而轻德育, 缺少社会责任感培育相关课程。在实际的社会责任感课程指导期间, 相关的教育内容设计不够科学, 未能够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及个体需求等展开教学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指导难以引发学生共鸣, 整体教学的质量较差。

校园教育日常教育的“主阵地”, 在相关主题活动匮乏、实践活动缺失等问题影响下, 也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无法全面发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价值, 缺乏对大学生的多样性启发, 不利于学生责任感与良好价值观的树立。

3. 社会环境因素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在为人们带来丰富便利的同时, 也致使各类不良思想快速得到蔓延, 对公民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会带来不利影响[4]。比如“好逸恶劳”的思想, “虚荣攀比”的思想等等, 均会影响学生的思维。特别是针对于一些自主控制力较差的学生而言, 易于致使学生走向思维的歧途。

公民教育视角下需要充分关注社会环境, 结合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时事热点内容等进行分析, 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各类事物, 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避免对其思维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公民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对策分析

公民教育视角下, 可以通过丰富公民教育的理论,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创新公民教育的途径, 引入学生社会生活的元素及改进教学评价的模式, 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等方式, 实现公民教育与现有教育实践的融合, 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机制。

(一) 丰富公民教育的理论,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如何将公民教育与本土相关概念实施有效融合, 对当前大学生公民教育而言仍然是一项挑战[5]。公民教育前期学术内涵积累比较薄弱, 致使当前现有的研究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 对整体的公民教育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公民教育包含症状教育的内容, 但是不等同于传统的政治教育, 同时还包含政治、经济、法律以及社会生态等相关内容。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处理权利与义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相关问题, 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在面对问题的情况下, 能够有效沟通、科学决策。公民教育对学生内在修养的形成、社会的发展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公民教育视角下, 需要丰富公民教育的理论, 明确公民教育的目标, 且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为基础,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具体的培养目标设置中, 需要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特别是对公民素质提升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将大学生自身的利益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互融合。在充分调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内容学习兴趣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感, 形成公民意识。课程设置期间, 需要加强课程质量的控制。除了必须展开的必修课程之外, 还可以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 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利, 满足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在这种方式下, 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价值, 也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二) 创新公民教育的途径, 引入学生社会生活的元素

针对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现状而言, 需要创新公民教育的途径, 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从意识形态转向面对社会公共生活, 引导大学生立志、修身、博学、报国, 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完善。高校需要坚持公民教育的视角, 对大学生实施耐心的指导, 保持其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更多具有高专业能力、高文化素养的人才。

高校可以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民族文化等融入其中, 在传统文化中增加人生哲理、道德修养的相关内容。比如“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等思想, 对大学生自身修养的形成与良好品质的培养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古典故事、传说融入的方式, 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 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效指导。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 以动画、视频的方式, 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在情境创设的方式下, 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丰富公民教育的途径。在情境对话中, 使学生能够展开深层次思考。

在此基础上, 教师还需要增加实践教育的内容, 将社会生活元素等融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比如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 加强学生的公共生活训练指导, 使公民意识能够真正融入到学生思维中。例如高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的民主选举, 了解班级和学校的组织结构, 参与学校的民主化管理活动等等。学生自主成立宿舍卫生监督队伍、校园文化传播队伍等等, 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体验。在各类活动参与的过程中, 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必要性, 学习正确处理各类事物的方式, 进而对其未来社会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三) 改进教学评价的模式, 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公民教育视角下, 需要关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仅仅关注学生的理论课程掌握情况, 但是对学生思维、情感等关注程度则不足, 需要改进教学评价的模式, 关注学生综合组织的发展。

比如在思想政治评价期间, 不仅仅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还需要通过学生日常与他人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以及实践情况等进行评价。在情境创设的方式下, 考验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评价结构上, 可以通过课堂表现、论文评选、读书心得、专题讨论、开卷考试和社会实践活动评价等多种环节予以评价, 综合检验学生的学业情况。比如可以采取“小组论文+小组答辩”的形式, 全面检验学生知识学习情况、思维形成情况等。

三、结束语

公民教育视角下,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十分必要。教师需要提升教育指导的重视程度, 且不能仅仅一味的灌输思想, 需要注重思维的启发, 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展开分析。需要注意问题的答案具有开放性特点, 给予学生更多表达想法的机会。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和普遍关心的问题, 及时组织课堂讨论, 帮助学生理解民主、公正、公平、权利和义务等概念, 引导学生做出理性的判断, 真正彰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摘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 受到学生自主、校园教学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足。公民教育视角下, 需要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视程度, 加深大学生对自身身份的认知, 对自身行为与社会现象能够正确评价, 对其身心发展与社会进步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公民教育视角,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天浩.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研究综述[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 33 (14) :83-91.

[2] 陈鹏飞, 李晓燕.公民教育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改进[J].中外企业家, 2017 (21) :224-225.

[3] 陈秀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诚信素质培养途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 33 (05) :33-35.

[4] 孙帅梅.培育大学生公民精神的问题研究——以自媒体时代为背景[J].知与行, 2017 (04) :98-103.

[5] 刘寿堂.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社会资源问题初探——以英国公民教育中的校园律师制度为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 32 (03) :75-79.

上一篇:井下作业事故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下一篇: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