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语文论文

2022-04-24

摘要:高校各类学科都具有政治教育功能,大学语文则在思想教育资源、方式及氛围营造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校应充分利用和挖掘大学语文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独特的优势,积极探索科学的发挥大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途径。本文主要从大学语文的内容、教授方式及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备的优势入手,探析了大学语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策略。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语文论文 篇1:

大学语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及融合实践

摘   要: 作者结合多年大学语文教学经验,分析和探讨大学語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及相互融合的有效教学实践,积极践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新理念,铸魂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同志为新时代高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课程思政”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学语文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两门重要课程,其中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行,而且具有独特优势。笔者结合多年大学语文教学经验,分析和探讨两者的关系及相互融合的有效实践,践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新理念,铸魂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大学语文课程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分析

(一)大学语文课程特点分析。

大学语文是高校面对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素质课,兼具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与审美性,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尊重生命、同情弱小、包容他人等人文精神,在塑造学生高尚心灵、提高人格境界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大学语文受众面广、实用性强,以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为例,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必修课,通常安排在大一新生进入大学的第一、二学期,第一学期理工类学生开设,第二学期非中文专业的文史类学生开设,覆盖面广。大学语文包含丰富的名篇经典和美文佳作,通过感官的、形象的、直觉的方式以情感育人,使学生能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思想洗礼,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真善美”入脑入心,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励志勤学,激情奋斗,绽放青春光芒。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分析。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习近平同志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思政工作及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新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融入性、显著的民主性和主体性等特点。政治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领功能,是完成政治任务的重要手段;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的规定,为统治阶级服务;融入性是通过充满、饱和、融入、弥漫等形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并达到实际效果;主体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动行为者,是具有主体性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把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性在平等与互动中得到彰显。

二、大学语文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及相融合的可行性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就是说,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虽然大学语文和思想政治教育分属不同学科,但两者之间互相融入、水乳交融,关系密切。

(一)大学语文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一致。

当今时代,各类信息层出不穷,不同价值观念鱼龙混杂,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虽然能更快捷、便利地获得信息和知识,但容易迷失,甚至被一些负面信息影响,给其成长带来不利。一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其实“大学语文”课程也具有相同的使命和任务。大学语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引导、启发和感染等方式塑造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人文精神,铸就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人格境界的青年一代,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殊途同归。当前,大学语文教育多注重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及语言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的增强,缺乏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大学语文蕴含的大量人文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许多契合点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因此,将两者有机融合是一种能够有效推动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不断培植思想政治教育成分,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大学语文蕴含丰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大学语文蕴含丰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以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为例,学校采用校本教材《大学语文新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内容分为上编美文品鉴(诗词曲、文、小说、戏曲等)和下编应用文训练(日常文书和行政文书、学术论文等),既有遭遇贬谪仍乐观豁达、不懈奋斗的诗人,又有弃笔从戎、一心报国的爱国主义词人,还有一系列生动、传神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富于魅力的文人事迹和壮美瑰丽的经典作品无声地抚慰着读者,不断激励人、感染人,使大学生自觉地感悟其中所传达的自然美、生命美、道德美和爱国主义情怀,逐渐内化其中蕴藏的充满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价值因子和道德观念,形成认知,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可以说,大学语文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所谓“润物细无声”,在思想融入方面,大学语文甚至有比思想政治教育更突出的优势,这种隐性的方法反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三、大学语文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生动实践

(一)挖掘文本资源,凝练思政育人映射点。

大学语文蕴含丰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大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教材和课时安排,认真挖掘文本资源。以湖北师范大学为例,学校“大学语文”课程课时有限,共有8次课,16课时。笔者根据教学安排,选取8章教学内容,并凝练课程思政教学要点,总结出相应的思政映射点(如表1)。

大一,学生刚刚入校,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高度可塑性的时期,笔者根据教学实践,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规范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内容,在大学语文诸多篇目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开掘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点带面,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要将每个大学生都培养成政治家、理论家,而是希望通过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人格。大学语文正是致力于在大学生“拔节孕穗期”种下真善美的种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学科。

(二)创设特定情境,以情感助力思政育人。

“大学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美的情感,湖北大学教授杨建波曾说:“大学语文用文学的艺术形式,以情感育人,这是任何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都无法取代的。”大学语文是一种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往往将“深刻的道理蕴含在具有美学特征的人物、意象、叙事、情感中濡染接受者,审美的话语是柔性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而影响的效果又是细腻而深入的”[2]。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二战时,有一个士兵身受重伤落下残疾,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几度想要自杀。身边的朋友想尽办法劝说,说尽各种人生道理也无济于事。有一天晚上,这名士兵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茫茫夜空,星光闪烁,万物寂静,不再有苦难、丑恶、自卑,有的只是光明、欢乐、愉悦,他顿时觉得世界无比奇妙和美好,瞬间放弃了自杀。真正能够打动人、改变人的,是发自内心的美好情感,不是空洞的说教。因此,笔者在讲授“大学语文”课程时,时常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沉浸其中。比如,在讲述《红楼梦》宝黛在桃花树下共读《西厢记》时,笔者通过播放富有感染力的图片、音频、视频创造美好青春、诗意流淌的意境,继而让学生表演《西厢记》剧本片段和根据《题都城南庄》改编的剧本《人面桃花》片段,在背诵台词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剧本优美动人的语言和古人科举考试的不易,了解古人的文化生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课后,学生反响非常好,对此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三)注重课外实践,精心开辟育人第二课堂。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要想取得很好的效果,仅仅依靠上课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共16课时,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情况下能够用于融入思政映射内容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利用课外时间开辟第二课堂。2020年上半年,各大高校纷纷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授课。在此,笔者也进行了尝试。笔者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分享并推荐阅读书目资料。除了上传经典文学作品和应用文写作资料之外,还上传了《习近平用典》《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平“语”近人》等相关书籍,引导学生课余时间翻阅,除了读“圣贤书”以外,两耳也要闻窗外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扩充更多精神内核。除了引导学生看相关书籍之外,笔者还与时俱进,给学生分享抗击疫情中出现的丰富的思政育人因素。比如,新冠肺炎疫情使生命变得脆弱,要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中国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增强制度自信;钟南山、张文宏、广大医护工作者及党员志愿者等“最美逆行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社会责任感,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担当尽责,砥砺前行,贡献青春力量。实践证明,学生受到触动和鼓舞,不做漠不关心的“旁观者”,有的还投身于抗疫一线。

实现大学语文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必须因事而谋、因时而进、因势而为。大学语文教师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弘扬、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赋予大学语文教育新的风貌、特点和魅力,实现大学语文的教育增值,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学习强国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source=share&art_id=16861669131730076633 &showmenu=fals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t=15433908 97407&share_to=wx_single.

[2]陳进.论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8(04).

[3]朱迎玲,刘亮亮.大学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辨析[J].语文建设,2014(11Z).

[4]王春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高教学刊,2020(22).

此文系湖北省高校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语文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编号:S201913256030)。

作者:王路成 王沁洁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语文论文 篇2:

大学语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研究

摘要:高校各类学科都具有政治教育功能,大学语文则在思想教育资源、方式及氛围营造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校应充分利用和挖掘大学语文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独特的优势,积极探索科学的发挥大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途径。本文主要从大学语文的内容、教授方式及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备的优势入手,探析了大学语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语文 思想政治 教育优势

引言

我国一直都比较重视高校对社会建设人才思想政治的培养工作,强调新时代的人才同时应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技能和政治思想素质。对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途径很多。在日常的学习之中,除了政治思想课程直接的教育之外,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进行间接教育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政治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内容包括传统的伦理道德、近代历史形成的普世观念及现代社会事业建设应具备的心理认同等。而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工具课的性质,它要求在对古今中外的经典学习中掌握利用文学获得信息、表达观点等技巧。这就决定了它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有效的教育方式和良好的教育氛围,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探析大学语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对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大意义。

一、大学语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一)资源优势

大学语文开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人类历代经典的学习和理解逐渐掌握高超的文字理解和利用能力,就是利用文字这个工具获得信息来提高自已的能力和思想,并通过它把自已生活中形成的能力和思想表达出来及延续下去。经典是不可多得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人类在上千年的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包括平时生活和交往中形成的普世伦理道德观念,建设家园和保卫国家形成的爱国爱家情怀,探索和提高自身生活形成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品质。各民族交流和融合过程中形成的尊重差异、理解习俗的和平相处理念等等。这些资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与当代我国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有很多相同、相似的地方。大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经典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技巧的掌握,自觉和不自觉地就把经典课文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传授给了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文字技巧,而且对课文表达的理念进行理解消化,逐渐接受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进一步讲,大学语文所具备的经典文献资源还可以促进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抽象名词和概念的认知能力,提高其教学教育效果[1]。因此,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和工具课程,掌握着丰富的经典书籍,相对于其他学科,这是非常独特的资源优势。

(二)教育方式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说教是教育,是一种抽象的教育。它主要是把我国经过几千年历史形成的观念和价值传授给学生,并对学生的工作和生活进行严格的约束。这些观念和价值的内容及表现形成是抽象的、方程式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是枯燥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学生对于这种抽象的、枯燥的课程是有严重的抵触情绪的,从效果上看也是不理想的[2]。而大学语文则要具体得多,它把抽象的伦理和观念具体化到了每篇经典课文之中,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自然融会地理解了课文所蕴含的理念和观念,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如理解保家卫国的情怀,通过抽象的爱国教育来让当今的大学生理解先烈为国家流血牺牲好像终究“纸上得来终觉浅”,不够深入,教育效果可想而知。通过大学语文来教育爱国、让他们理解先烈们的流血牺牲就容易得多,也具体得多。学生们就能具体地从一个个鲜明的事例中理解当时的先烈为了国家的独立是怎样地英勇献身,从而让他们形成保国爱家的优秀品质。同时,通过对经典文献的学习还可以提高对传统伦理美德的掌握和运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近几年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学习传统经典的热潮,不仅提高了学习语文这一工具课程的效果,也对学生掌握传统的伦理价值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氛围营造优势

大学语文经典文章不仅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而且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有很强的可读性甚至是可诵性,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艺术美感很强的意境,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3]。我国强调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博大精深,同时也十分抽象,学习起来也比较枯燥无味,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很不容易,教育效果也一直不是很理想。近年来,学术界一直在研究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方法。如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杨立英就提出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抽象的学习具体化,把晦涩的内容生动化,把难以把握的概念形象化,把严谨理性的教育语言感情化,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提高教育效率。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确实存在不适应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容易造成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缺乏亲近感的问题。而大学语文课程恰恰能够克服这些问题。因为大学语文是以每个具体的经典文章为基础的教学,能把抽象传统伦理具体到每篇文章之中,把晦涩的价值观念生动地用鲜活的人物生动地进行阐述,把难以把握的高尚情操概念通过具体的作品进行形象化,使学生在欣赏作品时自觉地或无意识地把握真善美的真谛。而富有感情色彩的文章也会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进而愿意学,认真学,能学会,能够从内心深处把握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教育氛围。同时,中国传统经典在内容上还十分讲究借景抒情,寓情于境,在表达方式上十分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强调运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来感染读者。因此,这些富于壮美、优美的经典作品无声地抚慰着读者,使大学生自觉地去感悟大学语文所传达和负载的景物美、人格美、思想美和情操美[4],吸引和引导大学生去自觉追求高尚。这种效果,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企及的。

二、发挥大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策略

据上所述,大学语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相对于其他学科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优势,可以很好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效果和进程。

(一)大学语文教材内容要科学健康

文学作品在思想上艺术上也存在许多不健康的东西,大学语文教材在内容上要科学健康。每个时期、每个国家的文学作品都同时存在一种现象:精华和糟粕同时共存于当时,有时甚至两种相反的思想存在于一个流派或者是个人。而后人对其继承和发扬也会同时包括两个方面,即继承精华的同时,糟粕的东西也如影随形地一并继承下来。因此,编研大学语文教材的时候,在文章的选录上要格外小心,对表现传统伦理道德、革命情怀、发展理念等价值观的作品要科学选删,选录符合当代价值观念的作品,对于落后的、激进的、偏执的思想理念要仔细地去除,即使这种激进的理念曾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例如在选录“五四”运动作家群作品的时候,对当时要求推进白话文的作品可以选录,对当时主张全面废除汉语,全盘西化的偏激观念要坚决删除,即使这种观念在当时推动了白话文的推广。同时,文章选择要照顾到不同时代的进步思想。对中国古代名著的学习可以提高大学生对中国传统美德的认知;对外国名著的学习可以增强大学生对文化、思想交流的感悟,对人类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有全面的把握;对革命战争时期作品的学习可以强化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而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的理解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我国近年来大力进行新课程改革,目的是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则主要起到引导和辅助学习的作用。然而,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并不是忽略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而本质是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占据的主导及中心作用,变主导为引导。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更加地重视其引导的力量和效果,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以确保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因此,对大学教师的培养和评价,既要注重专业知识水平,也要重视思想政治修养。大学语文教师也应该认识到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性,自觉地把其作为自已事业的追求。教师要善于利用工作和生活实践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培养高尚的人格和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教学和生活中为学生树立榜样,用高尚的思想政治修养自觉不自觉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政治观点,提高思想政治的教育效果。

(三)理顺大学语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方面,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主要的途径是思想政治科的教学,其他学科在这项工作中起着辅助作用。 另一方面,大学语文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发挥着巨大的功能。但大学语文课开设的最主要的功能是向学生传授文字技巧,让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掌握获取信息和表达能力的技巧和本领,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附带功能。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不能过分依靠其他学科的辅助作用,而忽略了思想政治课的主导作用。在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也不能过分强调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忽略了其本来的功能。合理安排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使其既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又能体现其本来的功能和目的。一句话,我们不能否定思想政治学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更不能片面地夸大大学语文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功能,必须合理安排,相辅相成。

结语

大学语文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时候,在资源、教学方式及营造氛围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高校应理顺大学语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关系,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政治修养和素质,编印出科学优质的大学语文教材,全面总结和完善大学语文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途径,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语

参与文献

[1]李鸿昌.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J].时代文学,2011(06).

[2]粟丽.论高校文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研究[J].文学教育。2010(05).

[3]李小梅.大学语文与思想教育[J].惠州大学学报,1999(03).

[4]李晓兰.浅议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9(04).

作者:吴新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语文论文 篇3: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摘 要 为了了解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本课题组特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进行了本次调查。本文从各方面进行了基本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总体有所发挥,但尚未充分利用大学语文课程这一平台,需要进一步开发与加强。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思想政治素质 价值观

众所周知,研究并发挥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组已有论文在对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综述的基础上,从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两方面阐述了研究意义, 最后重点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从而初步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一些基础内容。

1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以南昌航空大学的在校本科生和大学语文教师为主,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以各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学习刚结束的大一学生为对象,调查对象涉及到工科、理科和文科多个专业的学生和老师。共发放200份,实际收回186份,有效问卷179份(部分问卷无效原因是有个别同学把单选当成了多选),其中学生166人,老师13人。全部问卷经核查后删除了部分无效问卷通过人工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2 调查内容分析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相关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为主,教育手段多种多样。大学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相比应试教育更重视素质教育,调查表明,南昌航空大学利用相关文化素质教育活动、高校校园文化和社团文化熏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占了58%,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及专业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只占了37%,由此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多样化,并且更加注重在实际活动中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2)教学资源丰富、受教育范围广是大学语文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优势。为什么选择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呢?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32%的人表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31%表示是由于大学语文覆盖范围广,所以教育对象覆盖范围也相应得到了扩大;有17%的人表示是因为教学方法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比较枯燥无味,多样的方法能增添课程的趣味性;师资力量强大和教材的统一更加便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3)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主要是提升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中,提升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这一目标所占比重最大,达到了84%,其次是学会鉴赏方法占了10%,最后才是提升写作能力4%和其他1%,这是因为当代社会和学校要求大学生的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而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经过高考的洗礼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4)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手段多样。一般而言,语文课程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学习。然而语文也是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的学习。人格观、仁爱观、爱国主义和义利观都被认为应该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应该体现出来的教育内容,虽然它们所占比重有所不同,但是相差不大都在20%左右,表明调查对象在大学语文课程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容上达成了共识。

调查进一步显示,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主要是教师对内容的解读与拓展占了34%,这是最便捷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对相关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和在相关活动与作业中巧妙渗透两种方法各占了23%和21%,这需要教师在备课上下工夫,更需要学生主动的配合,效果相比不如上一种。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这说明教师和学生都有意识注意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5)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显著,但仍需进一步提高。调查结果表明,80%以上的教师和学生认为教学效果较好,这说明了教师已经有意识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也从中大有收获。然而也还20%左右的教师与学生认为现阶段,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一般甚至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或提高。

3 调查结论及建议

3.1 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加强必形成社会重视、学校支持、学生自主的三位一体模式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明确的指出要挖掘高校课程的育人功能,特别是思想政治功能,表明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具体要求学校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既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同时起到实际效果。而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们,更应该自觉以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以更加积极和主动的态度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到自身的行动中。

3.2 微观角度:正确发挥课程资源优势,将优势化为实力

(1)案例配套:大学语文课程中缺乏相关案例的讲解来深化理解思想政治问题。因此可选择贴近生活,生动易懂的案例,让学生从中体味是非对错,从而形成正确的观念。(2)教学方法改革:当前就南昌航空大学来说,教学方法比较多样,涉及时间范围广,包括课堂和课后。但在师生互动方面还有欠缺,笔者建议可以让教师充分融入学生中,起组织引导的作用,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不利地位。(3)拓展课本:当前教材涉及的语文性内容较多,而思想政治方面的则不多。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对课本进行拓展,在讲解中潜移默化进行思政教育。(4)注重实践:充分将课堂延伸到课下,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学生在实践中对思想政治的解读与领悟。(5)教师发挥引导者作用:发挥大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作用最终的执行者是教师,因此溯本追源需要提高教师的相关意识是第一要务。

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建立,更有利于社会人才的全面发展。相信大学语文课程在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本身多方的努力之下,通过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实践和教师意识等方面的调整和发展,一定能将其思想政治资源充分挖掘与利用。

项目来源:2011年江西省思政中心开放基金〈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项目编号:MS201113003

参考文献

[1] 李金华.高校“两课”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 苏解姣.试论“大学语文”教学对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之重要性[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10).

[3] 张雪莉.重视发挥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7).

作者:李雪溪 苏解姣

上一篇:语文教学模糊艺术管理论文下一篇:数学概念教学重点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