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劳动价值论认识论文

2022-04-30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知识经济与劳动价值论认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知识经济与劳动价值论认识论文 篇1:

论知识在商品价值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知识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因素。由于知识在生产中处于核心地位,使得劳动资料、对劳动者妁要求、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等都将发生变化,即劳动形式发生改变。从劳动价值理论来看,劳动形式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原有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知识重要性的强调反映的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发展了的生产力的适应。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知识;劳动形式

1986年,保罗·罗默发表的论文《递增报酬与长期增长》掀起了主流经济学研究经济增长的热潮。罗默将生产率的增加视为某些投入增加带来的外部效应,据此建立了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新”增长模型。4年后,罗默又建立了一个知识内生生产的模型,强调知识积累对于经济长期增长的促进作用。到1990年代中期,对知识作用的重新发现已经突破经济增长理论的领域,在社会各界扩散开来。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中就认为,从1950年代兴起的“后资本主义社会”是“知识社会”,知识逐渐成为生产中关键的资源。西方国家对知识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探讨热潮也传播到国内,学者对于知识、知识经济也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普遍认为知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将起到核心作用,而知识劳动将是未来社会中的主要的劳动形式;向知识经济转变过程中劳动者将逐步参与剩余价值的分享;知识的核心地位将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取得积极主动的领导权。

一、国内学者对于知识在生产中作用的一些认识

1 对知识经济的认识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了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报告中对“知识经济”做了明确的定义:直接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基于OECD给出的“知识经济”的定义,国内的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知识经济:一是将知识做为一种生产要素,另一种则关注掌握知识的人。从将知识看作是一种生产要素的角度来理解的学者认为,知识经济是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可以把知识作为资本来发展经济;“第一生产要素”为“知识”的经济称为知识经济,而当前的以“资本”为“第一生产要素”的经济为资本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其中占有中心地位的是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因而它是超越工业经济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另一个理解知识的角度是关注掌握了知识的人,认为是一种新的资源——智力资源。具有这种视角的学者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智力资源为生产的第一要素,通过知识和智力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集中配置的新型经济,以智力资源的占有、投入和配置,知识产品的产生(生产)、传播(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从这个角度来认识知识经济不仅强调了知识,还将人作为“智力资源”纳入知识经济之中,将知识经济看作一种具有不同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

2 知识成为核心资源对社会生产的影响

当知识的生产、分配和运用成为社会生产的主体时,知识也就成为生产的核心内容,从而改变了生产形式和生产过程。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地位将使得劳动资料、对劳动者的要求、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发生变化。传统的简单、重复劳动逐渐被复杂、创新的劳动所替代;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更高;劳动者成为影响生产经营成果的关键因素,在生产中的地位较之工业经济中有所提高。

(1)知识成为新的生产投入要素参与价值创造

有学者认为知识经济中产品的制造方式和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产品制造方式中,主要的投入不再是自然资源或者金融资本,而是以信息和劳动能力为主要凝聚形式的无形资产;在财富分配上,获取财富的最迅速、最有效的手段是对于知识的创造、交易和使用。“知识经济”的出现,意味着以“资本”要素为核心的现代工业社会的终结,“后工业社会”即将到来,亦即“知识”要素将取代“资本”而成为经济社会的核心。知识正在取代土地和资本而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这些观点都认为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将作为新的生产要素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从资本、土地和劳动者中分离出来,单独作为一种要素参与生产过程。从价值理论的角度来看,将生产因素分为资本、土地、劳动三要素的实质就是三者共同创造价值。现在将知识分离出来并与之并列,那么就意味着知识也创造价值,而且随着知识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知识创造的价值也会越来越多。有学者就认为大量内化在活劳动中的知识技术以活劳动的抽象支出形式,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比过去创造更多的价值。知识产品的价值并不直接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创造知识产品的劳动,其价值贡献不以其中直接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来衡量,而是等于该知识产品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应用所能够解放的社会劳动量,即该知识产品在其所应用的一切企业、一切生产部门中所节约的社会必要劳动量的总和随着知识产品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与劳动一起成为创造价值的独立生产要素。

(2)知识劳动成为主要的劳动形式

一些学者认为在知識经济时代,不仅是生产投入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生产过程也实现了根本变革。在工业经济社会中,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主要进行的是简单劳动,消耗的是体力而非脑力。知识经济时代自动化机器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使得劳动者不再是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智能化的工具和机器使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人数大为减少,企业生产从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信息密集型转变。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劳动的比重将远远高于体力劳动。从事知识劳动的人包括科学家、程序设计人员、教师、会计、股票经纪人、经理、金融保险业者、律师、政府官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职员等,这些工作者主要从事的是创造性脑力劳动。知识劳动单位时间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了非知识劳动。知识对劳动者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决定性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理论应该是知识劳动价值论。应当把劳动、劳动力、劳动者理解为知识劳动、知识劳动力、知识劳动者、社会必要知识劳动;把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理解为个别知识劳动与社会知识劳动。全社会的具体知识劳动联合为一个分工协作系统。企业也是各种知识劳动者的联合体,是投资家(具备投资知识)、企业家(具备投资、市场、组织等等知识)、工人(具备操作投资知识)、管理者(具备管理知识)等的联合体,知识经济下剥削不复存在。

(3)劳动者地位提高,参与剩余分配

生产过程劳动者地位的变化也是广受关注的议题。有学者认为劳动者的参与形式与劳动形式的变化将会引起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型企业中,劳动雇佣资本的体制比资本雇佣劳动更具有生命力,创新者与企业经济者共同分享劳动剩余。社会的生产方式由大规模批量生产转化为小规模的精益生产。在精益生产方式下,要求实行以工作团队为基本单元的现代网络化企业组织结构。知识经济

社会中工人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相互合作,矛盾逐渐缓和,斗争趋于淡化。创造性劳动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则迅速增加,是企业效益的主要来源。为了提高人们劳动的创造性,一些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时间、上下班制度也重新设计,知识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开始直接地成为企业的所有者——拥有人力资本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经理人员凭借知识、技能或专利而从企业直接获取相当比重的股权,成为企业重要的股东。劳动已开始与所有权结合,劳动者不必再经过资本家这一中介而是与生产资料开始直接结合。在现代日趋民主化、专业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下,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趋于平等化,人们之间的关系也从奴役性和对抗性向自主性和合作性方向发展。

二、基于劳动價值论对知识在生产中作用的理解

可以看出,国内的部分学者对于知识在生产中重要性增加的认识大多是积极乐观的,似乎由于知识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生产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关系会自我消亡,资本剩余价值的占有也将逐渐转化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且不说从OECD提出“知识经济”定义十多年来在我国没有出现这些乐观的转变,就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没能被“知识”拯救。或许我们应该从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价值论角度来理解这些生产中发生的变化。

1 区分劳动创造价值和知识参与财富创造

对于资本、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价值的生产三要素的价值论,马克思早已做过深刻而彻底的批判,这些批判对于将知识分离出来作为第四种要素也是同样适用的。价值这个范畴是马克思用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商品交换关系中抽象出来的。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前者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后者体现的才是人与人的关系。认为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要素共同创造了商品的价值是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在人与物的关系中,商品的有用性确实来自于商品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要素,资本、土地、劳动,甚至是知识。但社会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物在人的交往中是作为载体作为中介而存在的,人与人的关系通过物的交换而表现出来。即使在知识经济中,生产转变成知识的生产也不会改变在知识的生产、转移、使用中体现的是人与人关系这个命题。要分析经济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我们已知的最好的方法是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铁一般的逻辑用劳动价值论给我们展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知识参与财富创造没有改变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再一次体现了这种尚未变革的生产关系的存在。

2 “知识劳动”不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关于创造价值的劳动,一些学者将“知识劳动”的范围扩展到社会生活中的大部分领域,看似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事实上,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并不是表现在扩展了创造价值劳动的范围,而是要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对新的现象作出解释。创造价值的劳动必然是生产劳动,哪些劳动又是生产劳动呢?“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他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或者为资本的自行增殖服务的工人,才是生产工人”。“生产工人的概念决不只包含活动和效果之间的关系,工人和产品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包含一种特殊社会的、历史地产生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工人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生产才是创造价值的生产,也只有在这样的生产关系之下,我们才能用价值、剩余价值来分析。因此,判断一种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并不是从劳动的形式、劳动成果的表现方式,而是应该看这种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生产劳动。

丁堡骏从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角度对知识经济下创造价值的劳动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如果是基础知识成果,那它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在生产中就像自然力一样无代价地参与物质产品的创造;如果是劳动者掌握的应用知识,那么说知识具有价值是可行的。应用知识可以作为商品来生产,这种应用知识的生产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这种划分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一些学者笼统的提出的“知识具有价值”,“知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不能不加区分的将所有的知识都看作是价值产品,将所有创造知识的劳动都当作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3 部分劳动者地位的提高并不否定雇佣劳动,剥削依然存在

对于当前在现象上表现出来的部分“知识劳动”者的谈判地位提高、劳动条件改善、劳动者收入远远高于“体力劳动者”或“简单劳动者”应该从动态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而非仅从当前的现状来理解。我们可以通过马克思关于劳动过程中形式隶属与实际隶属的论述来理解这个问题。在《资本论》第一卷讨论协作的时候,马克思谈到:“起初资本指挥劳动只是表现为这样一个事实的形式上的结果:工人不是为自己劳动,而是为资本家,因而是在资本家的支配下劳动。随着许多雇佣工人的协作,资本的指挥发展成为劳动过程本身的进行所必要的条件,成为实际的生产条件。”“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或工场手工业,最初是自发地形成的。一旦它得到一定的巩固和扩展,它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和系统的形式。”这里马克思是从协作在生产中必要性来说明劳动者与劳动过程中的指挥的不可分离。接着,马克思在阐述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关系时谈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前提;这种生产方式连同它的方法、手段和条件本身,最初是在劳动形式上属于资本的基础上自发地产生和发展的。劳动对资本的这种形式上的从属,又让位于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对于后面这一句“让位于”的理解,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从劳动对资本的形式隶属发展为实际隶属,进入到实际隶属阶段后,形式隶属就已经被实际隶属所替代。这正是造成当前我们对于一些高收入“知识劳动”片面理解的根源。

劳动对资本的形式隶属到实际隶属不是只出现在某一阶段的历史过程,不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单向过程,而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过程中,这个形式到实际的过程是不断发生的。我们可以在某一行业的资本不断增大的过程中看到,也可以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侵占尚未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的行业中看到。“在所有的场合,和两者剩余价值形式相适应的,是劳动从属于资本的两种单独的形式,或者说资本主义生产的两种单独的形式,其中第一种形式总是第二种形式的先驱,尽管第二种更发达的形式有可能成为在新的生产部门中采取第一种形式的基础”。在劳动还只是形式上从属于资本的时候,资本的监督和管理相应的也不表现为对劳动过程的完全控制,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对剩余的剥削更多的是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的方式,及延长工作日。这种在新部门出现时表现的劳动对资本的形式隶属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深化,会逐渐转变为劳动对资本的实际隶属,剥削方式更多的表现为通过促进生产率提高而产生的相对剩余价值。

对于在“知识经济”中出现了部分行业劳动者劳动条件的改善我们现在可以这样来认识,这种改善体现

的是还未被资本完全控制的新部门相对与劳动已经实际隶属于资本的旧的生产部门中资本权利的缺失,这种缺失只是暂时的,是劳动从形式向实际隶属发展的一个阶段。资本会在生产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使自身应有的对劳动的控制权充分展现。我们不能将一个暂时的并逐渐瓦解的现象当成是一种新产生并不断加强的事物。所谓“资本雇佣劳动”只是在一些新部门或采用了新技术的旧部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暂时的表象,资本最终是会要找回暂时失去的权利的。“知识经济”不是预示着资本逐渐在社会中地位下降并最终出现“知识劳动者”成为社会生产的主体,这只是表明资本在新的生產力面前暂时还没有找到如何充分驾驭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最终会或多或少的被发现。

关于“知识经济”下对创造价值劳动的探讨,多数学者坚持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他们要阐述的是“知识劳动”创造价值,并且创造的是大大超过一般劳动的价值量,从而“知识劳动者”应该获得较高的收入。论证“知识劳动”创造价值的目的在于为“知识劳动者”的收入寻找理论依据,可惜这只是一种徒劳。劳动者的收入不是由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决定,而是由劳动力价值决定,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清晰阐述过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力是商品,不管这种劳动力是“知识劳动力”还是其它,资本家支付只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于劳动力商品价值包含历史、道德要素,从抽象分析上我们可以假定劳动力的价值具有一个社会平均值,并在一定时期保持不变;但现实中表现出来的是不同的劳动力商品具有不同的价格,也就是不同职业表现为不同的工资。这种工资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我们对劳动力价值的认识。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生产劳动,劳动力被资本家购买以后,劳动过程中要接受资本家的指挥,劳动成果归资本家所有。

现阶段,“知识劳动者”的高收入并不是因为这些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量远远高于其他形式的劳动。高收入的来源一部分是由于上面所提到的在劳动只是形式隶属于资本的阶段,劳动者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占有自己的剩余产品。另一部分,通常来说是更重要的部分是对其他部门剩余劳动的占有。这种剩余价值在部门间流动的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一篇中阐述得很清楚了。在那里,马克思是从资本有机构成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低构成的资本转移出剩余价值到高构成的资本中。张俊山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对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价值转移作出了解释,这也是理解“知识劳动者”高收入的一个角度。

三、结 语

知识或许将会或已经成为生产中的核心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以雇佣劳动关系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消亡。马克思为了剖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阐述资本主义社会运行发展规律而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中仍然适用。知识经济中,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对劳动者技能要求的提高反映的是生产力不断发展前进过程中生产的社会化过程的不断加深,而资本主义制度中对利润或剩余价值的追求始终与这种社会化过程相冲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的理解这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冲突,让我们能有意识的去削弱或避免这些冲突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阻力。

参考文献

[1]OECD,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R],Paris,1996,7

[2]洪智敏,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J],经济研究,1998,(06),

[3]钟茂初,论知识经济[J],学术月刊。1998,(09):52—59,

[4]李琮,西方转向知识经济[J],世界经济,1998,(11):5—8,

[5]胡忠贵,知识经济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10,

[6]吴季松,知识经济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3,

[7]夏兴园,扬长友,论知识经济的兴起与经济增长点的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1999,(03):1—4,

[8]钟茂初,“知识经济”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分析[J],世界经济,1999,(01):14—17,

[9]杨继瑞,知识技术在价值形成申的功能[J],高校理论战线,2叩1,(09):40一43,

[10]马庆泉,新资本论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3,

[11]张素芬,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情况变化探微[J]。当代经济研究。1999,(04),

[12]张金昌,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的新特点[门,求是,2002,(02):36—37,

[13]巩建华,知识经济中的价值理论[J],经济学家,2001,(凹):44—47,

[14]俞忠英,知识劳动价值论——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一种重新理解[J],学术月刊,2002,(05):36—42,

[15]于金富,知识经济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特点[J],当代经济研究,2003,(05),

[16]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82,

[17]丁堡骏,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当代现实[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92,

[18]资本论:第I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

[20]张俊山,劳动价值论与现实经济中的价值现象[J],社会科学研究,2009,(04):]5—41,

责任编辑:张旭

作者:周亚霆

知识经济与劳动价值论认识论文 篇2:

创新与发展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1],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更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挑战;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面临知识经济新时代的挑战

在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价值论。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个不同于传统工业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已悄然到来。与此同时,生产劳动的形式也发生深刻变化,脑力劳动在生产劳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科技进步、信息咨询、经营管理等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第一,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劳动形态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了现代的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科学技术不仅作用于生产,而且涌现出大量高科技产业;管理不仅有企业微观经济管理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而且有介于二者之间的行业管理或中介组织管理;服务不仅包括为生活提供的生活服务,而且包括越来越多地为生产提供的生产服务。劳动形态变化带来财富构成的重大变化:价值构成的主体由工业经济时代的体力劳动转变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智能型劳动;管理劳动不仅创造价值,而且在价值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服务劳动不仅是财富的主要来源,而且汇集了大量的劳动人口。

第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与科技一体化的进程。知识网络的形成和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加强了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中介组织间的联系,缩短了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时间。在经济全球化与科技一体化的当今时代,商品价值的实现将不仅仅取决于本国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而且更取决于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有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生产该商品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的生产者才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实现商品的价值。

第三,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使生产商品的劳动人员逐渐减少和劳动价值迅速增加。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介入生产使社会生产逐渐呈现出无人化的趋势,“无人工厂”、“无人商店”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的突出特点。然而,劳动的减少并没有直接的导致工人创造价值的减少,相反,劳动的减少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剩余价值大大增加。

第四,无形资产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知识经济以知识、信息等智力成果为基础构成的无形资产的投入为主,企业的真正价值不是取决于公司拥有的卡车、流水线、设备和其他有形资产,而是更多地取决于公司所拥有的信息、技术以及其控制和掌握的专利。资金投入在知识经济时代依然很需要,但是信息、知识、智力的投入却更重要。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面临挑战的原因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也不例外,它是在近代工业社会的历史背景中创立的,反映了那个历史时代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及所呈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与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相比,当今世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各国的生产和各国人民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第一,“和平与发展”代替“战争和革命”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到现时代,时代主题发生了复杂而重大的变化。由以“战争和革命”为主要手段和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主要形式的世界主题转换为以“和平与发展”为主要手段和以“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作为衡量社会优越性的主要指标的世界主题。这突破了马克思在创立劳动价值论初期重点关注工人简单的体力劳动与价值关系的现实,有利于我们建立起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体现时代进步、与时俱进的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

第二,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突显。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质变,由相互分离到相互结合。在现代经济社会语境中,科技与经济、科技知识的生产与经济实践活动已经开始并正在融为一体,达到了一体化的紧密程度,呈现出科技经济化和经济科技化的发展态势。这种变化客观上要求我们将科学技术作为经济的一部分、将科技劳动作为价值创造劳动的一部分加以分析研究,这也同样要求我们要把以简单体力劳动与价值的关系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发展为以复杂脑力劳动与价值的关系为核心的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

第三,经济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到现时代,经济形态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由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经济形式发展为以知识经济或科技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在当今时代,“以知识为基础”、“以科技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或科技经济迅速发展,突出地表现为现代科技尤其是高新科技的產业化,形成了大量的科技知识密集型的高新科技产业。这样的社会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把马克思在创立劳动价值论时“简化掉”或“省略掉”的因素——以复杂的脑力付出为主的科技劳动凸显出来,考察它与价值创造的关系。

第四,科学认知背景由“简单性”向“复杂性”的深化发展。20世纪40年代,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关于系统的理论取得极大的成就并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普及。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了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先导的自组织理论,20世纪70年代诞生了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混沌学、分形学等一系列系统自组织理论,使复杂性科学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这种复杂性科学转变了“简单性科学”思维方式,使人们的思维方式由线性思维转向非线性思维、由简单性思维转向复杂性思维,并迅速扩展、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在这样的科学认知背景下,我们不能再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简便”,将以脑力支出为主的科技劳动及其产品的价值加以“简化”,把各种劳动力,不管是高级的、复杂的,还是低级的、简单的,直接当作简单劳动力来处理。

三、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与创新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理论是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科学扬弃,是反映劳动者利益的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基点,具有学术上的科学性、运行上的实践性与功利上的阶级性。面对知识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情况和新任务,我们必须要科学地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第一,在回归马克思原创性论断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我们首先应该回归马克思,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一是不管生产性企业的财产状况如何,凡是单纯从事管理的经理人员,都属于熟练劳动者,并应获得包括较高复杂劳动在内的熟练劳动的工资;二是纯粹的货币资本家(包括各类证券、期货、外汇市场上的单纯投资和炒作的人)在不参与企业管理的情况下,不属于创造商品新价值的生产劳动,而是资本这一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形式;三是股份公司中“挂名”的董事长、董事和监事只行使或主要单纯财产所有权的活动(如招聘总经理、分股息和红利等),这类活动含极少的创造新价值的产劳动,甚至完全不包含。

第二,按照马克思的思维逻辑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首先,马克思曾认为“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倍加”的简单劳动的价值。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在第三产业、第四产业从业的科技人员的劳动认为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劳动,由此,这种更为复杂的劳动就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其次,马克思经济学中有一个“总体劳动”的概念,是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雇佣工人的劳动以“总体劳动”的形式共同为社会创造价值。将马克思的“总体劳动”这一概念加以延伸,很多问题就可以被解释。

第三,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依据马克思活劳动创造价值以及纯粹为商品价值形态转换服务的流通不创造价值的科学精神,我们可以认为凡是直接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物质商品和精神商品以及直接为劳动力商品的生产和再生产服务的劳动(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实体的内部管理劳动和科技劳动)都属于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包括生产物质商品的劳动、从事有形和无形商品场所变更的劳动、生产有形和无形精神产品的劳动、从事劳动力商品生产的服务劳动等。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分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石和有效方法,是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石和有效方法。现代劳动内涵的扩大与形式上的变化带来劳动价值论的现代形态,劳动价值论的现代形态并不是对经典作家理论的否定,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现代劳动创造价值的新特点。在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迫切需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进而从思想与操作层面上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作者:董海浪,谭林,王慧

知识经济与劳动价值论认识论文 篇3:

教育投资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教育投资的概念是伴随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提出的,本文对教育投资理论做了一个完整的文献综述,剖析了教育投资的经济内涵,重点是“教育投资是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重要生产因素”这一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劳动价值论、人力资本理论、知识经济为背景。

关键词:教育投资;人力资本理论;成本收益分析

教育投资的概念是伴随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中关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提到主要有四种:教育、培训、保健和迁移。教育投资实则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部分,教育又叫智力投资,是其中最重要的形式。因此,教育投资首先是一种经济行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具体而言,教育投资是投入教育领域中用于培养不同熟练程度的后备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以及提高人的劳动能力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

一、理论渊源: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成果

1.亚当·斯密(A.Smith,1723-1790):现代经济学之父,1776年完稿出版的《国富论》其核心观点之一即提出了劳动价值论,提到劳动分工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在第一篇论劳动力增加的原因就明确了一国国民所需,受到两种情况支配,一是国民运用劳动的熟练程度,二是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比例。他还指出“精巧艺术和自由职业的学习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费用,所以,画家、雕刻家、律师和医生的货币报酬当然要大得多”。通过对当时欧洲各国经济制度和发展状况的调查得出了“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的价值,只有两种方法,一为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数目,一为增加受雇劳动者的生产力”的结论。

2.大卫·李嘉图(D.Ricardo,1772-1823):大卫·李嘉图奉行经济自由主义,他的经济学理论包括三个最主要的论点:劳动价值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分配理论。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本书共计六章,而基础就是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劳动是创造价值并使价值增值的源泉,论述了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对于亚当斯密提到了商品价值取决于劳动耗费的理论,他做了更深入的阐述,不仅包括直接劳动,还应该包括间接劳动,即商品的价值不仅取决于直接施于商品上的劳动,那些为了协助这种劳动而施于器具、工具和建筑物上的劳动(即间接劳动)也影响着商品的价值。

二、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提出教育的重要作用

1.萨伊(JeanBaptiste Say,1767-1832):法国庸俗经济学家,具有人力资本思想的萌芽,提出了“累积资本”的概念,实则是对劳动价值论间接成本的认可,他指出受过教育与培训的人的工作报酬不仅应包括劳动的一般工资,应该还要包括培训时所垫付的资本的利息,因为培训教育是资本投资,科学知识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2.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Marshall,1842-1924):新古典经济学家,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把教育投资提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他认为经济生产要素除了土地、资本、劳动力外,应加上教育的因素。主张最有效的投资就是教育的投资,提出了教育投资的主体是国家。

三、核心成果: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对“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1.雅各布.明塞尔(Jacob Mincer):《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1958)中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并用这一理论解释个人收入差别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他把个人收入差别归因于接受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和工作中经验积累形成的人力资本差别,并把受教育年限作为衡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重要标准,建立了说明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之间关系的人力资本收益率模型,建立了个人收入分析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关系的经济数学模型。明塞尔的这些研究既有理论模型,又有资料的实证分析,其研究结论影响到经济理论与政策制定。

2.西奥多·W·舒尔茨(T.W.Shutlz):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首次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被誉为人力资本之父,他提出了除自然资源、土地,还有其他导致经济发展的要素,而这个要素就是人力资本。这样就能解释缘何战后国民收入的增长远大于国家投入资源的增长,尤其是一些在战争中物质资本遭到极大破坏的国家,如西德、日本。他在1960年出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时指出:人们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就是一种资本形态,这种资本是慎重投资的结果。

3.加里·贝克尔(Gary.S.Becker):人力资本理论的推动者,其著作《人力资本》(1964)正式定义了“人力资本”的概念,“所有用于增加人的资源并影响其未来货币收入和消费的投资为人力资本投资”。他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突出贡献表现在对人力资本的微观经济分析上,系统地阐述了形成人力资本的各类投资支出及产生的收益。提出教育是人力投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还提到特殊人力资本和一般人力资本与组织的关系不同,特殊人力资本因具有特殊的知识而成为组织资本,如果双方关系解除,组织需要再投资才能获得,而一般人力资本不需要。他还提到教育是人力资本存量,分析了正规教育的成本和收益问题,重点讨论了在职培训的意义。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

四、扩展:新增长理论、劳动经济学与教育经济学

1.新增长理论:在纵向考察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横向比较各国的经济的差距的基础上,研究知识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其代表性人物有卢卡斯(Robert Lucas)罗迈尔(Paul M.Romer)。新增长理论的贡献在于在古典的生产函数模型中加入人力资本的投入,从而确立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卢卡斯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证明了人力资本增长率与人力资本投入产出率的关系、社会平均人力资本与私人人力资本的关系,他还提出知识是人力增长的重要因素。而罗迈尔进一步的提出专业知识和一般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不同效用,一般知识只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专业知识能产生递增的收益。

2.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效益的学科,最开始源于对劳工问题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劳动者的经济行为,作为独立学科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60年代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的收入大于成本的理论后,人力资本成本劳动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劳动经济学尤其提到了教育的重要,教育投入的可测量,如以微观主体(个人、家庭)作为投资者,如何来衡量教育投资的收益率。

3.教育经济学:也是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而形成的,是指把教育支出作为对人的长期性投资来研究其分配和收益问题的学科。厉以宁(1984)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在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既然是投资,则必有收益。教育投资收益的主要分为社会直接收益、社会间接收益、个人直接收益、个人间接收益,当然这并不包括教育投资产生的外部效益。教育投资的收益相比较其他投资而言有其特殊性,一是间接性,不能直接从生产过程中得到;二是滞后性,周期超过一般投资;三是长效性,收益期很长,但提高了人力资本的存量,使其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能发挥作用产生效益。在对教育投资的性质分析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教育投资应该是兼具消费性和生产性的二重性质。从消费性来看,有的教育投资不提高生产力,只是为了满足人的嗜好,从生产性来看,投资教育能提高生产力。

五、方向:知识经济对教育投资的要求

知识经济的定义来源于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6年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报告认为以知识为核心的新经济将改变全球经济发展的形态,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tere F.Drucker)就曾预言:知识将取代资本、机器、原料与劳动力等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经济的特征体现在电脑以及网络的使用;无形资产的重要;经济全球化等,尤其是终生学习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势所趋。由此,教育投资、培训以及对知识的管理必然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提到知识经济对教育投资的要求,尤其是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因为知识经济所谓的知识其实更多的是指高新技术。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在知识经济时代,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高等教育的投资目的更集中在对高新科技的投入,教育的内容更专业,教育的模式、教育的手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经济必然引导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两者之间的互动性、互补性更为凸显。

六、结论

教育投资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教育投资理论与各时期经济理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纵观看来:劳动价值论——提出“劳动者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早期人力资本理论——明确“教育是一种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投资是一种存量”、“教育投资是可以测算的”。这些经典理论的发展一直到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专门学科的出现,都证实了到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投资无疑是最重要、收益最大的投入。教育投资的研究无论是对国家政策的制度、企业发展,还是个人和家庭的延续,都是最重要的决策内容。作为一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人员,我们不仅需要学习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成果,还需要在微观上对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进行更多有行动研究。

参考文献:

[1]宁光杰.劳动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西奥多·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廖广知

上一篇:因材施教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下一篇:新时期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