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认识论文

2022-04-18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认识;社会财富源泉在深化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论的过程中,如何做到既坚持共产党人的基本立场,避免跌进否定劳动价值论从而否定马克思的全部结论的陷阱,又能与时俱进地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现象,为制定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政策措施提供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就成为理论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劳动价值论认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劳动价值论认识论文 篇1:

浅议深化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基本思路

摘要: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深刻的理论基础。与马克思提出劳动价值论的历史时代相比,现时代中国以及世界以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为表征,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都发生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迅捷的变化。我们应该在准确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对劳动价值论进行理论创新,并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解释,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及分配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时代;劳动价值论;创新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深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经济学观点,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基础上从而使之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与马克思提出劳动价值论的历史时代相比,现时代中国以及世界以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为表征,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都发生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迅捷的变化。我们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对劳动价值论进行理论创新。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需要深化的客观根据

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在于真实地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在于对商品及其价值分析的独特的哲学层面上的经济学分析视角。马克思指出,价值表现了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其劳动产品归私人所有的前提下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表面上丰富多样的使用价值在商品所有者眼里已经不具有使用价值的丰富性的外观,而实际上都是而且仅仅是交换他人使用价值的手段不再是自己占有使用的目的。作为交换他人劳动产品的手段这一属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属性。商品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产品而成为了“价值物”。就这一点而言,只要人类社会存在着社会分工,人与人之间交换劳动不是无偿进行,那么劳动价值论就具有他的理论地位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但是,以“网络”“知识阶级”“高科技”为关键词的现代社会,表征着当代社会的劳动及其创造价值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这些新特点,既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题中应有之義和具有先见之明的总结,当然也包括大量马克思所没有回答的价值现象。

与马克思提出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时相比,生产力发展水平乃至我们所处的经济时代都有了新的变化。面对“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创造财富的领域已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第三产业业已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产业部门之一,脑力劳动者成为社会财富主要生产者科技在GDP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具有专门经营管理知识的管理人员以高智力劳动为社会创造出更大价值的生产劳动等。总体一句话,生产力各要素中,智能性要素的作用的凸显已经和任何时代不可同日而语。

从生产关系角度看,历经挫折和艰难的摸索,在现实中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不仅有表现社会财富的商品使用价值实体,而且现实劳动力在也仍然是商品--尽管这不是主体,资本范畴也被引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的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其中,包括“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分配原则。这些均表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的情况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随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阶级阶层结构也发生了实际的变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讲的“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相比,战后虽然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的总体结构仍然是垄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抗,但在这两个对抗阶级集团之间还存在着日益扩大的广泛的中间阶层。随着科技进步出现了一个新的中间阶层,如工程师、会计师、律师、医生、企业中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这些人以智力这一现代生产方式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以掌握现代技术的优势不再表现出马克思时代的“一无所有”而可以简单地归结为“无产阶级”从而简单的和“资产阶级”相对抗。他们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身份标志的认同很难超过对“中间阶级”的归属感。这一点,是马克思当年所没有能够预见到的。

就中国而言,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的独特性,以及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形态和社会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并表现出与马克思从未预见到的特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优先发展战略以及西部发展战略的后续实施,中国出现了圈层经济结构--既有与发达国家总体发展水平相类似的“准发达板块”,也有后发展的“新兴经济体板块”,在市场经济及其新技术的带动下,中国发展以独特的“中国模式”显示出巨大的活力与特征。社会主义经济的启动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挑战、第三产业的兴起与扩大、企业家阶层的产生和增加、生产要素的参与分配与智力劳动的收入增加以及其他一些新的经济现象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经济现象,如第三产业的发展等。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巩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成熟,各种非劳动收入特别是私营企业主以利润形式存在的非劳动收入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分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给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虽然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深刻的理论基础,但在劳动价值论问题上的相关争论却深刻地关联着社会的现实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能否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成为现实的课题。

二、深化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在当今经济生活中,如前所述,有了许多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所没有的新特征,有的经济现象甚至是马克思所没有能预见和回答的。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时代进步和发展的高度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行理论创新,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总结。

(一)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必须正确理解价值内涵,并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涵做出合乎实际的扩展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强调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命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时代仍然成立。

首先,要理解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必须正确理解价值范畴。当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产生的争论,有部分直接导源于对价值的不同理解,有些甚至是误解,这种情形下的争论与马克思及其马克思的理论无关,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误解这笔账算到马克思的头上。这里,商品经济中表现为交换价值或价格的“价值”范畴,与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范畴是不相同的,哲学范畴的价值意味价值客体对价值主体需要的满足,即对人有用的、有意义的

事物及其属性就是有价值的。如果把商品价值和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混同起来,也就是用使用价值来界定价值,将使用价值和价值混同了,例如我们说空气、阳光和水对人类生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价值的;但是,它们却不具备商品价值。而这一点正是与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相比,马克思运用实践思维方式分析创造价值的劳动范畴取得的独到见解。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只有在实践中,才具有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力量,只有在人类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中,同一劳动过程既有它的具体性,又有它的抽象性。正因为这种实践过程和实践能力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所以在一定阶段人类的实践能力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联系,可以说实践能力决定了人类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和方式。在任何时代都具有的使用价值可以是一种静态的财富构成,而只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商品的价值却只能是人与人之间某种社会关系的标志。价值以人类耗费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为载体,但早已超出了实体范畴达到了关系范畴。“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又不是社会财富创造的唯一源泉,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而问题的关键是,“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是以物质财富为载体所表达的人类劳动的付出,它只有在人类付出劳动实践,并必须进行交换的前提下才有切实的意义,其本身并不成为道德批判力量,价值是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出现之后的产物。

其次,根据时代进步的要求拓展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涵。

围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争论的焦点是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这也是坚持与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无论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怎样的创新,有两点是必须要坚持的:

其一,勞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其二,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不能混淆,参与生产过程的生产条件与要素,可以参与价值分配,但并不是价值创造的源泉。

判断是否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不能凭借其地位是否重要,是否符合人们需要来界定,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关键词是“交换”二字,理解和拓宽创造价值的劳动内涵也需要从交换中寻找根据。前面我们已经说明,商品的价值反应的是人与人交换的关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与人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那么如何判断何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其一,马克思早提出过“总体工人”的概念,即“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其二,马克思明确指出一切社会化的分工协作劳动是“总体劳动”。一般说来,生产商品的整个劳动过程,并非都是直接生产劳动,其间必然介入科技、服务等这些和直接生产劳动有着显著不同特点的劳动环节。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从中分离出独立的服务行业、科技部门等环节以及既包括一般工人,也包括脑力劳动者如工程师、管理人员等等,他们和直接劳动的行业与部门一起构成社会的整体部门和整体劳动,与直接生产部门的工人的劳动一样创造着价值。因此,存在“整体劳动”,每个人的劳动只有通过被交换从而证明成为对整个社会而言的“整体劳动”的一部分,就标志着价值的存在。虽然马克思在其理论中更多的论述直接劳动,也就是物质部门的生产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是他的“总体工人”、“协作性质”的思想,已经把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从直接劳动拓展到间接劳动,从而为生产劳动形式的拓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当然,对服务性劳动不能一概而论,不是所有的服务性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只有成为社会“整体劳动”一部分的服务性劳动也就是说进入市场交换的服务性劳动,如教育,新闻出版,医疗,卫生,体育等,应该视为创造价值的劳动,而不进入市场交换的如政治、军事、法律等服务尽管是社会重要的服务部门,但不创造价值。对科技劳动而言,创造价值的是科学劳动,科学技术本身并不直接成为创造价值的源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程的旁边。”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劳动,作为“结合劳动”的一部分,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内在化于劳动者,使他们的劳动成为复杂程度很高的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深化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识的现实意义

对劳动价值论做出符合时代特征和要求的新的总结,有利于厘清对现实问题的认识。要知道“收入分配”与“价值源泉”是有联系但又有重要区别的两个概念。收入分配必须以价值源泉为基础,而价值源泉却不以收入分配为前提,我们不能由收入分配的方式倒过来找寻价值的源泉,当代中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共同存在”的分配方式,劳动是价值源泉,但不能因为有按生产资料等非劳动因素参与分配来证明生产要素也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特别是针对现阶段的个体和私营企业主,在他们的高收入中既包含他们参与管理劳动创造的份额也包含有非劳动收入部分。但是,能因为现阶段中国实行了多种分配方式,就一定要将“全要素价值论”、“广义价值论”的观点强行灌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去。马克思对此有着明确的论述:“土地所有权和资本,对于它们的所有者来说,是收入的源泉,也就是说,使它们的所有者有权占有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可是它们并不因此就成为它们的所有者占有的价值的源泉。”。

不论如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虽然是在分析和把握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但只要有商品经济的存在,就有共性可以借鉴总结。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解释,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及分配制度提供理论依据,这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基础的现实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杨荣华]

作者:杨红

劳动价值论认识论文 篇2:

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深化和社会财富源泉的充分涌流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认识; 社会财富源泉

在深化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论的过程中,如何做到既坚持共产党人的基本立场,避免跌进否定劳动价值论从而否定马克思的全部结论的陷阱,又能与时俱进地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现象,为制定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政策措施提供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就成为理论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论仍然是认识社会生产关系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通过对商品的分析,区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导引出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价值的本质,考察了价值量的规定性,分析了价值形式的发展,论证了价值规律及其实现形式。这个分析首先是从最简单的商品生产开始的对一般商品生产的分析,如纯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是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分析才开始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是革命性的创新,就在于突破价值量的分析的局限,解决了价值的本质问题,透过商品交换中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看到隐藏在其中的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价值论仍然是认识生产和交换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论武器。在马克思所设想的没有商品、没有货币的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换劳动不再采取商品交换的形式,而是采取“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份消费资料”的形式,“通行的是商品等价物的交换中也通行的同一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1]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求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人与人之间交换劳动必然继续采取商品交换的形式。由于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与一般商品生产不同的特殊性,在这里,交换的不仅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2],还有直接作为社会劳动归国家或社区所有的产品。因而与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时只把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看作生产劳动不同,凡是和生产这些产品直接相关的劳动,包括管理的、科技的、服务的劳动,都属于生产劳动。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要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依据,强调劳动和劳动者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的地位,强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而从一般商品生产的普遍性来看,在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所揭示的规律仍然继续发挥作用,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当代社会历史条件和劳动价值论的扩展

当今社会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利用自然力的能力大大提高,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和深化,第一、第二产业生产过程中很多辅助性的劳动从中分离出来而形成独立于直接生产过程之外的产业部门,纯粹流通领域里某些环节所提供的服务日益商品化,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使非物质资料生产的各种服务业大量出现,第三产业已成为不少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许多学者就已经提出,第三产业的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李铁映同志在《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中指出了作为与第一、第二产业相关的商品流通所需要的商业服务劳动及其价值的特点,对服务产业的劳动只是提出深入研究的任务。这也就是说,只要与物质资料生产相关的劳动,都已经可以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框架内得到说明,而服务产业由于独立于物质资料生产之外,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领域的问题,所以目前还未能突破。笔者认为,我们只要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继承并发展这一理论的现实内涵,服务业的劳动创造价值也可以得到说明。

明确服务业的劳动创造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如何,不能仅仅以物质资料生产的水平来衡量,还要以服务商品的满足程度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应当包括服务商品的净值。这对于准确评价我国的综合国力,找到社会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承认服务业的劳动创造价值,使第三产业通过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获得平均利润,高质量的服务商品实现较高的价值,对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现实意义。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三)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在最近的探讨中,不少学者试图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说明科技、管理、知识劳动对价值创造有较大的贡献,从而应当取得较高的报酬,其出发点可以理解,但着眼点却值得商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价值的源泉,但并没有涉及分配问题。在马克思看来,“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3]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工资只是用来购买劳动力所支付的成本,与购买其它生产资料的成本性质一样,产品是资本家的私人产品,所以资本主义的分配是剩余价值的分配,是排斥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论与分配理论的关系,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以个人劳动“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为前提联系起来的,他分析的是“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社会总产品和消费资料的分配,而不是价值的分配。

社会总产品与价值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虽然它也以价值形态存在,但它主要表现为实物形态,表现为社会财富。马克思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只有一个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分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做隶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4]根据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对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就不能不考虑各种生产要素在使用价值创造中所做的贡献,不能不考虑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权利。“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所有制决定的。”“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必然的、自然的形态。”[5]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国有、社区或集体所有的部门和企业实行按劳分配是必然的,而且很有必要根据劳动、科技、管理、知识在社会财富形成中的作用和劳动者贡献的大小,提高科技劳动者、管理劳动者和知识劳动者的报酬。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以分配方式也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它成为一种“普照的光”,影响着其他所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其影响的大小随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供求情况而变动。

现代中国多数的私营企业,是在“普照的光”影响下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其分配方式,是受到按劳分配制度制约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工人尤其是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除了得到工资之外,还分享了部分剩余产品;私营企业主本身绝大多数同时也是管理劳动者、科技劳动者或知识劳动者,其收入包括其管理劳动、科技劳动、知识劳动的收入,创业和风险收入,生产资料、专利技术、管理知识等生产要素参与创造财富的回报;社会也通过私营企业纳税和对各项社会福利事业的捐献分享了部分剩余产品。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做的贡献。”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私营企业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私营企业做大做强。

注 释

[1][3][4]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89—90页,第91页,第84页。

[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55页。

[5] 李铁映:《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本文作者: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作者:丘劲生

劳动价值论认识论文 篇3: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几点认识

摘 要:劳动价值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枢纽和支柱,就是对价值形成过程的创新和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与革命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经济学领域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真理性受到质疑与挑战,按劳分配已经不再是唯一标准,按生产要素分配已经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正确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临的挑战,也要积极看待其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挑战;意义

1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源泉及主要内容

1.1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源泉

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在 1662 年的《赋税论》中提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观点,这是首次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由流通转向了生产。威廉·配第觉得,劳动是体现价值的根源,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了价值,且区分了“政治价格”、“自然价格”、“真正的市场价格”。此外,他还初步的提出了劳动的复杂性与简单性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虽然他提出的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没有形成体系,但是却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形成了劳动价值论的雏形。亚当·斯密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补充,于1776 年发表了闻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阐述了劳动价值理论,并对其发展做了一定的贡献。他提出“应当注意,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它种物品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工资、土地资本和资本利润构成了商品的真实价格,科学劳动价值论的产生以亚当·斯密的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论断为基础。

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他提了由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共同形成商品价值,但物化劳动只是转移自身价值并不创造价值的观点。大卫·李嘉图比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更加坚定地坚持了劳动是“唯一原则”的观点。他批判地继承了斯密的观点,同时根据劳动价值论对斯密、萨伊等人关于非劳动价值论的错误观点进行批判。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观点,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某种使用价值进行的特定的生产活动,它体现了包含在生产资料和原材料中原有价值向新商品中的转移,并创造出不同质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由于劳动二重性的发现,才解开了物所掩盖的社会生产关系,彻底揭示出了商品经济的矛盾,更为重要的是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

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马克思明确阐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者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他提出,商品具有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是二重属性,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这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这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属于历史的范畴。马克思认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所固有的基本规律,价格除了受价值决定,还要受到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规律使得生产者必须尽量缩短自己的生产时间,使得自己的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有这样,生产者才能获得效益,否则只能因效率低下被社会淘汰。这就让整个社会的效率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引领社会前进。

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以物质产品生产为中心而将大部分服务业部门排除在外的劳动价值论受到了经济现实的挑战。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工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并围绕着物质产品生产过程而展开的,与物质产品生产没有直接联系的服务业部门基本上被排除在价值创造的考察范围之外。但是,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产生的历史条件相比,现代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现代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服务化趋势,服务业的生产和就业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以物质产品生产为中心而将大部分服务业部门排除在外的劳动价值论受到了经济现实的挑战,深化对服务劳动与价值创造过程的认识,成为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

2.2 科技革命引起的劳动形式和价值创造方式的变化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马克思建立劳动价值论所依据的生产方式是工业机器大生产,活劳动在运用生产资料生产物质产品的过程中创造新的价值,生产资料则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价值转移,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流程很清晰。但是,现代科技革命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出现了无人车间以至无人工厂,活劳动的耗费降低到最小程度,而物质财富及其体现的价值量却成十倍成百倍地增长,其中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诞生于19 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尽管历史的车轮已经向前滚动了一百多年,具体的历史条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仍然是围绕着劳动价值论而进行的,并没有超出这一范畴,那么,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就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在我国的建设中,劳动价值论依然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第一方面,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人道主义的坚持。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阐述了单一按劳分配的正义性和合理性,他认为要充分保证劳动者的权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是劳动主体得到解放。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助于保证劳动者的权益。目前,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休息权不能得到有效保证等现象比较普遍,继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有助于减少这种情况,至少用人单位能够意识到不能侵害劳动者的基本权益,这样,反过来也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对于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也大有裨益。第二方面,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将收入分配关系合理化的指导思想。依据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收入分配的制度,而劳动价值论不能成为分配制度的依据。依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根源,物化劳动在劳动过程中能转移自身的价值,但是并不能直接形成新的价值。所以,在建立一定的收入分配制度时,首先应当充分考虑的是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4 总结

以人为本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更是一种管理方式和理念,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时刻注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重视员工的需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保障员工的权益,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继续延续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精神,对于今天“以人为本”的坚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科技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困境与出路》.刘冠军.[J].学术界. 2008(03)

【2】《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新探》.何炼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3(02)

【3】《科学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李俊.[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03(02)

【4】《马克思“生产劳动”概念的现代拓展》.孙峰.[J]. 南方论刊. 2011(04)

【5】《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再认识》蔡云辉.[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05)

【6】《商品价值新论》.冯春安.[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8)

【7】《深化認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刍议》.何桂美. [J].鄂州大学学报.2007(6)

作者简介:

王佳玲,女,汉族,内蒙古人,研究生,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王佳玲

上一篇:导向标识的地铁论文下一篇:选煤厂工艺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