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2022-04-30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使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时间被不断开发并影响受众。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如微信、微博、微电影、微视频、微课程等各种“微”产品层出不窮。互联网的发展为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启了全新思路,思政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育路径的拓展,尝试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探索“微思政”教育模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因材施教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因材施教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1:

新时期小学思想政治教学的探讨

摘要:我国目前的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在取得卓越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笔者依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重点阐述了当前小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思想政治;问题;建议

引言:

新课程改革已经在我国实施了十年有余,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经常举办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愈发多元化。但是与其他语数外等重点学科相比,改革力度并不大,甚至有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小学阶段根本就不用开展思想政治课程。

一、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智育,轻德育。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学校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在教学目标上,依旧以升学率为目标,注重学习成绩的考核,忽视综合素养的培育,尤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几乎是漠视的态度,甚至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很多教师在开展家长会时,往往注重与学生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成绩,常常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甚至智力,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往往责怪学生不努力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见,经常要求学生家长督促学生认真的完成家庭作业,认真的学习、复习,一味的重视学生的成绩单,不考虑学生成绩下降背后的思想动态,不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不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价值观等,逐渐的使学生丧失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成绩差的学生,长期受到教师、同学、家长的嘲讽,严重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容易使得他们养成“破罐子破摔”的学习思想,这样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更加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缺乏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忽视,在教育理念上,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照本宣科的臭手知识,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宽泛,是对人的思想、价值观的塑造,应当具有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大部分的小学思想政治教师往往是由语文老师担任,缺乏科学的、规范的教育理念体系,而且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精力有限,难以认真的落实事项教育工作,且部分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较低,不足以支撑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面,面对思维活跃,天真好动的小学生,往往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具有不尊重学生个人想法发挥的嫌疑,往往导致学生厌学,课堂教育往往成为学生的聊天课或者发呆课,完全损害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也阻碍教育改革的前进步伐。

3、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手段单一。小学生的心性思维比较发达,纯理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难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小学思想纸质教材内容的设置往往过于成人化,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往往使得卡唐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再加上教师单一古板的教学手段,使得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课变得了无生机,也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急需改革,增添课堂教学的丰富性、趣味性。

二、新时期小学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建议

1、深入的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明确的教育目标。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将素质教育推进人们的视野,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更加高效、优质的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当实现智力培育与德育培养齐头并进,在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国家建设打造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充分的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将生活中优秀的,启迪人心灵深处的“小事”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学习习惯等,最终达到完善人格以及人生价值观的目的。并且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均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成绩为中的教育观念,积极的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沟通,及时的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找出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鼓励学生自主的完善人格素养,从而实现学习成绩与思想政治品德双赢。

2.创新教育内容,转变教育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培养优秀接班人,就需要对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以重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崇高精神与心理品质,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教育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整合教材,因材施教,转变“填鸭式”的一言堂,而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创造丰富、多元、生动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此外,重视优秀的思想政治教师的培养,定期进行培训,激励教师创新实干、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家长做好示范、监督作用,与学校加强沟通合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成长起到重要作用,小学生思想单纯、情绪波动大,家长需要多关心孩子、与孩子多沟通,并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与良好品德的培养。此外,家长应该严以律己,用自己的良好品格为孩子树立榜样,与学校加强沟通,并对孩子的思想健康进行有效监督,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用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4.营造良好思想氛围,并且社会各方通力合作。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发展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多种思想的干扰,因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不可少。首先,各级政府加强宣传,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并制定相关措施,将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范围,实行责任制。其次,加强互联网站的监管,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让小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最后推出精彩纷呈、健康向上的节目,创作内容健康有感染力的少儿作品等丰为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夯实基础。

三、结语:

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否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关乎到民族命运、国家前途,因而需要学校的课堂教育、家庭的监督教育、社会的实践教育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与小学生多沟通,不断创新探索出最合适的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以推动新时期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峰.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的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51-252.

[2] 周海滨.关于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6):133-134.

[3] 张琴.中技校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J].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2013,(12):90-91.

[4] 朱小根.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J].教育与职业,2012,(6):61-62.

作者:陈图雅

因材施教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2:

新媒体时代小学思政教育模式探索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使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时间被不断开发并影响受众。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如微信、微博、微电影、微视频、微课程等各种“微”产品层出不窮。互联网的发展为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启了全新思路,思政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育路径的拓展,尝试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探索“微思政”教育模式。

“微思政”教育就是从微观视角出发即时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它很小很细,看似随机,实则是精心设计的,其内容会涉及思想、道德、心理等教育的方方面面。相对于传统思政教育而言,它能够使学生获得直观的道德体验,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微思政”更加关注细微处,更加体现人文关怀,以学生实践体验为教育的核心内容。思政教育者可借助新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和动漫等形式生动表达“微思政”内容,从而增强“微思政”的辐射力,使学生看到、听到的内容更加生动、丰富、多样,从而极大增强了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1.“微思政”模式要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新媒体时代,“微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三方面优势。一是“微思政”立足小微,源自生活。“微思政”立足小微,表达简洁,直接指向具体的问题,关注学生身边小人物、小现象、小故事,主题突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带动学生主动关注成长过程中的每个节点,彰显其道德实践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命气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是“微思政”形式多样,易于选择。它是一个积极的提醒,一种行为的示范。特别是通过微阅读、微评论或朋友圈等,以多样的微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不集中、耐心不长久等问题,这种思政教育形式可谓事半功倍。三是“微思政”关注体验,而体验教育是一个道德认识的过程、道德实践的过程、道德情感升华的过程。“微思政”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室,不为空间所困、不为时间所限,它提供给学生亲身实践体验平台,以此来熏陶和启迪他们,把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自身的主动参与转化为内在品质。
2.“微思政”模式在小学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微思政”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一定要因势利导,开放互动,切合实际。一要以传统节日、重大节日、纪念日等节点为契机,围绕国史党史、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等内容,设置主题,引导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各抒己见、充分交流,使网络新媒体成为引导学生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有效通道。二要构建师生互动的长效机制,建章立制,引领有效、育人有方。三要培育校园网络保障队伍。学校要着力建设一支由班主任、思政教师、网络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大队部学生干部等组成的校园网络工作小组,强化监管,优化“微思政”教育环境,积极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网络。
3.“微思政”模式是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探索

网络媒体所具有的人性化的交互式体验,使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实现了平等的良性互动。通过这种互动交流,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加深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关心,并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个性化发展和学习的良好氛围。微思政还以网络文化的形式,通过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动漫、图片、视频、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得以呈现,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更优化。

(责任编辑:文宝)

作者:赵虹蕊

因材施教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3: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体育篮球教育

摘要:在当今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体育篮球教育具备较大的现实意义,借助体育篮球教学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实现对学生法治意识、规则意识以及安全意识、团结协作意识进行有效率渗透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方位成长发展。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根据当前小学体育以及四年级学生实际的状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策略进行合理地编制,确保学生在进行小学体育篮球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具备较高的学习效率。本文在核心素养下对提升小学篮球体育教育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篮球教学

引言:在当今小学体育篮球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采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认真、细致地分析出当前小学生实际的身心发展状况,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多元化的教学元素,促进学生全方位地成长和发展。此外,在教学期间,体育教师还应当引入定向化、标准化的教学规则,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实现对学生有效地教学指导。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人性化的关怀,充分将学生放置于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实现学生更加长远、稳定的发展。

一、基于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体育篮球的意义分析

在当今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在小学体育中开展篮球教学能够充分地发挥原油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优势,对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深度和广度进行再次提升。具体来说,小学体育篮球能够进一步开启学生的思维、智慧,使得学生在进行篮球学习过程中掌握篮球比赛的技巧,让学生从小养成遵守体育规则的意识,并且还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除此之外,开展小学体育篮球教学项目还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调的内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并且当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篮球比赛之后还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总之,在当前核心素养的视野下,在小学四年级开展体育篮球教学具备较大的现实意义,能够对学生在思想政治以及身体素养方面进行全方位地提升和培养,使得学生能够更加长远、稳定的发展,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体育教师都应当引起对此类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重视[1]。

二、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篮球体育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提升学生的体育品格

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响应当今高层教育主管部门所做出的工作指示,在现有的体育教学环节充分以学生为本对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创造。在现有小学体育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借助体育篮球知识来提升学生的篮球技术,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前学生在篮球学习过程中的具体状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当前学生的身体素养,而为了使得每一位學生均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对体育篮球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在体育篮球教学中融入多样化的元素,例如在原地运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开展相应的比赛,检验谁能够在原地进行更多次数地运球,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具备较强的好胜心以及表现欲望,教师抓住学生此类心理特征,通过比赛竞技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学习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在篮球教学中涉及到大量的规章制度,篮球作为一类体育竞技活动项目,在特定的条款框架下来开展相应的活动才能够保证篮球教学公平、公正、公开。因此,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向学生渗透其中所涉及到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能够不由自主地遵守篮球规则,向学生传递团结协作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并且实施赏罚分明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尊重篮球制度[2]。

(二)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其身心快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对学生实施定向化地教学指导对学生后续的成长和发展以及身心健康发育相对较为重要。因此,在当前小学篮球教学期间,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确保学生能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体育学习、体育训练,比如通常一位体育教师需要带领多个班级的学生,体育教师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在开展篮球教学前应当向学生讲解到“在完成本学期的篮球学习之后,同学们将与其他班级的同学进行篮球比赛,为班级争夺荣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应当让学生充分地认知到当前体育篮球教学以及体育运动应当是作为一种习惯而存在,每当学生在学习疲惫之后,可以借助篮球活动来缓解学习压力,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全面的成长和发展,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三)培养学生健康知识行为

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体育运动,并且相应的体育运动往往伴随着较大的肢体动作,为了确保学生在体育篮球学习过程中能够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宣导与篮球有关的健康知识和安全知识,并且将其向学生进行有效地渗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相应的知识理念以及思想意识贯穿于整个篮球学习过程中,以此来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伤,为了达成相应的体育篮球安全教育目的,教师应当深刻地分析在当前体育教学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比如在运球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戳伤手指,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侧重向学生讲解在运球过程中的规范动作;同时学生在进行投球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充分考量当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体状况,适当地为其设置相应的篮筐高度;最为重要的是体育教师还应当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解急救知识,以此来将篮球运动风险降至最低。总之,体育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在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隐患问题,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进行运动学习,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来保护好自身。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当今核心素养的视域下在当前小学篮球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性化地成长和发展,引入更多人性化元素借助教学激励、教学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快速地实现篮球学习,并且掌握篮球运动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以及人文理念,使得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玮.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体育篮球教育[J].  2021(2020-13):127-127.

[2]杨义.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农村小学课程建设或者课程管理[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3):1.

作者:昌磊

上一篇:中职德育实践教育课堂教学论文下一篇:知识经济与劳动价值论认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