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安全与成分输血认识论文

2022-04-29

[摘要]输血是临床重要治疗措施之一,安全合理用血可以挽救病人生命。但是,输血不当也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传播传染病性疾病以及引起纠纷等。为确保安全输血,护理上应做到取样、处理、储存、核实、管理等方面准确无误,输血前执行告知制度。掌握各种成分输血特点,进行输血全程监控,规范输血程序准确记录。更好地保证输血的安全性有效性。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输血安全与成分输血认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输血安全与成分输血认识论文 篇1:

提高基层临床成分输血的认识

输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的抢救及疾病的治疗,但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随着现代输血事业的迅速发展,传统输血的观念和手段发生根本变革,输血医学的发展也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成分输血使输血治疗更加科学化,克服了过去输血副作用大,浪费多等缺点,提高了输血水平是现代输血的一个新突破。

【关键词】成分输血;合理用血;安全用血

1输全血的弊端

输血以安全有效为最基本的要求,传统的输血的方法,不论患者需要何种成分,都输注全血,但输全血存在以下弊端和安全隐患。

1.1使循环负荷加重,在200ml全血中血浆所占的容量大,按有效成分治疗量折合成全血输入全血量多,对老年人和儿童患者输入大量全血会引起循环超负荷使病情加重。如引起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

1.2易引起输血反应。由于全血中含有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成分使全血含免疫原增多,会有各种抗原进入受血者体内、增加了由同种免疫所引起的输血反应机会。如发热反应,急性溶血反应。

1.3增大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病毒在全血各成分中含量不同,如输注血浆易产生过敏反应或类过敏反应,包括单纯的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的呼吸障碍、休克等。如输注全血则增加了感染病毒的机会,如尚未进行检测的巨细胞病毒(CMV)、Epstein-Barr病毒(EBV)、新发现或未知的病毒如西尼羅河病毒(WNV)、尼帕病毒等的感染,以输血最为多见,免疫能力低下的受血者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多,输血量增大,感染机会也就增高,一般认为CMV、EBV的感染与献血者的白细胞有关。

1.4浪费血液资源,不能一血多用。全血的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的,而全血中其他成分如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白细胞则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其活性逐渐降低至全部丧失。如V因子,Ⅷ因子在40C保存24小时左右活性损失一半,血小板在24小时后活性全部丧失。

1.5稳定性差。保存1周后的全血具有功能的成分仅有红细胞和血浆蛋白,其他成分如血小板等功能则全部丧失。

2 成分输血的优点

成分输血是通过科学方法把血液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针对患者病情需要而有选择性地输注,与输全血相比,成分输血具备以下优点。

2.1 纯度高,疗效好。血液中的有关成分通过提纯得到高浓度、高效价的成分血使其比全血疗效更高。如用细胞分离机单采技术,从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浓缩血小板含量可达5.5*1011/(400~500ml),输入机器单采血小板可在短时间满足治疗要求并避免了输入全血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另外成分血比全血中含钾、乳酸氨和枸橼酸盐都有低,更适合功能障碍的病人。

2.2 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当病毒污染血液时,病毒是不均匀分布在各种血液成分中,有的成分如白细胞和血浆中分布较多,危险性相对其他有效成分就大。而有的成分如红细胞中病毒分布较少,因此危险性也就相对较小。当病人只需某种血液成分时,特别是只需某种病毒危险性相对较小的血液成分如红细胞时,就应该只给病人输注这种成分,如输全血则会增加病人感染病毒的危险,而这完全可以通过成分输血来避免。实际上,临床大部分输血病人都仅需输红细胞。另外,通过成分输血将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血液成分,为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创造了条件。对于全血,由于其由各种血细胞和血浆蛋白组成,目前不可能建立一种适合所有血液成分的病毒灭活技术处理全血,但当将全血分离制备成不同血液成分时,就有可能针对各种不同的血液成分研究建立适合该血液成分的病毒灭活方法,从而既灭活其中可能存在的病毒,又保持该血液成分的活力和功能,保证了制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2.3 副作用少,输入相对安全。成分血制品有效成分浓度高,含免疫原少,可减少抗体形成和同种免疫反应,输用这种血可以减少多种血型抗原对受血者机体的刺激,减少输血同种免疫的机会。对一些输全血有反应而又必需某种血液成分的患者可输用成分血,这样既能纠正输血反应又能有效治疗。如对血浆过敏的患者输用洗涤红细胞,对白细胞有反应的患者可输入少白细胞制剂。

2.4 稳定性好,便于运输和保存。如去除血浆的红细胞,加甘油保护剂在-800C可保存10年。

2.5 一血多用,节约用血。提高了血液的利用价值,如全血可分离制备成冰冻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等,分别应用效益高。如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采供者循环血量3000~5000ml可供血小板3~4.2*1011200ml甚至更多,其余血液成分回输入供者,避免了浪费。

2.6 有效成分活性高。成分血是在采血后6小时这内制备成,此时血液中各种有效成分活性还未丧失,各种有效成分在未丧失活性前分离保存于适当条件下使存活率高,如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PC2)在(22+2)0C(轻震荡)条件下用专用袋制备可保存5天。

2.7 降低费用。成分血实用、经济,减轻了社会和个人经济负担。

3 成分血较常用的种类及主要作用

3.1 红细胞制品。浓缩红细胞(CRC),少白细胞红细胞(LPRC)、红细胞悬液(CRCs)\洗涤红细胞(WRC)、冰冻红细胞(FTRC),主要作用是增强运氧能力。

3.2 白细胞制品。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GRANs),主要作用是提高警惕机体抗感染能力。

3.3 血小板制品。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PC1)和机器采浓缩血小板(PC2),主要作用是止血。

3.4 血浆制品。新鲜液体血浆(FLP)、新鲜冰冻血浆(FFP)、普通冰冻血浆(FP)和冷沉淀(Cryo),主要作用是补充凝血因子,扩充血容量。

成分输血作为临床治疗手段,已经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但基层医院临床医生习惯用全血,对成分输血的科学性、优越性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要更新观念。成分输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医院水平的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成分输血是一种科学、合理、经济、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振城,赵海燕.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中华医药杂志, 2005,8[5]

作者:王书庭

输血安全与成分输血认识论文 篇2:

如何做好安全输血

[摘 要] 输血是临床重要治疗措施之一,安全合理用血可以挽救病人生命。但是,输血不当也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传播传染病性疾病以及引起纠纷等。为确保安全输血,护理上应做到取样、处理、储存、核实、管理等方面准确无误,输血前执行告知制度。掌握各种成分输血特点,进行输血全程监控,规范输血程序准确记录。更好地保证输血的安全性有效性。

关键词:做好 安全 输血

安全输血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血液质量,确保输血安全、有效是广大输血工作者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如何做好安全输血工作作综述。

1 输血常见的反应及预防

1.1 发热反应

对已有发热反应史的病人可输用少量白细胞的血液制品,或在输血时用白细胞过滤器。应用成分输血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热反应的发生。

1.2 过敏反应

是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发生率为30%,在输血过程中出现单纯荨麻疹,可减慢输血速度,密切观察遵医嘱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扑尔敏等,重度反应出现休克症状者应立即停止输血。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

1.3 溶血反应

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直接与输血的申请程序,配血、发血和输血过程的组织管理程序或严格程度有关。发生溶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核对血型,并重做交叉配血实验,保留静脉通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或加入5%葡萄糖液中缓慢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滴注,防肾衰等抗体休克治疗。预防溶血反应要严格规范配血操作规程和输血规章制度,严防采样、登记、标签和核对等环节出现错误。

1.4 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污染细菌的种类、毒性、数量以及患者的原发病和免疫功能,虽是发生的极个别情况但后果严重,应高度重视,如出现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输液,抗感染,尽早联合使用足量、强效、广谱的抗菌素,病原菌确定后,应用敏感的抗生素;抗休克、防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2 加强安全输血的法律意识

制度的健全与实施是安全输血的重要保障,护理人员在输血全过程中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现在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提出举证责任倒置,使护士在输血工作中除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外,还应增强其法律和证据意识,对病人输血全过程原始记录,如输血申请单,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等送输血科。输血治疗同意书,血型鉴定报告单,交叉配血报告单,护士认真整理,随病历完整、规范的保存。

3 加强学习输血知识,提高输血质量

近年来,临床输血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特别是成分输血的开展,使输血的观念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化。护理人员应加强学习,掌握各种特殊成分输血的输注特点,提高输血质量,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3.1悬浮红细胞输注前需将血袋反复轻轻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合,必要时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免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严格掌握输血速度,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一般情况5-10ml/min,输血开始前15分钟(2ml/min),急诊失血病人根据病情而定。

3.2机采血小板输注前要轻轻摇动血袋,使血小板悬起切忌粗鲁摇动,以防血小板损伤,血小板的功能可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故应尽快输用。

3.3新鲜血浆使用前用37℃水浴融化,肉眼观察应为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如发现颜色异常或絮状物不能输用,溶解后的新鲜冰冻血浆应尽快输用,以避免血浆蛋白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丧失活性。

3.4洗涤红细胞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贫血的病人,血中存在多种抗体,建议输用洗涤红细胞,以清除部分抗体,减少输血反应,护理人员要注意,洗涤红细胞是开放制备的应尽快输注,因故不能及时输注,只能在4℃专用冰箱内保存24小时。

3.5冷沉淀主要用于血友病病人,目前,临床用于大失血病人止血效果甚佳。使用前用37℃水浴融化,肉眼观察淡黄色澄清液体,如发现颜色异常或絮状物不能应用,溶解后及时用完。

3.6在输血过程中不得向血液成分加除生理盐水以外的药物,因药物加入后可能改变血液中的PH值,离子浓度和渗透压,而使血液中的成分变性。甚至发生溶血,所以同一时间需要输其他液体或药物应通过不同静脉通道进行。

通过加强对安全输血的认识,护士应掌握有关输血的法律法规,规范输血程序,增强法律、证据意识,严格把关注重资料保存,对所有涉及到输血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全面培训,合理应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可以降低输血风险使临床输血做到安全有效。

作者:陈世荣

输血安全与成分输血认识论文 篇3:

我院2005~2012年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 对我院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手段和措施。方法 查阅病历和输血反应回报单对输血反应进行统计分析,记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在4047例受血者中,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16例,发生率为0.40%。其中,发热反应11例,占68.8%,发生率为0.27%;变态反应5例,占31.2%,发生率為0.12%。结论 建立规范化的用血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应用输血新方法、新技术,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输血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救治手段,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手术的顺利进行、挽救危重患者的生命等有着重要的功能。应用合理的输血可救治患者,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使输血医疗越来越安全。但由于血液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输血的同时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传播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为了解我院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现对2005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临床输血病历4047例进行回顾性调查,以探讨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2005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输血的全部输血申请单,共4047例,其中输注全血127例,悬浮红细胞2355例,新鲜冰冻血浆1395例,机采血小板170例;受血者年龄3~71岁;其中,男性2653例,女性1 394例;大量输血者(≥2000ml)152例。患者来源于外科、急诊科、妇产科、内科等,以手术输血多见。

1.2 研究方法

调查所收集输血申请单的输注全血及成分血的记录、检验科发血记录、患者住院病历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输血种类及输血量等,并进行数据统计。

1.3 输血不良反应的判断标准

由我院检验科负责,临床各科护士观察记录输血中或输血后发生的各种反应。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标准为确定输血前无发热,输血中或输血后2h内体温升高1℃以上(≥38℃)者为发热反应;输血中或输血后即刻出现皮肤瘙痒、潮红、荨麻疹、呼吸困难、胸闷者为变态反应。

2 结果

在4047例受血者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全部是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共16例,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0.40%。其中,发热反应11例,占68.8%,发生率为0.27%;变态反应5例,占31.2%,发生率为0.12%。

3 讨论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之后,受血者发生了与输血相关的新的异常表现或疾病。轻者感到身体不适,重者可引起脏器损害甚至死亡。通常根据输血不良反应是否出现溶血,将其分为溶血性和非溶血性两大类,包括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性反应、血小板输注无效和输血后紫癜、移植物抗宿主病、非心原性肺水肿、输注被细菌污染的血液的反应以及快速大量输血的反应等。

总之,为避免和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充分认识输血治疗的风险性,采取多种措施,建立规范化的用血制度并严格执行,加强医务人员输血质量,责任及安全意识,提倡成份输血,自体输血以及临床科学合理用血,采用新的配血技术,去除白细胞及血液辐照技术等,将有助于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作者:雷建芳

上一篇:工程检测行业现状与对策论文下一篇: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