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论文

2022-07-03

摘要: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分为积累型、效益型、结构型和季节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加快农村现代化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锻炼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注人了资金,繁荣了农村市场;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论文 篇1: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摘 要]农村劳动力外流是近些年我国出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带来耕地利用率下降、基础设施落后及空心村的形成、农业生产梯队“老龄化”等问题,影响到农业基础稳固和国家粮食安全。因此须及早采取措施,将人口流动与土地集中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结合起来;采取吸引年轻人从事农业的优惠政策;利用农民工返乡及再就业的契机,引导其投身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农村经济;对策

作者:秦凤清

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论文 篇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探讨

摘 要: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分为积累型、效益型、结构型和季节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加快农村现代化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锻炼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注人了资金,繁荣了农村市场;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发展

1 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产生的原因

1.1 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分类

所谓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合理配置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也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指超过农村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动态的和相对的概念,它随着耕地面积、机械化程度、科学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里的剩余是相对的剩余,即隐形或不充分就业的剩余,其边际生产率为零。

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其一,积累型剩余农业劳动力。是指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劳动力的增长超过农业生产的需求而日渐增多的剩余劳动力。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农村劳动力的自然增长超过农业需求能力,沉淀在农村的劳动力日益增加而造成的;其次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日渐加多。

其二,效益型剩余农业劳动力。是指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新技术的应用、产业的更替等原因使部分劳动力剩余。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劳动效率的提高,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实际需求减少而使农村部分劳动力剩余出来。

其三,结构型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导致的城乡经济不合理,限制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及工矿企业转移,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单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自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而产生的剩余。

其四,季节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由于农业生产自身具有季节性特点,农忙时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较多,农闲时对劳动力需求较少,在农闲时产生部分剩余劳动力。

1.2 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一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的不适应性剩余。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加快,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由于新兴的产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而农民大部分素质较低,短时间内无法满足用人需要,因此造成农村劳动力剩余;同时随着传统农业及农产品工业资本存量的调整,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步下降,也致使一部分人无事可干,从而导致农村富余人员增加。

二是农业边际报酬率递减造成的弃地剩余。自1978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至上世纪80年代末,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土地的收益率发生了质的飞跃,农民的收入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农民物资投入的增加,农业生产出现了“边际报酬递减”的效应。农业边际报酬递减促使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进而增加农业生产的成本,因此边际报酬递减现象就更加突出,致使农民家庭的生产费用增长快于生产增长,农民家庭直接减收。不断减少的土地回报率使农民的收入逐年减少,有的地区甚至仅能解决农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农民的生活水平无法得到提高,更无法满足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最终农民不得不从土地上游离出来,成为隐形失业者。

三是农业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的资源短缺性剩余。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缺乏的国家,可用于耕地的面积尤其较少。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农业耕地面积正在快速减少。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近1.3亩,是世界平均耕地面积的1/4左右。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一些对土地的不合理的使用,我国耕地正在以每年500-700万亩的速度减少。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劳动力却以每年1000至1300万人的速度急剧增加,使得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四是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的相对性剩余。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农业科技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技成果得以广泛的实施。在农业中出现了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如高效农药的使用、良种的推广、收割机等机器的使用都极大地减少了农民为施肥、收种、除草、灭虫等田间管理的劳动时间;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技术效益不断增加也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相应地提高,使农业对活劳动的需求减少,也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增强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促进了社会变革,塑造了一代新型农民,产生了广泛的回归效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意味着农业的剩余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剩余向城市转移的绝对转移思路,也意味着劳动力本身、农业、农村自身的直接发展所形成的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而导致的相对转移。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良性发展过程的应有之意。”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使资本、技术、信息随人员流动而运动,使区域间交流日益增多,纵横联系加强。另一方面,劳动力的大范围转移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对中国传统体制的第三次冲击。由于它的存在,促使政府对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住房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利用,充分发挥了农村存量资源的经济作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增加,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前提,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第一,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第二,在现有户籍制度下,农村转向非农经济的劳动力,无论是离土不离乡或是进城务工经商,从根本上说没有脱离农村,他们务工经商所得除一部分用于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外,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向本地的农业或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稀缺资金。第三,返乡创业的农民,不仅带回了稀缺的资金,更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带回了市场,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所需技术、管理和市场。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业经营模式,由小块的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移,发挥规模优势,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搞特色经营,创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业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减轻人口负担。“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键是要持续提高农民收入;而提高农民收入,关键又在农业人口的非农化,以及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城市的转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其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慢。现代城市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源要素聚集的一种物化体现。资源要素的集聚,是城市化的内在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各地各类专业及综合市场的成功发育,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聚集,使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绝大部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向小城镇转移,毫无疑问,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减轻了人口负担,为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做出了贡献。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只有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比例,才能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农村现代化水平。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历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事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劳动力非农化水平的提高方面,而且更在于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民收入、农民的消费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程度等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经济,现代化意味着通过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增长和农业中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增长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过大的人口压力必然阻碍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对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替代,制约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减缓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充分转移,才能有真正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才能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锻炼人才

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素质是劳动力就业竞争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和用人单位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这种双向选择的机制决定了一个劳动力要从农业向非农行业转移,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通过转移过程中的工作和学习,通过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环境,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掌握了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阔了视野,培养了新的意识和观念,如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价值观念、法律观念等,进而全面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为发展农村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可以说如果没有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也就没有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也就没有农村的小康和富裕。农民的富裕又反过来在农村进行教育和其他智力投资,不仅增加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而且提高了自身素质,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4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注人了资金,繁荣了农村市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包括三层含义: 产业转移、地域迁移及身份改变。产业转移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进入非农产业,也就是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本质是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地域迁移指农村剩余劳力向城市的聚集居住;身份改变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造成职业生活的转变并失去农民身份。”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农村人口均低于10%,而我国却高达80%。人口流动不但能降低我国务农劳动者的实际人数,还可较快地改变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业组合,并有力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外出劳动力增加的收入,绝大部分带回家乡消费,带动了当地建材业和商业的发展,这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消费水平,增加了农村社会购买力,而且把部分收入用于发展农村经济,部分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事实证明,一批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和善于管理的企业家、实业家已经在“ 打工仔” 的队伍中脱颖而出,其中许多人致富后带着资金、项目、技术回家,促进了当地市场的繁荣,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2.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客观上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能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市场比较优势,把土地资源置换出来,发展用地较少,而耗费劳动力较多的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迫使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就业容量。同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高标准农田基本建设、小流域治理、荒山绿化、平原绿化、农村交通建设等,引导农民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压力。

此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发展农村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具体而言,产业化经营是以建立高效农业体系为核心,注重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和流通,可以调整乡镇工业的产业结构,使其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农副产品为原料办乡镇企业。这种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能够降低乡村办工业的成本,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乡镇企业、乡镇加工业,有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产前、产后环节转移,缓解农业生产劳动力过剩的压力,形成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很强的吸纳能力,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积蓄人才。

2.6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助于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是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无论流入城市还是农村非农产业,取得了更高的收入,收人返回规模大,民工外出每年汇回大量的资金,加上随身携带的资金,收人返回相当可观。这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地区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农民收人提高也意味着对工业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这可以带动民工流出地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对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有着重要的乘数效应。此外,农村剩余劳动力流人城市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既增加了收人,又促进了城乡信息沟通,是城市现代化文明向广大农村产生辐射和示范效应的重要渠道。“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黄 斌 周宇飞

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论文 篇3:

梯度模式跳跃模式与雁阵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呈现梯度转移模式也呈现跳跃转移模式。由于长期背离适度性原则,在不断变化的人口结构助推下,两种劳动力转移模式诱发了三大问题:农村男性劳动力过度转移导致农村家庭空巢化;青壮年劳动力过度转移导致农业空心化;优质人力资本过度流失导致发展现代农业所需人才奇缺。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接近临界点,加上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仍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信号都预示着两种转移模式有可能出现新的整合与裂变。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公共政策应作出反应,立足农业基础地位,促使既有利于农村发展的雁阵模式又有利于劳动力转移的雁阵模式耦合为一种新的人力结构模式,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思路。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梯度模式;跳跃模式;雁阵模式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研究”(08AJY003)

〔作者简介〕梁亚敏,四川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 610064。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梯度模式和跳跃模式

有学者在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根据各国不同的工业化进程总结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为梯度转移模式和跳跃转移模式两种。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1〕这就是所谓的梯度转移模式。先行工业化国家基本遵循这一模式,经济发展历经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阶段更替。以彭慧蓉、钟涨宝(2007)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英国就是这种转移模式的典型代表。而后起工业化国家劳动力转移则主要表现为跳跃转移模式,这种模式认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流动,在时间上并不像前一种方式那样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第三产业就业从工业化早期开始就呈现出与第二产业就业同步增长,或比第二产业就业优先增长的趋势,这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一开始就较多地流入了第三产业部门。”〔2〕以李仙娥(2004)、史保金(2006)、程建平(2007)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日本即是这种转移模式的典型代表。究其原因在于后起工业化国家面临的历史条件和发展背景不同,为了追赶先行工业化国家,必须增加对技术的投入和使用,其结果是第二产业技术不断进步减少了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第三产业技术进步则加大了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呈现梯度转移模式,也呈现跳跃转移模式。作为后起工业化国家,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劳动力转移仍遵从跳跃转移模式,例如,彭慧蓉、钟涨宝(2007)从我国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和边际就业弹性的角度得出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跳跃转移趋势,并且在转移之初即呈现跳跃转移特征。但是,笔者立足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农情,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态势进行纵向梳理,发现我国劳动力转移很难完全遵从一种模式并一贯到底。表现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在乡镇企业实现就地转移:1978年,乡镇企业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为196998万人,第三产业为24816万人,到1985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达到515050万人,第三产业则为157611万人。〔3〕很明显,我国劳动力转移在改革开放之初呈现一种梯度转移态势。到了1980年代后期,沿海地区出现了以乡镇企业為主体的工业化浪潮,对劳动力需求呈刚性增长,有力地拉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异地的快速流动和转移。1990年,乡镇企业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达到691854万人,第三产业则为211015万人,到了1996年,乡镇企业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高达980898万人,第三产业达到336331万人。〔4〕这一时期第二产业对劳动力吸纳到达高峰,之后走向回落和调整,第三产业吸纳力则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就新世纪以前的20多年看,第二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始终明显高于第三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表现出强劲的梯度转移态势。因为这一时期我国第二产业部门资本装备水平低、工资水平不高,在我国资金短缺、农村剩余劳动力积压的情况下,这种转移模式是见效快、消化强,符合国情的路子。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技术进步在第二产业就业中的挤出效应明显,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部门,加上全面提速的城市化进程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劳动力在这一时期表现出强劲的跳跃转移态势(如图1)。但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接近临界点,加上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仍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信号都预示着两种转移模式有可能出现新的整合与裂变。总之,从新时期以来的整体表现看,中国劳动力转移在遵从后起工业化国家基本模式的同时彰显出中国特点:梯度转移模式和跳跃转移模式先后呈现。

从全局而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与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比,应属滞后的发展模式。这种滞后性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正常途径被打断或消解。因为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才真正起步的,在这个起步期,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城市工业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所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明显滞后于工业化的启动,人口非农化、城市化与工业化步伐不相吻合。”〔5〕这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两种不同转移模式的根本原因。之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便在两种转移模式的交替中进行,既缺乏先行工业化国家梯度转移模式的有序性、稳定性和发展的层递性,也不具备后起工业化国家实现跳跃转移模式的跨越条件。或者说并非完全出于两种转移模式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走势,而更多取决于农业与非农部门,以及二、三产业间的比较收益。在机会成本(从事非农生产)收益的驱使下,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盲目跟进,带来转移的随意性、无序性和从众性。

二、优质劳动力和弱质劳动力分化的危害与蜕变方向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明显的市场选择性,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具有相对齐整的人力资本和较高的劳动参与率。他们虽然作为剩余劳动力被转移,但并不表明这个群体对于农村和农业而言是剩余的。相反,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过程中,恰恰是这些更加具备农业生产条件的劳动力率先被转出,这正是“筛子效应”所折射的现实结果。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筛选下,优质劳动力和弱质劳动力完全分化,各种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

1.农村已婚男性劳动力过度转移导致农村家庭“空巢化”

已婚男性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居于主导地位必然导致空巢村。从社会学角度看,“空巢村”对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极其不利的。由于城市生活成本高、户籍管理严(虽然户籍制度正在慢慢弱化,但始终依附于户籍的各种隐形制度,仍成为城市新排斥系统的构成要件)、小孩上学难等现实问题阻隔,以及妇女在城镇就业中的弱势地位,使得举家外出的可能较小,固化了空巢老人、空巢妇女、空巢儿童三位一体的“空巢村”结构,给农村发展带来新的问题。由此,农村劳动力转移正陷入恶性循环:已婚男性劳动力过度转移导致空巢村,而空巢村整体低下的劳动生产率对已婚男性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起到了加速的作用。

2.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过度转移导致农业“空心化”

当劳动力转移程度与农业产值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时,说明不仅仅是“剩余劳动力”被转移,一部分农业必需的“非剩余劳动力”也被转移出去,特别是随着大量“非剩余”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空心化成为必然结果。由于大部分用工企业对农民工有年龄要求,导致广大农村腹地劳动力转移具有显著的“青壮年主体性”特质。对农业来说,长期作为净流出部门,青壮年劳动力不断转移已经抽空最具生产能力的人力资源,“空心化”农业中现存劳动力基本是40岁以上的经济活动人口。而青壮年主体缺位则直接导致“空心”农业,这使新时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陷入危机之中。首先,“空心”农业发展乏力;其次,“空心”农业弱化土地功能,引发土地浪费;第三,累积和加剧了粮食安全问题。因此,农业劳动力的空心化结构与农业必需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处在矛盾之中。青壮年劳动力转移速度越快、比重越大,农业被抽空的程度就越严重,对农业生产力的破坏也越致命。

3. 农村高素质人力资本过度流失与发展现代农业所需人才的矛盾

现代农业是一个依靠人才和科技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但从现实农业素质看,优质人力资本流失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农村劳动力与外出农民工的文化水平落差较大。农村劳动力低文化标段比例大,外出农民工高文化标段比例大。差距背后还潜藏着弥合因素:农村劳动力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份额,主要得益于文化水平整体偏高的城郊农民的大力拉动。尽管如此,在广大农村腹地,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有限农业劳动力还在伺机转移,这将进一步异化农业劳动力文化结构,降低人力资本存量,加大现代农业发展难度。二是优质人力资本流失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矛盾。单从数量上看,农业对劳动力的占有量并非处于劣势,但从质量上审视,农业中的优质人力资本存量远不及二、三产业。这样的倒挂现象必然催生发展现代农业与优质人力资本过度流失的矛盾。一方面,劳动力劣质文化结构制约现代农业,另一方面,优质人力资本短缺,现代农业出路难寻。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诱发的三大问题日益凸显,而在这三大问题中正酝酿着一个重要拐点的到来,2003年以来越演越烈的民工荒标志着持续多年的人口红利期走向终结和刘易斯转折点真实到来,也意味着农业劳动力承续能力减弱,农业、农村发展必需的人力资源补给难度加大,和上述三大问题的解决难度加深。与此同时,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必然撼动劳动力市场,在市场层面引发劳动力价格和公共政策的调整以应对上述问题。比如,在劳动力价格的调整上,近10年来,劳务工资涨幅异常明显,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年增长率超过10%。这样的调整过程也直接反映在农村传统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实现了工资由供求关系决定转向由供求关系和劳动力市场共同决定,说明在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资本收益和劳动收益的不对等关系正在调整,劳动要素的弱势地位正在改变。在公共政策的调整上,面对到达转折点的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转移累积起来的矛盾和问题,公共政策需要作出反应。劳动力市场变化引发的一系列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三大问题,同时也加速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或均衡经济结构的蜕变。在这一蜕变过程中,着力化解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问题,寻求城乡劳动力市场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成为重要取向。

三、城乡劳动力循环互动的雁阵模式

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降低了农业素质、打破了农村内部发展平衡,成为农村城镇化、乡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制约;而在城市劳动力市场,用工荒使现代部门用工需求受阻、劳动力成本拉大,形成新的发展障碍。因此,劳动力市场在双边压力下需要探索新的出路。所谓“雁阵模式”是亚洲地区经济腾飞所展现的一种“人字”排开的雁阵模式。本文借用这一概念构建人力结构并行发展的雁阵模式,试图破解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城市现代部门的单向流动态势,形成城乡劳动力循环互动的新型人力结构模式。

雁阵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雁阵模式整合、创生农村发展力量

根据刘易斯转折点判断,当城市现代部门出现工资增长时,农村传统部门的工资也随即增长。那么,在工资联动效应和政府优惠政策的助推下,必然将部分农民工精英和部分涉农专业人才吸引到农村。他们文化水平高、开创意识强,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洞察能力,也累积了一定社会资本,由他们构成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新型农民主体,成为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头人。农村发展人力结构的雁阵模式,就是以这些回流的农民工精英、涉农专业人才和农村现存的高人力资本存量劳动力为雁头;以劳动能力一般的男性、青壮年妇女为雁身;以老弱病残劳动力为雁尾的“人”字雁行态势(因为雁尾两个部位借力最多,行进最为轻松)。在整个雁阵模式中,处于尖端的雁头任务最为艰巨,决定着飞行方向,承受最大阻力,是整个阵型的核心部分。 “人”字阵型强调雁头和两翼的协调统一,强化了劳动力之间的关联度和依存度,旨在形成集体凝聚效应,以提高农业素质和发展能力。同时这种模式还能有效地弥合农业劳动力在季节更替中生成的时间空挡期和收益空挡期,为人力资源效能最大化提供了最大可能。隨着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其发展规模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与二、三产业的承接不断加深,也必定吸纳一定城市产业工人到农村内部二、三产业担当雁身和雁尾的任务,在产业一体化中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双向互动、优势互补,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完全一体化。

2.雁阵模式调和、矫正劳动力市场结构

雁阵模式充分关照劳动力的个体差异,既能积极引导适量优质劳动力转移出去和农民工中的精英组成雁头,发挥引领作用,又能大量转移各种素质结构的劳动力占据雁身和雁尾位置。在雁头的带领下在劳动力市场共同发力,变单打独斗为团体作战。雁阵模式让农村劳动力有相同概率的转移机会,可以有效避免农村优质人力资源的过度流失,科学矫正劳动力转移结构,从而形成优质劳动力带动后进劳动力的一种“人”字模式。在此转移模式下,劳动力之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不再体现在转移的实现程度上,而只是体现在转移后的劳动收益上。而且,当各种城市壁垒真正打破后,这些转移劳动力能够实现身份的根本转变,在完全市民化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实现科学合理、人尽其用的人力结构雁阵模式,有效满足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对各层次劳动力的需求。

四、结语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呈现梯度转移模式也呈现跳跃转移模式。由于长期背离适度性原则,在不断变化的人口结构助推下,两种劳动力转移模式诱发了三大问题:农村男性劳动力过度转移导致农村家庭空巢化;青壮年劳动力过度转移导致农业空心化;优质人力资本过度流失导致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人才奇缺。农村劳动力转移固然是时代的产物与体制的结果,也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现象,但是,长时期的择优转移打破平衡,使得农村劳动力结构从橄榄形逐渐蜕变为金字塔形,加剧了农村的弱势地位和农业的弱质地位。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公共政策需要作出反应,立足农业基础地位,促使既有利于农村发展的雁阵模式又有利于劳动力转移的雁阵模式耦合为一种新的人力结构模式,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Colin clark.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London:Macmillan & Co.Ltd,1940,p.359.

〔2〕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04,(5).

〔3〕〔4〕陈锡文,赵阳,罗丹.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60-162,163-166.

〔5〕邹农俭.中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研究〔J〕.人口学刊,2001,(5).

(责任编辑:张 琦)

作者:梁亚敏

上一篇: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论文下一篇: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