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研究论文

2022-04-27

摘要:中国古代家具设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由于受地理环境、制作技巧、以及中华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家具形成了与西方家具迥然不同的艺术道路,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东方艺术风格。文章将试图从文献学和民族学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传统家具设计中所蕴藏的伦理思想加以阐述。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研究论文 篇1:

从“制器尚象”看靳埭强的设计作品

摘 要:“制器尚象”是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其深刻的哲学内涵与独特的设计思想,对现代文化与设计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思想与我国平面设计师靳埭强的设计作品有着许多共鸣之处。靳埭强将中西文化完美融合,其作品呈现出鲜明的文化内涵与强烈的民族精神,将水墨元素国际化的视觉语言加以表现,使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相统一,自然与人文相结合。

关键词:制器尚象;靳埭强;水墨文化;平面设计

1 “制器尚象”的哲学诠释与设计思想

有学者认为“制器尚象”是“人法自然”的化身,是其思想的具体运用。《系传》中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表明《易》作为先天规律,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人们后天的生活行为必须顺应自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古人记载在《易传·系辞上》的有:“以言者尚其词,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巫者尚其占。”简单地说,就是“制器尚象”应该是按照“象”中所制定的规律,来制造和生产生活器具,体现出文化精神、哲学思想、社会心理等方面的物象。

“制器尚象”并非只是简单的“依卦制器”和“观象制器”,所谓“象”有象形,意象,象征之意。“制器尚象”的造物设计思想,以“象”作为设计灵感的源泉,借助“观物取象”来把握自然物的物性,再通过“观象制器”来实现由自然物向人工器具的展现。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象”的运用,已经从对物体外形的模仿升华到,对其事物现象发展道理的模仿,将具象的事物体形转变为抽象的规律事理,这一升华,也涵盖了更多的思想理论。在器物造型方面,“制器尚象”主张对事物造型的模仿,将器型作为一种象征符号。《老子》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的“法”便是效仿或遵循之意。这与制器尚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国自古有“天人合一”的传统,在“制器尚象”的思想指导下,在器物造型上表现为,对外形神韵特征的模仿,借助自然之力,吉祥之意表达美好的愿望。“制器尚象”与“道法自然”两者虽有相似之处,但不完全相共鸣,两者求同存异,相互影响。

“制器尚象”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也是人们顺应自然,顺应事物发展伦理的体现,是借自然之力,表达人们内心情感与思想行为的理论依据。靳埭强的作品中,不乏对自然物象的表现,通过自然的表现手法将更多的意蕴与精神融入其中,也不乏对事物的寓意,象征人世界最美好的东西。因此,“制器尚象”与靳埭强的设计作品不谋而合。

2 靳埭强设计作品中“制器尚象”思想的体现

事实上,靳埭强作品的设计特点与“制器尚象”思想契合,并非是偶尔性的。根本原因,我们还要追溯到靳埭强所生活与学习的大环境中去。靳埭强自幼学习中国画,师从水墨画家吕寿琨,后又与王无邪学习设计学,两种学习的结合造就了他与众不同的精神风貌。他的画中多以中国传统题材为元素,但是在设计中又脱离其国画的笔法,因此,在他的设计作品中常有中国画的痕迹,渐渐的发展为他独特的设计风格。中国画是一个极具鲜明个性的民族特色与艺术语言的绘画艺术。中国画讲究“超乎象外,得其环中”,追求意境的表现。而这里的“象”也与“制器尚象”中的象有着一样的语意。而这样的语意又多在他的设计中得以体现。

(1)自然美。靳埭强认为自己起初的设计风格走的是全盘西化的路线,但是导师吕寿琨点评他:“要师古人,学习历史和画理都很主要。”以此他的设计风格有所改变。1999年靳埭强的设计作品《九九归一·澳门回归》,呈现的心态与澳门回归时相似。这幅作品以香港特区区花——莲花,作为主要元素,将莲花的花瓣以及水纹绘成九九回纹的图案,以中国画作为表现手法,表达一种宽和和平的精神。靳埭强这幅主题海报的创意,就是来自于一种自然规律的运用,叶落归根,花开花落,生生不息,显示出一种平常心,也诠释了大自然中自然发展的规律。这其中,既有对自然物象的观摩,又有对事理规律的遵循,将生命形式与艺术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也是将古代传统思想与现代设计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2)符号美。在“制器尚象”这一思想中,“象”的象征意义通常是通过一些符号得以体现的。靳埭强作品中的红点,便具有这样一种意义。红点原本作为一种视觉符号,自身没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但是通过与其他元素的结合,却能带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靳埭强作品中频繁使用朱砂墨点,在纸的中心位置轻点一个红点,色彩不明艳,但却有一种心灵的震撼力。这个红点既是靳埭强个人风格的体现,也是对于恩师的一种尊敬。这个红点作为各个作品的视觉焦点,象征温和的阳光,、大自然的伤痕、母亲的乳房、和人的心灵。抽象的红点给画面的空白释放出更多想象的空间。对生命的感悟从有形的画面转为无限的想象。这些都是“象”作为意象的一种表现。在1989年《我爱大地之母》这幅作品中,淡雅的色彩与设计运用,使得柔和、人文的“意象”顿时呈现在观众面前。

(3)吉祥纹样。靳埭强的设计作品也很好地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设计结合在了一起。例如,“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的标志设计,运用了传统吉祥图案“方胜”的造型,寓意“人心同,企业胜”,最后靳埭强又将他喜欢的圆点图案,添加在图形的四角上,赋予天圆地方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吉祥观念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以象征,借喻、谐音的手法加以表现,将整个企业文化与设计表达融为一体。这也正体现了“制器尚象”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体现了天圆地方宇宙观在现代设计中的实践,借用符号来表达更深层次的含义与意象。

3 总结

“制器尚象”作为古代传统设计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现代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与借鉴意义。它传达出中国传统审美中自然与朴素的设计理念,“尚象”不是为象而是“尚象”,在现代设计实践中,应该是人性的。环保的、可持续的。主张“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的设计法则。而靳埭强设计作品中所表达的自然、人文的精神风貌与“制器尚象”的思想是契合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外的各种文化思想涌入国门,我们传统的一些设计理念也逐渐地被很多人消失殆尽。我们应该在原有的传统设计思想基础上,与当代世界文化思潮相结合,让我们的传统设计文化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 杨松崧.“制器尚象”与仿生设计的比较分析[J].民族艺术,2010(02).

[2] 陈布瑾,胡锦.“制器尚象”对器物造型的影响[J].装饰,2003(08).

[3] 张卫中.春秋时人对《周易》的解读[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03).

[4] 刘明武.“象与器”简论[J].中国文化研究,2000(01).

[5] 庾潍诚.论《周易》的“制器尚象”[J].周易研究,2000(02).

[6] 刘克明.关于制器尚象[J].华中建筑,1998(02).

[7] 邱继宗.从顾颉刚反对“观象制器”说到“观象制器”内容古于《周易》[J]. 周易研究,1999(02).

[8] 李玮如.《周易·系辞传》“象”概念初探[J].周易研究,1998(04).

[9] 马丽媛.“制器尚象”在产品设计中的关键因素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2).

[10] 刘光本,吕玉华.博采约取 卓然成章——读将凡先生《〈周易〉演说》[J]. 周易研究,2000(01).

[1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新世纪出版社,1995.

[12] 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13] 温文.现代平面设计水墨元素的文化语境应用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

[14] 陈露.探究华人平面设计师靳埭强招贴设计的水墨意境[J].传承,2011(02).

作者:毋晓菲

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研究论文 篇2:

论中国传统家具中的设计伦理

摘 要:中国古代家具设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由于受地理环境、制作技巧、以及中华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家具形成了与西方家具迥然不同的艺术道路,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东方艺术风格。文章将试图从文献学和民族学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传统家具设计中所蕴藏的伦理思想加以阐述。

关键词:传统家具;设计伦理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The The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urniture Design Ethics

ZHANG Yu-zhong(Art Engineering College of Tianjin Vocational Institute, Tianjin 300410,China)

Key words :traditional furniture; design ethics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中国自古以来拥有丰硕的历史文化遗产,在这其中具有数千年历史发展的中国传统家具更是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完美诠释。因为地域因素、风俗习惯、制作工艺所形成的差异,中国传统家具艺术具备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了不同于西方的艺术风格。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家具史是一部“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这是对中国硬木家具设计创造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的高度赞扬,也是对中国传统家具建材特点的集中概括。纵观古今,家具设计的第一要意都离不开实用性,其次,中国的传统古典家具设计,一方面,其千变万化的各种样式、至高无上的皇家气象、简洁大方的文人趣味,皆在自然的形式中表现出一种庄重典雅的艺术美感;另一方面,其独出心裁的家具结构,行云流水般的木质纹理搭配以及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图案雕饰,充分展示了我国能工巧匠们无穷的智慧才思。尤其是明清以来的古典精品家具的设计,更是以其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审美价值赢得了世人的广泛赞誉。

而对中国传统家具设计艺术的文化研究,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才开始的。自此之后,有关中国古代家具史研究的著述层出不穷,为我国古典家具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史上若干家具类型的分析研究,进而对其背后所隐藏的深刻文化内涵——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加以探讨。希望有关专家与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社会存在是国家发展、经济建设的基石,而伦理道德更是一切存在的前提。伦理道德亦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长河中屹立五千年的根本基础,是我们的恒久的精神力量。记得有人曾这样写道:“道德伦理观念的有无,是人与禽兽世界的根本区别。没有道德观念的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是一副臭皮囊,是行尸走肉;没有道德观念的集团,就只是一帮抢劫分赃的强盗;没有道德观念的民族,就是没有希望而注定灭亡的民族”。

伦理道德所具备的超越历史时空的特殊性既凸显它的独立价值,又体现了人的感性是由理性所主导的这一特点。在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家具在“礼制”特征的基础上发展,从家具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诠释个体的地位和价值,这是社会伦理思想的表现,其中以家具的造型设计与装饰图案为主。

一、伦理思想在传统家具造型中的体现

(一)周代礼仪文化中的家具形态

《礼记·表记篇》载:“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周朝人重视“礼治”,非常看重实际,礼的本质就是等级和秩序。由此可见,周朝的家具设计结合礼仪宗法制度一起成为奴隶制社会的代表。譬如作为礼器家具的席、几等,其材质、形制、使用的数量及陈设的位置等都与当时社会的等级、名分、地位和权利紧密相关,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伦理价值观念。

席是我国古老的坐具之一,关于它产生,《壹是纪始》中有“神农作席荐”的记载。而在周朝将席的运用与上层阶级的政治统治相结合,那时的礼乐制度严格限定了席的使用范围。

《周礼·春官》记载:“司几筵掌五几五席之名物,辨其用,与其位。”此外,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官僚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在招待宾客时都要布席,以此来表达主人对宾客的友善与尊重。

再譬如几的使用,作为古代人们坐时的依凭家具,专为尊者而设,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尊老”的优良传统。《礼记·曲礼上》云:“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又云:“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且“杖可以策身,几可以杖己,俱是养尊者之物。”

从以上这些文献典籍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对我国周朝时期家具在礼仪文化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窥见一斑。

(二)“太师椅”等明清家具中的伦理观念

太师椅这种家具造型,最早出现在宋朝,原名是圈背交椅,是在之前胡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因为是由当时太师秦桧所首先定制,故后来便有了太师椅的称谓。到了明清之际,太师椅愈加成了身份等级的象征。

明朝时期的圈椅(又名太师椅)种类进一步增加,制作工艺也愈加精细合理,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圈背连接扶手,自高向底一顺而下,整体上呈现出圆形。扶手可以出头,也可以不出头,出头的扶手到端头处向两侧微张,形成外张内敛的守势,恰似中国传统理学中所提倡的士大夫精神的物化。

而清代的太师椅,无论从造型风格所追求的气势和体量,还是从其结构、装饰技巧等方面都不同于以往任何种类的椅种。因此,当时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与清代太师椅特有的设计风格产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清朝,官级之间一级之差便拥有绝对压倒的权利,与清王朝森严的等级制度相适应,华贵、威严的太师椅便应运而生了,借此以炫耀显赫地位,装点盛世。再如清代的鹿角椅,带有更加浓郁的满清气息。作为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即使在入关之后,满族王朝也从未忘却“居安思危”的古训。统治者将每年在木兰围场打猎所得的鹿角制作成鹿角椅,并将其作为继承传统的标志物,并被定为 “家法”。这种鹿角椅在做工上精细完美、巧夺天工,是清代统治者宣扬祖宗功业,教育后代子孙的工具,始终充满着强烈的政治教化色彩。

二、伦理观念在古代家具装饰图案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装饰图案,其内容以民间民俗的祥瑞为主题,将传统的寓意用象征的手法表达出来,体现了其丰富的精神内涵。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吉祥图案,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图腾活动,如凤鸟和龙蛇等。商周最早将这些图案引入家具设计领域,然后在秦汉时期发展,于唐宋期间成熟,在明清年间兴盛至极。

溯本求源,在商朝时期人们的普遍思想被神秘的鬼神观念所裹挟,从而体现在家具的装饰纹样上面,其风格大多映射着庄严、肃穆的精神世界。如1979年在辽宁义县花儿楼窖藏出土的饕餮纹俎。材质为铜,面板为长方形,下为相对的倒凹字形板足,板足空当两端有二半环形鼻连铰状环。板足饰精致的细雷纹、饕餮纹,铃上亦饰有花纹,铜铃制作精巧,其形式为我国青铜铸造之罕见。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具,以楚式漆木家具最具代表价值,其缤纷绚丽的色彩,精致大气的图案,且这种装饰图案主要以龙凤云鸟纹为主,标志着中国家具已经具备纯粹的装饰欣赏价值。

到了清代,各种家具装饰图案的形式以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风格为主。回纹作为清式家具中最独特的装饰纹样,其寓意是福寿永远、吉祥绵长。是由古代陶器和青铜器上的云雷纹演化而来的几何纹样。种类有圆滑的“火镰纹”“如意纹”;倾斜的“勾连雷纹”;方正的“乳钉雷纹”等。因此人们常常将具有回纹的家具归为清式家具。

此外如石榴(意为“榴开百子”)、葫芦(意为“子孙万代”)、花生(意为“多子”)等植物纹图案,都有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这无不与传统的伦理观念有关。中国古代社会极其注重“孝道”,向来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在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封建社会里,一个家族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子孙满堂、人丁兴旺,因此吉祥图案常常在古代家具装饰中见到。再如荷花、鹤等图案,取“和”之谐音,呼应了儒家“和为贵”的“中庸”之道,这种寓教于传统家具设计的例子不胜枚举。

回顾历史,观照现状,“崇尚西方现代风格,忽视本民族的优良传统,任然是当代中国设计师以及设计专业学生的‘流行病’”。民族传统、民族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是融儒、释、道三家为一体的文化思想,形成了具有民族个性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它见证了华夏民族的兴衰荣辱,更是新时期将中国文化推向未来的强大动力。所以,重视民族传统,发扬民族文化不失为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路玉章.中国古家具鉴赏与收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

[2] 王正.先秦儒家人禽之辨的道德哲学意义.[J]云南社会科学,2015.2.

[3] 程艳萍. 中国传统家具造物的科技伦理内涵[J].创意与设计.2012 ,01.

[4] 周飞.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现代设计价值[J].装饰,2007,03.

[5] 中国家具.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网站.http://www.zgwhyjy.com/plus/view.php?aid=762

作者:张玉忠

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研究论文 篇3:

创设问题情境涵育核心素养

目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全国课堂教学深度改革的新方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教师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1]。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具体的问题情境,因为它“就是在发现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上养成有效的、符合历史学基本规律和规范的心理活动习惯”[2]。下面以人民版选修一《王安石变法》为例,就创设问题情境,涵育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求教于同仁。

一、基于教学立意和实际学情,勾勒教学整体思路

教学立意是统领问题情境的灵魂,实际学情是创设问题情境的依据,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必须体现教学立意和实际学情。在长期去情境化的中学历史教学环境下,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被动听讲,主动探究的问题意识淡薄,这已成为当前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转变亟待突破的教学瓶颈。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建议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创设各种历史情境,以问题引领为切入点,按照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获得新的认知。基于此,本课以“探求治道的变法”为主线,按照“为何变—如何变—为何败—如何评”的认知步骤和“情境—问题”的教学逻辑,“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历史进行探索,拓展其历史认识广度和深度”[3],理清变法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内在理路,明其得失,知其兴替,这是本课教学意义所在。

二、基于核心素养和教学内容,创设教学问题情境

创设教学问题情境是培养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所谓问题情境,是指能激起学生认知冲突,又能启发问题思考和深度探究学习的教学情境。本课围绕以下四个问题情境展开教学,通过凸显“问题意识”,强化学科方法,把发现问题、分析問题和解决问题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进而涵育学科核心素养。

情境一:祖宗之法与革除时弊:探求治道的变与不变?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基于特定时空条件下的问题情境创设,能最大程度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实际,理解历史的延续和变迁。例如下组材料:

材料二:“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之为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宋代士大夫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度原则时,经常与“祖宗之法”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宗之法”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陈苏镇《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材料三:……官沽味醲村酒薄,日饮官酒诚可乐。不见甲中种糯人,釜无糜粥度冬春。

——《食糟民》

……自从澶州盟,南北结欢娱。虽云免战斗,两地供赋租。将吏戒生事,庙堂为远图。身居界河上,不敢界河渔。

——《边户》

学生通过对材料一不同时期形势图的解读,可以感知“宋初疆域虽无法与汉唐相比,但它结束了中国历史上分裂程度最彻底的时代以及宋处于被周边民族政权挤压的空间内”等历史现象。面对前车之鉴和现实危机,宋朝君主采取了何种治国之策?何为“国家根本大法”?如何评价宋朝特别重视“祖宗之法”的政治取向?教师一连串的设问递进,旨在制造思维冲突,推动学生“发现历史的变异和情势,揭示出历史内在演进的实践逻辑,以深化对历史的认识”[4],例如中国传统儒家政治文化重要内容的“祖宗之法”是在“探求治道”的变法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认知,其产生取决于社会变迁带来的压力和现实政治的需要,其“变”与“不变”要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分析等等。

史料的搜集和鉴别是研究和探讨历史问题的基础,在多种渠道获取和整合不同史料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质疑材料三的使用价值。基于此问题,教师可以肯定“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以及“以诗证史”学习方式,但要提供其它史料进行多源互证,例如“宋真宗景德年间在职官员为1万多人;到仁宗皇祐年间,仅过40年便增至2万余人。宋太祖时,全国军队数量为20余万人,到仁宗时竟达120余万人……”,以便学生理清社会环境与变法除弊的内在逻辑,理解“基于所遭之变及所遏之势倒逼出来了这场改革”的认知。

情境二:破格提拔与两次罢相:命运多舛的原因何在?

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恰当的问题情境利于其知识生成,深入本质并转化为学科素养。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王安石人物年谱并设问:宋神宗破格起用王安石的原因有哪些?旨在引导学生从学识、志向、经验等方面概括改革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激活遥远的人和事,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改革者兼济天下的情怀。当然这一认知会与王安石两次被罢相直至病逝的人生经历形成鲜明对比并再度激疑:“为什么改革者的下场都不大好?”面对新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当年打倒了当朝宰相的《流民图》,讲述王安石的学生郑侠上疏论新法过失,力谏罢相的故事。继而展示王安石提拔的吕惠卿交出二人私信,以“无令上知”离间君臣的史料,以及王安石“天下事如煮羮,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羮何由有熟也?”的观点并设问:以上材料能否证明宋神宗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学生通过识别、比较和分析史料可知,《流民图》作为实物史料,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流民的困苦,由于它带有绘制者反对变法的主观意图,故不能完全佐证变法失当,但是神宗的确因此动摇了变法决心;王安石作为变法当事人,其言论和经历折射出变法复杂的用人环境,能佐证神宗摇摆不定的心理演变,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情境是知识转化为认知和素养的桥梁,带有故事性的问题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但是并不完全等于历史事实。只有以多元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运用史学理论和学科方法辨析史料价值,才能透过表象看清中国古代“得君行道”体制的局限,加深学生对改革者和变法命运的理解。

情境三:全面改革与戛然而止:动机与效果缘何背离?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史料实证是基于可信史料解释历史的前提,是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是最具历史学科属性的核心素养。通过对“变革天下之弊法”结构图中显性知识的解读,学生感知到变法是古代史上罕见的全面改革,这场“探求治道”的变法实践效果显著,当时国库积蓄可供朝廷20年财政支出甚至出现百年不遇的繁荣景象,但为什么改革最终却“动机与效果背离甚至戛然而止?”

材料四:变法大事记:熙宁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五年三月行市易法。五月行保马法。八月行方田均税法。六年六月置军器监。八月行免行法。七年(1074年)九月行将兵法。

材料五: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关于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除了反对派阻挠破坏、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以及实际效果中损上益下之外,本课另辟视角,从立法技术、改革速度及力度等角度拓展学习宽度,例如展示以上史料并设问:上述材料体现了变法的哪些特点?从史料类型来看,二者有何不同?后世学者马克垚基于何种史实得出变法思想和举措具有很大的前瞻性?从当时的环境和过程看,其前瞻性能否保证变法一定成功?这两则史料能否佐证变法失败还有其它的原因?请说说你的判断依据。

求真和思辨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特征,鉴于学生不清楚基于事实叙述的史实性史料与基于解释评价的史论性史料的区别,教师要引导其从不同视角挖掘史料信息,对比发现史料的异同和价值,进而表达个性化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史料甄别能力、史料实证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境四:历史罪人与名垂后世:如何科学地评价变法?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封建社会很多史书称王安石为变乱祖宗之法的历史罪人,封建学者范纯仁称其“欲求近功,忘其旧学”;资产阶级维新派梁启超称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变革”;现代史学家邓广铭认为“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的”,面对如此迥异的观点,学生要如何客观地理解和评判历史呢?

基于问题引领教学的思路,师生可以从时代背景、作者立场及主观意图等角度,分析同一主题产生以上不同解释的原因,然后结合宋史专家王曾瑜“评价王安石变法,主要是依据言论,还是依据行动;是依据动机,还是依据效果,这应是个根本的原则问题”的观点进行理性审视和归纳总结,最终生成自己的历史解释和价值判断。这种互动探究、协同评价的方式,不要求对观点做正误评判,教师只要助力学生用历史的标准分析问题,感受“历史解释是多样的”“不同时代不同立场,占有史料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历史解释也有所不同”等唯物史观认知即可。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重要价值取向,“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5]。当学生品读王安石的名句“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何为善法?”进行思考,以便深入体悟变法的精神启迪与制度遗产,判明历史上改革的机制取向,提升兴利除弊与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增强国家强盛与民族复兴的进取意识,这是本课教学价值引领的目标所在。

三、基于课标要求和教学反思,明确教学改进方向

2017年版《课程标准》建议,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重要的是在教学理念上要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教学的本位和重点。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也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基于问题的情境创设是唤醒学生历史思维、情感和方法的有效途径,它通过重组核心教学内容,围绕时空观念、证据运用、历史解释和价值建构,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有利于涵养学科核心素养,推动中学历史教学从被动灌输走向主动生成。

历史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反思的学问。学生是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他们在课后教学评价中写到“课上学到很多,可以写论文了”,这一评价包含了对教师引进学术观点,拓展教学深度的肯定,但也有可能超出个别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因而,在精选典型史料,理清问题逻辑,创设符合实际学情的问题情境,提高“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效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反思和实践。

【注释】

[1][3][5]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45、17-18、5頁。

[2]吴伟:《也谈中学历史教育的衔接问题》,《历史教学》2017第11期。

[4]郭子其:《基于时间尺度的历史解释--以<辛亥革命>教学为例》,《历史教学》2018年第7期。

作者:李玉

上一篇:软件工程案例式教学法论文下一篇:激励理论下人力资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