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专学生法制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德育课程是职业中专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当今职专学生的特殊性、目前德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的途径与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职专学生法制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职专学生法制教育论文 篇1:

职专学生违法犯罪成因及对策

内容摘要:职专学生法制意识淡薄,其原因主要有缺少关爱、家庭贫困、经济社会负面效应及不良文化的影响、法制意识淡薄等造成。对此可以采取党和政府要更加关注和帮助、加大对中职困难学生的资助、打防并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完善立法措施等方式解决。

关键词:职专学生、违法犯罪、成因、对策

笔者曾在某职校工作达5年之久,深感时下职校学生法制意识淡薄,违法乱纪甚至犯罪行为时有发生。这其中主要表现为打架殴伤他人和偷盗。仅以2009年为例,全年打群架计有98起,造成人身伤害的有67起,偷盗财物达500元以上的,达到59起,其中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计有13人。职校学生的这些违法乱纪行为不仅给社会、学校、他人、父母造成伤害,同时也对自己造成了伤害,妨碍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和谐校园建设和社会秩序的稳定。部分中职学生之所以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不惜以身试法,笔者以为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1.缺少关爱是部分中职学生实施违法犯罪的诱因之一

还以上述某职校为例,在187个实施违法犯罪的学生中,父母离异的学生有35人、丧父或丧母的学生有26人、父母外出打工无暇监护的学生有126人,计145人,占77.5%。这些学生平时由于父母不合、争吵、离异,以及一方早逝,父母关系冲突或异常使他们很少有精力、时间关心教育子女。这种家庭的学生很少或没有受到父母、亲人关爱,缺少家庭温暖,学校、社会关怀又不够。

2.家庭贫困难以得到学校、社会有效救助是部分中职学生违法犯罪的另一诱因

很多职校学生来自于城市下岗职工家庭或经济落后农村尚未脱贫的家庭。这些家庭父母无稳定收入,又缺乏挣钱致富的技能,谋生艰难,若是家中还有一个病人则更是雪上加霜,债务累累。这些学生能上学已属不易,生活困苦,学校发给的困难补助又有限且受名额限制,不可能惠及到每个困难学生。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一些困难学生在虚荣心的驱使下,随手牵羊拿人饭卡、手机、钱币甚至为吃一顿像样的好饭,代人打架时有发生。

3.经济社会负面效应及不良文化的影响是再一诱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诸如享乐主义、金钱至上、腐朽生活等不良行为方式。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的频繁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没有社会经验和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受这种不良风气的毒害、一些学生往往禁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诱惑下,就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法制意识淡薄是职专学生实施违法犯罪的又一诱因

当下的职校学生学习能力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学生相比学习能力明显下降,很多职校学生早在初高中学时就已经失去学习兴趣,上课不带笔、课本的学生很普遍,对学习持无所谓的态度。法律基础课内容又相对枯燥,又由于不是专业课,一些职校学校又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因而听课的学生就更少了。结果很多职校学生掌握的法律知识少之又少,施暴、偷盗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刑律,受害的学生也不知道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甚至出现以暴易暴,以偷代偷。部分学生心中想的是打架、盗窃等行为即使被发现充其量被学校开除罢了,没什么大不了;进派出所、少教所无非是关几天、罚点钱。他们体会不到司法机关的平和执法,是对失足学生的关心和保护,有的学生甚至以进去过为荣!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大量懂法护法有技术的工人,不仅是家庭和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一、党和政府要更加关注和帮助问题家庭学生的成长

问题家庭的子女的情况,可能尽管各不一样,但都可归于一点,即大多数都属于弱势群体、边缘人群。所以光靠单个家庭的力量难以承受,迫切需要党和政府、社会、学校等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不是亡羊补牢。各级政府应高度正视,充分认识到帮助问题家庭及子女,提高他们的收入,使他们子女接受教育,对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各级政府应该在就业、扶贫、救济等方面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给予问题家庭足够的支持。

二、加大对职专困难学生的资助

各级政府在充分保障职校教育经费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政府财政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困难学生资助。城镇居民委员会、乡村村民委员会应该发挥自己与困难学生家庭便于联系的优势,给予这些家庭和学生一定的物质、精神扶助。学校应体现教育的公益色彩,拿出一部分资金,更多向困难学生倾斜,让他们吃的饱,学的安。教育部从2010年9月实施的中职困难学生免费教育将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三、打防并举是预防中职学生违法犯罪的关键

公检法部门在预防职校学生犯罪工作中担负着其他部门无法替代的职责。一是要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危害职校学生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当前,侵害职校学生合法权益的事件屡有发生,不容忽视。因此,公检法机关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侵害职校学生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案件,坚决贯彻从重从快的方针,作到快捕、快诉、快判,保护被害中职学生的合法权益。要坚持对违法犯罪学生贯彻教育、挽救和感化的方针,在办理职校学生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要严格掌握政策界限,对有违法行为,但尚未涉嫌犯罪的中职学生,要耐心劝导,帮助其改正错误;对已涉嫌犯罪的,也要正确领会刑诉法的有关规定,区别不同情况,依法做出处理;对主观恶意较深,屡教不改、情节严重的中职学生犯罪分子,要从严惩处,通过惩处这一特殊手段,给职校学生以教育和震慑,使那些有犯罪苗头的学生有所畏惧,不敢犯罪,从而收到匹配和预防中职学生违法犯罪的效果。三是向有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检察机关在办理中职学生违法犯罪案件时,发现有关单位、学校在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帮助等方面存在问题时,应及时发出检察建议,提出纠正措施,帮助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四、加强中职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

针对部分中职生法制意识淡薄的现状,我们应该有意识强化职校学生的法制教育。首先职校学校要把法律课重视起来,提高到与专业课同等地位,严格考核,不走形式、过场。其次定期对职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针对职校学生违法犯罪特点,以案释法。与失足学生的家长建立联系制度,定期沟通情况,制定帮教措施。还要借助报刊、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

作者:邵伟

职专学生法制教育论文 篇2:

职专德育课教学改革探究

摘 要:德育课程是职业中专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当今职专学生的特殊性、目前德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的途径与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职专;德育;改革

德育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的情操,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加强公德心、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关系到其内容的实施,关系到学生对德育课程的看法和态度,也直接关系到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当今职专学生的特殊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有效实施德育教育,必须对教育对象有明确的了解。职业中专的学生多以农村学生为主,城市学生为辅。特点是青春、活泼、好动、可塑性强,但有相当一部分文化基础差、行为习惯不好、家庭经济困难;离异子女多、留守家庭子女多,享受父母直接关爱少;感情脆弱,自信心差,自卑心理突出,缺乏学习动力。若引导得好,他们会走上正道。反之,他们就会走上迷误的歧途,这就给我们德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重要要求:要时刻注意信任、关怀学生,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教学方式。

二、目前德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学校和教师重视程度不够。自从2002年对口高考不再考德育科目以来,德育课程在职业中专学校受学校和教师重视的程度日渐下降。许多学校往往根据对口升学或实习实训的需要来安排课程,德育课大纲规定的四门课程开不齐的情况在职业中专学校普遍存在。

(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学生的心目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德育课程是副科,可学可不学,对德育课程缺乏兴趣,学习态度不够积极主动,学习效果很不理想。

(三)少数教师素质不高。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教师的“教”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一是部分教师知识面狭窄。德育课是属于综合性的社会学科,概念较多,原理十分抽象。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必要的科学知识和对社会现象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否则因理论缺乏,必然出现照本宣科、内容单调的现象。二是部分教师对时政变化不够敏感。德育课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另外,一些学校的教师另外,一些学校的教师还是在沿袭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填鸭形式和“一言堂”形式的教学模式,造成了教师为重心,忽略掉了学生的主题的学习地位,教学模式单一且僵硬,这些元素都极大的影响了德育课程的教学。

三、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的途径与方法

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在德育课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湖南长沙市现代服务职业中专学校通过多年的德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也总结出一些方法。

(一)创新教学内容,做到“三新”。德育教育要针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在“新”字上下功夫,应努力把握以下几点:1、目标新。在德育教学实践中,要确立“三个一体,三个注重”的教学目标。三个一体是: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书与育人为一体;2、材料新。德育课教学应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及时补充国内外最新动态,才能讲课生动,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增强使命感、责任感;3、观点新。德育课应突出时代特征,将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观点融入课堂教学中。

(二)改革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教学”。1、推行“自学自讲”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的教学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换位置”,即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变学生台下被动地听为台上主动地讲,老师则在学生讲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二是“练口才”,即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学生在公众场合发言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三是“提能力”,即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对教材进行潜心钻研。教师在授课前,要参考大量资料,将教材内容划分为三个部分:必讲的,可讲可不讲的,不必讲的。然后进行讲、观、议、练的有机结合。讲,是指对教材的重点问题进行讲解;观,是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播放历史纪实、伟人传记等内容的录像片,实行学生观看和教师讲解相结合;议,是指组织学生对难点问题进行议论;练,是指通过社会调查、参观学习的形式,提高对知识的感性认识能力。3、将讨论教学法引入课堂。讨论教学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选择讨论题目时,对于所涉及的社会热点问题,例如一些针对理想、信念、爱情、网络成瘾等问题做出思考和讨论。讨论形式包括邻座、小组、辩论式讨论等。

(三)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1、情感启动。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在开始讲课时要创造出学生乐于学习的环境,通过提出各种问题,案例解析等等比较核实的刺激源来把学生激活,诱发其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2、情感融入。做到化繁为简、寓理于情,在愉悦的感情交流中传播知识,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真正变成自己拥有的知识。3、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关爱学生也是社会的、高级的、政治的情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要对学生充满关心和爱,要以情感人。对于学生表现好的地方,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多给学生树立信心。

德育教学改革是个全方位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和谐环境,人人重视,人人参与努力,最终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德育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市现代服务职业中专学校

作者單位:

[1]黄振发.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及改革探析[J].广西轻工业.2007.9.

[2]吴爱国.对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7.

作者:钟玮

职专学生法制教育论文 篇3:

中职学校应加强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

近年来,各大新闻媒体时有披露中职学生暴力伤人、自残自杀等极端事件,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中职学生对他人生命轻视、对自己生命漠视的行为,无疑反映了其生命意识存在比较严重的缺失。

生命意识是人对生命的理解和体验。中职学生的生命意识不仅直接影响其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行为,而且制约其生命存在的品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生命教育首次被正式写进国家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面对当前中职学生因生命意识淡薄而酿成不幸事件的现象,中职教育有必要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从而更大程度上减少甚至杜绝悲剧的发生。为此,中职学校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在国外,生命教育很早就被列为学校日常教育的重要一环。如美国1976年就有一千多所中小学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20世纪90年代其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在我国,虽然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就明确提出要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但在实际中执行的情况并不容乐观。目前,中职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只是在心理健康教育、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等课程中有所涉及,而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浅尝辄止,教师与学生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中职教育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已是迫在眉睫,只有把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提升到课程教学的高度,并且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才能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生命知识,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生命价值的尊重。

二是建设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教师是生命教育的施教者,建立具有浓厚的生命意识和丰富的生命知识的专业教师队伍,才能适应中职学生生命意识培养的需要。就目前中职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没有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情况下,中职学校应在语文、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与法律等课程中适当渗透生命教育,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例如,可将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将法的观念融入到生命教育中,使学生从法律的角度认知危害他人生命的严重性。为此,中职学校应对广大中职教师开展生命教育全员培训,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举办生命教育辅导讲座,为广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开展生命教育工作提供帮助。同时,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中职学生生命意识培养的课题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升生命教育工作水平。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承担教研课题等方面,学校应优先考虑生命教育工作出色的教师,以激发广大中职教师开展生命教育的积极性。

三是创新生命教育的形式。生命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采用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不断开展形式新颖、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的实践活动。例如,可开展生命急救演练、野外生存训练等活动,使学生在面临突发火灾、地震等危机时能采取正确的施救方法;带领学生亲临交通事故的救助现场、参观孤儿院等,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宝贵;在企业、工厂的顶岗实习安全教育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在实习中加深对生命的体验。国外的一些新颖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例如,在日本,学校鼓励学生到牧场体验生活,通过与动物相处体验大自然的生命力量。在美国,一些小学老师带领学生到专为绝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的宁养院,与绝症患者交流,目送患者告别人世。无疑,这种死亡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人类的生老病死,从而树立科学、合理的死亡观,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

四是营造充盈着生命气息的校园文化。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对浸润其中的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人格、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因此,中职学校在创建学校校园文化时,应注意让校园文化充盈着生命的气息,为中职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氛围。例如,学校的育人目标,以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应对个体生命提出要求,引领学生领悟生命价值;开展生命阅读活动、生命价值辩论大赛等,使认识生命、保护生命、敬畏生命的理念深入人心;构建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开发一批生命教育校本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等,落实生命教育校本教程,促使学校生命教育走向深入。

总之,中职学校在开展生命教育活动中,应以人为本。采取相关措施将生命教育真正地落到实处。同时,整合学生家庭、社会教育资源,使学校、社会、家长三方形成合力,把生命教育从校园引到社区、家庭,共同推进中职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

作者:一凡

上一篇:成教学生档案管理论文下一篇:现代企业薪酬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