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台站气象业务管理论文

2022-04-26

摘要:本文从基层台站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和基层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出发,结合四川省气象部门的实际情况,参照中国气象局现有的国家级+省级培训体系建设构架,探索建设四川省气象部门“省-市-县三级气象教育培训体系”的思路和措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基层台站气象业务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基层台站气象业务管理论文 篇1:

浅析基层汛期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近些年来受强对流和连续强降水影响,全国各地的防汛救灾工作形势十分严峻,防汛救灾工作做不好,受苦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为此,要做好防汛工作,基层汛期气象服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气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气象工作者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虽然通过各级气象部门的努力,气象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目前我国基层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

關键词:基层;汛期气象服务;问题;策略

1 前言:

基层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和其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它直接关系到基层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我们必须要给予基层汛期气象服务工作足够的重视,及时关注基层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来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其作用来保障基层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现阶段基层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阶段浅析基层汛期气象服务的调查发现,在服务工组中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基层工作人员思想觉悟不高,钻研业务技术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二是基层工作技术方面存在短板,灾害性天气来临前预警速度有待提高;三是基层气象部门人员短缺,内部职责分工不明确;四是基层部门工作制度存在漏洞,未建立完善的灾害天气防范机制。

3 提高基层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的正确途径

3.1提高基层汛期气象服务中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

在非汛期时间内及时组织工作人员召开学习会议,认真领会、贯彻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精神并认真贯彻执行,使从事基层汛期气象服务的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使工作人员从思想上重视,继而转变为从行为上重视,并通过学习强国、县级综合业务考试系统、中国气象远程教育网等认真学习我党的的执政方针和理念,学习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设立奖励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能力出众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在职称评定时适当倾斜,从而提高工作人员钻研业务技术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业务值班员和带班领导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切实认清汛期气象服务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在汛期工作中的敏感性、针对性、及时性。

3.2加强基层汛期气象服务的技术培训工作

在非汛期时间内定期组织基层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学习和相关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进一步修改完善基层气象服务业务流程,组织工作人员对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流程情况进行熟悉,加强与上级气象部门的沟通和交流,不断优化气象服务工作,提升气象服务水平和能力。积极研发预警监测报警系统,在强对流、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来临时发出报警信息,做到提前预警,最大程度的减少人民群众的经济财产损失。加强与上级气象台的天气会商,当监测出现较强雷达回波时,及时通过电话与上级气象台会商发布预警信息,每天对上级天气预报进行订正,并制作发布本地的天气预报,为政府等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共同做好基层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在灾害性天气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做出书面的气象灾害评估报告为以后再发生类似的灾害性天气时提供参考信息。加强与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局、水务局等多个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共享资料,实现多部门联动,更好地开展基层汛期气象服务工作。

3.3引进气象服务人才,加强基层汛期气象服务人员管理

针对当前基层气象部门人才短缺,内部职责分工不明确等问题,积极制定人才引进招聘计划,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一批气象专业的学习充实基层气象队伍,充分发掘工作人员的特长,优化职责分工、责任到人,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专业特长,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工作业绩突出的工作人员进行表彰、提拔任用,或者是在职称评定时优先考虑,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和干事的积极性, 奋力做好基层汛期气象服务工作。

3.4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完善基层灾害天气防范体系

对值班制度和岗位职责落实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要制定完备的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同时积极引导媒体和群众对基层汛期气象服务公务进行监督,例如可以通过群众举报热线、网络信箱等形式对气象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制定应对突发灾害性天气的应急预案、应急值班工作制度、应急保障方案以及配套操作规程,对重大事件信息报送制度等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对预报制度进行了认真的清理,并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为做好基层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提供有力地制度保障。及时掌握当防汛防灾害工作情况,畅通民意渠道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要做到灾害发生前同及时通知到每个受灾群众,同时建立气象信息员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逐步完善基层灾害天气防范体系。利用电视、应急广播系统、手机、电话、政府网站和微信、微博、抖音等软件等发布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实现了基层汛期气象服务全覆盖。

结语:基层汛期气象部门应认真落实上级气象部门关于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的各项工作安排部署,始终坚持“防灾减灾、气象先行”的工作理念,做到“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坚持人民生命至上的原则,强化部门联动,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努力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确保基层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达娃, 西洛, 刘竞. 浅谈基层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 中国科技纵横, 2019, 1000(008):243-244.

[2]熊妍, 胡晓叶. 新形势下关于发展基层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J]. 科学与信息化, 2019, 1000(009):188-189

[3]陈震清, 张艳菊. 基层气象台站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J]. 南方农业, 2019, 1013(023):134-135.

[4]郑科平. 新形势下发展基层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 678(16):145-145.

作者简介:

王泽雁(1978—),女,汉族,贵州省册亨县人,本科学历,副研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综合气象业务工作。

贵州省册亨县气象局 552200

作者:王泽雁 张仁兴 黄廷学 李国超 陈星兆 杨茜

基层台站气象业务管理论文 篇2:

四川省气象部门“省—市—县”三级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思考

摘 要:本文从基层台站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和基层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出发,结合四川省气象部门的实际情况,参照中国气象局现有的国家级+省级培训体系建设构架,探索建设四川省气象部门“省-市-县三级气象教育培训体系”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气象教育培训;基层;培训体系;模型设计

中组部在《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要求 “实行垂直管理的部门要切实负责本系统基层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要大力建设和发展部门多层级的教育培训体系”。

“没有一流的人才,就没有一流的业务”,“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培训须先行”已经成为气象部门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共识,培训在现代气象人才培养中已发挥越来越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层气象部门是气象事业发展的基石,没有基层气象部门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气象事业的现代化,气象部门要在2020年率先实现现代化,气象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先行,为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一、“省-市-县三级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目的和意义

(一)党和国家对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培训工作的要求

中组部在《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发〔2013年〕8号)对基层干部队伍的培训工作明确提出了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规定实行垂直管理的部门要切实负责本系统基层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大力建设和发展部门多层级的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四川“省-市-县三级气象教育培训体系”是贯彻中组部文件精神指示,也是加强对四川基层气象部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中国气象局党组对加强基层气象部门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

中国气象局在《2013-2017年气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进一步强调“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气象干部教育培训应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气象干部的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施教”。

(三)四川气象教育培训工作需进一步强化

1.拓宽职工参训渠道,满足四川基层气象部门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

通过对四川省部分市县局的实地调研发现:基层气象部门领导和业务人员、管理人员都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尤其是在推进工作中,对新业务、新方法、新政策的培训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

2.培訓内容的普适性和本地性充分结合,提高培训效果

在调研中也发现,由于各市州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别很大,各市州职工综合素质高低不平,培训的个性化、本地化需求突出,国家级、省级培训项目的培训内容具有很强的普适性,但针对性还需因地制宜进行提高。

3.加强培训工作管理,建设学习型组织

基层气象部门人少事多,工作任务繁重,工学矛盾突出,影响培训学习效果。建设省-市-县三级培训体系,加强对市州局培训工作管理,建立多方向、全方位的培训学习机制,促进基层气象部门学习型组织建设。

二、“省-市-县三级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思路

目前,基层气象现代化建设对基层气象部门人才队伍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基层气象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基层气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省-市-县三级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可充分发挥各级气象部门在培训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应有的作用,通过搭建省、市、县级各级气象教育培训组织管理机构,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能职责,集中省级培训优良资源,统筹省内培训工作,为四川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省-市-县三级气象教育培训体系”的模型设计

(一)培训体系的基本内涵和模型

培训体系是指实施培训的组织机构、职责、方法、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诸多要素构成的整体,这些要素形成一套结构化的动态体系,能够在组织内部建立深层次的学习循环,不断提升组织的学习力,进而不断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中国气象局气象已在国家级这个层面上构建完善以中国气象局人事司牵头,干部学院+分院(省级培训中心)上下联动的培训体系,经过多年建设,已成为部门内外标杆型的培训体系架构,面向四川基层气象部门的“省-市-县三级气象教育培训体系”以此为模型进行设计。

(二)“省-市-县三级气象教育培训体系”的模型设计

参照中国气象局人事司、干部学院对全国气象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模式,结合四川省气象部门的实际情况,以四川省气象局人事处、四川分院为中心,在四川各市州局建设市级气象教育培训中心,在县局建设县级气象教育培训点(远程培训点),建立省-市-县三级的培训体系。

四、“省-市-县三级气象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目标

(一)成立三级气象教育培训机构

省级气象培训管理机构+市级气象教育培训机构+县级气象培训教学点。

(二)明确各级气象教育培训机构的职能职责

1.省级气象教育培训组织管理机构

省级气象培训管理机构:统筹和管理“省-市-县三级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对各市级气象教育培训中心的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协助市州局进行师资培养,积极开发特色培训项目,加强远程教学课件建设。

2.市级气象教育培训机构

市级气象教育培训机构:负责在省局人事处和四川分院指导下承担本市州局内的“二次培训”、新技术、新业务应用培训及其他相关培训,严格管理所在市州的培训相关工作,按照规范的培训流程进行培训组织管理,确保培训覆盖面和培训针对性。对所辖县局培训教学点工作进行督导和考核。

3.县级气象教育培训机构

县气象局培训教学点(远程教学点):加强远程培训能力建设,协助所在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人影作业人员培训、气象信息员培训等,推进县局学习型组织建设,配合四川分院进行体验式教学和培训评估等相关培训工作。

(三)制定《四川省“省-市-县三级气象教育培训体系”运行管理办法》

制定《四川省“省-市-县三级气象教育培训体系”运行管理办法》,确保三级培训体系能规范、有效运行。

五、“省-市-县三级气象教育培训体系”的运行保障

(一)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专职师资队伍建设:组建特色学科的师资团队,利用多种途径,加强骨干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建立跟踪培养机制,为中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通过各级各部门间的业务学习交流和开展教学工作经验交流会,提高培训专职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二)培训课程体系建设

按照中国气象局党组对气象事业发展的部署,将基层的主要培训领域分成“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测、综合气象观测、信息网络与资料应用、气象综合管理”五个大类,结合各级气象部门业务和管理实际需求进行培训课程体系建设。

(三)远程培训能力建设

一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依托四川省气象部门办公系统或中国气象局干部學院远程教学网站,加强数字教室建设;

二是加强县局远程培训点建设;

三是培训精品课件库建设。

(四)制度建设

健全四川省气象职工继续教育登记制度,逐步建立职工培训基础档案,完善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制度,推进实施岗位持证上岗制度。

六、省-市-县”三级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困难

培训体系建设初期也遇到一些困难:一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存在要不要建立这样的培训体系的争论;二是培训环境及培训平台建设一次性投入经费较大,难以在短期内有效完成;三是我院现有专职培训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还不够高,对市州局兼职师资的培训指导还有一定差距。为有效解决这些困难,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思路逐年推进建设。

七、结语

综上所述,“省-市-县三级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有理论支撑,从实践操作上也可探索前行。加强三级培训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建设,建立适应四川气象事业发展的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切实提高面向四川省基层气象部门气象教育培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组部,2013.

[2] 2013-2017年气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国气象局,2013.

[3] 徐尤峰,谢汉竹.电力企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创新中国电力教育[J].2008.2.

[4] 朱公怡.浅谈培训体系建设[J].才智,2012,2.

作者:高文静

基层台站气象业务管理论文 篇3:

如何确保县级台站观测质量体系工作常态化有效运行

摘要:台站在气象观测的质量体系工作上具有一定的结构化管理特点,以观测质量体系工作的常态化为基础的运行保障。本文将针对我国县级台站观测质量体系工作常态化的有效运行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基于确保县级台站观测质量体系工作常态化的稳定运行采取气象观测质量上的管理体系建设。

关键词:气象观测;台站观测;质量体系

引言

气象数据对于人们生活来说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作用。通过气象数据的提前预知,我们能够感知天气和自然现象的发生,并针对天气的变化做好相应的防护。而镜像数据的获取就来自于台站的观测,在我国的台站观测分为四级,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以及县级台站,这四级部门呈现一体化的标准管理模式,为国人的天气预测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价值。但是,面向其他三级水准来讲,在县级台站的气象观测质量体系工作常态化的有效运营模式当中明显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来源于县级台站的观测设备、观测环境以及观测工作人员的整体管理结构。而我国要想在观测质量体系工作常态化的运行结构当中迈向气象大国的大门时,需要对县级台站的观测质量体系工作常态化的运行模式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工作保障。

1县级台站观测质量体系工作运行难点

我国在迈向气象大国的道路当中所面临的是对县级台站观测质量体系工作运行当中的许多难点考验。在观测质量体系工作的运行结构当中,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和真实性是需要关注的重点,这就要求在县级台站的气象观测设备的质量要有着超高的标准,与其他三级部门应该是一致相同的质量。县级台站的工作环境和人员的自觉性上也存在着很多不足,首先,臺站观测一般是针对气象的观测和记录,通过全面的气象台站观测管理体系整理出有关气息数据的信息和对比。在我国,气象台站的观测质量体系工作常态化的有效运行一直都是气象局关注的重点,如何稳定的观测气象并保证质量是台站观测的重要工作基础。在这种对台站气象观测质量的高度工作要求下,我国市级以上的台站在质量体系工作常态化的有效运行上有着一套明确的观测办法和管理制度。但是,在我国县级的台站观测质量体系工作常态化的工作运行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这种不足和缺席一般体现在县级台站的设备观测质量、数据记录实况以及人员观测水准方面。

首先,县级台站的设备相比较市级台站的设备就有明显的差异对比,气象的观测要求设备的质量和精准度极高,并在整体的台站观测工作流程上要具有细致的结构体系,在台站的人员管理方面也要把握对台站观测质量的高度要求和精准目标。县级台站因为地理环境的问题,相比较市级的台站在环境上就处于一种劣势的状态,很多工作人员也不愿留在县级台站工作,人员的管理疏松,工作流程紊乱,加之观测设备的不足和质量缺陷,导致县级台站观测质量体系工作常态化的有效运行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这些都是县级台站在气象观测质量体系工作常态化运行方面的工作难点。

2 如何确保工作常态化有效运行

县级台站如果想在对气象观测质量的工作常态化中确保运行的顺利,依靠的不仅仅是设备,更多的是人员管理。县级台站的工作人员在知识的存贮和对数据的观测能力上要具备细致的记录习惯,这是保障气象数据观测质量的真实性和依据性。另外,在我国全面贯彻对“质量强国”的高要求发展战略部署下,县级台站要想在观测质量体系工作常态化的有效运行上做到无阻碍的推进和发展,就需要对台站的工作质量做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县级台站在设备、人员以及工作环境上无法与市级的台站做出比较,因此需要投资县级台站的观测设备,设备的完善会使得气象观测的数据得到质量上的保障,其次在人员方面采取嘉奖处罚制度,定期对县级台站的工作人员加以培训和知识疏导,让工作人员的态度在县级台站的观测工作积极而又向上进取。而在县级台站的环境问题上要加以克服和理解,加强整体观测质量工作常态化的运行工作能力,组织分工明确,落实政策,加强对气象知识的宣传和传授工作。在中国气象局的成立以来,国、省、市、县这四级都是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和标准,但是县级的环境特殊,常常被忽视,因此在县级台站观测质量的工作常态化有效运行结构当中,要确保对台站工作的质量保证,明确任务的中心,把握台站工作重点计划,建设和带动对县级单位的观测实际业务管控,建立明确的工作管理文件,适当选用人员工作评价体系以及观测工作改进,将常态化的运行体系建设与气象事业发展的目标划分到同一战线。

3 相关建议及措施

在我国气象试点工作建设的不断推动和开展,市级以下的台站监测部门都对观测质量体系工作常态化的有效运行,采取了一定的举措和方案。首先要明确的是一体化的标准管理模式,在这种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是观测质量体系工作常态化有效运行的基础。而县级单位需要做到的是对整体县级台站观测质量体系工作常态化有效运行的结构管理,其次再从整个管理层面进行转变,围绕着整理的观测质量体系工作常态化的有效运行进行人员环境设备的主要梳理工作。当结构管理上受到了一定的保障时,财政在对气象数据的观测质量方面也就有了一定的保证,按照现有国家化的标准,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台站的观测设备质量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清理和监测,确保为所处环境带来的观测数据质量和数据真实性做好实际的考量,在整体的业务流程上要做到优化式的整改和协调,不能因为县级台站的工作环境而受到忽视,一切的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都要按照国家级的台站观测质量来完成,以此来确保对于气象观测数据质量的可用性和利用性。

在中国气象会议的全面召开以来,针对县级台站观测质量体系工作常态化的有效运行。该如何得到保障也是受到了广大气象工作者的关注。以全新推进气象观测质量体系建设,结构是整个国家对于气象数据建设和贯彻的实质性战略目标。在深化的改革精神篇章当中,完善县级台站的气象观测质量和工作能力是促使我国迈向气象大国的必经之路。在这种目标的确定下,对县级台站观测质量体系工作常态化的有效运行保障当中,要以质量监测的管理结构体系建设为主,处理好实际体系与建设的业务流程完善县级台站的缺失和不足,在全员组织工作的领导带动下,将县级台站的员工职责划分做好明确的归属,以强化实训工作人员的宣传工作为主,确保县级台站观测质量体系工作常态化的有效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气象观测水准正在迈向气象大国的道路当中,在这种转变的形式里,需要以国家,省级地市级县级这四级一体化的标准管理进行结合互助。面向我国县级台站来说,设备环境和人员的综合化管理整合,是会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观测质量体系工作常态化的有效运行,面向当前这种常态化的运行模式当中,气象观测的数据得到了质量上的全面保障,县级台站的工作环境和水准也与其他三级部门达成目标计划上的高度一致,这无疑是在为我国实现步入气象大国的道路上,做出了必不可少的贡献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细顺,高登平,王利兵,赵志远,畅国平,章阳.1997—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地磁台站观测环境变化定量分析[J].震灾防御技术,2019,14(03):686-697.

[2]张甜,王嘉佩,田守丽,陈小伦.重庆市巴南区气象观测站迁站前后气象资料均一性检测及订正[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09):131-142.

[3]李雨阳,焦东林,徐永丰,呼群.基层台站气象业务一体化运行模式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11):26-27.

作者:薛素云

上一篇: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研究论文下一篇: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