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台站管理科工作职责

2024-04-17

频率台站管理科工作职责(通用7篇)

篇1:频率台站管理科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无线电管理的具体规定、技术标准和规范,研究拟定我市无线电频率台站管理的程序和规定。

2.负责全市无线电频率、呼号的申请和指配工作,审查无线电台站的建设布局和台站址,审批无线电台站,核定频率占用费,核发无线电台执照,办理无线电台站续用、停用或撤销手续。

3.会同有关部门管理无线电台站的研制、生产、销售、进口以及维修无线电发射设备工作。

4.主管无线电台站的监督检査、验证、日常管理和新建台站的验收工作。

5.组织协调无线电监测、检测工作,负责查处无线电干扰和频率协调工作。

6.负责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的审查、存挡和频率台站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电磁兼容分析技术研究和开发,无线电台站统计上报工作。

7.负责组织对“无线电管理专管员”开展学习培训工作。

8.承办管理处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篇2:频率台站管理科工作职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的无线电频率台站管理工作,有效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保证各类无线电业务的正常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山东省无线电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无线电频谱资源属国家所有。对频谱资源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科学管理、有偿使用的原则。

第三条

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的单位和个人,须提出申请,办理设台审批手续,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台执照》(以下简称“电台执照”)。

第四条 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及有关单位要加强协调,互通情况,搞好本行政区域内的无线电台(站)建设布局规划,保护好本地的无线电收、发信区和微波通道。

第五条 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要提高对无线电管理突发事件和重大事项的处置能力。加强对航空导航、列车调度、水上安全通信频率的保护和干扰查处工作。

第六条

省及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 无线电频率管理

第七条 无线电频率规划、指配和使用必须遵守国家频率划分和管理规定。省及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按照审批权限对无线电频率、呼号进行指配。

省无线电管理机构根据国家的频率划分和规定,负责全省无线电频率、呼号的规划、指配和审批。根据国家安排,统一组织全省相关业务无线电频谱资源的招标和拍卖。

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根据省无线电管理机构的委托,指配在本行政区域内设置或服务的无线电台(站)的使用频率。

第八条 为保证无线电台(站)审批工作的顺利进行,省及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根据审批权限对已完成设置无线电台(站)初审,并符合设台条件的申请进行预指配频率。

(一)省及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预指配频率的有效期限一般为一至六个月。省无线电管理机构签发的《频率预指配通知单》,抄送拟设无线电台(站)所在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

(二)在《频率预指配通知单》有效期内,申请单位要按省及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要求提交网络设计、电磁环境测试和电磁兼容分析报告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

(三)《频率预指配通知单》只作为进行工程设计、站址电磁环境测试、频率监测的依据,不作为申请单位的频率批复文件。

(四)在《频率预指配通知单》有效期内未办理设置无线电台(站)审批手续,且不申请延期的,原《频率预指配通知单》自行失效,无线电管理机构收回频率。

第九条 下列无线电台(站)的设置不进行频率预指配,可按相关要求办理台(站)设置审批手续。

(一)使用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分配给各部门或特别业务使用的频率进行组网设台,设台单位须提交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批准的频率指配文件复印件和本系统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频率规划文件。

(二)设置广播、电视台(站)时,设台(站)单位须提交国家或省广播电视业务主管部门的有效频率批件。

(三)设置业余无线电台(站)的个人或集体,须提交国家、省无线电运动协会审核同意的《设置个人业余无线电台申请表》或《设置集体业余无线电台申请表》。

(四)在航空器、机车和船舶上设置制式无线电台(站),须提交无线电台(站)的相关技术资料。

第十条 业经无线电管理机构指配的频率,原指配机关可以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整或提前收回。

无线电频率使用期不得超过十年,频率使用期满,需继续使用的,应在期满三十日内向原指配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办理续用手续;不再继续使用的,办理注销手续。

业经无线电管理机构指配的频率,两年内闲置不用的,由原审批机关收回。

第十一条 无线电管理机构已指配频率,使用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用途。确需改变的,应向原批准机关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改变用途。

未经无线电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让频率。禁止出租或变相出租频率。

第十二条 因国家安全和重大任务需要实施无线电管制时,在管制区内设置无线电发射设备和其它辐射无线电波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无线电管制的规定。

第十三条 无线电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合法无线电频率的保护,在协调处理无线电频率有害干扰时,应当遵循无规划让有规划、带外让带内、次要业务让主要业务、后用让先用的原则进行。

对航空器、船舶、机车的安全运行及其他遇险与安全通信产生有害干扰的无线电台(站)或工、科、医等电磁辐射设备,必须立即停止使用。

设置使用微功率无线电发射设备,其使用频率应符合国家频率规划要求,发射功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四条

军用频率在省内军事系统以外单位使用或军事系统需使用民用频率在我省行政区域内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军地无线电管理协调办法执行。

第十五条

涉外无线电频率、台(站)管理事宜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无线电台(站)的设置和管理

第十六条 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的条件(一)无线电设备符合国家技术标准,且具有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代码(在有效期内);

(二)操作人员熟悉无线电管理有关规定,并具备相应业务技能和操作使用资格;

(三)无线电台(站)网络设计合理,工作环境安全可靠;

(四)具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第十七条 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的主要内容

(一)申请人的身份或资质证明、单位概况、设置无线电台(站)的理由;

(二)拟设无线电台(站)的数量及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三)拟设无线电台(站)的业务类型、网络结构、设置地点及服务区域;

(四)拟申请使用的频率(频段)及数量。第十八条 电磁环境测试和网络设计

(一)设置微波站、卫星地球站、大型固定台(站)、使用共用业务频率设台等,应由省、设区的市无线电监测站或在省无线电管理机构备案且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电磁环境测试,并出具测试报告,电磁环境复杂的须进行电磁兼容分析计算。

设置短波、超短波固定台(站),由省或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对预指配频率进行监测后再行指配或上报。

(二)设台单位根据预指配频率,由具有设计资格的单位进行组网设计,内容包括:

1、无线电台(站)建设的必要性;

2、网络规模、结构和容量;

3、无线电台(站)选址及电磁环境调查和分析情况;

4、拟用无线电发射设备及天线主要技术参数;

5、传输设计、通信质量指标计算和覆盖(服务)区域计算等。

第十九条 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的受理和上报(一)通信范围或者服务区域涉及两个(含两个)以上设区市的无线电台(站)、省直部门和中央国家机关驻鲁单位在济南地区设置的无线电台(站),其设台申请由省无线电管理

机构负责受理;其他用户的设台申请由拟设无线电台(站)所在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受理。

(二)使用国家未划分频率进行实验网的建设,设台申请由省无线电管理机构受理,报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审批。

(三)对超出审批权限的设台申请,受理机关应在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并报上一级无线电管理机构。

对初审不合格的应在二十个工作日内向申请单位或个人书面答复并说明原因。

第二十条 无线电台(站)的技术审查与批复

(一)技术审查的主要内容:

1、网络设计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标准,是否科学;

2、根据电磁环境测试和干扰分析确定工作频率;

3、重要台(站)或网络的技术审查,必要时可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论证。跨设区的市设台组网的台(站),要事先进行相关协调。

对于设计报告不符合无线电管理要求的内容,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修改意见。

(二)省或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对通过技术审查的无线电台(站)下发批复文件,主要内容包括:业务类型、台(站)址和设备参数,指配频率有效期限及使用要求,建台(站)时限、验收、缴纳频率占用费及办理电台执照等要求。

第二十一条 无线电台(站)验收

(一)拟用台(站)单位要在无线电台(站)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并试运行两个月内,提交验收申请和试运行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拟用无线电台(站)建设的基本情况;

2、拟用无线电台(站)的使用效果、覆盖范围及通信质量;

3、填写《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4、本系统无线电台(站)与其它系统间的无线电干扰情况;

5、拟用无线电台(站)管理措施及规章制度建设情况;

6、提供拟用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原件或复印件;

7、对试运行情况的总体评价。

(二)省或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对试运行报告审查后,依据审批核定的项目进行拟用无线电台(站)验收,并在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主要内容应包括:

1、听取拟用设台及设计、施工单位关于无线电台(站)建设和试运行情况的汇报;

2、现场检验无线电台(站)运行情况;

3、核对拟用无线电台(站)参数,对未送检的无线电发射设备进行检测;

4、检查设台单位无线电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建设情况等。

(三)对验收合格的无线电台(站),省或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发电台执照。

对于验收不合格的无线电台(站),限期设台单位整改,如逾期达不到要求,撤消其设台批复。

第二十二条 蜂窝移动无线电通信基站的管理

(一)基站选址意见由省级通信运营公司各市分公司书面报各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初审,对电磁环境复杂的基站要进行电磁环境测试和相关论证。

(二)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将初审意见在受理后十个工作日内回复各市分公司,同时抄报省无线电管理机构。

(三)省级通信运营公司将全省的网络建设方案及各市分公司上报的全省各设区市无线电管理机构的初审意见汇总(含站址变更情况),报省无线电管理机构进行方案审批。

(四)省无线电管理机构批准后,批复省级通信运营公司并抄送各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由省级通信运营公司通知各市分公司根据省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批复文件,到相应设区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办理设台手续。未批准前不得进行基站建设。

(五)基站建成后,省级通信运营公司各市分公司应向各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供下列资料:

1、基站设计文件和频率配置资料;

2、基站无线电发射设备技术资料;

3、基站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

(六)各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在收到验收申请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对合格基站发放电台执照。

各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公众移动通信直放站的管理,受理并及时批复省通信运营公司各市分公司的设台申请。

各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的设台批复要及时抄报省无线电管理机构备案。

第二十三条 由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批准在我省行政区域内设置并核发电台执照的无线电台(站),设台单位或个人在启用时应按是否跨设区的市分别报省或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备案并接受其管理。

第二十四条 省及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要严格高山、高塔、高楼的设台管理。

凡在泰山、大泽山、沂山、蒙山、昆嵛山设置的各类无线电台(站),由所在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进行初审后,报省无线电管理机构审批。

第二十五条 无线电台(站)经批准使用后,应按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定的业务项目和技术参数工作。确需变更的,须事先向原审批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不得发送和接收与工作无关的信号,不得干扰其他无线电业务的正常工作。

第二十六条 撤消无线电台(站)或停用、报废无线电发射设备,应向原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办理收回频率、电台执照和封存设备等有关手续。

第二十七条

遇有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可以临时使用未经批准的无线电发射设备,但应及时向无线电管理机构报告。紧急情况解除后,必须立即停止使用。

第二十八条 固定无线电台(站)的工作环境、微波路由需要保护的,由设台单位向相关设区的市城市规划部门提出申请。

第二十九条 使用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

第三十条 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的单位和个人,须按国家和省无线电管理机构的规定办理(审验)手续。

第三十一条 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应按国家和省规定的收费标准及无线电管理机构规定的期限,缴纳无线电频率占用费。

第四章 无线电台执照管理

第三十二条 无线电台执照是合法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的法定凭证。各类无线电台(站),包括在航空器、机车

和船舶上设置使用的制式电台,必须持有电台执照,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十三条 无线电台(站)执照的核发

(一)省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下列无线电台(站)的电台执照核发:

1、通信范围或者服务区域涉及两个(含两个)以上设区的市的无线电台(站);

2、省直部门及中央国家机关驻鲁单位在济南地区设置的无线电台(站);

3、济南铁路局在我省行政区域内设置的无线电台(站)。(二)除前款所列以外的无线电台(站),其电台执照由台(站)所在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核发。

第三十四条 新设置的无线电台(站),电台执照的核发要以设台批复文件、业经核准的《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表》、《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验收报告等为依据。

第三十五条 无线电台执照中所核定的内容不得擅自变更。如需变更,应事先向原核发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重新核发电台执照,并收回原电台执照。

电台执照不得转借他人使用,严禁仿制或伪造。

第三十六条 电台执照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三年,到期后仍需继续使用的无线电台(站),必须在电台执照有效期满前三十天,到原核发执照的无线电管理机构换发。

进行临时实效发射试验或临时设置无线电台(站),应按审批权限办理临时电台执照,临时电台执照有效期一般不超过半年。

省外无线电台(站)需临时进入我省工作(半年以内),应当持原所在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的书面证明和电台执照,到我省无线电管理机构办理临时设台手续,并按规定进行工作。需另行指配频率或使用时间超过半年的,按正式设台(站)管理。

第五章 无线电台(站)资料管理

第三十七条 省及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设台单位和个人要加强对无线电管理技术文档和无线电台(站)资料的管理。对无线电管理工作中的涉密事项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 由省无线电管理机构审批并办理电台执照的无线电台(站),其技术资料应抄送台(站)所在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不计入所在设区的市无线电台(站)资料统计数量)。

经省无线电管理机构审批,由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发电台执照的无线电台(站),其技术资料应抄报省无线电管理机构备案(不计入省管无线电台(站)资料统计数量)。

第三十九条 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于每月初三个工作日内向省无线电管理机构上传无线电频率台(站)数据库的最新数据,于每年七月和次年一月的前三个工作日内向省无线电管理机构报送《无线电台站设施情况》统计报表。实行垂直管理的单位,由其省级主管部门于每年七月和次年一月的前三个工作日内向省无线电管理机构报送《无线电台站设施情况》统计报表。

省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全省无线电台(站)统计资料的汇总和上报。半年、无线电台(站)设施统计,要以已核发电台执照的台(站)为准。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条 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监督检查人员要熟悉无线电管理法规和无线电管理业务知识,秉公执法。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必须出示执法证件,被检查单位或个人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检查。

第四十一条 无线电监督检查可采用检查、专项检查、不定期检查、立案检查等方式进行。检查范围包括本行

政区域内(济南市根据省、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工作分工)的所有无线电台(站)。

(一)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1、设台单位是否遵守国家和省无线电管理法规和有关规定。设台单位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是否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法规和规定的要求;

2、已设无线电台(站)是否按照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定的项目开展工作,并按有关规定对其无线电发射设备常规技术指标进行检测;

3、审核、换发各类已到期的电台执照,对未到期执照进行核验;

4、查处违法、违章使用的无线电频率和台(站);

5、按照国家或省收费标准,收缴无线电频率占用费。

(二)专项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由省或设区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根据上级无线电管理机构或同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及无线电管理的具体情况组织实施。还可针对无线电频率、台(站)设置使用及管理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立案检查。

第四十二条 对于违犯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山东省无线电管理条例》和《无线电管理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和

处理,给国家、集体或者个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责任者和单位负责人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第七章 附 则

篇3:无线电台站管理系统研究

近年来, 随着我国无线电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无线电台站数量逐年增多, 无线电台站管理工作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加强对无线电台站的管理工作, 在整个无线电管理科学化的进程中愈显重要。

1 无线电台站现状

目前, 全国需要办理设台手续的无线电台站总数已达数百万台, 各省 (区、市) 级无线电管理机构所管理的无线电台站大多在十万台以上, 台站数量最大的省份全省台站数量已经接近三十万台。对于无线电台站管理部门来说, 要管理如此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无线电台站, 其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都是十分巨大的。

2 无线电台站管理部门流程

目前针对需要核查的设备, 无线电台站管理部门流程如下:携带台站登记资料表→核查台站执照有效期→进入台站机房→断开馈线与发射机→连接频谱仪与发射机→获取发射参数→比对台站登记资料→断开频谱仪与发射机→连接馈线与发射机→恢复台站设备通信→盖章审验登记核查结果。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核查台站需携带台站资料表;对台站地理位置无法快速获取;无法快速查看登记过的台站详细信息;无法在核查过程中快速修改台站数据库中的台站设备信息;台站执照易受潮, 虫咬, 易丢失;无法快速比对台站合法性, 需要人工一项一项比对。

3 无线电台站管理系统

本文介绍的无线电台站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

1) 移动终端, 设有RFID读写装置 (该RFID读写装置可采用能读写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的RFID读写器) 、显示装置21和无线通信模块, 通过RFID读写装置读取所监管无线电台站上的RFID电子标签获取该无线电台站对应的数据, 并将对应的数据发送至显示装置进行显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服务器通信连接, 向服务器发送RFID读写装置获取所监管无线电台站对应的数据以及接收服务器返回的数据;移动终端还包括:输入模块, 用于输入显示台站地理位置请求、查询台站请求、台站执照查询请求、台站信息修改数据中的任一种;RFID数据处理模块, 对RFID读写装置获取的所监管无线电台站对应的数据进行解密和解压缩处理。上述系统还包括:设有RFID读写器的工作站, 与服务器通信连接, 用于从服务器存储的所监管无线电台站的登记数据中获取某一无线电台站对应的登记数据, 通过RFID读写装置将获取的对应的登记数据写入RFID电子标签。其中, RFID读写器为能读写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的RFID读写器。

2) 服务器、工作站, 用于存储所监管无线电台站的登记数据;以及将接收的由移动终端发出的所监管无线电台站对应的数据与存储的该无线电台站对应的登记数据进行比对, 验证所监管无线电台站合法性, 并将比对结果发送至移动终端通过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服务器, 还用于在接收到由移动终端发出的显示台站地理位置请求、查询台站请求、台站执照查询请求、台站信息修改请求中的任一种时, 进行相应的处理, 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移动终端通过显示装置进行显示。在该系统中, 服务器进行相应的处理为:第一, 接收到由移动终端发出的显示台站地理位置请求时, 根据显示台站地理位置请求确定查询的无线电台站, 从存储的登记数据获取无线电台站的经纬度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 以使移动终端将该经纬度数据显示在地图上;第二, 接收到由移动终端发出的查询台站请求时, 根据查询台站请求确定查询的无线电台站, 从存储的登记数据获取无线电台站的对应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通过显示装置进行显示;第三, 接收到由移动终端发出的台站执照查询请求时, 根据台站执照查询请求确定查询的无线电台站, 从存储的登记数据获取无线电台站的执照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通过显示装置进行显示;第四, 接收到由移动终端发出的台站信息修改请求时, 根据台站信息修改请求确定查询的无线电台站, 根据台站信息修改请求中的修改数据修改存储的该无线电台站对应的登记数据, 并将修改结果发送至移动终端通过显示装置进行显示。其中, 移动终端的RFID读写装置可以将修改结果写入该无线电台站上的RFID电子标签中。服务器通过其内设置的数据库存储所监管无线电台站的登记数据。

4 结语

通过能读取所监管无线电台站的RFID电子标签的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配合, 方便地获取所监管无线电台站的对应数据, 并发送至服务器与该无线电台站的登记数据进行比对来验证合法性, 提高了验证所监管无线电台站合法性的效率。该系统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以较简单的方式有效提高了验证所监管无线电台站合法性的效率。

摘要:探讨了无线电台站现状, 分析了无线电台站管理部门流程, 研究了无线电台站管理系统。

篇4:频率台站管理科工作职责

关键词:基层台;文书档案;科学化管理

基层台站文书档案是是反映党务、行政管理等活动的档案,记载电台的发展历史,为党和国家积累档案史料服务,为台安播工作服务,并为电台今后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文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档案工作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必须采取新颖的管理模式对文书档案进行科学管理,才能保证文书档案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提高文书处理工作质量是文书档案科学化管理的基础

(一)档案来源于文书,文书质量对档案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做好文书处理工作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方法,因此要提高文书档案科学化管理水平,必须从文书工作做起。2001年正式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公文处理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明确将档案的基础性工作—整理(立卷)和归档性工作纳入公文处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使公文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将文书处理提升为文档管理的前端工作,文书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是建立在公文规范处理的基础上。近年来,无线局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和公文写作,多次举办办公室业务培训班专题学习《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在全局开展公文写作技能练兵竞赛活动,印发公文处理管理规定,督促基层台站严把公文质量关和格式关,保证公文格式规范、结构完整、表达准确、文风端正、行文流畅,保证文件质量及符合立卷归档要求,为文书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归档的文件材料应收集齐全完整。每个基层台站都要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全面地、分门别类地收集文件资料,这样,不但能丰富档案资料的内容,而且还为辅助档案提供资料开展利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否则,资料残缺不全,缺档断代,不但给利用带来无法克服的困难,而且档案工作本身也无法巩固、提高,所以保证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是贯穿收集工作始终的要求。近几年无线局率先在广电系统开发无线电台管理局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和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引入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文书进行前端控制,从源头把握文件踪迹,避免传统文书处理多途径、多层次的处理过程文件散失的可能性,以现代的电子公文传输模式取代了传统的邮路传递模式,并且进行全程的安全保密控制,从而大大提高了公文传输的效率、查全率和查准率,保证公文材料的齐全完整。同时要深层次挖掘基层台站档案的信息资源,抓好“帐外”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帐外文件材料是指未经电子公文传输系统产生的,在收发文登记上无帐可查的文件,这些文件材料是不容易控制,稍有疏忽就会遗漏,所以对这类文件材料,必须做到及时的收集,如党委、办公及专题会议记录、纪要、大事记、合同协议和关于本单位的宣传报道、领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外出开会带回来的文件材料、照片、声像等,应分门别类按一定的归档规则进行收集整理,为今后进行经验总结和历史研究提供真实凭证和重要依据。

二、实现文书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文书档案科学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基层台站公务活动中的交流与沟通逐渐由传统的纸质走向信息化管理,在电子环境中,档案的管理活动是基于电子文件生命周期展开的,传统的以载体保护、载体控制为中心的方法失效,已不能适应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必须全面构建以系统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方法,新的档案管理模式必须从以档案实体保管和利用为重点,转向以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提供服务为重心,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档案工作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在无线局的统一部署下,我台引入信息化档案管理理念,依托无线局电子公文传输平台,实现电子文件的网上接收,先后安装了清华紫光、东方飞扬综合档案管理系统,档案的信息化工作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旨在“简化整理,深化检索,重在利用”,卓有成效的档案信息建设给台站档案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得档案工作人员从传统的“信息保管者”转变为“信息开发者”和“信息传播者”。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对比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方法,传统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由于是手工操作,而且是按“卷”立档,存在工作量大、立卷难、管理难、效率低,而档案管理信息化是OA办公网的使用与档案管理软件的成功集成,利用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将OA收到的文件直接挂接到档案管理系统,并利用文件登记模块进行登记,建立与收发文相关联的档案库,按《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归档原则系统可自动立卷,亦可根据需要进行人工移动、整合,在查阅条件模糊的情况,可按索引或输入关键词进行科学检索,可在计算机中直接读取利用,具有高效、标准、可操作诸多优点,把过去独立分散的文件处理和档案管理工作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管理,从而使文书档案得到科学处理和有效控制。

三、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文书档案管理人才队伍是文书档案科学化管理的关键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较强学科性、综合性、专业性的工作,而随着计算机普及和信息化建设,对档案管理人员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基层台站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书档案管理人才队伍。一是普及档案知识、开展全员培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创造良好的档案事业发展环境。同时开展岗位练兵,提高业务技能,使档案工作人员达到五会(会收集、会立卷、会整理、会编检索工具、会利用)的要求。二是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电子档案管理的业务水平。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到来,文档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要求新时期的档案管理人员不能仅局限于原有的知识范畴内,必须具有高效的信息交流能力,掌握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熟练运用计算机来进行电子信息的制作、使用、维护和管理,否则根本无法介入电子文件的形成和保管,也不可能参与电子档案的管理、检索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档案管理者不仅仅是一名档案资料管理者,而且也应该是档案学科知识的提供者、档案信息领航员。三是做为一个档案工作者,更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档案法》,同时还要学习《档案法实施办法》、《档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档案管理的法规条例,以保证档案工作沿着法制轨道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四是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觉悟、职业道德,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确保档案资料安全可靠。

四、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是文书档案科学化管理的保证

文书档案科学化的管理不仅体现于有现代化的工作手段,还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体系,这样才能实现责任明晰,权责分明,保障档案资料信息及数据的安全运行。基层台站在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时候,要构建匹配的制度规范:一是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和技术规范,细化电子档案工作环节和步骤。二是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特别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三是统一档案管理标准,按照《无线电台管理局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认真调研各业务部门形成的文件材料范围,确定文件材料的种类、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制订《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以实现档案自动立卷,使所保存的档案既能反映本单位的主要职能活动情况,又确保资源格式统一、数据规范、长期可读,便于保管和利用,推动文书档案管理科学化管理。

五、开发利用文书档案的信息功能是文书档案科学化管理的根本目的

如果档案资源不能为今所用,那它就是百无一用的“死信息”,搞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对基层台站事业发展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档案工作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基层台站档案管理工作要更新管理理念,变“看摊守摊”的封闭式被动服务为开放式服务,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着眼于对实际工作的思考,积极深入到各部门的业务工作中去,主动探求档案资料的需求信息,从而全面而准确地提供档案资料,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同时,还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档案资料的编研工作,像《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全宗介绍》、《管理制度汇编》,使服务更直接,更条理,更有效,让档案工作为中心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服务,相互促进。

六、结束语

总之,档案管理工作必需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更新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强档案基础性工作,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高素质档案管理队伍,从而使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丽梅.浅析如何做好机关档案管理升级后的巩固提高工作[J].《黑龙江史志》,2014(12).

篇5:频率台站管理科工作职责

东营市气象局 郝家学 刘晋生

近年来,随着自动气象站的大量布设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基层气象台站地面测报管理工作,使其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充分发挥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在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支撑作用,促进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稳步提高,是目前各级基层气象台站面临的巨大挑战和艰巨任务。

2010年8月1日至7日,东营市局成立由业务副局长和业务管理人员组成的4人专题调研组,对全市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及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调查,深入分析研究并形成调研报告。本次调研活动,一是通过与一线测报业务人员交流,更多地了解业务人员的需求和反馈意见,进一步明确下一步测报管理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二是通过与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交流,分析现测报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听取对测报管理工作的反馈和进一步指导的需求,进一步明确上下级互动与合作机制;三是通过交流研讨,共同探讨如何推动我市基层气象台站测报管理工作的创新。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东营市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现状分析

东营市共有5个气象台站,其中国家基本气象站1个,国家一般气象站4个。各气象站在承担地面气象观测的基础上,还承担农业气象观测、GPS/MET监测、风能观测、酸雨与紫外线观测、地下水质监测、闪电定位观测、区域站技术保障等任务。目前,从事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工作的人员共18人。其中,本科学历10人,占测报人员总数的56%;大专学历4人,占22%;中专学历2人,占11%。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11人,占61%;初级职称7人,占39%。年龄在35岁以下3人,占17%;36-45岁7人,占39%;45岁以上8人,占44%。从事地面气象测报管理工作的人员共1人,在市局业务管理部门工作,本科学历,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年龄在35岁以下。

二、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直以来,东营市局高度重视测报业务管理并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成功做法,积累了有益经验。主要概括为“六个一”:

(一)严把一个关口。即严把业务质量关,提高测报管理员自身业务素质。只有自身业务过硬,测报管理员才能在平常工作中及时发现观测员的违规操作,并找出原因、纠正错误,才能发现业务上出现的一些带共性的问题。为提高测报管理员自身业务素质,东营市局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对省局下发的各类文件弄懂、吃透,不能有丝毫错误,并将现用文件汇编成册,下发各台站,既便于文件管理,又避免了工作 中出现漏洞。同时要求测报管理员做好相关报表的预审把关工作,保证报表质量。

(二)发挥一项优势。即充分发挥管理工作优势,搞好搞活管理工作。测报管理是一项要求严格而又牵涉面极广的工作,管理人员由于工作原因,直接面对基层,同基层打交道最多,既要正确传达上级的要求,做好指导和检查,又要真实地将台站的执行情况及时反馈,工作中既要严格要求按章办事,同时又要求针对具体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做好这项工作,东营市局管理人员每年年初都根据实际情况,向市局提交当年的测报工作重点和急待解决的问题,并就了解的突出问题如观测环境问题、业务质量问题、开展业务活动经费问题等,向局党组提交专题报告、申请报告等,使一些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对一些牵涉测报人员切身利益的问题,积极向省局和市局领导进行了反映和沟通,有力促进了测报质量的稳定提高。

(三)健全一套制度。即建立健全测报业务管理制度,促进测报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东营市局目前已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测报业务管理制度。一是业务学习制度,采取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要求记学习笔记、写学习心得。在每月召开的质量分析会上将自学时遇到的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大家集体讨论;二是质量分析会制度,各台站每月初对上月的观测质量进行分析,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市质量分析会,将错情责任落实到人,将讨论情况进行详细登记;三是 集体观测制度,遇有复杂天气,随时组织集体观测;四是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建立了仪器月检查登记簿,将本月仪器安装、使用、维护、更换等情况进行详细登记;五是质量与工作量考核制度,制定了工作量与奖金、预算外收人挂钩,突出了奖勤惩懒,奖优罚劣的考核办法。

(四)执行一个办法。即严格执行目标化管理办法,促进观测质量逐年提高。从1998年开始,东营市局开始实施目标化管理办法,对测报业务进行定期检查、指导,坚持日常检查和年终考核相结合,有效提高了管理水平。按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东营市局每年坚持半年检查、年终检查和平时下站抽查等多种形式,对测报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按目标化管理办法细则逐条对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出改进意见;注重抓内部质量,错情责任落实到站组及个人,定期上报业务管理部门;对检查结果形成书面材料,通报各站;坚持每年写技术总结报告,以便发扬成绩、查找不足、促进测报质量的逐年提高。

(五)做到一个结合。即坚持报表审核与抽查工作相结合,严格报表审核工作。东营市局从测报管理工作角度出发,对报表审核工作常抓不懈,制定了地面月报表会审、质量通报制度。一方面,台站预审员对各站原始记录进行全面审核,严格把好原始记录关。对审核中发现的疑问,及时提出与市局业务管理人员商讨解决,在审核登记簿上进行详细登记。另一方面,根据会审报表制度按月在全市各台站轮流进行,测报管理人员对全市各类地面报表审核,做到审核与抽查相结合,与测报员面对面交换意见,查找错情出现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对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讲解,并实际操作,现场指导。如:封面封底、冬季自记降水的输入方法等。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层层把关,使各类报表数据质量逐年提高。

(六)开展一项活动。即开展优秀测报员评比活动,促进测报质量提高。为使全市测报质量能够稳步提高,调动测报员的工作热情,我们在继续抓好百班、个人优质劳动竞赛活动的同时,还针对实际情况,开展了全市优秀测报员、预审员评比话动,对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市局及时给予表彰奖励。这些都对促进测报人员素质提高,调动测报人员工作积极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及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业务知识培训不够常态化。地面气象测报管理是气象系统最基本的业务管理,工作量大,头绪多,往往一人要承担多项工作任务。特别是市级业务管理,其工作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技术性越来越强,业务管理人员忙于具体工作,学习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造成对新业务技术流程所涉及到的新知识、新技术了解较少,掌握不够及时。

(二)规章制度执行力存在薄弱环节。近年来,针对测报工作都制订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在制度的具体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违反制度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值班员守班值班存在脱岗现象;场地仪器维护不及时,存在 应付现象;个别地温场长期不松土,杂草丛生,地表板结严重;观测场内草高大大超过20厘米;虹吸雨量计的维护不及时,常有故障发生等。

(三)地面测报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测报岗位人员变动频繁,个别台站为谋求经济利益,集中部分人员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或者测报业务与行政、财务等岗位进行轮换,导致部分测报人员不符合观测岗位要求。二是测报人员初显老化现象。全市测报人员年龄超过45岁以上的人员接近一半,这部分人员观测技能也明显老化,虽能吃苦,尽职尽责,但其精力和体力已跟不上现代化的需求。三是非气象专业测报人员比例上升,直接影响地面气象观测质量。

(四)地面测报人员编制少。多数台站测报人员偏少,而且还承担其它工作,我市测报人员中共有14人(占测报员总数78%)在从事测报业务工作的同时,还不同程度的承担预报、农气、人影、财务、技术保障等工作。因此,当有测报人员外出学习、休假等事项,造成测报人员经常连续值班,十分疲劳,无形中增生了迟测、缺测等事故隐患。

三、加强地面气象测报管理工作的措施及建议

(一)抓好完善激励机制这个政策依据。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是气象业务中最基础而又最艰苦的工作,部分同志在基层观测业务岗位一干就是几十年,导致对工作缺少热情、缺少动力;而其他部分岗位如科技服务岗位承担的压力和责任相对少,再加上分配、激励机制的不尽合理,使部分气象观 测员向往其他岗位工作,从而导致测报整体质量的不稳定。因此,对地面气象测报工作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在职称评聘、岗位晋升、工资待遇、福利奖金等向观测人员倾斜,提拔干部按照选拔任用干部条例,重视基层工作经验等。同时,还要注意保持相对稳定的测报队伍,若岗位轮换过于频繁,不利于测报业务的持续发展和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抓好加强测报管理这个永恒主题。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是由数字来反映成绩的,气象观测员每天要接触上千个数据,很容易出现差错。规章制度执行的“严与松”直接影响到观测质量,许多错情与重大错情与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测报管理工作必须精细、到位,要求管理人员要把好质量统计关和原始记录书写计算关。所谓把好质量统计关,就是要做到各站质量统计真实,并落实到站组及个人,没有水分,及时上报业务管理部门。所谓把好原始记录书写计算关,就是要发现不规范或有疑问的地方,立即查问并及时到现场进行指导改进,重大问题及时反馈给当地管理部门或上级业务管理部门。

(三)抓好业务学习这个有效途径。在稳定的基础上提高观测质量必须加强业务学习,把业务学习制度化,把学习制度经验化,才能提高值班员的业务知识水平,从而提高测报业务质量。一是要参加有针对性地集体业务学习,可以快速提高测报人员业务理论水平、掌握新的业务技术。二是要坚持召开质量分析会,让全体观测人员各抒己见,既可以分 析错情,也可以讨论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利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做好测报管理工作。三是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值班室建立“学习角”,或在观测办公桌上安臵书架,摆放常规业务工具书籍,并可订购常用的内部书籍。测报管理部门要做好学习安排、学习服务、问题答疑等工作,并收集相关的业务学习文件,汇编成册,方便大家学习。

(四)抓好发挥整体效能这个关键措施。要提高测报整体质量,必须依靠全体从事测报的同志团结一致、互帮互学。遇有暴雨、冰雹等复杂恶劣天气或异常情况,观测值班员往往忙乱不堪,难免顾此失彼,最容易出现错情,这时上一班对下一班就要及时提醒,有困难要主动帮助。如果集体不团结,不仅业务质量和技术难以提高,而且还会使观测员心绪不宁,精神状态不佳,导致测报整体质量下滑。因此,作为测报管理部门不但要重视测报质量的提高,还要高度重视测报人员的内部团结,既要注意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更要重视发挥整体的效能。

(五)抓好考核奖惩这个有力抓手。为调动测报人员的工作热情,定期开展测报质量年活动和优秀测报员评比话动,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及奖惩办法。对百班无错情和个人优质无错情的测报人员,除了给予物质奖励外,还应在评先、晋升、晋职、晋级上优先予以考虑;对涂改伪造观测记录的、缺测缺报的、人为损坏和丢失原始气象资料的,一经查实,对相关责任人要从严惩处,进行相应的罚款,必要时应给予 行政和纪律处分。同时,要加强观测业务质量年度考核,竭力避免发生重大责任事故。

篇6:频率台站管理科工作职责

地震台站地震图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

根据我国地震观测台站的.实际需要,设计一个通用地震图管理系统.系统采用ACCESS设计数据库,VB6.0开发管理软件,具有显示、管理、打印和查询等多种功能,可以用来编制电子地震图集和管理地震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堆积如山的模拟地震图与数字地震观测数据的管理和利用问题,并为互联网地震数据共享打下基础.

作 者:李雷 邓存华 陈翔 Li Lei Deng Cunhua Chen Xiang 作者单位:中国云南,650204,云南省地震局昆明基准地震台刊 名: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ISTIC英文刊名: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年,卷(期):29(3)分类号:P315.69关键词:地震图 ACCESS数据库 管理系统 电子地震图集

篇7:台站办公设备报修管理系统

无线电台管理局下属各台站规模不尽相同, 办公设备、设施的数量和地理位置分布也完全不同。规模较大的台站, 办公台区与机房分布较为分散, 针对使用部门和维护部门不在同一地点或办公区域的情况, 当设备、设施等发生损坏或故障时, 如何快速发现并直观准确地报送情况, 维护部门如何及时知悉详细情况并进行快速维修维护, 随后迅捷地反馈维护结果信息, 是各台站长期以来的一个重要需求。台站办公设备报修管理系统通过在线报修的形式, 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2关键技术

2.1 J2EE

J2EE的核心是一组技术规范, 或者说是开发指南, 其中所包含的各类组件、服务架构及技术层次, 均有共同的标准及规格, 让各种依循J2EE架构的不同平台之间, 存在良好的兼容性。本文介绍的台站办公设备报修管理系统采用了实现J2EE规范的Spring、Spring MVC、Hibernate技术框架, 三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

其中, Spring作为框架中管理容器的角色, 利用其控制反转和依赖注入的特性, 可更方便、更科学地控制和管理容器中的组件。Spring MVC框架提供了构建Web应用程序的全功能MVC模块, 它具有高配置性和包含多种视图的特点, 最重要的是它分离了控制器、模型对象、分派器以及处理程序对象, 达到高内聚、低耦合的目的。Hibernate是一个开源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 它对传统的JDBC技术进行了轻量级的对象封装, 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来操作数据库, 是一个优秀ORM规范的实现。

2.2 JBPM

JBPM, 全称是Java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中文译为业务流程管理, 它作为一种工作流引擎可任意适配到符合J2EE规范的开发框架中。JBPM也可说做是工作流的编码实现框架, 利用JBPM可设计出实际工作的流程定义, 在流程定义中可产生活动节点来描述某个任务, 并可静态或动态生成流转来达到活动节点间自由转移的目的。利用JBPM技术, 可更科学地管理业务流程, 也可更方便地查询出历史流程记录。

3系统实现

3.1系统功能框图

办公设备报修管理系统, 主要分为三大功能模块:报修管理、基础设置、系统管理。系统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

3.2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功能分为用户管理、权限管理、部门管理、操作审计。系统管理可由系统管理员进行操作, 系统管理员可管理系统登录人员的信息, 并可为系统用户配置分配系统角色, 也可进行操作审计来查看系统用户的操作记录信息。

(1) 用户管理

可执行对系统用户的添加、修改、删除, 并可对系统用户重置密码, 也可对系统用户分配不同的系统角色。

(2) 角色管理

可为不同的角色分配不同的系统权限, 这样就可达到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权限的系统需求。

(3) 部门管理

可对台站的科室进行配置。部门, 作为系统用户的一个属性, 也作为设备报修表单的必填选项。

(4) 操作审计

可查询到系统用户的所有操作记录, 并可自定义操作时间段进行查询工作。

3.3报修管理

(1) 维修申报

报修人可在维修申报主页面查询历史报修记录, 以及报修处于哪个环节, 并且可以在主页面选择增加维修申报功能, 在报修里填写所需选项后便可完成维修申报工作, 如图3所示。

(2) 维修评估

维修主管可对报修单进行评估工作, 如填写有问题可以选择让报修人重新填写, 如果填写没有问题, 则对报修内容的重大程度进行评估。如属于重大故障, 需要请示台领导;如属于一般故障, 可进行派修工作。

(3) 领导批示

台领导可查看报修单内容, 并对此进行批示, 如批准即可进入下一步流程。

(4) 故障派修

维修主管可对报修单的维修任务进行派修, 选择报修单对应的维修人, 作为此报修的主要负责人。

(5) 维修处理

维修人在处理完报修任务后需填写维修处理单, 维修处理单包括维修时间、实际维修人、维修金额等表单项, 填写无误后可提交维修处理单。

(6) 维修核对

维修主管对维修处理单进行复核, 如果发现填写问题可进行修改, 在此功能模块中也可批量完成维修核对任务, 可更快捷地执行复核工作。

(7) 报修验证

报修人可对维修流程进行满意度评价, 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8) 报修统计

用户可选择输入不同的查询条件进行查询工作, 查询到的结果也可导出Excel格式文件以供用户下载。用户可以在智能统计选择业务需求, 以及相关统计条件后生成图表形式, 如图4所示。

3.4基础设置

基础设置, 主要功能分为流程设置、表单设置, 这些基础设置都是为报修管理服务的。流程设置, 可对每年设备报修的起始日期和截止日期进行设置;表单设置, 可对报修流程中的可选表单信息进行设置, 如设备类型、紧急程度、评价等级、维修方案、维修结果。

(1) 流程设置

可对每年设备报修的时间进行添加或修改。只有时间范围在起始日期和截止日期内报修人才可以进行报修操作。

(2) 表单设置

可对表单信息动态配置, 具有增加、修改、删除的功能, 以满足用户自定义表单的实际使用需求。

4结束语

台站办公设备报修管理系统的使用, 给日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使职工在发现问题时, 能快速、准确地报送到相关负责部门, 维修部门也能直观地知悉详细情况, 并科学化地执行维修流程操作, 同时所有报修流程产生的信息都会保存到数据库中, 解决了原有纸质文件不宜保存、不宜统计的问题, 在任何时刻负责人都可以登录系统进行查询工作, 以满足统计、预测等实际需求。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S模式的台站办公设备报修管理系统, 实现了无纸化报修处理流程, 并可根据实际需要查询统计出历史数据。

上一篇:案管中心做法doc下一篇:孕婴门店销售导购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