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现代生活论文

2022-04-17

摘要:长期以来,在道德教育领域中就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德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道德教育日益政治化、知识化甚至边缘化。针对这一弊端,德育学术界的许多学者提出德育要服务生活、回到生活、引导生活,体现生活世界的内涵与价值。因而,生活化德育在当前已经成为道德教育界的一个炙手可热的课题,也成为了新时期我国德育理论的可贵探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数学与现代生活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与现代生活论文 篇1:

数学与现代生活论文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也是哲学的一门衍生物。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数学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其产生的踪迹。

关键词:数学;生活;哲学

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素材来源于生活。

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恩格斯

在学习生活中,不考虑所学数学知识的作用,不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位小青年来到卖螃蟹的李大爷跟前问:"螃蟹多少钱一斤?"李大爷说:"30元一斤。"甲青年说:"我喜欢吃身子,只有一半应按15元一斤算。"乙青年说:"我喜欢吃爪子,也应按15元一斤算。"于是李大爷就把螃蟹分下来卖给了他们,回家的路上,李大爷仔细一算才发觉上了当,请你们用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李大爷为什么上当了?被这一情境引发了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了积极思考,这样,既培养了动手能力、预算能力、社会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

今日,数学被使用在世界不同的领域上,包括科学、工程、医学和经济学等。数学对这些领域的应用通常被称为应用数学,有时亦会激起新的数学发现,并导致全新学科的发展。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公园只售两种门票:个人票每张5元,10人一张的团体票每张30元,购买5张以上团体票者可优惠10/100。我们有37人去公园游玩,按以上规定买票,你认为怎样买最合算?这样的题目可能会想出多种方法:

方法 1:按每张5元购买,要花5×37=185元;

方法 2:采用买3张团体票,再买7张个人票,一共要花3×30+5×7=125(元);

方法 3:买4张团体票,只花30×4=120(元);

方法 4:買票时请3位其他游客参与我们来一起买团体票,然后让他们各自出3元钱,我们只花30×4-3×3=111(元);

方法 5:邀请13位其他游客参与我们来一起买票,我班只花30×5×9/10-3×13×9/10≈100(元),这样我们合算,他们13位游客也合算。

可见,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那么,一定会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同时也会越来越让人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会变得有活力,学生才会更有兴致地喜欢数学,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巩固数学甚至发展数学。

一、把数学带进生活,理论联系实际。

不管数学的任一分支是多么抽象,总有一天会应用在这实际世界上。 ——罗巴切夫斯基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例如:“多少个人拉起手来长度大约是10米?操场上走一走,10米大约有多少步?比你高的人是谁?比你矮的人是谁?和你差不多的人是谁?他们分别有多高?”等。生活中所包含的数学实在是太丰富了,生活是数学的归宿,也就是数学必须服务于生活。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回归生活学数学既是让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又让我们积极主动地学到了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但需要注意的是,回归生活学数学绝非回到生活中放任自流地学数学,而应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的作用,并重在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惟有这样,才能将数学的有关精神落到实处,更好地通过数学的学习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使自身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二、数学与哲学的关系。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华罗庚

就像物理学,逻辑学,天体学,心理学等一样数学是哲学中所诞生的一门学科。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数形合的数本源论建立起了以数学方式的哲学思考为核心的理论体系,认为数学是一切的本源及结构方式。在这个基础上文艺复兴后机械论者们和精细科学支持者们逐步建立了近代数学体系。今天,数学在向一切学科渗透,它的研究对象是一切抽象结构——所有可能的关系与形式。

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望远镜。当旅行者到达一个地方时,他不再用望远镜观察这个地方了,而是把它用于观察前方。数学则相反,它是最容易进入成熟的科学,获得了足够丰富事实的科学,能够提出规律性的假设的科学。它好像是显微镜,只有把对象拿到手中,甚至切成薄片,经过处理,才能用显微镜观察它。哲学从一门学科退出,意味着这门学科的诞生。数学渗入一门学科,甚至控制一门学科,意味着这门学科达到成熟的阶段。哲学的地盘缩小,数学的领域扩大,这是科学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智慧的胜利。

哲学在任何具体学科领域都无法与该学科一争高下,但是它可以从事任何具体学科无法完成的工作,它为学科的诞生准备条件。数学在任何具体学科领域都有可能出色地工作,但是它离开具体学科之后无法作出贡献。它必须利用具体学科为它创造条件。

模糊的哲学与精确的数学——人类的望远镜与显微镜。

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的和最完美的内涵。 ——克莱因《西方文化中的数学》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文摘《让数学回归生活_数学》

[2]张景中.数学与哲学

作者:朱栋国

数学与现代生活论文 篇2:

关于我国中学政治化、知识化德育向生活化德育转变的思考

摘 要:长期以来,在道德教育领域中就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德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道德教育日益政治化、知识化甚至边缘化。针对这一弊端,德育学术界的许多学者提出德育要服务生活、回到生活、引导生活,体现生活世界的内涵与价值。因而,生活化德育在当前已经成为道德教育界的一个炙手可热的课题,也成为了新时期我国德育理论的可贵探索。但是,作为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还是要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的,这需要全体的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进取。

关键词:道德教育;生活德育;发展;思考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频繁而剧烈的社会变革的不断发生,各种思想之间的相互碰撞与整合也在不断而频繁的发生。而在这期间,我国的中学德育也经历了一次次的洗礼与变革。特别是近十几年来,一些由大中小学生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反映出了我国学校的德育效果普遍不是很理想,而我国现行的德育也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冲击。由此,我国德育界便出现了一股批判政治化德育、知识化德育和边缘化德育的思潮。这种思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我国学校德育的面貌,并且有效推动了我国学校德育从偏政治化、知识化向重生活化的转变和发展。

一、我国中学道德教育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的学校德育发生了许多翻天覆地的变化。建国以来,我国制定的学校德育目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凭空拔高、脱离现实,过于理想化和政治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在制定和构建学生德育的目标时,对学生的政治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道德品质的要求相对较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道德品质的认知愈益概念化。例如, 1963年,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社会主义,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逐步培养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唯物主义观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德育目标突出地强调了一切学校都要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兴无灭资”、“防修反修”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来抓。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可是学校的道德教育并没有进入新时代。1979年,我国把学校德育的目标修改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有远大共产主义理想,有共产主义品质的一代新人。”由此看来,德育要想进入“新时代”并不是那么轻松容易的,必须要经过漫长的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认为,人们之所以对“文革”期间所推行的“假大空式的”德育目标深恶痛绝,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种政治化德育所遵循的是一种政治逻辑,它要把学校的德育变成现实政治的附庸,为现实政治服务,忽略了学校德育的品质与特性,对于学校教育的地位与价值的认识不够。

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德育界也意识到了政治化德育的一些弊端,通过清算过往的错误,批判了政治化德育,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要从虚无飘渺的境地回到现实中来,一定要“接地气”,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

认识到了问题的所在是好事,但是面对政治化德育的一些弊端,应该如何克服呢?当时德育界一致认为一定要尊重教育科学,按照教育的规律来进行道德教育。因此,德育以知识化的形态存在也是大势所趋的了。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毕竟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那时大家所理解的“科学”其实就是以物质世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而人们所追求、所理解的道德教育,实际上也就成了像科学知识教学那样具有客观性、标准性和真理性的知识教授活动,道德教育也因此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知识教学。它向学生传输的是被普遍化和客体化了的道德知识,这种知识隔绝时空因素,追寻有逻辑体系的道德概念、规范和规则,它被赋予的则是指导道德生活普遍准则的意义。

二、我国中学德育从政治化、知识化向生活化转变的原因

生活德育论之所以在21世纪成为了中国德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有着其深刻的内在根源的。近些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专家、学者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我国现行的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的内容过于理想化、科学化,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也过于单一,有的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而带来严重后果。而过于空泛和理想化的德育目标也恰恰违背了道德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人的道德是通过展现人的生活和在人的交往中形成的。道德的形成是离不开生活的,而德育也必须是要服务生活、回归生活和引导生活的。因此,我国的德育必须回归到生活中来。

具体来说,我国中学德育从政治化、知识化向生活化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政治化德育已经不适应当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情况。政治化德育的特点就是试图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合格的共产主义者,它把德育的内容严重窄化、弱化,只剩下单调而乏味的政治教条,它没有把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看成心理、生理、智力等各方面都尚未成熟的个体,而是采取相对成人化与运动式的方式,疏于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把政治教条一味地灌输给学生。这种德育目标的构建没有考虑学生成长的自身需要和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更无法顾及德育目标构建中的统一性、多样性、等特征,因此基本没有现实的可行性。其次,知识化德育的缺点也随着德育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暴露。在知识化德育中,学校对于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评价与评定,一般要通过类似于语文、数学考试的试卷形式进行测试。这样的道德教育尽管摆脱了政治化德育的阴影,但是实际效果还是比较不尽如人意的。知识化德育虽然让学生可以学到一些“道德知识”,让他们可以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但是同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们只是单纯学习到了“道德知识”,而缺乏相应的道德情感,更不知道如何在生活中一一实践这些“道德知识”。这样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学生成为只会答题的机器,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学校里一套学校外一套,有的甚至出现行为不当而引发社会问题。再次,德育的边缘化特征日益凸显。对于德育本身来说,如此的知识化德育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中,其地位也变得岌岌可危,日益呈现边缘化的趋势。据调查,一些学校甚至根本就不开展德育课程,一些学生更是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门课程的存在。如此恶性循环,道德教育必定陷入艰难境地。

总之,正是由于政治化德育、知识化德育的种种弊端,我国德育界的有识之士提出了生活化德育的理论。它克服了知识化德育把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分离,以道德知识代替道德整体的弊端,明确了道德与生活的本质联系以及道德教育与学生生活的本质联系,是我国德育界的专家学者们在对待中国德育所出现的问题的理论创新。

三、我国中学德育如何从政治化、知识化向生活化转变

纵观古今中外,关于对生活德育的探究与思想正可谓是源远流长。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最有影响。

生活化德育强调德育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为德育不是以考试为目的的,不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而是为学生的生活服务的。回顾与反思学校德育的历史与现实,人们对德育的判断标准往往是德育是否以助于政治稳定、是否有助于国家安全、是否有助于学生考高分等。尽管借助于这些德育也许曾经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德育如果成为了政治、经济的附庸,成为了应付应试教育的工具,那么,德育也就丧失了其自身的独立性,进而从根本上丧失了其自身存在的“合法性”。

那么,如何进行生活化德育呢?第一,在目标上我们应强调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营造道德生活的能力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由于每个学生的个人道德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德育不应该以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第二,生活化德育还要求教育者转变已有的德育的观念。德育不能仅被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的过程,学生有了相应的道德认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和达到教育者预想的及社会所需求的道德效果。德育也不是一个被认知的受动的过程,而是一个被道德主体实践着的、经验着的主动的过程。因此,德育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得到的需求和道德能力。第三,我国的德育界还积极、努力地把生活化德育的理论付诸实践,并不断地检验理论,与时俱进,不断作出调整与改进。回顾近十年的德育新课程改革,正可以看出生活化德育的实践与发展。无论是新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还是教科书的编写与修订,无论是德育课堂活动和上课形式,还是校园中的文化建设,无不体现着生活化德育的基本立场:德育回归生活并引导生活。例如《品德与生活》就是按照儿童的四个方面的生活需要来组织课程框架的,《品德与社会》则是根据儿童在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所面临的生活需要和生活问题来组织课程框架的。在教材的编写中,也是本着服务学生生活和引导学生生活的原则,在主题和材料的选取上特别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并且注重课程内外和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生活。所有的这些都在逐渐渗透着生活化德育的理念,都在慢慢改变着我国的德育,都在推动着我国德育的向前发展。

另外,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理论,生活化德育理论还是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的。生活化德育虽然较政治化德育和知识化德育有许多优势,但是笔者认为它还是存在着需要注意和改进的问题的。首先,生活化德育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非常注重学生的学校生活与真实的校外生活的连续性与交互作用。我们要知道学生的生活不仅包括学生的学校生活,还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学生的校外生活。应该特别注意学生的校外生活,不要把生活化德育仅停留在“学校生活”。其次,要警惕生活化德育过于理想化,避免走向功利主义的道德。生活化德育主张道德是为了生活的。道德是手段,生活是目的。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道德是为了生活的,但生活必须道德,道德首先是人类生活本身的一种价值维度,它同人的生活一样具有目的性价值的意义,正是这种道德价值使人拥有高贵和尊严。

参考文献

【1】鲁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6(10)

【2】高德胜.为生活德育论辩护[J].教育研究.2010(9)

【3】杜时忠.生活德育论的贡献与局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3)

【4】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5】郑富兴.学校生活德育的空间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3)

【6】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人民出版社.2005

【7】张正江、陈菊恋.认真对待反对道德知识教育的思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2)

【8】常淑芳.学校道德教育:德性与规范之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5)

作者简介:

刘佳(1988-),女,河北承德人,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刘佳

数学与现代生活论文 篇3:

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之思考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付诸实践。然而,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则表现出了数学教学倒向生活化和数学教学倒向数学化的两种倾向。针对这两种倾向,提出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合理联系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生活;新课程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次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改革,重视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必要性与意义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从概括水平来看,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比较突出,本质抽象水平还不太高;从掌握概念的方式来看,主要采用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来掌握概念。而且大量的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儿童在学习数和数的运算时必须依赖具体事物,从具体事物入手,再逐渐过渡到逻辑思维。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具体生动的实物基础,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经提出“普通常识的数学”的观点。他认为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常识。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是他们生活常识的系统化。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即主体借助自己的认知结构经验去主动构造知识。所以,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对所学内容的意义进行建构,学生才能体会并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达到“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目的;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数学是抽象的科学,是经过多次抽象、远离经验之源的。所以,经过多次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等,如果不回到经验世界就会变成僵化的、死板的、空洞的符号。正如康德在协调理性与经验两方面的关系时所说的,“没有经验的概念是空洞的;没有概念的经验是不能构成知识的。”只有把数学同其相关的现实世界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生才能获得蕴含丰富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得以付诸实践。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则表现出了“数学教学倒向生活化”和“数学教学倒向数学化”的两种倾向,影响了小学数学与学生生活的合理联系。

1.小学数学教学倒向生活化。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的重要性后,认为创设生活情境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创设的情境越接近生活越好、越多越好,乃至一堂数学课从课题引入、例题讲解到练习等各个环节,始终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强调用生活中的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虽然活跃了课堂气氛,却忽视了数学本身的理性特点。在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里,教师更多地关注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兴趣,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学习系统的知识和学会运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一堂热热闹闹的课,学生似乎很投入,事实上却没有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学生的认知仍然停留在已有的经验水平上,难以落实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标。

2.小学数学教学倒向数学化。虽然新课程提倡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仍未跳出应试的思维模式,坚信死记硬背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技巧,进行大量的演算训练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任务,数学教学应以“告诉知识和解题技能训练”为主要目标,这使得学生无法真实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意义和价值,无法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三、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合理联系的路径

1.搜集生活素材,变换呈现方式,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1)结合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数学教学应建立起课内外结合的教育空间体系,突破教材限制,向室外、校外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创设应用情景,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整理,帮助学生形成数学问题的初步印象,积累生活实践。例如,学习“统计”时,教师可以把在班上选举班长的事情作为教学题材,让学生亲身体会投票、收票、唱票的过程,也就是统计中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从而获得知识并感受到统计与学习、生活的联系。

(2)结合学生实际,变换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有时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变换部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力求将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学生的生活体验之中,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在“圆柱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教材对于“圆柱的高”这个知识点的阐述只有“圆柱的高是指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短短一句话。我们认为,“圆柱的高”的定义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这硬生生的表述上,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作适当的整合,从而加深他们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圆柱的高除了有“高”这个概念,还可以有其他的表述:圆柱形灯管的高也叫“长”;圆柱形井的高也叫“深”;圆柱形硬币的高也叫“厚”;圆柱形铅笔的高也叫“长”,等等。

2.创设生活中的数学情境,引发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要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长盛不衰,学习的动力源源不绝,形成学习数学的良性循环,就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既熟悉又觉得“有问题”的生活情境相联系,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景中的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另外还可以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例如,在学习“公倍数”时,教师从一家人的休息日导入,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暑假期间,明明的爸爸每隔3天休息一天,妈妈每隔5天休息一天(屏幕上打出一张七月份的日历)。明明想趁他们一起休息的日子去游乐园,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选哪些日子比较合适?同学们想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这样,同学们的求知欲望被激发了,个个兴趣盎然,教师让学生标出三个人的休息日期,发现有的日期是两人重合,有的日期是三人重合,这样在解决一个家庭实际问题的同时,也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形成概念,深入理解了公倍数的意义。以生活的亲身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事物,这来自生活的经验不仅属于认知范畴,而且还会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水平与学习兴趣。

3.实现“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整合。“日常数学”是指体现于日常活动中的数学,包括学生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和那些学生已经具有的但未经过训练或不那么严格的数学知识体验。而“学校数学”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教师所教授的和学生所学习的正规的数学。“日常数学”是学生学习“学校数学”的基础与出发点。学校中的数学学习就是对学生经由日常生活所形成的数学知识,即“日常数学”进行巩固、适当重组、扩展和组织化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日常数学由孤立的数学事实过渡到了系统的知识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需要的帮助是从学校教学活动中组织和巩固他们的非正规知识,即“日常数学”,同时需扩展他们的这种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整合。

当然,要想实现学生的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合理整合,教师需要一分为二地对待学生的日常数学。如果学生的日常数学是正确的,教师要适当创设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已具备的“日常数学”知识,帮助学生顺利实现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整合。但如果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把直观形象中包含的非本质特征或个别特征当成数学概念的全部本质特征,例如生活中有“直线”与“斜线”之分,因此当学生看到“直线”时,可能会认为以下的第三条和第四条不是直线,而是斜线,这就受到了直观图形中非本质特征的影响,即把图形的位置也看成了直线的本质特征。此时学生的日常数学有所偏差,即学生学习的学校数学与他先前关于这一概念的直观形象不相符、相矛盾,这时的日常数学会影响学生对正确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重新审视其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意识到日常数学所具有的局限性,进而在学校学习中,让自己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重组和扩展自身的“日常数学”,正确把握数学概念。

4.设计数学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其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其实践能力的课程。它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这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弥补数学学科实践能力的不足,加强实践的环节,促进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的发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也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时,教师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实践活动的指导。数学的实践活动并不是“放羊式”的活动,仍需要教师的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应重点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操作步骤与操作方法,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第二,注重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不是单独的项目,应与日常教学过程紧密地联系,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部分。第三,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有些操作、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靠学生个体的能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同伴间的合作。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间的合作。第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将面临从未碰到过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许会有许多幼稚的想法与做法。对此,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的一些错误或幼稚的做法,应用商量的语调给予引导;对一些小小的成功,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小学生只有在不断地鼓励中才能逐步树立起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朝晖.数学教育的理论·问题·策略[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加)弗拉第米尔·塔西奇.后现代思想的数学根源[M].蔡仲,戴建平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代艳.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整合[J].中学教研(数学版),2006,(2).

作者:李幽然 李燕

上一篇:有效性小学语文论文下一篇:乡土史高中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