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的语言艺术论文

2022-04-17

【摘要】语言是有着丰富内涵的一种艺术,也是人们相互交流感情和思想的工具,它可以反应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情操,护理则是这门艺术中最精细者,它不但需要精湛的护理技术,更需要它有美好的心灵以及端庄高雅的仪表和准确的护理语言。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护士的语言艺术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护士的语言艺术论文 篇1:

精神科护理中护士的语言艺术

语言不仅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而且也是护士与病人沟通、实施身心整体护理的“桥梁”。优雅得体的语言可使病人感到温暖,心情舒畅,从而积极配合治疗,产生药物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反之,会使病人感到愤恨、压抑、情绪低落,甚至会产生意外事件。在精神科的护理中,语言交流尤为重要,恰当的语言交流会对病人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1 良好的语言沟通是护患关系的润滑剂

精神科的病人都存在思维及认知行为等单方面或多方面的障碍。因此,在精神科护理中,更要巧妙地应用语言,不同的病人应采取不同的语言进行沟通,以取得病人信任,更好了解病人的情况,明确病人的心理状态。在接触焦虑、悲观、绝望而产生自杀观念和行为的病人时,护士要态度和蔼,举止端庄,讲话热情并给予鼓励、劝告、指导,用亲切、同情的语言鼓励病人说出最担心、最需要、最关心的事情。同时,护士应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了解病因,关心其痛苦,使病人感到尊重和理解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如1例20岁女病人因为高考落榜而表现情绪低落、自己责怪自己,感到自己给家人带来负担,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此时,护士除积极主动接触病人,掌握病人的心理外,还必须与病人进行友好的交谈,从中发现和找出病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病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同病人一起进行娱乐活动,以解除其心理压力,唤起其心理上的愉快和满足感,从而劝导病人面对现实,激发病人对生活的向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适应社会。

2 完美的语言交流易使病人配合

精神分裂症病人大多数缺乏自知力,否认有病,即病人对自己所处的病理状态缺乏正确认识。护士针对病人的心理应用恰当的语言技巧去解决病人所面临的这些问题,护士要热情主动地对待病人,向病人介绍自己、病室的环境、住院制度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并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不能办到的向病人解释以求得谅解,使病人体会到医院的温暖而安心住院。精神病人普遍对自己的疾病缺乏足够认识,不认为自己有病,拒绝治疗,尤其是药物治疗时。这时,护士应注意同病人交流的方式,恰当运用语言技巧。长期患抑郁症的病人普遍认为当前的药物没有疗效,护士应用肯定的语气告诉病人,同时,向病人宣教其应用的药物是目前治疗此类疾病最新的特效药,使其相信医护人员,建立对治疗的信心,变被动为主动,将药物服下。对于病人服药后感到全身无力、睡眠较多,护士可以告诉病人其病情即将好转,这是药物见效的表现,待药物逐渐减少以后就可以恢复正常。

3 优雅的语言是护士自身素质的体现

由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士长期和思维、认知、行为存在障碍的病人接触,当病人情绪不稳定时,护士的某句话就可能引起病人的反感,而遭到其谩骂甚至人身攻击。不论其有无攻击行为,都要求护士对病人的态度要谦和,同情尊敬他们,不能用命令、强制性语言挖苦、讥笑病人,以免引起病人的抵触情绪而影响治疗,甚至发生意外。为避免这种情况,护士要给予启发、暗示、鼓励、赞扬、商量的口吻和病人交谈。这既是精神科护理工作本身对护士个人修养的要求,也是良好医德的体现。

综上所述,护士语言的完美在精神科护理中极其重要,它直接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和治疗效果。美的语言会给病人一种稳重、大方、热情的感觉。因此,护士要掌握语言艺术的交流,把美好的语言留给每位病人及家属,塑造一个有知识、有修养的良好的自我形象。

作者:吴燕芳

护士的语言艺术论文 篇2:

语言艺术对精神科护士的重要性之浅见

【摘 要】语言是有着丰富内涵的一种艺术,也是人们相互交流感情和思想的工具,它可以反应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情操,护理则是这门艺术中最精细者,它不但需要精湛的护理技术,更需要它有美好的心灵以及端庄高雅的仪表和准确的护理语言。

【关键词】护士语言;精神科;艺术性

护士语言,它不仅是护士和病人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也是护士的心声,病人可通过它来感受热情和冷漠,还可通过它来对护士工作做一个评估,也是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相反,可成为导致心理疾病的因素,是治疗和至病的双刃剑,尤其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护士的言谈举止可造成病人错综复杂的心理反应,所以在精神科工作的护士要学会说话的技巧,加强语言修养,更好的发挥语言在促进病人康复中的特殊效力。

1 语言艺术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1.1 语言的道德美 护士的语言是影响他人心灵和行为的语言,是包含着道德要求的一种特殊职业道德语言[2]。

如果护士语言冷谈,口气生硬,甚至粗俗无礼,那势必造成病人精神上更大的病苦,甚至疾病恶化。因此,要求护士本着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病人理解并产生同情心,成为一个善解人意的人。用温和、礼貌、体贴的语言来安慰、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 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护士的语言传递着护患的情感,也传递着疾病的状况、发展、转归的信息。因此,护士在语言表达时,要用普通话,贴切主题,讲究科学性、严谨性,通俗易懂,使病人清楚明白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各种检查程序、方法、注意事项等问题,使病人平静、乐观接受治疗。

1.3 语言的保护性、安慰性 在护理活动中,要尊重病人的权益,保护病人的隐私,尤其某些诊断如性病、恶性肿瘤的确定。正确处理好诊断的科学性与治疗的保护措施关系。特别注意病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尊重家属的意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选定时间,并准确选择用词,告知病人和家属真实病情。同时,对病人患病表示同情、理解,鼓励病人,使其心理得到平衡,情感上得到满足,增强抗病能力。

1.4 语言的艺术性、技巧性 语言是一门艺术。即可给病人带来信任和希望,也可给病人造成痛苦和绝望。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亲切的语言,能给病人安慰和信任,调动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护士在与病人交流中,视其对象不同,采用不同交流方法。要善于与各种病人以及年龄段病人相处。巧妙应用语言技巧进行有效沟通。如在与老年人交谈中要用尊称,不要随意打断年长的说话。对听力减退的病人说话声音要稍大一点。对急性痛苦病人在做治療和护理时,语言要简单扼要,突出重点,争取在很短时间内掌握所需的护理资料,以便采取有效护理措施。

1.5运用语言艺术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5.1尊重病人并使用礼貌性语言。护士使用尊重患者的礼貌性语言是同病人交谈的最基本态度。比如,我们在给患者治疗时,要称呼患者姓名,切忌以床号代替,要说“为了您早日恢复健康、请您配合、谢谢”等语言。这样不仅能减少与患者之间的摩擦,而且能缩短彼此间的距离,使患者的身心受到安慰和尊重。

1.5.2掌握适当语气,做到严肃性与亲切性相统一。护士与病人交谈时,要注意掌握适当的语气,既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同时也要让病人感到温暖、亲切。对言行不轨的病人,应严肃对待,加以劝阻,以保持护理工作的严肃性和护士自身的尊严。

1.5.3坦诚与慎言相结合。护士与病人交往的前提是以诚相待,只有对病人讲真话、信守诺言,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使病人愿意讲出自己的心理感受,护士可针对实际情况,运用适当语言与病人进行沟通。但护士也不可事事向病人坦言相告,特别是对诊断治疗上的一些应该保密的意见和措施,更应谨言慎语,以维护病人的利益为前提,用保护性语言巧妙回答病人所提出的问题,解除病人的心理顾虑,愉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 转

2 掌握语言艺术,做更有效的心理护理

2.1 必须做到态度热情,语调柔和平稳,护士的每句话都应是鼓励、安慰和充满信心,同样一句话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护士的语言表达很重要,语调的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的情绪。虽然精神科患者对外界的感知比一般人差,但并无代表他们无感知力,实践中经常发现,若护理人员对他们不友好,在护理中他们明显表现不配合。如生气、疑惑、鄙视。所以语调的过高或过低都会是对病人的一种刺激,导致病人情绪低落,从而加重病情。

2.2 积极有效发挥病人主观能动性,加快疾病康复和好转。在我们的护理工作中,护患关系和护患之间交流应是平等的,护士是否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而不是以社会地位和外貌而区别对待,护士应了解病人的多种需要,不同的病种及疾病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需要,病人有特殊需要,也有个体化的需要,特别是病人病史中的隐私病情应给予保密,绝不允许作为嘲笑的话题。如焦虑抑郁,神经症的病人均存在需要被承认、被尊重,他们往往注重强调自己身体不适,感知和主观要求,反复描述自己的内心体验,表现焦虑不安,纠缠医护人员,以此得到医生和护士的注意、接纳、承认和支持。此时护士就要关心和体贴病人的心理需要和疾病的痛苦,要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并且要同病人建立良好医患关系,让病人对护士有亲切感和依赖感。恢复阶段的病人,由于错误的认为得了精神病不光彩,被人瞧不起,并担心会今后复发,遗传等问题,此时,病人常产生自卑和轻生的观念,护士绝不能忽视病人此阶段心理状态和需要,应给予正确及时的开导,让病人可以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是能够治愈的,消除其多种顾虑,树立正确人生观,同时也要做好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杜绝不良反应发生。在护理操作中,由于操作不熟练给病人带来痛苦,应主动向病人表示歉意,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时,要及时给予赞扬和感谢,让病人感觉到如家人般亲切和温暖。

2.3 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和运用语言艺术,由于病情不同,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性别年龄不同,对护理人员行为和语言要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循序渐进,因事利导,比簡单的制止和训斥更能收到良好效果,精神病人大脑功能发生紊乱,一般无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甚至拒绝治疗,这就需要护士要有较高护理技术,语言技巧,还要有高尚道德情操,要尊重患者人格,正确对待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合理要求尽量满足,不合理要委婉解释,而不能认为是“病态”而不予理睬。对他们要多倾听,对他们更多要表示关心和同情,治疗和服药时要配合给予必要暗示,对疾病很有效,可促进疾病康复,取得病人对护士的好感与信赖。对知识分子谈话则可以简明额要,对老年人需要宽慰,性格急的病人要开门见山,而同精神病人接触要有耐心、诚恳的态度,去沟通、暗示、鼓励的方法,从而消除病人烦躁、焦虑、失望等心理障碍。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人道主义精神保护患者,使其免受伤害,对那些木僵、抑郁、燥狂等重病做好人性化护理,使其得到更好服务。

2.4 加强整体语言协调,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与病人接触,整体语言对护士的要求是,做到温文而雅、稳重大方、衣帽整齐美观、行走轻柔快捷,同病人面对面交谈要面带笑容,初次同病人接触,要表现出成熟大方来取得病人的信任。

3 护士语言艺术在工作中的运用技巧

3.1要通过良好的语言艺术,针对病人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进行应用、分析、解说、转移情绪等方法,精神病人的怪异思维,无礼的语言和粗暴的行为,是精神疾病所致的病态表现。病人失去正常理智,又不能控制自己,孤独冷漠,不近人情,难以让人接受,尽管如此,在疾病状态下,精神病人更应爱到尊重和保护,并享受与其他人同样的医疗权利。并应体现在实际和护理工作中,不能因病人的言行无礼,粗暴、表现幼稚、愚蠢或赘述烦人而斥责病人。要同病人进行诚恳和谐的交谈,适时时机进行讲解,帮助病人对自己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让他们树立信心,使其处于治疗和护理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让病人保持心理愉快和生理上的平衡,情绪稳定,更好的配合治疗,不但要医治好他们的精神疾病,还要通过良好的语言形式,医治好病人的心理疾病,要求我们还要用严谨的态度,耐心克制的良好语言艺术去感染病人,把护士语言艺术融入到每个护理环节,通过与病人交流,让高质量的服务落实到每一位患者的身上,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达到相应的积极有效的护理。

3.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更加注重满足人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的护理需要,注重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的影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技巧,以取得最佳护理效果。在实施全程护理过程中,语言是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若运用不当,语言又可成为导致心因性疾病的因素。由于患者的心态及个体差异,护士的任何言行举止对患者都能产生心理上的效应。即便在患者家属面前也应注意区分场合,把握分寸,讲究表情、目光、手势等,表达一定的关怀之情,给予心理支持,这样能及时有效的控制患者及家属的负性情绪,确实起到加强疗效的作用。

3.3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尊重病人人格,讲究说话态度,礼貌待人不同类型疾病的患者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如:患急性疾病的患者焦虑、恐惧;慢性疾病的患者多有忧虑、担心的心理;患了传染性疾病的患者,焦虑、烦躁、悲观绝望,怕别人会疏远他们,亲朋远离他们。作为医护人员应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在与病人的交谈中,态度要诚恳,举止大方,语气要适宜,病人忧虑时,要出言劝慰,当病人诉说苦衷时,要给以同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有针对性的给予健康指导,使病人勇敢面对自己的疾病,消除疾病对身心的负性影响,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3.4熟练的基本技能,富有情感的语言,消除病人不良情绪,满足其合理需求病人住院的主要目的是治疗疾病,所以护士的操作熟练与否直接影响病人的思想情绪和心理反应。护士必须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规范操作,以熟练的技能取得病人的信任,这是最有效的心理安慰。护士进入工作状态就应激发自己的情感,使自己处于愉快而冷静的环境中,同情病人,尊重病人的情感与情绪,不可以把个人生活和家庭的不快心境带到工作情境中来,向病人迁怒、发泄。为患者提供指导和咨询时,不易随心所欲,信口开河,针对特定场合策划专用的解释性语言,应用时统一规范。避免由于护士语言不当造成对患者的不利影响。如要求家属不要围观,可解释为:我们理解大家的心情,但病人需要安静,请你们配合。这样规范化的解释用语,会避免误解的产生及一些不必要的纠纷。由于人的生物与社会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个体化差异,对待疾病的心理与行为反应不同,及早发现病人的不良情绪,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以取得预期护理效果。

3.5尊重患者隐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争取对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隐私权是人的权利之一。病人对护士的信赖感是在交往中产生的,在交往中护士起主导作用。医护人员职业的特殊性使病人难以启齿的秘密不得不向医护人员坦白,作为医护人员必须为他们保密不向任何人窃窃私语,背地乱讲。做到“言而有信,行而有果。”这样即尊重了病人也提高了医护的道德意识。护患间合作、友好的关系,可使心理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同病房病友虽是一个临时群体,但由于疾病的关系,他们在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相互影响是很大的。护士应协调建立病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导鼓励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对个性较特殊的病人,引导病友多关心他们,多与其交谈接触,以减轻其孤独感和陌生感。掌握了各种交流技巧,一方面病人得到了安慰和体贴,而且紧张的情绪也变得松弛、自在。争取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与社会两个方面。良好的亲友关系、融洽的同事关系、领导的关系与爱护,可最大限度满足病人归属的需要,给病人安慰与支持。因此,护士对病人社会支持系统的成员应正确引导,帮助病人妥善处理解决好此类问题,使病人以身心最佳状态接受治疗与护理。

4 结论

语言是护患沟通的重要工具,护理工作者只有以病人为中心,尊重和保护病人的利益,有声语言和体态性语言相结合,注意语言的规范性,掌握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灵活运用语言技巧,才能达到最佳的目的,建立良好、稳定的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保证护理工作正常顺利进行。 通过语言艺术,来取得病人的高度责任心和同情感,随着医学不断的更新,心理护理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所以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只是会一般护理操作,远远满足不了病人需要,还要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知识。精神科病人更痛苦,不仅要受疾病痛苦,还有社会偏见、世俗歧视等精神压力,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从尊重和关心病人意愿出发,要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规范使用文明语言,把语言艺术真正落实到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去,更好发挥语言艺术,在疾病治疗中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继平编.《护理人际关系学与沟通》,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转

[2] 段亚平,弯群丽,刘琼,等﹒医院文化建设与护理管理之我见[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1):27.

[3] 吴明英﹒创建护理文化的思考[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19(3):129.

[4] 李付华 心理护理的语言艺术与技巧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1)

[5] 詹永玲 语言艺术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中国医药导报 2010,(10)

[6] 刘春晖 论语言艺术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中的运用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5)

作者:令狐静波

护士的语言艺术论文 篇3:

护理日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摘 要 护理日语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阐述了日本文化对于日语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及护理等方面的渗透与影响,而后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专业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以及开设日本医务剧欣赏等方面,探讨了护理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护理日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培养策略

Key words nursing Japanese teach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 strategy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日本社会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医院护理人才短缺现象日益严重。由于中日两国同处汉字文化圈,中国护士在赴日后在语言交流及生活方面适应起来比较容易,并在日本国家护士资格证的通过率达到了80%以上。这使得中国护士成为日本各大医疗机构争相引进的新宠。

但是中日两国的护理文化背景存在着巨大差异。在中国,护理专业授课非常注重专业理论的培养和技能操作的训练,但是在日本,护理专业教学多半用来讲授社会心理学、社会伦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医疗现场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视人与人的沟通。因此,在专业技术上,中国护士和日本护士的水平没有太大的差异,但中国护士要走进日本,还应更加注重专业技能以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以滨州医学院护理日语专业的教学为例,探讨高等医学院校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胜任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护理工作。

1 赴日护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赴日护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简单讲是指中国护士在中日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日本的医疗现场,如何运用日语与日本的医护人员、患者打交道,交际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中国和日本虽然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同处汉字文化圈,但是因为两国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进程不同等原因,两国人民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中国护士要在日本医疗机构工作,除了考取日语能力1级证和日本的国家护士资格证以外,正确理解对方的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特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护患沟通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

2 跨文化交际在涉外护理中的具体体现

中国和日本在文化上虽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是两国在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护理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各有特色。

2.1 语言行为

一个民族在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行为模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本民族人已对这种习惯习以为常,但是外民族人与己方交往中如果违反了这些交际习惯,就会产生交际障碍。

首先,日本传统的“以和为贵”的思想使得日本人非常重视构建与周围人的良好关系。日本人出于保护隐私的心理,跟对方谈话时很少谈及年龄、收入、婚否等的问题。而且,日语的语言表达极为含蓄、委婉,交谈中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不突出自我,不会使用让对方觉得不舒服的字眼。这是日本人为他人着想的思想文化体现。我们与日本人交往时,必须注意到他们这种语言文化表达方面的委婉性特征,这样才能够真正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从而促使交流顺利进行。

此外,日语的敬语已经成为一种语法体系。日本人在交谈时会根据自己与对方的关系来使用自谦语或尊敬语,比如“お世話になります(承蒙照顾)”、“どうぞ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请多关照)”、“ご迷惑をおかけしました(给您添麻烦了)” 等。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要想正确理解敬语表达中的尊卑关系是非常困难的。而在日本的医疗现场,护士是否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正确使用敬语,对于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医护、护患关系,营造和谐的氛围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非语言行为

中日两国在非语言行为的传达方式方面,包括面部表情、姿势体态、保持的空间距离等存在巨大差异。多数学者认为,面部表情在非语言文化行为中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日本人认为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是非常没有教养的体现。大多数情况下日本人的面部表情会给人一种有所保留的感觉。中国人认为暧昧不清的表情会给人一种不好相处的感觉,所以中国人多数会将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因此,如果提前不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和民族心理,中国人想读懂日本人的面部表情是非常困难的。

2.3 日本的护理文化

在日本的医院里,每个护士的服务态度都很好,对待病人向对待家人一样,住院病人几乎看不到家属的陪护。日本的护士不仅要负责全部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还会做大量的生活辅助工作,比如换床单、换尿布、扶上厕所,洗澡等。

日本医院以患者为本的护理理念,要求中国护士在说好日语的同时,要充分去了解日本的交际习惯、社会文化、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不断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以足够的耐心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去跟患者交流,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3 赴日护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3.1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目前涉外护理专业的日语教学主要以让学生通过新日语能力考试为目标,侧重词汇、文法、阅读、听解能力等语言知识体系的培养,而学生对于日本文化的接触和了解的机会很少,这就使得其跨文化交际意识非常薄弱。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日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接受和认知能力,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使他们在掌握好语言体系知识的同时,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到异文化环境中去。

首先,在日语学习的起步阶段,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日本的动漫和影视作品,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了解日本的艺术、行为方式和风土人情。笔者认为了解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各类课外活动,如组织日语角、运用日语的小游戏,日语演讲比赛等,加强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

3.2 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能力

在高等医学院校的赴日护士培养项目中,日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的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之一。而在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是按照语言教学的传统模式,课程内容讲解侧重于讲授语言点,重点集中在词义辨析、语法结构分析等语言体系层次方面。因为日语教师多数没有跨文化护理方面的背景,只能通过课堂讲解词汇时讲到文化,还有一部分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漫、影视作品、互联网等了解日本文化。因此,开设赴日护士项目培养的高等医学院校应当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能力。

首先,提高教师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意识。如笔者所在的滨州医学院的赴日护士培养项目,是与日本京都看护大学、户田中央医科集团三方联合推进的。学院可以与日方积极沟通,定期开展跨文化交际理论方面的学术交流,组织教师听取日本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深化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认识。

其次,选派教师到日本进修学习,教师亲身去感受日本的语言、行为方式、护理文化等,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3 开设日本医疗剧欣赏课

学好一门语言离不开语言环境。教师单凭课堂的讲解不可能很好地传达日本人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而观看日剧不仅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听解以及口语表达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日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文化环境,更能让学生理解和体验语言文化背后的非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日本的医务人员在日本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医疗剧是日剧的铁板题材,几乎每季都有。近年来,陆续产生了《白色巨塔》、《救命病栋24小时》、《秀逗小护士》、《医龙》、《Doctor X》、《小梅医生》、《产科医生鸿鸟》等大批优秀的作品,吸引了大量的收视群体。日本的医疗剧从各个角度体现了日本的医疗体系现状,揭露了医务人员不为人知的一面及医患关系中体现的职业道德,不同文化和价值的碰撞以及人性等问题,具有很好的评价。因此,教师可以面向赴日护生培养项目的学生开设日本医疗剧欣赏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了解日本医疗现场的工作、生活、护理文化等各方面。

首先,通过医疗剧欣赏的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师可以选取医疗剧中的经典场景,让学生分组模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了解日本医疗现场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加深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

然后,通过日本医务剧的欣赏,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医疗保险体系、法律监管体系、文化等各方面。教师可以在学生观影后,分小组讨论剧情和认识。如影片中会出现反映医护关系、医患关系交流的内容、以及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社会热点问题等,教师可以根据剧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做专题讨论,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到日本的社会问题、人际关系等各方面。

4 结语

总之,护理日语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护理专业技能、日语知识及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加强其对中日文化差异、日本的护理理念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继而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了解和把握日本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护理理念,不断加快知识更新,避免因为中日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培养具有国际交流和竞争意识的高水平护理人才。本文阐述了跨文化交际受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护理文化影响和渗透的基础上,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专业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以及开设日本医务剧欣赏等方面探讨了护理日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策略,希望能为护理日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申小龙.社区文化与语言变异:社会语言学纵横谈[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1.

[2] 徐红莉,白梦清.涉外护生跨文化护理能力培养的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25-27.

[3] 李晓彤.涉外护理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3):103-104.

[4] 王秀文.跨文化交际与语言行为[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9):25-27.

[5] 田荔.跨文化交际中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3):128-132.

作者:王珊珊

上一篇:大众化语言艺术论文下一篇:物理学实验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