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教学中的国际法论文

2022-04-21

摘要:要培养卓越法律人才,首先要从法学教学改革抓起。只有综合考虑经济全球化对跨国法律人才的需求、我国的社会转型、法律制度变革等多种因素,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方面对法学教学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才能适应国际、国内对卓越法律人才的需求。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法学教学中的国际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法学教学中的国际法论文 篇1:

案例教学在国际法学科的应用

[摘要] 法学教学是规则的传授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国际法作为一个庞大的规则体系必然要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才能发挥作用,由于国际法的规则内容抽象复杂,案例教学引入国际法教学凸显其必要性。案例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国际法的兴趣,更可以让抽象的规则具体化,易于接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为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国际法的案例教学应注意采取多样化的案例教学方式,及时更新案例,尽可能与最新国际趋势发展相结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相应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案例教学在国际法学科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案例教学国际法判例法多样化

一、案例教学法的兴起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英美的判例教学法。早在1829年英国学者贝雷斯率先在法律教学中适用判例教学法。1870年,美国哈佛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朗道尔在法学教育中发展并广泛推广判例教学法。判例教学法主要以法院判例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讨论;另外还以假设的判例作为考试题目。到20世纪初,判例教学法已经确立了其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大陆法系亦称“法典法系”,具有悠久的法典编纂的传统,注重立法机关的成文法制定活动,在法学理论上崇尚理性主义、倾向于建构重视逻辑,抽象化的概念体系;通常不承认判例法的地位,故法学教育以系统传授概念体系为主。因此,判例教学法或案例教学法在大陆成文法系国家的法学教学中则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忽视。由于从法律的外在表现形态和法律技巧上看,中国的法律很大程度上还是属于大陆法系传统。我国传统法学教育亦遵循大陆法系的教育模式,注重逻辑与抽象的概念与理论,导致长期以来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脱节。随着我国经济的开放发展,需要大量法律实务工作者,法学教育改革也随之进行,英美的判例教学法亦引入我国的法学教育。

传统的国际法教学方式注重理论构架,没有把这些众多的知识点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致使学生认为国际法学是纯粹逻辑、抽象的观念,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国际法的热情,也是导致国际法学科被法学学生普遍忽略的原因之一,沦为法学教育中的软肋。同时由于国际法不同于国内法,它没有完整的立法体系、亦未建立效力等级系统,更没有权威的法律解释机关和拥有强制力的法律执行机关,其内容纷繁复杂、零乱亦不成体系;更因为它不是从市民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与完善的,远离学生的生活,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国际法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显得尤其必要。

二、国际法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具体作法

国际法案例教学法则是由教师将其选择的国际法律事件情景带入课堂,学生在对该国际事件的讨论发言中,需要对所学的国际法的各种规则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判断、研究、论证,然后提出解决方案。目前,中国案例教学法在国际法学科的具体作法有以下几种。

1.老师讲授式

教师在讲完一定范围的教学内容之后,选择讲授较为典型的案例,向学生提出若干问题,在课堂上交由学生进行讨论。其目的在通过对案例的讨论,使学生不但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适用法律来处理案件,甚至案件裁判中存在的缺陷亦有所发现和了解。在讨论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主张,调动学生发言积极性,鼓励学生开展辩论,以便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点评各学生观点。

2.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

课前布置案例若干,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案例和指定的教学资料。在课堂上,首先由一个学生介绍案情与法庭的裁决和理论,然后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加以评论发表各自的看法,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老师需要提出一些思考方向引导同学对关键点进行思考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让学生了解所学的国际法规则并学会如何适用国际法规则来处理实际案件。

3.多媒体教学模式

这是指利用现代化的传媒手段进行案例教学的方法。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资料,然后再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

4.案例练习法

在课后布置案例分析作业。由老师安排典型案例,要求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进行分析,以检测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模拟法庭模式

通常事先编好案例的“剧本”,由学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再现案例情境,由学生扮演国际法案例的法官、当事人、律师等角色,在虚拟的角色中实际应用国际法规则。这类方式在欧美的大学普遍使用的一种案例教学方式,在中国的国际法教学中较少使用。不过近年来,国际法的模拟法庭(moot court)比赛在中国逐渐增多,中国各高校亦开始在国际法的教学中启用该模式。

三、国际法案例教学法之改进

法学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引导、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填鸭式”灌输相比较,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增强,教学效果较为理想。国际法案例教学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可以让抽象的国际法规则变得具体生动容易接受,三亦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因此,在国际法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得到了广泛适用。但是,由于国际法与其它学科的差异和现实中不尽人意的教学环境,导致国际法案例教学未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要实现案例教学的目标,必须根据国际法学科和其案例的独特性质开展,注重改进案例教学的方式和建立良好的案例教学环境。

1.更新案例的教学内容

国际法的案例教学不同于其他法学课程的案例教学,其他学科的案例多为教师自编的或者是法院的真实案件,国际法所用的很多案例是已成定论的判例或案例和争议中的现实国际纠纷。目前国际法案例选编多为年代久远的案例,比如帕尔马斯岛案,英挪渔业案、英伊石油公司案 、北海大陆架案,科孚海峡案等均是20世纪初或中叶的案件。由于国际法发展迅猛,许多规则都已变化,不利于传授当前的有效规则,其次,过时的案件不易引起学生共鸣,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学”贵兴趣,引入最新的国际法案例和国际焦点事件配合展开教学才能达到调动学生主动性的目的。例如,近期发生的钓鱼岛撞船事件即可引入讨论,这类焦点事件通常都会引起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使教师所传授的国际法规则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得到了传达,教学效果不言自明。

2.采取多样化的案例教学法

目前不少老师仍然停留在教师主导案例模式,较少采取其他方式。由于案例教学法,不仅要求老师传授知识,还要求老师要调动学生的热情,同时学生的参与必不可少。在国际法的案例教学中,由于学生准备不足,老师的引导不够,经常出现课堂冷场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可以安排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由学生课前准备,课堂上案例介绍和裁决关键均由学生完成,课堂讨论则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模拟法庭的方式使用时,应安排所有学生参与,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组别,学生均能参加模拟法庭庭前准备、庭审过程和庭后总结。多媒体案例教学亦能够寓教于乐,亦是国际法案例教学吸引学生参与的较好方式。

3.保证国际法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良好条件

(1)教师有高素养的实践教学能力。尽管在案例教学法上老师在很大程度上是组织者,不再占据课堂的全部或大部分舞台,但是它对老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对国际法的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必须有极高的实践能力,能将国际法的理论与国际法实践结合起来,对案例的总结能够让学生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他必须有对课堂上案例讨论的局面完全控制能力,能够及时提出关键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方向,亦能够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并找到问题的症结发现最佳的方案。

(2)案例教学课时的保证。国际法案例均倾向复杂,必须有相应的教学时间安排,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可加到总课时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讨论案例,进行法律操作训练,这更有利于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

(3)丰富的案例资源。目前,国际法的案例资源匮乏。一是法庭的案例裁决均为英文或法文,我国翻译了一部分案件,但是最新案件罕见中文译本,第二,由于国际法庭的案件案情复杂,所涉的国际法问题广泛,因而判决冗长。国内的译本多是翻译一小部分,难以反映案件与判决的全貌。因此,我国完全有必要对近年来的国际法庭的重要案件进行系统性的翻译整理,以适应国际法教学需要,有利于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龙.我国法学教育急需解决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2(7)

[2]徐爱国.大陆法系与中国传统法的转型[J].社会科学辑刊,2010(1)

[3]侯淑波.法律案例教学与教学系统观[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2, No.1, 2003(3)

[4]刘宗梅.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06,28

[5]宋涛.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5(8)

作者:杨永红

法学教学中的国际法论文 篇2: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学教学改革

摘要:要培养卓越法律人才,首先要从法学教学改革抓起。只有综合考虑经济全球化对跨国法律人才的需求、我国的社会转型、法律制度变革等多种因素,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方面对法学教学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才能适应国际、国内对卓越法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卓越法律人才;法学教学改革

一、当前我国法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大学扩招与法学热导致法科毕业生不断增加,我国法学专业就业形势严峻,2010年《中国法治发展报告》显示:截止2008年11月,全国法学院系本科在校生30万人,专科在校生22万人,硕士6万余人,博士8500人。《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专业失业人数在全部本科专业中排名第一。本科生毕业时工作与专业的对口率为47%,排名倒数第二。法学专业就业的另一个特征是,单凭法律学位就业越来越不易,如果再没有实践经验,就业则难上加难。

然而,说法学人才“供大于求”过于片面。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法律人才市场日趋饱和,而且我国的法律服务领域遭遇“洋律师”来“抢滩”,律师业竞争非常激烈,另一方面,高层次、高素质的卓越法律人才严重缺乏。如何“产销对路”才是根本问题。

要培养卓越法律人才,首先要从法学教学改革抓起。必须综合考虑经济全球化对跨国法律人才的需求、我国的社会转型、法律制度变革等多种因素,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方面对法学教学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以适应国际、国内对高端、卓越法律人才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法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传统法律人才培养有何不同?法学教育所具有的深刻的法律职业背景决定了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的突出特点,法学的基础特点是职业知识体系,是一种技术理性。在大多数国家中,法学教育的确都要培养应用类法律人才和学术类法律人才,但毫无例外是以培养应用类法律人才为主,亦即法学教育应当关注其实用性。然而,这种关注不能沦为单一的“职业培训”,高端法律人才之所以“高端”,一定有超越一般法律人士之处,需要通过正规的学术训练、专门的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得来。因此,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法学教学改革,应当重视人才培养的实践性,但是不能矫枉过正,忽略了人才培养的规范性,因为专业的学术积累对实务操作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卓越法律人才与传统法律人才的区别在于“复合”。“复合”是指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渗透,包括“法律+英语”的复合,“法律+经济(外贸)”,“法律(专利法)+理科(工科)”的复合。当前比较抢手的法律人才是“法律+英语+经济”的复合。“法律+英语+小语种”的法律人才也非常抢手,能够对对象国法律进行专门研究的小语种卓越法律人才甚至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其培养意义非同寻常。因此,卓越、优质法律教育的要求是:语言复合、专业复合。

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当有别于传统的法律人才的培养,应当更加注重“复合”的专业素养、通识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例如懂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宏微观经济学、会计、税务等经济学知识。其知识面应当更广,能够成为通识基础上的职业法律人才,这有两层含义:一是其他人文学科知识的通识,二是法学基础知识的通识。

此目标与传统法律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对外语水平、对涉外法、外国法、比较法的知识结构,对实践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学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运用法学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广义来说,高等教育也应纳入职前教育的范畴。由于种种原因,本应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在一些地方与高校曲高和寡,法学人才培养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职业素质、职业能力显然是任何用人单位聘用人员时最看重的……于是社会职业准入制度、执业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应运而生。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注释法学,然而对法学理论的要求,也不再限于注释法学,其原因可以简要表达为“社会转型→法律服务要求转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法学教学改革”。

三、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法学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方法——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为例

近年来,国际、国内社会对卓越法律人才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前景大家都很看好,但是教学模式五花八门,法律教学与以往的法学院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法学教学任务,适应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本科法律教学必须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探索。具体包括四项改革措施:

1.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的修正

通过法律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侧重培养学生全面的法律素养,包括法律思维、法律职业操守、法律工作能力等,推动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很重要的一点是,扭转当前一些学校存在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学术性与实践性脱节、法律教学水平滞后或特色不鲜明的问题。

实践性应当是法学教育的基本特征。实践性、应用型不等于低层次,应当树立“高端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意识。惟其如此,才有核心竞争力,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真正需求。笔者以为,至少在以下3个方面实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法律教学的改革:首先,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法律教学改革应建立在坚实的中国法的基础之上,否则基础不牢,“特色”无从谈起,一个不熟知本国法律的人没有资格奢谈“外国法”或从事所谓跨国法律业务。其次,应当突出法律课程的“涉外性”、“跨国性”,处理好外国法、比较法与国内法课程的比例;英文法律课程、双语法律课程与中文法律课程的比例。再次,在加强实践性法律人才培养的同时,密切关注人才培养的学术性与实践性的平衡,尽可能加强学生的法律理论素养。最后,还要适应“全球化”的需要,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不同法律学科之间的整合,鼓励教师之间教学经验、方法的交流以及学科教学交叉研究,减少和避免教学内容之间的重复。

2.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改革

首先是培养模式的改革。国外法学教育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英国和欧陆模式,面向高中毕业生招收法律本科生,毕业后如果想从事法律职业,必须再念一年的法律职业培训课程,然后再进行1~2年的专业实习,才可以取得专业的执业资格;第二种是北美模式,首先必须有一个非法律专业的本科以上的学位,然后经过严格的法学院入学考试才可以攻读法学,学制3年,其法学学位实际上是法律本科,但是美国人将这种学位叫做Doctor,即Juris Doctor(JD);第三种是澳大利亚模式,将法学本科教育与其他专业的本科教育同时进行,经过6年左右获得双学位[1]。

就我国目前情况看,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应当尽早规划,统筹实施,也让学生、家长有长期打算,而不应被本科毕业去向选择所打断、浪费时间和精力。因此,最好尝试六年制的 “本硕连读”,复合的专业也可以有较长时间的制度安排,学生也不会疲于应付,可以将所学课程较好地消化、深入掌握。

其次是课程体系的改革。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已是不可遏制的趋势,我国也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卷入其中,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法律服务市场化和全球化,涉外法律业务在我国法律服务市场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不可否认,我国的法律从业人员除了法律观念、法律知识方面的局限外,在法律思维、法律方法、法律技能各个方面也在一定程度落后于国外法律从业人员,外语(主要是英语)交流能力更处于劣势。我国目前有的课程缺乏国际竞争力、吸引力,并且也不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

法律教育要适应全球化趋势,必须加强法科学生的外语能力,尤其是英语运用能力。与此同时,我国法学教育要适当加强外国法,尤其是英美法教育。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从整体上而言是移植自大陆法系,法学思维体系也与大陆法系国家,尤其是德国法系国家大体相当。但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当前国际法律业务的绝大部分份额是被英美法系国际的律师事务所,尤其是美国律师事务所所垄断,这与美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密不可分,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英美法教育的优越性。具体在几大模块中都应当有所体现:法学核心课程、特色课程,例如涉外法律、比较法、英美法、国际法(指“三国”,即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国际公法)等。复合型法律教学的课程,主要体现在特色课程(专业选修课)中,例如国际商法、比较公司投资法、国际货物买卖法、证券法、跨国经济犯罪的预防与惩治等。

对于更加重视卓越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的教学而言,我们将来应当考虑开设“法律职业能力与职业伦理”课程。“法能”离不开“法德”,无良的律师、法官钻法律的空子、玩弄法律的危害,必然大于“非法律人”。

同时,应当加大法律实践必修环节内容。实践课程例如法律写作、法律谈判、法律诊所、公益诉讼等费时费力,教师的时间、精力投入更大,却由于评价体系的传统性,很难直接量化反映到科研成果等业绩上,在职称晋升、评奖等方面体现不出优势,因此不是有太多教师愿意承担此项重任,除非其本科阶段是学英语的。对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实践性课程是重要的环节,比如法律文书写作、模拟法庭、法律谈判、实习、旁听、法律电影观摩、法律辩论赛等。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比例,应当是实践课程占8%-10%较为适当,例如清华大学法学院本科培养总学分为171学分,其中实践课程和实习15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本科总学分163学分,其中实践教学14学分,占8.59%。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的实践课程,重点开设了法律写作、法律翻译、法庭辩论等课程,其中法律写作和法律翻译的课时大幅加大。在课堂教学上,倡导案例讨论教学、小班教学,摒弃灌输式教学、大课堂教学,老师在课堂上适度根据司法考试试题内容进行讲授,尤其是在案例教学中紧密结合司法考试中出现的案例。学院经常邀请在法律实务领域颇具建树的院外相关人士为学生授课、开设讲座,此类活动平均每学年达60课时,占整个法学课程的比例在8%左右。学院还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别的模拟法庭竞赛。考虑到商事法律实践中经常涉及金融、财会等专业知识的现实,我院聘请院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法学院学生开设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与资本市场、财务会计、税收等课程供学生选修,反映良好。

英语等外语是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生命线,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学制暂时无法延长的情况下,只能是进行法律、英语的课程改革,“减量不减质”,力求保质减量。从法律课程设置看,就不能机械地按照教育部规定的16门法学核心课程进行排课,必须侧重宽基础、高效率,进行重新安排,并注重这些课程与英语的结合。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应当将法律课程分为:全英文法律课程:美国法、普通法导论、合同法、侵权法、英文法律写作等;双语法律课程:国际经济法、国际公法等;主要为中文讲授,辅以英文背景资料、英文资料阅读辅导的课程,如民法、刑法、三大诉讼法等。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英语课程的投入,不能与普通高校培养传统型法律人才那样,只满足于大学英语的授课,必须英语娴熟、优异,达到英语院系学生的水平,最好是双学位。为提高学生的全面法律素质,在实践课程和实习以外,这些法学院程度不同地注重中英文综合写作训练,包括论文写作训练、法律文书写作训练。特别是法律文书写作训练,从广义上讲,它也是实践课程的内容之一。

卓越法律人才应该培养“法律人”,而不是只培养“法律工匠”。没有通识教育(包括法学通识教育),只有法学职业训练则只能培养“法律工匠”,容易缺乏人文底蕴,而法律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学问,没有对人的终极关怀,没有足够的人文素养,很难成就一名优秀的涉外法律人。

第三是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教材改革。对于卓越法律人才而言,由于要在相同时间内学习两门以上专业课程,因此,无论是法学教材、复合的另一个(或两个)专业的教材都不宜过于艰深,但是也不应削弱其专业性、理论性,同时强调、突出其实践性,因此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北外法学院中文核心法学课程教材主要是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系列教材,以及法律出版社的系列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的系列教材等国内权威法学教材,而英文法学教材则结合专业的特点选择适用的,例如国际经济法、国际公法等,一些研究中国法的核心课程,例如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等,并不需要采用英语或双语讲授,只需要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法律的他国经验教训,适当介绍其英文术语即可,因此一般采用中文教材。

法学教材应当尽可能采用典型、真实的案例辅导材料。我国没有law report(案例库), 判决书主文也难以像判例法的判决那样正反意见都充满说理,也可以说,我国目前尚无太多适合作为教材的案例教材让学生研习和讨论。有些人主张用司法考试题作为教科书,笔者认为,教科书将司法考试试题用作“学习引例”并无不可,但是需要在学生对法规、基本知识和原理弄懂吃透的基础上去完成。因此,司法考试题可以作为高校刑法学教科书的辅助、课外作业,却不宜拿来代替教科书本身或成为教科书的主要内容。要厘清教科书与司法考试的关系,首先要解决它的“上游问题”——高校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高校法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全面的法律素养,它包括但是绝不应当只限于法律技能的传授。司法考试侧重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法律技能,对传统的重理论知识、轻能力培养的高校法学教育有一定的“纠偏”作用,但是不能矫枉过正,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法律实用主义”,认为凡是与案例无关的知识就是无用的,或者干脆将法学知识与法律能力对立起来。

3.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其教学方法简言之,是用国际的方法研究中国问题,用其他专业的方法(经济分析、哲学分析)研究法律问题。

具体而言,不同课程的教学方法各有特点:英语等外语课程的教学方法特点多为技能训练,讲求准确、精确;法律课程的教学方法特点是让学生“像律师那样思考”(“think like a lawyer”),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方式的训练,注重思辨性、逻辑性;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特点是动手操作能力,关注起草合同、谈判、辩论、回答法律咨询问题;同时,日常教学要关注司法考试,但是不能沦为司法考试培训班,要有法律理论素养、功底扎实。

理论教学不能放松,这是法学教学规律自身的必然要求;真正的理论对法律实践有极大的指导、推动性作用。应当注重比较的方法,实践性、学科交叉性应当是法学教育的基本特征,例如商法、刑法与实践的联系都十分紧密。应当倡导消除不同法律学科教学之间的壁垒加强与教学经验的交叉研究。

不能一味地将法学教学改革理解为案例教学法,也不应当惟司法考试的马首是瞻,尽管这两者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些年,不少人提倡法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个人认为,虽然案例教学法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但是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应当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案例教学法为辅,其原因,一是我国的法律制度特征决定的——制定法是主要依据,因此课堂讲授主要是一种法律解释,更准确地说,是教学解释,此外也是由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时紧张,不大可能大量地进行案例讨论。应当注意分配教师讲授、案例教学、讨论、模拟法庭的比例,不宜一味强调案例教学法,它并不适合于所有的法律课程。

4.教学考核模式的改革

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考核模式改革。应当进一步量化,突出实践性、有效性、可操作性。例如清华大学法学院,通过机读卡计算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次数,一学期达到10次或多少次可以取得“学术活动”的1学分。目前对最终教学成果的考核认可,实际上就是文凭,可以考虑采用“三证书”制度:学历、学位、主修方向相结合,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方向,以便人才市场有目的性地选择。具体确定方向的方法则是通过对主修专业的课程模块方向确定。

另一方面是对教师的考核模式改革。“教师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2]对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教师更应如此。为此,教师应当夯实基础与学科特色的关系,而教师绩效、工作量、科研评价机制应当将教学研究纳入科研评价,一线教师必须进行教学研究,而专业性的学术研究则作为选择性研究。学术研究应具有启发性、前瞻性、批判性的特点,起到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的作用。

要实现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一支胜任该目标实现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因此,必须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当既有深厚的法学素养与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的外语功底,有一年以上的出国留学或访学经历,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和国际化视野,能够胜任法学双语教学工作。

四、余论

近十年来,有关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论著,不说汗牛充栋,也可以说是琳琅满目。自2000年以来,发表于核心期刊、CSSCI期刊的法学教育论文就有近200篇。然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成败与否的评价标准,至今混沌不清。笔者认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成败的评价标准,至少应当包括但是不限于:博士点、硕士点、博士生导师人数、教授人数、科研水平、学生就业的去向、出国深造的人数与层次、国内深造的人数与层次、本专业就业(公、检、法大多是传统法学院的学生,卓越法律人才主要是做律师、公司法律顾问等)人数、同行评价、社会评价(主要是用人单位、家长的评价,也可以说是“人才市场的信息反馈”)、校友对母校的捐赠回报情况等。在诸多检验指标中,首先应当是“社会”这个大市场。对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而言,学科点虽然不是唯一的指标,但是仍然是重要指标,因为它决定着教育资源配置的多寡,直接影响教育投入与产出——人才质量与数量。

2009年1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作了题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重要讲话,提出我国的教育应当坚持“三个面向”,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办学的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要对学科布局、专业设置、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就业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培养高质量、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笔者以为,这些话对我们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本身就是创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改革也是为了创新,但是,任何创新都必须符合规律,没有规律可循时也要合情合理合法,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创新。因此,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改革,必须尊重教学客观规律,适应全球化趋势,坚持标准化和特色化并重,为我国的法学教育事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保树. 论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EB/OL]. 宁波考培网2006-09-14.

[2] 旷文琪. 要用全球人才先让自己全球化——专访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J]. 新华文摘,2007(23).

[本文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改研究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号:1130-039904)]

[责任编辑:周杨]

作者:王文华

法学教学中的国际法论文 篇3:

国际法学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国际法学教学改革,重点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 改革。这就需要调整国际法学的教学内容体系,夯实其理论基础;注重国际法教学与国际政 治的结合;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实现教学形式和手段的多样化。

关键词:国际法学教学;内容改革;方法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1.调整教学内容体系,全面夯实国际法学的理论基础。

国际法学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在一般高校的设置中都是学分低,学时少。以我校为例,该 课仅 有35学分,共计63学时。而国际法18章的繁多内容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讲解,必须进 行精心的安排。国际法学的总论部分,也就是理论基础部分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以往的国 际法教学,严格地恪守总论在先、分论在后的原则,不能将国际法学中的部门法融入其基础 理论之 中。对此,笔者向读者推荐美国学者路易斯•亨金的三个国际法理论命题。第一个命题是: 国 际法是政治体系的法律。如今的政治体系包括190多个各自独立的国家,在一个多元的、四 分五裂的体系中,政治、经济及文化都是多样化的,这是由国家的自治性决定的。然而,在 这样的一个体系中,国际法则是该体系中用以规范表述的共同准则。第二个命题是:国际法 的 变化,也就是国际政治体系的价值及目标变化。它回溯了人类如何通过体现传统国家制度理 念的法律,去追求当代的双重目标,既保障了每个国家选择其体制和实现其目标的权利,又 促进了个人的人权与每个社会的福利的发展。第三个命题是:认识法学的发展思潮。即从 “概念主义”到“功能主义”,从逻辑推演出的抽象原则到面向现实需求和解决各种新旧问 题。亨金的三个命题既全面讲述了国际法基础理论,又将分论部分的一些内容融入其中,让 人学会如何把握国际法基础理论的脉搏。因此,在国际法教学中,夯实理论基础并不等于要 机械地讲述总论部分的知识,而是要以总论部分为主线,引入分论部分的内容为例证,去深 刻剖析和理解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国际法基础理论的实质,并学 会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和解决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矛盾。

2.寓国际政治于国际法教学中,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拓展学习的深 度和广度

(1)国际法是国际政治的规范表述,二者本属一家

历史上,国际政治、国际法和外交研究之间并无严格的区分。只是在近几十年,过分细化的 学科分野和教学设置,逐渐把国际政治和国际法拉开距离,甚至造成互不通气、缺乏了解的 局面。

国际法是由民族国家组成的国际体系中的法律,它当然会反映该体系中的政治主张和各种价 值,并服务于各种目标。因此,研究当代的国际政治和安全,不可能不看到各种国际制度和 法律的作用,离开对后者的分析,很可能导致分析的空泛乏力;同理,没有对国际关系多样性复杂性的认知,国际法的研究可能会变得过分保守僵化。

(2)国际法教学只有与国际政治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当代世界的复杂性 和生动性

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进步的国际政治思想和主流国际法理,正在发生一种深刻的变化。以主权概念为例,传统的主权观念强调国家的至上性和自主性,而现如今人们必须从更加复杂多变的现实出发,提出充实传统主权观念的各种思路。现代的主权概念表现得更加灵活、丰富和多层次,某些外围的、边缘的主权可能随着时代变化而让渡和调整;主权与人权成为进步时代的社会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因素;主权成为可以随着国家内政外交的进步性或落 后性而增强或削弱的东西。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法又称“个案法”,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解剖分析,组织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在实际案例中进一步学习理解和掌握法学原理和原则的 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法始于19世纪70年代,最先在美国的哈佛大学的法学院采用,随后就盛行于英美法系国家。近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已普遍接受这一概念,并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程度地采用 。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归纳规律性原理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与纯粹的理论讲授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直观性有助于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 力

法律规范是对具事物的概括和抽象,案例教学法能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事物当中,并体验这种法律规范的科学性和适当性,在具体的案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例如,在学习国际法的法律性这一问题时,我们可以用“美国对伊拉克的 战争”,“美国的虐囚事件”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说国际法不是法律,那么美国为什么在侵略伊拉克之前,还要制造那么多的借口?生擒萨达姆之后,为什么还要把他交还伊拉克新政府进行 审判?“虐囚事件”曝光后,美国总统为什么要向世界人民道歉?通过案例的解析,让学生掌握国际法 的基础知识,解决在现实中感到困惑的问题,领悟国际法的本质属性。

(2)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关联性有助于构架全面的知识体系,加固了国际法学理论的 基础

我们目前的法学教学总是条块分割,如实体法与程序法,法学理论与部门法都是分 开讲授的,特别是国际法学更显得孤立。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法学知识融会贯通,并能够学习相关的 学科知识。例如,国际罪行的种类在我国刑法中有无相应罪名,国家的管辖权中的普遍管辖权 在我国刑法当中是否有所体现,中国不加入国际刑事法院与我国的刑事立法有什么关系等,这 些在案例教学法中都能互动起来。

2.教学形式和手段多样化

(1)促进灌输式教学法向启发讨论式教学法转变

灌输式教学法缺乏有效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和手段,也限制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的使用,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启发式教学方法则是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围绕调动学生学习积 极性展开教学,学生能主动地学习知识。完成灌输式向启发式课堂讲授方式的转变必须做到以 下几点:1)在课程设计上逐步增加课堂讨论时间,减少教师讲授的时间。课堂讨论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就教学内容中的某一个重要问题进行讨论,二是就教师给出的案例进行讨论。这两种讨论方式在国际法教学中应交替使用。比如,在讨论国家构成四要素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举例说明有关台湾的法律地位的一些问题:《美国对台湾关系法》是国际条 约,还是国内立法;如果台湾公投独立,符不符合民族自决原则等。这样将问题与案例结合的讨论,会使教师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2)在课下为学生指定必要的课外阅读资料,甚至可以要求学生写出 阅读笔记,从而保证课堂上能够启而有发。3)对基本原理的讲授应当与对该原理产生的社会和历史背景的概括性介绍相结合,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为其今后的法律学习奠定坚实的 基础。

(2)建立学习小组,增强自学能力,从而缓解教师的课堂教学压力

解决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的唯一做法,就是分解教学内容。因此,扩大自学内容、增强自 学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建立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也是哈佛大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传统,一个好的学习 小组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学习小组的成员要经常聚在一起对教师留下的 题目进行学习和讨论,在这之中大家互相启发,并且可以在一个比较宽松随便的环境中发表自己 的见解。

(3)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无疑是最便捷高效的。教师应根据该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将收集好的各种案例、各种重要原理和规范、各种疑难问题、图表与参考答案做成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采用这种辅助手段,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又能准确地表达重要概念、数据等,同时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活跃课堂气氛,可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

(4)创办教师个人网站,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辅导

在我国的一些高校,这种教学方式已有教师开始采用。之所以未能普遍开展,是因为多数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这项工作。多数教师只是通过电子邮箱进行答疑解惑,所产生的效应远不及网站广泛。当然,创办教师个人网站对教师的业务素质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因为 参与网站活动的人不仅是自己的学生,还会有其他的社会主体,这就会给教师带来各种压力。但个人网站的创办,可使教师将自已的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启发学生对问题进 行思索和探究,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5)增加课程实践环节,开通各种学习渠道

国际法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像其他部门法那样具体而又鲜明。我们无法去参 与国际法院的庭审活动,更无法对国家的对外关系进行实质性的献计献策。因此,很多学生认定这门课程的设立,缺乏实践意义,没有学习的价值。笔者认为,国际法课程的实践环节应重点放在关注国际时事上。每天国际社会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件,我们的学生要学会用国际法的嗅觉去发现问题。如:泰国发生的军事政变,从国际法的视角应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国际社会的各方反映及做法符不符合国际法的相应规定?因此,广泛开通各种学习渠道是增强实践环节的必要方法。首先,要求学生关注每天的国内新闻和国际要闻;其次,要求学生 浏览国际法的网站。通过身边的时事,结合自己的专业,达到实践学习的目的,可以培养 学生的国际法律思维。

参考文献:

[1]边守正.实用教育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2]马永梅.法律诊所教育与法学教学实践评价模式的改革研究[J].理论导刊 ,2007(2).

〔责任编辑:东 升〕

作者:宋丽弘 史秀娟

上一篇:启发式高中化学教学论文下一篇:高中生学习英语写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