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论文

2022-04-25

作者简介:李继武(1954-),男,吉林辉南人,蚌埠坦克学院政教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摘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中的“人”的内涵,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规定:在人与物的比较上,是以“人”为“本”;在执政党或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比较上,是以“民”为“本”。这里的“本”,是指“根本”。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论文 篇1:

浅谈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

【摘要】以人为本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民群众生存境遇的深切关怀。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做出的重大调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人本主义

【中图号】D0-0【文献标示码】A

科学发展观则是关于发展问题的正确主张和见解,实质是用新的发展思路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发展,从而明确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了社会发展的目的与方向。

1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发展什么、怎样发展、为什么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前提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更谈不上科学发展观。而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核心内容。发展是为了人,发展也依靠人。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手段。作为发展的主体,人是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统一。科学发展观和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发展中是否坚持以人为本,是否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来认识发展问题和推动发展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严密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几个方面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贯穿于它们的全过程,并与科学发展观的其它部分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缺少其中任何一条,就不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归根结底又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五个统筹的要求都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样,只有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做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没有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科学发展观实质上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2“以人为本”中“人”的理解

从字面上看,“以人为本”包含“人”和“本”两个概念。因此,要理解“以人为本”就必须先对“人”和“本”这两个概念作具体的哲学分析。“以人为本”这个命题既可以说是一个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也可以说是一个抽象的人本主义哲学命题。目前存在的认为“以人为本”就是人本主义的错误观点就在于对“人”没有进行具体的哲学分析。因此,我认为,要全面理解“以人为本”,更重要的是要对“人”有正确的把握,这是正确理解“以人为本”这个概念的必要前提。

唯物史观中,“以人为本”的“人”不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抽象的“自然的人”,也不是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人本主义思潮所讲的非理性意义上的绝对孤立的、抽象的“个体的人”,而是具体的、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从事具体社会实践活动的作为历史主体的现实的人的根本利益出发。唯物史观所讲的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现实的人”,它既作为相对的独立个体存在,又存在于特定的群体之中,是个体和类的统一,个人和社会的统一。唯物史观不是一般地、笼统地提出从“人”的根本利益出发,而是提出从无产阶级、从广人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人为本”就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的价值

3.1以人为本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飞跃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始终把实现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中央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的主张,并以此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彰显了共产党人崇高的价值理想,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标,进一步升华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其根本任务在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在发展观的问题上,既要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满足人的发展的价值需要,追求规律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在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就是要求我们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作为创造财富的主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实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由此也可看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集中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一贯立场和卓越智慧。完全可以说,有了科学发展观这个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我们党就有了有效解决前进中的各种问题的强大理论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有了扬帆远航的指路明灯。

以人为本,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升华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强调在社会价值体系中,以人民为价值主体,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目的。革命战争年代,为了夺取政权,党一刻也离不开群众,对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革命胜利之后,随着执政时间的延长,容易自觉不自觉地淡忘群众,淡忘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对于执掌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牢固确立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

3.2以人为本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论述中认为:未来社会要消除资本主义发展所造的环境恶化、社会不平等、两极分化、人的畸形发展和异化等弊端,要用社会主义代资本主义来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未来和谐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以此为前提,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其最高境界是“自由人联合体”,达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境界。因此,要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前提,在制定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时必须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坚持把人民的意愿作为我们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社会的和谐又以人自身的和谐为前提。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确立以人为中心的人与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内容。人与自身的和谐,是指人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都能同时代和社会相适应,并能积极推动社会和时代的进步;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指人在向大自然攫取的过程中,必须以尊重自然的内在规律为基础,合理有序地利用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指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认同、社会的需要相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方向协调一致。

通过本文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的分析,可以看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群众心情舒畅,生活幸福,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参考文献

[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08-3-6

[2]孟宪平,韩斌.以人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作者:乃吉米丁 玉素甫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论文 篇2:

略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内涵的双重价值取向

作者简介:李继武(1954- ),男,吉林辉南人,蚌埠坦克学院政教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摘 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中的“人”的内涵,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规定:在人与物的比较上,是以“人”为“本”;在执政党或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比较上,是以“民”为“本”。这里的“本”,是指“根本”。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内涵;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但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中,歧见最多的也是这个核心。有人认为,“以人为本”的人是与“物”相对的,是指任何一个人;有人认为,“以人为本”的人是与“物”或“神”相对的,也是泛指任何一个人;有人认为,“以人为本”的人是与“官”或“领导干部”相对的,这里的人不是泛指任何一个人,而是指“民”或指“人民群众”;还有人认为,“以人为本”的人是与“共产党”相对的,这里的人是指“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广大群众”,如此等等。显然,为了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先厘清“以人为本”的内涵。为此,又必须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质观。

人的本质是从古至今的哲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即使是马克思提出的权威性的人本质论,现在的学界也是质疑不断。原因之一,在于马克思曾在不同时期提出过不同的人本质观点,而他又未对这些不同观点的适用对象、条件以及这些观点的内在联系、轻重取舍给予明确和系统的说明。原因之二,在于争论者自身对争论的概念(如本质、人的本质、具体人的本质)没有遵守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尤其是这种同一律在概念内容的要求上,没有将实践因素在规范人本质定位中的作用考虑在内。

其实,马克思是用实践来定位人的本质的,这开创了科学解释人的本质的先河。在研究人的本质时,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条思路,即:首先研究人的一般本性或人的普遍本性,然后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变化着的人性,即人的个别性、特殊性或具体性。基于此,马克思根据实践的需要,至少从两个方面定位过人的本质:一是为清除旧哲学对人的本质的影响,基于考察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实践需要而探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二是为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基于考察如何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需要而探讨具体人与具体人之间相区别的本质。对于前者,马克思用需要、实践尤其是劳动来定位和解释人的本质。他说过:“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96。对于后者,马克思从社会关系角度来定位人的本质。他说过:“‘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3]270;“人并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3]452;“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2]24;“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可见,对于具体人的本质,马克思虽然有过不同的表述,但并没有明确揭示具体人的本质的特殊规定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具体人的本质实在是无法穷尽的,于是,他只能为人们指出一种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告诉我们,具体人的本质应该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去寻找。

将上述马克思的话归结起来可以看到,他实际上已经科学地阐明了人的本质和具体人的本质的问题。对于前者,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相对于动物等而言的,他说:“富兰克林从劳动的观点出发,对人下了个正确的定义:‘制造工具的动物’或‘工程师’。”[5]105对于后者,马克思认为,具体人的本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在社会关系之外我们所能看到的,不是具体的人而是与动物相区别的人。马克思批判蒲鲁东的话能给我们以这种启示:“蒲鲁东先生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的考察,把那些恰恰表示着一定的社会关系或经济的形式规定性的区别忽略掉,抽象掉了。这就像有人说: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并不存在奴隶和公民;两者都是人。其实正相反,在社会之外他们才是人。是奴隶或是公民,这是A这个人和B这个人的一定的社会存在方式。A这个人本身并不是奴隶,他在他所隶属的社会里并通过社会才成为奴隶。成为奴隶和成为公民,这是社会的规定,是A这个人同B这个人的关系。蒲鲁东先生在这里就资本和产品所说的话,意思指的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不存在区别;其实恰恰只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才存在着这种区别。”[5]173由上述马克思的话可以看出,具体人的本质(个人、群体的本质)才由社会关系来规定,而人的本质则不是由社会关系来规定的。我们以往的教科书笼统地认为人的本质由社会关系来规定,是不对的。

明确了上述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质观,对于我们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内涵有六点重要启示。

一是在人与物相对应上,是以“人”为“本”。在哲学史上,“人”常常与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物,一个是神,人是相对于物和神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毛泽东曾经说过:“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6]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因此,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人,首先是相对于物而言的。在与物的比较上,我们党毫无疑义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是“以人为本”的第一个价值取向。

二是在执政党或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相对应上,是以“民”为“本”。在现代,作为一种哲学价值观,人本与民本是不同的。如前所述,人是相对于物和神而言的,人本是讲人与物、人与神的关系;而民本则是讲人的内部具体人与具体人的关系,民是相对于官而言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国儒家政治哲学的这一表述就是从这个层面来谈的。科学发展观所有关于以人为本的论述都十分明确地指出,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显然,这里的人是指具体的人(群体),是相对于执政党或领导干部而言的群体,不是抽象的相对于物和神的那种一般的“人”。它实际上指的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

作为执政党,在工作层面,我们也讲为民,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确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但这与封建帝王的民本思想是根本不同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它来自于人民群众,根植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同人民群众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完全不同于封建社会君与民之间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它要求全体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地做人民的公仆,坚决克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思想,反对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命令主义。对于我们党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因此,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人”,又是指具体的人,它是相对于执政党或领导干部而言的。在执政党或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比较上,我们党毫无疑义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认为党以及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群众的工具或公仆,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外,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第二个价值取向。

三是以人(民)为本的“本”,是指以人(民)为“根本”。“本”在哲学上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与领导干部相比,人民群众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逐末。

四是“以人为本”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以物为本”观念的摒弃,是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而提出来的。这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GDP的高速增长,它忽视甚至损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见物不见人”,是一种与“以人为本”根本不同的发展观。

五是提出“以人为本”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始终强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科学发展观并不否认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它所强调的是,经济发展、GDP增长,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目的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相一致,使发展的结果与发展的目标相统一。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7]

六是“以人为本”说明人不但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和“依靠谁”是分不开的。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只讲根本目的,不讲根本动力,或者只讲根本动力,不讲根本目的,都不符合唯物史观。毛泽东早就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同时也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8]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的“七一”讲话中说:“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9]

总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中的“人”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这是必须首先给予关注和厘清的,否则,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极为不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2

[7]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3-11(1)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9]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07-02(1)

责任编辑:王清明

作者:李继武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论文 篇3:

科学发展观下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是新世纪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在科学发展观下,对以人为本作出合理而系统的现代诠释,才能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思想的剖析开始,并且赋予传统人的理念以时代新意,从而解读了以人为本的四位一体的哲学框架,为以人为本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民主体观;群众路线;社会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本文首先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论述以现实的具体的人为基点,由此在新的唯物史观中提出人民主体观和群众路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来促使人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下的全面发展。

一、人民主体观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世界观基础

(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要求

从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全部历史本来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2]。在解释这些活动时,马克思主义认为凡是从事一定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而历史的创造者,是指历史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体现者以及以此为基础推动社会发展的人们。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对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全面地体现在:(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二)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首先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本”指的是发展之本,即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发展之根本。坚持以人为本:第一,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第二,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追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并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第三,发扬和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尊重和保障人权,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营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二、群众路线为实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一)群众路线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方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表现为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不仅是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更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的重要保证[3]。

(二)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实践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要求:第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第三,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人民所应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第四,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追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三、社会发展观为实现以人为本提供了实践途径

(一)以人为本体现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要求

人类社会发展既是客观历史演进的过程,又是人的价值实现的过程,是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正如列宁认为,社会“不过是处于相互关系中的个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4]。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发展的程度最终是通过人的发展来衡量的。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自身,来源于人创造历史的活动,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它们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一方面,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人的发展的程度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志。

(二)正确处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全面实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同时又为实现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指明了现实途径。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前提,所以必须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这就要求:第一,在经济建设方面,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二,在政治建设方面,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第三,在文化建设方面,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第四,在社会建设方面,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归宿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5]也就是说,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本质上是“自由人联合体”,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6]。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与自然经济形态相联系。在这个阶段,人没有独立性,只能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第二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与商品经济相联系。在这一阶段,由于社会关系以异己的物的关系的形式同个人相对立,人的发展依然受到社会关系的束缚和压抑。第三阶段,“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7]”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将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

(二)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践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同时又为实现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指明了现实途径。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8]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超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只有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和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实现。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做到以下要求:第一,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第二,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要从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做到既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又抓住机遇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充分考虑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第四,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作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踏踏实实地艰苦奋斗。

21世纪中国人的发展,应当秉承中国古代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思想的精华,发扬几代领导人重视人的发展的传统,在科学发展观下,对以人为本作出合理而系统的现代诠释,以适应当今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实现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18.

[2]列宁全集:第1卷[M].中文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48:360.

[3]科学发展观大学生读本编写组.科学发展观大学生读本[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59-60.

[4]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94.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4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104.

[8]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

作者:郭承福

上一篇:学生医保维护稳定发展论文下一篇:视觉引导平面广告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