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制度支持论文

2022-04-27

摘要: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核心在于建立起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包括体制和机制两个方面。根据我国已有的涉及城乡发展的体制体系来看,存在诸多不适应发展要求的制度性障碍。需要根据客观实际进行改革、创新和进一步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科学发展观的制度支持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科学发展观的制度支持论文 篇1:

把握百年来党的制度建设接续探索的三个维度

摘 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党领导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創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政治密码。中国共产党在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为党的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党的政治生态始终纯洁健康,确保了党永远前进的本质追求,决定了党的制度建设能够不断地自我革新。党带领人民的百年奋斗,为党的制度建设提供了实践基础。

关键词:党的制度建设;理论支持;内在条件;实践基础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1.04.003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党领导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政治密码。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导下不断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近年来,党的制度建设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当前,学界在党的制度建设的演进逻辑、探索历程、实践成就、基本规律、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著作和论文成果。但是,党的制度建设研究的深度有待加强,研究的论域有待拓展,特别是关于党的制度建设得以创造性推进的理论源泉、主体力量和实践土壤的微观层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拓展。鉴于此,本文从党的制度建设的理论支撑、基础、实践必要条件三个方面,对百年来党的制度建设接续探索和创造性地推进的条件进行学理探究。

一、理论支撑: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创新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与时俱进和丰富发展。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都为党的制度建设接续探索和创造性推进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丰富发展为党的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

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党的性质、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决定性条件,是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1],是加强党的各个层面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共产党的显著特点。党的指导思想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展的动态的系统。实践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由于共产党人的理论与实践是紧密相连的,随着党的实践活动发生变化和党所面临的历史条件、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转换,党的指导思想必然要反映这些具体的历史内容,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一来,就需要不断推动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与丰富发展。

从百年来党的指导思想历史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党的指导思想在概念上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多个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其思想实质来讲,这些理论成果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基础,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正是在党的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党的各个层面建设的目标才更加明确,思路才更加清晰。失去党的指导思想的指引,党的建设将失去方向。党的指导思想的每一个理论成果,都内在地包括了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丰富内容,对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基本目标、改革路径和重要意义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回答。

(二)党的指导思想的创新为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在党的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党的政治制度、思想制度、组织制度、作风制度、纪律制度、反腐倡廉制度等方面的建设不断得到了推进,使党变得越来越坚强有力、朝气蓬勃。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的革命时期以及百废待兴的建设年代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的各项活动中坚持了集体领导、分工负责、民主决策和按制度办事,保证了党的各项工作高效运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根据形势的变化修改完善党章,健全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建立了报告制度和党委制,创立了整风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形式,并从执政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执政党面临的一系列考验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建立党代会常任制,健全党内政治生活,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进行党内斗争,严守党的制度和党规党法,完善党的监督制度”[2],创造了一系列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改革开放前党的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重视党的制度的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和全局性,明确了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改革的任务、方法、步骤和意义,建立了老干部退休制度,颁发了一系列具有法规性质的文件,主张用党规党法保障党员权利,推动选人用人、思想政治教育、反腐倡廉建设等的制度化,开辟了党的制度建设的新时期。其中,邓小平对校正党的制度建设的航向、部署新时期党的制度建设的目标以及创新党的制度建设的路径等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重点抓党的建设,形成了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之中的重要思想,健全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制机制,强调以制度创新促进党的建设的全面推进,赋予了党的制度崭新的内涵。其中,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具体体现在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干部培养和选拔制度等方面,开启了党的制度建设新的篇章。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完善各个层面的制度作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课题。在党的制度创新方面,重点是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其他新的经济、社会组织党的工作,把新的社会阶层中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纲领而奋斗并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实现了党的组织建设的制度创新;提出要推进以加强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健全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完善和创新反腐倡廉的工作机制。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在保障党员权利、党内选举、党员干部管理、党务公开制度、党内监督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其中,在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层面,强调要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在健全党的委员会制度方面,开始推行“一正两副”的党委工作新体制;在干部管理方面,主张要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改革和创新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从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入手,切实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制度治党和依规治党,注重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的各个层面建设的全过程。其中,党的领导制度实现了全面改革与深入推进,维护了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扎牢制度的笼子,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党内政治生活更加规范化、程序化,政治生态更加纯洁健康;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制度建设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设不断推进。

二、内在条件:党的政治生态纯洁健康

拥有纯洁健康的政治生态是党的显著特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能够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能够始终得到中国人民的信任,总体上拥有健康的政治生态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因素。纯洁健康的政治生态,确保了党永远前进的本质追求,决定了党具有强大的制度革新能力。

(一)拥有纯洁健康的政治生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永远前进、永葆生机的本质追求

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注重营造健康的政治生态。这个政治生态“包括政治理论、政治价值、政治立场、党的组织原则、党的运行机制,既有政治文化层次的内容,也有政治操作层次的内容”[3]。正因为中国共产党有自己独特的、健康的政治生态,所以才能克服重重困难,使党的制度建设实践日新月异,不断革新。

同时,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这个人类思想史上最先进的思想为指导。思想和实践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永远超越过去、超越他人、超越自己,勇往直前。党的组織路线科学完备,确保了党员领导干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促使共产党员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保证党的路线的贯彻执行,保持和发扬包括党的制度建设层面在内的一系列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基础极其广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的、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实行德才兼备的干部路线,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些都是党的政治生态健康的体现,滋润着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沃土。健康的政治生态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要条件,更是确保党永远前进并实现制度层面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本质要求。

(二)纯洁健康的政治生态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制度革新的必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生态彰显了鲜明的人民性特征,决定了党具有制度层面自我革新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没有私心,一心为公。这一政治品质就决定了党的政治生态是无私的,一切的思想和行动都以有利于人民为出发点和归宿,居功不傲、有过不诿。这样纯洁健康的政治生态使得我们党具有强大的自我纠错、自我修复和自我革新的内生动力。

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生态具有民主性的特点,决定了她具有制度层面自我纠错的机制。我们党坚持并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制度,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坚持不懈地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党的优良的政治生态确保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对人民负责任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执政党,在政治上具有自我净化、自我发展的制度革新能力。

此外,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生态还具有先进性的特质,决定了她具有制度层面自我更新的活力。我们党从成立至今,始终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和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力量,坚持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断勘误纠错,从而获得更强大的力量源泉。一百年来,我们党在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勇于自我批评、自我剖析、刮骨疗伤,在遭受挫折中力挽狂澜,在风险危难中绝处逢生,在不断胜利中充满忧患。正是依靠这种勇于自我批评、敢于纠正错误、不懈追求真理的可贵政治品质和政治勇气,党的制度建设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

三、实践基础: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建设实践相结合,善于总结党建实践经验,并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汇聚力量,对党的制度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一百年来,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为党的制度建设与创新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艰辛探索

建党伊始,中国共产党就重视制度建设。党的一大讨论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对党的组织章程、党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和发展党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党的中心工作必须依靠党的基层组织来实现;确立了“五湖四海”的选拔干部原则和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标准;把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一时期,党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中央苏区颁布了《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训令,成立了党的审查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和省监察委员会、中央党务委员会,等等。从遵义会议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报告制度逐渐建立起来,党委制更加健全,民主集中制原则得到进一步完善与贯彻落实。总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革命斗争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等。这些创新性的制度为党的自身建设和党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并在全国范围内执掌政权提供了保证。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制度建设的初步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党的制度建设,最有代表性的无疑是1954年宪法的制定和党的八大对党章的修订。特别是党的八大通过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强调要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强调要从思想教育和制度规范层面着手防止腐败,并提出了党代表常任制的思想。从整体上来看,这一时期虽然党的制度建设出现了一些曲折,但党的体制机制、组织建设、纪律建设等逐步得到了建立与健全。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制度规范化建设接续探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系统地阐述了从制度上建设党的问题。邓小平对党的制度建设的思想贡献,集中表现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一纲领性文献里。在这一文献中,邓小平把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等看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性道路。随后,我们党逐步制定了关于党内选举、党的组织生活、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干部职务任期、党的干部离(退)休等制度,对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巩固党的建设的各项成果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人把制度建设单列出来,作为党的建设新格局的内容之一,并强调“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4],创造性地提出了“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党委会议事决策方针。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党章形式确立了“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根本性地位。党的制度建设围绕党委会的日常工作、党的干部管理以及党内监督制度的创造性建设进行展开,包括健全党内权力监督机制、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

(四)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制度治党的创新探索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制度治党和依规治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论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新时代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坚决改变在管党治党中出现的“宽松软”状况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从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到制定《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从全面清理党内法规到大力推进法规规章的立改废释工作,从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到狠抓党内法规制度执行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全面发力、多点突破,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法规制度陆续出台,呈现“板块式”前进的良好态势。就党纪党规而言,党的十九大新修订了《中国共产党章程》,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就体制机制而言,党中央强调要“将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建立健全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巡视制度。总体来看,新时代党的制度建设注重顶层设计和长期规划,彰显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制度建设与制度的贯彻执行并举”[5]等特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制度的笼子不断扎紧、扎牢,进一步夯实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础,开启了党的制度建设的新篇章。

一百年来,正是在党的指导思想指引下,拥有纯洁健康的政治生态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为党的制度建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深厚土壤和独特条件,确保了党的制度建设能够在接续探索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新的征程上,要在党的指导思想的指引下,“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6]。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进一步纵深推进,以及党带领人民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程中接续探索,必将推动党的制度建设质量的不断提升,党的各方面的制度必将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制度的独特优势及其价值也必将愈加彰显。

[参考文献]

[1]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1:116.

[2]陈华兴.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90年的基本历程和主要特点[J].浙江学刊,2011(4).

[3]程美东.以良好政治生态确保党的事业蓬勃发展[N].经济日报,2019-08-21(16).

[4]陈世润,胡喜如.社会主义60年来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历程、特点及经验[J].学习论坛,2016(9).

[5]刘彦伯.新时代党的制度建设的主要特征[J].党政干部学刊,2019(1).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责任编辑:祝远娟

作者:刘锋

科学发展观的制度支持论文 篇2: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及其创新

摘 要: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核心在于建立起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包括体制和机制两个方面。根据我国已有的涉及城乡发展的体制体系来看,存在诸多不适应发展要求的制度性障碍。需要根据客观实际进行改革、创新和进一步发展。当前,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和创新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把土地经营体制创新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创新社会保障与动态身份管理相联系的制度体系,打造和培育统筹城乡发展新环境。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制度体系;体制改革;体制创新

2007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报经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重庆市和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标志着我国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条件已基本成熟,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活动已经展开。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索一条既符合我国“农村人口多,城乡差别大”的客观实际,又满足城乡统筹,实现联动并进、协调发展的路子,是当前摆在社会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发现,统筹城乡发展,基础在于建立健全与此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重点和突破口在于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要求

因为经济、政治、文化、历史、观念等各种原因,过去关于城乡发展,基本上是就城市谈城市,就农村谈农村,二者是独立的,彼此分割开来的。城乡体制机制也是完全不同的两套系统,包括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等等。即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率的提高,也只是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农村耕地面积的减少,基本没有动摇城乡各自建立起来的制度体系。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提出,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就城市谈城市,就农村谈农村这种彼此独立封闭、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思维惯式,把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因果关系综合起来统筹解决。这样,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就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和当务之急。能不能把与统筹城乡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建立起来,就成为能否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1.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顾名思义,就是要把城市与农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其做到同步推进,彼此照应,协调发展,即实现城市、农村资源共享、市场共用、发展平衡、配套协调。过去建立起来的与城乡二元结构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显然没有办法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与统筹城乡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从制度层面来规范、约束、引导城乡发展的行为,确保发展的协调性、配套性、同步性、平衡性。

这里特别强调制度成体系,是因为统筹城乡发展本身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观念等),包含的领域很多(包括人口转移、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等),牵扯的面很大(包括土地、房屋、财产、权力、责任等等),不是仅凭一个制度、一种机制就能够解决的,需要一系列体制机制构成完整的制度体系,系统地、全面地从各个方面搭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规范。可以说,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就是建立统筹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过程。制度体系建立起来了,城市与农村就形成了一个发展的整体,就容易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克服过去那种城市、农村“两张皮”的现象,始终保证城乡的平衡、协调发展。

2.统筹城乡发展制度体系涵盖的基本内容。

这里所说的制度体系,主要是指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系统。根据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不同,可以从理论的或是现实的要求出发去探寻这一制度体系。因为我们在这里不是从一般意义上进行研究分析,所以主要是根据制度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从我国客观实际和发展要求去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目前,理论界、学术界、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根据各自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解,对体制进行了设计,并对原有的一些制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完善,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在的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制度系统化,即要建立健全能够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笔者认为,这一制度体系涵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与统筹城乡发展相适应的个人动态身份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确保各种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这就要求改变过去那种户口定终身、只有迁徙没有转移(即离乡不离土)的户籍制度,建立起可以自由流动、合理转移、有利发展的个人身份管理体制。用制度来规范城乡资源的自由流动。

(2)与统筹城乡发展相适应的土地经营体制。统筹城乡发展,核心是土地。过去城乡相分离,城里人走不进农村,农民难以进入城市,根源在土地。建立与统筹城乡发展相适应的土地经营体制,就是要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探索和建立有利于土地有效集中,高效运转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土地置换制度、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解除农民对土地的过分依赖,推动土地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3)与统筹城乡发展相适应的就业、失业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发展,人口流动现象将会剧增,大量农民将会进入城市,就业与失业成为这一过程中的常态。建立与统筹城乡发展相适应的就业、失业管理体制,规范就业、失业过程中的各种行为,使就业安排和失业保障有法可依,科学合理,可以从制度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

(4)与统筹城乡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新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探索整合归并经济调节、农业、商贸、文化等领域的综合管理部门,加强涉及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维权服务等部门的相关职能。科学合理划分市与区县的责权,进一步简政放权,积极争取将规划、国土、房管、建委等相关市级审批职能下放,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良好服务环境,不断探索完善适应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行政管理新体制。

(5)与统筹城乡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事业新体制。统筹城乡社会事业,重点在加快发展城乡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事业。教育方面,应积极实施城乡教育均衡互动的发展战略,建立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体制。一是建立一个能够打破按照城乡、行政级别、所有制、就业状态来规划的体制。二是建立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资需求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三是建立一个能使教育资产集约配置的、多部门共享的、有效整合与调配的、促进城乡之间资产转移的资产管理体制。四是建立一个使城乡之间、学校之间

人员充分流动的、城市有效支援农村的教师管理体制。卫生方面,强化城乡卫生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市级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示范区建设。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充实医疗人员和医疗设备,继续探索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互助合作医疗机制,实现城乡特困医疗救助全覆盖。文化方面,大力发展城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城乡文化内涵。加快农村文化中心等文体活动阵地建设,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还要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障为主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终实现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接轨。推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建立和完善农民变市民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工养老、工伤、医疗等保险制度,扩大保险范围。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乡社会福利事业,逐步实现特殊困难人群社会福利救助全覆盖。着力统筹城乡安居生活,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逐步解决进城农民工、城市“双困”家庭和农民变市民人员的住房问题,建设城乡新型社区。同时政府理顺社会管理职能,推进市政等区级部门职能向农村延伸,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多维互动的社会管理新模式。

(6)机动、灵活、协调、配套的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机制,使资源、资金、技术在城乡之间,在不同产业之间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城乡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的模式在于寻求明确城乡分工、相互促进基础上的双向发展过程。它不是空间的均衡化,而是一个有效聚集、有机疏散、高度协作的最优空间网络系统。它强调城乡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实现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发展的目标在于改善城乡结构和功能,协调城乡利益和利益的再分配,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城乡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又是着重强调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一个多维互动的过程,它既包括城市先进的生产力如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向农村的扩散、辐射和渗透,也包括农村的劳动力、资金与土地等经济资源向城市的流动;既包括城市对农村发展的拉动作用,也包括农村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3.统筹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主要职能和基本要求。

统筹城乡发展,从制度层面上讲,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职能和要求。

(1)全面性。即制度体系能够覆盖统筹城乡发展的全部领域、全部过程和全部内容,充分体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性和法治精神,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及其实践活动全部纳入法治的轨道。

(2)规范性。即谋求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程序性。一切活动,包括探索、决策、组织、实施等,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发展平衡协调,行为科学合理。

(3)约束性。统筹城乡发展,是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的。建立和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都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允许任何改革和试验逾越这一底线。

(4)配套性。作为制度体系,不仅要求各自独立,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彼此能够配套协调,互为条件,互相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二、统筹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内在机制

体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框架、秩序和规范,是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模式的制度基础;而机制,则是实现城乡联动并进、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机制的作用,积极探索实践,建立起能够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机制。

1.建立城乡市场联动的新机制。

(1)培育和发展互动互通的城乡市场体系。以市场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是促进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的关键。加快城乡市场组织、设施建设,建立规范的市场体系,使城乡市场具有最大的开放性,保证市场主体的经营自主权。重视培育和发展多层次城乡统一大市场,尤其应推动农村市场的发育和成长,提高农民的市场观念,使互动互通的市场体系真正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和桥梁。

(2)形成城乡资源要素配置的新机制。由于城市具有聚集效应,各种经济要素向城市聚集,从而出现了较大规模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这些要素的流动给城市资源重组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也为城市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统筹城乡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原则下实施的,它要求城乡的人力、资本、技术、物资等各种资源能够按照市场原则进行合理配置和使用。因此,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要特别重视形成建立和形成城乡资源要素配置的新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城乡资源自动地、可持续地进行合理和高效的配置。其基本的机制创新思路包括:一是要淡化行政手段,强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作用;二是淡化行政边界,强化城乡联系;三是淡化单边动作,强化城乡互动发展。城乡资源应根据效率与效益原则,进行高效配置,真正实现城乡互动发展和共同繁荣。

(3)构筑城乡一体的经济、信息网络体系。以大城市或中心城市为核心,以生产协作网、商品流通网、资金融通网、技术信息网、劳动力转移网等要素复合运动形成经济网络。其中大力发展交通事业,是发挥城市在城乡互动中带动作用的传导神经,足城乡经济互动的粘合剂。这不但有利于城乡之间发展经济协作,而且有利于城市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打破城乡封闭,组织城乡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和劳动力等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从而将城乡经济有机地联系起来,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经济互通的过程中,实现城乡的联动并进,协调发展。

2.建立城乡产业互动与共融的新机制。

一般来说,城乡间由于各自的基础、条件的不同,所适宜发展的产业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在工业化的初中级阶段,表现得更为突出。例如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具有明显的城市分布趋向(特别是大城市),而种植业、食品加工业等,则广泛分布于广大农村地区。建立城乡产业互动与共融的新机制,就是创新一种新的机制,使其能够一方面根据城乡的不同条件,充分发挥并不断壮大各自的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又能够改变过去彼此封闭、互不往来的状态,使其做到产业的链接、互动、融通,以及利益的联系。例如,可以考虑把经济的增长极放在城市空间,但城市又不能孤军奋战,单向前进。在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过程中,根据产业发展的特点,应将产业链条和产品价值链条向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扩展,通过“让渡”一部分发展空间,达到提升自己、辐射周边的目的,以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广大农村地区在发挥自身功能的同时,通过容纳、吸收,不断增加城市工业化的原动力和消费需求,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实际上,一、二、三产业是互为因果、互为市场、

不可分割的。三次产业互动、城乡共融是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体现。推进产业互动、城乡共融,必须树立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的观念,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立足市情,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区域资源配置,特别是要加大所有制结构调整,实施民营兴市战略。切实遵循三大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转变过去就农业抓农业,就工业抓工业的传统思路。一、二、三产业发展要统筹而行,联袂而动,二、三产业要面向第一产业,形成合力,城乡两篇文章一起做。在城乡经济发展中,重点是抓城乡工业化、城市化,其实质是“化”农业、“化”农民、化“农村”,核心是富民强市。农业产业化实质上就是农村工业化,通过把农业这个产业链从生产环节向加工环节、流通环节延伸,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和综合竞争力,这样城乡产业才能互动与共融。

3.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辐射和帮扶新机制。

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工业带大农业,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建立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结对帮扶新机制。统筹城乡,城字在前,加快以主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重点的大中城市发展,大力发展以县城和乡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做大做强城市经济,不断增强城市经济的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以工哺农是统筹城乡的基础。例如重庆人口大头在农村,小头在城市,经济总量大头在城市,小头在农村,城市比较富裕,农村相对落后。建立和形成一个城市扶助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帮扶新机制是解决重庆发展不平衡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城乡可以在产业联动、融资支持、劳务合作、人口承接、科技帮扶、教育互助、卫生资助、干部交流等方面开展帮扶合作。这样城市工业的发展,为财政和乡村两级提供了经济基础。有钱就说得起硬话,能办想办的事。从市级财政到乡村两级,都拿出资金来哺农,可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保障等迅速发展。从而可以不断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步伐,强化农村接受城市辐射带动的基础;不断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拓展农村接受城市辐射带动的空间。此外还要把握好城市与农村相互合作、良性互动这个环节,增强城市带农村的实效性。比如,建立工业反哺农业的“村企联建”模式,逐步增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产业关联度,着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城市工业,积极培育和扶持以小城镇为依托的农产品加工业等。这样可以走出一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通过市场机制,使资源、资金、技术在城乡之间,在不同产业之间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城乡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的模式在于寻求明确城乡分工、相互促进基础上的双向发展过程。它不是空间的均衡化,而是一个有效聚集、有机疏散、高度协作的最优空间网络系统。它强调城乡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实现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发展的目标在于改善城乡结构和功能,协调城乡利益和利益的再分配,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城乡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又是着重强调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一个多维互动的过程,它既包括城市先进的生产力如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向农村的扩散、辐射和渗透,也包括农村的劳动力、资金与土地等经济资源向城市的流动;既包括城市对农村发展的拉动作用,也包括农村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只单方面地强调农村的发展或是城市的成长,都是不正确的。因为统筹城乡不仅意味着城市对农村的辐射拉动作用,而且也意味着农村对城市的影响和促进;它不仅是农村的发展,而且也是城市自身的发展。

三、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考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想解决,但又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我国建国以后,也对此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根据我国城乡实际,设计、制定、建立了一系列促进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实现。总的来说,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例如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物权法》提出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等。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市与农村各自发展的分离状态,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出现越来越扩大的趋势。这说明过去的体制机制还不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需要进行改革、创新和进一步发展。

1.体制创新,要有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

进行体制创新,就是要从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出发,对现存的不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进行改革;对过去不存在的进行创新,跟随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而不断向前发展。

对不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进行改革。从当前一些地方长期探索和实践来看,过去关于城乡的体制性安排基本上是限制城乡间的相互流动,城市、农村彼此封闭,自成体系,例如,一些带有普遍性的体制性障碍包括户籍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和失业制度等。实施统筹城乡发展,这种体制性安排显然需要进行改革和调整,把限制转移、阻碍就业等方面的东西排除掉,代之为促进转移、鼓励创业、增加保障,使其更有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

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进行体制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有很多是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过去的体制性安排对此没有涉及到,存在相当多的空白,例如土地流动、人口动态管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供给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有效地建立起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和客观实际的制度体系和模型,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机制创新,要有利于城乡发展的联动并进。

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问题,实现城乡互为条件、互相支撑、联动并进。从制度保障来说,就是要根据客观实际,进行机制创新,把人口转移与土地流转、社会事业联系起来,土地流转与土地经营模式、土地有效集中联系起来,城市扩张、城市进程与农村发展联系起来,并形成相对稳定、操作性强的制度、方式或方法,从而有效地实现城乡发展的联动并进。

把人口转移与土地流转、社会事业联系起来,就是要形成这样一种制度、方式或方法,它能够使农村或城市人口转移到城市或农村时,土地使用权相应发生变更,社会保障随之调整,确保农村或城市的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存、发展、就业、创业、保障、收获的平等权益,疏通城乡互动的管道。

把土地流转与土地经营模式、土地有效集中联系起来,就是要形成这样一种制度、方式或方法,它能够在土地流转时,有利于土地的有效集中,形成土地规模经营,使土地经营模式不再单一,而是朝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多种经营模式,例如租赁、股份制、专业化等靠近,促使城市与农村比较效益实现动态平衡。

把城市扩张、城市进程与农村发展联系起来,就

是要形成这样一种制度、方式或方法,它能够在城市扩张、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同时,相应地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土地进一步集中,农村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社会事业相应得到发展;而农村在向农业现代化方向迈进时,城市相应能够增加更大的容纳能力,社会事业随之进一步完善。

3.当前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几个问题。

当前,除了两个试验区加大试验外,其它一些省市区也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尝试了一些做法,积累了一些经验。例如农户将土地租给公司、散户将土地出租给种植大户,或是以土地入股建农业公司,村里成立公司管理集体资产;重庆试点以城市社会保障换农村承包地、以城市住房换农村宅基地、改革户口户籍制度、取消城市居民、农民身份;四川省推行“农民交一点、政府补一点、国家给一点”为特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乡镇放权等等。应该说,这些探索是有成效的,也是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为了进一步搞好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当前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创新,需要深入研究、探讨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谈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时,明确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这就告诉我们,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其体制机制创新,必须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和原则。在这个大目标和大原则下,根据我国城乡客观实际,去设计、规划、创新和建立适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当前,在探索和实践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让城市与农村在市场的作用下,在比较效益和比较优势的作用下,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整合与互补、推动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现在有一些地方在实践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比较注重政府的规划和调控,认为统筹城乡发展就是依靠政府一手一脚去计划、组织、推动和运作,不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忽视社会主体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这是不利于体制创新的,也是不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它违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对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2)要把土地经营体制创新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通过过去近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可以发现,农民出现大量的迁徙而不是转移(即离乡不离土),城镇居民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长期建立不起来,农村土地撂荒现象越来越严重,对待农技培训干部热与农民冷的态度反差越来越大等诸多不正常现象,其根源在于土地经营体制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农村经济比较优势的发展和发挥,不支持城乡的联动并进和协调发展。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民没有土地处置权,但却拥有耕种分到自己名下的几亩农田的权力。这几亩土地对农民来说,有点像鸡肋,嚼之无味,弃之可惜。既是生活依靠,又无法以此致富。最近几年在农村开始探索土地使用权流转,并加大了对承包期的延长和对原承包人继续承包的优先权利。可以说,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应该继续就此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把它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着力解决土地的转让、租赁、集中等体制机制问题;土地的经营模式;土地资源与现代农业的发展;土地资源流动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相互联系;土地与城市住房的置换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打开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局面,加快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进程。

(3)创新社会保障与动态身份管理相联系的制度体系,打造和培育统筹城乡发展新环境。过去的以限制城乡流动转移和社会治安为目的的户籍制度,显然已经完全不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同样,过去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按照城镇和农村两个领域根据各自特点设计的,相互之间没有交集,不能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发挥有效作用。因此,创新社会保障与动态身份认证管理相联系的制度体系,打造和培育统筹城乡发展新环境,就成为当前试验区需要积极思考、实践探索,并首先需要获得成果的大问题、大任务。社会保障与动态身份管理相联系,就是要把社会保障制度与动态身份管理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即要使社会保障内容随个人身份的变化而变化,社会保障状况随个人的支付情况而确定,社会保障伴随个人始终,等等。使我国每一个公民,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农民,都能够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摆脱对城市或是对土地的依赖,根据比较效益,在城市或农村自由、安全、无后顾之忧的流动,为统筹城乡发展营造一个必需的制度环境。

责任编辑:明 禄

作者:王 骏 陈志峰

科学发展观的制度支持论文 篇3:

企业道德资本建设研究

[摘 要]企业道德资本作为企业伦理价值符号,其运作体现在企业整体运行的制度管理、生产管理、文化管理、对外交往等各个方面。企业道德资本是研究企业伦理的重要视角,强调这一研究视角,才能不断挖掘出企业道德性资源,孕育道德资本化的成果,真正衍生出对于发展的社会责任意识,确保企业发展的伦理价值,也有助于把企业构建成道德的诞生地和家园。

[关键词]企业;道德资本;和谐社会;建设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当下,人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越来越重视无形资本的作用。无形资本包括“道德资本”、“社会资本”以及“知识资本”等。近年来道德资本概念和理论成为伦理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也成为应用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分析的重要视角。

企业作为合法经营的市场主体,应积极发挥社会组织角色作用,承担社会责任,重塑社会道德关系,使企业不仅关注自身的发展和权利,还要对国家的未来抱有更多责任。这种观点的延伸,便是当今世界所普遍关注的企业“道德资本”。面对企业“道德资本”这一无形资产,企业往往会陷入两难的固定困境中,即利益最大化与社会责任、道德的选择,这是在“经济人”和“道德人”不能共存的思维下形成的困境。在新的环境下,企业必须面对社会责任的各种问题,以公德、诚信为基础,重新打造企业的价值观,使之成为合格的企业公民,取信于人心,立足于社会。事实证明,企业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是一个企业成熟的标志,也是企业决胜市场的关键。更加注重企业的道德性因素不仅不会影响收益的减少而且还会增加企业的收益,但企业道德的资本性发挥有个时间性问题,而不存在是否可能性的问题。利益与道德是相互兼容的而不是对立的因素。二者良性互动与发挥会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实际收益,因此,在我国企业起步乃至腾飞的今天,如果只是单纯的注重利益而忽视责任与道德,那将会受到“理性规律”①的惩罚。考察中外学者对道德资本在企业中作用的论述不难发现大都持“道德资本”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发展空间,为企业成长提供永不衰竭的发展动力的观点。我国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不论抢占地方、国内甚至国际市场,如没有道德资本的支撑,目标都将是难以实现的。

如上所述,道德资本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因此在研究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重视道德资本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推动力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企业进行长期全面系统的道德资本的开掘与积累。

二、道德资本概述

关于道德资本的研究,目前国内理论界主要是从经济学与伦理学关系、经济伦理学基本思想,探求道德作为一种无形资本的合理依据,剖析道德资本在市场和企业中的现实运作形态,构建道德资本的生发和发展机制,完善道德资本论的理论体系等,基本上还处在初步研究尝试阶段。在国外并没有形成独立显著的道德资本理论研究,但现代西方社会的道德资本思想在市场运行和企业发展中得到了体现,通过多维度来加以研究道德资本,研究主要体现在伦理回归、经济与伦理的契合、企业管理、企业领导人的道德资本研究等。

(一)关于道德资本概念的界定

道德资本是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道德资本思想是从资本的角度来审视道德,即从道德的资本特性来挖掘道德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道德资本思想的主要代表学者是王小锡,他对道德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概括为:“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来看,伦理道德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只有具备崇高的道德精神和正确价值取向的人,才有可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经济中去,没有进取精神,缺乏道德觉悟,人的行为的着眼点就只能是基本生存需求,其行为的指向性就必然是短视的和短期的,人就会对工作和事业缺乏感情和兴趣,也就谈不上推动经济发展……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道德是生产力,而且是‘动力’生产力”[1]。 他认为“所谓道德资本,从内涵上,它是指投入经济运行过程,以传统的习俗、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为主要手段,能够有助于带来剩余价值或创造新价值,从而实现经济物品保值、增殖的一切伦理价值符号。”[2]道德资本作为投入经济运行过程并能带来剩余价值或创造新价值的一切伦理道德资源,既包括有形的明文规定的行为规范和制度条例,又包括无形的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道德精神、民风民俗等。[3]道德资本存在于社会各个层面:宏观社会层面的社会资本、中观企业层面的无形资本和微观个体层面的人力资本。道德资本作为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有其独有的特性、功能和运作形式。还有学者认为道德资本不仅是促进经济物品保值、增值的人文动力,而且是一种社会理性精神,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4]我们认为道德资本就是在理性精神指导下建构的有助于经济与道德契合的人文理念。

(二)道德资本的特征

关于道德资本的特性,王小锡认为有两个大的方面:就是道德资本的寄生性和独立性。道德资本的寄生性是指不能完全游离于有形资本及其运作而独立存在和正常运营。他在进一步分析和说明寄生性时说到,道德资本经营的直接目的是促成有形资本的增值,有赖于有形资本的投入和有形资本的运行过程。这就是说道德资本其实始终伴随着有形资本,离开有形资本来谈道德资本是不现实的;在独立性方面,他认为道德资本之所以具有独立性,是由于它具有与传统资本有别的某些特殊性,诸如道德资本投入的广泛性,运作具有的优化性、规范性和引导性,价值实现的多维性、长期性和持久性。[5]

我们认为道德资本具有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寄生性和相对独立性;广泛性和时代差异性;超前性和长期系统性;优化性和制约导向性;希缺性和普遍公共性等。这里不难发现道德资本和社会资本有很多方面的相似性[6],其实道德资本就是一种社会资本,是社会资本的子项。

(三)道德资本的功能和作用

学者王小锡论述关于道德资本的功能和作用时是把道德资本置于社会生产各个环节中考察的,[7] 他认为“就经济运行过程来看,道德是而且必然会是投入生产过程的重要资本”。[8]关于道德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学者们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的:

一是大都认为道德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本。有代表性的如郑泽黎认为“道德作为无形资本,与有形资本一样,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比有形资本更优越的是,道德这种无形资本给企业创造经济价值时不必支付成本,能够在零成本甚至负成本的状况下给企业带来效益。”[9]

二是认为道德资本对企业创新具有强劲的推动力。有人认为“在企业创新过程中,道德资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引导企业创新的合理方向,提供企业创新所需的精神生产力,为企业创新成果赢得更多的社会认可。”[10]

三是认为道德资本对企业营销有特殊的作用。有人认为“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营销的成败并非只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伦理问题,营销过程的伦理投入将成为道德资本,这对营销活动产生作用和影响。”[11]

四是道德资本可提升企业竞争力。道德资本是道德资本性的集成,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是企业竞争取胜的硬道理。

五是道德资本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具体来说可、以塑造良好的企业人文环境;有利于员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还有利于打造企业“品牌”。[12]

关于道德资本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功能学者们并不是单方面来考察的,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复合体,既对内也对外。所以,理解道德资本的作用与功能必须嵌入到企业这个实体当中来,功能与作用并不是单一的,全方位的考察既是学理上的要求,更是实践的需要,如象对道德资本考察维度的提升。上升到和谐社会的层面,更具有宏观性,达到一种宏观与微观的契合。关于道德资本与和谐社会的研究具有更大意义上的指导性,无论是企业本身发展所涉及到的内部要素还是所面对的可变性极强的外部环境。

三、企业道德资本缺失的表现及其成因探析

从企业生产起点到完成交易,其中各个环节都将涉及到道德资本这一无形资本,更进一步的说道德资本运作体现在企业整体运行的制度管理、生产管理、文化管理、对外交往等各个方面。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重要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我国正处在极度的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新的价值体系还没有形成,企业道德资本缺失比较严重,这与现代企业制度乃至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很不相符。为此我们来考察企业道德资本的缺失及其成因显得尤为必要。

(一)企业道德资本缺失的表现

1.企业漠视其社会责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的一个标志更是一种义务,但遗憾的是,在国家法制和监督体系还不是非常健全的情况下,尽管很多人倡导、推崇“道德资本”,但是因为道德资本运作需要付出高昂经济代价和成本损耗,所以,更多企业还是宁愿选择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淡化自己的社会责任。如象矿难、环境污染、假奶粉、苏丹红、豆腐渣工程等等触目惊心的字眼使人们对“企业道德”、“企业责任”提出置疑。有学者认为,一个企业大致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纯粹挣钱、追求规模与“企业公民”时期。我国的绝大部分企业仍停留在第一阶段,一部分企业进入第二阶段。为了自我利益而甘愿将企业凝聚力、企业源动力、企业文化建设、企业道德建设、企业形象建设等无形资产都放在了次要的地位。有的企业资本模式已堕落成了“黑色资本”、“野蛮资本”、“诈骗资本”、“歧视资本”等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和规模而形成的非良性资本了。这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企业对社会责任的一种漠视,严重忽视道德资本的积累与发挥。钢铁大王卡内基在多年以前就有这样一句名言:“有钱人应该要感谢社会大众,是他们给你带来财富、地位。”但当下所表现的不论与国外企业还是现实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著名学者哈耶克认为市场经济最主要的道德基础就是“责任感”,当下企业忽视社会责任就是这种“责任感”的迷失。我们认为这种迷失将会一定程度上消解人类文明的程度,不仅仅只是对企业不利,而是会悄无声息的扩展到整个社会、制度、文化和心理层面。

2.企业诚信极度缺乏。 “诚信”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行为准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交往中称之为“帝王条款”,也是任何社会中经济主体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道德资本,关于诚信与信用的意义,有一句著名的话,即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反复强调的那句“信用就是金钱”。企业缺乏诚信主要表现在:企业员工诚信素质较低;企业浪费、低效现象严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企业假冒伪劣、商业欺诈、品牌侵权严重。[13]致使企业和社会存在严重的信用危机。

企业诚信以及信任制度的缺乏极大的提高了交易成本,其实也就是浪费国民财富。由于市场经济个体一味谋利而形成的欺诈违约偷窃等机会主义行为,必然导致大量的人为环境的不确定性,当下一些企业利用一些非法或不道德的手段获取利益,很大程度上破坏或消解了诚信制度,形成高额的交易费用。事实上,这种费用发展到现代已经远非人们所能想象。诺思在1995年10月北京大学的演讲时指出,1970年交易费用占了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NP)的45%;张五常教授认为交易费用占香港国民生产总值(GNP)的80%;沃利斯和诺思估计交易费用应为GNP的50%左右,[14]也就是说这种交易费用已占到人类创造的财富的一半。这便给企业和国家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已成为我国企业与经济发展的瓶颈。极有可能导致正如德尼·古莱所言的“反发展”。[15]

3.企业伦理文化建设疲软。当前企业大都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而严重忽视了企业伦理文化的建设与培育,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一是企业管理缺乏良好的道德维系与支撑;二是致使员工缺乏职业道德;三是存在雇用不公平与歧视现象[16]。这样一来无形中影响企业的决策、运作,对外交往存在严重的“缺德性”,企业的人力资本建设缺乏道德性,进而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缺乏道德支撑,为企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南开大学企业研究管理中心做了一项关于“企业道德伦理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企业伦理道德状况一般和较差分别占到了43.98%、39.81%[17],这充分说明企业伦理道德状况令人堪忧。好的企业文化会让员工产生认同感、凝聚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心理契约,使道德人力资本产生积极的群体效应。[18]看来忽视企业文化建设是不“经济”的更是不“道德”的。

(二)企业道德资本缺失的成因探析

1.基本诱因。由于利益驱动的基本诱因,物欲的膨胀,使经济伦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巨大利益面前很多企业为了捞得“第一桶金”而铤而走险,也恰恰是钻了相关约束机制不健全的空子,利益这个所谓的企业“金律”更加具有了诱惑力。“搭便车”等投机行为的得逞更加具有了效仿性,势必使伦理道德的约束力遭到了践踏,使企业在道德资本方面的考量几乎为零。难道是利益惹得祸,其实不然,当然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因素在影响着这一局面的似乎“合理”的出现。

2.制度因素。单纯的经济运行如果没有相关制度的规制,将是很难想象会出现怎样的局面,但这一局面已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由于我国在制度和法制建设方面的滞后,主要表现在“法律的建设难以得到人们普遍的道德共识;立法的系统性、完整性不强;法律的执行难度大”[19];政府有时不规范的操作。这致使经济伦理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持,表现在企业伦理方面就是道德约束力成倍的降低与被消解。当涉及到社会分配等方面不公平时,企业等经济实体也会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参与到这种不公平的竞争之中来保全自己的利益不受损,进而产生“例外”原则,致使企业在经济资本上的竞争更具有特殊性,即与资源的占有者同谋,就是在不良的社会资本框架中博弈,这样一来政府失信、权利寻租、官员腐败、国有资产流失等现象就不难解释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本有的制度便很快失效了或形同虚设,加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更是雪上加霜。哪还有道德资本的生存之地,主要是制度环境的失败而影响到企业的这一权宜之计的上演。这也不难发现制度有多么的重要!

3.历史因素。主要就是所谓启蒙和文革思维的影响。正如汪荣有先生认为的在“五四”运动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不加鉴别的胡乱批判和后来革命运动以阶级代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仁”、“义”、“忠”、“孝”、“恻隐之心”、“推己及人”等范畴,斗争哲学在文革中几乎代替了一系列的传统道德观念。[20]就是在这种混乱中中国人形成了惯性极强的文革思维,也是在这种思维下迎来了商品经济浪潮的冲洗,所以在所谓的启蒙思想和文革思维映射下的企业伦理观念表现出极强的排斥力。企业道德资本的建构或多或少的在这里搁浅了或者说受到的软性的阻碍。

4.现实因素。我国处于极度的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现期,“道德规范的缺位和市场道德的秩序的混乱等现实性因素的影响,导致伦理规范作用出现真空。”[21]这种急速的转型是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社会精神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从而出现价值理念的断裂,这种前所未有的冲击致使企业缺乏道德理念上的约束。再者是企业面临道德选择困境,即“经济人”、“道德人”的选择,这也与学界对“斯密问题”曲解有很大的关系,单纯的认为“经济人”与“道德人”不能共存,笔者认为这犯了一个及其严重的学理性错误。这一惯性影响到了企业的道德选择与企业道德资本的培育与积累。当下也存在企业遵守道德原则成本高违反成本低的怪现象,企业的道德选择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和谐社会视野下企业道德资本建设的路径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道德通过提高人们的素质,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企业道德资本建设的目的在于在企业领域建立经济与正义、人道相一致的合理的企业伦理秩序,使企业和企业主体既充满生机又有利于人类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道德资本建设是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内在规律要求,同时也是一个缓和、化解企业领域基本矛盾的有力手段和精神武器。[22]因此,企业道德资本对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健全相关机制

1.教育规范机制。完善相关的教育机制,这是进一步改善企业道德伦理环境的强有力保障措施,也是进一步匡正企业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第一,形成教育合力,积极发挥企业组织、政府培训机构、社区等资源对企业员工和管理者进行道德教育。第二,要在教育内容的生动化、具体化和经常化上下功夫。第三,要着力培育几种意识:信誉、竞争、产权、环保和民族等几种意识。[23]

2.激励惩罚机制。惩恶扬善,建立相应的激励与惩罚机制,对那些在具体实践中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践行对内对外道德义务突出的企业给予物质、荣誉和政策等方面的奖励。对那些铤而走险,对企业道德无视的企业坚决给予处罚,限制其发展,限期改正,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企业要通过合法的手段将其清除出市场,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必然选择。此项机制得以实施必须诉求于政府,行业协会和相关非政府组织(NGO)和非营利性组织(NPO)的通力协作才行,这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还应加强企业道德风险的外部治理并构筑企业道德风险的屏障。充分发挥行政监管、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力量,及时为企业和社会提供预警信息,起到外部化解道德风险的补救措施。

3.创新发展机制。企业道德资本建设不是个固步自封的封闭体系,必须坚持企业伦理的传承与发展,发展与创新结合起来的建设原则。第一,创新企业伦理人才培养新模式。企业应加强与学校、社会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第二,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积极汲取一切古今中外有利于企业道德资本建设的合理思想,以宽广的胸怀积极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进而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

(二)完善相关制度设置

1.制定与国际社会相一致的企业法律与规范制度,为企业道德资本的建立提供合理的外部压力。

“亚当·斯密早就指出,任何市场经济只有在共享的道德观(信守契约、履行支付承诺、尊重市场伙伴)的基础上才能正常运行。即使是作为自由经济政策最强有力支持者之一的弗里德曼也从来不否认,市场经济对利润的追逐只有在遵循一定道德价值的情况下才能达到其所希望的效率”,[24]这其实就是为规范企业道德行为提供一种制度上的压力。尽快出台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诸如《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企业道德奖惩条例》、《反垄断法》、《企业信用纲要》等法规。完善相关组织机设计构为企业道德资本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组织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新的伦理体系下,协调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二是设立专门的伦理机构和伦理主管”[25]。

2.实现企业规章制度的伦理化,构建以人为本伦理理念支撑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企业制度是员工应遵守的基本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它关乎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必须建构科学的企业制度,当然科学的企业制度包括企业制度的伦理化,这就要求企业制度的建构要本着“以人为本,使人成人”的原则建构,充分彰显人的尊严和制度的伦理性。这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文明的标尺。同时要重视“企业社会工作”建设,为制度伦理化、员工权益保护等提供支撑。[26]

(三)塑造优秀的现代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元气”[27],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的总和。[28]塑造现代企业文化必须回归到中外社会思想深处挖掘有用思想,并结合当前形势的需要打造这一企业“文化命脉”,企业文化蕴涵着深刻的道德性,这种道德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又具有资本性,其神秘力量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它的塑造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外围环境的支持,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不断的培育出优秀的企业道德资本,企业道德资本又会反哺企业文化,这是一种宏观上的结构关系,更是一种微观上的互动关系。

(四)提升企业管理者的道德素养

在这里特别提出提升企业管理者的道德素养问题,是因为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决策者阶层,对企业还是员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所以研究管理者的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管理者素质是一个复杂的能力结构,包括他的道德认识能力、行为选择能力、道德调控能力、道德评判能力等,德才兼备的管理者不仅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而且还应有较高的道德素质。[29]具体提升管理者道德素养的办法有:一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二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三是提升其道德情操;四是使其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人”、“现代人 ”②。

道德资本对企业伦理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更好的发挥道德资本的功能;更加注重道德资本的作用;更好的培育企业道德资本。这有助于塑造具有伦理意蕴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的文化竞争力,也有助于培育企业和谐精神,进而能有效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注 释]

①这里提出所谓的“理性规律”和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有相似性,就是市场规律、价值规律和道德规律等“自然秩序”,它既包括人们的经济行为也包括道德行为的自发操纵力量。

②在此姑且把具有现代化特性的人称之为“现代人”。关于人的现代化可参见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的论述。详见: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40.

[参考文献]

[1]王小锡.中国经济伦理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 130.

[2]王小锡.道德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

[3]李玉琴.试论道德资本的经济功能[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3):87-89.

[4]杨文兵.论道德资本的供给与需求[J].经济师,2004,(6).

[5]王小锡.道德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21.

[6]杨永燕.社会资本与西部发展——来自社会学的思考[J].开发研究(综合版),2004,(3).

[7]王小锡.道德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9-40.

[8]王小锡.论道德资本[J]江苏社会科学,2000,(3).

[9]郑泽黎.道德资本力略论[J]重庆社会科学,2006,(4).

[10]李志祥.道德资本与企业创新[J].伦理学研究,2007,(1).

[11]郭建新.道德资本与企业营销[J]学海,2001,(4).

[12]晏月平.论经济行为中的道德资本[J]思想战线,2007,(5).

[13]杨光华.企业道德建设论纲[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144.

[14]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8、40.

[15][美]德尼·古莱.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39.

[16]刘红叶.企业伦理概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309.

[17]叶成刚.企业伦理与文化[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8.

[18]石修俊、何申英.道德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效益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9]汪荣有.当代中国经济伦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32.

[20]汪荣有.当代中国经济伦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33.

[21]汪荣有.当代中国经济伦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34.

[22]张国宏.构建和谐社会对加强企业伦理建设的几点思考[J].当代经理人,2006,(21).

[23]杨光华.企业道德建设论纲[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41-48.

[24][德]霍尔斯特·施泰因曼、阿尔伯特·勒尔.企业伦理学基础[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5.转引自刘红叶.企业伦理概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314.

[25]陈汉文,许梦秋,宋培林.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286.

[26]王思斌.社会工作专业化及本土化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23.

[27]叶成刚.企业伦理与文化[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80.

[28]刘红叶.企业伦理概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337.

[29]唐能赋.企业管理者的道德能力结构刍议[J].道德与文明,1996(2).

A Study of Construction on Enterprise Moral Capital

Yang Yongyan,Li Yuhong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olleg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China)

Key words:enterprise;moral capital;harmonious society;building path

(责任编辑:张丹郁)

作者:杨永燕 李育红

上一篇:第三方物流的营销理论论文下一篇:酒店企业情感管理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