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生产经营管理论文

2022-04-17

2016年38岁的周小东,16年前从部队退伍回到河南省正阳县永兴镇赵庙村老家,过罢春节,他就带领本村5名青年民兵去南方打工,进入一家门业公司做学徒。由于周小东人勤手巧,助人为乐,在公司工地上人缘很好,一位电焊师傅乐意教他学习电焊、气焊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4年的勤学苦练,周小东就练就一手过硬的电焊气割技术。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建材生产经营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建材生产经营管理论文 篇1:

智慧创新?跨越发展

在素有地球最美丽彩带之称的中国“百里杜鹃花都”贵州省黔西县甘棠镇,一座现代化大型火力发电厂——贵州黔西电厂巍然屹立。黔西电厂是贵州省“十五”期间抢抓“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机遇建成的火力发电厂,隶属于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工程总投资约48亿元。

2003年5月25日,黔西电厂一期工程破土动工;2005年10月22日,黔西电厂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2006年,2、3、4号机组“一年三投”相继建成投产,成为贵州第七座百万千瓦级发电厂。

黔西电厂建成投产以来,累计发电600多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180余亿元,上缴各类税费20余亿元,有力地带动了毕节市和黔西县周边的煤炭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建材和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为毕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步伐铿锵 各项工作上台阶

近年来,在金元集团的正确领导和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黔西电厂积极践行“人和效优”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安全、环保、廉政、稳定”为基础,扎实抓好生产经营管理各项工作,主动承担支撑金元集团利润增长的重任。

全厂干部员工始终秉承“守正齐心,知行求实”的企业精神和“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困难找理由”的工作理念,积极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和降低平均发电设备利用小时的新常态,研判市场变化,制定应对措施,优化生产经营策略,调整运行检修模式,充分利用机组停运时机完成设备检修技改,全面提高设备性能。

切实加强运行管理,不断优化机组运行方式,严控非停熄火次数;成立电量营销小组,开拓大用户直购电市场,努力争取更多负荷;大力开展配煤掺烧、指标竞赛等工作,切实提高机组度电“贡献率”;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煤炭企业的沟通,认真落实“三保一防”工作,严控燃料采购成本;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拓宽粉煤灰和脱硫石膏销售渠道,积极争取环保技改税收优惠和综合资源利用免税政策,以显著经营成效,多次荣获金元集团年终业绩考核“突出贡献奖”;积极引入核电安全管理理念,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扎实抓好安健环体系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保障体系,有效遏制各类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事故发生,顺利实现了企业安全生产长周期运行,荣获“全国电力安全生产达标一级企业”“贵州省节能减排荣誉成就奖”等荣誉。

发挥优势 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黔西电厂始终坚持党建工作“融入中心、进入管理,全面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思路,充分发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为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电厂党委积极践行金元集团“务虚更要务实,投入更要产出”的党建工作理念,着力构建勤俭、高效、现代“三型”党建,通过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责任体系,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创新方式,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微学习、微分享、微行动”计划;积极倡导健康文化,在全厂建立“健康动动群”体系,丰富员工生活、引导员工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各支部坚持以亮化品牌、强化服务、深化机制、优化环境“四化”工作思路为切入点,积极开展支部标准化建设和红旗党支部、样板党支部创建工作;坚持以党员责任区、党员明星班组和党员示范工程等先进性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着力发挥党员“亮身份、作奉献、创业绩、树形象”的表率作用。

此外,黔西电厂坚持锻造“软实力”促进“硬发展”,积极倡导“以奋斗者与价值贡献者为本”和“管理为经营服务、机关为一线服务”等理念,大力推行KPI绩效管理,大胆启用有思想、有能力、讲原则、能担当的年轻干部,努力建设有责任心、事业心、上进心的干部队伍,极大地鼓舞了员工士气,树立起良好用人风气。积极打造特色企业文化,促进干部员工将个人愿景与企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先后荣获贵州省“文明单位”“五型企业”“全省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工作先进党委”和集团公司“文明单位标兵”、毕节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荣誉,涌现出全国劳模唐浪杰、集团公司劳模吴和兵、金元集团十杰青年邓雨生等优秀干部员工,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硬发展”。

实现二次创业 迈向崭新征程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火电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存与发展形势更加严峻。对此,黔西电厂充分凝聚全体干部员工力量,灵活应对、主动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大力推进二期(1×66万千瓦)扩建工程建设。该项目设计供电标煤耗294.5克每千瓦时,预计2017年建成投产后,全厂年发电量将达到100亿千瓦时,含税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每年上缴各类税费3亿元。在能够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该项目的排放指标将优于国家发改委下达给贵州地区的排放标准,并领先于已投运的同类机组指标水平。

与此同时,黔西电厂紧紧围绕企业提质转型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建设“智慧型”“幸福型”企业,大力实施“智慧创新行动计划”,努力推进企业战略智能策划平台、配煤掺烧智能调度平台、全面在线预算平台、设备可靠性检修模式、运行智能巡检系统建设,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好风凭借力、跨越正当时。黔西电厂凭借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提供的大平台,努力实现企业二次创业,书写发展新篇章,迈入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

作者:李才书?华建

建材生产经营管理论文 篇2:

把工厂“搬”回家门口

2016年38岁的周小东,16年前从部队退伍回到河南省正阳县永兴镇赵庙村老家,过罢春节,他就带领本村5名青年民兵去南方打工,进入一家门业公司做学徒。由于周小东人勤手巧,助人为乐,在公司工地上人缘很好,一位电焊师傅乐意教他学习电焊、气焊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4年的勤学苦练,周小东就练就一手过硬的电焊气割技术。白天,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他都如饥似渴地攻读电焊气焊切割技术的图书。夜晚,工棚里早已鼾声大作,他还在路灯下埋头苦读《建材企业经营管理》。就这样,周小东硬是把建材专业及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远程职业教育课程啃了下来。2004年他成了公司焊接能手和车床钳工操作技艺标兵,被提拔为技术部门经理。

2005年,周小东向公司提出辞职,把自己积攒的20万元带回家乡开始创业,自己当起了老板,通过“滚雪球”,4年积蓄200万元。到2009年,周小东在县人大常委会、团县委和县人武部、县工商局等部门的帮助下,申请返乡青年创业贷款100万元,当年8月20日注册资金300万元,在永兴街正式成立了正阳县正安门业有限公司。周小东经常说:“有梦想就要拼搏,敢拼才会赢。”他在县城建材市场走访调查,然后到城乡居民家中了解客户对防盗门的质量要求情况,根据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社区建设要求,他聘请专业师傅,成立创新攻关小组和售后服务小组,因地制宜设计了各种类型和不同规格的40多种类型防盗门,给出样品图形,让客户自己挑选,实行上门测量。他随身带一把卷尺、一个小本子,公司对外公布了防盗门售后服务电话,实行一个电话服务上门,做到随约随到,测量上门,定制到位;规格上标准,服务做到家。由于质量过硬,周小东创办的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已由2005年的20万元起步资金到2016年发展为拥有固定资产500多万元,比创业前增长20倍多。周小东从一名打工仔到老板、退伍兵到实业家的角色转换,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民营创客企业家。2006年,他光荣地当选为河南省人大代表,成为全省“双创”带头人和家乡选民的代言人。

“一人富了不算富,共同创业大家富。”周小东创办的公司共招收农村青年156名,平均每月工资3000多元,一年就是3万多元,做到务工种地两不误,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他还介绍乡亲们到他熟悉的企业就业,近几年在他的介绍下,到各企业厂矿务工的青年民兵有220多人。公司开办以来,先后培训了100多名焊工技师和80多名车工,使他们依靠技术拿到金饭碗,由泥腿子变成工薪族。

花好月儿圆,家好水也甜。作为省人大代表的周小东处处要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他还把更多的心思放到支持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农网改造、镇村道路建设、兴修水利、学校建设,他无不慷慨解囊,为了支持家乡建设,他捐资的数额已达30万元。为贫困户购买防盗门提供免费安装和低价出售,通过捐赠、赊销等帮扶办法,每年公司少收入15万多元,10年来共为贫困户节省住房开支150万元。

慈善为民,公司帮扶共建新农村。周小东先后与赵庙、永兴镇、路口等10多个新农村社区结成帮扶共建对子,采取“公司+社区+居民”的形式,实行统一上门测量、统一规格、统一品牌、统一赊销、统一安装、统一跟踪服务标准“六统一”的办法,达到“农企对接”建好美丽和谐家园。

周小东把慈善事业作为生活乐趣,他常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他坚持致富不忘贫困乡亲,赚钱不忘社会责任,创业不忘公益慈善事业。10年来,周小东共与4名在校贫困生结成“金秋助学”、“希望圆梦工程”“1+1”帮扶对子,捐款8万元帮助他们圆了大学梦。2012年春节前夕,周小东又为永兴镇敬老院送去10袋面粉、5桶食用油,并为35位孤寡老人每人发放一个50元的红包。68岁的张世玉老人紧紧地握着周小东的双手,眼含热泪地说:“你是部队培养出来的最好的退伍兵,是党和政府培养出来的最美的退伍军人。俺们这些孤寡老人打心眼里感谢退伍兵,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选出的好代表。”

一路风雨一路阳光,一路慈善一路光彩。目前,周小东的工厂规模越来越大,研制出不锈钢钛合金对开复合门、豪华别墅非标门、单扇门等100多种类型,分高、中、低3个档次,并在公司网站上设立网页,生产的“正安”牌防盗门已经走进省内外千家万户,成为全县重点龙头型建材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年收入500万元。近年来,周小东也被省、市、县评为“优秀人大代表”“民营慈善企业家”“优秀自主创业退伍军人”农村“双创”带头人“光彩助学先进工作者”“返乡创业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作者:范杰 梁军 李军

建材生产经营管理论文 篇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凝聚新的发展力量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企业文化实力和竞争力则是企业做强做优的引领和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企业发展理念、创新意识、现代化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和道德诚信等,既是企业软实力,也是企业文化的体现。这次全国企业文化年会以“提升企业软实力,推动企业新发展”为主题,就是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精神,引导广大企业围绕发展主题,探讨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当前企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依靠群众,凝聚人心,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这次会议前,我们做了一些调研,走访了十几个省市的企业,了解了一些做得好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借此机会,给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并就企业文化建设与推动企业发展的关系,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只有创新企业发展理念,才能推动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有忧的态势,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1.4%,外贸出口形势有所好转,物价水平总体稳定。但是经济运行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财政金融领域存在多种风险隐忧,经济结构性矛盾和发展方式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企业破解运营中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创新发展理念,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

一是以创新的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以改革求变的创新精神,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共赢的道路。青岛海尔集团创造性地提出“自主经营体”的经营理念,并以此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人单合一”双赢发展模式,使海尔集团成功实现了由单一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的转变。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开创性地提出“资本经营与资产经营相结合”经营理念和运营模式,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出了积极贡献。适应新的形势,企业应当以创新的观念,努力实现由依靠投资拉动、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规模扩张发展,向依靠创新驱动、管理提升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

二是以创新的意识推进结构调整。结构调整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目前,我国部分行业的产能超出了国内市场需求,不仅造成大量产能闲置,而且导致企业陷入价格战,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亏损。产能过剩的行业既有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传统行业,也有多晶硅、风电装备、碳纤维等新兴产业。解决产能过剩,必须要有创新的意识,注重依靠技术创新和市场培育来解决。中国化工集团确立“老化工、新材料”发展战略,通过结构调整,将基础化工和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确立为主业,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中国建材集团积极承担引领建材行业联合重组与结构调整的责任,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取得了积极效果。

三是以创新的思维促进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必须突出体现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经营意识,以创新思维引导企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以“三和文化”促进创新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全员创新、全面创新,推进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的自主化进程,为提高我国核电产业的国家竞争力做出了贡献。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以创新的思维促使企业的研发体系从传统模式到二维三维数字化信息化提升,再到精益研发,保证了企业自主研发的我国第一代舰载机——歼15飞机在航空母舰上成功着舰起飞。企业要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必须创新发展理念,通过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建设自主品牌,由低端产业链向高端产业链升级。

只有推进企业文化与管理融合,才能培育形成新的综合竞争优势

企业文化与管理的融合是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企业管理实践是企业文化的土壤和源泉。企业文化只有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产品质量、品牌、服务等紧密融合,才能形成企业新的竞争优势。

加大企业文化融合力度。企业文化融合既包括母子公司之间的融合,也包括并购重组企业之间的融合。中国移动安徽公司按照集团提出的“有机融合、彰显共性、拓展内涵、体现特色”的母子公司文化建设原则,积极开展特色文化建设,在与集团文化的有效融合中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企业并购重组是企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跨文化、跨区域的文化融合。新兴际华集团将文化融合与战略规划、业务调整等统一部署、同步实施,做到集团兼并重组到哪里,集团文化就延伸到哪里,使重组企业实现了平稳过渡。中海油东南亚公司构建了跨文化融合的管理机制,在与印尼等国家的合作中,恪守企业公民责任,实现与当地社区的和谐发展。有效的集团管控和成功的并购重组,要求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文化融合,在相融共生、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融合模式,为企业实现组织融合、制度融合和管理融合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注重企业品牌文化建设。品牌是企业的识别标志和精神象征,体现的是一种文化。联想集团在品牌中融入服务客户、精准求实、诚信共享、创业创新的文化理念,逐步扩大了国内外的影响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品牌注入“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的文化理念,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电信设备制造与服务企业。我国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并赋予品牌鲜明的文化内涵,使企业文化有效地转化为企业的品牌资源,打造出让消费者认可、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知名品牌。

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必须要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据国家质检总局抽查,我国产品质量合格率已从2008年的84.5%,提高到2012年的89.8%。但是,我国企业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数量,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要解决质量水平的提高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企业必须重视质量管理,发挥质量文化的引领作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持续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全面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圆满完成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重大任务。中铁大桥局集团以“精雕细琢,百年品质”的质量理念,先后修建了近2000座桥梁,没有一座桥梁工程出现过垮塌等质量事故。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质量竞争力。

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近期,全国多地接连发生多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的财产损失再次敲响警钟。没有安全何来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始终坚持把核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形成了完整的核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安全无借口、赢在执行”、“人人都是一道屏障、人人都是最后一道屏障”的安全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有效保障了核电安全稳定运营。开滦集团构建“六位一体”的安全文化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管理体系,实施“六位一体”的载体推进,实现安全文化建设整体功能的优化升级,企业安全生产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安全无小事,人命大于天,企业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只有突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才能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近,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生态文化是尊重生态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文化,其核心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构建企业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趋尖锐,部分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的4月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报告,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平均达标比例为50.6%,低于全国平均12.9个百分点。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企业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以生态文化引领企业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石化努力打造以“三个一”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即“只要是环境保护需要花的钱一分不少,凡是不符合环境保护的事一件不做,如果是污染和破坏环境带来的效益一分不要”,推动了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要对国际贸易中日益复杂的绿色壁垒有充分准备,对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有深入了解,努力拓展绿色发展的市场空间,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建立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为尽快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企业必须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产方式。鞍钢集团鲅鱼圈项目建立铁素资源、能源、水资源和固体废弃物循环和再利用系统,使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8%、固体废弃物和化工副产品利用率达到100%。中电国际坚持传统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双轮驱动”,通过“上大压小”、“发电优化”,促进传统能源优化升级;通过开发建设新能源项目,减少利用标准煤约500多万吨,污染物减排达千万吨。企业应当把生态文化建设融入企业发展战略、管理流程中,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完善企业生态文化管理机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文化,必须依靠严格的制度。宝钢集团积极践行生态文化理念,制定了企业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推进废弃物的减量化、再使用和资源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生态文化管理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企业在发展目标上,应当建立生态环保目标体系,使绿色、低碳、循环成为企业发展的方向;在运营管理上,应当建立绿色供应链和绿色生产制造机制,使绿色环保覆盖企业运营全过程;在绩效考核上,应当建立环境绩效评价制度和员工环保考核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在舆论导向上,应当大力宣传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

只有推进企业文化与管理融合,才能培育形成新的综合竞争优势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是企业建立良好商业信誉的前提。加强企业诚信建设,不仅需要国家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社会舆论的监督,而且需要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企业自身的道德约束。

把诚信经营作为企业立身之本。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的诚信建设有了明显进展,神华集团、中国航油、大庆油田等一批讲诚信、重信誉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较好发展。国家电网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注重诚信文化建设,把诚信融入经营理念,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公司形象。但是,目前我国一些领域的企业诚信缺失、道德失范问题仍然比较严重。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长,国无信不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要实现持久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和资本的支撑,更需要诚实守信经营,把诚信作为生存发展的根本,以良好信誉赢得市场、赢得竞争。

把以人为本融入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企业建设诚信文化,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注重在抓人心上下功夫,以心换心,以心取信,形成了“心·Xin(注:读‘新’)”特色文化体系。中信重工发扬焦裕禄精神,立足岗位讲诚信,以岗位诚信度考核促进诚信文化“落地生根”,建立了岗位诚信为核心的企业诚信文化体系。建设以人为本的诚信文化,应当把提高企业家和广大员工的道德素质放在突出位置,必须重视企业家的道德素质提升,加强人格修炼,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必须加强员工的诚信道德教育,提高职业素养,引导员工自觉遵守和践行诚信道德。

把诚信文化落实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诚信文化只有融入到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才能真正转化为企业的行为和员工的行动。辽河油田确立了“诚信、合规、公平、公正”的经营理念,完善科学决策、制度执行、民主监督、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公司行为依法合规,诚信运营。中联重科秉持“诚信为本”的理念,构建企业诚信文化体系,形成了“至诚无息,博厚悠远”的核心价值观,并将“包容、共享、责任”的理念融入公司的全球化发展之中。诚信文化是理念,也是实践。企业只有把诚实守信的理念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才能成为消费者、客户和社会信得过的企业。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企业文化实力和竞争力则是企业做强做优的引领和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健康发展。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希望广大企业和企业家继续发扬创新精神,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软实力,凝聚新的发展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本文系作者在2013年全国企业文化年会上所做的主题报告)

作者:王忠禹

上一篇:森林生态资源管理论文下一篇:文化出版改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