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论文

2022-05-13

小编精心整理了《生产与运作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1+1”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中理论与实践协同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是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工業工程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课程涉及面较广对实践环节要求高。

第一篇:生产与运作管理论文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实习基地的建设研究

摘要:《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以制造业为背景的实践性很强的管理类专业课,是具有鲜明的工程与管理特色的多学科交叉课程。建立与本课程相适应的实习基地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文章分析了当前建立教学实习基地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建立实习基地的条件,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对实习基地的课程设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生产与运作管理 实习基地 研究

一、引言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制造业、服务业投入产出的过程与运行系统的设计、运作与优化。它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信息技术、数理统计、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对企业生产运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运作的理论、方法、措施,探讨一般规律、发展趋势与新型的生产与运作管理模式。本课程是近年来企业管理科学中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大量涌现与表现活跃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笔者就如何搞好《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研究,分析了当前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如利用校外资源,提出了建设好稳定校外实习基地的途径,并着重研究了实习基地的课程设计等问题。

二、当前实习基地建设面临的挑战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以制造业为背景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是具有鲜明的工程与管理特色的多学科交叉课程。近几年出版的教材,尽管增加了服务业运作的内容,但是数量相对太少。由于本科生还没有在工厂自己实习的经验,缺乏工厂生产的感性认识,理论教学太多,学习中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所以教学方法应当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创新。利用实习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到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去学习,可以增加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有助于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然而,当前实习基地建设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与挑战。

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对于接待高校学生的实习既无兴趣又有顾虑,校外实习很难得到企业的全面配合,造成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有减少和弱化的趋势。

2.近几年高校扩招,生源量增加,使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显得更加紧缺。

3.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经费投入有限。基地建设投入是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教学基地维系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各高校教学基地数量的不断增多,对教学基地建设的大面积投入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影响了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4.高校与教学基地无行政隶属关系,无论何种管理体制,高校与教学基地的关系都属于横向协作关系,这样就给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学校的各种教学管理措施难以落实,影响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良好实习基地建设的途径和条件

1.建设优秀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企业要有较大的规模,并具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要有很强的市场效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习质量,保证校企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

2.实习基地的生产设备、检测仪器仪表先进,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融入到实践中去。学生提前接触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使学生增长更多经验,了解前沿的发展,为其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企业应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一个好的成功企业,首先要有一个先进的管理理念。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时刻感受这种管理文化,这对学生将来的社会工作非常有利。

4.企业应能够与学校形成长期的合作机制,并能定期接纳相应数量的学生进行实习。这对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实习的连续性,避免打乱实习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实习质量。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宣传学校的实践教学成果,另一方面可以此为引导,来推动实习基地的进一步发展。

5.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注意区域选择。学校在寻找实习基地时,应该考虑区域限制,要尽可能选择离学校较近的企业,最好不要出省或市。

实习基地建设是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要从管理制度上进行规范,还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实习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学校应在实习基地建设及运行方面充分给予人、财、物的保证,这样才能使实习基地在运行中不断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可有效地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有利于校企优势互补和深化高校的教学改革。良好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实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動性。

四、实习基地课程设计的教学研究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切实深入企业才能真正体会和学习其中的知识。建立实习基地还要更好地利用基地,带领学生到实习企业中现场教学,可为学生提供非常珍贵而实用的学习经验,但是在实习前,教师一定要进行精心的课程设计,针对性要强,布置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效果会更好,否则有可能走马观花。

1.实习前的准备:要配合教学计划和进度确定实习的时间和目的。在确定实习企业的大致时间之前,要确认已给学生系统讲授了运营战略、项目管理、工艺流程、产品及服务的选择与设计、质量管理、库存管理和设备维修管理等内容,这些内容介绍完之后,再安排企业实习是非常有益的。

实习之前要布置相关的思考问题,向学生讲清楚实习的目的、计划以及受访企业的基本概况,并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思考题,如企业采用的哪种生产方式?企业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在质量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JIT单元如何布置?等等。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将自己学习过程中不清楚的知识设想一些问题,这样带着问题参观,就一定有更大的收获。另外实习前还要对学生进行入厂安全教育,要遵守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进入易燃易爆部门要关闭手机、禁止带任何火种进入危险车间、远离高温高压设备等等,以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要遵守企业的其他各项规定,不扰乱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给企业留下良好的印象。

2.入厂实习的学习安排,首先请企业安排熟悉本企业生产技术的管理人员负责接待,最好是管理生产的副总或总工程师,请他们对工厂的总体情况进行介绍,特别是涉及企业生产运作方面的管理问题,例如:公司的主要产品介绍、品种和型号等;产品的主要原材料、生产工艺流程、与国内外同行业相比的优势和劣势;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控制方法;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等与企业运作管理相关的内容作详细介绍,有了总体印象后学生再进入车间现场学习。

进入车间现场学习要按工厂规定换好工作服,或根据需要穿上防尘鞋罩,依次进入车间,如果学生多可分成若干个小组,可使学习效果更好。在车间的每道工序再让工序的生产主管进行讲解,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时间允许可让学生停留更多的时间看工人如何操作,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现场参观完后再回到工厂会议室。

3.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反映企业产品、企业文化、发展历史或企业形象的短片,让学生有放松的时间。同时可进一步加深对企业的印象。最后是现场讨论阶段,这是实习的高潮,同学们可尽情地提出想知道的问题,由企业的生产高管进行解答,使学生们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和实践相结合,同时老师要鼓励学生给企业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4.实习后的总结。学生实习完后要写出实习报告,报告要针对企业的生产现状,就运营管理中的某一方面重点进行分析,分析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当前先进企业的差距在哪里,提出改进的意见或设计出新的方案,比如实施5S管理如何提高企业现场管理水平;降低库存可以暴露管理中的哪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工厂的布置有哪些不足,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团队工作对员工热情和创造力的发挥影响;企业如何实现低碳排放等方面。对优秀的实习报告反馈到实习工厂,可为工厂的发展提供有益帮助,使学校和实习基地做到双赢,也为将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实习基础。同时实习教师也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实习工作,对实习流程进行改进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使企业和学生都满意。

五、结束语

近几年我院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发挥了实践教学的功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针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特点,我们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基地,经过近两年实习基地的教学实践,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认可。另外,在实习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实习基地的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仿效,只有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积极大胆探索实习基地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并不断地总结经验,创造性地去工作,才能将实习基地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创新型的管理人才,满足现代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周峰.21世纪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8).164~165.

2.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朱路甲,王宝军,高 巍,吴广臣

第二篇:《生产与运作管理》“1+1”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1+1”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中理论与实践协同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是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工業工程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课程涉及面较广对实践环节要求高。通过《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教学+实践观摩”的“1+1”教学方式,以探索新形势下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教学;实践观摩;教学模式

“1+1”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实践观摩”教学方式,把课堂理论讲授与企业实践观摩结合起来进行课程教学。一方面“1+1”教学模式沿用了理论教学的注重理论知识讲解与阐述;另一方面又吸纳了企业实践观摩注重实践能力与过程的优点,克服了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理论教学不仅具有众所周知的“引导性”“先导性”功能,还具有“后生性”“合规律”的功能,能够利用课程理论教学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教学的内容上反映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出对学生素质与基础知识培养。然而,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过程中仅停留在理论教学,是很难解决学生感性认识的问题,制约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无形之中要求加速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深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1+1”教学模式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改的一个切入点,可以推动学生学习方法与学风的改进,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 “1+1”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可以督促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明了基础理论在企业实践是如何反映出来,指导企业管理过程。把现场观摩教学融入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理论教学+实践观摩”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可以发挥积极促进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基础理论和知识面的教学;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从上述教育目标出发,可以看到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目标的需要,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重理论推理轻创新演练、重知识轻能力。在学习内容与方法上注重课本知识,轻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高等教育强调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并重的形势下,寓实践于理论教学过程中,既是课程知识传播等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需要。通过实践观摩或考察教学,客观、准确地运用基础理论于企业实践过程,分析企业现实问题,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观摩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参观”或者“观摩”,更应该是在企业实践中探寻理论的落脚点,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上述理念,结合课程具体教学的实际,笔者认为《生产与运作管理》“1+1”教学模式,对于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提升高等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经管类课程教学基本上是单纯的理论讲授,即使部分专业课程在理论教学之外设置了一些课程实验或者课程设计,但往往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分开进行、分开考核,如此,必然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不同步、不协同。由于《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主干课程,仅仅在教室中的理论教学是难以让学生理解企业实际生产运营过程。但基于目前实际以及学校所能提供的教学条件,《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与教辅材料,学生被动学习,缺乏实践感性认识,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如此学习过程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通过学生调查反映,学生普遍认为该门课程应该结合企业实践过程。虽然在课程教学结束后,有一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设计,但由于课程设计所涉及的设计条件与设施难以满足课程设计要求,往往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只能选择设计任务书当中某一个设计内容,即使这样,在设计过程中也难以真正结合企业实际来开展,而是“模拟实际”来设计,导致设计纸上谈兵、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目标。

3 《生产与运作管理》“1+1”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目前,《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存在问题主要有:首先,课程内容相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程内容仍然生产运作系统概述、生产运作系统设计、生产运作系统运行以及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和改进四个大的方面,一些内容与其它相关课程相比较枯燥,因而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其次,课堂教学内容多,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大。目前,《生产与运作管理》总学时48学时(课改前为72学时),相对课改前单位学时教内容加大。同时由于《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内容相对管理专业其它课程来说比较难学,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畏难情绪。基于上述情况,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把理论教学与实践观摩或考察结合起来,形成“1+1”教学模式,具体过程设计如下。

3.1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1+1”教学内容设计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1+1”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教学;另一部分是实践观摩或者实践参与过程。

3.1.1 理论教学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堂教学主要围绕生产运作活动计划、组织和控制而开展,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生产运作系统运行、生产运作系统维护与改进。为配合实践观摩教学,理论教学分为生产运作系统设计、生产运作运行与生产运作维护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理论教学结束后开展一次实践观摩教学。

3.1.2 实践观摩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性质表现为理论与实践关系密切,课程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与方法,又要提升学生感性认知,培养实践能力。运用现场观摩与考察,学生可以实地观摩企业生产运作过程,开展实地调查,收集企业生产运作资料与数据,培养学生运用课堂学习中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企业生产运作问题的能力。实践观摩具体要求如下:

(1)制定《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1+1”教学方案。

(2)实践观摩或考察应做到理论知识点与实际观摩点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

(3)实践观摩或考察过程或观摩点应便于现场教学,有利于学生收集数据资料。

实践观摩内容必须依据《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目的与大纲,现场观摩选点应面向制造企业与服务企业。实践观摩或实践参与的内容主要包括:

(1)企业选址,环境分析,选址依据,可行性论证。

(2)生产或服务现场优化设计。

(3)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的编制。

(4)ERP的实施与运用。

(5)网络计划的编制与优化。

(6)物流系统改进。

(7)设备维护与合理使用。

(8)生产流程的优化设计。

3.2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1+1”教学模式实施

新时代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时代人才培养发展的要求,顺应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探求《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新方式,是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熟练技能人才的需要。

3.2.1 教学准备

首先,分组与组织管理。为了有效开展现场观摩教学、保证观摩过程中学生安全,构建教师、班长、组长、组员的梯队管理组织,每组成员一般不超过10人。其次,申请与联系企业。提出企业外出观摩与考察申请,并联系符合现场观摩教学要求的企业。再次,协议与资料准备。签订观摩与考察协议,依据学校相关文件要求,教师、学生与学校签订外出观摩与考察同意书以及安全责任书,同时在观摩与考察前收集现场观摩教学所需要资料。

3.2.2 教学过程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1+1”教学过程包括以下七个方面:课堂理论讲授、布置实践观摩与考察内容、提前预习、现场教学、分组指导、小组汇报、阶段总结。

(1)理论授课。按照生产运作系统设计、运行和维护进行课堂教学。

(2)布置实践观摩或考察内容。把课程总学时按照生产运作系统设计、运行和维护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每一部分留出三个学时作为实践观摩教学或考察,一般安排在理论教学中间,即安排在三部分当中每一部分结束后开展现场观摩教学或考察。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在一起,丰富课程的实操性。

(3)提前预习。在现场观摩教学之前,布置预习内容,进行课程内容预习及相关资料的收集,了解现场观摩与考察企业的基本情况。

(4)现场教学。教师进行总体介绍与讲解所要观摩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讲解生产运作系统设计、运行与维护改进。

(5)分组指导。带队教师或指导教师及时掌握现场观摩与考察状态,现场回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在现场观摩教学中思考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

(6)小组汇报。学生在每一阶段学习结束后,应对课堂学习与现场观摩或考察结果进行汇报,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小组每个成员完成一份书面汇报。汇报内容应该体现学生对理论学习认知与现场观摩或考察的感受,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入手进行分析与探讨。

(7)阶段总结。在开展现场观摩与考察后,需要进行阶段总结,为下一阶段的观摩或考察提供改进完善建议。

3.2.3 教学评价

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只有通过课程评价才能突显出来。对学生来说,一方面教学评价主要是学习态度、出勤作业、小组活动、团队意识等;二是小组汇报完成情况。对任課教师来说,一是课堂教学完成情况;二是现场观摩或考察教学情况。

4 结语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课程教学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践运用为手段的培养方式,实现应用型和能力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1+1”教学模式,既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又能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1+1”教学模式探索,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组织教学过程,教学组织由教师转向学生,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过程。《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1+1”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的教学,更注重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1+1”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素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符合21世纪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高等学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的道路仍漫长,阻力与困难并存,任务还很艰巨。不仅需要广大高校教学一线教师的努力探索,教学管理及教辅人员也要积极配合与协调,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达到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国华.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刘越.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构建[J].中外企业家,2019(06):185.

[3]范喜凤,张雷.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9,(07):11-13.

[4]陈国华.基于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02):135-137.

作者:陈国华 江惠民

第三篇:工业工程专业《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考试改革与实践

摘要:《生产运作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本文针对目前《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考试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以过程考核为引导的灵活多样化考试方式,以满足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核的要求,达到了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工业工程专业 生产运作管理 考试 改革 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复合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面对新形势,如何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评定、区分、预测、诊断、教学反馈和激励导向等基本功能,考试结果不仅能显示教学效果,还对教学过程起到重要的推动与导向作用。因此,考试仍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积极开展考试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内容。

一、引言

《生产运作管理》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任务和目标是通过对生产运作系统的战略决策、设计管理、运行与维护三方面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深入地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理论体系,掌握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方法、手段,了解现代企业在生产运作管理中所面临的新挑战,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现场管理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风学风建设,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需要寻求与新的人才培养相切合的考试方式。笔者以《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作为试点,进行了考试改革实践的尝试,旨在为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探索一条考试改革的新途径,让考试真正成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工具。

二、当前《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考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考试目的认识不一,不利于优良学风的建立

许多高校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仅仅是把考试当作决定学生是否升级、毕业的手段;而有的教师认为考试就是给学生对某门课程的学习情况下个结论;而学生则把考试当作获得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保送研究生和找工作的工具。这种从各自不同目的出发而进行的考试,必然导致一些投机取巧的不良行为发生。

2.考试形式单一,不利教学质量的提高

科学的考试方法,应当结合各个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进行设计。然而据我们了解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考试方式上仍是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形式多,口试考试少;理论考得多,实际应用能力考得少;客观题多,主观题少;统一考试多,因材施考少;一考定结果多,过程考核少等问题。这种传统的、单一的考试形式,将不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系统掌握。

3.考试内容片面,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一般是结合实际讲解理论方法,然后通过企业参观、调研、案例讨论,再结合课程设计等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但经多年教学实践发现,以传统考试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那些平时学习很努力,考试分数也很高的同学,到大四进行毕业设计或完成论文时,碰到现实企业中的实际问题仍不知如何解决,究其原因在于平时考试出题时,很多老师都跳不出要对教材重点、难点等知识点进行考核的约束,因此,出题大都只能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知识点来出,考查的也是学生应用少数几个知识点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片面性。

三、改革考试内容,建立科学化的《生产运作管理》考试方式

1.建立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强调综合能力的考核

高校考试必须打破单一考试模式的垄断局面,按不同学科的培养要求和特点设立不同的考试形式。为此,在考试形式上应该根据各门课程的情况采取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试(答辩)、大型作业、实验室操作、科研论文、课程设计、社会调研等形式或几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既可以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考查他们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和灵活应用既有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内容多,概念多,学生对企业实际运行缺乏感性认识,考试多以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为主的特点,我们在考试方式上将传统的期末闭卷笔试方式改为口试考试的方法。通过建立与课程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内容全面的试题库,让学生现场抽题,并准备几分钟后,当面向主考老师陈述所抽试题的内容,再由主考老师根据其回答问题情况,提出问题,让其应用相关知识做进一步的解答。该考试方式的实施,不仅杜绝了教师考前划范围、圈重点,学生考前靠突击、动歪脑肋等问题,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了他们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2.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重,重视过程性的考核

针对《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具有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理论学习枯燥、平时学习中案例讨论、企业实习、社会调研内容多的特点,我们改变了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课程评价方式,将整门课程的学习过程纳入对其成绩的评定中,形成以过程参与为引导的多元化课程评价方式。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在成绩计算上,我们加大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将原来30%的平时成绩提高到了50%,加大了案例讨论和企业调研报告在平时成绩中的比例,并将原来期末考试成绩由70%改为50%,在课程的最终成绩评定中,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其中平时成绩的构成包括上课的出勤、案例分析、企业调研、课堂发言和课后作业五项内容,主要考核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归纳汇总、查阅资料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参与讨论、调研的考核,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语

考试的目的不仅在于总结和评价教和学的效果、检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考试改进教学工作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对《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新的考试模式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新的考试模式综合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有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二是考试内容更加合理,不再完全是书本知识和课堂笔记的简单重复,更加注重于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有利于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加以融会贯通;三是考试成绩构成更加多样化,将课堂出勤、课堂讨论、企业调研、课后作业融入考试成绩构成中,在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和参与性的同时,也促使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鑫,田凯,于立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考试改革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1):7-8.

[2]张亚丽,曲明贵,杨庆祥等.高等学校课程考试改革之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4):58-59.79.

[3]涂叶满,张庆吉.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考试改革研究综述[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20(4):106-108.

[4]冯根尧.“生产运作管理”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18-120.

本文系云南农业大学第八批一类课程建设项目。

作者:商茹等

上一篇:地质工程师职称论文下一篇:高级通信工程师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