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论文

2022-05-11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生产运作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经济管理对于我国煤矿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保障煤矿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煤矿企业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实现各方面的优化配置,争取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一篇:生产运作管理论文

高职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生产与运作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据此分析了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课程性质,根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实践教学的建议实施方案。

关键词:生产与运作管理;实践教学

《生产与运行管理》是国内外高等学校物流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树立较高的质量意识与服务意识,能用现代生产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管理生产流程,提高生产管理质量和运营效率。

《生产与运作管理》被高职高专院校设置成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安排理论48个学时,目前各学校的教学方法是以多媒体授课为主,布置作业和组织案例讨论,由于本课程理论比较难理解和实践应用要求较高,学生缺乏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相关工作经历,导致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效果不好,而且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现在各高职院校教师普遍认为实践教学是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由于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课程性质和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不足,学生对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感性认识,实际课程教学过程面临较大的困难。研究相关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对提高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人针对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该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和内容。

1 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1 理解和掌握课程相关理论和方法较困难

按照教材讲授主要是生产与运作管理原理和方法,但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历,生活中也很难体会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述和一些视频资料来认识了解,因此学生学习这些理论和方法较困难,教学和实践很难结合,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1.2 无法满足课程实践教学需要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安排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分析要结合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运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没有制造性企业工作背景,很多案例资料都是国外翻译过来的,有的不适应国情,因此仅通过案例讨论很难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3 课程实训设计不合理

现在各高职院校在设计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实训方面,可能会安排一次到实习企业参观,也没有完善的校内实训室,因此实训效果很不好。

1.4 学生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在专业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不理解

大多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认为通过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掌握生产企业的计划与控制知识技能,如果不去生产企业就业就不需要相关知识。这门课程介绍了很多通用的运营管理知识,较广泛地运用在商贸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这门课程为采购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课程提供支撑作用。

2 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

2.1 运用信息化软件

运用MRP和ERP软件在实验教学,除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外,根据相关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配备相应的实验,可以是课程内实训和综合实训,我们将科学合理设计这些实训教学内容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

2.2 企业案例资源库

建立课程内容相关的典型企业案例,以学生为主体经行案例讨论,学生结合理论知识点研究分析案例,从中体会理论知识点的应用,从而使得案例讨论真正起到提高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达到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2.3 设计参观企业课程

参观前教师要做好准备,合理组织参观过程,总结参观后收获等等,教师只有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学生才能通过企业参观获得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认知。

2.4 聘请企业专家进课堂教学

企业专家结合所在的行业和企业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真实的企业经营现状。

通过多年的建设,我们积累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针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特点,我们建立了与课程适应的实训室,经过这几年教学实践的实施,学生们普遍反映良好。

3 课程实训内容设置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典型职业岗位分析基础上,结合生产运作管理的教学内容,设置了“设施选址与布置”项目,“生产组织与计划”,“物料需求计划”项目,“库存管理”项目,“质量控制”项目,“现场管理”项目,“项目管理”项目。

通过“设施选址与布置”实训目,学生掌握生产设施选址各设施布置的定性和定量方法。运用仿真软件进行设施的模拟布置。利用顶岗见习期组织进行物流中心现场参观,加强学生对设施布置的认识和理解。

“生产组织与计划”项目作为生产运作实训课的实训内容之一,要求学生掌握分析装配工序和产品组成结构图的方法,能够制定产品的主生产计划。

通过“物料需求计划”项目的实训使学生了解物料需求计划的制定方法,应用ERP软件的MRP模块,学生了解MRP的运算过程和一般软件的操作方法。

“库存管理”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库存管理与控制方法。实训可以通过模拟软件确定库存数量,根据库存成本和服务水平来判断库存控制的优劣性,从而掌握合理有效的库存控制方法。

设置“质量控制”实训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企业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要求学生掌握质量检验和控制方法,并能够运用EXCEL制作QC工具。

安排“现场管理”项目要求学生掌握生产现场的5S管理,定置管理、标识管理和目视管理。

通过“项目管理”实训,学生会使用EXCEL软件制定项目计划,找到关键路径并进行优化分析。

4 综合课程实训的实施

4.1 企业经营沙盘模拟演练

该实训课程模拟一家装配式生产制造企业,已有几年的经营历史,但是经营状况不佳,学生按分组来模拟经营公司,经营公司以实物模拟的形式经行操作,为达到竞争的真实效果,将学生分为6-8组,每组5-7人,每组各代表不同的一个虚拟公司,学生分别担任企业的不同管理角色(CEO、CMO、C00、CFO等)通过7-8年的经营,学生理解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法和技能。

生产企业模拟沙盘实训可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过程中,掌握枯燥难懂的生产计划制订、库存控制、产品结构图等专业知识,学生能够较好的体会运营企业需要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职能部门之间如何配合才能实现企业的经营策略,掌握如何制定有效的企业经营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沙盘综合实训,学生能高效地掌握生产运作的方法和理论。

4.2 ERP软件实验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普遍运用,ERP系统软件已成为现代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的系统解决方案。我院成立了ERP综合实训室,满足学生的综合实训需求。

作者:寇飞

第二篇:经济管理对煤矿企业生产运作的影响

[摘 要]经济管理对于我国煤矿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保障煤矿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煤矿企业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实现各方面的优化配置,争取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经济管理;煤矿企业;生产运作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3.053

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各领域的改革与更新,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尤其是对于我国煤矿企业来说,经济管理对煤矿企业生产运作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制约煤矿企业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煤矿企业必须对经济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加强运行成本的控制与管理,让其逐渐适应时代发展,充分保障煤矿企业的正常运行,采取一定措施来加强经济管理,对不足之处进行完善。本文就经济管理对煤矿企业生产运作的影响进行相关研究,分别从经济管理相关概述、经济管理对我国煤矿企业生产运行的重要作用、我国煤矿企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促进煤矿企业生产运作经济管理的有效策略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1 经济管理相关概述

所谓经济管理,实际上是指对企业中的进、销、存一系列过程进行分级处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充分提高企业利润。经济管理往往贯穿于整个生产运行流程当中,涉及供应商的选择、生产量的预算、原材料的选择等方面,通过财务的预算,以及对人员的合理配置,确保企业的高效运行。

2 经济管理对我国煤矿企业生产运行的重要作用

2.1 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

经济管理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有一定促进作用,首先,它能够促进监控的高效性,对一个工作流程实时监控,一旦发现运行异常的情况能在第一时间告知相关人员,充分保障企业生产运行安全;其次,经济管理对于实际作业安全情况也有一定作用,我们在对煤矿企业运行情况进行监控时,必须根据运行特点制定相关经济管理体系,尤其是对井下施工全过程要进行有效检测,一旦发生意外,安全管理系统便会发出警报,相关人员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充分保障煤矿企业的运行安全;最后,必须将责任落实到人,赋予每个员工相应的职责,让他们去履行,明确责任制的本质就是为了加强员工的责任感,强化安全意识。

2.2 促进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

煤矿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盈利。经济管理对于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起到重要作用,煤矿企业通过经济管理能够很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经济管理对于企业成本费用的控制有显著效果,对企业生产程序进行合理规划,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消耗降到最低;此外,还能进行预算管理,科学合理地推算出销售量,为企业人员配置提供相关依据,为企业计划制度及生产策略的制度提供重要保障。

3 我国煤矿企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3.1 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当前我国煤矿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乏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助与配合,常常会导致企业人员岗位职责分工不明、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的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管理效率,除此之外,煤矿企业还存在着管理人才缺乏与管理思路陈旧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煤矿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发展。

3.2 发展资金的不足

由于我国在经济发展政策上不够完善,从而导致了煤矿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科学性、严谨性。再加上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使煤矿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进程相对缓慢,存在明显滞后性,无法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煤矿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快速发展。

3.3 企业自身缺乏管理实力

尽管我国煤矿企业在经济管理的发展上比较迅速,但由于部分煤矿企业的发展规模相对较小,没有足够实力来应对出现的问题,因此,相关企业不能很好地、及时地去解决这些存在于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的发生,加上各地煤矿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其不能合理地利用有效资源,从而容易造成有效资源的浪费,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4 促进煤矿企业生产运作经济管理的有效策略

4.1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煤矿企业必须将企业财务管理转变为精细化模式,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降低资金大量浪费,对煤矿企业成本核算制度不断完善。

4.2 充分优化企业经济管理流程

煤矿企业必须对经济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将管理制度落实到企业各项收入、支出中,对每一项经济交易进行严格监督,将煤矿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更加严谨有序,便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的高效率。

4.3 加强对管理人员相关培训

首先,企业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的提升,促进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熟练掌握程度。其次,加强对自身管理行为的监督,增加财务透明度。

4.4 加强预算管理

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对自身经济预测,对于每一笔开支都做好相关记录,采用先进管理手段,使经济管理手段更方便、简洁,更有利于煤矿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

4.5 加强企业收支管理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成本观念,将提高企业经济效率为工作重点,降低各种消耗,将生产成本降到最低,以此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各项收支进行严格控制,防止资金流失,对往来账目进行及时清理,促进资金有效使用,充分优化企业经济结构,杜绝浪费。

4.6 政府加强政策扶持

政府必须要加强对管理工作的支持,一方面,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拥有足够资金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同时资金的投入还能对企业设施建设进行完善。另一方面,政府还要对企业的发展积极扶持,对小型煤矿企业进行引导,促进企业的发展,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煤矿企业经济发展问题的措施之一。

4.7 将系统监控与人员监控有机结合

为提高煤矿企业运行的安全,我们可以采取系统监控与人员监控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系统监控对于生产流程能够进行全方位监控,包括生产数量、生产效率、生产质量等,这也是人员监控无法做到的,另外,人员在进行監控管理时,难免会因为个人原因而产生疏漏,例如:身体不适、精神欠佳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带来的疏忽对于整个生产运行会起到严重影响。然而人员监控也是监控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系统监控虽然具有一定优势,但难免会产生系统紊乱等状况,这些状况的产生会大大影响生产运行监控管理的高效性,据此,我们必须将系统监控与人员监控充分结合起来,实现生产运行安全最优化。

5 结 论

经济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煤矿企业而言,不仅对财务管理有促进作用,还能对整个生产运行进行安全管理。尽管我国目前部分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但相信随着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相关人员的不断学习,我国煤矿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一定能取得有效进展,为企业的全面发展创造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张美英.煤矿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方式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3(10):41-42.

[2]梁兴德.加强煤矿企业经济管理的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37-39,43.

[3]刘晓红.煤矿企业经济管理方法探讨[J].煤炭技术,2014(3):262-264.

[4]赵占胜.煤矿企业经济管理创新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0):247.

作者:朱鹏飞 贺伟锋 姚凯

第三篇:基于智能制造的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改革研究

摘 要:以智能制造为背景,研究了当前高校中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课程认知、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实践教学的重组和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生产与运作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地适应智能制造对应用型生产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智能制造;生产运作管理;教学改革

0 引言

随着新型工业革命的推进。近几年很多国家都针对这一变革提出相应的工业升级转型战略,如德国提出的工业4.0计划和我国的智能制造2025计划等。但是对于这场蔓延全球的以智能为标识的新工业革命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则一直是众说纷纭,各有措辞。各界学者关于智能制造的含义和应用研究也层出不穷,总体看来智能制造具有以下特征:机器智能代替人的智能;无线传感器的普及;软件算法重新定义制造;技术与流程的深度融合; 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此同时在智能制造业带动了高校相应课程的改革。其中以主讲传统生产运作流程的运营管理课程也面临着改革困境。已有部分学者做了相关研究,如陈兵(2018)以智能制造为背景,分析现行的多种先进生产方式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各自方式的应用空间。颜廷峰等(2018)对我国智能制造和开放创新的现状进行分析,依托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开放创新、精神文明创新等四个重点方面探讨在改革开放经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下,我国中小企业智能制造的具体发展方向和路径。周东红(2018)通过深入研究中小企业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体系,试图将智能制造的操作技术和信息技术相融合。结合当前的挑战,分析智能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崔路路等以“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对该课程的立体化教学进行改革,并探讨立体化课程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

彭以忱依据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案,提出针对暑期生产实践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措施,从多方面探讨如何构建“理论实践”的课程教学体系。卢荣花以北师大独立学院毕业生为代表案例,对暑期生产经营运作进行监管,对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中的实践部分进行了重新设计,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顾云华等对应用型院校的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中的实践课程进行梳理,构建新的框架并实施测量。张雪梅等以课程特点为导向,通过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OBE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以更好地匹配企业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吴中超从教材改革、课程重新设计、教学模式更新及多重考核方式等方面对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进行改革,使教学内容更好地适应学生培养目标。综上所述,关于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与智能制造的研究还比较单一,部分学者偏向智能制造技术本身,其他学者偏向课程设计改革。将两者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从智能制造的角度对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以实现高校学生的培养目标。

1 智能制造下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生产运作管理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使我国第三产业的腾飞,近些年,金融和商贸领域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于是,从高校教育到社会企业需求,从教师教学到学生学习,都更加偏向第三产业的应用技能。据统计分析,每年高校毕业生中仅有5%左右从事生产及相关领域。9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第三产业。因此,生产运作管理作为生产领域的基础课程,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越来越没有地位。生产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无论是工业生产时期还是互联网时期,都是提供物质产品保障的关键点,所以。目前高校的教育对生产运作管理的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1.2 课程内容更新不足,教材过于陈旧

目前高校开设的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主要讲授生产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其内容立足于大工业生产实践,所有的教材都未脱离该框架内容。但目前的状况是,工业生产已经步入自动化和智能化时代,而课程内容和教材均未更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无法满足现有企业需求。例如,传统的教材内容如图1所示。

现代化的工業生产借助各种各样的技术工具来实现上述操作。例如在电子商务的C2M模式下,客户定制已成必然趋势,传统的需求预测方法很难满足这种模式;产品的研发已不再是传统OEM和ODM,而是客户参与度极高的定制或众筹生产制;ERP核心模块,很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模拟型生产环境,或采用教育版ERP系统来辅助实验课教学,这种方式与实际生产差距较大;精益生产等先进生产方式,在日本丰田运用效果较好,由于中日企业文化的差异,在我国的应用效果不理想。因此,按照传统的教材、教学方式,很难满足工业现代化的要求。

1.3 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实践课程设计不合理

由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内容可知,该课程在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学生基本没接触过生产一线,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枯燥、难懂。一般教师会结合案例和相关视频、企业讲座等方式,增强同学对生产环节的认知。因此,该课程几乎不设置实践课程,虽然部分高校设置了实验课程,为学生提供生产操作的软件,如教育版ERP简化软件。但软件提供的情景与实际生产线存在巨大差距。在智能制造背景下,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不断更新,实践环节将成为该课程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因此,在智能化教学背景下,加强生产运作管理实践教学刻不容缓。

1.4 教师团队资源匮乏

教学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知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刚走出校园,就进入学校做了老师,一线实践知识缺乏。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作为生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对任课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同时还要能把握生产技术和理念的更新。与此同时,高校在该课程配置上,往往是单兵作战。即一位老师全权负责课程所有事务,生产运作管理作为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则需要合理配置教学团队。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具有一线生产实践的教师较少,同时组织起来也比较困难,由于消耗太多时间,教师积极性不高。

2 改进措施

2.1 加强课程认知

生产运作管理中“生产”是大概念,其包括制造业和服务業生产运作,目前大多数同学毕业后从事服务业。因此,首先通过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探求问题的本质。例如,电子商务盛行时代的网络产品质量问题,是网络的监管不严,还是供应链的逆向作用,导致商品领域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双十一”剁手之后对快递的漫长等待,是物流的延误,还是生产方式的调整?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如何平衡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效率?上述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生产过程决定的。因此,生产运作管理空洞、枯燥的,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次,通过培训式课程,加强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如,通过展示世界名表、名车的加工流程,麦当劳汉堡的制作工艺来提升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进而引发其对生产领域的兴趣。

2.2 更新课程内容,编写新教材

如上所述,新时代的学生在学习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中,更加关注服务产业,因此,针对传统制造业的教学内容:产品设计、设施选择、设施布置、库存控制、综合计划、现场控制、工人排班以及销售渠道等方面可以适当精简,保留基本业务流程,同时配合实践实操课程,加强学生知识的模块化。适当增加服务类企业的教学,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理论如何使用到现代服务业,如金融机构、客户服务中心是如何使用排队论的,哪种排序的方式最优?开发编写针对性的教材,教材能容尽可能源于生活,重在启发学生对制作成本、收益管理和运行效率的深度思考。新教材编写过程中,系统架构可以只做小的变动,内容可以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时,注意增加服务业的案例研究。

2.3 教学方式单一,实践课程设计不合理

避免教学方式的单一化,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还可以采用各式各样辅助教学资料,诸如,多媒体课件、线上教学网站、网络及电子资料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构建立体化的教学内容,降低教学和学习的难度,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合立体化的教学资源,需要借助教学平台或网站,例如教师可以在学习通平台布置线上和线下教学内容,使学生自主学习线上课程,并随时进行自我检测。这些课堂外的活动将作为过程性考核的一部分。同时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学时,采用真实场景的模块化教学方式进行实训。如,借助生产企业版ERP合理布局综合计划模块的内容。

第一阶段:生产运作活动主要由客户需求、企业自身的产品需求预测以及批量销售订单引发,在考虑订单优先级和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生成有效的生产计划订单,即系统体现出来的MPS计划。

第二阶段:有MPS推导出生产订单,生产订单会根据工艺路线引发工序安排,根据库存信息引发物料需求计划,即MRP的相关资料。工序安排计划将信息在不同的作业中心进行传递,引发资源活动。

第三阶段:车间收到生产任务后,结合工程数据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系统,为企业提供从生成工序计划、工序排产、工序汇报、到产品入库等车间业务处理全过程监督与控制,协助企业精细化管理掌握车间各项制造活动信息,管理生产进度。

针对实践课程的考核,则采取理论+业务实操的模式,同时提高实践课程在总成绩中的比例。

2.4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针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更新后的内容,组建授课教师团队。可以以特色教学团队建设为项目,进行建设。团队成员中包括具有一线生产经验的中层和基层人员、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的高学历人才、具有服务行业运营水平的企业人员等。除教学任务外,团队要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教学研讨增强对生产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的掌握。

3 总结

智能制造的发展,促使产学研的转型升级。在传统生产企业转型过程中,高校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也需要做出对应的改变,可以考虑从课程学习理念、教学内容更新、实践课程重新设计和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改革。为高校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更好地适应智能制造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兵.智能制造背景下先进生产运营方式运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08):6-10.

[2]颜廷峰,孔月月.开放创新视角下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路径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8,38(08):9-11.

[3]周东红.传统自动化企业在智能制造中的机遇和实践[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8,(11):16-19.

[4]周崔路,赵俊.高校立体化课程建设探究[J].文教资料,2018,(27):165-166.

[5]彭以忱. 基于“短学期”的“生产与运作管理”实践教学改革[J].江苏科技信息,2018,35(29):71-73.

[6]卢荣花.独立学院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科技视界,2017,(22):74-75.

[7]顾云华,黄宏彬.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科教导刊 (中旬刊),2018,(08):118-120.

[8]张雪梅,李盈盈.基于OBE理念的物流管理专业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设计[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8(2):106-109.

[9]吴中超.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建设改革探讨[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2):20-25.

作者:王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