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工业设计教育分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于我国的工业设计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工业设计领域逐渐向品牌化、创新化以及专业化的趋势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其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阻碍着我国工业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围绕国内工业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对策。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国外工业设计教育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外工业设计教育分析论文 篇1:

中外学习分析文献对比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教育的普及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习分析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现代教育中。为了进一步了解国际学习分析技术的发展,及我国学习分析技术在世界的水平,该文对110篇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勾勒出学习分析的研究现状,探索我国学习分析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学习分析;文献对比

1 概述

随着网络教育的普及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的热点已从单纯的信息化建设转变到教育数据挖掘中来。如何利用各类学习管理系统中存储的海量学习者信息及学习过程数据,使其转变成特定的信息为教学提供优化和决策服务,成为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关注的内容。2004年“智能导师系统”的出现在教育街掀起一股数据挖掘的新浪潮。2005年Romero,C 等针对Moodle学习平台的日志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挖掘方法生成实时数据报告,并利用学生行为数据建立预测模型,成为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数据进行学习者行为分析的经典范例。2007年Romero&Ventrua 等名针对教育数据挖掘归纳出了5类分析方法。这些研究都为“学习分析”这一理念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针对学习分析的概念,不同的学术机构给出了不同的理解,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推进组织E-DUCAUSE认为:学习分析是使用大量数据建立模型,用以预测干预学生学习过程和成绩。NMC新媒体联盟也在2011年“地平线项目”(The New Media Consortium Horizon Project)提出:学习分析集成了一系列数据整合及分析技术,通过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绩效和进展情况,用以修订教学、课程及评估。直至第一届学习和知识分析国际大会于2011年在加拿大召开,学术界最终给出了学习分析的定义:学习分析通过测量、收集、分析和报告关于学习者及其学习过程数据,了解并优化学习发生的情境。具体而言,学习分析就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进行跟踪记录,做出分析,由此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预测、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不断干预学习,以期提高学习者绩效的技术。

2 国际学习分析研究文献分析

2.1 文献选择方法

本文研究共搜集2010年至20115年4月间中英文文献110篇进行文献分析。其中中文文献来源于万方数据库,首先以“题名和关键词”一栏精确搜索“大数据”,并且”题名”一栏精确搜索“学习分析”为条件,共获得2010-2015年32篇期刊文献;其中无关性文献1篇; 其次以“题名”一栏精确搜索“学习分析”后选择“文化、科学、教育、体育”分类下文献,2010-2015年 共搜到77篇期刊文献;其中无关性文献38篇;交叉比对以上两次搜索结果,共整理出49篇与本课题相关的中文文献,其中核心期刊32篇。英文文献方面,以“Learning Analytics”为关键词通过Google scholar 进行检索,在结果中选择2010-2015年间被引用次数大于十次文章共61篇。

2.2 文献年度发表数量统计分析

学习分析相关文献分布图见图1所示。从2010年“学习分析”类文献开始出现,至2012年文献数量开始激增,并一路呈上升趋势。对中文文献而言,2012年才出现对学习分析这一领域的文献,略滞后于国际水平,但文献数量也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对英文文献而言,2012年后出现大于10篇的高引用次数的高水平文章。因为本研究仅选取引用次数大于十次的国外文献,而国内文献为所有文献。所以从总体数量水平来看,国外文献的数量大大多于国内文献数量。

2.3 期刊来源统计分析

文献的发表期刊及数量如表1所示,本文所分析中文文献中远程教育杂志发表6篇、中国电化教育发表6篇、开放教育研究发表4篇、现代教育技术发表5篇,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发表3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篇,其他23篇文献分别发表在19种杂志上。英文文献方面Journal of Learning Analytics 28篇,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5篇,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各3篇,其他19篇文献分别发表在15种刊物上。

从杂志分类来看,110篇期刊分别发表在32种教育类杂志,10种信息技术类杂志,2种综合类杂志上。其中在教育类杂志中包含远程教育类杂志6种,高等教育类杂志6种,成人教育类杂志2种,职业教育类杂志2种,基础教育类杂志1种。

2.4 作者所在研究机构及地区分析

本研究将所分析文献第一作者研究机构进行了分类,发现90%文献均来自于高校,仅10%的文献来源于政府机构,研究所,独立实验室、中小学和企业。其中从事信息管理科学研究8名,教育学研究33名,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34名,教育技术学33名,其他学科(商学、新闻传播、医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11名。

从地域分布而言,外文文献作者最集中于美国18名、英国14名和加拿大12名,其他文献作者分布在欧洲、澳洲等9個国家,中文文献作者主要集中于上海10名,吉林9名,北京8名。与发表时间做对比发现,国际上学习分析研究最初来源于美、英两国学者,而国内此类文献最早出现在2012,2013年间,文献作者主要来源于北京及上海地区。而后随着学习分析技术被更多名认识与了解,越来越多地区的研究者投入对其研究中,例如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开始进行学习分析的研究,并发表多篇文献。

2.5 研究主题分析

参照理解学习和知识分析国际大会的主题,将文献研究方向分为10类。学习分析数据获取研究、分析算法研究、应用案例研究、框架模型研究、数据可视化研究、介绍及综述、组件及系统研究、MOOC研究。

如表2所示,其中研究学习分析领域文献研究最热门三类为介绍及综述类24篇,占总文献的21.8%;学习分析框架模型研究论文为22篇,占20%;理论及方法研究19篇,占17.2%;本文分析的文献中应用案例研究为14篇文献,应用领域涉及高等教育(10篇)、K12教育(1篇)、社区教育(2篇)和企业培训(1篇)。 其中在文献中提到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对所应用学科产生积极影响的有8篇,表示学习分析技术无法提供帮助的为1篇。通过在某学科实践某种学习分析方法,发现其不足并加以改进的论文为3篇。

2.6 研究数据来源分析

学习分析数据来源对研究的准确性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经过对本文收集的110篇国内外论文进行归类整理,有58篇论文中提到了数据来源。本文将数据来源分为网络学习环境数据,如移动学习系统、学习管理平台、网络课程平台等产生的数据;网络社会环境数据,包括社交网络、短信邮件、包括可穿戴设备等提供的数据;线下环境数据,包括课堂学习中考试评价、作业提交、问题回答等线下活动中所产生的数据,具体统计数据见表3。

表3 中外文献研究数据来源统计表

[数据来源分类\&数据来源\&全部文献\&中文文献\&网络学习环境数据\&移动学习系统、学习管理平台、网络课程平台\&38\&11\&网络社会环境数据\&博客微博、即时聊天工具、短信邮件、论坛、可穿戴设备、线上调查\&25\&4\&线下环境数据\&问题回答、作业提交、考试评价、调查问卷\&1\&1\&]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中文文献中引入数据来源的文章略低于国外。就数据来源而言,中外文献基本已不再单一使用线下环境数据,仅1篇中文文献使用了线下问卷调查的形式作为数据来源。从线上数据分析,国外文献已有相当部分除使用如在学习平台、在线教学平台此类网络学习环境之外,还引入了如社区数据、网络社交网络数据、可携带设备数据等此类网络社会环境数据进行学习分析。而中文文献仍然以网络学习环境数据为主,而网络社会环境数据涉及较少,说明我国学习分析现阶段数据仍以线上学习数据为主,数据来源较为单一,网络社会环境数据搜集较为困难。

3 学习分析研究现状

3.1研究不断深入,学习分析发展线路明晰

从年度发表信息统计可以看出,学习分析一词从2010年前后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它的出现常常伴随着教育数据挖掘、数据挖掘、学术分析和智慧学习等词汇。在出现伊始,人们主要讨论的话题为理论居多,探讨主要集中在其定义、来源、及模型探索中,2011年,学习分析的触角开始触及到从具体的学习平台数据或聊天对话中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如英国开放大学在2011年发表的“Learning analytics to identify exploratory dialogue within synchronous text chat”一文中,通过同步某个演讲主题的聊天文字信息,对其中谈到索性对话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而2012年,学习分析研究成为世界关注的研究主题。该领域吸引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学理论和教育信息管理领域的重点关注,研究成果多在教育学的重点刊物上发表。2012年的普渡大学信号灯系统是学习分析领域标志性成功案例,关于学习分析研究也开始更倾向于学习分析技术、知识建模和表征方面。在这一时期,各类关于学习分析的数据建模、信息系统,平台架构各类案例分析不断涌现,在这一时期,针对各类平台,如Moodle、Sakai、Blackboard、Moocs的学习分析技术大量被研究。直至2014年,学习分析领域在开始出现另一种声音,研究者开始对之前所提出的一些模型,框架进行实践,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Learning Analytics for Online Discussions”中就对学习分析中学生在线讨论的一套理论框架进行实践验证,发现其负面影响。研究者开始关注自动化,个性化反馈帮助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学习分析数据获得及隐私性问题也被广泛研究。至2015年,对于单一系统的分析已成熟,而通用性模型及算法的重要性越来越被研究者所关注。如知识媒体中心在国际学习分析大会上发表的“Analyzing the Main Path of Knowledge Evolution and Contributor Roles in an Open Learning Community”一文中德国知识媒体研究中心介绍了他们研究的方法在多个系统中的应用。

3.2 融入前沿应用,捕捉多方精细化数据源

早在2011年,Panlo Blikstein在文中已经谈及通过电子邮件内容分析及计算机对可穿戴设备的活动捕捉作为数据来源,在2012年普渡大学的信号灯系统中,研究人员运用人口特征,个人学术经历,个人努力因子及学习系统等多维数据进行学习分析。2014年瑞士研究者在”Classroom Social Signal Analysis”一文中建立了一种监测系统,通过视频摄像头捕捉课堂学生动作,分析课堂行为和学生成绩的关系。此类学习分析数据来源以非局限于学习管理系统、学籍系统、学生基本信息等,也融入了非学习环境下的各类行为痕迹数据。通过非学习环境与学习环境下的数据相结合,学习分析来源的丰富性也提高了分析的精准性。随着Wifi技术,社交网络和触控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崛起,各类移动平台的数据也逐渐成为学习分析的新维度。

3.3 深度融入教学,应用多面开花

学习分析经过多年研究,通过各种学习分析技术已经可以提供多方面的应用。利用工具,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各类学习数据,如学習环境、学习过程、学习绩效等,通过这些数据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轨迹,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有力支撑。从学生角度而言,学习分析技术渗透更为广泛,主要分为:a)自我学习评估工具,如马里兰大学的课程管理工具可用于反馈学习过程信息,帮助学生判断目前的学习状况。b)自我学习策略分析工具,如美国的knewton平台,通过采集学生信息,自动评估学生能力,针对个体给出个性化学习规划。c)自我学习监控工具,如英国哥伦比亚的研究者利用SNAPP对学习论坛进行分析,通过可视化图形对学生学习行为相对位置进行描述。d)学习预警干预系统,如普渡大学信号灯系统,通过此系统实时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发现潜在危险及时发出预警实施干预。

4 我国学习分析研究趋势展望

4.1 加快理论研究步伐 赶追国际水平

从中文文献与英文文献的对比可看出,2012年开始关于学习分析的中文论文开始出现,趋势为逐年上升。但是介绍和综述的文章居多。包括针对历届学习分析会议的剖析、学习分析著名学者的访谈、中国学习分析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的研究等此类基础性理论研究,而对于学习分析模型及学习分析系统架构研究在2014年之后才开始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对于学习分析的标准化通用算法和模型研究,学习分析数据获取,可视化研究,隐私问题等方面的涉及不多。由此可见,中国在学习分析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跟国际水平还有差距。但也不可否认,通过多年研究,我国学习分析领域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花燕锋在《基于MOOCs的多元同心学习分析模型构建》一文中提出的多元同心分析模型在MOOC平台的使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马晓玲在《学习分析系统构建研究》一文中,也开始着手研究建立我国的学习分析统一系统架构。

4.2 加强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推进综合平台的信息互通。

就我国目前研究来看,研究数据来源基本为单一平台,如MOOC、Moodle或学校自己学习平台数据,运用多维数据进行分析的文献较少。姜强在《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自适应在线学习分析模型及实现》一文中提出利用社交网络、微信朋友圈等多维数据建立学习分析模型。但数据采集零散性较高,准确性低。目前,我国信息化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信息化水平逐年提高,但是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在教育领域急需打通各校信息孤岛,并结合社区信息,医保信息网等建立一个基础信息平台,由此提供完整且准确的数据来源。

4.3 侧重实践,加强应用性研究

目前,一些针对学习分析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学习热分析分析视角下的远程教学交互分析案例研究》中谈及将学习分析技术运用于网络教学中的案例。《学习分析视角下的个性化学习平台研究》一文中以小学为例介绍一种学习分析个性化平台。但相对于国际文献,仍有许多片面之处,而教育与学习分析的深度应用必将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

5 结束语

国内在学习分析领域尚处于早期,发展空间极大。在教育领域学习分析技术的应用价值已被许多研究者所关注,于此同时,在漫长的探索之路上也充满着许多挑战。

参考文献:

[1] 马晓玲,邢万里,冯翔,吴永和.学习分析系统构建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2).

[2] 姜强,赵蔚,王朋娇.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自适应在线学习分析模型及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5(1).

[3] 曹晓明,摇朱勇.学习分析视角下的个性化学习平台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4(5).

[4] 花燕锋,张龙革.基于MOOCs的多元同心学习分析模型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14(5).

[5] 胡艺龄,顾小清,罗九同,等.教育效益的追问:从学习分析技术的视角[J].远程教育研究,2014(6).

[6] 徐鵬,王以宁,刘艳,等.大数据视角分析学习变革*--美国《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报告解读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6).

[7]Siemens G., Gasevic D, Haythornthwaite C, et al. .Open Learning Analytics: An Integrated & Modularized Platform(2011).

[8]Campbell J P, DeBlois P B, Oblinger D G. Academic Analytics: A New Tool for a New Era.EDUCAUSE Review, 42, 4 (July/August), (2007), 40-57.

[9] Chatti M A, Dyckhoff A L, Schroeder U. A Reference Model for Learning Analy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IJTEL).

作者:郝喆等

国外工业设计教育分析论文 篇2:

国内工业设计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初探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于我国的工业设计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工业设计领域逐渐向品牌化、创新化以及专业化的趋势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其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阻碍着我国工业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围绕国内工业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工业设计;创新设计;产业链

前言

全球一体化进程加深,企业竞争压力增大,我国的工业设计行业也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如何解决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这一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1国内工业设计发展趋势

1.1品牌意识不断增强

近年来,以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发达地区为主,部分工业设计公司经过不断的发展与融合,已经愈加重视到设计品牌的重要性。在这些发到地区的工业设计公司中,都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品牌意识,而且对服务质量比较重视,并着力于打造完善的市场服务体系,当前该服务体系已经涵盖市场调研、设计研发以及生产销售等流程。总的来说,这些设计公司已经逐渐在设计方法以及服务方式等方面愈加规范化、系统化,并以提升服务质量为基础,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1.2工业设计企业愈加注重创新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为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在此形势下,工业设计公司要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然要坚持对产品设计加以创新,从而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以当前发展趋势来看,工业设计的主要创新内容逐渐由造型创新,向产品设计创新方面转变。以我国台湾地区的华硕、明基等企业为例,这些企业借助为国际品牌代理生产加工等环节,并在此过程中,借鉴和吸收了设计研发以及品牌运营等优秀经验,将自身从“制造型”企业向“设计型”企业发生转变,同时也为我国其他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的转变提供了思路和示范作用,并使我国更多的工业企业意识到设计创新的重要性,并以设计创新为基础,开拓一条提升品牌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新道路。

1.3专业化趋势愈加明显

工业设计行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以往的工业设计范围主要集中于家电、通讯产品等,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设计内容主要转向与汽车等大型工具,对于专业技术的要求也愈加强烈,工业设计的专业化趋势愈加明显。传统模式下,大众化的工业设计发生改变,转而向国际化趋势发展,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大规模工业设计公司,也越加重视设计服务质量的增强,而不再简单追求设计数量的提升。

2国内工业设计现状及问题

2.1产品设计缺乏创新

工业设计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效性,无论是其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还是设计原则等,都需要根据市场环境、客户要求等条件加以的改进与更新。由此可见,技术创新是工业设计发展的核心动力。从当前我国的工业设计发展现状来看,虽然部分大规模企业正着力于加强设计创新,但是其创新水平与创新成果的进展并不明显。尤其是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其主要工作内容仍是凭借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为国际企业提供生产并获取收益,大部分企业并不具备自主设计能力。而且其创新意识薄弱,偏重于生产环节的快速收益和低成本的投资,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设计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积极意义,由此引发的结果就是,这些缺乏创新意识,单纯依靠加工的企业的生命周期都比较短。还有部分加工企业存在抄袭问题,在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愈加重视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这些企业为了贪图眼前利益,最终往往会反受其害。

2.2工业设计产业化发展不合理

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经济水平与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强,对于工业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动了部分工业设计公司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广州、深圳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涌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工业设计公司,这些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家电、玩具、信息业等,这些公司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形成了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工业设计领域的产业化不够完善,受到传统模式下行业竞争观念的影响,我国工业设计领域内部缺乏良性、有效的沟通与合作,部分机构或企业之间甚至会,以打压排挤竞争对手等恶意竞争手段,来取得市场份额,这对于新兴的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发展压力,在如此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不得不通过着力于设计服务数量的提升,来获取企业的生存空间,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增强服务质量的进程。

另一方面,部分公司会盲目追求自身利益,利益恶意竞争手段,或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盗用、抄袭其它工业设计公司的创新成果。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国内工业设计行业的和谐稳定和良性发展。

2.3专业工业人才数量不足

随着我国工业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设计人员数量也随之大幅上升,但是其中具备高水平专业能力的设计师人数较少,大部分工业设计人员通常仅具备基础的相关理论和产品设计能力,对于市场发展趋势以及材料的高效利用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认知和了解,在设计创新等方面,也缺乏成熟的工作经验,仍需要通过不断的培训加以不断提升和完善。然而,当前我国在工业设计方面的培训机构数量较少、教学能力也偏低,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工业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3发展我国工业设计的对策

3.1通过加强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要切实有效地提升我国工业设计的核心竞争力,就应当着力于提升工业设计的创新水平,首先就是要加强工业设计企业的創新理念,加深对产品的理解和认知,实现对于产品设计研发过程的全面控制,并打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创新体系,并编制具有实用性的设计创新指导手册。将绘图、运算以及计算机操作等专业技能充分地应用到产品设计开发环节当中,有助于提升设计创新效率和质量,同时要保障产品的创新具备时代性和领先性。如果在未对市场环境以及消费需求进行分析的前提下,单纯依靠理论研究闭门造车,那么理念再新颖、投资再高的设计创新成果,也必然受到市场及消费者的冷落。因此,要切实有效地通过创新;增强工业设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要通过实地研究消费者的需求,通过考察消费者的喜好和习惯,进行针对性的创新。另外,工业设计的创新富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深,不同国家及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在不断缩小,在此形势下,我过工业设计在创新过程中,更应当充分结合我国本土文化,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地融合到工业产品的创新设计当中,加深创新设计的文化内涵,增添我国工业设计的独特魅力,进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3.2加强各企業间交流打造产业链

在当前我国的工业设计发展中,各企业之间缺乏良性有效的沟通交流,甚至部分公司会盲目追求自身利益,利益恶意竞争手段,这些问题的频繁出现造成了我国工业设计行业的秩序混乱、发展缓慢。因此,我国工业设计公司应当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在遵守行业规范的前提下,加强各企业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合作互助,将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基础设施实现有效共享,互相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为实现我国工业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还应当对发展模式加以创新,除此实现国内企业的联合外,我国工业设计加工企业还应当着力于,与国外的优秀工业设计企业进行合作,并在合作中汲取先进的设计创新理念,以及成功的工业发展经验,为我国的工业设计发展提供思路和动力。在加强合作的基础上,我国应当着力于打造一套完善、完整的工业设计发展产业链,产业链应当涵盖市场调研、设计研发以及生产销售等流程,并对设计方式、服务质量等加以规范。通过打造多产业融合的互动平台,在工业设计企业之间,形成互相存在差异但又合作紧密的产业链关系,实现设计资源的高效率应用,营造良好的良性竞争氛围,对于工业设计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3.3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

人才是发展的主要动力,要从战略性的角度,来看待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就要着力于培养更多兼具工业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这不仅需要我国工业设计企业的努力,同时还需要我国各级地方政府以及高等院校的密切配合。具体来看,首先需要地方政府的扶持与支撑,在拥有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中,加强对于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不断完善基础教学设施建设,并提升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水平。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提供充实的后备人才力量。另外,就是要要着力于加强现有工业设计人员的培养,工业设计企业应当定期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到企业内部为工业设计人员,就相关理论知识以及设计技巧,对其进行专业的岗位培训。

为工业设计人员建立完善的绩效制度,根据设计人员的设计成果等实际表现为其发放薪酬或奖励,以此来激励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意识。我国的企业及高校,还应当与国际优秀工业设计企业,进行文化和技术交流,使我国的设计人员能够有机会感受到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并学习到新颖、高效、高质的工业设计方法。除此之外,还应当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加强对设计人才的吸引力,打造具备高素质的设计人才团队。

4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当前我国工业设计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产品设计缺乏创新、工业设计产业化发展不合理、专业工业人才数量不足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通过加强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各企业间交流打造产业链、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等建议,希望能促进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耀华.探讨中国传统元素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作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6.01(09):125-126.

[2]朱荔丽,李若男.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轻工教育.2016,02(09):84-86.

[3]黄培.工业设计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商业,2016,16 (09):189-190.

[4]农文龙,余潇涵.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及对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6.20(09):39+45.

[5]甘小虎.浙江最大设计公司成国内工业设计第一股瑞德设计挂牌新三板:设计行业启动资本化[J].浙江经济,2015.02(09):62-64.

[6]王春鹏,王康.国内工业设计创新服务平台对比分析及建设共性[J].中国商论,2015,20(09):133-136.

[7]陈晓红.试论国内工业设计的就业情况[J].中国外资,2012,08(09):152-153.

[8]方敏,任卫红,辛成瑶.浅谈工业设计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培养[J].包装世界,2009.02(09):72-73.

作者:董其瑶

国外工业设计教育分析论文 篇3:

工业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浅析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工业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时期,而工业设计也从一门边缘化学科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受到了国家和企业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数与日俱增。但就目前我国高校工业设计教育现状来看,其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为此,该文首先对我国高校工业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教育  问题  发展趋势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Industrial Design Education

HOU Kexin

(Hunan Arts and Crafts Vocational College, Yiynag, Hunan Province, 413000 China)

工业设计是推动我国工业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对于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同时对于工业设计人才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工业设计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在目前的高校工业设计教育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比如,人才培养模式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落后等问题,导致我国高素质、高技能工业设计人才仍处于稀缺状态。因此,各大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应当要对自身的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并对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以此来提升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水平,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工业设计人才。

1  工业设计教育发展现状

工业设计教育在中国的萌芽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社会经济获得了非常迅猛的发展,对于设计方面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再加上国外设计教育的成熟给我国带来了很大的沖击,从而推动了工业设计逐渐进入到教育领域中[1]。我国最早创办设计艺术类专业的就是湖南大学,从此开始的20多年,工业设计教育逐渐成长起来。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工业界,特别是轻工业,在我国表现出了不景气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产品设计缺乏创新,并且这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从而使得出口产品形象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竞争力不强。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掀起了一股仿制国外产品的风潮,这给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带来了更大的不良冲击。不过同时也让中国明白了工业设计的重要性,从而逐渐对其加大重视。

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外教育对我国工业设计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该专业刚开始教学的时候,很多高校会邀请国外设计教育家来组织开展讲座,同时还会指派优秀教师出国进行学习,再加上政府方面的大力支持,使得工业设计教育在我国迅猛地 发展起来。到了90年代之后,工业设计在我国进入了飞速崛起的阶段,很多80年代接受过工业设计教育的学生都进入高校进行教学。而且就社会相关企业来说,也会聘请这些人给自己的员工做设计培训,这些对于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1986年,国家教育部将工业设计正式列入专业教学目录中。90年代末,工业设计业步入了成长阶段,并且在很多院校中得到了开展[2]。在此过程中,中国工业设计面临着不断扩大与发展,同时还得应对国外设计教育竞争,这使得很多学生纷纷出国深造,推动了中外教育的沟通。到了21世纪,我国已然发展成工业设计教育大国,很多学校纷纷增设该专业,每年招收的新生越来越多。这一情况很好地呈现出了我国国民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不过从整体情况来看,相比较于成熟的西方国家,我国工业设计教育中依旧存在一些缺陷,需要相关方面加强重视。

2  工业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层面

从学生层面来看,我国高校工业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文化基础薄弱。目前我国是将工业设计专业放在艺术类当中,而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的问题。但是工业设计对于学生的文化基础、技术基础以及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要求,导致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对于理论基础知识无法很好地进行理解,尤其是理工科类的知识,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学生实践能力较弱。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加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学生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有效锻炼[3]。工业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其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但是就目前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素质来看,实践能力普遍偏低。

2.2 教学层面

从教学层面来看,我国高校工业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由于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的起步较晚,大多数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比如课程设置缺乏连贯性、灵活性不够等,从而使得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无法达到社会对于应用型专业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

第二,教学方式单一。就目前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现状来看,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学生缺乏动手实践和自主创新的机会,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

第三,教材内容落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工业设计当中引入了各种新型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运用,给工业设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4]。但是目前高校所使用的教材有关于新技术的内容较少,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3  工业设计教育的改革思路

3.1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各大高校应当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高校应当要树立以人文本、以市场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5]。这就要求高校结合生源特点,加强实习基地和工作是的建设工作,以此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其次,高校应当要对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这就要求高校结合专业特色,对目前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并通過引入人机工程和产品设计等核心课程,来改善基础语言专业课程脱节,技术和艺术互为壁垒的现象。最后,高校应当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通过项目教学、设计竞赛等方式来为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同时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

3.2 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落后同样是影响工业设计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大高校应当要加强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首先,高校应当要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以此来确保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6]。其次,高校应当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工业设计教学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以此来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最后,高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教师传帮带、进修以及外出培训等方式来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构建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

3.3 平衡社会实践和理论学习间的关系

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十分重要的一种方式,而且可以很好地体现出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很多学生都觉得设计的灵感应该来源于社会实践,觉得学校的条条框框会束缚他们的思维,影响到他们的就业。从而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会将过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社会实践中。不得不承认,社会实践十分重要,不过部分学生没能把握好一个度,最终得不偿失。对此,学校方面应该加强注重这一点,然后合理进行引导。具体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些外出参观学习以及交流的机会,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进入设计公司中实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避免他们过分担忧。

4  工业设计教育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工业设计的要求也在随之改变。因此,工业设计教育应当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以此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就目前工业设计发展情况来看,在未来工业设计将朝着智能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设计理念也不再是单一、具体的,而是变得更加多样化、丰富化[7]。如此一来,对于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顺应工业设计教育发展趋势,高校应当要加强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需要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让他们今后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软件进行设计。其次,需要加强对学生洞察能力的培养,让他们今后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及时捕捉人们的心理诉求,以此来设计出更加符合市场作品。最后,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新是永恒的话题。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够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好的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工业设计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各大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以此来不断提升自身工业设计教育水平。同时为了确保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长远发展,各校高校还应当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对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以此来确保工业设计教育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让学生今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rinkal Desai lain duncan,Stalker,kim Stansfield.The design of education in "Manufacturing Quality Management" to enable quantifiable industrial improvements by students[J].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2020(172):1007-1015.

[2] 李玮.中澳研究生工业设计教育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

[3] 徐璐.浅谈工业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艺术科技,2016,29(10):396.

[4] 解波.浅析煤矿自动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58-59.

[5] 田沁卉.工业设计创新与工业设计教育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8):140-141.

[6] 张朵朵,谢慧玲.国际化、数字化视野下的中国工业设计教育—— 何人可教授访谈[J].装饰,2019(5):40-44.

[7] 张白露.“知行合一”理论在工业设计教育中的应用——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9,26(1):114-118.

作者:侯可新

上一篇:地质勘查单位会计管理论文下一篇:露天煤矿企业班组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