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纺织企业市场营销论文

2022-04-21

摘要:中小企业集群的优势包括高效率、有效性和灵活性,西方国家中小企业集群的历史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启示。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着包括集群企业内部问题、集群外部因素影响、缺乏政策引导等问题,可以通过对加快中小企业创新步伐、让企业拥有激励的竞争环境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来解决。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中小纺织企业市场营销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纺织企业市场营销论文 篇1:

我国中小纺织企业科技创新驱动探讨

摘 要:当前以“低科技含量”、“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为特点的中国纺织工业面临严峻挑战。为了摆脱困境,中小纺织企业必须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本文对我国中小纺织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科技创新瓶颈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阐述了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并为提升我国中小纺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出指导性对策。

关键词: 中小纺织企业;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我国纺织经济的运行规律和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整个产业正处于新旧模式更替的关键时期,过去以“低成本、贴牌生产、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为主要特征的旧生产模式已经被淘汰,正逐步转向以“高成本、科技创新、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小批量定制、网络电子商务销售”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模式,因此纺织行业已经步入了转向攻坚的关键时期。

我国纺织行业中近70%都是中小纺织企业,生产附加值低的中低档次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厂商相互压价、竞争环境混乱、行业利润低和资金链脆弱。同时,由于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缺乏自主品牌、税负过重、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纺织企业的发展增速放缓、利润下降。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中小纺织企业只有实行科技创新战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中小纺织企业发展现状及科技创新瓶颈

(一)我国中小纺织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纺织企业基本采取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在发展中暴露出种种弱点。

1.原材料价格上涨

近五年来,由于纺织行业原材料成本价格的大幅度提升,我国中小纺织企业面临着冲击和挑战。例如,棉花是纺织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在棉纺企业的成本结构中占了70%左右的比例,因此棉花价格的持续波动必将影响纺织企业的营业利润。

2.劳动力成本增加

过去的十几年,中国纺织服装商品以低廉的价格取胜,利润主要来自于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国家新劳动法的颁布实施有效理顺了雇佣关系和薪酬待遇,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价格已经相当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四倍之多,因此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也在逐渐削弱,周边东南亚国家已经成为中国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3.缺乏自主品牌

我国纺织产品市场,很少有自主品牌产品,企业品牌创新意识淡薄,绝大多数企业均采取贴牌加工的生产模式,依靠拥有少量的订单维持企业的生产运营。以前企业可以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取利润,甚至将国家补贴的出口退税归入利润范畴;然而近几年市场竞争激烈,我国劳动力成本价格上调幅度较大,相比较而言,周边地区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更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出现了产业转移现象。

4.市场以价格竞争为主

由于纺织行业市场的进入和退出的门槛相对比较低,众多中小纺织企业主要生产中低端纺织服装产品,行业内部是进行价格竞争。由于中低端商品的科技含量很低,附加值也低,因此企业缺乏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企业的柔性生产制造水平也很低,导致产品品种单一、性能退化、质量降低,难以满足消费者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因此,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核心技术,竞相压价的现象比较突出,不利于纺织行业的长期发展。

5.中小企业税负过重

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纺织企业税负还是比较重的,这使本来营业绩效不佳的纺织行业市场更是步履维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中小纺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6.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甚至会影响纺织行业的贸易走势和中小纺织企业的生存发展。国外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越演越烈,西方国家更是在暗中操纵人民币走势,企图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削减本国的贸易逆差,以缓解金融危机对本国的冲击。本来我国纺织行业低廉的价格优势已不复存在,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更使我国中小纺织企业陷入困境,甚至有可能因为汇率的波动变化而亏损破产。

(二)我国中小纺织企业科技创新瓶颈

1.创新意识薄弱,过分注重短期盈利

我国中小纺织企业处于产品链的低端,绝大多数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生产技术含量低、质量档次低的纺织服装产品。这些产品资金回收快、风险小、进入和退出市场门槛低,从而导致企业目光短浅,过分追求短期利润,不注重自主研发产品创新,只能依赖模仿运营方式维持企业生存。

2.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薄弱

我国中小纺织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仍依赖于进口,虽然制造了大量的纺织服装产品,但是高端原材料依然需要进口,几乎没有实力研发科技含量较高的纤维技术,与国际纺织技术水平相差甚远。此外,中小纺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很少、学历层次较低、科研能力较弱、技能素质较差,导致整体技术创新实力薄弱。

3.企业未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创新

由于中小纺织企业不具备高水准的设计研发能力,需要借助外界的资源优势开展合作创新活动。但是就目前状况而言,科学研究与运营生产的耦合度很差,科技成果转化率也很低,一些科技研发停留于理论阶段,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在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缺乏积极性、沟通不畅、信任度不高等问题,导致合作创新活动的被动局面,不利于新产品开发应用活动取得实质性进展。

4.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不足

人员、设备和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的能力。我国大部分中小纺织企业都存在着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不足的问题,这就很难提升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中小纺织企业规模小、底子薄、发展不均衡,面临着人员专业技能差、资金不足、设备有限、投资风险大等众多问题,因此只能追求短期利润,无法从长计议,关注创新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中小纺织企业科技创新驱动因素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具体而言,是指开发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一)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一种组织行为,根据企业的战略选择和共同愿景来创造价值。[1]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战略,在知识获取、共享、整合、转化、应用的过程中不断挖掘新知识,实现知识链条的价值增殖并实践于新领域,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不断创新。[2]企业知识创新有两种行为选择,一是充分利用组织内部既有知识,二是获取组织外部信息并探索新知识;同时企业知识创新又分为三个层面,即个体层面、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在整个过程中,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如何在两种行为和三个层面中顺畅地交互转化,是企业知识创新的关键任务。当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并由个体层面提升至组织层面时,便出现知识循环的螺旋上升态势,这就是企业知识创新的内在推动力。[3]

知识螺旋的概念模型在知识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认同,且是研究企业知识创新被引频次最多的模型之一。[4] Nonaka和Takeuchi基于对知识的二分法理论,构建了“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的分类模式,试图用“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思维诠释知识的理念;继而Nonaka和Takeuchi(1995)基于知识创新融合“场力”的思想创建“知识螺旋”理论,该理论涉及四种“知识转化”模式,即社会化、外在化、联结化和内在化。[5]具体而言,首先,社会化是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阶段,是个体的经验诀窍通过传授、共享、交流等方式产生共鸣的过程,使得组织成员相互学习和模仿;其次,外在化是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阶段,是通过文字、图画和语言等表述隐性知识,用以帮助组织成员沟通交流心智模式和经验诀窍;再次,联结化是显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阶段,将拥有的知识再次进行整合、重构和应用的过程,有效实现组织成员对既有知识的充分融合和挖掘;最后,内在化是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阶段,经过实践从中学到经验诀窍和规律套路,是共有的知识转化为个体成员的内在收获。[6]

(二)技术创新

基于企业管理视角,技术创新是新创意的萌生、转化和扩散过程,具体而言,是新概念的产生、研究、发展、试验、生产到面向市场的商业化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的标志是创造发明的商品化实现,该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属点都是面向市场并满足消费者需求。[7]技术创新是指企业采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全新的生产方式,研发新产品、拓展新服务和提高产品质量,最终占有市场份额并实现商品价值。该过程具有有效增加企业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及扩大品牌优势等重要作用。[8]企业具有良好的技术创新能力既能优化配置组织内部的核心资源,又能高效整合组织外部的创新资源。从创新形式和参与主体的角度出发,企业技术创新分为两种形式,即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具体而言,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作为单独的创新主体进行研发创造活动,其具备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二次创新能力,创新过程强调独立自主的主导作用;合作创新是指两个或以上的组织成员凭借各自的优势共同合作进行研究开发活动,企业在创新关系中处于对等或是从属地位,创新过程强调相互合作的协调作用。[9]

随着以经济全球化、技术竞争化和信息爆炸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技术创新早已成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然而任何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都无法独立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因此企业开始力求跨越组织边界,致力于拓展社会网络,最大程度地获取外部关键资源,从而由不同的创新主体合作而形成的技术创新网络,已经成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技术创新网络在策略选择、经济效益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显现出的强动荡性[10]和高失败性[11]是阻碍技术创新网络进一步发展的致命顽疾。网络惯例作为网络行为的核心要素,其形成、发展、稳定和成熟将主导影响着技术创新网络的和谐平稳顺畅运转,从而有效提升网络稳定性和创新成功率。[12]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是随着网络组织的形成而萌生的,是组织层面的隐性知识并且镶嵌于多种组织行为之中,涵盖了组织结构、规则、过程、战略、决策、技术以及文化的方方面面,是被网络组织成员共同接受认定的、相对稳定的和联合行动的“游戏规则”。[13]

(三)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指企业把全新的管理要素或要素组合投入到管理实践体系,以更高效的实施组织生产活动和实现组织目标任务,其包含的要素为:主体性是企业管理者;动因性是组织内外部硬件和软件的变更需要;目的性是更高效的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措施性是创造或引进消化吸收新的理念、流程、制度或方法等;具有职能性、系统性、动态性、市场性、效益性和风险性等特征。[14]

管理创新在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发挥组织集体的聪明智慧。系统且持续的企业管理创新过程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需要企业高层管理者融入企业管理创新活动。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从高层到低层全面开展,从战略选择到客户需求进行评估考核,逐步完善改进措施方法,同时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员工辨识生产运作中的缺陷和风险。其次,需要团队合作完成企业管理创新活动。凭借个人能力和单个部门很难实现,因此需要打破团队边界并跨越职能部门,从系统工程的角度优化改进组织流程和运作模式。再次,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中层管理者鼓励员工敢于质疑和挑战现状,用变革的态度审视周围有创新可能的一切事物,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案,创新过程要具备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最后,需要学习科学的方法论。创新必须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渐进地探索内在规律,因此企业需要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针对创新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专业性指导性培训。[15]

三、促进我国中小纺织企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产品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

我国中小纺织企业规模偏小、创新意识薄弱、研发能力较差、柔性制造水平低、生产设备单一化、运作资金短缺,这些都制约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中小纺织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现状,充分调动一切人力、财力和物力,积极开展产品创新活动。

1.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的二次创新相结合

由于我国纺织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在紧密纺纱技术、组织结构组合、原材料配比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在引进国外高质量面料和产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设计理念、制造工艺、原料配比等先进技术,并在消化吸收的同时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延伸性设计开发,利用生物科学等先进技术在不同原料的纺织品上进行试验,最终提升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从而实现产品创新的最终目标。该过程要求企业具备基本的自主研发能力,再基于“引进消化吸收”的二次创新的理念进行产品创新活动,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新产品。

2.购买技术版权和专利产品

一般而言,中小企业的研发能力相对较差,面对这一客观现实,企业管理者为了获得持续竞争力和保持竞争优势,不得不想方设法寻求其他手段来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因此就出现了购买技术版权和专利产品。国内外有专门从事研发工作的机构从事纺织产品的开发设计,借助每年的成品样品展销会和出版媒介等渠道,将新技术新产品推向市场。因此,对于那些没有研发能力的企业经营者而言,面对难以掌控的市场环境,可以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和所属地域的消费者偏好、流行元素和文化习俗等具体情况,购买技术版权和专利产品,使之迅速转化为有效生产力,最终获取创新绩效。

3.合作开发

企业要想独立完成产品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实力和能力,尤其是对科研团队中的研发设计人员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中小企业往往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创新。中小企业应该打破企业边界,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技术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配置,获取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从而实现产品创新。

以上三种产品创新的方法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企业管理者可以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适时恰当地运用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并根据成效及时调整方案策略,最终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提升产品创新绩效。

因此,中小纺织企业应该具有创新理念和忧患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建设企业的创新文化,充分挖掘利用组织内外部资源,注重人才培养机制,走产、学、研、商联合之路,积极构建纺织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的长效机制,最终提升我国纺织行业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科技创新

1.积极推动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

国家《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中提出积极推动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知识共享和资源整合,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孤岛等现实问题,使纺织企业成为一个高效的有机统一体。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将企业外部供应链组织成员的运作状况紧密连接起来,其中包括上游供应商、中游分销商、下游客户等;同时又将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组织部门分解为相互协作的子系统,如生产制造、市场营销、成本会计、质量监控、技术研发等。因此企业可以实现事前预期、事中监控、事后考核的运作模式,将生产计划、营销推广、库存运输等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传递信息和共享数据。不同的企业对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要针对实际运营状况,结合深化革新、强化管理和信息化系统的方法才能真正解决企业内在困境。具体的应用系统有如下几种:制造资源计划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制造执行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2.大力发展企业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

信息化时代网络电子平台迅速发展,我国中小纺织企业应该顺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营销手段。首先,拓展网络营销渠道。在积极开展地面推广的同时,创建网络平台官方网站,通过宣传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商品展示等方式扩大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积极与网上商城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网上商城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致力于为厂商和客户搭建网络虚拟互动平台和便捷结算通道,加速订单生成、仓库出货、快递送货、确认收货等交易行为。因此,中小纺织企业应该将电子商务与生产制造相联结,提高生产运作的快速响应能力,有效缩短交易时间,降低成本开支和提升营业绩效。

3.加快设备智能化进程

当今是信息化知识化社会,纺织产业的设备机器也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首先,发展先进制造的新模式,例如人机交互的智能模式、各种生产工序的智能化技术,因此企业在努力提升生产设备自动化水平的同时,更要向装备制造智能模式迈进。其次,应用计算机网络的云计算技术,积极发展纺纱、制造、印染、服装等制造设备的网络联结一体化模式和数据在线监控模式,构建高效的网络数据共享平台,探索适合我国中小纺织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三)提升集群化经济优势协助科技创新

自2002年起我国纺织企业开始实行集群化试点工作,至今已有十二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也克服了重重困境。如今随着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化的迅速发展,无论是位于东部地区的老集群还是处于中西部地区的新集群,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技术人才流失、工资薪酬较低、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在土地环境方面,由于中央实行“减少工业用地”的政策,集群化地区获批工业用地已经很难了,同时由于环境新标准的颁布,废气废水的排放指标要求更为严格;在市场销售方面,近两年来,棉纺织产业集群中,尤其是小企业运营困难,它们不甘心只是采取贴牌的经营模式,但是自主品牌又无法实现,再加上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占据了大量的地面市场,给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带来冲击;在国际竞争方面,由于东南亚国家制造产业的低工资低成本,国内大量订单外流,失去了很多利润。以上四个方面都是亟待应对的难题,我国中小纺织企业应该积极构建技术创新网络,加强内部组织成员之间的协调合作,再塑造纺织产业集群化的经济优势并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1.巩固原有优势塑造新优势

在过去的十年里,纺织集群经济发展势头迅速。虽然纺织业低工资低成本的优势不复存在,仍拥有许多优势支撑着集群经济继续发展。例如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供应链和产业链的上下游配套设施、专业化技术融入产业集群内部、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等等,都是推动集群经济发展的硬件软件要素。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还要继续挖掘新资源,创造新优势。如今是网络信息化时代,电商媒介的营销模式已经逐步取代地面营销方式,企业管理者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引入网络营销策略,探索建立纺织集群经济的网络创新联盟新路子。

2.发挥集群间协同合作的团队力量

纺织集群经济至今已有二百多个试点,大部分具备专业技术特色,涉及纺织经济中的各行业、各环节和各品种,具有优势互补、优化配置、协同合作和稳固集成的特点。有些集群联盟是自发行为,有些是通过中纺联促进协作形成的,相关集群间的协作还需要中纺联进一步开展协调工作,力争在集成创新、产业互补、功能优化、差异化发展、市场营销、利润分配和风险共担等方面有更为突出的进步。同时,集群间应该专注研发独具特色的新产品,共享创新知识和经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为纺织经济集群化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3.打造区域品牌和区域管理的优势

纺织产业集群地区应该打造区域品牌,力争在国内甚至是国际上都有知名度,发挥良好的公共效应。当自主品牌被社会、企业和消费者熟知认可的时候,该品牌就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在产品质量、商家诚信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不能在业界出现负面影响,才能保证区域品牌经久不衰。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区域管理,坚持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要发挥好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例如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平台和加强集群政策落实等,从而提升纺织集群化经济的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P.F. Drucker. The coming of the new organization[Z].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1988.

[2] 芮明杰,陈晓静.隐性知识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关系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6):15-22.

[3] 曾萍.知识创新、 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7(8):1271-1280.

[4] Choo C W, Bontis N.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5] Nonaka I. Takeuchi H.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6] 戴万亮,张慧颖,金彦龙.内部社会资本对产品创新的影响——知识螺旋的中介效应[J].科学学研究,2012,30(8):1263-1271.

[7] 陈劲,刘钰芬.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3):86-91.

[8] 陈晓红,李喜华,曹裕.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基于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4):91-98.

[9] 林筠,刘伟,李随成.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1,23(1):35-44.

[10] Das T K, Teng B S. Instabilities of Strategic Alliances: An internal tensions perspective[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0, 11(1): 77-101.

[11] 蒋国平.企业战略联盟高失败率原因分析及其成功之路[J].现代财经,2001,21(1):58-60.

[12] 陈学光,徐金发.网络组织及其惯例的形成——基于演化论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4):52-58.

[13] 党兴华,孙永磊.技术创新网络位置对网络惯例的影响研究——以组织间信任为中介变量[J].科研管理,2013,34(4):1-8.

[14] 陆园园.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要素与理论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 (12):154-163.

[15] 何桢, 韩亚娟, 张敏, 张凯.企业管理创新、整合与精益六西格玛实施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 (2):82-107.

作者:徐可 王瑞

中小纺织企业市场营销论文 篇2:

发展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思考

摘要:中小企业集群的优势包括高效率、有效性和灵活性,西方国家中小企业集群的历史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启示。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着包括集群企业内部问题、集群外部因素影响、缺乏政策引导等问题,可以通过对加快中小企业创新步伐、让企业拥有激励的竞争环境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来解决。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经验;启示

一、中小企业集群优势分析

企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作为介于市场和科层式组织之间的“中间性体制组织”的企业集群,有助于中小企业克服市场的交易分散性和不确定性风险,降低中间产品的交易成本,同时,也可以避免联合和一体化的科层组织的低效率。

(一)中小企业集群具有高效率

1.中小企业集群使集群内企业之间相对稳定,企业的每个定单都能很方便地在企业集群内找到合适的委托生产者,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之间的契约成本,交易成本,投资成本与监督成本等;同时,由于集群内完整的产销链与隐形契约关系的存在,将大大提高集群内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金周转率。譬如,有些企业不需拿出任何周转资金,而是利用上下游企业的赊账来计付加工费。

2.中小企业集群是克服大企业低效与中小企业规模与范围经济劣势的有效手段。规模不经济限制了企业的无限膨胀。受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制约,企业的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企业最合理的规模是能够实现科斯的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组织成本最优组合法则的企业规模。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虽然存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劣势,但它可以通过中小企业的集群效应来有效弥补这一不足。有的大企业通过分拆企业,压缩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力,形成中小企业集群。从而使企业在“中间组织”——中小企业集群中克服大企业的低效,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中小企业集群具有竞争力

1.中小企业集群内部形成的专业分工与协作,降低了交易成本,创造了外部经济和集体效率。同时,在企业集群内部,通过相互学习,促进了企业发展。分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将大大弥补中小企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劣势。报酬递增取决于分工的进化,在中小企业集群内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专业化分工,这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益,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经济学家在研究“块状经济”中提出块状经济本质上是内部分工的外部化或社会化。块状经济通过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使更多的功能操作实现了内部规模经济;而且由于集群企业的联合需求可以形成规模性、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又为每个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外部规模经济。在资源稀缺时,企业从外部获取资源的能力及其内部整合利用资源的能力反映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资源占有的数量以及对于资源的控制能力是极其有限的,通过集群这种中间组织实现资源占有和企业能力的完善是企业实现发展、提升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2.中小企业可以充分运用企业集群中的信息集聚效应,譬如市场信息、资金信息、政策信息、人才信息等减少集群内企业的搜寻成本。特别是在企业创新过程中,一般在经过初步的摸索和创新阶段后,一些企业脱颖而出,而另一些企业经历了失败。而通过相互学习,集群内部的企业调整方向和经营战略,企业集群朝某一个或者若干个方向发展,集群内企业的产品生产和开发过程开始标准化,集群网络技术、信息网络以及供应商和销售商网络也会随之发展和完善。

(三)中小企业集群具有灵活性

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灵活性和市场应变能力。在企业集群内部,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一地,使区域实现了规模生产。相应地,企业集群也创造了一个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同时,随着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化,后福特制生产方式的盛行,工艺过程日益高度专业化,这不仅为专业化生产商提供了很大的生存机会。而且还使它们实现了规模生产,两者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企业集群的整体生产效率。由于地理邻近与相互信任,有关产品、技术、竞争等市场信息可以在集群内企业间迅速集中和传播,且成本很低。市场信息的迅速反馈与传递是小企业发挥其灵活机制优势的前提,市场信息可以帮助企业洞察市场环境的变化,捕捉有利的市场机会,以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避免或降低因市场变动造成的损失。对于多品种、小批量、临时急需的订货,集群内企业可以用最快的方式通知各协作生产企业备料加工。由于集群企业间已经建立一定的协作基础,不必讨价还价和签订加工协议,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这一快捷反应能力,具有竞争上的独特优势。

 二、国外中小企业集群简析

 (一)美国和日本的中小企业集群  在美国,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90年美国中小企业数量占到企业总数的98.5%以上,吸收了2/3的就业人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增长的70%源于出口贸易,其中97%的出口又来自于中小企业。美国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中小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美国的中小企业集群体现在128公路的麻省理工(MIT)、硅谷等。

在日本,中小企业在其现代化过程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目前中小企业仍然是日本经济的重要柱石。日本拥有近650万家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人员占全国职工人数的78%。

日本在其产业革命的发展初期,就明确提出中小企业与大工业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口号。其中小企业明显表现出集群发展的特征。弟和杨(1982)在研究日本中小跨国公司时曾指出,日本中小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时,明显呈现出“一窝蜂”的特征,这种“一窝蜂”的特征,实质上就是中小企业的集群特征。投资企业可以共同承担海外经营的附加成本,共享贸易公司、银行及政府所提供的便利,从而形成集群“内部化”优势。以日本的丰田公司为例,丰田公司总部仅仅控制企业的一些核心业务,其他非核心业务都发外承包。因而在其总部周围集聚了近3万个中小企业与之配套。

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和日本,影响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因素有四个,即产业的本地前后向物质联系,新企业是从现有的企业中衍生出来的,高技术产业的劳动过程,以及面对面的知识和信息流通。他们更热中于新技术企业的诞生和参与本地产业合作论坛,促进区域内中小企业的合作。

(二)意大利的中小企业集群

意大利素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2000年全国共有中小企业1 10余万家,中小企业数量之多规模之小都是其他工业化国家不能比拟的。意大利28.2%的中小企业集聚在产业区内。工业企业的集聚现象更为明显,这一比例约有39.6%。意大利的中小企业以地域同业中小企业集群为特色,这被

称之为第三意大利现象。第三意大利现象的实质就是中小企业的有序分布。

意大利的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和外部环境并不完备,缺乏发展现代经济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条件。二战结束以后,意大利依托产业区建设,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企业主体为中小企业,企业集群的区域性明显,以生产传统消费品的专业化产业区为主干而且产业区建设成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

特别强调的是意大利政府积极支持中小企业集群的实现。意大利政府部门通过有关财政、金融政策的立法,实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创新性投资、适度分担借贷风险、加大对落后地区扶持、强化地方政府作用、促使企业通过密切协作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政策目标。这些措施有力地支持了意大利产业区的发展。截止20世纪90年代中期,产业区就业人数已占意大利全部就业人口的30%,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的43%。意大利政府还通过投资建设好水、电、路、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对企业提供诸如政策咨询、税收、信息等服务。这样的好处是企业主能够全身心投入企业的管理和运行,同时,政府也为这些企业提供了高效率的优质服务。

 三、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现状分析

 目前,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由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从事传统产品生产的中小企业集群已具备专业化产业区的特征,并使本地区经济得到实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企业集群还处在探索阶段,存在以下问题:

(一)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不够深入,创新氛围差

一般说来,多数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职能没有进行专业分工,往往是所有者身兼多职,生产技术、市场营销、人事财务均需直接过问或亲自承担,因而对所有者的素质具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在集群内部,隐形契约关系的分工不可能像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一样实现高度的社会化分工,他们只是职能分化或称为简单的分工,分工程度不深。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同样也存在不足。这主要是:传统的企业运行模式束缚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严重不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技术、设备、人才、信息缺乏;中小企业创新环境和服务体系有待改善。

目前中国的企业集群大多是小资本的集群,以广东中山市中小企业为例。产权单一,一家一户一个经营单位,规模小、结构散、聚合度低、技术落后,人员素质偏低、缺乏品牌,中小企业整体竞争力比较弱。

(二)过分依赖外来企业,缺乏地区特色

由于外来企业的根植性差,导致企业竞争的领域限定在集群内部,而不是整个产业。中国的诸多实践证明,其生命力往往都是不长久的。山东济阳县孙耿镇用“集地”的方式促进乡镇企业集聚发展、进而带动小城镇发展是一个典型案例,作为孙耿镇产业发展旗舰的三株集团,在保健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只用三年时间就走完了由盛到衰的全过程。因此,必须根据区域特色来确定中小企业集群特色、确定龙头企业,这个龙头企业要有很好的成长能力,有地区特色,配套企业要及时跟进,真正形成“一地一品”、“一镇一业”的格局,通过衍生、扩张、拓展为更大范围、更大影响的区域布局,从而集聚生产要素和释放规模效应。

(三)政府一味追求高新技术,忽视传统产业

政府产业调整指导和项目开发不合实际。当前,许多地方政府大搞工业区、技术创新区,但这和集群是不同的概念。目前,我国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出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但严格来讲,我国高新区并未真正形成产业集群。缺乏产业链上的企业集聚,密集型竞争与合作机制尚未形成。重点行业不突出,企业的行业集中度差,企业间的联系并不普遍,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聚。企业单兵作战,缺乏竞争,实质性合作也不多,企业的学习与创新不够普及,企业竞争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信息、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流动缺乏内在动力,创新主体之间缺乏竞争与合作的动力机制,无法形成以竞争与协作为核心、以创新和提高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高新区产业集群。

在产业区建设上,对于我国众多欠发达地区来说,从传统的乡村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劳动密集型发达区域.可能比所谓的“高科技区”更加有价值,但很多地方政府仍然偏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忽视传统产业,造成产业区建设明显滞后,建设效果差。

四、发展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思路

(一)加快中小企业创新步伐

1.中小企业创新不仅仅包括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提高产品质量,还可以通过利用新的生产方式,开拓新的市场,寻找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和创立新的企业组织。传统产业可以通过对创新环境和战略资源的合理整合,克服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方面的不足,提高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一些地区的国有企业改造中,某些国有企业是否可以依据当地的文化习俗和产业实际分割成一些小企业集群,通过在产业链上的合作,来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率。

2.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建立有益于创新的环境。利用信息与通讯技术使远距离通信传输加快,使商业、金融和技术的流通得到改善,以刺激创新。把特色集群区培育成创新网络,使企业集群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这对集群区乃至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

(二)培育富有激励的竞争环境

激励的竞争是企业集群活力的关键因素。在集群创始期,集群的收益是正的,具有较高的增长率,随着集群的动态发展,在一定的因素影响下,集群的失败率开始提高。这是谢弗和弗莱尔在研究德国的纺织业得出的结论。目前在中国由于处于集群的摸索阶段,中小企业的竞争意识还不强,认为在区域内竞争胜利就是企业的胜利,这往往是企业集群内的分工不合理,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分工。把中小企业推向市场,推向激励的竞争环境,让中小企业看到集群的优势,对企业的成长有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就必须使中小企业具有足够高的成长性,即拥有足够数量的成长型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集群经济不断做大、做强、做长。

(三)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

在中小企业集群中,政府的作用不可轻视,政府应该提供激励性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对教育和科研进行持续投资,提供与规范公共基础研究。本文中提到在意大利,通过政府提供的优质服务,更好地推动了集群内企业的发展。在我国,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目前大部分地区政府所起的作用较为有限,相关的政府职能还远未到位,缺乏明确的、实质的政策措施。与此同时,从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发展环境以及政府的管理理念与政策实际,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各地区的问题不同,东部的核心问题是发展和提高的问题,而西部则是如何加快市场化。我国中小企业的政策和管理必须充分重视这种差异性,允许并鼓励政府根据各地区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发展阶段,出台并实施地方特色的政策措施。

政府的角色应是着力改进影响企业竞争力的环境。在这方面,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思路将帮助政府重新定义和设计地区经济发展的途径和目标;由于目前我国高新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在建立特色工业园区时,是政府公共政策付诸实践的好机会。政府需要积极发挥作用,为园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物品、而且应该把重点放在强化市场环境建设、创造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良好环境与氛围、促进建立企业学习与创新机制和网络等方面。政府应高度关注特色工业园区的区位选择和产业定位,并为园区内企业培育形成战略协同的软环境。

责任编辑 李萍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金 峰

中小纺织企业市场营销论文 篇3:

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特点向题和展望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是繁荣市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是出口创汇的主力军。新形势下,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走出去”成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缓解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的一项战略举措,也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走出去”就是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大胆创新国际市场开拓模式。

从对外投资看,截至2008年底,中国近85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很多投资主体都是中小企业)在全球174个国家(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1.2万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1839.7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1472.8亿美元,占80.1%,金融类366.9亿美元,占19.9%。

从中小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劳务、对外工程承包和服务贸易来看,中小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目前拥有对外劳务合作企业近1000家,其中90%以上为中小企业。2008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74万人,约80%人员是由中小企业派出的。截至2008年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2630亿美元,签订合同额4341亿美元。我国开展对外工程设计咨询业务的许多企业是原来的工程设计院(所),它们基本上也是中小企业。而且,这些企业的人才队伍精干,技术素质较高,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了骄人业绩,不仅业务发展快,而且经济效益好,有的企业还跻身于世界最大的200家国际工程设计企业行列。此外,中小企业在边境贸易、旅游服务、咨询服务、货代服务、餐饮服务、会展服务、传统医疗服务等服务贸易领域也都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主要特点

1.“走出去”地域集中。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体现出了较强的地域集中特点,众多中小企业在空间上不断集聚,形成了产业配套网络、研究与开发网络、市场交易网络、区域网络和全球网络等,通过与国外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资源传递和技术扩散,最终实现两种资源有效利用和优化组合。其中以浙江、福建、江苏中小企业为最,如浙江中小企业联合在巴西、南非、前苏联和东欧地区投资建立了多个中国商品市场或中国城。我国2006年设立的8个境外合作区中有两个就由浙江企业中标,一个是“华立集团”投资的泰国“罗勇工业区”,如今已有10多家企业签约入园;另一个是康奈集团投资的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合作区”,则计划引进60家企业入园。2007年,在全国第二批境外经贸合作区招标中,由浙江海亮集团投资的越南“中国龙江经济贸易合作区”和吉利集团投资的“墨西哥中国(宁波)吉利工业经济贸易合作区”两家境外经贸合作区又成功中标。至此,浙江省的经贸合作区已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强,在全国各省市中名列首位。中小企业出口地区也相对较为集中,其中生产型境外投资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南亚等周边国家;贸易型和研究开发型境外投资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如美国。

2.“走出去”动机多样。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市场导向型动机,主要以巩固、扩大和开辟商品及服务的市场为目的进行海外投资,通常投资区域是基于本企业传统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市场,同时辐射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二是降低成本导向型动机,主要是为了利用国外相对廉价的原材料和各种要素等,以降低企业的综合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保持或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三是技术与管理导向型动机,主要是为了获取并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新产品设计和先进的管理知识等,尤其是可以通过在外国设立合营企业或者兼并与收购当地企业的方式获取。四是优惠政策导向型动机,主要是为了利用东道国政府的优惠政策,以及母国政府的鼓励性政策。五是发挥优势导向型动机,主要是通过利用企业的独特垄断优势,在海外市场发挥其自身竞争力,扩大经营范围,提升整个企业的经营实力。在上述众多动机中,开拓市场是最主要目的。根据相关样本调研显示,47%的企业选择拓展海外市场作为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

3.“走出去”投资领域多元。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从过去以贸易领域和工程承包领域为主拓宽到资源开发、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及农产品开发、餐饮、旅游、商业零售、医疗卫生、咨询服务、研发中心等行业在内的更广泛的产业领域;从传统产业向以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在内的信息产业和包括批发、零售、贸易代表处在内的商业分销领域不断扩张。

4.“走出去”投资方式多样。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以建立营销网络的形式“走出去”。主要在境外设立贸易公司、办事处等组织。如江苏中小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在意大利、日本等国家设立办事机构,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温州康奈集团在欧美7个国家开办20多家专卖店;浙江中小企业在巴西、南非、俄罗斯等国创办特色专业市场。二是以建立加工贸易项目的形式“走出去”,如万向集团在美国投资汽车零配件生产项目,钱江集团与印尼合资组建摩托车生产企业,威莱绢棉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设立丝加工厂等。三是以建立资源开发项目的形式“走出去”,舟山一家中小房地产公司在俄罗斯启动森林开发项目;一些中小企业纷纷参与境外渔业、农业等项目。四是以建立研发中心的形式“走出去”,如华为公司在印度建立新研发中心、在墨西哥建立生产中心,以此为平台在全球推出产品;新科集团在美国硅谷、香港等地建立了研发中心。五是以购并企业的方式“走出去”,如上海海欣集团收购了美国家用织物制造公司的纺织品工厂和商标专利,依托其在加拿大和美国的制造基地,使海欣公司的绒毛织物年产量增加了近三分之一;广东美的集团收购日本三洋电器公司的微波炉业务,并将相关业务和设备转移到该公司的中国生产基地。六是依托各种境外产业园区(见表1)“集群式”走出去,境外产业园区建立的目的在于促使广大中小企业能够集群式地走出去。之所以集群式走出去,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可以减少走出去的成本,因为单个中小企业走出去都要重复调查了解国别情况,而且形不成合力。第二,产业是有产业链的,集群式走出去既有利于提升“走出去”中小企业的配套能力,也利于我国政府对企业利益的集中保护。

二、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主要障碍

1.立法迟缓,宏观管理体系不健全。我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与合作起步较晚,有关法律和法规不健全、不完善,到目前为止我国尚且没有一个完整的对外投资立法,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近年来,商务部、发改委、外汇管理局等陆续出台了鼓励、支持企业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加工贸易的政策性文件,但这些政策文件原则性规定多,能真正落实到中小企业的少,扶持政策范围有限。以山东省为例,虽然2005年省财政多方筹措“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1.06亿元,引导和扶持企业“走出去”,但对众多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现在国家尽管提出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但在实施过程中,尚未制定相关的具体扶持措施,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系统的针对跨国投资的整体战略和行业规划,没有明确的产业倾斜政策和行业导向。虽然目前已有一些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般措施,但并没有配以充分的机制来实行。

2.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正在吞噬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机会。我国近些年来屡受反倾销调查和形形色色的贸易壁垒阻挠,包括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认证制度)、包装和标签要求、商品检验和检疫规定、绿色壁垒和信息技术壁垒等。欧盟是当今世界上使用反倾销措施最多的经济体之一,而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遭遇的反倾销案件日渐增多。绿色、生态、环保的压力使制造业发展在短期内的发展成本提升,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然选择。短期来看,实施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企业或产业的竟争力,如提高生产成本,增加生产工艺流程的复杂程度和管理难度等,从而增加了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困难。

3.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缺少必要的金融支持。资金是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可以用来进行投资或经营的资金非常有限,而同时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的金融、信贷、外汇和保险等服务力度不够。我国的出口信贷、买方信贷、卖方信贷、出口押汇等金融服务业务,基本都是面对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很难得到相应支持;支持中小企业境外投资、资源开发和工程承包等的政策性贴息贷款、优惠出口信贷支持不足;适合企业“走出去”的风险保障机制未完全建立起来,企业境外投资的抗风险能力还不强;鼓励企业进行境外投资的外汇管制仍未放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境外利润用于企业增资或者境外再投资。

4.企业自身实力不足、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为:(1)中小企业境外投资数量大,但规模小。中小企业海外投资数量占投资企业总数的90%左右,但投资规模较小,项目投资普遍在100万美元以内。2006年,我国企业累计平均项目投资额为153万美元,而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平均每个项目的投资规模达到2528万美元,是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的十几倍。(2)缺少优秀的跨国经营人才。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但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普遍偏低。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知识水平和企业家素质有待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企业家管理水平有限。二是中小企业跨国投资需要大量通晓国际商业惯例、法律,具有全球眼光的高级经营管理专业人才,而中小企业此类人才甚为缺乏,同时由于实力不够雄厚,也很难吸引到高级人才。(3)技术水平偏低,中小企业产品档次不高。中小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不少中小企业组织水平和产业水平低级化、粗放化、大陆化、竞争力脆弱。从商品结构看,出口的产品中多是服装、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与韩国、东盟、印度等国的出口产品存在严重的趋同性。尽管目前高新技术产品或机电等设备制造业发展较快,但成套设备出口较少。

5.中小企业的经营理念不适应企业国际化需要。主要表现在:(1)缺乏国际化经营的信心和动力。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不占优势,而国际市场竞争激烈,风险大,加上国内广阔的市场使中小企业形成了经营惰性,因而中小企业缺少强烈的跨国经营的欲望和魄力。(2)缺少跨国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的有关部门,都没有认识到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缺乏这是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一席的长期战略准备的思想认识,自觉性和紧迫感严重不足。不仅没有形成跨国经营的理念,而且缺少按国际惯例对外投资经营的习惯。(3)经营目标和经营方向不明确,随意性大。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还不强。(4)缺乏国际市场营销观念。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很少刻意地了解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不注意国际市场上供需结构的变化,更谈不上在国际市场上开展营销活动。(5)缺乏品牌观念。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品牌的竞争,中小企业要想使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必须培养有竞争力的产品品牌。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知名的品牌不多,中小企业尤其如此。而且许多中小企业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品牌意识淡薄。它们不重视商标专用权的取得和使用,更不重视对品牌的保护、宣传和培养。此外,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保护名牌的意识,许多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在国外被他国企业抢注。

三、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展望

1.我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将继续多元化发展态势。从经营主体看,我国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的中小企业将进一步多元化,既有生产企业、也有贸易公司,还有其他各种服务业企业。从贸易方式看,中小企业既从事一般贸易,也从事加工贸易;既从事出口贸易,也有更多的企业从事进口贸易;既从事货物贸易,也从事服务贸易。从投资市场看,中小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国际商务合作,并且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运转灵活和善于开拓新市场的优势,更多地将面向俄罗斯、非洲、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开展国际商务合作。

2.我国中小企业将进一步与各国中小企业采取多种共赢合作形式。中小企业要打入国际市场,必须拓宽与国际接触的渠道,发展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特别是加强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合作。其合作方式主要包括:一是结成企业联盟。我国中小企业可以与海外企业建立横向联盟,在某种产品的生产方面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到共同进步;也可以建立纵向联盟,保证供应链和销售链的稳定,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还可以建立经营联盟,达成默契,避免不正当竞争,共同赢利。二是联合外商共同投资于某一潜在市场。如果经调研发现国外某一市场潜力巨大,我国中小企业可以联合其他外商共同投资于这一市场,利用当地相关机构,在当地形成业务上有紧密联系的企业群,从而共享基础设施、拉近空间距离和增强合作,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并增强战略要素的可获得性;企业之间通过人才流动、技术创新和技术模仿,还可以增强相互间的良性竞争合作。三是与外商企业确立外包关系。我国中小企业可以发挥技术优势,在某一产品的生产环节上,生产样品或最关键的部分,把剩下的大量生产业务或销售业务交给其他专业外商去完成,这样做,可以发挥中小企业经营灵活、反应灵敏的优势和比较技术优势,且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建立和不断提升核心能力,还能与合作伙伴共同分担风险。当然,我国中小企业也可参与外商企业的外包业务,发挥自己某一经营环节的优势和专业化优势。

3.各种类型银行与中小企业的“走出去”合作将继续加强。随着中小企业的规模和数量的扩大,在今后的银企合作关系中,除了处于核心位置的国有大银行继续供应政策融资服务以外,一些半官方性质组织(民间组织)例如行业协会(担保组织),也将参加到整个中小企业政策融资服务体系中来。半官方性质组织受市场和政府两者的影响都较少,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资金(信息服务具有稳定的保障)。民间组织虽然是有偿服务,但相对于纯商业组织费用更低,更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这对于中小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4.中小企业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将共同发展。在国际投资合作中,我国中小企业呈“引进来”与“走出去”共同发展趋势。一方面,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参与国际竟争,另一方面,在国际对华投资热潮持续高涨的形势下,将有一大批中小企业与国外企业开展投资合作,包括涉及中小企业的各种“并购”合作项目将会增加。▲

作者:马 强

上一篇:会计估计变更盈余管理论文下一篇:我国机电产品低碳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