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论文

2022-04-19

作者简介:景译萱(1989—),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西临汾,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学。摘要:在世界经济不断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钢铁工业迎来了自己快速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论文 篇1:

我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技术

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经济运行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解决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匮乏问题,保持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作为我国基础产业,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必要和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循环经济 钢铁工业 发展现状 解决途径

0 引言

随着人类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能力达到空前水平,在全球范围发生影响深远的三大变化:①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创造出空前的社会财富;②人口爆炸式激增,目前已达到65亿,仍以每年9000万的速度增长;③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以及生态破坏到达前所未有的程度,人类不得不面对怎样节约和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的问题。循环经济在国际上的提出,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对人与自然界关系在认识上不断演进的结果。可以说,经济发展与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是循环经济产生的现实背景,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工业理念是循环经济产生的理论背景。

1 我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于2005年7月8日施行。该文件从政策目标、发展规划、布局调整、技术政策、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投资管理、原材料政策、钢材节约使用等9方面提出了目标和要求,是我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在第1章第5条中特别提出:“要按照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地提高废气、废水、废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实现‘零排放’,建立循环型钢铁工厂。我国钢铁工业粗放型的现状和冶金工艺流程的特点,决定了它在众多的工业行业中是最有条件、最具潜力、最为紧迫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循环经济的试点部门之一,于2003年开始了循环经济的试点改革,先行的是国内大型钢厂。目前钢铁行业通过技术改造与观念创新,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初步形成了三个工业生态循环系统:一是煤—焦—煤气回收—发电的能源回收利用系统;二是补充新水—工业用水—污水处理—替代新水的水循环系统;三是铁矿石等原料—钢铁产品生产—废弃物利用的固态物回收利用系统。

2 节能技术

在当今能源紧缺的形势下,提高钢铁工业能源效率,做好二次能源回收,对钢铁工业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各钢铁企业不断进行节能工艺的改造,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及二次能源回收技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1 高炉煤气潜热利用。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的副产品,其产量占炼铁工序能源消耗的40%左右。

2.2 高炉煤气余压利用。高炉炉顶余压发电技术(TRT),是利用高炉炉顶煤气压力驱动汽轮机膨胀作功,带动发电机发电的能量回收机组,不消耗任何燃料,也不产生环境污染,可回收高炉鼓风机所需能量的25%~30%,经济效益显著。

2.3转炉负能炼钢技术。转炉负能炼钢就要使煤气、蒸汽等回收的能量大于消耗的水、电、氧能,国际上先进的钢厂都把实现转炉负能炼钢作为炼钢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宝钢、武钢、本钢、马钢、莱钢等钢厂通过技术攻关与改造,已实现了负能炼钢的目标。

2.4焦炉干熄焦技术(CDQ)。与传统的湿法熄焦技术相比,干熄焦具有能充分回收红焦显热,提高焦炭质量等优点,并且可大大减少酚、氰、硫化物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

3 节水技术

在工业用水中,钢铁工业是五大耗水行业之一。2004年全行业取水量约34亿m3,约占全国工业用水的20%。我国钢铁企业吨钢新水用量和水重复利用率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国内各企业之间也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在我国钢铁行业应用的节水技术和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类。

3.1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措施。高炉煤气除尘技术经历了由湿式向干湿并用,再向全干式的演变。传统的高炉煤气湿式清洗系统由重力除尘器和二级文氏洗涤塔组成,需要大量水和比较复杂的水处理系统。

3.2 高炉煤气环缝洗涤技术。高炉煤气环缝洗涤技术(俗称比肖夫煤气清洗工艺)是联邦德国比肖夫公司1969年成功开发的一种具有控制高炉炉顶压力功能,先进、可靠、有效的煤气清洗系统。国外大型高压高炉采用此清洗工艺已达数十座。到2004年,我国大型高压高炉采用环缝煤气清洗工艺的也已达十几座。

3.3 高炉软水密闭循环技术。涟钢1号高炉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以蒸发式空冷器代替板式冷却器后,每年节约用水135万t,节约用电160万kWh,直接经济效益约140万元,并且减少了污水排放量,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武钢1号高炉进一步发展了软水密闭循环技术,采用并联、串联相结合的工艺,变三个软水密闭循环冷却子系统为一个组合式冷却系统,节约一次性投资50%,每年节约补充水30万t,水循环率达99.9%,该技术是密闭循环冷却技术的重大进步。

3.4 循环水高浓缩倍数运行技术。尹国梅等人研究宝钢1号高炉清循环水系统,指出提高其浓缩倍数,就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的非蒸发水量,同时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效率。

3.5 转炉除尘水零排放技术。安阳钢铁公司第二炼钢厂3台转炉,年产钢量200多万t,转炉除尘水处理系统处理废水量为700m3/h,1999年经过第三次改造实现了闭路循环,基本达到零排放,每年可节水500多万m3。

4 减排技术

钢铁工业固体废物主要有尾矿、高炉渣、钢渣等,这些固体废物主要含铁、硅、铝、钙、镁的氧化物。这些固体废物可以返回生产工艺流程,又可以作为制造新产品的原料。

4.1 高炉矿渣利用技术。20世纪中期,高炉矿渣的综合利用技术在国外开始发展。目前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高炉矿渣全部资源化,我国高炉矿渣的利用率在85%以上。高炉矿渣、水渣用来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石膏矿渣水泥、石灰矿渣水泥等,还可用来生产矿渣砖和湿碾矿渣混凝土。矿渣碎石可用作大型设备基础骨料,也可作为道路、铁路道碴。

4.2 钢渣综合利用技术。钢渣作为炼钢过程中的副产品,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除可回收废钢铁外,还可用作烧结矿熔剂,高炉炼铁熔剂、铁水预处理熔剂,经处理后也可用于铺路和生产建筑材料等。武钢自行开发的钢渣处理生产线,将转炉炼钢产生的钢渣进行破碎、磁选、分离、磨碎等深加工处理,处理后各部分钢渣分别得到了应用,实现了钢渣“零排放”的目标。

5 发展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玉等指出钢铁厂的功能绝不止局限在冶金—材料制造功能上,作为流程制造业钢铁企业也应发挥其能源转换功能和大宗社会废弃物处理功能,未来钢厂的发展模式将通过绿色制造过程走向生态化转型的道路,以钢厂为核心发展钢—电—水泥联产,与石化工业、造船工业、集装箱制造业等形成产业链。

参考文献:

[1]马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尤为迫切[P].2004年3月22日在2004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演讲稿.

[2]刘浦泉,李斌,陈芳.我国每年因缺水影响产值达2000亿至3000亿元[N].经济日报.2003(9):27.

[3]朱之鑫.树立科学发展观编制好“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4(5):21.

作者:谢 玲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论文 篇2:

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启示

作者简介:景译萱(1989—),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西临汾,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学。

摘 要:在世界经济不断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钢铁工业迎来了自己快速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其钢铁工业基本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分析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现状,可以提出一些有效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钢铁工业;现状与背景;建议

1.兼并重组调整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势在必行

1996年我国的钢铁产业首次突破1亿吨,一举成为世界第一钢产大国。2003年我国的粗钢产量又突破2亿吨,成为世界上唯一个粗钢产量突破2亿的国家。据“世界钢铁协会”统计目前国内钢铁产能达6.6亿吨,需求只有4.7亿吨,过剩1.9亿吨。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对钢铁消费强度逐渐减弱,致使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之日趋激烈的国际外部竞争环境促使传统强势企业纷纷从对立竞争逐步转向争取合作垄断竞争,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世界钢铁生产国家兼并重组盛行,钢铁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欧洲钢铁业兼并重组呈加速趋势。1997年德国蒂森公司和克虏·伯赫施公司合并成蒂森·克虏伯公司;1999年英钢联和荷兰霍高文公司合并成克虏斯(Corus)公司;2001年法国于齐诺尔、卢森堡阿尔贝德和西班牙阿希雷利亚3家企业联合重组为阿塞勒(Arcelor)公司;以收购起家的LNM集团先后多次实施大规模的跨国收购,组成米塔尔钢铁集团,在近两年又相继完成了对美国国际钢铁公司、阿塞勒钢铁公司等的并购,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公司。欧洲钢铁企业通过一系列联合重组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2007年,欧盟四大钢铁公司的产量合计为15942万吨,相当于欧盟15国总产量的90.73%,而1999年欧盟前4家钢铁企业产量所占比重为54.29%,2007年比1999年提高了36.44个百分点①。

从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变化情况来看,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集中度逐年大幅提高相比,我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不但没有提高,而且还呈现下滑趋势。以最大4家企业钢产量比例为例:1999年我国最大的四家钢铁公司分别为宝钢、鞍钢、首钢、武钢,这4家企业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为31.3%;2007年,我国最大的四家钢铁公司分别为宝钢、唐钢、鞍钢、沙钢,这四家企业产量合计为9441万吨,只占全国总产量的19.3%,比1999年降低了12.77个百分点。而欧美日韩钢铁企业经过联合重组,2007年前4家企业与1999年相比均显著提高,而且2007年前4家企业所占比重均在50%以上,即使属于经济转型国家的俄罗斯,前4家企业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也高达76.72%,均大大高于我国。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低,一直是困扰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亟待解决波动问题②。

因此加快兼并重组,努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来增加我国钢铁工业的国际风险抵御能力势在必行。

2.从国外进口质优价廉的原材料与燃料以保护本国资源

众所周知,钢铁工业是资源指向性较高的行业。铁矿石和煤炭等燃料资源是钢铁工业发展的基础。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近些年我国对煤炭资源的开采,使得我国煤炭资源的储量锐减,且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造成了煤炭资源的大量浪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现在急需控制对本国煤炭资源的开采,提高对煤炭资源的利用率,从其他国家进口质优价廉的煤炭资源以缓解我国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国外的煤炭资源不仅价格远远低于我国且煤炭质量也比较高。国内喷吹煤各地区参考价格如下:山西阳泉瘦煤喷吹煤车板含税价850元/吨,晋城无烟喷吹煤出厂含税价940元/吨,长治瘦煤喷吹煤车板含税价1050元/吨;河北唐山无烟喷吹煤到厂含税价940元/吨;河南永城无烟喷吹煤车板含税价1090元/吨,焦作无烟喷吹煤车板含税价990元/吨;安徽宿州喷吹煤车板含税价1070元/吨;宁夏石嘴山高炉喷吹煤(混洗双12)出厂不含税价520-550元/吨;云南昆明无烟喷吹煤到厂含税价1180元/吨,曲靖无烟喷吹煤到厂含税价1030元/吨。进口喷吹煤参考价格如下:俄罗斯双10无烟煤喷吹煤CIF140美元/吨;澳大利亚瘦煤喷吹煤CIF128美元/吨(1美元=6.0661人民币)③。从价格上来比较,国外的煤炭价格整体比国内的煤炭价格要低,尤其是澳大利亚的煤炭,不仅价格低廉且煤炭品质较好。所以进口国外的煤炭资源不仅降低了钢铁工业的燃料成本且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国的煤炭资源。

3.积极开发新能源,发展环境友好型的钢铁工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也相继带来了众多的环境问题。钢铁工业是一种必须经过高温化学的冶金过程,各个工序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钢铁工业是一种能源密集型工业。钢铁工业既为社会的发展作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排放出了大量的污染物。加上近几年,我国各地雾霾天气屡屡出现,促使我们必须曾强环境保护意识。虽然这些年,我国通过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使得环境问题得以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环境保护措施与体制规定还是不够完善,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其中法国在这方面做的就十分不错,由于法国能源资源比较贫乏,其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均比较贫乏,因此法国积极研发新能源,以核能与潮汐能为主。对我国而言,虽然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是煤炭资源作为主要能源,污染比较严重,硫化物、粉尘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积极开发新能源,调整能源结构,曾强环保意识,发展环境友好型钢铁企业是我国钢铁工业今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 上海期货交易所,东方财富网:《国内外钢铁产业集中度比较》,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5,2010022376623528.html,2010.2

[2] 中国煤炭咨询网,《4月24日国内煤炭价格行情回顾》, http://www.meitaninfo.com.cn/news/20666227.html

注解:

① 上海期货交易所,东方财富网:《国内外钢铁产业集中度比较》,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5,2010022376623528.html,2010.2

② 上海期货交易所,东方财富网:《国内外钢铁产业集中度比较》,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5,2010022376623528.html,2010.2

③ 中国煤炭咨询网,《4月24日国内煤炭价格行情回顾》, http://www.meitaninfo.com.cn/news/20666227.html

作者:景译萱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论文 篇3:

对于我国今后钢铁工业布局模式的探讨

摘要:阐述了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特点,早期也是遵循了靠近原材料地的原则,随着交通运输条件和冶炼技术的不断提高,开始向钢铁消费市场靠近,最终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向沿海地区布局成为必然趋势。

关键词:钢铁工业;布局特点;模式探讨

1.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特点

我国的钢铁工业的布局,早期也是遵循了靠近原材料地的原则,随着交通运输条件和冶炼技术的不断提高,开始向钢铁消费市场靠近,最终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向沿海地区布局成为必然趋势。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在钢铁工业的布局中政府政策的干预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钢铁产业经过40多年的建设,钢铁工业的布局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其主要特点表现为:第一,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铁矿资源分布呈现“天女散花”状,因此我国的钢铁工业布局基本遍布全国但又相对集中于沿海地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鞍本钢铁基地、京、津、唐钢铁基地、上海钢铁基地、武汉钢铁基地、攀钢基地、包头钢铁基地、太原钢铁基地、马鞍山钢铁基地、重庆钢铁基地等9大钢铁工业基地,40多个中型钢铁企业,1000多个小型钢铁厂。第二,我国的钢铁工业的布局大部分属于资源型布局,我国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且分布较为广泛,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燃料资源,大部分的钢铁工业都是紧邻铁矿资源,然后采取移煤就铁。第三,我国的铁矿资源虽然储量丰富,除了鞍山——本溪地区的铁矿资源较为优质外,大多数的铁矿资源的矿石禀赋较差,品位低,因此我国的钢铁工业需要从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进口富铁矿。例如我国上海的宝钢就是通过进口富铁矿石进行生产的临海布厂型企业。

总体而言,我国的钢铁工业的布局总体上初步形成了“沿海——内地——临海”型的综合分布格局。

2.今后我国钢铁工业布局发展模式的讨论

当前,影响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两个基本因素分别是资源条件和消费市场。二者是相互矛盾的对立面.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我国的钢铁工业如何合理布局,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何将各原则统一起来,把质的规定性转化为量的规定性,需要科学的经济效果论证和科学的指标体系①。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发展水平,建立一个系统合理的工业布局是十分有必要的。近年来,我国的钢铁产业发展迅速,自1996年钢铁产量突破1亿吨后,便进入了世界钢铁大国的行列。但我国钢铁人均占有量较低。因此完善钢铁工业的布局才能使我国的钢铁工业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1具有时代性的临海型布局模式

自60年代以来,在各种技术的迅猛进步的基础上钢铁工业布局产生了新的飞跃,而临海布局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随着船舶技术革命性的进步和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富铁矿石的大量出口,大大降低了海上运输钢铁工业原料、燃料的运输费用,于是在临海地区出现了一大批大型钢铁工业,比较典型的有日本的福山、水岛,意大利的塔兰托,法国的福斯、敦刻尔克等。在我国典型的临海型钢铁工业基地目前只有上海宝山钢铁总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通过引进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设备新建了宝钢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宝钢位于上海宝山县长江口一带,便利的交通条件,尤其是水运条件,先进的技术力量,宽广的腹地,都为发展大型钢铁工业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宝钢充分利用临海地带便利的水运优势从澳大利亚进口富铁矿石,国内就近从充州、徐淮等地购进炼焦煤,又背依钢材消费需求巨大的上海市,大大提高了上海市机械制造工业部门所需金属原料的自给能力。宝钢现每年产700万t钢、600多万t铁、500多万t钢材,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花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钢材的状况,因此宝钢的建成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突破了从前钢铁工业较集中于内地地区的旧分布格局,使新的格局逐渐形成。

2.2具有继承性的沿海布局模式

继承建国前的布局特点,我国大型的钢铁工业基地基本都分布在沿海地带。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比较成功的利用了沿海地区的现有基础,通过改建和扩建,形成了一大批的钢铁工业基地。其中比较典型的为东北地区的鞍钢,鞍钢便是在原有基础上建立的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鞍钢的年生产量约为800万t,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钢铁基地,其拥有十分优越的区位条件。从资源条件来看,其靠近鞍山——本溪铁矿区,这里的铁矿是我国目前矿石储量与品质最好的矿区。除了少数的富铁矿石需要从外地调入,这里的铁矿石基本可以满足鞍钢的需求量。除此以外,鞍钢还接近各种燃料与辅助原料的产地,这样的资源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是独一无二的。与此同时,鞍钢的地理位置还接近沈阳、长春、大连等钢铁消费市场。总体来说鞍钢的布局还是比较合理的,既靠近原料与燃料产地,又向内接近国内重要的内销市场,向外靠近营口、大连港口,方便向国外出口。

然而,沿海地带的钢铁工业的发展不仅仅要在提高产量,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钢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根据前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世界钢铁工业的产量已经基本稳定,随着世界各工业强国工业化进程的完成,各国钢铁工业的产量已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但整体“衰而不退”。在钢铁数量饱和之后,为了避免产能过剩,增加国际市场竞争力,各国的钢铁企业都纷纷选择了兼并重组来进行结构调整。对产能过剩严重,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的我国而言兼并重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3具有全局性的内陆布局模式

内地的钢铁工业基地主要包括武钢、包钢、攀钢、太钢等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以及呈面状分布在内陆18个省市的中小型钢铁基地。钢铁工业作为基础产业,对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内地钢铁工业的优势主要集中于资源与市场两方面,我国内地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密集的人口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内地典型的资源型钢铁基地便是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的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这里有储量极其丰富的钒钛磁铁矿,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贵重金属,因此,将攀钢发展成为一个钢铁与有色金属相结合的新型冶金基地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内地地区交通通达度较低,缺乏尖端人才与先进的技术。国家这些年制定了许多关于大力发展中西部的政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资金,也形成了比较成规模的钢铁工业基地。从客观条件来讲,内地的区位条件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在建設中小型企业的数量、规模、厂址选择等方面还是要进行科学的考证,否则盲目的投资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环境污染的不良后果。(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注解及参考文献

[1] 胡兆量,《关于我国工业布局的几个问题》,《经济地理论文集》,1980,28-34

作者:景译萱 王国梁

上一篇:创新煤矿安全管理论文下一篇:当代高校人文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