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意境电影音乐论文

2022-04-19

摘要影视音乐是伴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成熟不仅仅影响着音乐文化的形式,更是在审美层次上对音乐对人类思维的重新构建。影视音乐通过视听结合,塑造出许多经典的艺术的影视审美形象,创造出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影视音乐、传统音乐的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审美意境电影音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审美意境电影音乐论文 篇1:

电影《音乐之声》的音乐艺术审美分析

摘 要:电影《音乐之声》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部经典电影,电影以音乐剧的形式讲述了年轻的见习修女玛利亚受修道院院长的委派到退役海军上校冯·崔普家中做家庭教师,她以爱心和童心赢得孩子及上校的尊重和爱恋,通过音乐和歌声让原本陷入沉寂的家庭充满了家的温馨和欢歌笑语。整部电影以乐抒情,以乐感人,充满了自然、阳光和爱的气息,将抽象的音符与自然的和谐美景完美融合,向人们传递着乐观向上,追求美好纯洁生活的艺术意境。

关键词:电影;《音乐之声》;音乐;艺术;审美分析

音乐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电影《音乐之声》就是对这一定义最好的诠释。优美的音乐是电影的灵魂,音乐与剧情完美相融后,又让人们在优雅放松的心境下尽情欣赏音乐艺术之美。《音乐之声》的题材源自生活,通过音乐将之升华后,又发掘出人们最淳朴的亲情、爱情、友情和民族情节。电影《音乐之声》在艺术表现中通过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充分彰显了《音乐之声》电影所独具的艺术魅力,这也是其审美形式的重要特征。

1 电影《音乐之声》基本剧情

《音乐之声》一举荣获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十项提名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该剧最初以音乐剧的形式在百老汇上演,后于1965年改编为同名电影使其登上世界舞台,成为影响几代人的佳片。电影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音乐之都—奥地利萨尔茨堡的一个真实故事:见习修女玛丽亚是个喜爱音乐,性格热情奔放的姑娘,受修道院院长的委派来到退役军官冯·崔普家当家庭教师。冯·崔普善良、正直,因妻子早逝,加之其用军人的方式管教孩子,使得家中一片沉寂,孩子们也生活得非常压抑。玛丽亚的到来最初并没有得到孩子们的接纳,反而通过种种古怪的方法捉弄她,但玛丽亚全然不介意,她以爱心和童心与孩子们接触,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还原天真的童趣,教她们唱歌、跳舞,将音乐重新带回了这个家庭,最终也赢得了孩子们和冯·崔普上校的喜爱和尊重,两人也幸福的结合了。《音乐之声》是现代音乐故事片创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剧。

2 电影《音乐之声》的艺术审美特征分析

电影《音乐之声》,从剧情编排、表现形式、画面布局、器乐与声乐的组织、歌曲与舞蹈的融合以及精致朴实的对白等方面来看,都充分体现了该剧的大气磅礴和匠心独具,这为后续音乐剧或音乐故事片的发展探索了方向,同时也有效地奠定了音乐剧立意基础。基于此,为使观赏者对音乐剧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笔者结合此部电影对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

(1)电影表现形式的突破和实践。电影《音乐之声》在表现形式上做出了重大的突破,与一般电影常规表现形式中主要体现画面与语言对白的组合不同的是,此部电影将百老汇音乐剧的表现形式有效的融入其中。音乐作为剧情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这部电影的灵魂,在剧中占据了绝对的比重和分量。电影将部分对白用歌曲演唱的形式来加以表现,用穿插其中的舞蹈来代替角色的人物动作,采用音乐来烘托人物的感情色彩,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活动,唤醒人们心中最真挚的情感体验,从而激起观赏者心中的共鸣,并以此推动剧情发展。电影《音乐之声》中音乐的成功运用,极具欣赏与审美价值。在此剧中利用音乐的方式表现了剧情的整体艺术思想,将音乐艺术与故事情节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好地将电影故事进行了完美表现,使得电影的音乐创作的立美意蕴得以最大的展现。

(2)音乐与剧情的高度统一。音乐是电影《音乐之声》的重要表现形式,也始终是剧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电影开篇画面,玛丽亚站在阿尔卑斯山绿色原野上放声高歌“The sound of music”到修道院嬷嬷们谈到玛丽亚时诙谐的音乐对白“Maria”;从孩子们在家里邀请父亲——冯·崔普上校用吉他弹唱“Edelweiss”,再到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第一次参加的家庭晚会中七个小孩和声演唱的“So lone,farewell”,以及在雷雨天为了帮助七个孩子克服对雷雨的恐惧而唱起了的歌曲“My Favorite Things”,无一不流露出音乐、歌曲对剧情的铺垫、衬托和牵引作用。由此可见,音乐在这部戏中扮演了双重角色,既是电影所要重点描述的内容,也是电影重要的表现手段。

(3)音乐与舞蹈的完美融合。舞蹈作为一门融时间、空间为一体的视觉艺术,与音乐在远古时代就是同源同种的一对姐妹,都是人类古老的文化事象。法国舞蹈家诺维尔在强调音乐与舞蹈关系时说:“音乐之于舞蹈,就像歌词之于音乐一样”。音乐与舞蹈的珠联璧合既发挥了音乐情感的特征,又能获得造型性空间的再现,最终使得观赏者通过视听的交融,唤起对现实的联系,形成了多一种的审美体验。电影《音乐之声》有效地将此种结合发挥到了极致,其中的很多场景。例如,“玛利亚给孩子们示范奥地利民间舞蹈‘兰德勒’时与冯·崔普上校共舞时的情感流露”、“孩子们在家庭演唱会时所唱的木偶舞蹈曲‘the lonely goatherd——孤独的牧羊人’时的欢快表情”以及“表达玛利亚轻快跳跃的‘The Lonely Goatherd’和欢快活跃的‘Do-Re-Mi’”等,均充分展现了音乐与舞蹈的完美融合给观赏者带来的美感,让人情不自禁。

(4)唯美主义的大胆实践。电影《音乐之声》伴随以音乐为主的线条展开的同时,各种唯美的画面逐一展现在观赏者的眼前,音乐与画面的水乳交融,构建了一幅幅美丽的篇章,如果说画面是以点、线、面来表现感性的、可视的空间艺术,那么音乐则是以音响的物质材料诉诸人的听觉器官,以时间艺术来展现音乐无形的绘画之美,使得“音画相连”。《音乐之声》开篇缓慢流出的管弦乐与连绵起伏的群山、阿尔卑斯山林中不时传出的鸟鸣融为一体、辽阔秀丽的奥地利萨尔茨堡美丽的自然、人文风光以及剧中人物随着剧情的推进依次出现,此时与交响乐恢宏壮丽的效果相互融合,生动地向观赏者展示了祥和安静、自然相融的欧洲原野,唯美、大气、引人入胜。在此唯美的画面和动听的歌声中,音乐通过听觉的传递,涌入人的心扉,引发观赏者的共鸣,在观赏者脑海中各类“符号”转化为音响画面更加诠释了“音画相连”的审美意境,也是《音乐之声》在审美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大胆实践,美学内涵得以更广泛的外延,观赏者的审美愉悦感更加丰富。

3 综述

电影《音乐之声》在音乐剧发展史上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整部电影大胆尝试电影表现形式的突破和实践,通过音乐的完美表现,将剧情进行了升华,通过音乐语言素材与音乐技法手段。例如,和声、复调、曲式等的有效匹配,更加突出了通过审美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的功能,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但同时又不给人一种脱离现实的感觉,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音乐所包容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意识,是各个民族音乐艺术的价值之所在,由此也形成了音乐美的不同范畴和类别,那就是优美、欢乐美、崇高美、自然美。

参考文献:

[1] 李杰.音乐审美的内核——音乐意象加工的科学阐释与实证[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2] 申波.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阿尔森·波布尔.抽象艺术[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

[4] 林静.短篇小说(原创版)[J].2013(14).

作者:何琪

审美意境电影音乐论文 篇2:

视与听的统一

摘要影视音乐是伴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成熟不仅仅影响着音乐文化的形式,更是在审美层次上对音乐对人类思维的重新构建。影视音乐通过视听结合,塑造出许多经典的艺术的影视审美形象,创造出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影视音乐、传统音乐的发展。

关键词:影视音乐 非独立 多元化 审美

影视音乐是伴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当今时代,影视音乐已经成为影视创作活动、音乐创作活动和群众欣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起了它的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广泛关注。电影音乐的审美不同于普通音乐的审美方式,作为音乐的一个分支,电影音乐也是电影表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影音乐的审美,必须在与画面、人声乃至音响等元素的相互融合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艺术审美感受。视听的结合是影视音乐对音乐形式的新发展,影视音乐通过不同的视听结合,塑造出许多经典的艺术的影视审美形象,创造出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影视音乐、传统音乐的发展。

一 影视音乐审美的非独立性创造了视听音乐审美的双重结构

电影音乐的审美方式与普通音乐的审美方式有着诸多的不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电影音乐的非独立性。电影艺术在时间和空间中同时展开,它的画面和声音两大元素构成了电影的视听母系统,而其自身又分别是两个不同的系统:画面系统和声音系统。声音系统内部又包含着音乐、音响和人声三个不同的声音元素。在电影的艺术表现中,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往往结合得更为紧密,更容易让人感受到两者之间的关系。极端一点说,音乐可以直接唤起人类的情感或者表现情感。正因为如此,影视音乐的审美在非独立性中形成具有自身风格的审美系统,视与听的结合在某种层次上使人们对音乐的独立思考失去一定的价值,但又从另一方面在画面上增加了情感、直观的表现,形成一种新的音乐风格。

1 音乐与影视画面的直接同步统一于情感表达之中

声音与影视画面的有机结合是影视音乐的最大特点之一。影视音乐与画面既是一种贯穿整部电影又是其中的一部分的关系,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视与听的多维度组合创造了影视音乐的不同审美意境。从传播学角度来考虑,影视音乐表达的内容是影视画面、电影文字、音响和人声交流等其他电影艺术元素所无法表达的东西,或情绪感受、或理性认识。电影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而音乐使人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因此,只有在音乐与画面有机结合时,音乐才变得强而有力,才会激活画面,促使画面与观众的情感互动,引起共鸣,使得音乐抽象化的表达与电影具象化的表达浑然一体。而另一方面,影片画面本身所具有的那种较强烈的客观性和具体性要求在音乐方面得到补充,使之获得一定的主观性和概括性;而纯音乐本身的那种“无对象性”、“不确定性”则要求从画面方面得到补充,使之获得一定的具体性和明确性,这里正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关系。在矛盾双方得到互补的同时,影视音乐的审美层次和审美架构在不断地被作者和观看者构造,影视音乐中视与听的结合的最大目的是达到情感表露的流动性的艺术化。因此影视画面中的视像和音乐在同时呈现的同时也同时消失,二者基本达到吻合的状态,情绪节奏含义基本相符。音乐使画面形象更为生动和深化,直接丰富和深化画面内容、思想情感的表达。由于音乐和影视画面形象同时作用于观众的视觉与听觉,在他们的心理上引起视听联想的反应,使两种不同感觉审美互相渗透,从而加深了观众对审美对象的感受。

2 影视音乐与影视画面的相互分立促进多元化审美格局的形成

影视音乐与影视画面的相互对立也可说是不同审美对象在同一时空的相互展示,在相互对立之中实现对审美对象思想的影响。这一要领最早是1982年由原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普多夫金、亚力山大洛夫三个人提出的,虽然他们并没有明确提出对位的概念,但对影视音乐的探索具有重大意义。画面中的音乐与形象不同步,互相剥离,音乐以画外音形式出现,既与画面的蒙太奇组接,以实现完美的相互配合,同时又有其自身独立的美学品格,即利用声音参与形象创造。音乐与画面分立也可以说是音乐与画面内容恰恰相反,而这种相反所引起的对比更能挖掘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音乐与画面分别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示出不同的表现内容,它们分别并进而殊途同归,从不同方面表出同一涵义。比如电影《东京审判》通过音乐与画面形成的对比,描述了这场侵略战争的多个侧面。影片除去对梅汝、向哲浚、倪征燠等中方审判代表的严谨刻画之外,很巧妙地通过了“庭审”这一贯穿全片始终的元素,充分利用了庭审调查的空间,将整个故事的节奏衔接得张弛有度、扣人心弦,令模式化的历史人物本身更加兼备了戏剧色彩,有着非常深刻的思想内涵。影片气势宏大,风格冷峻,感情强烈,既包含着反思历史的凝重,也传达着创作者的悲情,题材与风格在影片中达到了很好的统一。从以上这些方面说明,影视音乐试图从画面的视觉效果中增加自身的审美意象,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再结合中实现重新塑造审美形象的效果,从而影视音乐审美的非独立性创造了视听音乐审美的双重结构。影视音乐的审美双重结构也因此在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中实现了审美的随意性和审美的目的性。

二 影视音乐中音乐性与人文性的综合对审美教育的独特引导

影视音乐具有音乐的一般性质,在与影视画面结合的同时又具有审美教育作用。审美教育对人的价值观念具有引导作用。影视音乐欣赏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即音乐是个人或者社会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影视音乐凭借音乐、画面的结合,视听结合艺术的特点,更能直接表现人们内心细微复杂的情感活动,从而引起人们的审美愉悦,并随着审美感受能力的深化,审美主体对音乐接受也将从感性转入理性。从对审美个体的作用、影响来看,影视音乐欣赏审美有以下作用:

1 音乐是人精神活动的产物,能够表达人的精神理念,人们通过欣赏影视音乐,能感受音乐带来的精神上的共鸣。音乐作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载体,不可避免地要有“人”的色彩,表达人的思想情感,透露人的审美情趣,显现人的立场或主张等。影视画面在用视觉效果表达电影主题的时候,观众通过影视音乐的抒情,可以进一步了解人物的内心思想,并形成对人物性格、情感、思想的认识。还有一些电影本身就因为音乐的抒情功能而闻名于世,典型如《阿育王》、《音乐之声》、《魂断蓝桥》、《乱世佳人》等,它们因为优美的电影音乐,使得其本身有了更丰富的情感色彩,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得也更为鲜明。如《梅兰芳》电影中,梅兰芳第一次见到孟晓冬的那种惊喜,但又必须掩饰的内心情感,孟晓冬对梅兰芳的爱慕以及适度释放的情感,都通过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阳光灿烂的日子》,每当马小军看到米兰,电影音乐《乡村骑士》序曲就会响起,优美舒缓的旋律再配上慢镜头的恰当运用,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气氛。还有如《泰坦尼克号》,每当男女主人公靠近时,my heart will go on背景音乐刻画了一种非常浪漫的气氛,这种音乐带给观众的印象,甚至远远超过男女主人公关于爱情的对话。电视剧《士兵突击》中也有一段激情但又悲伤的音乐,描述的是钢七连解散之后连队出去打靶的场景,大雨滂沱,音乐骤然响起,钢七连被解散的悲伤之感油然而生,此时,“不抛弃,不放弃”的思想深入每个观众的内心。总之,画面与音乐的准确结合,不仅使得音乐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更关键的是,它传递了主人公的某种情感,如音乐音高的变化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经历,低沉的音乐刻画气氛沉默的场景等。

影视音乐不仅仅在电影氛围上为电影的情节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人们也通过电影的画面形成对影视音乐的认识。影视音乐的歌词与电影视觉的结合,加上表现主题的曲调,使人们对影视音乐形成一个视觉、听觉、文本的系统审美印象。比如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主题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都吸收了新疆塔吉克族的民间音乐和民间诗歌的因素。歌词中用花儿来象征阿米尔和古兰丹姆之间纯洁的友谊和爱情,用花儿被践踏象征友谊和爱情的破灭。歌曲的旋律采用和声小调式,委婉而凄楚带有悲剧色彩,与歌词完美的结合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比如,又如电影《梁祝》的主题曲即使那些不了解梁祝爱情传说的人也会为乐曲组成的美妙乐章所感动。轻柔优美的音响,波澜起伏的协奏,向人们展示出爱情的美妙乐章,表达着作者的爱憎情感,表达着人与社会的碰撞、人与命运的抗争及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2 音乐既是人精神的产物,也是人类表现美的创造物。从美学角度看,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审美架构是美学的核心思想,音乐欣赏的过程也是寻求思想的高尚、启发人们追求美好和善、批判假恶丑的过程。因为真、善、美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说只要人们聆听真正的音乐,欣赏美好的音乐,就是在感受一种社会塑造的韵律美、思想美,就会形成对假恶丑的对比认识,从而远离假、恶、丑。这种理论上的推断不是主观上想象出来的,而是音乐抽象化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客观轨迹。比如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让几乎每个从电影院里走出来的人,手里都攥着哭湿的手帕,该片的主题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极具感染力,让听者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母爱的真与美,如今这首歌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经久不衰,成为歌颂伟大母爱的经典歌曲。又如,电影《带手铐的旅客》的主题歌《驼铃》“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歌声极富阳刚之气,音乐抒情委婉,表达了深深的战友情和崇高的革命友谊。听到这首歌,更让人深切体会到友情的真挚、离别的伤感和对即将远行朋友的牵挂与祝福,给人一种凄美的感觉。从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影视音乐在创造着一种具有真善美的三位一体的审美结构,促进着人们形成对音乐的更高层次的认识。

3 影视音乐的另外一个审美作用就是它具有社会价值范畴的道德教化功能,因此影视音乐欣赏的过程也是提高人们对社会道德、自身道德修养的审美过程。音乐是人们经过大脑加工的意识形态的产物,它能够表达各种人类情感、人生价值取向、思想审美主张,甚至是人生信仰等思想观念,清晰明确地显示了“社会道德教化”的指向。就大多数情况而言,这种教化是平缓的,潜移默化的,但在特定背景下,这种思想教化具有巨大的作用。比如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是在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产生的,它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使人们爆发出一种为正义和自由而战的献身精神。这首历经风雨沧桑、鼓舞亿万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歌曲通过与电影画面主题的融合,无形中构造了具有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起到了思想上的教化作用,正如肖斯塔科维奇说的“它能打开你思想情感世界,并使之更加丰富、纯洁、完美”。当然,音乐对人的教化不是纯理性的、具体的,而是较为感性、较为笼统的,是让人们通过接近音乐之美去接近人性之美、道德之美。

影视音乐的非独立性创造了视听音乐审美的双重结构,影视音乐的审美在非独立性中形成具有自身独特风格的审美结构系统,视与听的结合在某种层次上使人们对音乐的独立思考失去一定的价值,但又从另一方面增加了情感、直观的表现,形成一种具有以视觉效果影响听觉、以听觉效果改变视觉的音乐风格,并促进着多元化的艺术审美格局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李伟、翟东明、刘华:《浅谈影视音乐的审美特征》,《电影评价》,2006年第23期。

[2] 刘向阳:《论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性表现》,《电影文学》,2008年第7期。

[3] 陈海鹰:《音乐在电影中的审美与艺术功能》,《电影文学》,2010年第8期。

[4] 衡晓丽:《审美教育与影视音乐欣赏》,《电影评价》,2008年第22期。

作者简介:李艳昆,女,1977—,河北唐山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工作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作者:李艳昆

审美意境电影音乐论文 篇3:

中西合璧又古今一体

2019年7月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凭借独特的叙事架构、精湛的制作工艺,获得50亿元的票房佳绩,并成功打入国际动漫电影领域,实现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本片大获成功的因素众多,其中对配乐的合理选择与应用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哪吒之魔童降世》以民族音乐元素为基础,将西方交响艺术有效融合,在充分彰显中国音乐文化优势的前提下,呈现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实现了中西方艺术融合的最佳成效。本文以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为研究对象,系统化分析影片配乐蕴含的文化传承与时代突破,为其他同类型题材电影创作提供借鉴。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突破传统文化的表征意味,着力于深耕中华文化的传统底蕴,相继在一系列新作品中进行尝试。比如2015年的《大圣归来》、2016年的《大鱼海棠》及2017年的《豆福传》等。这些动画电影均以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底色为基调,以当代“视听盛宴”的文化样式进行深度加工,赋予传统题材动画电影以全新的视听使命——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其中,霍尔果斯彩条屋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巧妙的手法对中华传统的神话故事进行改编,讲述了哪吒逆天与命运斗争的成长经历。该片自播出以来,不仅刷新了票房的多项纪录,还为改编自经典IP的国产动画电影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

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其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交响乐在听觉层面进行了创造性的融合,使国产动画电影原来中规中矩的配乐,朝着中西合璧、古今一体浸漫,为国产民族风格的动画电影发展与创新趟出了一条新路。

一、彰显配乐功能:传递情感,烘托氛围

配乐是电影创作的重要素材,对电影故事情节发展、叙事表达具有良好的情感渲染、氛围烘托等作用。合理、巧妙选择电影配乐,有助于大众了解影片创作主题,推动影片故事情节发展。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通过使用丰富的音乐语言,实现了“音画合一”的创作效果。

(一)以音传情:深谙角色心理变化

别出心裁的电影配乐能够为观众营造强烈的场景带入感,通过音乐旋律生动传达影片角色心理、故事情节的变化发展。[1]《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哪吒”为中心,通过使用唢呐、二胡、萧、古琴等不同民族乐器,营造剧情氛围,推动叙事情感变化。影片长达110分钟,其中配乐时间近100分钟,配乐与剧情、情感始终联结。此外,在影片的关键情节部分,通过使用配乐巧妙转化,加深了观众对影片内容的了解。该片在叙述“哪吒降生后村民来贺喜”这一故事场景时,通过将唢呐、锣鼓及古琴等乐器融入背景音乐,用欢快明朗的音乐节奏,叙述了人物情感的复杂性。[2]当村民发现“哪吒”从“灵童”变为“魔童”后,配乐戛然而止,反衬出村民惊叹、不可思议的情绪,实现了“以音传情”的叙事效果。

(二)以音塑人:塑造全新人物形象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对传统IP的银幕改造,突破传统的人物形象塑造,既是影片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诠释影片叙事主题的关键。在“哪吒”人物形象塑造過程中,如何突破大众对“哪吒”形象的具体认知,除了视觉设计上的创新,还需配乐辅助呈现。在该片中,通过以“魔童”为中心,改变以往大众对“哪吒”的形象认知,将受“魔珠”影响的“哪吒”塑造成亦善亦恶、身材矮小的形象。[3]为实现人物形象塑造的最佳效果,影片使用了丰富的配乐曲目,辅助观众梳理剧情,了解全新的“魔童”形象。例如,在描述哪吒大闹陈塘关的场景时,通过采用西方摇滚音乐,打破了传统的“哪吒”英雄形象,生动传递了其玩世不恭、敢于反抗的精神,尤其是爵士摇滚的应用与巧妙融合,为观众塑造了更真实、鲜活的哪吒,实现了“以音塑人”的叙事效果。

(三)以音寓意:营造独特审美意境

独特的电影配乐,能够将故事主题、人物形象、影片意境等多元内容深度融合,通过解构意境、重构主题,实现电影作品主题的全面升华。《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全新的“魔童”人物为中心,采用中西方音乐深度融合的背景音乐,以西方的电吉他与摇滚乐塑造玩世不恭的哪吒形象,以我国的唢呐、二胡及古筝等民族传统乐器独奏叙述影片的文化内核,大大突破了以往同类型电影创作采用的“中规中矩”配乐模式,增强了影片的跨文化感染力,超越了单一文化形态的局限性,实现了配音、画面与创作主题的有机统一。影片在叙述“哪吒为保护陈塘关百姓,而与敖丙激烈打斗”的水淹陈塘关故事情节时,采用了我国民族乐器唢呐与国外交响弦乐相融合的背景音乐曲目,生动刻画了人物角色情绪与故事情节,为观众营造了“以音寓意”的全新“哪吒世界”。

二、传承配乐优势:凝练情感,塑造人物角色

配乐对影片的质量有直接影响,不同风格的电影配乐能够以不同冷暖色调来表现人物形象,加深大众对角色的具体认知。别具匠心的配乐有助于观者加深对影片主要人物、故事情感的理解。[4]在创作《哪吒之魔童降世》过程中,导演围绕不同人物的角色特点来选择恰当的音乐进行表达,既为大众展现了更丰富、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也生动渲染了故事情节和影片氛围,实现了配乐的最佳应用。

(一)双重情感:音乐彰显真情实感

电影配乐不仅能推动影片情景发展,渲染主要场景,还可以生动传递人物的内心情感。该片在塑造主人公哪吒的人物形象时,巧妙地将配乐艺术与主要叙事情节相契合,传递了最真实的情感变化。影片在对哪吒、敖丙等主角以及太乙真人、哪吒双亲及敖丙之父等众多配角的人物形象进行塑造时,都选择了独有的配乐曲目,有效辅助了故事情节发展。该片在选择配乐时,使用了小鼓的打击乐器声音,使哪吒的“顽劣”动作更加鲜活。比如,在哪吒与“结界兽”的“躲猫猫”场景时,为观众打造了极具幽默感、紧张感的音乐。影片中的哪吒是一个“魔童”,命运生来不凡。在影片开篇,天师告知其父母,哪吒将会以一个“灵童”的身份出生,然而因申公豹的计谋,哪吒“阴差阳错”投生转世为“魔童”,以至于原本应为庆祝的画面转为哀叹。虽然,哪吒备受父母怜爱,出生后免于一死,但长期被独自封闭在家中,鲜有他人陪伴;特殊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哪吒“魔性”与“人性”的双重性格。为传递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个人信条以及其渴望与外界接触,试图获得关注与认同的矛盾心理,影片采用了展现其顽劣乖张的“人性”性格配乐、这与哪吒取下乾坤圈后被魔性控制的“魔性”性格配乐是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音乐形式,真实刻画了哪吒的双重性格情感旋律,呈现了对比强烈的叙事效果。

(二)触及内心:音乐映射矛盾情感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为更好烘托和反衬哪吒突破传统的人物形象,创制者亦塑造了敖丙这一反传统的人物角色,为观众营造了鲜明的人物对比。同时,观众也在哪吒与敖丙的人物叙事冲突中,感受哪吒“人性”与“魔性”交织的矛盾心态。[5]在传统故事中,哪吒与敖丙是水火不容,势不两立的关系;而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敖丙虽是对立面人物,但其本身是“灵童”,一方面,龙王不断向其灌输仇恨意识,叮嘱敖丙为了龙族必须消灭哪吒;另一方面,敖丙师从申公豹,师父自身品行不佳。因此,尽管敖丙内心淳朴、乐观向善,但在龙族与其师的偏见教育下,心智迷失已无可避免。为了塑造敖丙的矛盾人物形象,超越哪吒与敖丙的正邪之争,将该片内涵上升至“触及命运”的斗争,创制者特意设计了大气恢弘的音乐旋律。例如,影片在诠释敖丙的人物形象时,以二胡为主旋律,搭配弹拨乐器、西洋管弦乐,将具有较高辨识度的民族五声调式旋律娓娓道来,呈现了敖丙“翩翩君子”的人物形象;而在展现哪吒的性格时,则使用了相对复杂的配乐:在展现其顽劣乖张的“人性”性格时,导演通过以独奏的唢呐乐音为主配乐,用单旋律线条来表现哪吒单纯、好玩及活泼的性情,而在呈现其取下乾坤圈后的“魔性”性格时,则采用了中式唢呐与西方电吉他、西洋管弦乐的混合乐音。[6]风格迥异的配乐艺术,不仅生动刻画了哪吒与敖丙的人物性格差异,也诠释了极具矛盾的角色性格。

(三)旋律对比:音乐升华情感内核

该片不仅用镜头捕捉描述了人物形象,亦以别具一格的配乐曲目升华了影片的情感内核,使观众通过配乐品鉴影片表述的人性矛盾主题。《哪吒之魔童降世》配乐考究,极富新意,重点配角人物的音乐旋律也极具特殊性,太乙真人、申公豹、哪吒双亲、村长等配角人物皆有各自相应的配乐旋律。[7]这般的配乐设置有效辅助了影片的观赏效果,推动了叙事情节与主要内容不断演进。比如,在叙述幽默搞笑的太乙真人时,创制者主要选取二胡、单簧管等传统民族乐器,并辅以该角色浓重的四川口音;在传递哪吒父母慈爱的人物形象时,则主要使用了西洋交响乐曲调。为了升华影片的情感内核,该片根据情节发展使用了风格迥异的旋律,比如,哪吒降生时,创制者选择了情景交融的配音方式,而在影片结尾处,变身之后的哪吒一改以往的画风,此刻配乐中加入了电吉他、低音电贝司等旋律组合,将人物的杀气与邪气展现得淋漓尽致。该片巧妙使用配音艺术,生动烘托了人物形象,既推进了剧情发展,又全面升华了影片的叙事情感。

三、突破配乐优势:多元文化融合,打造全新叙事空间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既有好的故事结构、创作立意与人物设计,又通过配乐上的突破创新,传递了独有的文化内涵,塑造了全新的叙事空间与文化氛围。影片对我国传统音乐精粹的传承以及对西方音乐艺术的创造性借鉴,全面提升了该片的观赏性与文化内涵。

(一)配乐奠定影片基础格调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具有中国特色元素的民族乐器占据核心配乐位置,使影片叙事基调与配乐艺术深度融合,这集中表现在关键戏剧冲突中乐器的合理应用。影片取材自中华传统神话故事,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保留故事的原貌与文化语境。因此,创制者通过选择以抽象表达方式为主的配乐,使影片传递的情感与中华传统文化观融为一体。影片开篇,元始天尊师徒三人合力点化难以驯服的混元珠,之后天尊将混元珠分离,并交代灵珠下凡投胎为李家三公子一事后,将灵珠与魔丸交给太乙真人保管看护,此处背景故事交代仅有4分钟,为改善叙事效果,导演通过合理使用配音艺术,为观众营造了异常丰富的视听体验。该片段的背景音色为铜管,每隔几小节就使用弦乐,营造了强烈的情节预示氛围;影片用元始天尊的画外音,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具体背景,随后,管弦乐与铜管依次发声,锣被敲响,女声吟唱,配合太乙真人出场;当锣声再次敲响后,出现太乙真人、申公豹与混元珠打斗,此时合唱、弦乐一并出现,使观众萌发敬畏之感。又如,在描述哪吒与父母踢毽子的场景时,创制者通过使用相互碰撞的中西方乐音,生动体现了哪吒对父母陪伴的天然渴望,亦彰显了其希翼被大众认同的心理。导演通过充分发挥传统民族乐器的艺术优势,刻画、奠定了影片的叙事基础格调,加深了观众对影片主题的理解与认知。

(二)融合配乐传递特殊内涵

《哪吒之魔童降世》从文化创新视角出发,积极推动中华传统音乐与现代西方音乐深度融合,丰富了电影的叙事内容与空间架构,传递了独特的情感内涵。该片通过选择流行音乐元素,激发观众情感共鸣,营造了动感十足的观赏效果。[8]该片在叙述“村中孩童捉弄哪吒”的场景时,将民族传统乐器、爵士鼓与西方钢琴生动融合,以相对欢快的律动节奏呈现了哪吒的智谋;在描述孩童打斗场景时,以爵士乐跳脱表现了孩童的欢快与趣味。中西方音乐艺术的深度融合,塑造了该片的全新主题风格,也为观众呈现出区别于以往哪吒的人物形象。在影片的结尾部分,创制者将西方交响乐与合唱艺术融入中国风曲式结构,以全新的音乐风格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蕴涵的独特美感,使观众在充分体验流行音乐的同时,感受影片传递的“人与命运”斗争的深层内涵。

(三)创新配乐突破叙事主旨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改编得益于“中西文化融合”的创作定位,创制者通过以民族文化配乐传承为内核,遴选恰当的西方音乐艺术融入其中,既有效改变了传统同类型电影叙事的单调性与情感变化的单一性,也为观众塑造了全新的哪吒形象,实现了电影艺术创作与配乐意境的深度融合。该片通过使用西方交响乐生动渲染了极具动态性的银幕画面,拓宽了影片表述的空间。总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改编,不仅源自巧妙的故事情节设置,更得益于中西方融合的电影配乐风格,其中传递的多元艺术内涵和文化情感,为当前同类题材影片的改编提供了多元文化融合的全新叙事风格。

现阶段,国产动漫音乐制作、应用逐渐系统化,技术手段越来越成熟,多元文化融合意识更加完善,为我国动漫电影艺术开辟了新的发展格局。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一方面继承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动画电影的民乐与京剧元素,另一方面将西方音乐元素深度融合其中,打破了传统动画电影的配乐风格,全面拓宽了国产动画影片的叙事空间,实现了该类型影片主题与人物形象的传承与超越。

参考文献:

[1]劉林茹.神话与现实:中国动画电影的现代性改编——《哪吒闹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维比较[ J ].电影评介,2020(11):73-76.

[2]范双燕.谱写具有国际语感的中国旋律——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配乐特征管窥[ J ].电影新作,2019(6):62-64,72.

[3]王铉.国风题材动画电影音乐创作的新探索[ J ].当代电影,2019(12):101-104.

[4]景祯.二元联觉:动画电影的音乐视觉融合与国际经验镜鉴[ J ].电影评介,2019(2):106-109.

[5]刘金兰.音乐在电影中的应用——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 J ].黄河之声,2020(13):143.

[6]汪梓伊,刘光磊.《哪吒之魔童降世》:经典模式下的颠覆与创新[ J ].西部广播电视,2020(7):108-111.

[7]孟凡鑫.国漫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 J ].视听,2020(2):82-83.

[8]黄萃青.基于动漫音乐的民族化思考[ J ].艺术科技,2019,32(12):87.

作者:戚化怡

上一篇:汇率内外稳定协调论文下一篇:音乐之声音乐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