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民族审美机制论文

2022-04-30

【摘要】对“民族音乐+”的传播机制进行阐述,探讨民族音乐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探索出音乐传播的新路径。【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元素;增值应用;流转路径传播,从物态存在的方式来看,就是对信息的摄取、储存和流转,整个活动过程关涉两个范畴——传播方式和传播信息。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国古代音乐民族审美机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音乐民族审美机制论文 篇1:

大学音乐审美教育现状探究

【摘要】在当前素质教育中, 美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大学又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前沿,包括审美能力、审美意识、审美创新的培养,它关系到人心灵的陶冶和塑造,从这个意义上讲, 音乐美学是音乐美学研究者的必然课题,是音乐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就什么是音乐审美教育、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音乐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三大方面分析探究大学音乐审美教育现状。

【关键词】大学音乐  审美教育  创新  陶冶

一、什么是音乐审美教育

当前人们逐渐认识到,音乐审美教育在我国大学音乐教育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已深入人心。那么什么是音乐审美教育呢?目前许多人对什么是音乐审美教育并不是很清楚。

“音乐审美教育”顾名思义是以“音乐”为中心和立足点的, 是一个建立在“音乐学科”基础之上以“审美教育”为方法的一种门类。“音乐审美教育”这一名词是一个合成概念, 由“音乐”、“审美”和“教育”三个名次组合而成的词汇,三者共同限定并结合而成的产物。所以“音乐审美教育”的涵义可以从“音乐”、“审美”和“教育”三个方面共同体现而出。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在传播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有目的地重点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审美兴趣和审美意识, 进而促进音乐文化的发展,以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全面提高素质的目的。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兴起和意义

音乐审美教育作为一种审美实践活动,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受到东西方哲学家们的重视。如中国早在周代就形成了用“六艺”对贵族子弟进行教育的体制。其中“乐”是以诗歌、舞蹈、音乐为内容的美育课程。孔子认为成为君子“乐”是必不可少的, “乐以治性”即对人品性的培育不应是靠外在的强制作用, 而应该是以音乐的美来感化人的性情, 使仁爱成为人的内的自觉需求。近代教育改革家蔡元培曾就美育实施问题大声疾呼,并结合中西美育在北大实施美育教学。人民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创办“工学团”十分重视美育,并获得显著成效。在西方,大思想家柏拉图指出音乐教育除了注重道德修养教育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个人内在的目的与需求来探索教育。亚里士多德指出音乐有教育、精神享受和净化三大功能。卢梭也曾在自然教育中阐述说明音乐美育的重要性。

音乐审美教育育不仅促进了受教者在德智体等多方面的发展, 而且使受教者个体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从而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音乐美育对社会群体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 必将在我国目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教育改革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音乐美育作为培养提高人的全面素质的有效手段, 在推进全面素质教育中必将发挥出它的积极作用, 创造出一批高素质人才群体, 为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音乐审美教育存在问题

(一)存在没有美感教育的问题

当前我们大学的美育中存在没有美感教育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学生们常常感受到的美育不美的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三大方面问题,一是美育条件不美,二是美育内容不美,三是美育成果不美。首先在音乐教学中没有好的器材导致在音乐课堂上展示不到音乐作品的优美;教师水平不够导致不能传授学生真正音乐审美,更无从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达不到共鸣的效果;课程设置上没有把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有效结合起来,相反二者相互分离,导致重实践轻理论的偏颇等等。再者通过美育培养出的很多人没有真正领会音乐审美的内在含义,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现许多受到过艺术审美教育人的行为举止没有任何美可言, 甚至对美学的一种亵渎,这是音乐审美教育没有真正进入自身的灵魂精神世界。导致这样的原因在于实际情况中,很多美学教育仅仅简单成机械的技能学习,更带有功利性的目的性而不是自发的结果。结果出现了一批有很高学历而审美能力不足的人, 音乐技术能力很高但社会道德水平很差的人, 知识层次高但缺乏审美意识的人, 接受美育教育的人表现出如知识水平与技能操作能力不协调,知识水平与审美能力的不平衡,知识能力与道德意识的不平衡, 知识水平发展与创造力的成长不平衡现象等。

(二)认识不足问题。

一些大学在开展美育活动时, 简单地把美育等同于一门艺术课程,有的只是短暂的课程时段和简单的形式性的评价机制,无论从教学者还是学习者都不能清晰地论述什么才是真正的音乐审美教育,怎么才能更好地去教学实施教育活动。就教育者而言,美学审美教育应该是集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高尚的品德的人文工作者, 应该把东西方古典智慧中关于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的思想引入我们的大学美育课程中来, 如中国古代德育与美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六艺”的教学内容,其中音乐教育理念已经出现在教育活动中,西方早期哲学家亦把艺术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提上议程。所以音乐审美教育应是大学教育中健全人格培养、提升品格修养、丰富生活内容的必要手段,既要有智育, 也要有德育, 二者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三)实践课程的缺失

音乐审美教育既是理性知识的获取过程, 又是人的感性能力的培养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实现不仅仅只是靠如今大学课堂坐而论道的演绎,而应更多的靠亲身参加到实践过程中去,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好地达到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因此,现代大学美育既应该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应重视丰富的美育实践活动。所以广泛地开展艺术实践活动、审美实践活动成为美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如在舞蹈美育活动中, 除了舞蹈欣赏必修课程以外, 还应该多参与舞蹈学习和表演有关的实践活动;同样,如美声美育活动中同样应当重视乐队演奏、合唱活动、歌伴舞等活动。大学应该建立这样一个观念:美育, 是在实践中获得美的意识,美的知识, 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 实践, 是它最重要的教育方式。所以大学美育除了有必学的理论课程以外,广泛的社会参与度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多设置实践课程、为实践提供条件、增加课余实践时间才能更好的开展音乐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欣赏[M].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龚妮丽.音乐美学论纲[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张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北京: 人民出版社.

[4]徐中睿.师范音乐审美教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5.

作者:李涛

中国古代音乐民族审美机制论文 篇2:

试析“民族音乐+”的传播机制

【摘要】对“民族音乐+”的传播机制进行阐述,探讨民族音乐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探索出音乐传播的新路径。

【关键词】民族音乐+ ;音乐元素 ;增值应用 ;流转路径

传播,从物态存在的方式来看,就是对信息的摄取、储存和流转,整个活动过程关涉两个范畴——传播方式和传播信息。所谓“民族音乐+”的传播机制,简言之,就是遵循民族音乐发展、运动规律及特点,发挥音乐传播的渗透力,与其他元素“相加”,提高整个信息传播功能的机制。

一、民族音乐传播的基本属性

民族音乐是地缘文化的产物,主要属性有地域性、时代性和兼容性。社会变迁是其发生、发展及其流变的根本动因,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本体沐浴着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包容精神的洗礼,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嬗变。民族音乐元素的外在形式称之为民族音乐形态,既包括抽象的精神因素,也包括具体的显性样式。音乐元素所具有的传播属性,在音乐本体内涵和外延形成、完善的过程中,也逐渐完形。音乐传播结构系统包含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思维系统,民族音乐元素作为表意的载体,其传播的基本属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音乐资源的稳定性

民族音乐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地域性,这是区别于其他音乐的特殊品质。民族的地理气候特征、文化风俗、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相对稳定的因素对音乐形态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音乐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音乐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艺术生产本身是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人类最初的艺术品常常同生产劳动实践有着直接的联系,这就必然影响或决定着音乐的艺术风格和特点,音乐形态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在音乐传播中,表现为相对稳定,能够更为深刻,也更为本质地反映出时代、民族、地域的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民族音乐是具有某种特殊内涵和特殊意义的标示。

(二)民族音乐资源的依属性

民族音乐具有标志性内涵和标志性外延,民族音乐形态是民族音乐形式与民族音乐内容以特定方式统一起来的一种核心力量,它受到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审美意识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中国各民族音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在音乐形态的形成过程中,影响因素往往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现象。以南音为例,它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前秦兴于唐,形成于宋,中原汉族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与当地民间音乐相耦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音乐形态。南音延续至今,它的主奏乐器琵琶、筒箫的演奏姿势、形制仍与唐旧制相符,南音在曲牌名称、剧目、记谱法、音阶形式、调式体系、音乐结构层次上,保留了汉魏以来我国古典音乐的许多特点,与汉民族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深厚、丰富的炎黄文化积淀,与中原文化具有天然、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民族音乐中,必然具有中国民族文化整体性的基因属性。同时,民族音乐的依属性,也拓展了其传播范围的深度和广度。

(三)民族音乐资源的情态性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音乐形态的民族风格离不开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它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方式积淀下来,并且世代承传,延续下去。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音乐作品风格,就会涉及到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民族音乐形态是由音乐作品的独特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而形成的,民族音乐的地域性、风俗性以及民族心理的认同性,体现为音乐家观察和体验生活的独特视角、构思和创作音乐作品的特定方式。南音以闽南方言进行演唱,带有闽南浓厚地方文化色彩的古老曲乐,是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

(四)民族音乐资源的多样性

1.民族音乐形态的丰富性。中国民族音乐按形态特征可划分为民歌、说唱、戏曲、歌舞、器乐五大类。南音艺术是中国古代音乐具有现实形态的一个比较丰富、完整的大乐种,具有强大的信息承载和信息传播功能,其形态主要由指、谱、曲三类组成。现存南音古曲上千首。南音被称晋唐遗音,并受到元曲、昆曲、弋阳腔、佛曲和地方戏曲的影响,艺术表现内涵丰富。2.民族音乐调性的差异性。民族音乐调性决定于民族音乐的区域性。主要有昆山腔、梆子腔、皮簧腔。比如,南音以闽南方言为基础,是一种地域性音乐演唱,“腔由字生,曲依调行”,收声归韵。散曲中唱词读音、唱腔曲调特征,上四管、下四管典型伴奏形式,均关涉地方方言声母、韵母、声调等的音系特点。南音社团对象地主要集中在泉州、晋江、永春、德化,其中唱奏形式、乐器形制、旋律形态、润腔方法、曲式结构均有程度不同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为信息传播内容的差异性提供了充分的可利用资源。3.民族音乐乐器的多样性。器乐分打击乐和管弦乐。打击乐主要有鼓板、大小锣、钹,管弦乐主要有二胡、京胡、月琴、小三弦。比如,南音乐器主要有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拍板、双铃、响盏等,这种乐器的多样性,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多样性,提供了充分的物态条件。

(五)民族音乐的定位性

民族音乐的时代感和时空感,对传播信息具有定位功能。如电视《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选择了山东民歌中具有典型性的调式——带变宫音的六声徵调式和带清角音的六声徵调式,采用山东民歌中常见的5至8度频繁大跳的旋法,加之传统乐器的独特音色和演唱中适度的方言化处理等,烘托出典型环境、典型人物性格以及地域质感。

二、民族音乐资源“增值应用”的传导机理

民族音乐与时代精神的交集,表现为音乐元素的时代化、本土化、趋同化,艺术创作观念的多元化,也促生了民族音乐传播的重要理念,这一艺术新形态,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民族音乐资源“增值应用”的传导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挖掘民族音乐传播的能指和所指

音乐是一种隐喻性表达意义的语言,具有叙事、抒情、催化、象征、隐喻、渲染、联想、导向、整合、层次、节奏等多元功能。音乐元素本身或与文字、图像共同构成一个视听符号,可以进行某种意义的传播。音乐传播是把握和认识物质的存在,获得事物的意义,调节自身思维和行为方式的途径之一。在音乐传播过程中,人们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传输信息、交换反馈信息,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信息交互关系。

音乐符号意义的狭隘性和广义性,关系到音乐传播的有效性问题。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任何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即音乐本身所表达的对象属性。"所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即音乐向外衍生所涉及的事物属性。语言符号的这种任意性,表现为语言“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内在的、自然的联系。形象与概念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不是必然的。语言“能指”属听觉性质,只在时间上展开,它体现为只能在一个向度上测定,总是在时间维度中进行。一个孤立的“能指”可以具有多种含义,这就是音乐的多义性,反之,一个概念也可以在不同的“能指”中得到表达,异质同构,是音乐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内在条件。“能指”和“所指”是音乐的一体两面,它们之间即对立又统一,构成音乐符号的整体性。音乐的价值体现为“能指”与“所指”的对立上,音乐的“能指”与“所指”的价值就是通过这种对立体现出来的,正是由于“能指”与“所指”的差异性,使音乐具有广泛的传播性。

1.狭隘性——能指。音乐符号的绝对意义。意义是只有在与它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特定历史时期、条件、特定文化阐述系统中,其蕴含的意义才能得到全面的彰显,因此,“音乐+”传播机制是通过以文化的视角来开掘音乐意义而传播信息的。

2.广义性——所指。以人类心理的共通性来开掘音乐的意义,确立音乐符号的参照性,引导接受者能动参与音乐的二度创作,这是音乐符号最重要的传播属性。音乐传播的广义性、抽象性,足以突破地域的差异、文化差异、种族差异的樊篱。“音乐+”传播是一种音乐元素与其他艺术符号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互阐互释的机制。比如,在电影《功夫熊猫》中,钹、铙、锣、箫、竹、笛、古筝等传统器乐与西洋器乐相融合,与视觉图像相配合,极大地拓展了该片的推广范围。《功夫熊猫》尽管传播着西方的价值观念,但通过中国民族音乐以及“功夫”、“熊猫”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的传播,仍取得很大的成功。

(二)音乐元素的资源化应用

1.音乐元素在传播中的“部分”地位

把民族音乐元素作为信息资源来管理、使用,这是民族音乐传播的理念之一。同时,在传播的框架下,音乐只是传播的元素,而不是传播的全部。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场”是一个整体,其中场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由“场”的整体决定,而场的性质不是组成部分的性质的简单相加。康德的“先验论”进一步指出,人的经验是一种整体现象,不能分析为简单的各种元素,心理对材料的知觉是在赋予材料一定形式的基础上并以有组织的方式来进行,知觉不是感觉元素总和,音乐传播具有“场”的属性,在传播结构中“部分”与“整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或相加,“整体”不是由“部分”决定的,“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整体”的各“部分”性质和形态则是由这个“整体”的内部结构和性质所决定的,每个传播结构就是一个格式塔,它是通过各组成“部分”的联系而呈现出“整体”结构的总体性质。在音乐传播的形式结构中存在一种客观的张力,只有“部分”的内构“力”与“整体”的内构“力”同向,“部分”才是“整体”的“部分”,这个力就是音乐传播结构主导聚合力,它形成了传播的场效应,涵盖了视、听觉能量传播与耗散的全过程。音乐传播的整体性,体现为所传播信息的时代性、风俗性和风格性的有机统一。

2.在音乐传播中,音乐元素的发散性传播

音乐元素与其他元素并置,可以产生一种独特的格调,使传播富有感情色彩。现象学重视作品文本和读者的关系,作品的虚构世界和现实世界不同,它包括了许多“不确定点”,留下许多“空白”,强调审美主体的再创造作用,参与艺术创造活动。在音乐传播体系中,音乐表意的抽象性,扮演了传播文本中“空白”、“不确定点”的角色,极大地提高了传播文本的信息承载量。音乐提升了电影表现的格调,在推进情节开展,衬托艺术气氛,描写人物形象等方面施展着重要作用。

3.在音乐传播中,“音乐元素+”的组合模式

音乐传播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音乐本身信息的流转;一是音乐作为媒介在自身信息流转的同时,其他信息也经由音乐媒介而进行流转。根据格式塔同型论,在人的每一个知觉过程中,人脑内都会产生一种与物理刺激构造精确对应的皮质图画,这是音乐传播基础的生理条件。

——音乐传播的形式与内容

在西方美学史中,关于审美和艺术欣赏中产生共同美感的理论,都建立在两个基本的理论假设上:一是认为能引起共同美感的审美对象,是形式而不是内容;二是认为人类具有相似的心理感受、生理欲求和心理需要。“形式”是审美的对象,“心理”是审美的处所。那么,如何把“形式”和“心理”灌注到音乐传播结构创建中,是音乐传播模式探索的基点。在传播过程中,通过音乐的感染力和抒情作用,信息沿着从“形式”到“心理”,从“直觉”到“通感”的路径流转,这是音乐传播不同于其他传播媒体的显著地方。

——音乐传播的组合方式

音乐传播的涵义是指传播事件所包含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内容,是一个具有场效应的心物世界。音乐元素在传播中应承担四个职能。1.唤起欣赏行动的始动职能。2.维持欣赏行动趋向一定目标的聚焦职能。3.形成信息传播节奏职能。4.传递音乐信息的载体职能。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法则,按照一定形式把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传播结构与心理结构相契合,就实现了音乐传播的深度拓展。音乐元素与其他信息组合的方式主要有:(1)“相近”式组合。即音乐元素与其他信息在某些方面具有相近性,诸如地域、时代等。(2)“相似”式组合。即音乐元素与其他信息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诸如节奏明快的曲式与春光明媚的场景等。(3)“封闭”式组合,又称省略法组合。即音乐元素的表意性与其他信息发展态势相一致。通过感觉的互渗性,只表现某个具有特殊意义或象征性意义的局部,用音乐引起想像,将省略的其他内容信息补充完整。如音乐的起合与事件的发生与结束过程相对位产生的效果。(4)“图形——背景”式组合。即音乐元素作为背景衬托其他信息。如背景音乐等。(5)间离式组合。如通过音乐元素介入,产生陌生或疏离、新鲜的效果,调动传播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对音乐所传播的信息进行接受。(6)张力式组合。即利用音乐所具有的特征意义,来强调所传播的信息。如国歌、进行曲等。音乐传播方式组合是一个实践的课题,无以穷尽。

(三)音乐传播中的“异质同构”

“音乐元素+”传播模式是异形同构认识理论的具体应用。即把两种或几种不同视、听觉元素结合在一起,以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作用,构成语言符号的表义性,在视、听觉表达上,自然而然地从一个视、听觉语义延伸到另一个视、听觉语义。音乐本身的文化属性(民族、民俗、民情,民风)、价值理念,能够对心理活动进行诠释和表达,它是记忆的启动点,标志点和情感催化点,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有利于激发思维,提高记忆效率。民族音乐所具有的节奏感、象征性、隐喻性,有助于理解传播文本所包含的意义和逻辑关系。“音乐+”艺术传播体,提升了信息传播的品质,实现了“1+1大于2”的信息嬗变,信息传播从纯听觉或纯视觉转向视听综艺发展趋势,这是音乐传播形式的发展趋势,诸如音乐与表演(戏剧、戏曲、曲艺)、音乐与语言、音乐与广告、音乐与文学、音乐与影视、音乐与绘画、音乐与舞蹈、音乐与互联网等“音乐+”的传播样式。此外,音乐元素与其他信息资源 “嫁接”、“混搭”、“跨界”,产生出“西器中韵”、“北器南韵”等音乐形态,也极大地提高了音乐的表现力。例如花鼓戏的音调搬到小提琴上,川腔川调带入管弦乐,西皮、二黄曲调用在钢琴曲上,弦乐与戏曲唱腔巧妙融合,用管弦乐演奏昆曲唱腔,吹打乐、秦腔在电影主题音乐、场景音乐、背景音乐的应用,民族风情与现代作曲技法,民族调式、民族乐器配乐、民族管弦乐器,京剧唱腔与西方摇滚乐完美结合,当代流行音乐对地方民歌和戏曲借鉴,体现民族音乐元素的兼容性,尽管民族元素隐没于音乐传播的整体性中,但仍产生了显见的影响力,民族特征、文化意韵在音乐的抽象意象中表现出来。

三、民族音乐的流转路径

(一)加快民族音乐体系建设

音乐作为传播媒体,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音乐元素的可复制性。音乐成为传播工具,要能满足音乐产品规格化批量生产的要求。

——民族音乐形态建模

民族音乐形态的形成,是时代、民族及其艺术家在艺术上超越了幼稚阶段,摆脱了各种模式化的束缚,从而趋向成熟的标志,民族音乐形态就是其由内而合于外的风貌,是音乐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民族音乐“建模”的完型分类主要有四个子系统:“腔调服饰”子系统,“地域分布”子系统,“器乐演奏”子系统,“表现功能”子系统。“建模”是对音乐进行理性分析的重要手段,通过抽取样本分析,对民族音乐类型形态进行建模,使之具有与现代音乐一样的记音符号,便于音乐的接受和推广。而且,由于民族音乐的基础框架的建立,在这个模型的参照系中,既使引进其他民族文化,也不失本民族音乐的根基。

——民族音乐乐谱规范

音乐的传播涉及跨文化接受的问题,民族音乐记谱的标准化,通俗化、系统化、同一性至关重要,这是其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实现传播功能的基本要求。民族音乐乐谱体系包括音阶形式、调式体系及曲式结构等。工尺谱最初可能是由管乐器的指法演化而成,也是音高谱,由于它流传的时期、地区、乐种不同,而且与唱腔关系密切,唱腔直接关系于地方发音体系。此外,新、古音级不同,工尺谱所用音字、字体、宫音位置、唱名法、音高符号、节奏符号、宫调标示、乃至书写格式等各有差异,指法、撩拍、滚门、曲牌、管门等音乐要素各具特点。所以,需要有统一标准来对工尺谱进行转译,规范民间古乐工尺谱集成工作,工尺谱译成简谱不能简单化,需结合地方方言调性结构进行修正。

——民族音乐关系列表

分析民族音乐乐谱结构机理,归纳民族音乐基本句式,建立乐谱与乐器的关系列表,乐谱与乐律的关系列表 ,乐谱与乐调的关系列表,这些关系是探索民族音乐表现力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

(二)加大推动民族音乐向大众文化产品转化的力度

当前,应进一步增强对民族音乐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艺术定力,用音乐表达和传递整个社会高度认同的价值观念、伦理准则、精神情操的意识,这有助于进行诸如音乐作品体裁的选择、主题的提炼、结构的安排、风格的设计、表现手法的选择等,其所传递的信息才能在时代审美的大坐标中找到交汇点。音乐传播是一种社会文化产品,在传播构思与传播推广的过程中,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浸润着民族音乐的传播体系,使之具有民间习俗、日常生活的文化特征,成为一种文化、风俗的替代品或对象物。泉州南音是闽南地方特色的代表,南音清丽舒婉,文静素雅的“曲”中唱词,在宗教,民俗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南音曲词的内容大致可分为抒情、写景、叙事三类,承载人们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陶冶情操,自娱自乐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与闽南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以曲会友,以声传情是弦友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为音乐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音乐的仪式性使人的大脑处于放松性状态,类似和广操体操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建设一样,应加强“民族音乐广场舞编曲编舞”等工作,推出一些喜闻乐见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族音乐文化产品。

(三)互联网使民族音乐传播扁平化

音乐传播的效率表现为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及时性和互动性。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交互性、开放性、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远程化、无边界化的传播特点,极大地提高了音乐传播的效率。由于网络的信息共享性,音乐传播不受空间、时间的制约和限制,信息无限量传递、下载、增值,这将进一步拓展“音乐+”的信息流转平台。音乐传播方式的改变,音乐的形态也将变得更加多样化,切实加强互联网下的影视音乐,舞蹈音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的制作基础理论研究,对音乐节目制作的体制、机制进行创新,制定音乐传播网络系统化标准,建立、健全、维护音乐传播艺术发展的生态环境和市场运行机制,拓展音乐节目制作视角,架构开放式音乐传播节目制作组织体系,延伸音乐传播节目产业及其市场化运营渠道,创建音乐、影视节目有机结合的传播产品的孵化器,为“互联网+”、“音乐+”的音乐传播模式提供资源支持,以保障音乐传播的艺术性 、系统性、共享性、便捷性、及时性。

参考文献

[1]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11.01.

[2]维戈茨基(俄罗斯)著.周新 译.艺术心理学.[M] 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09.01.

[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OL],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18/c_111105580.htm.

[4]2015媒体融合发展论坛—打造强大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N].人民日报特刊,2015.08.21.

[4]霍德杰斯(美),音乐心理学手册.[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01.01.

[5]王安国.现代和声与中国作品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1.01.

[6]库尔特·考夫卡(美),李维.格式塔心理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01.

作者简介:左扬(1991—),女,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13级研究生。

作者:左扬

中国古代音乐民族审美机制论文 篇3:

浅谈民族音乐遗产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比较匮乏,保护工作滞后。一些宝贵的遗产面临消失或者已经消失。因此,发掘和保护民族音乐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为了不断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应通过立法的形式,对我国民族音乐遗产加以保护,通过培养复合型的管理人才,保证民族音乐遗产的有效传承。

一、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及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

1.民族音乐遗产管理工作纷繁复杂,不仅涉及遗产管理的本土化问题,还要对世界各国的宝贵经验进行借鉴。因此,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外语能力的提高,通过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对外交流的要求;同时,要对中外地理、历史延承、文学艺术等进行学习和涉猎,学习和钻研古代文献和考古相关的资料。要对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的品德进行培育,强化其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

2.要对保护民族音乐遗产方面的立法现状与历史方面进行广泛涉猎和深入研究,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含义和原因以及过程、措施等进行高度关注和全面分析。同时,要对特定国家的民族音乐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解,对所遇到的问题能够采取合适的处理办法,从正面和负面以及不同的层面更好地保护民族音乐遗产。还需要全面了解熟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制订与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对现有的管理措施、经验和不足进行仔细和全面的研判。

3.在对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进行培养和培训的过程中,要以音乐专业知识为基础,不断强化民族音乐的知识传递和技能培训,使其能够在观点、方法方面有所提高,并能通过田野考察和文献记录,不断学习民族音乐遗产的相关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整理和完善;此外,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还应加强对世界音乐(也称世界民族音乐)相关课程的学习,以便形成对于世界民族音乐的多元化的、感性的与理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学习力度,以便能够熟悉与掌握我国民族音乐遗产的相关知识。

(二)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一些民族音乐由于得不到保护而最终消失,一些民族音乐由于管理不善而日渐枯萎。重要原因就是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缺少社会艺术实践,创新意识不足。对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大多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的。受教育者通过教师的讲解或者远程教育等形式,了解民族音乐遗产的种类、内容和保护形式,但是对如何进行管理,管理者需要具备何种知识和技能等都较少涉及。這样就忽略了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的教育与培训原则。一些高校和社会组织虽然注重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社会艺术实践的培养,但由于社会艺术实践的经费有限、成本高,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是有选择地进行,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2.面对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音乐市场,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的培养理念有待加强,如果仅仅停留在提高专业技能方面,那么即使受教育者的专业知识再丰富,也难以和市场需要合拍。但是,在对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重知识、轻素质的培养范式依然盛行。实际上,音乐作为一种感知艺术,任何单纯技能性的训练都是很难奏效的,尤其在培养民族音乐遗产高素质全方位管理人才时,这种与时代要求不相符的培养模式对民族音乐遗产本身会产生消极影响。从另一个侧面讲,我国民族音乐遗产市场正在遭受空前的冲击,一些从事音乐事业的人才更多地转向了音乐治疗师、音乐管理者、音乐经纪人、音乐策划人、节目制作人、音乐主持人等行业,使得民族音乐遗产管理领域出现了大量的人才缺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强化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拓宽其就业渠道,对民族音乐遗产的管理和保护将造成沉重打击。

3.我国持续繁荣的文化市场对音乐人才的需求也水涨船高。近年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呼声越来越高涨,我国民族音乐遗产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得到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此时,需要大量高素质、高能力的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填充到文化事业发展领域,为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贡献力量。但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并未对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的培养给予过多关注。同时,音乐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压力较大,社会需求较少,人才培养的资源浪费情况严重。

4.我国传统教育对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的培养侧重于“教”而不是学,强化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强调了教育者的言传身教,试图通过“知识牵引”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其中。一些教育者未能真正领会教育工作的真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等都无法得到发挥,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难以胜任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个明显的事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的素质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人才的审美和兴趣也与以往大不相同,可是我们的教育和培养方式却依旧延续过去的模式和手段。

二、民族音乐遗产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一)提升民族音乐遗产管理的创新能力

在不断繁荣民族音乐遗产的同时,通过民族音乐遗产创新与改革,使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能够进一步接受新思想、新技术和新观念,并以此为基础,实现民族音乐遗产管理的质的变化。为此,需要进一步培养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民族音乐遗产管理实践和艺术活动中,不断将创新意识融入其中,贯穿到理解、分析、处理民族音乐遗产管理的整个过程。同时,要借助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不断在艺术探索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巧;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能创造性地提出具有战略性的观点与见解。

(二)提高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的素质

需要对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的培养体系进行优化,在进行音乐教育、专业教育的同时,提高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比如,要注重语言表达、文字编撰、科学思考的训练,强化管理人才的文化底蕴。这样,不仅能有效拓展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的文化视野,增强其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力、理解力、表现力与创造力,还能丰富其人文知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再如,要对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进行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技术史和伦理学的教育与培训,使其知识结构与素质结构得到调整和提升,知识面得到充分扩展。

(三)树立创新性民族音乐遗产管理观念

民族音乐遗产本身就是创新性活动的产物,是祖先在千百年的劳作中形成的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瑰宝,只有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管理和保护,才能使之不断焕发生命力。从这个角度讲,对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的培养要引入和强化创新精神,使其在管理和保护遗产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产生新的思维,并转换成创新能力和管理绩效。

(四)形成民族音乐遗产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对现有的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做出必要的调整,使管理人才能够跨学科、跨专业地进行民族音乐遗产的管理工作。借助社会力量,在政府的引导下,由相关部门牵头对此类人才加以认证,颁发合格和执业证书。此外,还要对此类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以便在学术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为民族音乐遗产的管理工作设计适合的方案,对原有的管理机制和体制进行有目的的调整和优化。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作者:王媛媛

上一篇:新形势下农村初中品德教育论文下一篇:任务型教学法写作教学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