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校园管理论文

2022-04-18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意识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事业的支持,在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和品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化初中校园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化初中校园管理论文 篇1:

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初中校园体育文化

[摘   要]围绕互联网环境下的初中校园体育文化相关问题,文章阐述了应用互联网构建初中校园体育文化的具体情况,结合相关的研究综述提出理论依据。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初中生的体育喜好,找到适宜的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方向,其次针对研究结果,分析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以及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体育;校园文化

如今,互联网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初中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教育初中生的重点已经不局限于讲授知识,还在于培养其身体素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体育教学暂时没有占据合理的教育比重,有的初中生受传统思想的桎梏,认为进行体育训练并非主要的学习任务。在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其优势构建优质的校园体育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初中生的思想观念。笔者以此为主要探究目的,基于网络环境,探索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策略,为促进初中生体育素养的提升打好基础。

一、初中校园体育文化研究综述

近些年关于初中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相比校园传统文化、校园学习文化的研究,明显较少,研究内容也多局限于文化构建路径、产生的影响、注意事项等方面,或者以固定的某种体育运动作为论点,探索以其为核心的校园体育文化构建方略。比如,孙延武认为,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应当从“精神层面、制度管理、物质层面”三个角度入手;刘金鹏认为,初中校园体育文化可以通过成立社团、组织活动来构建;王晓红认为,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必然能够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树立师生健康的体育文化理念;黄芳平提出了中学啦啦操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促进意义等。此外,对于互联网在初中校园体育文化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没有太多专业的研究成果。因此,为了更进一步从互联网的角度寻求构建初中校园体育文化的突破点,笔者综合近十年的校园体育文化论文要素,得出相关结论:参考初中生的实际学情,构建初中校园体育文化的要点为“由兴趣和理念带动实践活动”。互联网的广泛性和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变学生的运动理念,对构建初中校园体育文化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二、应用互联网构建初中校园体育文化的具体概述

(一)研究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有三。其一,当前,一些初中重智育轻体育,这便导致有的初中生身体素质比较薄弱。为了让学生有良好的体魄,能以充沛的体力来应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可以通过构建积极向上的初中校园体育文化,来焕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其二,考虑到有的初中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不强。因此,需要发挥互联网的舆论优势,帮助初中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发自内心地支持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工作,全身心地投入相关的活动当中。其三,应用互联网可以快速、详细地统计每一名学生的体育喜好,从整体角度确定相应的体育校园文化发展方向,有效节约教师的时间、精力与学校的资金预算。

(二)研究原则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需求、喜好、意见为先,确定初中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建设目标以及部分发展细节。

2.实事求是。参考学校的资金预算情况以及学生所提的合理要求,适当制定发展计划。如果有学生提出的体育项目对其成长没有明显的益处,便不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3.择优选择。如果学生之间的需求和意见产生矛盾,教师应将其中体育教育价值比较显著的一项作为首选。

(三)研究内容

1.通过互联网调查本校初中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兴趣爱好。

2.通过互联网调查本市各所初中在校园体育文化方面的建设措施。

3.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与相关的调查统计结果,确定本校的体育校园文化发展方向。

4.将多媒体技术、微课等融入教学,给学生讲授健康运动的体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5.组织学生以社团的形式参加体育活动,并利用互联网科普这些体育活动的相关知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风气。

(四)研究创新

本课题的創新点在于构建初中校园体育文化的形式更为严谨,传统的校园体育文化构建大多从教师或学校的角度入手,构建方式多局限在完善相关的运动设施、组织相应的体育竞赛、引入新颖的体育项目上。这些构建方式并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兴趣爱好。在互联网环境下,体育教师的调查统计活动能开展得更为全面、广泛,可以充分照顾到每一名学生的意见。这样,其所构建的初中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就能更加契合学生的学情,从而让体育活动的开展事半功倍。

(五)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转变初中生对体育运动的固有理念,帮助其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同时,创新了创建校园体育文化的方式,营造出更加和谐积极的体育运动氛围。此外,通过互联网的教育引导,体育活动能以更为科学的方式进行。这能让初中生获得更适宜、更专业的锻练,有效激发其对体育运动的喜爱之情。

三、应用互联网构建初中校园体育文化的成果

(一)调查成果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及资料检索法两种调查方式,均以互联网作为主要检索工具开展研究工作。

问卷调查主要在本校进行。笔者在校园网上组织了问卷调查活动。问卷主要内容如下。

1.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选项有(1)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2)短跑、竞走、跳远、跳高等田径运动。(3)登山、攀岩、马拉松等户外运动。(4)其他运动。学生要做出相应的选择。

2.学生认为学校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体育设施。提出有关看法和观点。

本次问卷调查覆盖了全校共2500人次,并按照学生年级、性别进行了细分,具备全面性与公正性。

资料检索即通过互联网调查本市近百所初中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情况。参考每一所初中的等级、校风,曾组织了哪些校园体育活动等,再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将其他学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经验作为参考借鉴。

(二)统计成果

通过统计问卷调查结果可知,本校喜欢球类体育运动的学生占80%,喜欢田径运动的学生占17%,喜欢户外运动的学生占2%,喜欢其他运动的学生占1%。通过分析本市其他学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情况可知,仅有30%的中学曾组织小范围的体育竞赛,项目多集中在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上。由于没有开展全校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这些竞赛的影响力也相对薄弱。综合两种调查的统计结果,笔者建议在本校构建以球类运动为主、田径运动为辅的体育文化环境,因为喜欢户外运动以及其他运动的学生也对这两类运动存在一定的参与兴趣。

(三)教学成果

教学计划要求在互联网环境下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为落实这一要求,笔者通过微信群、QQ群等建立了网络社团板块,让喜欢各种球类运动或田径运动的学生加入其中,每周挤出一小时的课后时间在群中发送视频,有相应的球类经典视频,如在篮球社团QQ群中发送《麦迪时刻》;有教学视频,如在羽毛球社团QQ群中发送《羽毛球的特殊持拍手法》;等等。还开展关于体育运动的讲座,宣传如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会对生命健康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每周末组织一次线下的比赛活动,可以是正规比赛,如足球“11vs11”一小时正式比赛,也可以是趣味活动,如篮球三分球罚球大赛、足球颠球比赛等,鼓励学生按照兴趣参与其中。

总之,回顾整个课题的研究历程,在互联网环境下,构建初中校园体育文化虽然收获了良好的成果,帮助全校学生提升了身体素质,但在细节上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活动内容有时很难兼顾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异,如比赛类活动男学生参与较多,趣味类活动女学生参与较多,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比男学生低等。其次,田径活动有时开展不足,有时不能对参与田径活动的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喜欢球类运动的学生过多,教师将精力主要放在球类活动的组织上。二是学校教学经费有限,对田径场地等的维护略显不足。三是田径类活动的教学视频太过专业,不如球类运动的视频有趣,导致有的学生难以对田径运动产生兴趣。因此,教师还需要再接再厉,从细节入手,進一步优化初中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工作。

[   参   考   文   献   ]

[1]  孙延武.初中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20(1):133-134.

[2]  刘金鹏,何旭鹏,李鹏.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路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8(14):107+109.

[3]  王晓红.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0):102-103.

(责任编辑    黄   晓)

作者:梁明勇

优化初中校园管理论文 篇2: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意识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事业的支持,在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和品质。因此,教师在班级中管理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本文也针对初中校园内部教师进行管理中,激励教育方法的巧妙渗透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这一管理工作找到正确的开展方法,有效的引导初中生向着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前言:初中校园内部教师在实施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之中,还需要有针对性的了解到,学生当前对于教师所提出的要求,也需要找到正确的课堂教育工作开展方法,这样才能够发挥出管理的作用,也能够积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而激励机制在课堂中的渗透,能够为教师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便捷,因此,本文也对其进行分析,找到正确的激励机制渗透策略,希望能够巧妙的优化管理工作的效果,以此为初中生后期的成长提供最大的支持。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德育目标不明确,内容无法与时俱进。在应试教育影响的大背景下,很多初中阶段的教师把精力都集中在提高学生成绩上,并没有关注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德育工作的开展不够系统化。很多初中教师仅仅利用每周班会的时间,对学生的纪律、校规、校纪等情况进行总结和通报,甚至并没有全方面系统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只是让学生听一些耳熟能详的励志故事。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来说,这些故事内容早已过于陈旧,甚至令他们感到反感,整个德育教育工作缺乏明确的目标,也不能够及时对教育的素材进行更新。

(二)班主任不能够以身作则。俗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些初中阶段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自身都无法起到有效的示范作用,这也会导致整体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例如:一些班主任要求学生衣着得体、头发整洁、不玩手机,但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却无法做到这些标准。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学生面对班主任对自己的教育和引导时嗤之以鼻,并不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教育,甚至会给学生造成负面的榜样作用,严重影响了初中阶段学生等未来良好发展,也导致了初中院校内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存在的低效的现象。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就是数量比较多,并且结构复杂和多样性,所以初中学校内部所开展班级管理的德育教育工作,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初中时期的德育教育,大部分都覆盖思想品德的知识内容,也包括在所有的教学活动和日常活动之中,只有教师真正地对其进行挖掘融入活动,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够从言行、举止、风气等各个方面,进行德育思想理念的贯穿,也能够让学生在生活细节当中,形成良好的品质。所以能够看出,初中班级内部的德育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需要教师能够意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在良好的德育教育管理思想理念下,为学生营造出最佳的班级氛围和班级环境,这一点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后期的进步,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能够营造出“时时说德育、处处践德育”的课堂教育模式,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一点对于班级教育环境的改善,以及学生后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具体方法

(一)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清楚地意识到初中生的成长需要小伙伴的陪伴,因为成年人带给孩子大多数都是距离感和压抑感,如果能有同伴给予帮助,那么孩子的童年则会变得更加的快乐。所以良好人际关系的处理,是帮助初中生减少思想健康问题最为主要的一个方式和手段。在初中生思想方面存在问题是通过家长、教师,还有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有效地排解自己不良的情绪。在这其中还需要以班级中的同学和自己的小伙伴为核心,这样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倾诉自己内心的想法。因此班主任就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开展“你我是好朋友”这样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朋友的重要性,并且让初中生学会与他人敞开心扉说说自己内心的想法。同时,也需要告知同学们听到他人的秘密不外传是一个人最为基本的准则,根据这样的教育模式,学生之间就能够潜移默化的形成一种不成文的约定,大家彼此交流内心的小秘密,但是却没有外传。这样彼此产生了信任,自然而然就能够处理好人际的关系。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对于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教育资源给予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因为在目前为止,很多初中的校园依然没有意识到,思想健康这一教育工作,对于孩子成长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所以在整体教育活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所能够关注的依然是孩子考试的成绩,这种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会造成孩子的思想问题频繁出现,并且越积越多,严重影响孩子后续的健康发展。所以国家内部的教育部门也需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有针对性的对教育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特别是对于一些贫困落后的地区,还需要把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有效的宣传和讲解,使其能够建立起思想咨询室,并且鼓励毕业生来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给予一定的经济上的补偿以及薪酬上的奖励,这样的形式都能够使这个地区拥有着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德育教育人才,也能够使校园内部德育教育工作走上一个正确的发展道路。从而以初中生为核心,正确地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实现德育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減少孩子内心的烦恼,帮助孩子得到健康的成长,也能够使每一个初中生都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教师也需要以德服人、以理服人,让学生在遵守班级制度和要求的过程之中,给予教师足够的尊重,例如:教师如果能够提前在班级中,制定出一系列的规则,并且学生都能够严格的遵守,这样的规则就可以避免出现课间大声喧哗、打闹的现象。以此引导学生能够共同的遵守规矩,团结一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

(三)通过激励教育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我国初中校园内部传统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一直以来都是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主体,也是核心的人物,所以在班级中也占有着主导性的位置,学生时时刻刻都要听从教师给与自己的安排,遵循着教师的要求,完成一系列的知识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经历的任务。因此,学生长久也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班级在管理过程中,学习的氛围并不浓厚,这也直接造成了学生的心情出现了压抑的情况,整体学习的效率相对比较低下,甚至会出现厌学的情绪,班级管理工作也难以在这样的环境中顺利的开展和进行。

在当前班级内部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教师还需要成长的坚持以学生作为教育工作实施的核心,恰当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够实现最佳的对于管理工作开展效果。同时,也需要利用激励的思想以及有效的策略,建立起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教育模式,这样对于师生关系的融洽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虽然停留在课堂上,但是依然需要关心和了解到学生当前在家庭中生活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情绪的波动等各方面的情况,这些都能够对学生的引导起到推动性的作用。一旦学生思想方面、心理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把这些问题得以解决,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教师有着更加强烈的信任感,并且世上之间彼此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从而实现最佳的教育和引导效果,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于班级体更有归属感。除此之外,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也需要适当的放权让学生手中有权力,这样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之中,通过有效的开展管理工作,使学生在遵循制度的同时,建立起相对比较和谐的班级内部的风气,这也是激励教育开展一个最佳的标准,能够帮助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四)强化初中生对于班级管理思想意识

在我国的初中校园中,学生的年龄还相对比较小,思维和智力发展正处于终极时期,所以在这一阶段,学生很容易进入叛逆的性格环境之中,这也导致很多初中生对于自我在情绪上的管理能力存在着缺失的现象,也没有形成健全的思维和智力,所以,一旦遇到很多事情初中的学生在处理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偏执的想法,这也是我国社会中各种各样初中阶段学生出现打仗、违法犯罪事情的主要原因,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导致班级不能够拥有一个团结和谐的氛围,教师的教学质量差,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所改变。所以还需要正确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拥有良好的态度,教师也需要渗透激励教育的理念,通过对学生内心激励机制的观察和引导,强化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思想意识,这样才能够使管理工作真正的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和效果。

例如:当前的初中校园中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所具有的生活条件相对是比较优越的,所以,这样的学生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化比较严重的现象,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班级的秩序,为良好的学习氛围造成了影响。所以教师也需要树立正确的激励机制观念,利用积极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引导,打破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意识,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结论:综上所述,纵观我国初中校园内部,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直接决定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情况,也决定了学生后期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由于受到传統教学的理念影响,很多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完全忽略了激励机制的渗透,这也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所以在以上内容中,本文提出教师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中,激励机制的巧妙渗透策略,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优化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为学生的良好进步提供最佳的管理支持。

参考文献

[1]傅秀玉.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德育教学的难点与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21,42(05):153-154.

[2]毛亮.茶香四溢,德育飘香——初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J].福建茶叶,2021,43(04):144-145.

[3]方莹.“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管理创新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1,23(05):217-218.

[4]朱佳娴.“三全育人”见高效——初中“德育导师制”的实施与成效[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36):2.

[5]童泽娟.新时期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20(35):52-53.

[6]田湘丽.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重要性的研究[J].华夏教师,2020(20):87-88.

作者:张文东

优化初中校园管理论文 篇3:

校园安全事故问责制的若干思考

对于初中校园来讲,安全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国家对于校园安全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且制定与出台了许多校园安全相关的政策与法规。在教育发展的今天,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仍然漏洞百出,安全事故处理的责任制度不尽健全。关注校园安全事故问责制度的完善,充实安全事故问责制度的内容,才能推进安全校园建设。

【关键词】校园;安全;事故;问责;思考

1 校园安全事故问责制的不足分析

1.1 校园安全事故责任主题不尽明确

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第八章,还对校园安全问题的奖励与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教育、建设、文化、卫生、交通、司法行政等部门,不依法履行学校的安全监督与管理责任,上级部门给予其批评。安全事故发生,上级部门视直接责任人员与其单位情节的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罚。出现违法问题,追究刑事责任。这样的条例,规定了学校没有安全管理与教育的责任,即便发生安全事故,出现重大安全隐患,亦是如此。虽然此文件包括了一切校园安全的责任承担者,但却没有根据校园安全事故的类型明确每一个细化的责任人,一旦安全事故发生,并不能找到真正负责的人。

1.2 校园安全事故归责依据有待优化

校园安全事故的归责依据不明确,会直接影响安全事故责任主体的明确性。从目前实施的相关法律文件来看,学校在安全事故中主要承担过错性责任,即学校有过错就承担责任,没有过错就不承担责任。除此之外,法律文件中还存在有过错推定责任的相关规定,各个法律法规文件的标准并不相同。法庭在审理校园安全案件时,如果依据的法律文件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审理结果,自然责任的承担方也不尽相同。

1.3 校园安全事故追责深度明顯不足

校园安全相关法律文件中,校园安全事故的负责人应当承担与之相应的刑事、民事与行政责任。然而,在法律文件的执行过程中,总是单单追究了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忽视了追究间接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校园安全事故责任的追究不够彻底,会影响法律的权威性,对于校园安全事故中权益受损的学生来讲也不公平。比如,某学校的教师体罚了学生,学校就将此教师免职。学校发生踩蹋事件,就将校长撤职,而不是追究负责安全疏散学生的责任人。追责的深度不足,让校园安全事故在表面上看来处理得很好,但却没有发掘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 校园安全事故问责制健全对策

2.1 校长要建立健全的校园安全问责制理念

建立校长问责制,是推行校园安全事故问责制的重要前提。在初中学校中,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人事工作、教学工作与各项管理工作的决策者,其权利与义务是难以分开的。要促进校园安全事故问责制的健全与推行,校长应当建立明确的责任意识,为全校安全负责。建立强烈的校园安全责任意识,校园中一旦发生安全问题,校长要第一个站出来承担安全责任,当然,安全责任的承担量要在合理范围内。除此之外,初中校长应当领导初中学校中的教育工作者建立校园安全问责制度理念。校长在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应当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校长更要领导教师队伍建立全员性的安全管理理念,培养全员的安全管理意识,给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2.2 丰富与明确校园安全事故问责制内容

第一,明确安全问责主体,明确谁来问责。校园安全事故问责工作的主体不只是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的上一级领导,更有学生家长、新闻媒体以及司法机关等。明确安全事故的问责主体,才能推动校园安全事故问责的细致化。

第二,明确安全事故的问责客体,也就是向谁问责。校园安全事故发生,要向谁问责。一般来讲,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校长以及教师、教职工作人员都具有维护校园安全的责任。要对校园安全事故进行问责,就要明确相关责任,而一个校园安全事故的问责客体应当包括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校长、中层管理人员、安保人员、教职人员以及学生等不同的层次。

第三,明确校园安全事故的问责范围,解决问责什么的问题。问责一个校园安全事故,需要明确三点内容。也就是,校园安全事故的责任重点、层次以及具体类型。

第四,明确校园安全事故问责的程序,解决怎么去问责的问题。一个校园安全事故的问责工作,一定要做好职责的划分,邀请公众参与,尊重法律原则上的问责程度,推动校园安全事故问责过程的合理化。

第五,明确校园安全事故问责报告的制度。在对一个校园安全事故问责之后,如何向学校、社会公布是一门技术,让每一位关注校园安全事故的人得到答案,了解校园安全事故的问责工作情况。校园安全事故问责制的执行,需要得到明确问责报告制度的支持。问责人员需要向上一级教育部门上交一份书面材料,对校园的安全责任问题进行报告。让社会人士了解问题工作的进展,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

第六,明确校园安全事故问责的处理细则,解决如何对待问责结果的问题。如何去处理校园安全事故的责任人,需要根据法律法规去得出最后的答案。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给予行政处罚,应当受到法律制裁的要移交给司法机关,用法律手段去维护受害师生的权益,提高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权威性,促进校园的稳定与和谐。

2.3 明确校园安全事故责任的原则

第一,坚持依法问责原则。校园安全事故的问责工作是一项具有严肃性的工作,每一个条款的应用都宁缺毋滥,对于把握性不足的条款,宁可缺少也不可乱用。针对现有的法律法规,校园安全事故的问责工作能做到什么样子,就做到什么样子,不得利用个人理想化的观点去推行实际的校园安全问责工作。坚持依法问责,提高每一个问责程序的完善性与严厉性,才能保障问责主体与客体的权益。校园安全问责制一旦决定落实,就不得掺有一点人情,坚持维护严肃性,不将其视为宣传的工具与口号。

第二,坚持过错推定责任的原则。所谓过错推定责任,也被称为过失责任原则,在认定责任的过程中,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被视为责任认定的基本条件。依据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只有在自己存在过错时,才需要对校园安全事故承担相关的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本身没有过错,就不需要承担因校园安全事故带来的民事责任。校园安全问题发生后,由于学校教职人员的问题转变成为安全事故,相关人员就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第三,坚持社会大众参与的原则。问责校园安全事故的责任,需要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让校园安全事故的处理更加透明,才能体现公正性与合理性,让校园安全事故得到合理处置。

2.4 重视校园安全问责制文化的建设

推进安全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对于初中校园学习、生活氛围的优化有积极作用。

首先,初中学校要建立校园安全问责制相关的制度与文化。校园安全问责制不单单是一种管理制度與责任制度,更是一种文化制度。要促进校园安全问责制作用在学校管理中的发挥,初中学校校长要做好安全事故问责制的宣传,给校园安全事故问责制提供良好的落实环境。

其次,促进初中学校校园安全事故问责行为文化的建设。将校园安全事故问责制这种制度性的东西转变成为实践层面与行为层面的东西,引申成为校长与师生都积极维护的行为文化,有利于校园安全事故问责制的落实。

最后,开展校园安全文化月活动。学校应当结合实际教学任务,选择一个月作为校园安全月。利用这一个月的周六日组织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了解安全隐患以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3 结语

综上所述,用科学合理的校园安全问责制去明确校园安全的责任,将校园安全视为教育工作实践的前提,能够让教育工作者明确安全责任,积极落实维护安全的义务。关注校园安全事故问责制的建立,杜绝一个竹篙打一船人现象的出现,明细化初中校园安全管理细则,能够让校园安全成为人人心系之事,有利于校园安全度的大幅度提高。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 江苏省昆山市 320500

作者:李诗玉

上一篇:工业企业融资管理论文下一篇:教育政策评估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