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优化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工科院校《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在整个会计学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分析工科院校《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创新的主要内容,针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实际提出了教学创新的主要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教材优化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材优化教学管理论文 篇1:

浅谈高等院校的教材管理

摘要:教材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必须对教材实行规范和科学的现代化管理,以适应当今社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教材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高校教材是以高等教育为基础,以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基本要求为前提,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具有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创新教学内容、主导教学方向的作用。教材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教学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搞好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工作,选用、编写和出版了一批质量较高,适合我校办学方向的教材,取得了很好成效,切实向学生提供了许多优质精品教材。

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中指出:“高等学校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第一章第一条)“搞好教材建设与教材供应是提高教育质量,稳定教学秩序,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第一章第三条)可见,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知识传递的载体作用。对教师的教学而言,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教材是学生系统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培养科学世界观和优良道德品质的工具。因此,教材的建設与管理在教学管理的系统中是十分重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征订和发放,应该引起高校教学管理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教材建设和管理谈几点想法:

一、教材选用的制度化

教材的选用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质量,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教材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更新。教师一定要不断的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了解教材的更新变化,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也是自我知识更新的有效途径。如果教师信息敝塞,就会不可避免地选择一些过时的、陈旧的教材,使所用教材不适应专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要,这是对教学、对学生的不负责任,说严重点是误人子弟,难以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这关键的第一步如果没走好,后面的方向就可能会出现偏移,就难以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笔者通过与各高校教材管理人员的交流中了解到,在高校教材选用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高等院校中对教材的选用和其它教学环节相比较,在认识上还没有得到它应有的重视,教材选用的制度不够健全,制度的执行力度也远远不够。教材选用基本上还是以教师个体为主,专业指导委员会或教材建设委员会,以及各院、系、教研室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教材选用的质量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二是自编教材的盲目性,有的教师为编而编,不是为用而编,质量也没有相应的机构把关,教材编写质量得不到保证,这是一个较为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自编教材应该通过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或教材建设委员会,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专业建设的要求论证确认后实施编写,不能够个人盲目地随意编写,更不能不经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或教材建设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滥发自编教材。因此,针对教材选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对教材的选用一定要慎重,要有前瞻性,要与本学科的发展相适应,要与本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和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同时,在选用教材的过程中不可忽视教材中知识的应用性、科学性,内容要循序渐进,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自学。作为高职院校更要重视教材的实践技能和应用性,这样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技能潜力,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为保证教材选用的质量,在选用教材的程序中一定要坚持制度化,首先由任课教师提出选用的教材,交教研室或系部进行初审,再报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或教材建设委员会最后审核,方可由教材科实施征订,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以保证教材选用的质量。绝不能一人选择,领导签字而定,这样随意性的选用教材,是害学生害学校。这种现象在高校教材管理中还是存在的,有的教材不适应教学,内容和课程大纲有较大的距离,有的教材直到课程结束,学生都没用过或用的很少,对本课程的学习没有发挥教材所具有的作用。这就反映出在教材选用的各个环节上没有到位,责任人没有尽到职责,制度没有健全,或者是有制度而没有认真执行和落实。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教材选用的制度化,并认真执行和落实,其目的就是要保证每一门课程都能使用最优秀的教材,同时也就要求高等院校要把教材的选用作为搞好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加以重视。教学管理部门对教材的选择范围应做出相应的、规范性的要求和指导性的建议,宣传推广省部级以上的优秀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十五”、“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并将使用优秀教材和重点教材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一项指标,这样会对教材的选用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 教材管理的规范化

教材管理是教材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应该包括教材质量的跟踪管理和教材征订的计划管理,以及教材发放的管理,这里主要谈谈教材的质量跟踪管理和教材征订的计划管理。教材的质量跟踪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加强教材使用过程中的质量跟踪调查,获得信息的反馈,才能真正了解教材征订的质量情况,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在新一轮的教材征订中推广教师和学生喜欢的优秀教材,淘汰不适应的或陈旧的教材。这就需要教材管理部门组织教师及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及时填写教材使用情况反馈表,汇总后由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或教材建设委员会经过认真分析,提出调整意见报教材科实施,同时对教材进行检查评估,从教材的科学性、应用性、创新性等几方面进行评价,并纳入到专业评估,这就避免了一种教材多年不变,促使教材不断更新,使教材的质量管理真正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教材的计划管理,就是指教材的征订工作必须建立在计划的基础上,而不是无计划的盲目征订,无计划的管理会给学校带来损失,甚至是巨大的损失。教材管理要计划先行,计划的不严谨,也会给工作带来很大的背动,不是造成多订、漏订、就是错订,不仅工作效率低,还会使教学受到影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就要求教材管理者,要有计划的头脑和意识,要提前做好教材的预订计划和所要估计到的追加计划,才能确保教材的征订和发放工作的质量,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教材管理工作中,建立教材档案是很有必要的,各学院要对各专业每年使用的教材进行整理归档,建立教材档案,通过教材的变化,可以反映学校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变化,对本校的教学研究是很有价值的。同时,教材建设是反映高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见证一所高校教材建设的历程,它的意义是深远的,便于今后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更新变化有一个系统和整体的了解及把握,为以后教材建设与教材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对开展教材编写和教材研究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三、教材管理信息化

高校选用优秀教材、规划教材是教材选用的一贯原则,但目前出版社多,出版教材也多,教材更新很快,在浩如烟海的出版信息中要查找一本既优秀又适合本专业的教材并非易事。因此,教材管理部门要为教师做好服务,帮助教师选好教材,沟通出版社与教师之间的信息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广泛收集各出版社的书目和检索光盘,指导和帮助教师查找好的教材。每年的《教学用书汇编》,各出版社的《新书目录》,以及书目检索光盘都应及时与各院系沟通或分发到相关部门,以提供大量的教材信息,供教师们参考和选择。

可以设立“新教材、新书目”橱窗,收集整理各出版社,新华书店新出的教材和相关书目,供教师们随意查阅,教师也可随时反馈和提供新的教材和相关书目信息,供教材管理部门参考和查找。

由于选择教材时,往往只看书目和大概内容提要,很难确定一本教材的好坏和适用程度,因此,可以和各出版社联系,设立最新出版的教材样书专柜,为教师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务。

通过网络大量收集各出版社和媒体关于教材和相关书籍的信息,通过网络来实现出版社与教师之间快捷的信息交流。在教材管理中,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优势和便捷是大家所公认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准确、快捷、高效以及多功能特性为教材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功能,服务于教学是教材管理工作者应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各高校要建设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各高校的办学模式、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都在探索各自的模式和特色,由于各种模式和特色的不同,对教材的要求和管理也就不完全相同,教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要与教

材管理的结构机制相适应,才能达到最有效、最优化的管理效应。

教材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管理系统,并在高校内部的局域网中充分发挥作用。高校教材计算机管理作为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它不仅为教材管理部门提供高效快捷的管理,同时也为各院系、各部门和出版社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比如为各院、系及时提供教材的库存信息,教材的选用信息,为出版社提供需求信息,为财务部门提供相关财务信息等等。这就给教材管理部门和教材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要具有计算机信息管理的熟练技能,才能真正提高教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高校教材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是实现教材管理有序发展的必要途径和管理模式。同时,教材管理部门更要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務的思想,才能最大可能的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材和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兰芝,等.关于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2005,(5):122-124.

[1]廖亚利,等.高校教材建设及教材管理改革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6):169-172.

作者:余丽霞

教材优化教学管理论文 篇2:

《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摘要】 工科院校《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在整个会计学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分析工科院校《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创新的主要内容,针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实际提出了教学创新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工科院校; 高级财务会计; 精品课程; 教学创新

一、引言

自2005年起,部分名牌工科院校在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又开始会计学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重点建设《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3门会计学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孙涛,2007)。会计学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既是一项教改的创新,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会计学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对于促进会计学专业的教学创新和教学相长、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会计学专业研究团体的形成、规范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逐步构建会计学专业教学文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使会计学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取得成效,《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是关键,而在《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创新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以及教学管理(主要是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如何围绕《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目标进行教学创新,值得探究。

二、教学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队伍创新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关系到《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质量和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是一项根本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但由于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教师队伍基础较为薄弱,具有高学历及出国进修访问经历的教师人数较少,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科研能力、教学团队、科研团队等方面的现状与建设特色鲜明的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精品课程群的奋斗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从发展战略的高度,不断进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队伍创新。

(二)教学内容创新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多方面的,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除增强理论知识和能力外,还必须要加强对学生会计技能的训练,因此,教学内容的创新表现在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理论上的内容创新取决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性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性质特殊,既有边沿性的内容也有前瞻性的内容,所以,《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理论内容应在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实践上的内容创新,既要注重传统的特殊会计业务的实践创新,也要注重新型会计业务的实践创新,既要注重基本动手能力的训练,也要注重操作能力提升训练。《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不能流于形式,应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根据教学需要和效果进行创新,充分发挥会计学专业教师的学术水平。

(三)教学方法创新

《高级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能性都很强的课程。但是,在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会计专业教学方法中,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比较呆板的公式化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着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刘梅娟,2007)。为了实现新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探索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四)教材创新

目前《高级财务会计》的教材有很多版本,但是所有版本的内容和体系都差不多,严重制约着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创新。教材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引擎,因此,《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要从教材创新和建设开始。《高级财务会计》教材急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与时俱进,反映会计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信息,不止内容新颖,而且体系也要有所创新;二是本教材不同于专著,它要把基本概念交代清楚,说理要透彻,系统性要强;三是本教材要摆正在会计学专业课程群中的位置,处理好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关系,把相关内容衔接得好,而且篇幅适当。

(五)教学评价创新

1.课程考核评价制度创新

长期以来,工科院校对学生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的最主要方法是卷面考试,主要根据考试卷面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考试一般在课程结束后或期末集中进行,教师先出一些复习提纲,大部分学生都是临时突击,死记硬背教师所提示的复习重点。这样的考核评价当然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业好坏,虽然这对促进学生刻苦学习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从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出发,工科院校应创新《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制度。

2.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创新

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的提高,现行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评价模式,是泰勒的目标导向评价模式,以结果评价和定性评价为主,只重视教师劳动结果的评价,而忽视教师教学的具体过程;只重视教师过去教学行为的评价,着眼于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特别是教师在评价之前的工作表现,而忽视教师未来的发展能力;只重视评价的管理与奖惩功能(教师评价的结果往往作为领导决定奖励和晋升职称等的依据),而忽视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

三、教学创新的主要对策

《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创新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需要结合会计学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从我国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可以采取以下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一)选配优秀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既然已经认识到了《高级财务会计》主干课程在会计学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就必须要把最优秀的教师选配承担主干课程的讲授。由于会计是一种职业,讲授人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选配任课教师时应充分考虑其实践能力。

加强“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王荣娟等,2008),优化课程团队的双师结构,形成一支既熟悉企业财务会计最新动态,又能把握会计准则发展方向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师资队伍,以提高《高级财务会计》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具体措施有:一是鼓励教师参加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并取得资格证书;二是建立兼职教师队伍,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高级会计人员做兼职教授。

(二)不断更新课程内容

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的带领下,应紧跟时代形势及专业发展,及时吸收会计学专业前沿知识,进行课程内容更新。《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性教学内容应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基础,紧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展动向,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有效地渗透到该课程的教学中(李莉,2009),把最新的知识内容、最前沿内容讲述给学生,使《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性教学内容常变常新,常讲常新。

《高级财务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理论性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外,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创新也是本课程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本课程实践性教学内容创新的目标应是不断提高学生的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和会计工作岗位适应能力。比如,创新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实验内容,在合并范围只有一个子公司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子公司,或者增加一个子公司的子公司,或者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内容相融合,增加投资核算的内容等等,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能力。

(三)优化教学方法

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基础,运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模拟实验等相结合的现代教学方法,以达到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互补的教学效果。具体的有效措施有。

1.改进课堂讲授方式

尽管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有多种,但课堂仍然是最主要的途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保证信息的充分传递。同时,课堂讲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浓缩课程精华,突出重点难点。所以,课堂讲授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环节。因此,《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仍是课堂讲授。但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教学方法,每一节课内容都是教师从头讲到末,不容学生半点思考就将答案全盘托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适应《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基于《高级财务会计》研究型课程的特点,应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基础上,辅之以“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蒋卫东,2005)。将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启发式教学,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来掌握新知识;通过提出问题,使学生已有的课程群知识逐渐融合到《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学习中,达到课程群的知识相互融通。

2.实施案例教学

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多种渠道,其中将案例教学融入专业教学中是一种有效途径。案例教学的实战性特征适应了《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复杂、研究性强等特点(李江萍,2007)。案例教学的方式也有多种,一种是让学生先掌握相关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剖析;另一种是教师先通过案例介绍把问题引出,从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出发,一一讲授相关教学内容。运用案例教学法时,一方面应把多个专业知识点融会于一个案例之中,注重提高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拓宽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另一方面,应借助不断涌现的上市公司会计业务案例,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启示,使他们考虑问题时不囿于教材和现行的会计准则和制度,而是独立思考解决方案,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3.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合并财务报表部分,常因其内容多、合并对象之间关系复杂、会计处理的工作量大而成为《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难点,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方式,将复杂的关系及过程图示,既有利于学生掌握也有效节省时间。在外币业务会计部分,将汇率变化的形式和种类及其影响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既便于学生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4.组织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近年来针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创新的一种举措,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紧密教学沟通、强化师生交流,使教学过程变得活泼生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具有应用性的特点,涉及的问题均是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实务中的热点问题,通过课堂讨论,为学生搭建一个关注、参与专业热点的平台。选择最具现实意义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现实问题,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探讨问题的热情、提高语言表达、观点表述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模拟实验

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1)手工《高级财务会计》模拟操作。让学生在实验室手工完成《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实验的全过程,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企业特殊业务会计核算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2)会计电算化操作。将手工会计模拟操作转换成网上模拟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学生有了比较,进一步掌握了特殊业务会计电算化操作的过程和原理。(3)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与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共建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到这些单位实习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金融工具会计核算方法、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等特殊会计业务。(4)重点投资建设软硬件设施先进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及时更新教学软硬件设施,保持实践性教学条件和环境的先进性,训练和强化学生特殊会计业务操作技能。(5)整合课程设计、互联网实战、课程辅助教学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和历届会计学专业优秀毕业生创业案例调研等多种教学手段,搭建实践性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特殊会计业务操作能力。

(四)建设精品教材

《高级财务会计》精品教材是充分反映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能全面准确地阐述本学科先进理论与概念,充分吸收本学科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科学系统地归纳本学科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与发展规律,反映区域和学校特点,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注重素质教育,具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应优先建设《高级财务会计》精品教材,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同时应积极开发多媒体立体化教材,构建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的精品教材网络平台,实现精品教材资源共知、共建、共享。

(五)优化教学评价

优化教学评价,在评价功能上由过去注重甄别和选拔转向注重激励和发展,在评价标准上更加人性化、弹性化,在评价主体上更加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参与,而且学生的自我评价往往更重要。

1.创新课程考核评价形式

以笔试为主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方式束缚了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改变这种现象,在《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逐步改变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方式,把笔试成绩和平时作业、实习和实验过程中的成绩、创新性表现等各方面的成绩综合在一起,根据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确定最后的课程成绩。同时,对笔试考试的方式和内容也应进行创新,形式上主要是改变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适当选用开卷考试、案例分析、课程论文等多种方式。在内容上主要是在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实务性内容以及可发挥性内容,同时在考试内容的选取上,采用试题库的方式,采取随机的方式从试题库中选择考试内容,以体现考试的公平性。对品学兼优,通过注册会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学生,实行相应课程免修、免试制度。总而言之,使《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2.改进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制度

对任课教师实施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评价工作应根据各工科院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从评价的要求来看,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应包括学生的评价、同行教师的评价、督学的评价、领导的评价和综合评价,要综合各方面的评价结果,得出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结论,使评价工作有利于任课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结论

精品课程是高校课程中的精华,强调以信息化为手段,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孙春军,2008)。因此,《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不仅仅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教学与管理,将相关教学大纲、教案、习题集、试题集、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教学资料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而且还是包括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管理等在内的一个系统工程。工科院校《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创新,应紧扣会计学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步伐,在不断进行总结和调整的基础上,逐渐探索适合会计学专业《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新方法,从而最终实现《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奇杰.《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创新——任务型教学[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0):248-250.

[2] 孙涛.会计学精品课程群建设中的教学改革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75-77.

[3] 刘梅娟.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会计之友(下),2007(12):60-61.

[4] 王荣娟,樊伟,刘智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与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9):152,101.

[5] 李莉.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23-125.

[6] 蒋卫东.导向式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综合),2005(30):72-73.

[7] 李江萍.案例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0):53-55.

[8] 孙春军.应用型本科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11):149-150.

[9] 陈文军.开展《高级财务会计》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基本思路[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9):80-81.

[10] 杨蕾,李蔚,段远源.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6):105-108.

作者:王奇杰

教材优化教学管理论文 篇3:

高校教材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摘要】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教材管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今,在高校不断扩大规模、改革学制的情况下,高等学校教材管理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广大高校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本文主要探讨当前高校教材管理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材管理问题对策

在当前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增多,师生需求都体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下,教材已不仅仅作为教学的基本工具,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然而,传统教材管理方式显现出了日益严重的缺陷,无法与时俱进,为广大学生群体提供更多的便利,反而阻碍了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所以,对高校教材的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一、当前教材管理工作暴露的问题

随着高校的发展与教学管理的变革,教材工作职能、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不同于以往仅局限于教材征订、发放和库房管理的基本内容,现在的教材管理部门应是整个学校教材管理制度与推动教材建设的主导力量,是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现阶段而言,高校教材管理发展的相对滞后,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

1.教材准入机制缺失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教材出版事业进入了整体发展变化的新时期。随着出版机构体制机制的改革,大量出版社意识到高校受众的重要地位,并加大了对高等教育教材出版领域的投入力度,市场规模出现了近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激增局面。而相较于出版市场的“百花齐放”,高校教材的选择却相对保守,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如今丰富的教材出版资源,常年采用同一种教材的现象较为普遍。与此同时,受各种因素影响,当前高校教材中低水平重复、内容相近甚至雷同的现象仍较为突出。同一专业课教材可能有多种不同版本,质量和水平良莠不齐。同质化教材的泛滥,致使一些具有创新性、趣味性的高水平教材难以被使用,而一些相对陈旧的教材还依然被反复使用。因此,在筛选教材的过程中,如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方向,实行切实有效的教材准入机制,在尊重教师选择的基础上,对其所选教材进行一定监管,是值得教材管理工作人员思考的问题。

2.教材管理手段落后

随着高效学生人数的增多,学分制的普及,教材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随之加大,但国内很多高校中依然或多或少地使用纯手工统计的管理方法,不仅工作量大,错误率也很高。如不迅速与数字化校园的各项管理系统对接,将逐步被隔离于教学管理的网络体系,无法适应教材管理工作改革的需要,以至于阻碍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3.教材管理人员观念陈旧,缺乏积极性

将教材的管理工作看成是一项收书和发书的简单劳动,是一项被动的工作,缺乏与社会出版社以及高校间各部门的互动和协作,与整个教材市场环境和高校教育教学活动脱节。教材工作人员视野局限,思路闭塞,缺乏对教材发展趋势的前瞻性思维,停留于最基本的工作流程,疲于改革,是目前高校教材管理工作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4.教材未形成健全的评估体系

全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促进了高校对于本科阶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日益成熟与完善,但是对于高校所用教材的监控与评估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教材作为本科教学的重要因素,如何针对教材选用、教材建设、教材管理工作本身等内容进行监控和评估,很少引起高校的认真思考。评估环节中,对于教材的环节也多流于形式,这就导致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反馈散乱且不准确,没有反映出最真实的使用情况,更无从谈及对教学工作的促进。

二、加强高校教材管理的措施

教材管理与教材建设是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各高等院校结合国家关于发展高等教育的相关部署,努力创新思路,调整各项教材管理规划,出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教材工作举措,力图在教材管理工作中充分体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显出特色”的教育发展目标。

1.将教材准入机制落到实处

为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教材的选用是非常关键的,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选用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教材选用程序,创造选优、用优的运行环境。以笔者所在的中南民族大学为例,在现行的教材系统中,教材管理人员每学年对教材信息数据库进行一次全面更新,对信息库中所有获得各类各级奖项的书目都进行了标注。任课老师如需选用数据库以外的教材信息,需要提起申请,经过审核后进入数据库。教师网选教材有特定时间段,在规定时间内,老师只能从信息库内提取信息,并进行选择,由学院逐项审核通过后,方能完成整个报订程序,从而从系统流程上对教材选用进行严格把关。

2.建立教材评估体系

教材质量优劣与否,需要科学的评价机制进行判断。教材评价即是以教育评价理论为指导,以教育目标为依据,根据教材评价指标体系,对教材价值做出判定的教材建设手段。我国现行的教材质量评价体系主要从内容质量(包括二级指标:教学水平、科学水平、思想水平、文图水平)、编校质量(包括二级指标:加工水平、设计水平、绘图水平、校对水平)和印刷质量(包括二级指标:印刷水平和装订水平)进行判断。教材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所形成的评估机制和体系,将教材使用评价落到实处,真正为实际工作服务。同时,通过网络系统采集教材的有关信息和反馈意见,对一定年限内的教材使用效果展开情况跟踪,形成系统的数据分析;主动联系学校各专业骨干教师担当一定的评审工作,根据自身的经验,定期对教材或教辅资料进行评价。

3.加强教材管理软件的建设

随着数字校园的普及,教材的管理方法也应当随之发生改变,实现网络化、电子化、自动化,与财务系统和教务系统等充分对接。目前很多高校都通过自行开发,或者购买安装了教材管理软件,但就使用情况看来,虽初步实现了教材管理的信息化运行,但实际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存在一些画蛇添足或者考虑不足的状况。应当建立健全教材的管理系统,完成以下职能:①及时了解国家教育的发展动向,各个出版社新教材的发行,能够及时订购教材,进行市场比对,调节数目,保证教材到位的时间、数量;②收集教职员工和学生对于教材的反馈和意见,给师生良好的服务,提高工作效率;③进行资金的结算、教材统计等。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目前,随着教材管理模块成功并入教务系统,从教材数据库更新、教师选订教材、学生选订教材、订单统计、教材发放到教材账务管理这一完整流程均实现了信息化,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采集与统计、账务的核算与查询,大大提升了工作的效率与统计的准确率。

4.加强教材建设

由于各种因素,在高等教育事业突飞猛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教材建设工作多年来明显滞后于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发展与改革步伐。对于这一不可回避的事实,高校教材管理者必须结合生源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校规格等各方面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教材中长期发展规划,以适应学科发展、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要求。在现阶段,较为可行的是把教材建设改革的重点放在精品教材建设、实验教材建设、特色专业系列课程教材建设以及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设之上。同时,加大对与重点课程建设和重点教改课题挂钩的教材编写项目的扶持力度,确保优秀教改成果迅速固化为出版物,使教改成果尽快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5.开拓教材管理模式新思路

教材管理模式的确定反映出一所高等院校对教材建设工作和定位和重视程度,目前国内高校主要采用综合型模式、双轨型管理模式、开放型管理模式。各高校所推行的教材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不尽相同。事实证明,任何一种教材建设管理模式都具有优势和弊端,不能完全满足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教材管理工作者应结合所在高校的实际情况,对现有教材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力求取多种模式之所长,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营运企业的优势资源,提升管理成效,减少管理成本,为教材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間。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教材管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和学校能否科学良好地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物质基础。我们要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探索,改革和完善教材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才能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使学校的教育水平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欧阳薇.浅谈高校教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2007,(12):156-157.

[2]王宝珍.高校教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8):44,47.

[3]黄俐.对高校教材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11,40(2):116-117.

作者:陈晓希

上一篇: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论文下一篇:货币政策实证检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