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的金融危机论文

2022-04-21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性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重新凸现。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有效需求不足现象的本质、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对策。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统计数据的金融危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统计数据的金融危机论文 篇1:

美国次债危机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分析

摘 要:次债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会对美国经济产生巨大负面影响,并通过其巨大的资本、金融体系和有效消费需求向世界传播。美国次债危机主要通过中国股市、房地产、金融体系和出口贸易渠道影响中国。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下受到损害的欧盟国家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这些负面影响最终会对中国劳动力就业产生深重的影响。

关键词:次债危机;经济发展;就业

美国次债危机愈演愈烈,已经引发了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甚至正在引发一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此次由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将严重导致全球经济衰退,进而对中国劳动力就业产生严重影响。对此保持警惕,对于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乃至解决越来越严重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美国次债危机的产生

次债,全称是“次优级抵押贷款证券”,是相对优先级抵押贷款证券而言的。作为次债标的物的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那么,为什么贷款机构愿意向那些信用差和收入不高的人群提供这么高风险的贷款呢?这是因为自从2001年开始,为了刺激美国衰退中的经济和达到“居者有其屋”的政治目标,美联储不断调低利率刺激房地产业的发展,把制造财富效应的战场转移到房地产业。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买房,以推高房价继续上涨,贷款机构就开始大量发放次级贷款。同时,房价的不断上涨又极大地提升了借贷人的信心,他们期望即使凭借自身收入无法还款,也能通过房价上涨带来的本金和利润还款。2003年末,美国的次级房屋抵押贷款总额刚过3000亿美元,2006年就已达到2万亿美元,其中在2006年的新房购房者中,用次贷买房的人已经占新购买方人数的40%[1]

但是从2004年6月起,迫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压力,美联储的低利率开始了逆转。美联储不断提息,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美国住房市场大幅降温。申请次贷者的收入、信用状况本来就不好,再加上借贷利率比普通抵押贷款的利率高2%-3%,借助于房价上涨来还款的希望也宣告破灭,这就导致贷款得不到偿还,于是次贷风险迅速暴露。同时,在经历了近3年的次贷高增长之后,现在开始进入集中还款的高峰,但房地产泡沫破裂使得大量次贷负债人无法还本付息,一批发放次贷的房地产金融机构就只有破产倒闭这条路。目前已经停止营业的次贷金融机构已经超过50家,据说还有100多家也陷入了危机[2]。此时,次债危机已经宣告产生。

下面两图有助于我们理解次债危机的产生过程。

二、美国次债危机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历史上,每次金融危机都曾对发生国和世界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严重的甚至造成全球经济衰退。据美国《幸福》杂志提供的资料显示,最近20年间世界上出现的金融风波,都曾对当地经济造成不少的伤害。至少有14个国家因金融危机,导致国内生产总值损失达10%以上。最严重的首推80年代初期阿根廷、智利发生的金融危机,阿根廷为此损失国民生产总值达55%,智利损失达41%。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造成的国内生产总值损失为15%。[3]那么,此次美国次债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对美国和世界经济又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呢?

美国次债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对于身处此次金融危机的我们,该如何解读美国次债危机带来的经济影响呢?

首先,应该把目光投向此次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金融危机下,房地产市场是拖累美国经济下滑的最重要因素。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第三季度住宅投资环比大幅下降20.1%,远高于第二季度下降的11.8%,并拖累同期经济增长1.05个百分比。9月份新房销售量环比增长4.8%,同比下降23.3%。9月份月均现房销售量环比下降8%,同比下降19.1%。[4]现房销售的持续低迷和存货增加反映了美国房地产市场低迷的现状。而近几年美国新增的GDP中,房地产及相关产业所创造的新产出,已经占到了50%[5]。(由于2008年的统计数据很难获得,所以笔者运用2007年的数据。不过,笔者认为这并不妨碍本文的分析。因为2008年房地产的状况甚至更糟。)然而,此次金融危机导致房地产业更加动荡。由此可知,金融危机通过房地产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与此同时,自2007年夏季美国爆发次债危机以来,美国金融业逐步陷入危机。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而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9月21日,金融危机中幸存的最后两家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从此,华尔街结束了投资银行的年代。9月22日,美联储再拍卖750亿短期贷款,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以缓解信贷紧缩形式。10月7日,道琼斯指数四年来首度跌破万点大关。10月15日,美国股市再现“黑色星期三”。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7.87%,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9.0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8.47%。由此可见,作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引擎金融业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

其次,我们简单的看看欧盟的情况。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也是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美国经济如果发生严重的问题,其它国家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冰岛政府陷入破产危机,急需国际援助。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盟成员国不断有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收购。2008年9月23日,英国主要住房贷款供应商—布拉德福德-宾利银行由于股价大跌,财务脆弱,日益依赖英国中央银行注资,面临被收购的命运。10月4日,德国地产融资抵押银行宣布,由于商业银行停止对他们提供援助,受到德国政府支持支援计划失败,可能面临破产。根据资料显示,停留在美国的国际资本约有9万亿美元,其中4万亿美元可能由欧盟所持有。虽然它们不完全是次债,但按目前美国金融资产中次债的比例计算,欧盟人持有美国次债最多,[6]而经济损失正是次债“惹的祸”。

最后,我们再看看中国的情况。某些学者认为,由于中国没有开放资本市场,人民币没有国际化,中国持有的美国房屋抵押证券的数量也有限,因此美国次债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影响中国股市、房地产业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健康有限。对于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难道目前中国股市的强烈震荡与此次金融危机无关?房地产业的“相对萧条”也与它无关?我们要知道信息的传播和投资理念的扩散是超越国界的,其对股市的作用可能比流动资本对其的影响更严重。美国次债危机面前,人人自危。这种恐慌心理和信心的丧失,对股市、房地产业和金融体系的影响不可低估。关键是如何重塑投资者的信心。当然,金融危机对中国更为明显的影响当属出口,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金融危机的发生,导致美国国内消费意愿下降,市场需求下降。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都有可能加剧。这势必会严重损害中国出口。也许,你会说美国不是中国唯一的出口对象,我们还可以诉求于欧盟或者其它国家。你要看到的是,此次金融危机同样会影响欧盟及其它国家。美国消费减少,导致欧盟的出口减少,从而欧盟的进口减少(我们不要忘了,欧盟也是美国的出口国,美国才是最终的消费地)。更为严重的情况是,面对“越来越小的出口蛋糕”,竞争势必会加剧(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类似的国家似乎挺多)。与此同时,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导致中国的出口成本加大,严重地影响中国的出口。2007年前三季度,净出口对中国GDP的贡献率约为40%。由此可知,出口的损失对经济的影响,我们不应忽视。

下面一图有助于我们理解金融危机如何影响美国和世界经济。

三、美国次债危机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国际劳工部组织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2008年10月20日预计,在2009年底之前,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有可能造成2000万人失业。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员张丽告诉记者,“现在,外地返乡人员到人力资源找工作的人数已经明显多了起来。”可见,金融危机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金融危机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冲击,首当其冲的是中国金融相关行业。前不久,新浪网刊登的一篇报道描述到,金融危机下全球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约有200万人失业。华尔街大概6000-8000华人面临失业的威胁。由于中国金融行业起步晚,金融理念落后。尽管发展迅速,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金融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还是相对低下的。在如此情况下,中国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必定有一部分面临失业。第一,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金融业将受到损失,金融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将降低。所以金融业不会有太多的新增岗位,甚至岗位有可能减少。第二,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不得不面临发达国家劳动力的竞争。第三,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不得不面临中国新增劳动力的竞争。其中,2009年中国将有逾600万大学毕业生。其中不乏有谋求金融业工作岗位人员。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下国际资本流入必将减少(受到经济利润风险、汇率等影响)。中国互联网企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这些企业往往依靠的是一个创意和国际资本而生成。在国际资本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这些企业也只好倒闭或裁员。

金融危机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冲击,还将表现在房地产业。资料显示,2008年中国60000家房地产企业可能死掉40000家。金融危机下,中国房地产价格受到抑制,同时居民收入下降,随时面临失业的危险,导致房地产需求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房地产企业的利润与现金来源。恰恰此时,银行收缩银根,企业贷款越来越困难。最后,支撑不下去的企业只有倒闭关门,而勉强支撑下去的企业有可能裁员来缩小资金开支。

金融危机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冲击,最为重要的是制造业、零售业等行业。香港工业界立法会议员梁君彦2008年10月29日出席立法会会议时表示,预计将有二成五,即约两万间内地港商厂房将倒闭,此将导致中国公司裁员,推高失业率。正如梁君彦所言,内地港企的倒闭正在珠三角兴起。2008年10月份,有三家香港零售业上市公司被清盘,玩具代工商合俊集团旗下拥有6500多名员工的东莞两家工厂宣布倒闭,家电生产商百灵达宣布关闭内地的附属公司和厂房。数据显示,仅2008年上半年,中国约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而其中大多是东南沿海城市企业。可见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受损,内需不足,加上世界其它国家经济受损,中国出口贸易面临巨大阻力,导致出口贸易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出现就业岗位流失的现象。

下图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国次债危机如何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

四、结语

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房地产和出口贸易产生严重影响,导致这些行业的企业生存困难。如此困境下,企业有可能通过裁员等措施减轻本企业的经营压力,以求自保。所幸的是,政府正在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政府明确要求,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内需的措施,并从改善民生、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灾后重建、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十项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建.美国次债危机影响分析[J].开放导报,2007(10),40~42

[2]王建.美国次债危机影响分析[J].开放导报,2007(10),40~42

[3]余颂.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启示[J].湘潭大学学报,1998(4),51~55

[4]张明.美国经济下滑和美元贬值对中国出口和通货膨胀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时评),2007(11),

[5]王建.美国次债危机影响分析[J].开放导报,2007(10),40~42

[6]王建.美国次债危机影响分析[J].开放导报,2007(10),40~42

(作者通讯地址: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7)

作者:饶泽华

统计数据的金融危机论文 篇2:

有效需求不足的治理研究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性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重新凸现。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有效需求不足现象的本质、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对策。

一、理论回顾---有效需求理论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有效需求”概念的提出和相关理论

一国产品的需求包括国内需求(内需)和国外需求(外需)两个方面。内需又分为理论需求和有效需求两个层次,理论需求是不考虑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有效需求则是一种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显然有效需求更具有现实性。

“有效需求”一词,最早出现于马尔萨斯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马尔萨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一般商品生产过剩的可能性,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但具体对“有效需求”进行明确的定义,却是凯恩斯在他的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在这本书中,凯恩斯重提有效需求不足,建立比较完整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且从两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有效需求的内涵。

1.从商品的总供给价格与商品的总需求价格的关系来分析有效需求。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总就业量决定于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均衡时的总需求量,即决定于有效需求。商品的有效需求是指在技术、资源与成本(生产要素的成本)不变的条件下,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即有支付能力的社会总需求。因此,凯恩斯认为,在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就是所谓的“有效需求”。可见,商品的总供给价格是受商品的总需求价格决定的。

2.从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和就业人数的关系分析。商品的有效需求同时又指投资与储蓄达到均衡状态时的需求。凯恩斯认为。商品的总需求D包含两部分:一是对于消费资料的需求D1;另一个是对于投资物(即生产资料)的需求D2。当商品的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总需求价格D(DI+D2)等于国民收入Y。由于国民收入包含两个部分:消费C和投资I,所以D(Dl+D2)=Y=C+I,则Y-C=I即投资。而在国民所得Y中减去消费C又等于储蓄s,则s=I,即储蓄等于投资。故有效需求同时又是指的在投资与储蓄达到均衡状态时的需求。

尽管对有效需求的两个定义表述不同,但二者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因为二者实际上都是将与总供给相一致时的总需求称为有效需求。区别只在于用第一种方法定义时,有效需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所决定的是均衡的就业量;而用第二种方法定义时,有效需求(投资与储蓄的均衡点)所决定的是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二)有效需求不足

如前所述,按凯恩斯的解释,有效需求是指社会总需求,即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的需求。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无法实现理论意义上的均衡,当国民收入不能全部转变为有效需求,这就形成了有效需求不足。因此有效需求不足可以被认为是一国经济增长中的常态。

1929-1933年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给处于发展顶峰中的资本主义经济以致命的打击。在这一社会历史背景下,力主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理论应运而生。在分析经济危机以及产品大量过剩和严重失业问题时,他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其真正原因,并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存在规律”等三个心理规律上做了分析,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凯恩斯打破了传统经济学中关于市场机制的神话,否认了资本主义的无危机论,认为由于上述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资本主义客观上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的机理,若没有政府干预经济,则必然会影响经济发展。

二、理论批判及实证分析

实际上,从古典学派、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到货币主义直至理性预期学派,研究宏观经济的传统是只重视流量的分析,而很少联系到资本存量。他们研究宏观经济现象时都是以变量之间纵向的变动比率关系为主,而很少联系变量之间横向的结构比例关系。所以,他们要么是完全否定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要么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总需求不足。但是,在经济的变化过程中,经济变量纵向变动速度的变化必然导致经济变量横向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生变化,经济变量横向比例结构的变化又制约着经济纵向的发展速度,只有同时考虑到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才能真正认识经济运行的本质。

(一)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分析

现代经济是一种货币经济。从我国情况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在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中,货币供应的内生机制不断加强,同时由于中央银行货币供应调控和外汇管理体制等制度设计,使得货币供应也表现出一定的外生性特征。这种内生与外生共同作用的货币金融体系为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下的有效需求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柳欣(1999)在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论分析——宏观经济研究的一种新方法》中提出了一个由银行、企业、家庭三部门组成的内生性货币供给模型。该模型假设经济由居民、银行和企业三个部门构成。企业的成本为: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利息和利润。作为企业成本收益的重要变量工资、利息和利润又构成了居民、银行和企业的收人来源。由此将传统的收人---支出模型改写为:

Y=W+D+r+π=C+I (1)

w工资,D折旧,r利息,π利润。公式 (1)的收入方可以表示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企业生产的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分组成,固定成本包括折旧费和管理费,可变成本包括原材料和工资。由于一个企业使用的原材料只是另一个企业生产的,其原材料的成本也可以分解为工资和原材料成本。因此,为了简化,这里假设可变成本仅仅由工资构成,固定成本则由摊提费用决定。摊提费用取决于厂商购买固定厂房和机器设备时的投资和利息率。这样,总成本由折旧、工资和利息构成。当总支出超过成本时,厂商将获得利润。如果给定企业的成本和税率,则总支出的变动将决定企业是否盈利或亏损。

通过企业的成本--收益模型计算,可以有效地将投资等重要经济指标的流量和存量关系内化,同时考虑到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与外生共性因素,在上述模型基础上加入商品进出口和政府行为(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影响,进而得到:

Y=W+D+r+π+T=C+I+G+(X-M) (2)

其中T为税收收入,G为政府支出,X为出口总额,M为进口总额。

按照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假设,消费函数取决于收入分配的差距。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的差距和消费倾向的不同来自于工资、财产、经营收入的不同,同时也受到税率和企业折旧的影响。现实中利息和利润收入的消费倾向远低于工资的消费倾向。税率的调整和折旧率的变动也可能对可供分配的收入产生挤出效应。这样,我们可以把消费函数表述为:

c=f{W/(r+π+D+T)} (3)

由此可见,消费倾向的变动与收入分配的变动直接相关,同时也受到税率政策、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总额变动的间接影响。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分析,当经济处于上升周期时,企业利润率提高,工资率将上升,就业也会增加;同时企业投资增加导致利息成本、折旧的增加(此处暂不考虑税率的变动)。但从企业来看,工资的上升比例不会超过利润和投资的上升比例,即工资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会下降。当经济衰退和企业利润下降时,企业将减少开工率、降低工资、解雇工人,企业工资支出下降,但利润可能下降的更多,此时企业投资活动减少,折旧将保持固定的比率和数额,因此税收和利息的变化将成为影响工资在收入中的比重的重要弹性因素。

利息的决定:利息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取决于利息率和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假设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不变的,可以把利息直接联系到资本存量。由于r=iK,先假设利息率i不变,则随着资本存量价值K对收入流量 GDP比重的增加,即资本--产出比率的提高,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将增加。在经济高涨阶段,投资的增加将使资本存量和利息增加。实际上在经济高涨时期,由于银行业的顺周期行为,利息率和信贷总额也将保持一种上升趋势,从而加速利息在总收入中比重的升高速率。但在经济衰退阶段,由于存在着以前的契约,利息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并不一定下降,反而可能提高,此时的货币政策应选择调低利率以降低整个经济运行中的利息成本。

利润的决定:对于企业的固定成本折旧和利息,给定折旧率和利息率,企业的成本在短期可视为给定的,比如每年的折旧和利息在年初就被给定了,如果假设工资也是给定的,利润将取决于经济增长率的变动,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使利润上升,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使利润下降。一般条件下,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利润在收入中的比重是提高的,而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衰退阶段则是下降的。这样,当投资的增加使经济增长率提高时,一方面,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将使利润增加,另一方面,增加的投资将转化为下一期的资本存量,这使得资本存量对收入流量的比重提高,如果利息率不变,则将导致利息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提高。

如上所述,从理论分析的角度看,当经济向上波动和投资以累积的比率增加时,必然导致收入分配中利息和利润在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和工资在收人中的比重下降,从而使消费倾向下降或储蓄率提高。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存量价值对收入流量的比率将提高,假设折旧率和利息率不变,这将使企业的成本构成中工资成本对非工资成本下降,即W/(D+r+T)下降,以及工资收入对非工资收入的比重下降,即W/(r+π+T)下降。

小结:随着经济扩张,一方面是消费需求的减少,另一方面是产品成本上升,到了一定的阶段,必然导致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双降”。而消费需求不足与投资需求不足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从我国的情况看,一方面消费需求不足进一步加剧了投资需求不足的困难:居民收入增幅下降与收入差距过大,形成并加剧了消费市场商品过剩的困难,物价下跌,资本边际效益下降,从而阻碍企业投资增长,同时农民收入偏低导致农业投资乏力。另一方面,投资需求不足又加重了消费需求不足的局面:新的资本形成不足,现有生产缺乏进一步增长的潜能,国民经济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乏力,导致无效供给产品增加,加重企业生产经营的困境和失业人数增加,进一步抑制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增长。

(二)我国影响有效需求的内生变量的实际波动

1、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导致最终消费走弱

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失衡以及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现象一直比较突出,严重制约了居民整体消费能力和意愿的提升。一方面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偏低,国民收入向政府和企业倾斜。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代表劳动者所得的劳动者报酬占GDP50%以上,2001年后这个比重不断下降,到2007年已降至39.7%。而代表政府所得的生产税净额和代表企业所得的固定资产折旧及营业盈余占GDP比重则分别由1990年的11.7%和34.9%上升到2007年的14.2%和46.1%。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出现不断扩大趋势。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发布的2007/2008年度报告,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高达0.469,不仅超过国际上0.4的警戒线,而且高于报告中127个国家的平均值,属于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国家。表1为1990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及构成的时间序列:

将上述数据序列中的“劳动者报酬”与“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以及企业盈余(即营业余额)”进行比较计算弹性系数可以看出,90年代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劳动者报酬在整个国民经济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下降,2000年之前,劳动者报酬的占比基本稳定在51%-53%之间小幅波动,2000年以来,尤其是2003年以来,这一比例快速下降到40%左右,降幅达25%,且仍处于下降趋势中;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增速加快,占比迅速提高,这与当期投资过热密切相关;企业税收保持持续稳定小幅增长;企业利润水平明显提升。(见图1)

2、预防性储蓄的扩大进一步压制了最终消费增长

从统计数据看,2000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开始超过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增速差呈现扩大化趋势(排除06-07年因股市因素影响年份)。居民储蓄存款(M2-M1)差额逐步扩大,M2中居民储蓄存款构成的占比较高,已由90年代初的50%左右稳步升至近期的65%以上,因此M2的变化主要由居民储蓄主导。而90年代初期以来,医疗、教育、住房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进,对我国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影响加深,在预防性和强制性动机影响下,居民储蓄率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

3、各部门边际需求倾向的变化

---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图2:中国城乡居民边际消费情况变动走势

通过计算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并对数据序列作图(见图2),可以看出,自80年代中期以来,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均呈现逐步下滑的走势。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由80年代后期0.8左右的水平下降到目前的0.6;农村居民同期边际消费倾向的降幅也处于大体相当的水平。

---政府边际消费倾向

图3:政府边际消费倾向走势

从我国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情况看,尽管在1992年--2008年的时间段内,政府消费支出增长了近10倍,但同期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高达17.6倍。政府在收入迅速扩大的同时,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免费以及低价货物与服务的净支出相对下降,政府边际消费倾向呈现严重的下滑走势。从图3可以看到,除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和08年次贷危机下,政府边际消费倾向有所上升外,其余多数年份始终处于下降走势中,90年代以来政府消费的弱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

---企业边际投资率的变化

图4:基于企业利润角度的边际投资率变动

从企业角度看,考察利润增长和投资增长的关系,从利润增长的视角看企业投资边际增长率的变化,也是反映企业层面投资需求变化的重要指标。我们选取工业企业利润指标和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计算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边际投资率。从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情况看,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企业边际投资率呈现快速上升,至2002年达到高点,此后随着国家针对过热投资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企业边际投资率有所下降,2006年有所回升,之后两年持续下滑(见图4)。从企业边际投资率的波动可以看出,亚洲金融危机后,随着国内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期,投资需求被迅速放大,投资高增长在带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越来越面临着投资转化为资本存量后所带来的产能压力,90年代后期我国市场出现的总量共大于求的格局在02年之后的投资热过程中被进一步强化,表现为持续性的供给总量超过支付能力的需求总量而出现过剩,资源初加工产品、一般日用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等供给过剩,工业企业边际投资率总体呈现缓慢下降走势,投资需求逐步萎缩。

(三)经济增长外部需求的不足

1、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中外部需求拉动的强化

与西方国家社会经济增长模式不同,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中最终消费需求的占比是较低的。因此在消费需求之外,投资需求和进出口的变动对有效需求的不足的影响仍十分重要。因此在讨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时,外部需求的变动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改革开放最初的十多年 ,我们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是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经济的真正腾飞和发展是在1992年正式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改革目标后十多年中,由于我国对其财政、税收、金融、投资、外汇、外贸、价格体系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于2002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中国经济在贸易和投资的推动下实现了大幅度跨越,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快速提高,由1978年的9.7%猛增到2007年的64.8%。外部需求在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成为国内产能的重要承接体。

2、经济增长外部需求的变化趋势和影响需求扩大的压力

尽管经济理论表明,对外贸易能使一个经济体发挥其比较优势以提高生产率,并能促进技术转移,以及通过国际竞争提高效率。2008年以来尤其是进入2008年四季度,受国际金融危机加速蔓延的影响,欧美等主要进口国家外需急剧萎缩,到目前为止,出口额增速连续11个月大幅下滑,加上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经济对外部需求的依赖正面临着外部变量波动加大的风险,外部需求的萎缩加剧了国内经济有效需求的总体不足。

综上所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消费需求不足与投资需求不足的产生,决不仅仅是通常意义的经济增长周期波动,而是我国经济转型期过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是转型期的制度缺损和矛盾所导致的供给结构与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必然反映。现阶段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及其引致的经济过剩运行,既反映了我国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困难和矛盾,更体现了转型期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矛盾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

即使没有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在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格局加大、政府消费边际与企业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边际下滑的趋势下,我国经济增长格局中的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其中消费不足又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国际间经济运行态势对我国的传递甚至倍增的效应,也是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过剩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我国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因素既有短期性因素,又有在一个较长时期起作用的因素,需求不足与过剩运行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并存的阶段性特征。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由政府投资为主向民间投资为主转变、国内收入分配格局向居民分配倾斜转变之前,有效需求不足的弊端和经济过剩运行的态势将持续存在,这将是我国经济转型在较长期间内将要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

三、治理有效需求不足政策的有效性

一般来说,反周期的宏观调控政策组合有四种情况,即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四种组合。四种组合有三种类型即“双紧型”、“松紧结合型”、“双松型”。我国治理通货膨胀采用“双紧型”,治理通货紧缩采用“双松型”,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程度,相机选择“松紧结合型”政策组合。

无论是采取哪种类型的宏观调控政策,必须以政策的有效性为最终目标。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主要就是指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财政政策有效性问题,即主要是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能否促进经济增长。那么,什么是判断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标准呢?我们认为,不能照搬“流动性陷阱”和“挤出效应”标准。因为这个标准假定市场是成熟的。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市场还不是太成熟的市场,中国的政策工具除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外,还有其他的政策工具。因此,我们认为应将能否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与启动市场有效需求是判断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基本标准。

(一)1998年的总体方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998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罕见大洪水的负面影响,为避免宏观经济由“软着陆”变为“急刹车”,中央果断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增长放慢,投资和消费增长趋缓,出口大幅回落,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物价连续负增长,出现通货紧缩趋势。针对这种状况,我国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在宏观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或通货紧缩趋势时,一般是同时采用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由于当时我国货币供应存量偏多、企业贷款需求不足等原因,只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本质上讲,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银行大量购买国债,也是一种积极的货币政策,两者并不矛盾。

1、大规模发行国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据统计,1998-2001年间,我国共发行国债5100多亿长期建设国债,对拉动经济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测算,国债投资对1998、1999、2000年三年经济增长的拉动分别为1.5百分点、两个百分点和1.7百分点。利用国债资金进行重点建设,不仅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抑制了通货紧缩趋势,而且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消费、促进出口和支持改革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作用下,2000年年中,中国经济开始出现转机,当年GDP增长率恢复到8%,扭转了经济增长持续下滑的趋势。到2000年,中国已经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民经济出现了重大转机。

2、医疗、教育、住房三大市场化改革

作为扩大内需的配套措施,从1998年起我国陆续启动对医疗、教育、住房三大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此前这三大领域一直由政府财政负担,具有很强大社会保障性质,改革后,医疗、教育和住房成本全面上升,在当时对于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即期消费起到了很大作用。然而,由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居民收入增长与日益增加的负担不匹配,社会舆论反弹明显。近几年来政府对三大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又进行了调整,逐步恢复政府在这些领域的社会保障职能,减轻居民负担,刺激消费增长。

3、央行高频率动用几乎所有的货币政策手段

具体操作措施包括:取消了贷款限额控制;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增加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和信贷供给能力;降低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从1996年5月开始降息,到2002年2月为止,前后连续8次降息,刺激需求,其中1998年之后就有5次;下调贴现和再贴现利率,改变贴现和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恢复债券回购公开市场操作业务,以满足其他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出台一系列信贷政策,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央行公布了《关于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国民经济发展指导性意见》。 这些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高频率运用,对于减缓经济下滑和防止更严重的通货紧缩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98年至2002年M2平均年增长14.69%。

(二)2008年的总体方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8年,我国接连遭遇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同时美国次贷危机恶化引发世界金融危机,内外经济环境同时严峻的情况下,中央再次提出“扩大内需”的战略,稳定经济增长。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十项基本措施,决定在未来两年投资4万亿人民币,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

货币政策方面:

财政政策方面:

在各项政策措施快速实施后,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得到遏制,2009年9月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到7.9%。投资增速持续加快,消费稳定较快增长,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从我国应对两次有效需求不足的实践可以看出,解决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矛盾,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必不可少,但重点应放在加大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力度彻底扭转居民收入增长滞后和差距过大局面,同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国民收入水平,致力于扩大内需和供给结构的双向调整,才能从根本上有助于需求和供给的平衡,促进有效需求的回升。在有效需求仍然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有必要,因为当前的有效需求不足确实有着国内经济的运行和周期变化中的原因和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原因,实施扩张性的宏观政策能起到拉动需求的作用,并且效果日渐显著。但是,应当看到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体制上的种种原因,只能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解决。如果不在改革方面下大力气,单靠继续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就很可能使实施扩张性的宏观政策长期化,从而会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

作者:徐宁

统计数据的金融危机论文 篇3:

对我国“去杠杆化”趋势的分析

作者简介:王文欣(1989.08——),女,民族,河北省承德市,大学本科,河北大学,银行方向。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根源被普遍认为是过度证券化所致,因而引发了全世界的思考。“去杠杆化”作为全球经济从危机中走出的必经阶段,正在全球如火如荼地进行,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极大,甚至可能导致流动性枯竭、金融危机的加深和扩大。同时,2013年6月,中国银行业“钱荒”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几个小的方面探讨了我国“去杠杆化”的趋势和方向问题。

关键词:杠杆过大;经济复苏;杠杆系数;去杠杆

1.去杠杆化的概念

1.1 去杠杆化的含义

“去杠杆化”,是在金融危机下的一个现象,自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去杠杆化”一词开始被广为流传。所谓“去杠杆化”,是指公司或者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的过程,把原来通过各种方式“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一个潮流。

“去杠杆化”,顾名思义,是去掉“杠杆化”的意思。经济学中财务领域的“杠杆化”,狭义上是指资产与股东权益之比;广义上是指通过负债实现以较小的资本金控制较大的资产规模,从而扩大盈利能力或购买力。在持续的低利率环境、金融监管宽松而催生的大量金额衍生品(如资产抵押证券、债务抵押证券和信贷违约掉期等)、家庭、商业以至国家层面盛行以借贷累积金融资产的风气影响下,近乎全球所有资产都因过盛的流动性而被大幅提高,这样就容易导致过盛的高杠杆。“杠杆化”,简单地说就是积累负债的过程,借入资金越多,杠杆比例越高,风险就越大。“杠杆化”是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资金需求不断增加,各种衍生工具不断推陈出新的大环境下的产物。“去杠杆化”是对“杠杆化”的反向操作,就是为了降低杠杆比率,防止因杠杆过度膨胀、货币资金流动性不足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2.西方发达国家去杠杆化现状

2.1 发达国家去杠杆化状况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金融系统开始了广泛的去杠杆化进程。事实上,全球经济复苏是在各国政策刺激推动下的复苏,然而金融体系尚未完全修复,去杠杆化进程仍远未结束。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5月份零售销售连续第二个月下降;PPI降幅则下降1.0%;除经济增速下滑外,就业市场也陷入乏力状态。5月份失业率回升至8.2%。虽然经济增长减速和就业市场疲软,美国经济仍然呈现温和复苏的趋势。如果新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复苏出现反复,美联储可能将扭转操作延期或是重新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欧元区经济在2012年第一季度环比增长为零,勉强避免了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衰退”。但希腊、西班牙等国的主权债务危机远未解决。西班牙房地产泡沫破灭,房价已较危机前最高水平下跌超过30%。为了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国家的财政与货币政策都将有较大转变。从财政政策来看,主要以调整过度紧缩的政策以刺激经济恢复增长为主;从货币政策来看,欧洲央行可能随时出台政策以支持金融市场的流動性,为了推动新一轮再融资的可能性,欧洲央行可能随时出台相关政策以支持金融市场。

发达国家政府试图通过扩大其资产负债表向金额、居民与企业部门提供刺激来减轻财富缩水的冲击,进而控制去杠杆化的速度,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因此转移到政府部门。根据统计数据,截止2012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已经背负上了高达7.6万亿美元的沉重债务,其中G7国家今年到期的主权债务及其巨大的融资缺口成为全球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因素。现阶段,西方发达国家的去杠杆化进程已经逐渐进入政府部门的去杠杆化阶段,而政府“去杠杆化”仍然步履艰难。

2.2 西方发达国家去杠杆化对我国的影响

在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去杠杆化的过程中,会对世界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样,对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等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影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2.2.1 从实体经济角度分析

信贷市场上持续紧缩后,商业银行为了符合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其向金融机构、居民和企业部门提供新增贷款的能力和意愿均出现下降,导致居民消费降低,企业投资减少,金融体系流动性缺乏,影响从资本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

从实体经济来看,去杠杆化会影响我国的出口量,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达国家实体经济与金额机构去杠杆化之间相互强化,发达国家居民和企业的去杠杆化导致我国等出口导向型国家外部需求的大幅减少,出口的下滑可能引发此类国家的产能过剩、制造业投资疲软、制造业工人失业等连锁反应。

2.2.2 从金融角度分析

从金融角度来看,主要体现在外汇风险等方面。在中美贸易的资本循环中,我国积累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并且将其中超过80%的份额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实际上将大量贸易顺差重新投资于美国消费市场。美元的贬值、美国企业对我国投资的撤出等都将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状态。

3.我国去杠杆化问题分析

3.1 我国杠杆过大问题

2013年6月30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30%,一面是流动性格局的突变,银行间利率罕见大幅飙升并达到历史高位,另一面却是货币当局和管理层意志坚定,坚持货币不放松。在央行出手救世的期望破灭之后,领悟到高层正计划从根本上收缩货币供应的金融机构,不得不在资产配置策略上挥泪斩马谡:一方面不计成本筹措应急资金,另一方面则开始大举抛售债券,回笼现金以满足备付需求。资金紧缩预期并没有因为6月末的临近而消散,市场开始相信这次监管当局的决心。

其实如果以2007年为起点,我国的金融业整体发展趋势可以用“急剧膨胀”来形容。由于产业体系出现断层,为应对危机而大量投放的货币让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一降再降。资金充裕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正因为这个原因,更多资金则涌向了投机市场,让本应该抑制泡沫的房地产市场更为膨胀,而借钱主体的资产负债率必然不断上升。从上升公司近几年逐步披露的财务报告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不管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五年之内财务杠杆率都在不断增加。

虽然我国监管当局在2010年就开始对银行资产负债的急剧膨胀有足够的警醒,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监管政策,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金融机构已经找到了规避监管的方法——表外化。这样,使得即使银监会不断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但商业银行实际运行的资金杠杆率有可能继续居高不下。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正是因为数年以来的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金融机构放心大胆地去挑战高风险业务。

在实体经济下滑以及债务率飙升的背景下,大规模的信贷更是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根据央行金融统计数据,2013年一季度表外融资增加2.02万亿元,同比多1.33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32.8%。不断攀升的社会融资总量以及表外融资、债券融资的大幅增加,与持续下行的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产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和背离,释放出来的货币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在金融和虚拟经济内自我循环。因此,6月份以来上演的“流动性危机”和“利率风暴”,正是监管层倒逼金融资产负债表管理,拉开“去杠杆化”的序幕。如果宽松的货币政策一直不改变,这种加杠杆的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经济泡沫会越来越大直至破裂。

3.2 去杠杆化趋势及思考

3.2.1 从经济方面分析我国的去杠杆化问题

经济危机是由于人们盲目“杠杆化”从而导致经济泡沫造成的,所以,“去杠杆化”是还原经济本来面貌的必然趋势,政府等监管当局应该放宽经济管制、使经济自身调整机制达到能够自己合理运行的最佳状态,这样才能使经济机制得到恢复。

首先,投资与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过去,中国和亚洲的高储蓄和制造业通过欧美的市场进行循环。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过高,中国的大量产能是为了国际市场,特别是集中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我国的贸易对象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2008年对四大经济体的出口总额为7352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1.4%。然而金融危机以后,这些国家的經济出现衰退,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大幅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月份出口下降17.5%,二月份下降20%左右,贸易顺差从一月份的391亿美元降到70亿美元,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重创性的伤害。

另外,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使财务杠杆系数不断扩大,使资本市场效益不断上升,使人们看到了利益,因为金融衍生工具杠杆的作用,更多的人放弃实体经济转而将资金投入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如果市场秩序紊乱,理性的投资者不敢进入市场,而大量的投机者可能会盲目进入市场,使得市场信息错位失真,加大企业投资风险。

对于我国的经济现实环境,金融市场刚刚起步,市场管理水平及法律法规很不健全,我们必须首先重视法制的建设,合理监管金融机构并及时提示金融产品杠杆率提高带来的风险,在维持现代金融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防范过度杠杆化带来的风险。

如果想要中国经济与金融持续的发展下去,我们必须正视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采取正确的政策和合理的措施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得到转型。在实施救市措施时应坚持基本方针不动摇,不随意改变基本政策方针,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定的宏观环境。

3.2.2 从银行业角度分析我国的去杠杆问题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离不开美国银行业经营管理审慎原则的背离。当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中,从事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过度看重抵押品的市场价格,不关心客户的信用记录,不注重贷款的还款来源。同时,投资银行的高杠杆融资以及证券化资产的过度衍生又助长了银行次级贷款的增加,放大了房地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泡沫风险,由此引发金融危机的爆发。

在金融危机中,世界上很多知名的银行都受到极大的打击,中国银行业也不例外。在经营业绩方面,利息支出的成本逐渐上升、风险资产逐步增多、中间业务开始受阻、拨备支出也明显增加;风险控制方面,杠杆率的提升造成各方面的风险加剧。

通过全球银行监管标准《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的规定,银行业杠杆率的高低是用资本充足率指标来表示的。并且,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系数呈倒数关系,资本充足率越低则杠杆率越高。如图(见图1),是2006—2009年12家商业银行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汇总表。

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8%,而我国银监会主席曾指出我国金融机构中资本充足率在8%甚至10%左右都属于高杠杆率。根据金融危机爆发之前2006年的数据,交通银行(10.83%)、中信银行(9.41%)、浦发银行(9.27%)、民生银行(8.2%)、兴业银行(8.71%)、华夏银行(8.28%)六家银行资本充足率已明确属于高杠杆行列。而近年的大多数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较高水平,也有央行投放资金帮助提高的原因。

根据多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结论,高杠杆率的银行在金融危机中容易受到更大的冲击,而降低杠杆率是提高安全性、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4.总结

“去杠杆化”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但又是在金融危机下最好的应对措施,解决好高杠杆化问题即使不能够有效的避免金融危机的伤害,至少可以降低损失。在如今的金融危机时代,“去杠杆化”会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另一方面,去杠杆化并不是不要经济杠杆,只是尽量让杠杆系数保持在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我们要正视“杠杆化”和它所带来的利与弊,通过合理的手段将“杠杆”控制在一个良好的水平上,使它最大程度上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高积极向上的力量,使“杠杆”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民等.改变未来的金融危机 [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钟伟、顾弦.从金融危机看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及其风险[J].中国金融,2009(2).

[3]王庆.去杠杆化的五个阶段.财经网,2009.

作者:王文欣

上一篇:简约化教学初中语文论文下一篇:以学生为中心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