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公司财务活动风险管理论文

2022-04-30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物流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生存环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该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物流市场的动态性使得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而且风险的客观性会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威胁,物流企业必须立足自身实际,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通过全面风险管理来保证企业的发展效果。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物流公司财务活动风险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物流公司财务活动风险管理论文 篇1:

物流企业财务活动中的风险管理

摘要:物流是由人控制的物资流动过程,风险管理是在降低风险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并决定采取何种措施的过程。目前,我国国企财务活动风险管理存在诸如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缺乏专业人员、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全局性、持续性等问题。本文针对物流企业特点从六个方面入手将风险管理纳入财务管理活动。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大型国际物流企业在新的视角下基于财务操作流程的风险管理经验。

关键词:物流 财务活动 风险管理

一、概念

(一)“物流”

美国学者对“物流”的界定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以及为实现这一流动而进行的计划、管理和控制过程。

中国学者对“物流”的界定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中美观点的共同之處:都将“物流”看做一个过程,认定了物流的本质特征。

中美观点的差距:美国对这个过程的特征强调了人在其中的主动性,即有效性、计划性、管理性和控制性;而中国仅陈述了物流的客观特征,没有体现人对物动的操控。这种认识上的差距,导致我国物流企业对物流过程疏于管控。

(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管理活动,是在降低风险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并决定采取何种措施的过程。风险管理如今已经发展成企业管理中一个具有相对独立的管理领域,在围绕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目标方面,风险管理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管理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的几率、相对提高企业本身的附加价值。其中,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以最小的财务风险管理成本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二、我国国企财务活动风险管理现状

(一)共性

1.没有设定专门的人员或机构进行企业风险管理活动,每个人或部门往往只针对自己工作中的风险独立地采取一定对策,缺乏系统性、全局性。更有一些企业及部门根本就没有风险及风险管理概念及意识。

2.企业风险管理活动往往是间断性的,缺乏连续性、系统性。

(二)物流企业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风险

近几年来,我国物流企业经营竞争愈发激烈,这对物流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抵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就目前物流企业发展阶段和经营特点而言,其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现金流量风险

从微观上看,物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直接面对广大市场,客户信用水平千差万别,从而产生现金收付风险。从宏观上看,利率市场和汇率市场的经常性波动都可能成为企业现金收付风险的来源。另外,库存本身意味着相应的资金成本,而存货占用的大量资金使得物流企业可能处于流动资金不足的困境。

2.筹资风险

物流企业基于其提供服务收取收益的特殊性,若想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必须走规模化、现代化之路,这决定了物流企业交通工具、仓储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较大。而投资资金来源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的投入,市场主体才是投入的主要力量。在金融市场发达的今天,不同的筹资渠道、筹资方式、成本高低各不相同,在筹资过程中如果选择不当就可能使企业偏离预期目标,甚至财务状况蒙受损失。

3.投资风险

物流企业将资金投放于新物流服务项目的开发、扩大经营规模、物流设施的添置与更新时,由于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投资风险。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资本市场的发育也越来越完善,如何借助资本市场,利用现代金融产品及衍生工具也成为财务风险管理的一部分。

4.利率、汇率风险

利率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不断攀升、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增加的风险。汇率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汇率变动引起企业外汇业务成果的不确定性。汇率风险基本上包括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交易风险是指在企业以外币计价的各项交易活动中,由于交易发生日和结算日汇率不一致,使折算为计价本币的数额增加或减少的风险。折算风险是指企业将以外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折算为某一特定货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时,由于汇率的变动,报表的不同项目采用不同的汇率折算时产生的风险。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对物流企业产品价格、成本等经济指标产生影响,致使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的利润和现金流量减少或增加,从而引起企业价值变化的风险。

5.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以信用关系为纽带的交易过程中,交易一方不能履行给付承诺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其最主要的表现是企业的客户到期不付款或者到期没有能力付款,如果客户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提出修改付款条件也可视为企业承担了信用风险。信用风险还有可能会引起坏账损失、利息成本等。

三、将风险管理纳入物流企业财务活动中

风险管理对于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已被市场实践所证明。财务风险的管理不仅关系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对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财务状况、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决定性影响。

针对上述物流企业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下面以某物流集团A在财务方面的实际操作流程为例论述如何将风险管理纳入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活动。

(一)利用境外资金降低财务成本、创利

A企业利用国际证开证额度为上游客户开出90天美元证和180天人民币证,下游客户的平均现金回款期限为30天。A企业将自有的国际证授信额度排满不留空隙,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充分利用开证付款期限与现金回款期限之间的时间差,增加了企业总体的融资总量,提高了经营可用资金的比重,为日常经营业务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实现了业务与财务效益的协同发展。此外,A企业还通过代理业务向被代理方收取尽可能高的保证金,这样既可以降低资金周转风险又能使本集团有短期的无息资金使用。

(二)确保融资关系稳定使融资成本最低

新加坡与香港作为国际贸易和金融结算中心,有着良好的金融优势。目前A企业集中优势利用新加坡及香港公司配合离岸公司做真实贸易背景下的融资业务,充分利用国有资源及良好的无形资产,利用母公司银行额度的优势进行背对背信用证、可转信用证的操作模式,及集团担保海外公司综合授信出的额度做多次贸易融资,从而利用海外的低融资成本的优势,扩大资金使用率,减少筹资成本。

即期证和远期信用证的选择也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若即期价格+即期押汇利息<远期证价格,则选用即期信用证;反之,则选用远期信用证。申请过程中选择尽可能低的开证保证金比例,长期合作的银行可以做到零保证金。此外。企业还在多家银行申请额度可供选择,金额大的信用证申请减免开证环节的相关费用,使融资成本降低至最小。

(三)运用人民币跨境结算套利增收

境内:公司根据人民币贸易合同汇出人民币货款至境外公司在内地分行开立的离岸人民币账户,境外公司续作一年期结构性存款,提高人民币存款收益率。境外:以上述人民币存款为担保,香港银行提供一年期美元贷款用于支付货款,同时续作一年期美元人民币远期交易锁定汇率。到期时,境外公司把在境内的人民币存款划至香港银行,购汇后归还美元贷款。此项操作对人员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需及时了解国内外宏观经济信息、银行融资成本及金融产品报价,并通过信息整理分析反馈指导业务结算,及时把握机会。

(四)调整贷款期限缓释利率风险

时间的长度与利率风险是正相关的。为了降低利率风险,我们利用贷款期限可调性的机会,尽可能缩短贷款期限,能够做半年贷款的,不做一年贷款。假定半年期利率4.86%,一年期利率5.31%。基于银行实行利率上浮政策(以上浮10%为例),半年期上浮后5.346%﹤一年期上浮后的5.841%,那么一年1亿元贷款可降低财务成本49.5万元。

(五)借助“进口汇利达”节省购汇成本

“汇利达”是指在进口业务下由保证金或人民币定期存款、进口融资和远期售汇三部分组成的融资办法,利用人民币升值趋势节约购汇成本。

如:甲公司进口原材料,2010年8月16日,公司有一笔100万美元的信用证需要对外付款,甲公司选择了“进口汇利达”。若2010年8月16日美元即期售汇价为6.8048,一年期的远期售汇价为6.7,人民币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25%,美元一年期进口押汇融资利率为3.5%,则甲公司业务收益的具体测算如下:

(1)人民币定期一年存款本息合计:

RMB6,804,800.00×(1+2.25%)=RMB6,957,908

(2)一年进口押汇融资本息合计:

USD1,000,000×(1+3.5%)=USD1,035,000

(3)远期购汇需用人民币金额为:USD1,035,000.×6.7=RMB6,934,500

与在对外付款日以当天即期售汇价购汇并对外支付的习惯做法相比,通过“进口汇利达”操作,甲公司累计获得收益:

RMB6,957,908-RMB6,934,500

=RMB23,408

上述案例中,甲公司在没有额外增加业务风险、操作环节、占用其在银行授信额度的情况下,不但确保了业务的顺利进行,按时对外支付了信用证项下的有关款项,而且较大幅度地节省了购汇人民币的支出,有效降低了财务成本。

(六)指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直接影响账款的回收和资金的流动性,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物流企业与客户进行合作时要对客户有充分的了解,对于信用好的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对于信用未知的客户需要深入调研后谨慎选择,以便减少信用风险。

四、构建现代物流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如何加强管理和控制,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是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首先,要对企业整体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进而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利用多种方式减少不利风险的影响,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系统

企业风险管理组织系统主要包括: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风险职能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法律事务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职能部门,明确各业务单位的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责。研究和建立适合物流企业经营特点的风险预警系统体系。

(二)注重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物流企业应加快培养和引进能够对各类风险有管理能力的人才,以便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深入的识别、分析和控制。物流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掌握丰富的国际贸易知识以便有效地减小非系统性风险,以最小的财务风险管理成本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三)提高风险预测能力

提高风险预测能力需要做到:通过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确定筹资风险;通过对投资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对财务信息周密分析确定投资方向;通过对生产与流通环节分析,明确经营风险;分析产品结构、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以及资本运用、成本开支范围等因素产生的资金周转风险。

(四)创新资金管理手段,实现风险管理实时化、标准化

一是根据企业经营计划、资金需求合理做好资金头寸平衡管理,确保公司经营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二是通过“银企直联”及“一二级账户联动”的实施,达到资金信息化平台与外部电子银行连接,实时完成资金划转,并对账户实时监控,掌握资金流向、流量和存量。

三是依托资金管理系统,根据公司经营的特点和重点,对市场价格、汇率及利率变化进行跟踪分析,通过NDF等工具操作,使企业资金平衡可控,进而達到保值增值的目标。

(五)探索适合的套期保值模式

套期保值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是企业利用一个市场的盈利来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借以规避不利价格波动风险、同时锁定利润的过程。套期保值的效果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套期保值政策由企业依据保值的成本收益、财务目标、可供保值资金规模等因素决定保值比例、时间跨度和工具选择等事宜,并由企业高层决策者批准。探索并选择适合现代物流企业的套期保值模式将成为构建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2001(8).

[3]《风险管理》(第4辑).中国金融风险经理论坛组委会编.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5).

[4]风险管理——MBA智库百科.

[5]王曦.物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初探——中国物流公司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D].硕士学位论文,2007.

[6]胡俞越.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中国企业风险管理[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1):81-88.

(作者单位:天津物产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穆延荣

物流公司财务活动风险管理论文 篇2:

物流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构建探讨

摘 要:经济新常态下,物流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生存环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该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物流市场的动态性使得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而且风险的客观性会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威胁,物流企业必须立足自身实际,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通过全面风险管理来保证企业的发展效果。本文从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状况着眼,就其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构建策略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物流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构建策略

一、前言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越发明显,使得物流企业需要同时面对来自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重压力,要实现自身的稳健发展,物流企业就必须做好财务风险防控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物流企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应该构建起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提升对于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的效果,以此来为自身的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物流企业发展状况

物流企业本身属于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以物流活动为主要业务,业务类型大致可以分为运输或者仓储两种,需要按照用户的需求,进行货物的运输、储存、配送以及包装等。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物流企业大致可以分为几种,一是货代型物流企业,主要业务是运输代理或者货物快递,二是配送型物流企业,主要业务是货物储存和运输,三是信息型物流企业,多数负责整个物流过程管控。

物流企业属于服务型企业,能够通过对货物运输、仓储、整理和加工的融合,构建起完善的服务供应链,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开始更加注重客户服务质量,物流服务成为了企业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物流模式暴露出很多问题,也使得物流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一方面,物流企业本身的经营规模偏小,粗放的管理模式加上物流市场本身的不成熟,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我国多数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在500人以下,以公路运输为主,而且大型长途运输车辆较少,无法承担大规模货物的运输,同时自身规模和资金等有限,无论是运输能力、仓储能力还是服务范围,都会受到一定限制,过高的成本引发了效益的降低;另一方面,物流企业本身自成体系,存在着工序失衡的问题,很多潜在的物流需求并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市场需求,在不了解市场行情的情况下,物流企业的发展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三、物流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构建策略

财务风险简单来讲就是由财务工作引发的风险,其主要原因是企业本身缺乏合理的财务治理结构或者有效的融资措施,如果不能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预防和管理,则不仅企业的效益会有所下降,还可能会丧失相应的偿债能力。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涉及的内容和指标众多,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等,财务风险同时也存在狭义和广义的区别,狭义的财务风险单指筹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则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等。在构建物流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构建原则

从物流企业的角度,在对财务风险管控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推动集权与分权的结合。全球经一体化背景下,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跨行业、跨区域乃至跨国企业得以产生,其本身都是将企业作为资本运营实体,设置相应的子公司或者分公司。而想要保证企业的稳定可靠运行,必须在发挥集团整体战略决策的同时,确保下属公司能够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做到因地制宜,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对此,物流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坚持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将企业本身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二是应该强调以资本运营为核心。对于物流企业而言,财务风险管控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财务计划的制定和财务管理控制,而在开展财务管控的过程中,应该关注资本运营工作。物流企业在开展融资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杠杆陷阱”,想要对其进行有效防范,需要以财务风险管控为前提,对资本结构进行明确,由于筹资组合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筹资成本,继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甚至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分析,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也会受到影响。

2.界定管控范围

一是筹资风险管理。经济新常态下,物流企业在开展筹资活动过程中,想要做好财务风险的有效管控,就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对资本结构和筹资组合方式进行合理安排。对于筹资风险的管控,主要是物流企业借助相应的筹资融资工具,实现对资本的优化配置,利用国家财政杠杆来帮助自身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降低资金成本。同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物流企业还应该做好负债规模、银行贷款等的跟踪管理,如果发现筹资环节出现相应的风险和问题,则需要及时做好筹资方式的调整和优化,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防范和控制;二是投资风险管理。投资风险存在于物流企业投资环节,主要是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于行业发展状况的正确认知,导致投资存在一定盲目性,或者由于生产经营不当,投资并没有取得预期回报,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亏损问题。基于此,物流企业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小心谨慎,做好必要的预测、评估和决策工作,将风险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新时代,政府部门倡导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来淘汰一些管理落后企业,促进物流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也需要物流企业做好相应的投资风险管理,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三是资金回收管理。资金回收管理主要是对资金回收风险的防范,物流企业规模小,在应收应付账款以及存货余额方面都不高,不过同样存在资金被占用的情况,需要承担相应的坏账风险,必须切实做好资金回收管理工作,一方面,对于应收账款,应该做好全过程监督管理,通过事前信用调查、事中信用档案构建以及事后账务分析的方式,保证应收账款及时回收到位;另一方面,对于存货,应该建立供产销计划体系,做好采购和存储管理,对库存结构进行优化。

3.创新建构策略

一是应该健全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预警在物流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本身属于一种特殊的动态信息平台,能够实现对于财务风险的识别和监测,帮助物流企业管理人员更好地监测风险信号;二是应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财务内部控制在物流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作用同样不可替代,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保证财务风险管控的顺利实施。结合物流企业本身的特点,可以在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全面监控,同时构建激励约束机制,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保证管理的有效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经济新常态下,物流企业想要实现自身的稳定健康发展,就必须做好财务风险管控工作,在企业内部构建起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工作,提升企业对于各类财务风险的抵御能力,以此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洪丽.基于财务视角的物流企业风险管控[J].山西农经,2018,(19):107-108.

[2]郭慧.职业院校校企合作风险管控研究——以物流企业校企合作为例[J].中国储运,2018,(07):112-115.

[3]张扬.XJ物流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8.

[4]王敬.物流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控[J].经贸实践,2018,(08):144,146.

[5]刘驰.如何构建物流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05):17-19.

作者简介:黄江(1985.11- ),男,籍贯:湖南省永州市,学历:本科,职称:高级,研究方向:税务研究

作者:黄江

物流公司财务活动风险管理论文 篇3:

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物流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与破产风险关系研究

摘 要: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物流业在国家产业战略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国内外学者也对如何帮助物流业寻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衡点开展了丰富的研究,但基于不同视角、方法、样本等的选择也让部分研究成果迟迟未下定论。同时现今物流上市企业对风险管理认识不足,缺少关于系统风险管理的相关数据和资料以及全面分析与掌控不同风险的能力。因此,运用破产风险理论进行完善,对物流企业破产风险进行研究,探究社会责任是否会因其产生行为异化,进而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本文以物流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为研究起点以及其破产风险为终点,用绩效作为中介的连接点,采用沪深A股2012第四季度-2015第三季度跨度十六期的季度数据作样本,深入研究物流企业社会责任、破产风险与绩效之间的内在影响机制。

关键词:物流上市企业;社会责任;破产风险;企业绩效

一、引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企业应如何把控供应链管理中的破产风险开展了积极探索,其中风险管理问题作为稳定公司绩效的主要手段一向是公司发展的关键。企业绩效涉及到会计学、经济学、统计学和管理学等领域,其理论基础在研究深入中不断更新,开拓了企业绩效研究的新视角和新领域,也为我们研究企业绩效与破产风险之间的内在关系奠定基础。是以本文运用我国物流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探究物流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与破产风险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就企业绩效在社会责任与破产风险关系的内在机制上的中介效应展开探讨,以期有助于防范物流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导致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文献综述

现代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也更受关注,对物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研究也成为了热点话题。对比物流企业社会责任和其他企业,其中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归纳总结现有研究文献,多数是以物流企业的功能要素为中心。Maignanet.al(2002)表明物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時必须注重采购方面的社会责任。Carter(2004)提出以人为本的物流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较高水平的采购责任,主要表现在善于循环利用企业设施设备,高效节约能源资源。SheuJB(2005)等学者选取物流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废旧品回收率、组织和政府补贴等指标,构建了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得出物流企业积极履行对社区、环境的责任,构建闭环供应链系统能显著提高供应链净利润。总结现有文献对物流企业社会责任范畴的理论研究,主要立足于物流企业经营活动的功能要素,而其研究对象多涉及到供应链的利益相关者,例如政府、社区、供应商、顾客等。

在物流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和绩效的关系研究中,Fried-man(1962)提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增加其成本,减少利润,并且承担社会责任不利于企业提高竞争优势,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沈洪涛(2005)通过实证结果证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刘琪(2010)将研究企业限定为交通运输业及其相关辅助业,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交通运输类的上市公司履行对股东及债权人的社会责任与其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但对其员工和政府履行社会责任与其企业绩效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对于社会责任和风险的研究,Spicer(1978)最早开始进行此项研究,他将环境保护控制报告数据作为变量度量企业社会责任,分析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与总体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是最早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履行能降低企业风险的论证。Heinkeletal(2001)认为如果资本市场能够获取与企业社会责任效率相关的信息,就能推断这些公司股票的预期收益将能补偿其相关的风险,从而对风险进行调整使股票收益保持在均衡水平。可见直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如何影响企业风险的文献较少,特别是国内,大多数研究都是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能否提高企业价值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角度出发。

根据上述研究,本文针对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第四季度-2015第三季度跨度十六期的季度数据进行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绩效和破产风险三者的内在联系。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综合前文国内外学者对物流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上市物流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员工、股东)和外部社会责任(政府、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是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责任的综合表现,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1:上市物流企业内部责任和外部责任的履行都对破产风险有正向影响。

上市物流企业履行内部责任及对员工和股东履行社会责任,分别通过员工工资和基本每股收益率来衡量。当企业履行内部社会责任时,有利于提高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工作积极性,帮助物流企业提升盈利能力。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2:上市物流企业绩效在企业内部社会责任与破产风险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上市物流企业履行外部责任即对政府、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时,通过良好的信用记录、企业形象等不仅能获得政府、债权人、供应商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保证物流企业的供应链有效运行,还有利于刺激消费,提高购买率,提升企业绩效或者抗风险能力。同时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对抗风险能力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影响程度、如何影响都需要进一步分析。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3:上市物流企业社会绩效在企业外部社会责任与破产风险之间起不完全中介作用。

四、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根据中国证监会2015最新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选取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板块中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及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股票市场71(剔除连续三年亏损有退市风险的*ST凤凰)家上市物流企业为样本,该板块一般流通股企业集中典型反映了我国上市物流业企业的运营情况,并运用其2011第四季度-2015第三季度跨度十六期的季度数据。上市物流企业的各类指标数据均来自国泰安CSMAR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库。数据分析处理采用了Eviews7.软件。

2.变量选取

根据以上研究,各变量的指标选择如下:

(1)社会责任履行(X)

对股东履行社会责任(x1):基本每股收益率

对股东履行社会责任(x2):员工工资/主营业务收入

对股东履行社会责任(x3):实际纳税/主营业务收入

对股东履行社会责任(x4):长期资产负债率

对股东履行社会责任(x5):应付账款比重

对股东履行社会责任(x6):销售增长率

(2)破产风险(Y)

Z-score破产指数=1.2*(营运资金/总资产)+1.4*(留存收益/总资产)+3.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0.6*(股權市价总值/总负债)+0.999*(销售额/总资产)

(3)企业绩效(M)

ROE(净资产收益率:m1)=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余额

TobinQ值(m2)=(权益的市场价值+总负债账面价值)/总资产的账面价值

3.模型构建

本文借鉴温忠麟等学者(2004)在系统分析Baron和Kenny(1986)提出的检验方法的基础上得出一种可以做完全中介检验及部分中介检验的方法,构建以下模型验证企业绩效的中介作用:

假设H1的检验:用物流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对破产风险进行回归看回归系数是否显著。

通过构建如下的模型,将2012年-2015年的面板数据使用以下方程进行回归,以验证假设H1:

Ynit=α0+α1x1it+α2x2it+α3x3it+α4x4it+α5x5it+α6x6it+εit(1)

同理进行假设H2的检验:用物流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进行回归看回归系数是否显著来验证假设H2:

Mnit=β0+β1x1it+β2x2it+εit(2)

Ynit=χ0+χ1x1it+χ2x2it+χ3m1it+χ4m2it+εit(3)

同理进行假设H3的检验:

Mnit=δ0+δ1x3it+δ2x4it+δ3x5it+δ4x6it+εit(4)

Ynit=λ0+λ1x3it+λ2x4it+λ3x5it+λ4x6it+λ5m1it+λ6m2it+εit(5)

Ynit为被解释变量,代表运用物流业上市企业Z-score破产指数。x1it~x6it为解释变量,代表第i个物流上市企业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季度期间第t期履行的社会责任程度,αi~λi是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对应的参数估计,通过前述分析,认为物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其破产风险有相同的边际影响,所以参数不变。εit为模型的随机误差项。

五、实证研究

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表1的Hausman检验结果判断,更适合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从而拒绝了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因此,我们最终选择固定效应模型作为回归模型。

表2列示了样本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的方程回归结果。对方程(1)的回归结果显示:将破产风险的Z-score指数设为因变量,将自变量企业社会责任放入层次回归方程,得出层次回归的结果(模型5)。

从模型5中可以看出,对股东、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破产风险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对政府、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对破产风险的正向影响相对较弱,假设1得到了充分认证。

采用Baron和Kenny(1986)对中介效应的分析步骤,通过层次回归分析法检验企业绩效在履行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员工、股东)和破产风险之间起的中介作用。根据表4假设检验结果,履行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对破产风险有显著影响(模型5)。同时履行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m1、m2)也有显著影响(模型1、模型3)。当加入中介变量企业绩效后,履行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对破产风险的影响变为不显著,而企业绩效对破产风险有显著影响(模型6)。因此,根据结果可以得出:物流企业绩效在履行企业内部社会责任与抗风险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支持了假设2。

根据假设2的分析步骤同理可得,物流企业绩效在履行企业外部社会责任与抗风险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支持了假设3。

六、结论

本文以中国沪深两市物流上市企业2011第四季度-2015第三季度跨度十六期的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在现代经济背景下,基于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破产风险的内在关系机制。本文实证结果支持了我们的假设预期:若企业弱化对各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的履行将导致企业绩效的贬损,从而影响其对抗来自企业运营等各方面风险的能力。因此,本文给出如下建议:

第一,物流上市企业应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带动整个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国家大力支持物流行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物流行业发展,可以采用媒体宣传和线上网络等平台引导物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同时也应推动物流企业与政府之间、与其它物流企业间、供应链节点间的合作,帮助物流上市企业满足政府、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客户、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第二,物流上市企业应转变发展观念,将履行社会责任摆在企业战略的高度。根据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充分验证了物流上市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因此物流企业首先应该转变对社会责任的传统观点,真正将社会责任内化为企业的发展战略。

第三,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来看,物流上市企业绩效在履行社会责任和抗风险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说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是同盈同损的关系,这就要求物流上市企业能切实维护各相关利益者的权益,减少利益受损害的事情发生,把眼光放长远,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以提高企业“软实力”。

本文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未来还能继续开展如下研究:对于第三方物流行业,其面对的风险包含经营风险、法律风险、信贷风险等,因此对物流上市企业风险的研究应是全面的,但由于时间精力有限,需要下一步再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温宏伟.物流企业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2]Maignan I,Ferrell O C.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marketing: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4,32(1):3-19.

[3]Carter C R,Jennings M M.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02, 38(1):37-52.

[4]Sheu J B, Chou Y H,Hu C C. An integrated logistics operational model for green-supply chain management[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 Transportation Review,2005,41(4):287-313.

[5]Friedman M. A Friedman Doctrine: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J].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1970, 32-33.

[6]沈洪濤.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业绩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5.

[7]刘琪.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交通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J].江苏商论,2010(6):146-148.

[8]Spicer B H. Investors,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 Empirical Study[J].Accounting Review, 1978, 53(1):94-111.

[9]Shane P B, Spicer B H. Market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Produced outside the Firm[J]. Accounting Review, 1983, 58(3):521-538.

作者简介:王煜丹(1991.12- ),女,汉族,籍贯:江苏无锡,江南大学商学院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在读,指导教师:李峰副教授

作者:王煜丹

上一篇:电网继电保护异常应急管理论文下一篇:信息系统建设下水资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