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作文教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语文是初中课程体系中的大学科,而且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依靠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形成学生学习的动力。要训练学生逐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才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关键词:作文指导;写作素材;写作兴趣语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初中学生作文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学生作文教学论文 篇1:

对初中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探讨

常言道:“教书难教是语文,作业难做是作文。”学生最苦恼又害怕的就是作文,不少学生在老师布置完作文后不是草率下笔、随便了事,就是参考作文书、应付交差,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内容雷同,记人叙事大同小异,没有欣赏价值。可见,要想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就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这是我在从事作文教学中体会到的。

一、激发写作兴趣

充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充分活跃学生写作思维的重要前提。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强调了兴趣在人们学习中的积极功能。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写作的最佳动力,有了兴趣才会收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效果,变学生被动写作为积极主动写作。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良好写作习惯,有助于形成较强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反之,如果学生没有了兴趣,也就缺乏了自觉性。作文是一个主观性极强的创造活动,势必导致学生“谈作文而色变”。所以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二、改变传统模式

我认为作文要想创新,就得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生活范围较窄,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司空见惯的人和事物中努力找出一点使他们心动的东西,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从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或一阵风、几滴雨……中感受。每当此时,学生就会宣泄感情,发诸真心,迸发出令人击节不已的佳句,比起以往“要他写,他不写”的状况要好上百倍。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自由创作的热情,我结合实际要求每学期布置七篇大作文,不定题,不拘体裁,不限范围。学期初一次性把训练作业安排下去,基本做到一月一篇,月尾验收。学生自由式的创作没有教师的写前指导和理论框架束缚,还学生全新自由和全部主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才是真正的“我以我手写我心”,而不是传统的以学生之手写教师的安排。

三、教师适时引导

首先是在点评中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每次作文让学生自由大胆地写,任其发挥想象,任其施展各种创作才能后,教师将学生作文收集,选择好、中、差几本仔细批改,以做范本。然后组织学生相互阅批,多发现各自作文的优长,就会发现有时学生想象奇特,就连“差生”表现得也很突出;有时学生情感丰富,能恰到好处地写出令人折服的带有哲理性的语句等。老师要适时鼓励学生明白自己也有写作特长,促其今后更好地发掘自己的写作潜能。当然,对学生作文的不足之处要给予指点,指点要讲究语言艺术,以褒奖学生进步为主,否则会引起负面效应。其次是言传身教,教师要写下水作文。语文教师除了平时传道、授业、解惑外,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多写下水作文,多教学生一些写作思路,多朗读自己所写文章,让师生一同品味。这样学生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敬佩老师才能的同时,点燃心中创作火花。

四、鼓励多读美文

常言道:“熟读唐读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多读优秀文章,熟读自己喜爱的语句或篇章,可学会优秀范文的构思,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中吸取精华,久而久之,写作水平渐趋提高。根据中考语文试题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参照范文续写句子和结尾,亦可进行片断训练发挥学生联想能力,也可参照精美语段或句子仿写。如某小说仿照刘禹锡《陋室铭》讽刺腐朽官场生活的《办公铭》:“官不在大,带‘长’就行;谋不在深,有权则灵;斯是办公,实则撞钟。摆摆龙门阵,唠唠山海经,开不完的会,抒不完的情。横向纵向比,美日法德英,松下飞利浦,奔驰雪铁龙。工作八小时,时时都轻松,心里云:‘其乐融融’。”语言诙谐,讽刺性强,深受学生欢迎。像这样在现实生活中流传的仿写名句而成的诙谐语言,举不胜举,不妨让学生一试,体会其中乐趣。当然,仿写不是简单依样画葫芦,而是在模仿基础上掌握文章各种写作方法,逐渐有所创新,最后写出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好文章。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在仿写时注意三点:第一,确定好仿写点。仿写点指范文中被模仿的点,这个点可能表现在一个地方,可能表现在几个地方。第二,仿写要自然、妥帖。要深入钻研选定的范文,弄懂弄通范文在写法上的独到之处,才能仿到实质,才能以别人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内容。第三,仿写应循序渐进。开始先练习点仿,逐步全仿。

五、注重观察分析

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写文章要是“无米下锅”就更难。作文需要的“米”就是材料,而材料就在生活中。一个不善于观察的学生作文课上肯定会急得抓耳挠腮,结果拼凑一篇文章了事。可见,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是作文的第一步。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法当然不拘一格,可提倡写日记,将每日观察所得记下来;也可提前将作文题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如果写一篇事物说明文,可将实物或模型带到教室让学生观察等。学生开始可能达不到自觉观察的地步,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了,积累素材多了,将为写好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学生平日观察所得材料在未写入文章之前,只能称之为“素材”,这些素材并不是都可以写进作文里面的,必须经过认真选择、取舍。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才能根据作文要求准确取舍材料。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可从作文要求,从中心需要入手。如要写《一件有趣的事》,那么在平时积累的众多材料中,只能选择一件趣事写,其他诸如有意义的事、助人为乐的事等最好不能写。选择好了一件有趣的事,还要注意详略,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地方要详写,最能体现文章中心所在的地方要详写,其他有关事要略写,无关的事不写。材料选择好了,作文这项工程才算完成了一半。

六、营造创作氛围

一篇好的习作必定会花费学生一些精力和时间,为了肯定其劳动成果,让学生懂得付出总有回报的道理,老师可将学生好的习作推荐给报纸杂志,推荐给学校文学社等,鼓励他们多自我“表现”,充分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学生对荣誉是极为敏感的,尊重和表扬是一种有力的推动。学生之间会引起颇为强烈的竞争,都盼望自己的文章能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荷花出水有高低”,在学生勇于表现自己的过程中,教师要因人而异加以正确引导。对作文水平好的同学要严格要求,及时向他们指出每篇作文的不足之处,防止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其次,要善于从成绩较差的作文里发现璞石,琢出美玉,花一定工夫帮助他们多修改,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唤起作文兴趣,防止自暴自弃。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已成为当今教师教学的重大举措。同样,要想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必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在兴趣中促进学生作文水平提高。这样勤学苦练,天长日久,就连“差生”也会佳作连篇。

作者:罗洁

初中学生作文教学论文 篇2:

初中学生作文教学的体会

摘 要:语文是初中课程体系中的大学科,而且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依靠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形成学生学习的动力。要训练学生逐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才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指导;写作素材;写作兴趣

语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人们交流要有语言的支持,联络要有书面文字的沟通。文件、文书、书信、文学等,没有能够离开语文的,就是理工类的也要用文字去阐述相关定理和定律。所以,语文是人们学习和工作须臾不可离开的知识。做好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是强化语文工具性的重要形式,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一、放低要求,重在培养兴趣

初中学生刚刚由小学升上来,他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心理,有意注意的时间是需要人为延长的。因此,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应依靠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一切学习活动都应该从兴趣培养出发,让学生有了兴趣,学习效率就很容易保证,反之,则学习效率不好保证。学生对作文有一种恐惧,认为自己写不好作文,教师如果不善于鼓励,那么,学生很难建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激发学生信心的关键是降低作文的要求,不给学生设置更高的作文要求,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作文基础确定指导内容,不让学生感到写作文是那样的可怕,只要能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将事件记叙得清楚、明白就好。不给学生规定字数,学生凭着自己的兴致写,只要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就应该得到肯定。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修改,每次自己读自己的作文,都会发现一些不恰当之处,修改后就可使作文变得完善和完美。

二、培养学生写观察日记

日记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最佳措施。很多知名作家谈起他们的成功经验时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观察日记。随时将自己看到的有意义和有意思的事情记录下来,然后经过这样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运用能力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其实,很多学生是不愿意写日记的,但是作为教师要设法让他们善于写、乐于写。为此,我每天利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今日见闻以口头表达的形式讲给大家听,然后将这部分内容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几次之后,学生就养成习惯了,后来,我就告诉学生这就是日记。学生没有为教师提出的要求而表现出无奈,而是顺理成章地开始写日记了。写日记对作文水平的提高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且越是时间长久效果越显著。因此,要训练学生逐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写作能力。

三、开展活动,丰富生活

学生写作文时会感到没什么可写,没什么事情可感动,这与学生缺乏观察能力有关,也和学生阅历少有關。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写作资源。途径有一条,那就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创作提供源泉。如,我们可以开展各类竞赛、交流,创办班刊、校刊,开展“寻找家乡的文化”“探访身边的名人”“亲近大自然”“观察可爱的动物”等活动,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让学生开阔眼界,熟悉生活,了解自然,认识新事物、新现象,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提高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入手,培养学生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余活动,为学生的作文写作创设必要的情境。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短时间的努力不容易体现效果,所以,教师要有耐心和信心,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 甘肃省宕昌县职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编辑 张珍珍

作者:任耀兰

初中学生作文教学论文 篇3:

初中学生作文教学的反思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困难的课题。面对这一棘手的问题,学生怕作,老师怕教。现在的作文效果跟教师、学生所费的劳力比起来是不相称的。那么,问题的症结何在?作文训练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步骤才具有科学性?作文教学需要改革什么?这些是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尽管许多专家、学者、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但迄今仍未明确解决这个问题,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模糊不清,做着劳而无功、事倍功半的辛勤工作。尤是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更是如此。因而,有必要对传统作文教学进行彻底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找到改革的突破口。

先看作为教学指挥的高考作文命题。一直以来高考作文命题都是严格的命题作文。再看在这种指挥下,我们以往的传统作文教学的现状:作文常常是教师题,提出统一的要求,确定好中心,规定如何写,什么不能写,并指出应该如何写。作文批改也只是改改错别字以及病句,看是否中心明确,结构清晰完整。而学生只能按照老师事先设计好的统一要求,立意组材,硬着头皮搜肠刮肚,七拼八凑,敷衍成篇,一交了事。作文完全坠入新八股的条条框框中去了。写成的文章,虽符合基本章法,但毫无生机,言之无物,套话满篇,缺乏文采,枯燥无味,十足的学生腔,往往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事实上,传统作文教学走入了这样一条死胡同;偏重于文章体裁的“双基”训练,不注重发展认识能力,重机械模仿轻思维训练、开发智力。尽管目前这种现象在许多教育地区已扭转,但应该认识到,还有相当一大部分学生在这种桎梏下苦苦挣扎,这就是我们传统作文教学貌似科学,有序列、有系统地严格训练,实则给学生上绑,规定一些条条框框来束缚他们的手足,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抓“流”忘“源”、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做法。“临渴而掘井”,难怪学生对作文无话可说、叫苦不已。

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因为文体训练只能解决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问题,不能解决文章内容的来源问题。而且这种只偏重于机械模仿写作技巧而忽视智力发展的训练,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写作的质量。叶圣陶先生在《语文书简化》中指出:“通过写作关,大概须在思想认识方面下功夫。思想认识是文章的质料,有质料是首要的,没有质料如何能写?”同时,叶老还认为,学校的作文教学应该向着这样一种理想境界去努力,那就是作文训练过程中尽可能产生的自然程序相一致。过去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得不偿失,其根本的原因难道不就在于首先没有重视“质料”,教学的程序与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严重地脱节吗?

我们知道,学生写作文实际上就是把输入的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而输出的信息。当然,这种输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必须借助语言文字,具有相当的表达能力,一定的输出技巧。有了输入的并加工处理(思考)了的信息,而没有一定的技巧和较高的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夫,是很难输出的。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输入信息,加工处理不当,那输出什么呢?如何输出呢?一个人要写出一篇充实的东西来,首先必须在认识和生活积累上有必要的、足够的准备,这就是所谓平时的蕴蓄。没有这种蕴蓄,或者虽有某些蕴蓄而还不足以构成文章充实的内容,就根本谈不到提笔写文章。以往的作文教学,不正是让学生在形式上比葫芦画瓢,在内容上只能东抄西借、挖空心思地拼拼凑凑、无病呻吟吗?所以,叶老说:“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只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评改<最近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无米”,也不懂烹调法,何以做出佳肴呢?古人总结的“功夫在文外”,也是同样的道理。建国初期的“速写作法”之所以能收到速成的效果,就因为它发挥了成年人生活丰富经验多的优势,我写我的生活,当然解决了写作的内容问题。青少年生活比较单调,生活积累不多,下笔作文最头疼的问题是无米下锅,无内容可写。如果作文教学不切实解决作文内容问题,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不在“怎样写”上下功夫,最终也只能是兜圈圈、原地踏步,无法从根本上提高作文质量。

既然我们看到传统作文教学具有严重的弊端,那么使作文教学走上一条科学的轨道呢?要使作文教改有较大的突破,除了保留吸收传统教法中的某些好人因素,既要让学生通过有效地模仿熟练地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首先要使学生积累大量的材料,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包括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思维积极性的调动,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的训练,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可以总结为这样三点:积累材料是前提,传授知识是基础,发展能力是关键。

要积累材料,首先积极鼓励学生从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做生活的有心人。其次,必须扩大阅读面。中学生生活面狭窄,这就更应当从广泛的阅读中去积累。那些写作过关的同学成功的经验,无一不是多读多练的结果。

传授知识、写作技能的训练,我们应该继续传统的模仿性技能训练的方法,同时,更应该加强智力性技能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智力活动的方法,养成活动良好习惯,并以此为基础形式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从而使他们的作文变得生动活泼,具有独创性。相应地,作文训练的过程有变传统的“收”——“收”为“放”——“收”——“放”,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实践证明,我们只有按科学的方法进行作文教学,摒弃传统作文教学中的陈旧的不良做法,学生的作文能力才将会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作文教学这一棘手的问题,也才会得到解决。

作者:文林宝

上一篇:牛顿力学基础研究论文下一篇:国有企业改革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