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论文

2022-04-15

新高考是吸收世界先进教育成果,顺应中国教育发展国情,立足于时代教育现状,力求推进素质教育,解决教育体制僵化所进行的一次改革,是我国一次朝向教育之理想和理想之教育的大探索、大实践。改革后,湖南等省份高考从2021年开始将不再实行文理分科,而是分物理类和历史类,实行“3+1+2”的模式。“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论文 篇1:

计算机课程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摘要:根据研究性学习特点,本文探讨构建基于计算机课程知识体系和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获得系统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自身的科学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研究性学习;学习模式

1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专题,独立自主地展开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

其特点:

一是研究性学习注重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并不过分追求结果。

二是研究性学习注重体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形成指导自己个性创造的观念。

三是研究性学习注重应用。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得到结论,学以致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是研究性学习注重全员参与。每个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都会依照自身的具体情况,制订具体的研究计划,实现个人的研究目标,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五是学习形式的灵活性。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完全自主决定学习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自我价值,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索精神。

2 研究性学习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作用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学科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计算机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学科。知识更新快导致学习者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很快就会过时,因此,需要学习者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此外,计算机学科课程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习者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目前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是理论加上机,理论课多是“课件+多媒体”,即“讲解+演示”,理论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消化课堂上讲的内容,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能消化吸收,不然,学习者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在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完全可以由自己掌控每一步操纵,在每一步的操作过程中,都需要学习者动脑去探索,去思考,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者特长,让学习者有更大的学习选择空间,可以快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者创新思维能力。计算机课程的使用的主要工具是计算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工具必须有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由于计算机学科课程涉及较多的学科,如数学和电子,因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学习者可以利用网络、电子图书资料和电子期刊等数据库,方便搜索、收集、整理所需的学习资料。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平台。研究性学习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都有很大帮助。采用研究性学习模式对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必要性。

3 研究性学习模式特点

研究性学习模式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异步性、交互性、信息量大等优势,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欲望。促进学生发展的研究性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要具有其特点:

一是要培养学习者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归纳分析问题有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高效地获取信息,进行学习。

二是要提高学习者信息识别、判断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资源,提高学习者对信息的甄别能力,要正确引导学生能够从所研究的主题出发,对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有其取舍,要学会批判性和创造性地运用信息。

三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由于计算机学科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有较强的要求,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库、信息处理平台、交流平台、存储空间、成果发布平台等多种角色,进行自主探究与协作解决问题。

4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

计算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开放性学习环境中,获取信息、收集整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探索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效获得系统的学科知识。由于教师与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没有完全分离,通过云计算服务,构建课堂教学资源网,为计算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提供强大支持,同时有效解决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与学习时间的有限性的矛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对学习的主体意识和能力。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引者,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使学生认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挑战和要求。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性学习、自主建构知识等提供发展的平台。

4.1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架构研究性教学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改变学生原有立足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积极探求理论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把研究性学习与日常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教学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提出的问题作为教学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计划、调查、观察、反思的研究循环过程,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之间以及学生自身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反思。

4.2 研究性学习中的学习者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成了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成为信息知识的主动收集者、分析者、协作者和评价者等多种角色。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满足,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意识态度、意志品质的培养。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查获所需信息,独立研究问题,自主探究与协作解决问题。做到会利用网络平台,师生之间,学习伙伴之间进行“多元”交流,通过交流了解学习伙伴和其他协作者的观点,从而形成对问题更加丰富的理解,有利于将潜在的发展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

4.3 构建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尊重学生人格。因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宽松的学习情境。教师要设计宽松的学习情境,学生才会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勇于发现问题,探索研究问题,创新更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在计算机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学习项目,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得出结论,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要通过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改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建立相关的课程信息资源库,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孤岛。

在学习交流中,可以运用BBS课程论坛、E-mail、ICQ实时答疑等手段,引导学生将收集、整理得到的相关资料,结合亲身实践,通过分析综合归纳,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者。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交流,激励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4 建立科学的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

实施计算机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创新的精神和实践的能力,因此,对计算机课程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即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掌握,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研究的过程;评价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始终。评价即要重视对学生理论理性的评价,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实践理性的评价,评价必须遵循主体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评价要坚持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要把理论学习和动手能力结合起来综合性的评价。要把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环境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等作为评价的重点;对学习者的评价,应重点放在对学习者的自主参与学习、科研的程度的评价,考查学习者面对问题时,灵活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判断问题的能力、归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搜集与问题相关的资料的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能力等。在最后的评价结果上,要把“定性描述”和“定量统计”相结合。

计算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在当今的素质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可以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学科领域。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学校开展教学的改革,研究性学习模式下,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是学习的辅导者,监督者,学习者是学习的主题,在教与学中的教学活动中,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教学媒体。老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监督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计算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给教师和同学们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并对跨学科的知有所了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也是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过程中是关键的一环。

参考文献:

[1]黄淑芹.研究性学习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10:7997-7998

[2]王亚娟,王兰.浅谈研究性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渗透[J].现代教育,2007,1:104-105

[3]程明,崔健,葛亚平.研究性学习在高校计算机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6:164-165

作者:姚书科 张敬

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论文 篇2:

“3+1+2”模式下高一历史课程研究性学习解读

新高考是吸收世界先进教育成果,顺应中国教育发展国情,立足于时代教育现状,力求推进素质教育,解决教育体制僵化所进行的一次改革,是我国一次朝向教育之理想和理想之教育的大探索、大实践。改革后,湖南等省份高考从2021年开始将不再实行文理分科,而是分物理类和历史类,实行 “3+1+2”的模式。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1]历史课程在中学的位置凸显无疑。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深入,历史课程的各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纷纷出台,风起云涌。目前,“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成为热点。所谓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历史课题或以历史为主导涉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以及在活动课程中利用一定的学时对历史系列知识综合运用、历史学科能力综合培养的学科内综合性专题的研究”[2],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是响应时代要求,在传统历史教育方式扬弃基础上,对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创造性革新,具有内生性、生成性、循环性、创新性与可持续性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

一、结合中学校情,创造宽松的历史教学环境

中学历史学习,主要是启发思维、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所以更需要“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努力创造宽松的历史教学环境,建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实现自主性学习,尽早参与研究学习的氛围。历史教学环境需要学校、老师与学生的共创共建。具体而言,学校应该结合校情与教学实际,科学规划,明确分工,整合教学资源,推动管理体制与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教师与学生作为环境创设的主体,应该转变思想观念,积极践行新的历史教学理念。

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宽松,有可选择的弹性空间。如湖南省高中历史2019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3]“第一单元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后有探究活动课战国变法历史素材阅读与探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设计探究活动课晚清七十年列强侵略与抵御外侵(1840—1911年)之历史展览;《中外历史纲要(下)》[4]“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组织活动探究课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之历史小论文;“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讨论欧洲在思想解放的同时新旧思想的碰撞与融合(14—18世纪),并形成系统理论思维。此外,我们还可以围绕教课过程中的重难点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如试论辛亥革命的成败、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利弊说、中外历史人物评论、手抄报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等。教师制定计划时就应留出足够的机动课时,让学生自选、自学或者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一些研究性活动课,如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中探究活动课篇章,以备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根据所学情况给予成绩,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及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要加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力度。学生除上历史课外,还可多开些专题讲座课,如“历史与文化”、“历史与风水”、“历史与写作”、“历史与名著”等。提倡学生多去图书馆,多读与历史有关的经典名著,如《中国史纲》《世纪三部曲》《人类简史》《全球通史》《万历十五年》等;提倡进行社会调查,多写调查报告,根据情况给予成绩。拓展性学习作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了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同时在交流探讨中提升学生的协作、创新与思考能力。

二、改革教学方式,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要环节

新高考改革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而是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最重要的就是接触和反映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或方法的重要方面),其次才是涉及历史探究的结果……”[5]研究性学习的效果与教学方式、方法密切相关,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分组自学、讨论,以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代替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

分组以5人较为适宜。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第27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等课时,因教材内容相对简单,线索脉络也较清晰,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对照注释看,梳理课文,回答课后问题。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设计,增强课堂趣味性,增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讨论学习的比重,构建奖惩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教师可根据讨论的合作精神、热烈程度,讨论结果的准确率、观点是否有新意等给予评价。

(二)问题答疑应注重引导学生能够深入思考,提出问题要尽可能具体化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这个道理。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中五四运动一目为例,在讲述五四运动过程中,学生喊出哪些口号时,如果直接向学生提问,学生只会照着课本中对应的知识点,给出相应的回答,提问较生硬,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和余地,整个课堂也容易显得沉闷无趣。但如果换一种问法,“如果你是当时游行队伍当中的一员,你将会对哪些方面提出抗议?你会喊出哪些口号呢?”。再比如,在讲授《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谭嗣同,面对戊戌政变,你会随同康有为、梁启超一起逃往国外,还是留下来和顽固派斗争到底?你认为哪种更明智?”这一下子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会迅速在历史学习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分析出三个人物不同抉择的理由。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具体问题的呈现取代直接答案的呈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分析,能提高课堂实效。

(三)课堂讲授是建立在积极有效的自学之上,讲授内容应该少、精、宽、新

譬如高二学考复习《走向整体的世界》课堂讲授。学生课前通過自学教材、观看微视频以及借助其他学习资源,完成自主学习任务:(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含义;(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3)以列表格的形式展示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的航海路线。这些知识点是教师认为学生可以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能解决的点,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而相对难以理解,要放在课堂内解决的点,是教师主导作用充分体现的部分。教师的及时点拨、指导、质疑、解疑的过程,也就是伴随难点解决的过程。这部分知识,难点包括早期殖民侵略两面性的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社会关系、世界市场角度产生的后果。可以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材料题,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三、课内外沟通融合,搞好第二课堂活动

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舞台”,而丰富的课外学习与实践活动则是课堂研究性学习的“排练与预演”,学生在课外搜集大量资料,进行整理、思考,进而提出问题,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与探索,因此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考题目,网络资料,博物馆等实体历史资源,充实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素材。

(一)作业是训练学生研究学习的重要途径

高水平的作业练习设计涉及范围广,导向性与操作性强,方式灵活,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依据课堂教学与实际情况,注重习题的知识性、综合性与开放性,可以有效助推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如研究性学习“国别史研究活动课”,可以列出国别史研究的题目,要求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展示形式为历史小论文,结合PPT,进行课堂宣讲。

教师应注重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开展,研究题目的选择要以小见大,突出思辨性,以培養学生从多元角度研究问题的意识,锻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开放性题目的结论也应该是开放性的,学生自主讨论得出的结论言之有据即可,避免教师独断式的评定答案正确与否,注意维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搞好第二课堂活动

教师在充分把握学生知识结构与储备的基础上,引导、组织学生高效开展学习活动,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明确自身引导、监督、评价的职责。如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中,关于讲述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的宫廷之辨时,可以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一组派出一个代表穿越时空,一人扮演秦始皇,一人扮李斯,一人扮王绾。一人旁白,通过旁白道出宫廷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社会背景。通过三人精彩表演,学生了解清楚了秦朝推行郡县制管理地方的必要性。辩论的学习形式具有“寓教于乐”的特色,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表演结束后,教师就学生的具体表现、话语表达、动作等是否到位,给予客观中肯的评价,当然,以积极鼓励学生为主导。这样的表演体现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也极大地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并使课堂的教学活动延伸到了课外。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中学历史的本质内涵,是学习方式转型的需要,是课程教学的变革之路”,同时也是“历史教育本性的回归”[6]。尤其是在新高考改革下,它有着广泛的领域,又受着多方面的制约,不应该操之过急,成为一种时髦,必须认识到研究性学习也并非“无往不胜”。有的文体、有些课文适合研究性学习,而有的却不一定适合。如思想文化史与政治史相比,后者较适合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更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需要结合亲身体验、亲自参与调查研究,进行知识的整合和大胆创新,因而政治史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如必修一中的国别史比较研究、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历史上重大改革探索研究等都是被选择并使用效果显著的探究性活动。同时,应当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因地制宜,有针对性推进研究性学习。对此应该有一个客观、公允的态度,既不应一概肯定,也不应一概否定。研究性学习对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除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之外,还需要具备沟通交际与组织管理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保证研究性活动的有效开展。

【注释】

[1]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人民日报》2015年8月25日,第1版。

[2]殷俊:《试论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历史教学》2001年第6期,第41页。

[3][4]张海鹏、徐蓝:《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12页。

[5]于有西:《历史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8页。

[6]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渐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24—225页。

作者:李惠康 陆平涛

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论文 篇3:

主体性教育视域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  研究性学习是形成于互动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学习、交流,进行知识体系构建的教学方式。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性的改革,构建研究性学习三阶段的教学模式,包括组建学习小组及设定研究主题、进行分组研究与成果展示、总结反思三个阶段,从而改善教学过程中缺少新颖的元素、教学模式的单一和教学质量较低等显著问题。

[关    键   词]  主体性教育;研究性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组建学习小组及确定研究主题阶段

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分配和研究主题的设定,这其中也是由三个步骤组成:前期准备工作、小组的分配以及设定研究主题。

首先,前期的准备工作。教师向学生说明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相关事项,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兴趣,让学生能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研究性学习是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参与配合来完成的新型教学模式。由于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参加过类似的学习模式,教师在活动开展前的准备阶段,应该先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含义的宣讲,将其教学目的和具体要求进行全面落实,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学习中应该完成的任务以及教师对自己的成绩评价。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全面了解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学生的学习信赖心理和敷衍状态。

其次,学习小组的分配。该环节的学习需要采取自由分配小组的方式进行,每组人数控制在4~6人之间,并由一名组长带领,来完成组内的分工合作。自由分组的方式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拥有同样学科兴趣和特长的学生进行联合,增强学习优势。

最后,设定研究主题,正式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核心环节。主题的设定和选择直接影响到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效果。如果所选主题的研究范围太大,就会导致研究性学习中的任务量增大,使最后的展示环节变得紧张无序。因为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基础,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向学生提出每个章节的研究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借鉴。当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所感兴趣的历史内容角度来进行研究主题的选择,帮助学生进行可行性的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指导意见。

二、分组研究与成果展示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所设定的主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进行制作,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各个小组的组长要对组内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首先,小组成员要在图书馆找寻和研究主题相关的材料,或是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文献资料,全面了解和分析研究主题的相关史料,通过借鉴一些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主题相关的历史著作,结合学界对研究主题的讨论,然后从所搜集的材料文献找出关键点,从中整理总结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则是通过小组内的讨论,进一步确定小组的统一结论,并制作成课件形式来向其他学生进行展示和分享。

课件的制作要遵循逻輯清晰、层次明确的原则,将观点内容全面、正确地突显出来,可以适当增加图片、视频等素材来完善课件的内容。在课件制作完成之后,要提前一周交由教师进行审阅。教师通过对课件的内容、思路脉络以及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了解各组的研究结论。对部分不符合要求的课件,教师要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修改,并选择优质的小组进行课堂展示。课堂上的展示由组长或是组员单独完成,也可以由多名组员共同配合完成,展示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在展示完成后,教师和学生可以对这一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质疑,也可以根据该小组的研究问题进行小组之间的探讨。最后,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小组的研究结果及其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价,并根据课件的内容及展示过程中的细节处理做出对应的分数点评。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够获得大量的历史知识,还能锻炼学生对信息的收集能力,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优秀能力。

三、总结反思阶段

总结反思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后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是对师生所完成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教学反思,其中包含学生的研究总结和教师的教学反思。这一阶段中,师生要对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进行全面的回顾,并且要对其进行深刻的探究和整理,总计其中的知识、方法、经验和策略。学生的总结主要是以心得体会来呈现,总结出自己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的收获、缺陷以及对研究性学习的看法和建议,做成书面报告交由教师审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三个阶段的学习情况来完成对学生的评价。教师的点评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点,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指导并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配合协作能力。教师的反思是研究性学习的主线,将三个阶段进行了有效的串联,教师需要真正地反思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不是适合学生,怎样做到合理公正的学生评价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研究性学习顺利进行,才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北根.贯穿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性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1):33,50-53.

[2]袁翠婵.进一步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0):116-117,141.

作者:刘峰

上一篇:素质教育下心理健康论文下一篇:园林施工与施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