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知识和精神承传——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思考和实践

2023-01-30

研究性学习在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已成为共识, 如何切实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成为高校教师探讨和研究的热门课题。由于学科、专业的差异, 方法和途径也同中有异, 文学课程中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应体现文学学科审美、知识和精神承传三位一体的特点,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中, 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兴趣

对任何事物只有爱才会有兴趣, 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习同样如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热门”学科的不断增加, 文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 越来越边缘化, 受到冷落。现在的学生没有多少人怀着对文学的酷爱而走进课堂。因此, 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 是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前提。文学类课程, 不仅仅具有科学性和知识性, 同时也富有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 审美、知识和精神承传三位一体是文学的学科功能。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 诞生在民族和历史转型时期, 至始至终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 渗透着现代文人志士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思索, 也充满了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人性光芒。因此, 在现代文学的教学中, 我始终强调这种人文精神, 将作家人格与文学现象结合起来, 在分析作家作品时融进作家“文化人格”的因素, 让学生了解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痛切思索, “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赤子情怀, 体味老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民族兴盛的探求, 感受沈从文对美好人性的讴歌和理想人生形式的憧憬……这样就使学生通过心灵、情感的渠道真正进入到现代文学中, 让学生喜欢现代文学, 感受文学的魅力, 建立对文学的信念, 激发学习和研究现代文学的强烈欲望和兴趣。同时也传达给学生一种更高更美层次的人生体验, 让学生学会在这种高尚的境界中去剖视自己、剖视人生,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 丰富阅读, 扩大学生的视野, 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研究性学习要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积累作为前提的, 否则, 就很难触类旁通, 有新的探索和发现。作为汉语言专业的学生, 广泛的阅读更是非常重要, 审美能力的培养, 写作水平的提高, 开阔的学术视野, 都必须以丰富的阅读作为支撑。如何分辨美、欣赏美和分析美, 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技能, 也是进行研究性学习必备的基础。提高审美能力的基础是文本阅读, 文本细读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 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发现和思考新的问题, 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 应采取多种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同时, 给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书目, 包括原著和研究文献,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并布置一些可以引发讨论的思考题, 突出重点, 提出具体要求, 让学生写出读书笔记, 把阅读作品作为课程考核的内容之一, 定期检查, 计入平时成绩, 并在期末考试中结合平时阅读要求适当出题考核。这样, 就使中文系的学生回到读书, 回到感性上来。学生以课堂学习为基础, 课外充分利用图书馆, 建立起中国现代文学方面的完整的知识结构, 弄清本学科的构成体系, 从而既系统地掌握了现代文学发生、发展和嬗变的规律, 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3 营造开放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必须打破传统的师传生受的教学模式, 把教师引导, 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参与教学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点和关键是营造开放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思考、合作、交流, 发展思维, 活跃思维和心智。教师在教学中, 允许学生有与教师和教材不同的认识和观点, 课堂可以随时提出疑问, 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即使学生的观点很不成熟, 或者很片面, 也首先给予肯定和鼓励, 然后再引导他们去全面正确地分析问题。这样, 既使学生体验到他们所受到的尊重, 体验到探究和成功的喜悦, 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同时, 经常采用课前准备, 课堂讨论, 课堂主题发言、课后撰写小论文等方式。讨论首先设计好问题, 以问题带动讨论, 题目的设计尽可能和同学们的阅读体验结合, 让大家有兴趣, 又能带动对相关文学理论知识的探究。引导学生认真研读原著和相关资料, 利用业余时间广泛查阅资料, 相互探讨, 进行认真准备。课堂上先分组讨论, 教师深入到每一组中, 了解情况, 适时指导, 再由各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也可自由发言, 让大家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 形成热烈讨论的气氛, 然后教师高屋建瓴, 做全面的总结。其次, 这种讨论的方法教师必须指导到位, 不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而且要交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

4 强化专业论文写作训练, 将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落实到笔头上

学生的文学感受力和审美能力, 最终要落实到语言表述能力上, 尤其是写作能力。结合教学和课堂讨论布置学生写小论文, 并努力把平时上课的小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贯穿起来。小论文的写作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深化这门课的教学, 并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必备的语言文字的能力, 文学感受力和评判力。

5 进行学生学业成绩多样化、多主体的成绩评价改革

改变传统的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课程评价方式, 代之以适当淡化终结性评价, 强化过程性、形成性评价;改变教师的单一评价, 使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相结合;改变过去的知识复制性评价, 而侧重知识理解性与能力发展性相结合的评价。将学生每次课前准备、课堂主题发言、讨论、完成课外小论文和合作学习、申报项目中的学习态度和表现, 均纳入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中, 并在学期总评中占一定比例, 给予一定的学分。以此调动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研究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扎扎实实的打好专业基础, 形成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 以上方法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增强了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格和审美能力。学生具有了较强的创新意识, 初步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科学研究的途径,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是本科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文学课程中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要突出文学学科审美、知识和精神承传三位一体的功能,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同时, 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品格。

关键词:人文精神,阅读,合作,探究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 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1.

[2] 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3] 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

[4] 周鹏.创造性阅读训练[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税收流失的原因及对策下一篇:我国服装设计现状对高校服装教学的影响